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同演替階段浙江省馬尾松林物種組成及多樣性分析
多年生落葉林是我國亞熱帶地區(qū)的一種地帶性植被,其分布區(qū)域占總面積的1.4%。這對保護該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保持碳平衡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大面積的毀林開荒、砍闊栽針等農林活動,使常綠闊葉林遭到嚴重破壞,在很多地區(qū)已被天然針葉林、次生灌叢、荒山,以及農耕地或人工林所取代。這些退化的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所起的碳吸存、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tài)功能低于常綠闊葉林,故在當前生物多樣性及其服務功能日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進行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和重建日顯重要。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和重建在本質上是一個演替過程,對常綠闊葉林進行人為干預下的生態(tài)恢復,最有效的辦法是遵循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演替規(guī)律進行。亞熱帶地區(qū)酸性巖基質上的群落演替基本按照跡地、灌草叢、灌叢、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中齡常綠闊葉林、近熟常綠闊葉林的順序進行,最終成為穩(wěn)定的成熟林。森林群落演替研究的最好手段是建立固定樣地進行長期動態(tài)研究,但因為這樣花費的時間太長,投入的經費多,故用空間差異代替時間變化,是國內外進行群落演替研究比較常用的辦法。就我國的亞熱帶地區(qū)而言,從80年代開始,相關研究開展得很多,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比較出色的是鼎湖山、縉云山和天童山等地的工作,浙江省范圍內在午潮山、天臺山、古田山乃至浙江全境也有一些研究。研究趨勢從傳統(tǒng)的群落結構、物種組成和多樣性,到碳吸存、養(yǎng)分積累和能量流動等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等,這些研究均能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和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3,15,16,17,18,19]。浙江省位于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2005年森林覆蓋率已達57.4%,但森林資源的結構和組成仍不盡合理,如針葉林比重大,馬尾松林面積占天然林的75%左右,闊葉林尤其是常綠闊葉林的比例小;幼中齡林所占比重大(占約80%),近成熟林、成熟林比例小,原始林幾乎喪失殆盡。因此,按照演替規(guī)律,對針葉林進行改造(“針改闊”),使其盡早演替為常綠闊葉林,是浙江省乃至亞熱帶東部地區(qū)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正在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就以浙江省4種代表性的森林群落類型(馬尾松林-針葉林,馬尾松針闊葉混交林,中齡常綠闊葉林,近熟常綠闊葉林)為對象,從群落物種組成和多樣性這一角度出發(fā),研究其在演替過程中的變化趨勢,進而探討目前的“針改闊”工作的合理性。旨在豐富亞熱帶地區(qū)森林動態(tài)的資料,并為該地區(q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和重建提供科學依據(jù)。1樣地設置方法研究地點主要位于浙北的西湖山區(qū)、浙西的開化古田山自然保護區(qū)、浙西南的龍泉仙人村和浙南的瑞安紅雙林場,在上述地點設置馬尾松林(針葉林)、馬尾松針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中齡常綠闊葉林(中齡林)和近熟常綠闊葉林(近熟林)各5~6個樣地(總共23個)。各樣地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這些樣地的海拔均低于800m,即為中低海拔地區(qū)的森林,同一類型的樣地林齡相近,以便于比較。2學習方法2.1調查喬木層種類群落學調查采用樣方法,樣地面積為20m×20m,每個樣地分為16個5m×5m的樣方,每木調查喬木層種類;每間隔一個樣方的右下角設置1個2m×2m的小樣方,調查灌木層種類;在每個小樣方的右下角再設1個1m×1m的小樣方,調查草本層種類。喬木層逐株調查種名、樹高、胸徑、冠幅等,灌木層與草本層記錄種名、株數(shù)(或叢數(shù))、高度、蓋度等,并記錄層間植物。2.2森林群落的物種組成多樣性指數(shù)、均勻度指數(shù)和群落相似性系數(shù)由以下公式表達: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H′)Η′=-s∑i=1ΡilnΡi上述兩式中,Pi=Ni/N,N為樣方中各物種多度指標總和,Ni為第i個種的多度指標,s為樣方中的物種數(shù)。Jaccard相似性系數(shù)q=c/(a+b-c)式中,a為樣方A的物種數(shù),b為樣方B的物種數(shù),c為樣方A和B中的共有種數(shù)。另,還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對不同森林群落類型排序。原始數(shù)據(jù)中分別以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物種的種類和數(shù)量為行,以23個樣地為列,構成原始矩陣。對原始數(shù)據(jù)做標準化處理,計算屬性間內積矩陣,并求出內積矩陣的特征根及相對應的特征向量、各主分量的負荷量和累計貢獻率,根據(jù)前二個主分量的排序坐標作圖。3結果3.1群落物種組成3.1.1植物屬種5種4種群落共有維管植物170種,分屬53科,105屬。其中,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樟科含7屬15種,山茶科含6屬14種,薔薇科含7屬10種,殼斗科含4屬10種,禾本科含7屬8種,茜草科含6屬7種,杜鵑花科2屬7種,山礬科1屬7種,冬青科1屬6種,金縷梅科4屬5種,大戟科3屬5種,紫金???屬5種,杜英科1屬5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24.53%、48.57%和61.18%。其中26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49.06%。3.1.2灌木層植物物種組成喬木層共有植物101種,分屬33科,64屬。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樟科含7屬12種,山茶科含5屬9種,殼斗科含4屬9種,薔薇科含6屬7種,杜鵑花科2屬7種,山礬科1屬6種,金縷梅科4屬5種,杜英科1屬5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24.24%、46.88%和59.41%。其中16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48.49%。灌木層中,有不少是喬木層物種的幼樹和幼苗,其共有植物109種,分屬33科,66屬。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山茶科含5屬13種,樟科含6屬12種,殼斗科含4屬8種,茜草科含6屬6種,薔薇科含5屬6種,杜鵑花科2屬6種,山礬科1屬6種,紫金牛科2屬5種,冬青科1屬5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27.27%、48.49%和61.47%。其中14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42.42%。草本層共有28種植物,分屬15科,23屬。其中,含有3種及以上的科有:禾本科含4屬5種,鱗毛蕨科2屬4種,百合科3屬3種,里白科2屬3種,莎草科2屬3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33.33%、56.52%和64.29%。其中10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66.67%。3.1.3群落組成和組成科針葉林共有植物99種,分屬39科,72屬。其中,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樟科含6屬9種,山茶科含4屬7種,殼斗科含4屬7種,禾本科5屬6種,杜鵑花科2屬6種,山礬科1屬6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15.38%、30.56%和41.41%。其中19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48.71%。針闊葉混交林共有植物72種,分屬31科,56屬。其中,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殼斗科含4屬8種,樟科含5屬6種,杜鵑花科2屬6種,茜草科含5屬5種,山茶科含3屬5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16.13%、33.93%和41.67%。其中18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58.06%。中齡林演替共有植物82種,分屬38科,57屬。其中,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殼斗科含4屬7種,樟科含4屬6種,杜鵑花科2屬6種,山礬科1屬6種,薔薇科5屬5種,山茶科含3屬5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15.79%、33.33%和42.68%。其中21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55.26%。近熟林共有植物95種,分屬39科,64屬。其中,含有5種及以上的科有:山茶科含5屬9種,殼斗科含4屬8種,樟科含5屬6種,杜鵑花科2屬6種,分別占調查植被科、屬、種總數(shù)的10.26%、25.00%和30.53%。其中19科只有一種,占總科數(shù)的20.00%。4種群落的物種豐富度,針葉林和近熟林最高,針闊葉混交林最低;同時,每個群落的優(yōu)勢組成科也是有差異的。4種群落中物種數(shù)占優(yōu)勢的科是樟科、山茶科、薔薇科、殼斗科、禾本科、茜草科、杜鵑花科、山礬科、冬青科、金縷梅科、大戟科、紫金??啤⒍庞⒖频?。其中,針葉林主要是樟科、山茶科、殼斗科、禾本科、杜鵑花科和山礬科,針闊葉混交林為殼斗科、樟科、杜鵑花科、茜草科和山茶科,中齡林是殼斗科、樟科、杜鵑花科、山礬科、薔薇科、山茶科,近熟林為山茶科、殼斗科、樟科、杜鵑花科。顯然,殼斗科、樟科、山茶科等是亞熱帶喬木層的典型組成科,從針闊葉混交林開始已在群落中占據(jù)優(yōu)勢。3.2不同群落的sw指數(shù)的變化由圖1看見,從針葉林到近熟林,3個層次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均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趨勢,針闊葉混交林的各層次的SW指數(shù)為最低。經單因素方差分析(表2),4種演替群落的喬木層和草本層的SW指數(shù)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灌木層之間差異不明顯(p>0.05)。再對四個群落的喬木層和草本層的SW指數(shù)分別進行t檢驗(表3),發(fā)現(xiàn)喬木層針闊葉混交林與近熟林之間差異極顯著(p<0.01),近熟林和針葉林之間也差異顯著(p<0.05)。對于草本層而言,針闊葉混交林與另外3個群落的SW指數(shù)都有顯著差異(p<0.05),與近熟林之間則差異極顯著(p<0.01)。3.3葉林與針越界林、中齡林、近熟林的相似性系數(shù)通過對4種群落類型的Jaccard相似性系數(shù)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隨著演替的進行,針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中齡林、近熟林的相似性系數(shù)逐漸降低(表4)。近熟林與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中齡林的相似性系數(shù)逐漸增高。針闊葉混交林和中齡林之間的相似性系數(shù)最高,為0.5400;針葉林與近熟林之間的相似性系數(shù)最低,為0.3662。3.4喬木層模型擬合對4種群落類型的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分別進行主成分排序分析,結果顯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Stress值分別為:0.2588、0.2616和0.2285,表明模型擬合良好,如圖2。從喬木層的擬合圖中可見,2種闊葉林與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均有顯著的差異,針闊葉混交林與馬尾松林具有較大的差異,而近熟林與中齡林之間差異不顯著。就灌木層和草本層而言,4種群落類型有較大的相似性,表明4種群落類型的灌木層和草本層具有較多的共有物種。4常綠天然林演替階段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東部亞熱帶中低海拔地區(qū)的次生演替,無論從采伐跡地還是火燒跡地上開始,因為馬尾松喜光、對土壤條件的要求低,故先進入成為先鋒優(yōu)勢種,馬尾松林-馬尾松針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是非常典型的演替過程,在東部亞熱帶中低海拔地區(qū)十分常見。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在采伐跡地上也會經常出現(xiàn),即從灌叢直接演替為闊葉(混交)林甚至是常綠闊葉林,這一類演替被稱為“壓縮演替”,源于原來被砍的常綠闊葉樹根樁具有很強的萌蘗能力。同時,由于人為破壞嚴重,東部亞熱帶地區(qū)的常綠闊葉林原生林(或稱成熟林)幾乎喪失殆盡,尚存的大多是中齡林(林齡30~60年),為20世紀50~70年代砍伐后演替形成的植物群落,故很多常綠闊葉林的研究在這類群落上開展。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從演替早期到后期,群落物種多樣性呈現(xiàn)先高后低的趨勢,或者是常綠闊葉林的物種多樣性最高。但是,絕大部分研究沒有區(qū)分常綠闊葉林的不同階段,或者只是以優(yōu)勢種來區(qū)分其不同階段。事實上,從灌叢到常綠闊葉林之間的間隔并不長,也許只有30~50年甚至更短,但常綠闊葉林的演替或發(fā)育,可以有超過百年的時間。比如在我們的研究地之一古田山自然保護區(qū),核心區(qū)常綠闊葉林的林齡可達150年以上,但緩沖區(qū)和試驗區(qū)的常綠闊葉林中齡林的林齡則只有30~60年,故本研究把常綠闊葉林分成中齡林和近熟林進行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從針葉林到近熟林,無論物種豐富度還是各層次的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在針闊葉混交林階段是最低的(圖1),尤其是喬木層和草本層,與近熟常綠闊葉差異極顯著;而針葉林與常綠闊葉林兩個階段都差不多(除喬木層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和近熟林有顯著差異)。這表明,從先鋒植被-馬尾松林到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演替的過程中,針葉林階段儲備了跟常綠闊葉林相近的物種數(shù),此后的演替中,因為馬尾松樹的衰老死亡、自我更新能力差,其優(yōu)勢度下降,常綠闊葉樹種逐漸在林冠層占優(yōu),但物種多樣性恢復尚需一段時間。在這一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針闊葉混交林階段。針闊葉混交林的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雖然較低,但其與針葉林和常綠闊葉林都具有較高的物種組成相似性,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表4)。無論是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shù)還是主成分分析,雖然針闊葉混交林喬木層的物種與常綠闊葉林相比還有區(qū)別(圖1,2),但從群落間相似性來看,隨著馬尾松慢慢退出群落,針闊葉混交林內儲備的常綠闊葉林優(yōu)勢樹種逐漸增多和向林冠補充,從而成為常綠闊葉林。進入常綠闊葉林階段后,無論是物種豐富度、各個層次的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Jaccard相似性系數(shù)及主成分分析都發(fā)現(xiàn)中齡林和近熟林之間都無顯著差異,這說明一旦進入常綠闊葉林階段(中齡林和近熟林),其物種組成的變化并不明顯。本文選取浙江不同地區(qū)具有可比性的同一森林類型的樣地,它不同于以往僅在一個一個地點的研究,也不同于在很多地點選擇大量不同的樣地進行比較,得出的結果因此也有差別。主要體現(xiàn)兩個方面:一是針闊葉混交林是群落組成和物種多樣性發(fā)生變化的關鍵階段,二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汽車租賃與智能交通系統(tǒng)對接合同3篇
- 2025-2030全球全自動農業(yè)機器人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4年全國數(shù)控技能大賽理論考試題庫-上(單選題) (二)
- 2025年度鋼管架施工設備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度個人反擔保合同糾紛解決協(xié)議
- 2025年度數(shù)字電視信號接收器采購合同4篇
- 2025版施工合同擔保人資質審核及責任規(guī)范3篇
- 教育者與科技聯(lián)手強化校園安全措施
- 2025年度商鋪物業(yè)管理與商業(yè)策略規(guī)劃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茶館社區(qū)服務合作協(xié)議4篇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fā)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 2024年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維保及安全檢查合同3篇
- 電力溝施工組織設計-電纜溝
- 單位往個人轉賬的合同(2篇)
- 科研倫理審查與違規(guī)處理考核試卷
- GB/T 44101-2024中國式摔跤課程學生運動能力測評規(guī)范
- 鍋爐本體安裝單位工程驗收表格
- 一種基于STM32的智能門鎖系統(tǒng)的設計-畢業(yè)論文
- 高危妊娠的評估和護理
- 妊娠合并強直性脊柱炎的護理查房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