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_第1頁
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_第2頁
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_第3頁
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_第4頁
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師-專業(yè)知識(巖土)-特殊條件下的巖土工程-8.1特殊性巖土[單選題]1.若地基土含水率降低,下列哪一類特殊性土將對建筑物產(chǎn)生明顯危害?()[2014年真題]A.濕陷性黃土(江南博哥)B.花崗巖類殘積土C.鹽漬土D.膨脹土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D項,膨脹土含水率降低,將產(chǎn)生收縮變形,導致建筑物產(chǎn)生裂縫;A項,濕陷性黃土含水率降低,濕陷性減小;B項,花崗巖類殘積土含水率對建筑物影響不大;C項,鹽漬土含水率降低,強度增加。[單選題]2.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下列關于特殊土取樣的要求中,哪個選項是不正確的?()[2014年真題]A.對于膨脹土,在大氣影響深度范圍內,取樣間距可為2.0mB.對于濕陷性黃土,在探井中取樣時,豎向間距宜為1.0mC.對于鹽漬土,初勘時在0~5m范圍內采取擾動樣的間距宜為1.0mD.對于鹽漬土,詳勘時在0~5m范圍內采取擾動樣的間距宜為0.5m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7.4條第3款規(guī)定,在大氣影響深度內,每個控制性勘探孔均應采?、?、Ⅱ級土試樣,取樣間距不應大于1.0m,在大氣影響深度以下,取樣間距為1.5~2.0m;一般性勘探孔從地表下1m開始至5m深度內,可?、蠹壨翗樱瑴y定天然水含水量。B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1.8條和第4.1.9條規(guī)定,評價濕陷性用的不擾動土樣應為Ⅰ級土樣,且必須保持其天然的結構、密度和濕度。探井中取樣,豎向間距宜為1m,土樣直徑不宜小于120mm;鉆孔中取樣,應按本標準附錄E的規(guī)定執(zhí)行。CD兩項,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8.4條表6.8.4規(guī)定,對于鹽漬土,初勘時在0~5m范圍內采取擾動土試樣取樣的間距宜為1.0m,詳勘時在0~5m范圍內采取擾動土試樣取樣的間距宜為0.5m。[單選題]3.在軟土地基上快速加載的施工條件下,用圓弧滑動法(整體圓弧法)驗算加載結束時地基的穩(wěn)定性時,應該采用的地基土強度的計算參數(shù)為()。[2007年真題]A.直剪試驗的固結快剪試驗參數(shù)B.三軸試驗的固結不排水剪試驗參數(shù)C.三軸試驗的不固結不排水剪試驗參數(shù)D.三軸試驗的固結排水剪試驗參數(shù)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guī)程》(TB10038—2012)條文說明第6.2.4條規(guī)定,采用泰勒公式計算極限填土高度時采用不排水抗剪強度。當土體加荷或卸荷速率超過土中孔隙水壓力消散的速度時,宜采用自重壓力預固結的不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或快剪試驗;當土體排水速率快且施工過程較慢時,宜采用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或固結快剪;土壓力計算所需的抗剪強度參數(shù),應區(qū)別總應力強度參數(shù)和有效應力強度參數(shù),后者可用固結不排水剪測孔隙水壓力試驗(Cv)求得。[單選題]4.各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丁類建筑,其地基可不處理,但應采取相應措施,下列哪一選項的要求是正確的?()[2011年真題]A.Ⅰ類濕陷性黃土地基上,應采取基本防水措施B.Ⅱ類濕陷性黃土地基上,應采取結構措施C.Ⅲ類濕陷性黃土地基上,應采取檢漏防水措施D.Ⅳ類濕陷性黃土地基上,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1.1條第4款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丁類建筑,地基可不處理,但應采取其他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Ⅰ級時,應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Ⅱ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Ⅲ、Ⅳ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檢漏防水措施。[單選題]5.在黃土地基評價時,濕陷起始壓力Psh可用于下列哪個選項的評判?()[2010年真題]A.評價黃土地基承載力B.評價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C.對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考慮地基處理深度D.確定樁基負摩阻力的計算深度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黃土濕陷起始壓力是濕陷性黃土發(fā)生濕陷時的最小壓力值Psh,是判定黃土是否發(fā)生自重濕陷及自重濕陷深度,以及在外荷作用下是否發(fā)生非自重濕陷的依據(jù)。Psh值的大小與土的黏粒含量、天然含水率和密度有關。[單選題]6.采用黃土薄壁取土器取樣的鉆孔,鉆探時采用下列哪種規(guī)格(鉆頭直徑)的鉆頭最合適?()[2010年真題]A.146mmB.127mmC.108mmD.89mm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勘察中,使用的黃土薄壁取樣器的類型有:無內襯和帶內襯兩種。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E.0.3條規(guī)定,取樣器宜使用帶內襯的黃土薄壁取樣器,對結構較松散的黃土,不宜使用無內襯的黃土薄壁取樣器,其內徑不宜小于120mm,刃口壁的厚度不宜大于3mm,刃口角度為10°~12°,控制面積比為12%~15%。根據(jù)表E.0.3規(guī)定,黃土薄壁取樣器的最大外徑小于129mm。因此選擇120~129mm規(guī)格的鉆頭最合適。[單選題]7.某濕陷性黃土場地,自量濕陷量的計算值Δzs=315mm,濕陷量的計算值Δs=652mm,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的規(guī)定,該場地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應為()。[2009年真題]A.Ⅰ級B.Ⅱ級C.Ⅲ級D.Ⅳ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4.6條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應根據(jù)自重濕陷量計算值或實測值和濕陷量計算值,按表4.4.6判定。按表4.4.6中注:對70<Δzs≤350、300<Δs≤700一檔的劃分,當濕陷量的計算值Δs>600mm、自重濕陷量的計算值Δzs>300mm時,可判為Ⅲ級,其他情況可判為Ⅱ級。[單選題]8.在某濕陷性黃土場地擬修建一座大型水廠,已查明基礎底面以下為厚度8m的全新統(tǒng)(Q4)自重濕陷性黃土,設計擬采用強夯法消除地基的全部濕陷性。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的規(guī)定,預估強夯單擊夯擊能至少應大于()。[2008年真題]A.8000kN·mB.6000kN·mC.5000kN·mD.4000kN·m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3.4條規(guī)定,強夯能級應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層時代、夯實厚度、處理深度內地層含水率、飽和度等因素綜合確定。初步設計時強夯能級宜根據(jù)當?shù)卦囼炠Y料或工程經(jīng)驗確定,無試驗資料或工程經(jīng)驗時,可按表6.3.4(見表8-1-1)選用。表8-1-1強夯能級與夯實厚度對應關系由表可知,8m的處理深度夯擊能至少應為8000kN·m。[單選題]9.某黃土試樣原始高度為20mm,當加壓至上覆土層的飽和自重壓力時,下沉穩(wěn)定后的高度為19mm,在此壓力下浸水后測得附加下沉穩(wěn)定后的高度為18mm。該試樣的自重濕陷系數(shù)為()。[2008年真題]A.0.050B.0.053C.0.100D.0.110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3條第3款規(guī)定,自重濕陷系數(shù):[單選題]10.對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處理厚度需5.0m,下列地基處理方法中()是適宜的。[2007年真題]A.砂石墊層B.預浸水C.振沖砂石樁D.灰土擠密樁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4.1~6.4.8條規(guī)定,擠密法是消除濕陷性常用方法之一?;彝翑D密樁法是用沉管、沖擊、爆擴等方法在地基中成孔,然后向孔中填夯灰土或素土成樁,通過成樁過程中的擠壓作用,使樁周一定范圍的樁間土得到擠密,形成樁體與樁周擠密土共同組成復合地基的地基處理方法?;彝翑D密樁法,由于填入樁體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因而比其他處理濕陷性黃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造價低,有較好的效益?;彝翑D密樁法適用于處理深度5~15m、地下水位以上的濕陷性黃土、新近堆積黃土、素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非飽和性的黏性土、粉土等土層。當?shù)鼗梁看笥?4%、飽和度大于65%以及土中碎(卵)石含量超過工5%或有厚度40cm以上的砂土或碎石夾層時,不宜采用。砂石樁法適用于擠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砂石墊層適用于處理淺層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深度一般為1~3m。預浸水法適用于處理自重濕陷性黃土,振沖砂石樁常用于消除地震液化場地。[單選題]11.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需要對某膨脹土場地上住宅小區(qū)綠化,土的孔隙比為0.96,種植速生樹種時,隔離溝與建筑物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下列哪個數(shù)值?()[2014年真題]A.1mB.3mC.5mD.7m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3.5條第3款規(guī)定,在濕度系數(shù)小于0.75或孔隙比大于0.9膨脹土地區(qū),種植桉樹、木麻黃、滇楊等速生樹種時,應設置隔離溝,溝與建筑物距離不應小于5m。[單選題]12.在膨脹土地區(qū)建設城市軌道交通,采取土試樣測得土的自由膨脹率為60%,蒙脫石的含量為10%,陰陽離子交換量為200mmol/kg,該土層的膨脹潛勢分類為下列哪一選項?()[2014年真題]A.弱B.中C.強D.不能確定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鐵路工程特殊巖土勘察規(guī)程》(TB10038—2012)第5.5.2條第3款規(guī)定,自由膨脹率60%為中等膨脹土,蒙脫石含量10%為弱膨脹土,陰陽離子交換量200mmol/kg為弱膨脹土,兩項滿足弱,故膨脹潛勢為弱。表8-1-2膨脹潛勢分類[單選題]13.膨脹土遇水膨脹的主要原因為下列哪個選項?()[2014年真題]A.膨脹土的孔隙比小B.膨脹土的黏粒含量高C.水分子可進入膨脹土礦物晶格構造內部D.膨脹土土粒間的間距大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膨脹土的微觀結構為面-面連接的疊聚體,比團粒結構具有更大的吸水膨脹和失水吸縮的能力。膨脹土遇水膨脹的主要原因為水分子可進入膨脹土礦物晶格構造內部。[單選題]14.坡度為5°的膨脹土場地,土的塑限為20%,地表下1.0m和2.0m處的天然含水率分別為25%和22%,膨脹土地基的變形量取值為()。[2013年真題]A.膨脹變形量B.膨脹變形量與收縮變形量之和C.膨脹變形與收縮變形量之大者D.收縮變形量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7條規(guī)定,膨脹土地基變形量可按下列三種情況分別計算:①當離地表1m處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時,或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間,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可按膨脹變形量計算;②當離地表lm處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時,或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③其他情況下可按脹縮變形量計算。題中,25%/20%=1.25>1.2,其地基的變形量取值按收縮變形量計算。[單選題]15.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J112—2013),在膨脹土地區(qū)設計擋土墻,下列哪個選項的說法不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2011年真題]A.墻背應設置碎石或砂礫石濾水層B.墻背填土宜選用非膨脹土及透水性較強的填料C.擋土墻的高度不宜大于6mD.在滿足一定條件情況下,設計可不考慮土的水平膨脹力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ABD三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J112—2013)第5.4.3條規(guī)定,擋土墻設計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①墻背碎石或砂卵石濾水層的寬度不應小于500mm。濾水層以外宜選用非膨脹土性土回填,并分層夯實;②墻頂和墻腳地面應設封閉面層,寬度不宜小于2m;③擋土墻每隔6~10m和轉角部位應設置變形縫;④擋土墻墻身應設泄水孔,間距不應大于3m,坡度不應小于5%,墻背泄水孔口下方應設隔水層,厚度不應小于300mm。根據(jù)第5.4.4條規(guī)定,高度不大于3m的擋土墻,主動土壓力宜采用楔體試算法確定。當構造符合本規(guī)范第5.4.3條規(guī)定時,土壓力的計算可不計水平膨脹力的作用。破裂面上的抗剪強度應采用飽和快剪強度指標。擋土體中有明顯通過墻肢的裂隙面或層面時,尚應以該面作為破裂面破裂面穩(wěn)定性。C項,當擋土墻高度大于3m時,需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或當?shù)亟?jīng)驗確定土體膨脹后抗剪強度衰減的影響,并應計算水平膨脹力的作用,因此超過3m的擋土墻在膨脹土地區(qū)是相對不利的,但是規(guī)范未明確高度的上限值。[單選題]16.下列關于膨脹土脹縮變形的敘述中,哪個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真題]A.膨脹土的SiO2含量越高脹縮量越大B.膨脹土的蒙脫石和伊利石含量越高脹縮量越大C.膨脹土的初始含水量越高,其膨脹量越小,而收縮量越大D.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膨脹土的黏粒含量越高脹縮變形會越大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55頁規(guī)定,影響脹縮變形的主要因素有:①膨脹土的礦物成分主要是次生黏土礦物(蒙脫石和伊利石),其活動性較高,具有較高的親水性是產(chǎn)生膨脹性的主因。當失水時土體收縮,甚至出現(xiàn)干裂,遇水即膨脹隆起。因此土中含有上述礦物越多,脹縮性越大,反之,脹縮性小;②膨脹土的化學成分以SiO2、Al2O3和Fe2O3為主,SiO2/(Al2O3+Fe2O3)值愈大,脹縮量愈小,反之則大;③土的密度大,孔隙比小,浸水膨脹強烈,失水收縮?。煌恋拿芏刃。紫侗却?,浸水膨脹量小,收縮量大;④初始含水量與脹后含水量愈接近,土的膨脹可能性小,收縮可能性就大;如二者差值愈大,土膨脹可能性就大,收縮可能性就小。[單選題]17.()的措施并不能有效地減小膨脹土地基對建筑物的破壞。[2008年真題]A.增加基礎埋深B.減少建筑物層數(shù)C.增加散水寬度D.對地基土進行換填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A項,增加基礎埋深,可以提高建筑物整體穩(wěn)定性,降低膨脹土變形影響;B項,建筑物層數(shù)減小,自重下降,受膨脹土體積變化的影響更明顯,更易破壞;C項,增加散水寬度,可以有效減少地表水的滲入量,可以減小膨脹量;D項,對地基土進行換填,換填為不膨脹土,則不發(fā)生膨脹。[單選題]18.下列四項膨脹土工程特性指標室內試驗中,()是用風干土試樣。[2007年真題]A.膨脹率試驗B.膨脹力試驗C.自由膨脹率試驗D.收縮試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2.1.2條規(guī)定,自由膨脹率是指人工制備的烘干松散土樣在水中膨脹穩(wěn)定后其體積增加值與原體積之比的百分率。所以自由膨脹率試驗是用風干土試樣。[單選題]19.季節(jié)性凍土地基上的房屋因地基凍脹和融陷產(chǎn)生的墻體開裂情況,與()地基上的房屋開裂情況最相似。[2007年真題]A.軟土B.膨脹土C.濕陷性黃土D.填土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季節(jié)性凍土是指冬季凍結春季融化的土層。季節(jié)性凍土在夏季下陷,冬季膨脹,類似于膨脹土的脹縮性。[單選題]20.對鹽漬土進行地基處理時,下列哪種處理方法不可行?()[2014年真題]A.對以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可采用浸水預溶法進行處理B.對硫酸鹽漬土可采用滲入氯鹽的方法進行處理C.對鹽漬巖中的蜂窩狀溶蝕洞穴可采用抗硫酸鹽水泥灌漿處理D.不論是融陷性為主還是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均可采用換填土墊層處理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00、601頁,A項,對以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可采用換填、設置地面隔熱層、設變形緩沖層、化學處理方法進行處理,不宜采用浸水預溶法進行處理。B項,對于硫酸鹽漬土可采用滲入氯鹽的方法進行處理;C項,對鹽漬巖中的蜂窩狀溶蝕洞穴可采用抗硫酸鹽水泥灌漿處理;D項,不論是融陷性為主還是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均可采用換填土墊層處理。[單選題]21.鹽漬土的鹽脹性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種易溶鹽結晶后體積膨脹造成的?()[2010年真題]A.Na2SO4B.MgSO4C.Na2CO3D.CaCO3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巖土中易溶鹽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鹽脹、腐蝕等工程特性時,判定為鹽漬巖土。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8.4條第5款規(guī)定,對鹽脹性鹽漬土宜現(xiàn)場測定有效鹽脹厚度和總鹽脹量,當土中硫酸鈉含量不超過1%時,可不考慮鹽脹性。可知鹽漬土的鹽脹性主要是由硫酸鈉結晶后體積膨脹造成的。[單選題]22.某硫酸鹽漬土場地,每100g土中的總含鹽量平均值為2.65g,可判定該土屬于下列哪種類型的硫酸鹽漬土?()[2013年真題]A.弱鹽漬土B.中鹽漬土C.強鹽漬土D.超鹽漬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8.2條規(guī)定,鹽漬巖按主要含鹽礦物成分可分為石膏鹽漬巖、芒硝鹽漬巖等。鹽漬土按含鹽量分類表(見表8-1-3)可知,硫酸鹽漬土每100g土中的總含鹽量平均值為2.65g的鹽漬土屬于強鹽漬土。表8-1-3鹽漬土按含鹽量分類[單選題]23.在鹽分含量相同條件時,下列哪一類鹽漬土的溶解度及吸濕性最大?()[2012年真題]A.碳酸鹽漬土B.氯鹽漬土C.硫酸鹽漬土D.亞硫酸鹽漬土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94頁規(guī)定,氯鹽漬土含有較多的一價鈉離子,由于其水解半徑大,水化脹力強,故在其周圍形成較厚的水化薄膜。因此使氯鹽漬土具有較強的吸濕性和保水性。這種性質,使氯鹽漬土在潮濕地區(qū)土體極易吸濕軟化,強度降低;而在干旱地區(qū),使土體容易壓實。同時氯鹽漬土中含有較多的鈉鹽和鉀鹽,這兩類鹽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高,使氯鹽漬土擁有很高的溶解度。[單選題]24.下列關于鹽漬土含鹽類型和含鹽量對土的工程性質影響的敘述中,哪一選項是正確的?()[2012年真題]A.氯鹽漬土的含鹽量越高,可塑性越低B.氯鹽漬土的含鹽量增大,強度隨之降低C.硫酸鹽漬土的含鹽量增大,強度隨之增大D.鹽漬土的含鹽量越高,起始凍結溫度越高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95頁規(guī)定,鹽漬土含鹽類型和含鹽量對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對土的物理性質的影響,①氯鹽漬土的含氯量越高,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數(shù)越低,可塑性越低。資料表明,氯鹽漬土的液限要比非鹽漬土低2%~3%,塑限小1%~2%。氯鹽漬土的總含鹽量增大,強度隨之增大;硫酸鹽漬土的強度隨含鹽量增大而減??;鹽漬土的起始凍結溫度隨溶液濃度增大而降低。[單選題]25.在日溫差較大的地區(qū),()對道路的危害最大。[2008年真題]A.氯鹽漬土B.亞氯鹽漬土C.硫酸鹽漬土D.堿性鹽漬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硫酸鹽漬土,最突出的工程特性是膨脹,又稱鹽脹。硫酸鹽漬土中所含的易溶鹽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其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在32.4℃以上為無水芒硝,低于32.4℃以下時吸水變成芒硝,體積急劇增大,以致危害路基。[單選題]26.在某多年凍土地區(qū)進行公路路基工程勘探,已知該凍土天然上限深度6m,下列勘探深度中哪項不符合《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GC20—2011)的要求?()[2009年真題]A.9.5mB.12.5mC.15.5mD.18.5m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GC20—2011)第8.2.10條第3款第5項規(guī)定,多年凍土地區(qū)路基的勘探深度不應小于8m,且不應小于2~3倍天然上限;對飽冰凍土或含土冰層,應適當加深;凍土路塹及有地下水的路塹,勘探深度應達路肩設計高程加最大季節(jié)融化深度以下2~3m,當采用黑色路面時,應加深1~2m。季節(jié)性凍土的勘探深度必須大于年最大凍結深度。該凍土天然上限深度為6m,則其勘探深度應為12~18m,A項不符合要求。[單選題]27.某多年凍土地區(qū)一層粉質黏土,塑限含水量ωP=18.2%,總含水量ω0=26.8%,平均融沉系數(shù)δ0=5,請判別其融沉類別是下列選項中的哪一個?()[2010年真題]A.不融沉B.弱融沉C.融沉D.強融沉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6.2條表6.6.2規(guī)定,粉土在總含水量ω0:21≤ω0≤32,平均融沉系數(shù)δ0:3<δ0≤10范圍時,表明該土融沉類別為融沉。[單選題]28.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當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為45擊時,花崗巖的風化程度應判定為下列哪一個選項?()[2014年真題]A.中風化B.強風化C.全風化D.殘積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錄A表A.0.3注4規(guī)定,花崗巖類巖石,可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劃分,N≥50為強風化;50>N≥30為全風化;N<30為殘積土。[單選題]29.下列關于軟土的說法正確的是()。A.軟土的主要特點是軟,即一般情況下強度均小于130kPaB.軟土主要是湖相或海相的現(xiàn)代沉積物C.軟土的孔隙比一般均大于1.0D.軟土的含水量一般均大于30%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3.1條規(guī)定,軟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者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細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質土(淤泥質黏性土、粉土)、泥炭和泥炭質土等,其壓縮系數(shù)一般大于0.5MPa-1,OCR一般小于1的欠壓密土,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30kPa。[單選題]30.下列不屬于軟土特征的是()。A.孔隙比較大(一般大于等于1.0)B.含水量較大(一般大于液限)C.不均勻系數(shù)較大(一般大于10)D.靜水或緩慢流水條件下沉積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一般而言,軟土都是顆粒比較細、黏粒較多、比較均勻的土質,即不均勻系數(shù)小、含水量較大(一般大于液限)、孔隙比較大。另外,軟土的工程性質有:觸變性、流變性、高壓縮性、低強度、低滲透性和不均勻性。[單選題]31.當?shù)鼗鶟裣萘坑嬎阒郸屬于下列()時,各類建筑均可按一般地區(qū)的規(guī)定進行設計。A.Δs≤50mmB.Δs≤100mmC.Δs≤150mmD.Δs≤200mm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1.2條規(guī)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地基基礎可按一般地區(qū)的規(guī)定設計:①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層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②基底下濕陷性黃土層已經(jīng)全部挖除或已全部處理;③丙類、丁類建筑地基濕陷量計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單選題]32.某擬建甲類建筑物基礎埋深d=4.0m,基礎底面標準組合壓力P=250kPa;地表下0~14m為自重濕陷性黃土,以下為非濕陷性黃土,下列地基處理方案中()較合理。A.樁長為12m的靜壓預制樁B.樁長為12m的CFG樁復合地基C.樁長為10m的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D.樁長為8m的擴底挖孔灌注樁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1.1條第2款規(guī)定,甲類建筑地基的濕陷變形和壓縮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或將基礎設置在非濕陷性土層或巖層上,或采用樁基礎穿透全部濕陷性黃土層。在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對一般濕陷性黃土地基,應將基礎底面以下濕陷性黃土層全部處理。根據(jù)第6.2到第6.7條,濕陷性黃土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墊層法、強夯法、擠密法、預浸水法等等;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5.2條第9款可知,灰土擠密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宜大于處理前天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2.0倍,且不宜大于250kPa,C項可滿足題中要求。[單選題]33.關于濕陷起始壓力,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A.可以用室內壓縮試驗或野外載荷試驗確定B.在p~δs曲線上,與δs=0.015所對應的壓力即為濕陷起始壓力C.在p~δs曲線上,與δs=0所對應的壓力即為濕陷起始壓力D.可以通過使基底壓力小于濕陷起始壓力來避免濕陷的發(fā)生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A項,測定黃土濕陷性的實驗,可分為室內壓縮試驗、現(xiàn)場靜載荷試驗和現(xiàn)場試坑浸水試驗。BC兩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4、4.3.6條規(guī)定,濕陷起始壓力psh值按下列方法確定:①當按現(xiàn)場載荷試驗確定時,應在p~δs(壓力與浸水下沉量)曲線上,取其轉折點所對應的壓力作為濕陷起始壓力值。當曲線上的轉折點不明顯時,可取浸水下沉量s與承壓板寬度b之比小于0.017所對應的壓力作為濕陷起始壓力值。②當按室內壓縮試驗(雙線法或單線法)確定時,在p~δs曲線上宜取δs=0.015所對應的壓力作為濕陷起始壓力值。[單選題]34.某地基處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基礎寬度4m,局部采用擠密法時,每邊宜超出的基礎寬度為()m。A.0.5B.1C.3D.4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5.2條第1款規(guī)定,當局部采用擠密法處理地基時,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每邊宜超出基礎寬度的0.25倍,并不應小于0.5m;在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每邊宜超出基礎寬度的0.75倍,并不應小于1m。此題基礎寬度4m,且處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所以每邊宜超出的基礎寬度為0.25×4=1m>0.5m。[單選題]35.濕陷性黃土詳細勘察階段,取土勘探點不得少于全部勘探點的()。A.1/4B.1/2C.2/3D.3/4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2.3條第2款規(guī)定,初步勘察階段,勘探點應按地貌單元和控制性地段布置,取土勘探點數(shù)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點的1/2;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2.5條第5款規(guī)定,詳細勘察階段,采取不擾動土樣和原位測試的勘探點不得少于全部勘探點的2/3。若勘探點的間距較大或其數(shù)量不多時,全部勘探點可作為取土勘探點。[單選題]36.具有濕陷性的土,其巖性和氣候條件一般為()。A.黏土,年降雨量小于500mm地區(qū)B.砂土,年降雨量大于800mm地區(qū)C.砂土,年降雨量小于500mm地區(qū)D.黏土,年降雨量大于800mm地區(qū)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濕陷性的土,一般均屬于干旱及半干旱氣候,降雨量小,蒸發(fā)大,年降水量一般在500mm以下,特別是在山前洪、坡積扇(裙)中常遇到濕陷性碎石土、濕陷性砂土等,在年降水量750mm之上的地區(qū)一般不存在濕陷性土。[單選題]3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各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甲類建筑應消除地基的全部濕陷量或穿透全部濕陷性土層,防水措施和結構措施可按一般地區(qū)進行設計B.各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甲類建筑可不采取消除全部濕陷量或穿透全部濕陷性土層的地基處理措施,但應采取嚴格防水措施和減少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的結構措施C.甲類建筑在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應處理基礎以下的全部濕陷性土層D.甲類建筑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應將基礎下濕陷起始壓力小于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的所有土層進行處理或處理至基礎下的壓縮層下限為止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B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1.1條第1款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甲類建筑,按本標準第6.1.1條或第6.1.2條第1款的規(guī)定處理地基時,應采取基本防水措施,結構措施可按一般地區(qū)的規(guī)定設計;根據(jù)第6.1.1條規(guī)定,各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甲類建筑應消除地基的全部濕陷量或采用樁基礎穿透全部濕陷性土層,或將基礎設置在非濕性黃土層上。[單選題]38.某黃土場地自重濕陷量計算值為280mm,濕陷量計算值為590mm,該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為()級。A.ⅠB.ⅡC.ⅢD.Ⅳ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4.6條表4.4.6(見表8-1-4)規(guī)定,此黃土場地為自重濕陷性場地,濕陷等級為Ⅱ級。表8-1-4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等級[單選題]39.某建筑物基底壓力為350kPa,建于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為測定基底下12m處黃土的濕陷系數(shù),其浸水壓力應采用()。A.200kPaB.300kPaC.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D.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加附加壓力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2條第4款規(guī)定,測定濕陷系數(shù)δs的試驗壓力,應按土樣深度和基底壓力確定。土樣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基底標高不確定時,自地面下1.5m算起;試驗壓力應按下列條件取值:①基底壓力小于300kPa時,基底下10m以內的土層應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應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②基底壓力不小于300kPa時,宜用實際基底壓力,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大于實際基底壓力時,應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③對壓縮性較高的新近堆積黃土,基底下5m以內的土層宜用(100~150)kPa壓力,5m~10m和10m以下至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應分別用200kPa和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本題中,土樣的原始高度為12m,則10m內,應用200kPa;10~12m之間采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單選題]40.關于黃土地基預浸水處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法可消除地面6m以下土層的全部濕陷性B.該法適用于自重濕陷量計算值不小于500mm的所有自重濕陷性場地C.浸水基坑邊緣至既有建筑物的距離不宜小于50mD.浸水結束后,應重新評定地基土的濕陷性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5.1條規(guī)定,預浸水法宜用于處理濕陷性黃土層厚度大于10m,自重濕陷量的計算值不小于50cm的場地。BC兩項,根據(jù)第6.5.2條規(guī)定,采用預浸水處理地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浸水坑邊緣至既有建筑物的距離不宜小于50m,并應評估浸水對附近建筑物、市政設施及場地邊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根據(jù)評估結果確定應采取的預防措施;②浸水坑的邊長不得小于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當浸水坑的面積較大時,可分段浸水;③浸水坑內的水頭高度不宜小于300mm,浸水應連續(xù),停止浸水時間應以濕陷變形穩(wěn)定為準。濕陷變形穩(wěn)定標準為最后5天的平均濕陷量小于1mm/d,當處理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大于20m時,沉降穩(wěn)定標準為最后5天的平均濕陷量小于2mm/d。D項,根據(jù)第6.5.3條規(guī)定,地基預浸水結束后,在基礎施工前應進行補充勘察工作,重新評定地基土的濕陷性。[單選題]41.某場地中有濕陷性黃土,在5.0m處取樣,測定其濕陷系數(shù)為0.06,該處黃土的濕陷強度為()。A.濕陷性輕微B.濕陷性中等C.濕陷性強烈D.濕陷性特別強烈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4.1條第2款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的濕陷程度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當0.015≤δs≤0.030時,濕陷性輕微;②當0.030<δs≤0.070時,濕陷性中等;③當δs>0.070時,濕陷性強烈。[單選題]42.對于一級工程膨脹土地基承載力應采用()方法確定。A.飽和狀態(tài)下固結排水三軸剪切試驗計算B.飽和狀態(tài)下不固結不排水三軸剪切試驗計算C.浸水載荷試驗D.不浸水載荷試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4.3.7條第1款規(guī)定,荷載較大的重要建筑物宜采用本規(guī)范附錄C現(xiàn)場浸水載荷試驗確定。[單選題]43.關于膨脹土地基變形的取值要求中,下述不正確的是()。A.膨脹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B.脹縮變形量取最大上升量與最大收縮量之和的一半C.變形差應取相鄰兩基礎的變形量之差D.局部傾斜應取磚混承重結構縱墻6~10m內基礎兩點沉降量之差與其距離的比值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A項,膨脹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B項,脹縮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最大膨脹上升量與最大收縮下沉量之和;C項,變形差應取相鄰兩基礎的變形量之差;D項,局部傾斜應取磚混承重結構縱墻6~10m內基礎兩點沉降量之差與其距離的比值。[單選題]44.下列對膨脹土地基變形量的計算方法中,不正確的是()。A.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時應計算膨脹變形量B.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應計算膨脹變形量C.距地表1m處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時,應計算脹縮變形量D.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7條規(guī)定,對膨脹土地基變形量,可按下列變形特征分別計算:①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或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間,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可按膨脹變形量計算;②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③其他情況下可按脹縮變形量計算。[單選題]45.膨脹土地基建筑物埋置深度不應小于()。A.凍結深度B.1.0mC.0.5mD.2.0m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2條規(guī)定,膨脹土地基建筑物的基礎埋置深度不應小于1.0m。[單選題]46.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初步判定膨脹土場地的依據(jù)不包括()。A.常見淺層塑性滑坡、地裂B.原有的坑(槽)壁易發(fā)生坍塌C.裂隙發(fā)育且常有光滑面和擦痕D.多出露于二級或二級以上階地、山前和盆地邊緣丘陵地帶,地形平緩,無明顯的自然陡坎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ACD三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4.3.3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工程地質特征及建筑物破壞形態(tài),且自由膨脹率大于等于40%的黏性土,應判定為膨脹土:①土的裂隙發(fā)育,常有光滑面和擦痕,有的裂隙中填有灰白、灰綠等雜色黏土。在自然條件下呈堅硬或硬塑狀態(tài);②多露于二級或二級以上階地、山前和盆地邊緣的丘陵地帶、地形平緩,無明顯自然陡坎;③常見淺層塑性滑坡、地裂,新開挖坑(槽)壁易發(fā)生坍塌等現(xiàn)象;④建筑物多呈“倒八字”“X”或水平裂縫,裂縫隨氣候變化而張開和閉合。B項,不能判定是膨脹土場地。[單選題]47.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可列為膨脹土的特性指標。A.自由膨脹率、塑限、膨脹率、收縮率B.自由膨脹率、膨脹率、膨脹壓力、收縮率C.自由膨脹率、膨脹率、膨脹壓力、收縮系數(shù)D.自由膨脹率、塑限、膨脹壓力、收縮系數(shù)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4.2節(jié)規(guī)定,土的膨脹性試驗是測定膨脹土脹縮特性的相關指標,主要包括自由膨脹率、膨脹率、膨脹力及收縮系數(shù)等。[單選題]48.某膨脹土土樣,烘干時的體積為125cm3,浸水后的體積為200cm3,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該膨脹土的膨脹潛勢屬于()。A.弱膨脹潛勢B.中膨脹潛勢C.強膨脹潛勢D.無法確定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2.1.2條規(guī)定,自由膨脹率δef是指人工制備的烘干松散土樣在水中膨脹穩(wěn)定后,其體積增加值與原體積之比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黏性土在無結構力影響下的膨脹潛勢,是判別膨脹土的綜合指標。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式(4.2.1):式中,Vw為土樣在水中膨脹穩(wěn)定后的體積(cm3)。根據(jù)第4.3.4條規(guī)定,由表8-1-5可知,膨脹土的膨脹潛勢分類為弱膨脹潛勢。表8-1-5膨脹土的膨脹潛勢分類[單選題]49.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收縮系數(shù)是()。A.原狀土樣在直線收縮階段的收縮量與樣高之比B.原狀土樣在直線收縮階段的收縮量與相應的含水量差值之比C.原狀土樣在50kPa壓力下直線收縮階段含水量減少1%時的豎向線縮率D.原狀土樣在直線收縮階段含水量減少1%時的豎向線縮率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2.1.8條規(guī)定,收縮系數(shù)是指環(huán)刀土樣在直線收縮階段含水量每減少1%時的豎向線縮率。計算公式為:λs=Δδs/ΔW。[單選題]50.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下列關于寬度大于2m的寬散水的敘述正確的是()。A.面層可采用強度等級為C15的素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100mmB.隔熱保溫層可采用1︰3的石灰焦渣,厚度為80~100mmC.墊層可采用2︰8的灰土或三合土,厚度為80~100mmD.墊層可采用1︰3的石灰焦渣,厚度為100~200mm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5.5條第1款規(guī)定,平坦場地脹縮等級為Ⅰ級Ⅱ級的膨脹土地基,當采用寬散水作為主要防治措施時,面層可采用強度等級為C15的素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100mm;BD兩項,第2款規(guī)定,隔熱保溫層可采用1︰3的石灰焦渣,厚度宜為100~200mm;C項,第3款規(guī)定,墊層可采用2︰8灰土或三合土,厚度為100~200mm。[單選題]51.關于鹽漬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干燥條件下有一定的強度B.防治災害的關鍵是改良鹽漬土,降低含鹽量C.強鹽漬土可以作為道路路基和建筑物地基D.可作為過水路堤或水庫堤壩壩基,但應采取換填、隔水等處理措施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A項,鹽漬土在干燥條件下有一定的強度;B項,防治災害的關鍵是改良鹽漬土,降低含鹽量;C項,鹽漬土有較強的腐蝕性,不能作為道路路基和建筑物地基;D項,鹽漬土可作為過水路堤或水庫堤壩壩基,但應采取換填、隔水等處理措施。[單選題]52.鹽漬巖土的典型性質一般不包括()。A.溶陷性B.鹽脹性C.腐蝕性D.分散性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鹽漬土是指巖土中易溶鹽含量大于0.3%,且具有溶陷、鹽脹、腐蝕等特性的土。分散性并不是他的典型特性。[單選題]53.下列凍土的特性指標中,屬于力學特性指標的是()。A.凍土導熱系數(shù)B.凍土凍脹率(凍脹強度)C.凍土凍結強度D.凍土比熱容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土的凍脹作用常以凍脹量、凍脹強度、凍脹力、凍結力等力學特性指標衡量。[單選題]54.下列有關多年凍土季節(jié)性融化層的說法中,()選項不正確。A.根據(jù)融沉系數(shù)δ0的大小可把多年凍土的融沉性劃分成五個融沉等級B.多年凍土地基的工程分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凍土的構造和力學特征C.多年凍土的總含水率是指土層中的未凍水D.黏性土融沉等級的劃分與土的塑限含水率有關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凍土的總含水率ω0是指凍土中所有的冰的質量與土骨架質量之比和未凍水的質量與土骨架質量之比的和。[單選題]55.凍土地溫特征值不包括()。A.平均地溫B.地溫年變化深度C.活動層底面以下的年平均地溫D.活動層底面以下的年最高地溫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凍土地溫特征值是凍土中年平均地溫、地溫年變化深度、活動層底面以下的年平均地溫、年最高地溫和年最低地溫的總稱。[單選題]5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凍土是指攝氏零下10°且含有冰的各類土B.天然含水量ω=20%的粉土,凍結期間地下水位不低于凍深1.5m時,應判定為凍脹C.多年凍土是指凍結狀態(tài)連續(xù)10年以上不融的凍土D.凍土地基勘探鉆進時,宜采用小孔徑,一般應小于108mm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A項,凍土是指0℃以下且含有冰的各類土;B項,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附錄G.0.1條規(guī)定,地基土的凍脹性分類,可按表G.0.1分為不凍脹、弱凍脹、凍脹、強凍脹和特強凍脹。查表G.0.1可知,天然含水量ω=20%的粉土,凍結期間地下水位不低于凍深1.5m時,應判定為凍脹;C項,多年凍土是指含有固態(tài)水,且凍結狀態(tài)持續(xù)2年或2年以上不融的凍土;D項,凍土地基勘探鉆進時,宜采用大孔徑低速鉆進,一般開孔直徑不宜小于130mm,終孔直徑不宜小于108mm。[單選題]57.下列()是多年凍土融沉系數(shù)的正確表達式。(其中,e1為融沉前的孔隙比,e2為融沉后的孔隙比)A.e2/e1B.(e1-e2)/e1C.(e1-e2)/(1+e2)D.(e1-e2)/(1+e1)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凍土的平均融化下沉系數(shù)δ0可按下式計算:式中,h1、e1為凍土試樣融化前的高度(mm)和孔隙比;h2、e2為凍土試樣融化后的高度(mm)和孔隙比。[單選題]58.關于多年凍土地區(qū)建筑,下列地基設計方案不正確的是()。A.使用期間始終保持凍結狀態(tài),以凍土為地基B.以凍土為地基,但按融化后的力學性質及地基承載力設計C.先挖除凍土,然后換填不融沉土,以填土為地基D.采用樁基礎,將樁尖始終保持置于凍結狀態(tài)的凍土上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D項,凍土中含有冰塊等,將樁尖始終保持置于凍結狀態(tài)的凍土上,隨著時間推移,氣候的變化,樁身可能發(fā)生沉降。[多選題]1.在某一地區(qū)欲建一高100m的土石壩,下列哪些選項不宜直接作為該壩的防滲體材料?()[2014年真題]A.膨脹土B.壓實困難的干硬性黏土C.塑性指數(shù)小于20和液限小于40%的沖積黏土D.紅黏土正確答案:ABD參考解析:根據(jù)《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DL/T5395—2007)第6.1.5條規(guī)定,以下幾種黏性土作為壩的防滲體填筑料時,應進行專門論證。并根據(jù)其特性采取相應的措施:①塑性指數(shù)大于20和液限大于40%的沖積黏土;②膨脹土;③開挖或壓實困難的干硬黏土;④凍土;⑤分散性黏土。根據(jù)第6.1.6條規(guī)定,紅黏土可用作壩的防滲體,用于高壩時,應對其壓縮性進行論證。[多選題]2.關于黃土室內濕陷性試驗,下列論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4年真題]A.壓縮試驗試樣浸水前與浸水后的穩(wěn)定標準是不同的B.單線法壓縮試驗不應少于5個環(huán)刀試樣而雙線法壓縮試驗只需2個C.計算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時土的飽和度可取85%D.測定濕陷系數(shù)的試驗壓力應為天然狀態(tài)下的自重壓力正確答案:BC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1條第5款規(guī)定,試樣浸水前與浸水后的穩(wěn)定標準,應為下沉量不大于0.01mm/h;B項,根據(jù)第4.3.4條第5款和第6款規(guī)定,單線法壓縮試驗不應少于5個環(huán)刀試樣,且均應在天然濕度下分級加荷,分別加至不同的規(guī)定壓力,下沉穩(wěn)定后,各試樣浸水飽和,附加下沉穩(wěn)定,試驗終止。雙線法壓縮試驗應取2個換刀試樣,分別對其施加相同的第一級壓力,下沉穩(wěn)定后應將2個換刀試樣的百分表讀數(shù)調整一致,調整時并應考慮各儀器變形量的差值;C項,根據(jù)第4.3.3條第2款規(guī)定,試樣上覆土的飽和密度計算公式中飽和度取85%;D項,根據(jù)第4.3.2條第4款規(guī)定,測定濕陷系數(shù)δs的試驗壓力,應按土樣深度和基底壓力確定。土樣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基底標高不確定時,自地面下1.5m算起;試驗壓力應按下列條件取值:①基底壓力小于300kPa時,基底下10m以內的土層應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應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②基底壓力不小于300kPa時,宜用實際基底壓力,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大于實際基底壓力時,應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③對壓縮性較高的新近堆積黃土,基底下5m以內的土層宜用(100~150)kPa壓力,5m~10m和10m以下至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應分別用200kPa和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多選題]3.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采用試坑浸水試驗確定黃土的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下列論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4年真題]A.觀測自重濕陷的深標點應以試坑中心對稱布置B.觀測自重濕陷的淺標點應由試坑中心向坑邊以不少于3個方向布置C.可停止浸水的濕陷穩(wěn)定標準不僅與每天的平均濕陷量有關,也與浸水量有關D.停止浸水后觀測到的下沉量不應計入自重濕陷量實測值正確答案:AB參考解析:AB兩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7條第2款規(guī)定,試坑內應對稱設置觀測自重濕陷的深標點,最大埋設深度應大于室內試驗確定的自重濕陷下限深度,各濕陷性黃土層分界深度位置宜布設有深標點。在試坑底部,由中心向坑邊以不少于3個方向,均勻設置觀測自重濕陷的淺標點。C項,根據(jù)第4.3.7條第3款規(guī)定,濕陷穩(wěn)定后可停止浸水,穩(wěn)定標準為最后5d的平均濕陷量小于1mm/d;D項,根據(jù)第4.3.7條第6款規(guī)定,試坑內停止浸水后,應繼續(xù)觀測不少于10d,且最后連續(xù)5d的平均下沉量小于1mm/d,試驗終止。[多選題]4.下列關于濕陷起始壓力的敘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3年真題]A.室內試驗確定的濕陷起始壓力就是濕陷系數(shù)為0.015時所對應的試驗壓力B.在室內采用單線法壓縮試驗測定的濕陷起始壓力時,應不少于5個環(huán)刀試樣C.對于自重濕陷性黃土,土樣的濕陷起始壓力肯定大于其上覆土層的飽和自重壓力D.對于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土樣的濕陷起始壓力肯定小于其上覆土層的飽和自重壓力正確答案:AB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4.1條第1點規(guī)定,當δs≥0.015時,應定為濕陷性黃土;當δs<0.015時,應定為非濕陷性黃土。因此室內試驗確定的濕陷起始壓力就是濕陷系數(shù)為0.015時所對應的試驗壓力。B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4條第5款規(guī)定,單線法壓縮試驗不應少于5個環(huán)刀試樣,且均應在天然濕度下分級加荷,分別加至不同的規(guī)定壓力,下沉穩(wěn)定后,各試樣浸水飽和,附加下沉穩(wěn)定,試驗終止。CD兩項,土的自重壓力大于起始壓力而產(chǎn)生的濕陷,稱為自重濕陷,所以自重濕陷的土樣的起始壓力肯定小于其上覆土層的飽和自重壓力。土的自重壓力加上建筑物的附加壓力后而產(chǎn)生的濕陷,稱為非自重濕陷,所以非自重濕陷的土樣的起始壓力肯定大于其上覆土層的飽和自重壓力。[多選題]5.關于黃土濕陷起始壓力Psh的論述中,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2年真題]A.因為對基底下10m以內的土層測定濕陷系數(shù)δs的試驗壓力一般為200kPa,所以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一般可用200kPaB.對于自重濕陷性黃土,工程上測定地層的濕陷起始壓力意義不大C.在進行室內濕陷起始壓力試驗時,單線法應取2個環(huán)刀試樣,雙線法應取4個環(huán)刀試樣D.濕陷起始壓力不論室內試驗還是現(xiàn)場試驗都可以測定正確答案:BD參考解析:A項,不同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差別很大,應根據(jù)試驗測定。B項,濕陷起始壓力是判別黃土是否發(fā)生自重濕陷的參數(shù)之一,對于已知自重濕陷性黃土,工程上無需測定其濕陷起始壓力。C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4條第5款規(guī)定,單線法壓縮試驗不應少于5個環(huán)刀試樣,且均應在天然濕度下分級加荷,分別加至不同的規(guī)定壓力,下沉穩(wěn)定后,各試樣浸水飽和,附加下沉穩(wěn)定,試驗終止。D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4條第1款規(guī)定,在室內測定土樣的濕陷起始壓力有單線法和雙線法兩種。根據(jù)條文說明第4.3.5規(guī)定,現(xiàn)場靜載荷試驗主要用于測定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小,無使用意義,一般不在現(xiàn)場測定。說明濕陷起始壓力不論室內試驗還是現(xiàn)場試驗都可以測定。[多選題]6.下列哪些情況下,可不針對地基濕陷性進行處理?()[2011年真題]A.甲類建筑: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土層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B.乙類建筑:地基濕陷量的計算值小于50mmC.丙類建筑:Ⅱ級濕陷性黃土地基D.丁類建筑:Ⅰ級濕陷性黃土地基正確答案:ABD參考解析:AB兩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1.2條規(guī)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地基基礎可按一般地區(qū)的規(guī)定設計:①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層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②基底下濕陷性黃土層已經(jīng)全部挖除或已全部處理;③丙類、丁類建筑地基濕陷量計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C項,根據(jù)第5.1.1條第3款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丙類建筑,地基濕陷等級為Ⅰ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Ⅱ、Ⅲ、Ⅳ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檢漏防水措施。D項,根據(jù)第5.1.1條第4款規(guī)定,地基濕陷等級為Ⅰ級時,應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Ⅱ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地基濕陷等級為Ⅲ、Ⅳ級時,應采取結構措施和檢漏防水措施。[多選題]7.關于黃土濕陷起始壓力Psh的論述中,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A.濕陷性黃土浸水飽和,開始出現(xiàn)濕陷時的壓力B.測定自重濕陷系數(shù)試驗時,需分級加荷至試樣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此時的飽和自重壓力即為濕陷起始壓力C.室內測定濕陷起始壓力可選用單線法壓縮試驗或雙線法壓縮試驗D.現(xiàn)場測定濕陷起始壓力可選用單線法靜載荷試驗或雙線法靜載荷試驗正確答案:ACD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2.1.7條規(guī)定,濕陷起始壓力是指濕陷性黃土浸水飽和,開始出現(xiàn)濕陷時的壓力;B項,根據(jù)第4.3.2條規(guī)定,測定自重濕陷系數(shù)試驗時,分級加荷,加至試樣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下沉穩(wěn)定后,試樣浸水飽和,附加下沉穩(wěn)定,試驗終止;CD兩項,根據(jù)第4.3.4、4.3.5條規(guī)定,測定濕陷起始壓力可采用室內試驗(單線法、雙線法)和現(xiàn)場載荷試驗(單線法、雙線法)進行。是判定黃土是否發(fā)生自重濕陷及自重濕陷深度,以及在外荷作用下是否發(fā)生非自重濕陷的依據(jù)。根據(jù)濕陷系數(shù)(δs)與壓力(p)的關系曲線,找出對應于δs=0.015的壓力作為濕陷起始壓力。[多選題]8.在濕陷性黃土場地進行建設,下列哪些選項中的設計原則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A.對甲類建筑物應消除地基的全部濕陷量或采用樁基礎穿透全部濕陷性黃土層B.應根據(jù)濕陷性黃土的特點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處理為主的綜合措施C.在使用期內地下水位可能會上升至地基壓縮層深度以內的場地不能進行建設D.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土層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于其附加應力與上覆土的天然狀態(tài)下自重壓力之和時,該地基可按一般地區(qū)地基設計正確答案:AB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1.1條第1款規(guī)定,甲類建筑地基的濕陷變形和壓縮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采取地基處理措施或將基礎設置在非濕陷性土層或巖層上,或采用樁基礎穿透全部濕陷性黃土層;B項,根據(jù)第1.0.3條規(guī)定,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進行建筑,應根據(jù)濕陷性黃土的特點、工程要求和工程所處水環(huán)境,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處理為主的綜合措施,防止地基濕陷對建筑物產(chǎn)生危害;C項,根據(jù)第5.1.5條規(guī)定,建筑物使用期間,當濕陷性黃土場地的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至地基壓縮層的深度以內時,建筑的設計措施除應符合本章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本標準附錄F的規(guī)定;D項,根據(jù)第5.1.2條第1款規(guī)定,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地基內各層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壓力與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之和。[多選題]9.在對濕陷性黃土場地勘察時,下列有關試驗的說法中()是正確的。[2007年真題]A.室內測定濕陷性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時,可選用單線法壓縮試驗或雙線法壓縮試驗B.現(xiàn)場測定濕陷性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時,可選用單線法載荷試驗或雙線法載荷試驗C.在現(xiàn)場采用試坑浸水試驗確定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時,試坑深度不小于1.0mD.按試驗指標判別新近堆積黃土時,壓縮系數(shù)a宜取100~200kPa壓力下的值正確答案:AB參考解析:濕陷起始壓力可采用室內試驗(單線法、雙線法)和現(xiàn)場載荷試驗(單線法、雙線法)進行。A項,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4條第1款規(guī)定,室內壓縮試驗中,測定濕陷起始壓力可選用單線法壓縮試驗或雙線法壓縮試驗。B項,根據(jù)第4.3.5條規(guī)定,在現(xiàn)場測定濕陷性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可采用單線載荷試驗或雙線法靜載荷試驗。C項,根據(jù)第4.3.7條第1款規(guī)定,在現(xiàn)場采用試坑浸水試驗確定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試坑宜挖成圓(或方)形,其直徑(或邊長)不應小于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并不應小于10m;試坑深度宜為0.5m,最深不應大于0.80m??拥滓虽?00mm厚的砂、礫石。D項,根據(jù)第D.0.2條第1款規(guī)定,當現(xiàn)場鑒別不明確時,可按下列試驗指標判定:在(50~150)kPa壓力段變形較大,小壓力下具高壓縮性。[多選題]10.關于測定黃土濕陷起始壓力的試驗,正確的說法是()。[2007年真題]A.室內試驗環(huán)刀面積不應小于5000mm2B.與單線法相比,雙線法試驗的物理意義更明確,故試驗結果更接近實際C.室內壓縮試驗和現(xiàn)場載荷試驗分級加荷穩(wěn)定標準均為每小時下沉量不大于0.01mmD.室內壓縮試驗P~δs,曲線上濕陷系數(shù)為0.015所對應的壓力即為濕陷起始壓力值正確答案:AD參考解析: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1條第2款與第5款規(guī)定,環(huán)刀面積不應小于5000mm2,使用前應將環(huán)刀洗凈風干,透水石應烘干冷卻;試樣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穩(wěn)定標準,應為每小時的下沉量不大于0.01mm。根據(jù)第4.3.6條第3款規(guī)定,每級加壓后,按每隔15、15、15、15min各測讀1次下沉量,以后為每隔30min觀測1次,當連續(xù)2h內,每1h的下沉量小于0.10mm時,認為壓板下沉已趨穩(wěn)定,即可加下一級壓力。根據(jù)第4.4.5條第2款規(guī)定,當按室內壓縮試驗結果確定時,在p-δs曲線上取δs=0.015所對應的壓力作為濕陷性起始壓力值。根據(jù)條文說明第4.3.6條規(guī)定,在現(xiàn)場測定濕陷起始壓力與室內試驗相同,也分為單線法和雙線法。二者試驗結果有的相同或接近,有的互有大小。一般認為,單線法試驗結果較符合實際,但單線法的試驗工作量較大,在同一場地的相同標高及相同土層,單線法需做3臺以上靜載荷試驗,而雙線法只需做2臺靜載荷試驗(一個為天然濕度,一個為浸水飽和)。本條對現(xiàn)場測定濕陷起始壓力的方法與要求作了規(guī)定,可選擇其中任一方法進行試驗。[多選題]11.下列哪些措施能有效減小膨脹土地基對建筑物的破壞?()[2014年真題]A.增加散水寬度B.減小建筑物層數(shù)C.采用灰土對地基進行換填D.設置沉降縫正確答案:ACD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71~573頁規(guī)定,膨脹巖土地區(qū)的工程措施包括:①場址選擇;②總平面設計;③坡地建筑;④斜坡滑動防治;⑤基礎埋置深度;⑥地基處理;⑦寬散水;⑧建筑體型力求簡單,并設置沉降縫。所以膨脹土地區(qū)可采用地基處理、增加散水寬度、設置沉降縫等工程措施減小膨脹土地基對建筑物的破壞。[多選題]12.關于膨脹土地區(qū)的建筑地基變形量計算,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13年真題]A.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時,可按膨脹變形量計算B.當?shù)乇硐?m處地基土的天然含水率接近塑限時,可按脹縮變形量計算C.收縮變形計算深度取大氣影響深度和浸水影響深度中的大值D.膨脹變形量可通過現(xiàn)場浸水載荷試驗確定正確答案:ABD參考解析:AB兩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7條規(guī)定,膨脹土地基變形量,可按下列變形特征分別計算:①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或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間,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可按膨脹變形量計算;②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③其他情況下可按脹縮變形量計算。C項,根據(jù)第5.2.8條規(guī)定,膨脹變形計算深度Zen,應根據(jù)大氣影響深度確定,有浸水可能時可按浸水影響深度確定。D項,根據(jù)第C.0.1條規(guī)定,現(xiàn)場浸水載荷試驗可用于以確定膨脹土地基的承載力和浸水時的膨脹變形量。[多選題]13.下列哪些情況下,膨脹土的變形量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2012年真題]A.游泳池的地基B.大氣影響急劇層內接近飽和的地基C.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D.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的地基正確答案:BC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7條第2款規(guī)定,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多選題]14.下列關于膨脹土地基上建筑物變形的說法,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1年真題]A.多層房屋比平房容易開裂B.建筑物往往建成多年后才出現(xiàn)裂縫C.建筑物裂縫多呈正八字形,上窄下寬D.地下水位低的比地下水位高的容易開裂正確答案:BD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57、558頁規(guī)定,我國《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規(guī)定,場地具有下列工程地質特征及建筑物破壞形態(tài),且土的自由膨脹率大于等于40%的黏性土,應判為膨脹土:①土的裂隙發(fā)育,常有光滑面和擦痕,有的裂隙中充填有灰自、灰綠等雜色黏土。自然條件下呈堅硬或硬塑狀態(tài);②多出露于二級或二級以上階地、山前和盆地邊緣丘陵地帶。地形較平緩,無明顯的陡坎;③常見有淺層滑坡、地裂。新開挖坑(槽)壁易發(fā)生坰塌等現(xiàn)象;④建筑物多呈“倒八字”“X”形或水平裂縫,裂縫隨氣候變化張開或閉合。C項,角端斜向裂縫常表現(xiàn)為山墻上的對稱或不對稱的“倒八字”形裂縫,上寬下窄,伴隨有一定的水平位移或轉動。脹縮使建筑物變形的條件如表8-1-6,A項,平房比多層房屋容易開裂;B項,建筑物往往建成多年后才出現(xiàn)裂縫;D項,地下水位低的比地下水位高的容易開裂。表8-1-6脹縮使建筑物變形的條件[多選題]15.關于膨脹土的性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A.當含水量相同時,上覆壓力大時膨脹量大,上覆壓力小時膨脹量小B.當上覆壓力相同時,含水量高的膨脹量大,含水量小的膨脹量小C.當上覆壓力超過膨脹力時土不會產(chǎn)生膨脹,只會出現(xiàn)壓縮D.常年地下水位以下的膨脹土的膨脹量為零正確答案:CD參考解析:膨脹土的膨脹量與其含水量有關,根據(jù)膨脹率與壓力關系曲線圖可以看出,當含水量相同時,上覆壓力大時膨脹量小,上覆壓力小時膨脹量大。當上覆壓力相同時,當含水量小于膨脹最大時的界限含水量時,自由膨脹中隨著含水量的增大膨脹量增大。當含水量大于界限含水量時,土體已膨脹完成,膨脹量不再隨含水量變化而變化,因此常年處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膨脹土的膨脹量為零。當膨脹力與上覆壓力相等時,其膨脹量為零,當膨脹力大于上覆壓力時,膨脹土開始壓縮。[多選題]16.在下列哪些情況下,膨脹土地基變形量可僅按收縮變形計算確定?()[2010年真題]A.經(jīng)常受高溫作用的地基B.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C.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時D.離地面1m處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正確答案:AD參考解析: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2.7條規(guī)定,①膨脹土地基變形量,可按下列變形特征分別計算: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或地面有覆蓋且無蒸發(fā)可能,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間,經(jīng)常有水浸濕的地基,可按膨脹變形量計算;②場地天然地表下1m處土的含水量大于1.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溫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縮變形量計算;③其他情況下可按脹縮變形量計算。[多選題]17.下圖為膨脹土試樣的膨脹率與壓力關系曲線圖,根據(jù)圖示內容判斷,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圖8-1-1A.自由膨脹率約為8.4%B.50kPa壓力下的膨脹率約為4%C.膨脹力約為110kPaD.150kPa壓力下的膨脹力約為110kPa正確答案:BCD參考解析:A項,自由膨脹率是指人工制備的烘干土,在水中增加的體積與原體積的比值,該膨脹土試樣不一定是烘干土。B項,膨脹率是指膨脹土在一定壓力下的膨脹量與土樣原始高度的比值。從圖中可以看出,50kPa時對應的膨脹率約等于4%。C項,膨脹力是指原狀土樣在體積不變時,由于浸水膨脹產(chǎn)生的最大內應力。當膨脹率為零時,其上覆壓力即為相應的膨脹力。從圖中可以看出,當膨脹率為0時,即曲線與x軸的交點處對應的膨脹力為110kPa。D項,膨脹力是由膨脹土膨脹產(chǎn)生的,其大小與外荷載的大小無關。[多選題]18.下列選項中哪些是膨脹土的基本特性?()[2009年真題]A.在天然狀態(tài)下,膨脹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都很高B.膨脹土的變形或應力對濕度狀態(tài)的變化特別敏感C.膨脹土的裂隙是吸水時形成的D.膨脹土同時具有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兩種變形特性正確答案:BD參考解析:膨脹土的主要特征有:①粒度組成中黏粒含量大于30%;②黏土礦物成分中,伊利石、蒙脫石等強親水性礦物占主導地位;③土體濕度增高時,體積膨脹并形成膨脹壓力;土體干燥失水時,體積收縮并形成收縮裂縫;④膨脹、收縮變形可隨環(huán)境變化往復發(fā)生,導致土的強度降低;⑤屬于液限大于40%的高塑性土。[多選題]19.在膨脹土地區(qū),()工程措施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A.坡地擋墻填土采用灰土換填、分層夯實B.邊坡按1︰2放坡,并在坡面、坡頂修筑防滲排水溝和截水溝C.在建筑物外側采用寬度不小于1.2m和坡度為3%~5%的散水D.在煙囪基礎下采用適當?shù)母魺岽胧┱_答案:CD參考解析:A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4.3條第1款規(guī)定,擋土墻墻背碎石或砂卵石濾水層的寬度不應小于500mm。濾水層以外宜選用非膨脹性土回填,并應分層壓實。條文說明第5.4.3~5.4.5條規(guī)定,無非膨脹土時,可在一定范圍內填膨脹土與石灰的混合料,離墻頂1m范圍內,可填膨脹土,但砂石濾水層不得取消。B項,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第7.9.7條規(guī)定,邊坡設計應遵循“放緩坡率,加寬平臺,加固坡腳”的原則,邊坡坡率在1︰1.5~1︰2.5之間,防排水措施也相應的有所不同。C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5.4條第3款規(guī)定,散水最小寬度應按表5.5.4(見表8-1-7)選用。散水外緣距基槽不應小于300mm,坡度應為3%~5%。D項,根據(jù)《膨脹土地區(qū)建筑技術規(guī)范》(GB50112—2013)第5.1.4條規(guī)定,對煙囪、爐、窯等高溫構筑物和冷庫等低溫建筑物,應根據(jù)可能產(chǎn)生的變性危害程度,采取隔熱保溫措施。表8-1-7散水構造尺寸[多選題]20.膨脹土中的黏粒(粒徑小于0.005mm)礦物成分以()為主。[2007年真題]A.云母B.伊利石C.蒙脫石D.綠泥石正確答案:BC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52頁規(guī)定,膨脹土的主要特征有:①粒度組成中黏粒含量大于30%;②黏土礦物成分中,伊利石、蒙脫石等強親水性礦物占主導地位;③土體濕度增高時,體積膨脹并形成膨脹壓力;土體干燥失水時,體積收縮并形成收縮裂縫;④膨脹、收縮變形可隨環(huán)境變化往復發(fā)生,導致土的強度降低;⑤屬于液限大于40%的高塑性土。膨脹土的礦物成分主要是次生黏土礦物(蒙脫石和伊利石),其活動性較高,具有較高的親水性是產(chǎn)生膨脹性的主因。[多選題]21.關于膨脹土地基變形量的取值,正確的說法是()。[2007年真題]A.膨脹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B.收縮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小收縮下沉量C.脹縮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和最小收縮下沉量之和D.變形差,應取相鄰兩基礎的變形量之差正確答案:AD參考解析:膨脹土地基變形量的取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膨脹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②收縮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收縮下沉量;③脹縮變形量應取基礎某點的最大膨脹上升量與最大收縮下沉量之和;④變形差應取相鄰兩基礎的變形量之差;⑤局部傾斜應取磚混承重結構沿縱墻6~10m內基礎兩點的變形量之差與其距離的比值。[多選題]22.下列關于紅黏土特征的表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3年真題]A.紅黏土失水后易出現(xiàn)裂隙B.紅黏土具有與膨脹土一樣的脹縮性C.紅黏土往往有上硬下軟的現(xiàn)象D.紅黏土為高塑性的黏土正確答案:ACD參考解析:根據(jù)《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525頁至526頁。紅黏土是指碳酸鹽巖系出露區(qū)的巖石,經(jīng)紅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紅,褐黃等色,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塑性黏土。紅黏土在自然狀態(tài)下呈致密狀,無層理,表部呈堅硬、硬塑狀態(tài),失水后含水率低于縮限,土中即開始出現(xiàn)裂縫。紅黏土的組成礦物親水性不強,交換容量不高,天然含水率接近縮限,孔隙呈飽和水狀態(tài),以致表現(xiàn)在脹縮性能上以收縮為主,在天然狀態(tài)下膨脹量很小,收縮性很高;紅黏土的膨脹勢能主要表現(xiàn)在失水收縮后復浸水的過程中,一部分可表現(xiàn)出縮后膨脹,另一部分則無此現(xiàn)象。因此不宜把紅黏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