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_第1頁
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_第2頁
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_第3頁
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_第4頁
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病中醫(yī)特色療法?灸??法?灸法是以艾絨為重要原料,制成艾條或艾炷,點燃后在人體某穴位或患處熏灸的一種技術操作。?一、適應癥?腦病科口僻(面神經(jīng)麻痹),中風病口角歪斜、肢體癱瘓者。?????二、?操作辦法?????1、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做好解釋。?????2、取合理體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頭頂、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在施灸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有無灼痛感,調(diào)節(jié)距離,避免燒傷,觀察病情變化及有無不適。????????5、施灸中應及時將艾灰彈入彎盤,避免灼傷皮膚。?????????6、施灸完畢,立刻將艾條插入小口瓶,熄滅艾火。?????????7、清潔局部皮膚,協(xié)助患者衣著,安置舒適臥位,酌情開窗通風。????????8、清理用物,做好統(tǒng)計并簽名。?????三、禁忌證??????????1、凡屬實熱證或陰虛發(fā)熱者,不適宜施灸。?????2、顏面部、大血管處、孕婦腹部及腰骶部不適宜施灸。?????四、注意事項1、采用艾柱灸時,針柄上的艾絨團必須捻緊,避免艾灰脫落灼傷皮膚或燒毀衣物。?????????2施灸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微紅灼熱,屬于正?,F(xiàn)象。如灸后出現(xiàn)小水皰時,無需解決,可自行吸取。如水皰較大時,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去皰內(nèi)液體,覆蓋消毒紗布,保持干燥,避免感染。耳穴壓豆法一、適應癥?失眠、郁證及中風病并發(fā)失眠、郁證、呃逆患者。?????二、操作辦法?????1、物品:治療盤,針盒,皮膚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簽,鑷子,膠布,彎盤。?2、穴位選擇:?1)失眠:皮質(zhì)下、神門、交感。?2)郁證:內(nèi)關、太沖、神門。?3)呃逆:胃穴、內(nèi)關。?3、定穴:術者一手持耳輪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選區(qū)內(nèi)找敏感點。皮膚消毒再次核對穴位后,用皮膚消毒液擦拭(其范疇視耳廓大小而定)。?4、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附在選定的耳穴部位,以小方塊膠布固定,俗稱“埋豆”。留埋期間,囑患者用手定時按壓,進行壓迫刺激,以加強療效。?5、操作完畢,安排舒適體位,整頓清理用物,償還原處,洗手。?三、禁忌癥?耳部炎癥、凍傷禁忌應用此法。?四、注意事項?埋豆后待耳廓充血含有發(fā)熱感覺時,囑患者適宜活動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條灸等,以提高療效。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運用燃燒熱力,排出罐內(nèi)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皮膚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現(xiàn)象的一種技術操作。?此法含有溫通經(jīng)絡、驅風散寒、消腫止痛、吸毒排膿等作用。?一、適應癥?中風后遺癥期腰背、肢體疼痛不適者。?????二、操作程序?1、物品準備:治療盤、火罐(玻璃罐)、止血鉗、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2、備齊物品,攜至床旁,做好解釋。?????3、取合理體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4、根據(jù)部位不同,選用適宜火罐,并檢查罐口邊沿與否光滑。?????5、用止血鉗夾住酒精棉球,點燃后在罐內(nèi)中段燒1-2圈后(切勿將罐口燒熱以免燙傷皮膚),快速退出,立刻將罐扣在所選部位,將酒精棉球放小口瓶滅火,留罐10分鐘。?????6、拔罐過程中要隨時觀察火罐吸附狀況和皮膚顏色。?????7、起罐時一手扶住罐體,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按壓罐口皮膚,待空氣進入罐內(nèi)即可起去。起罐后,如局部出現(xiàn)小水泡,可不必解決,待自行吸?。蝗缢葺^大,應消毒局部皮膚后,用注射器吸出液體,覆蓋消毒敷料。?????8、操作完畢,協(xié)助患者衣著,整頓床單位,安排舒適體位,清理用物,洗手、統(tǒng)計。?????三、禁忌證???1、高熱抽搐及凝血機制障礙者。?????2、皮膚潰瘍、水腫及大血管處。?????四、注意事項?????1、拔罐時應采用合理體位,選擇肌肉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發(fā)較多處不適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檢查罐口周邊與否光滑,有無裂痕。?????3、避免燙傷。拔罐時動作要穩(wěn)、準、快,起罐時切勿強拉。熏?洗?法(足?。????熏洗法是將藥品煎湯,趁熱在患處熏騰、淋洗或浸浴,以達成疏通腠理、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作用的一種治療辦法。?一、適應癥?中風病肢體拘攣、麻木疼痛患者。?????二、操作辦法?????1、物品準備:治療盤、藥液、熏洗盆,必要時備屏風及換藥用品。?????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做好解釋。?????3、根據(jù)熏洗部位安排患者體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時用屏風遮擋,冬季注意保暖。?????4、、四肢熏洗時,將藥品趁熱倒入盆內(nèi),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或布單圍蓋后熏騰。待溫度適宜時,將患肢浸泡于藥液中泡洗。?????5、熏洗完畢,清潔局部皮膚,協(xié)助衣著,安置舒適臥位。?????三、中藥熏洗方?????1、藥品構成:?桑枝30g????紅花20g??赤芍30g??白芍30?????????伸筋草30g??川椒20g?????2、熏洗辦法:?一劑水煎毫升,熏洗肢體局部,一日一次,每次熏洗20分鐘(毫升可分為4人次)?四、禁忌癥?????皮膚炎癥、破損者禁忌。五、注意事項??????熏洗過程中,親密觀察患者的反映,理解其生理及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適,應立刻停止,協(xié)助患者臥床休息。?注意藥液溫度,避免燙傷。中藥灌腸法一、適應癥?中風病意識障礙屬于痰熱腑實證、高熱、大便不通者。??????1、將藥品自肛門灌入,保存在腸道內(nèi),通過腸粘膜吸取,達成治療目的。?2、鮮竹瀝水,中藥湯劑可用于腦中風急性期及恢復期,后遺癥期的多個并發(fā)癥。?????二、操作手法?????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旁,做好解釋以獲得配合,囑病人排便,以利于藥品吸取。?????2、根據(jù)病情協(xié)助病人取適宜臥位,抬高臀部10cm有助于藥品吸取。?????3、潤滑肛管,自肛門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門不大于30cm,緩慢注入藥液,便于藥品保存。?????4、藥液注入完畢后,反折肛管,用衛(wèi)生紙包裹肛管前端,拔出肛管,用衛(wèi)生紙在肛門處輕輕按柔,囑病人盡量忍耐,使藥液保存1h以上,便于藥品吸取。?5、整頓用物,用物按消毒原則解決,做好統(tǒng)計。?三、中藥灌腸方?大黃10g???枳實10g??厚樸10g四、禁忌癥?肛門、直腸、結腸手術后及大便失禁者不適宜做保存灌腸。五、注意事項????1、根據(jù)灌腸目的和病變部位,采用適宜的臥位。????2、灌腸前應將藥液搖勻。毫針法毫針法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針刺技術?一、適應癥?中風病肢體癱瘓者。?????二、操作程序????1、物品準備:治療盤、毫針盒(內(nèi)備多個毫針)、皮膚消毒液、棉簽、棉球、鑷子、彎盤,必要時備毛毯等。?????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做好解釋。?????3、協(xié)助患者松開衣著,按針刺部位,取合理體位。?????4、選擇腧穴,先用拇指按壓穴位,并詢問患者的感覺。?????5、消毒進針部位后,按腧穴深淺和患者胖瘦,選用適宜的毫針;同時檢查針柄與否松動、針身和針尖與否彎曲帶鉤;術者消毒手指。?????6、根據(jù)針刺部位,選擇對應進針辦法,對的進針。?????7、當刺入一定深度時,患者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重等感覺或向遠處傳導,即為“得氣”。得氣后調(diào)節(jié)針感,留針。?????8、起針時一手按壓針刺周邊皮膚處,一手持針柄慢慢捻動將針尖退至皮下,快速拔出。隨即用無菌干棉球輕壓針孔半晌,避免出血。檢查針數(shù),以防遺漏。?????9、操作完畢,協(xié)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適臥位。整頓床鋪,清理用物,做好統(tǒng)計。?????三、穴位選擇1、中經(jīng)絡:肩髃、曲池、外關、合谷、環(huán)跳、足三里、陽陵泉、絕骨。?隨證配穴:語言謇澀,配廉泉、通理;口角歪斜,配地倉、頰車。?2、中臟腑:內(nèi)關、人中、三陰交。?????四、禁忌證?????1、疲乏、饑餓或精神高度緊張時。?????2、皮膚有感染、瘢痕或腫痛部位。?????3、出血傾向及高度水腫。?????五、注意事項?1、操作前檢查用物與否齊備,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2、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緊張情緒,選擇合理體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3、精確取穴,對的運用進針辦法、進針角度和深度,勿將針身全部刺入,以防折針。刺激強度因人而異,急性病、體質(zhì)強者宜強刺激;慢性病、體質(zhì)弱者宜弱刺激。?????4、針刺中應親密觀察患者的反映,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及時解決。???5、起針時要核對穴位及針數(shù),以免毫針遺留在患者身上。?6、用過的針具,經(jīng)滅菌解決后再進行檢查和修理,經(jīng)再次滅菌解決后備用,有條件者使用一次性針具。?7、對胸脅、腰背部位的腧穴,不適宜直刺、深刺,以免刺傷內(nèi)臟。穴位貼敷療法?1、定義:是指在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的指導下,選用一定的穴位?貼敷某些藥品,通過腧穴刺激療法和藥品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本項技術既可統(tǒng)治外癥,也可內(nèi)病外治,從針灸學角度看它屬于灸法的延伸。該療法屬于中醫(yī)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含有方便、效佳、價廉、不良反映小等特點。?2、合用范疇及注意事項:??????①穴位貼敷療法含有方便、效佳、價廉、不良反映小等特點。合用于大部分患者。??②但對于可引發(fā)皮膚發(fā)皰、潰瘍的藥品需注意。我科患者多為糖尿病患者,故應盡量選用藥性溫和、刺激性小的藥品進行敷貼治療,貼敷面積不適宜過大,時間不適宜過長。貼敷期間注意病情變化和有無不良反映。若有不適立刻停止合用。?③孕婦禁用。?④眼、口唇、會陰部、小兒臍部等部位禁用。?⑤過敏體質(zhì)者或對藥品、敷料成分過敏者慎用。?⑥貼敷部位皮膚有創(chuàng)傷、潰瘍者禁用。?⑦治療期間禁食生冷、海鮮、辛辣刺激性食物。?⑧敷藥后盡量減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⑨貼敷時間:根據(jù)疾病種類、藥品特性及身體狀況而擬定貼敷時間。普通狀況下老年、小朋友、病輕、體質(zhì)偏虛者貼敷時間宜短,約4-8小時取下即可。每隔3天貼治1次。敷臍療法每次貼敷的時間能夠在3-24小時,隔日1次。出現(xiàn)皮膚過?敏如瘙癢、疼痛者應即刻取下。???3、適應癥:?應用范疇廣泛,普通我科常見消渴病、眩暈、不寐、便秘、耳鳴、腰膝酸痛、感冒、咳嗽、喘證等患者均可應用。?4、取穴:根據(jù)疾病診療,以臟腑經(jīng)絡學說為基礎,通過辨證論治選用對應經(jīng)絡的腧穴或在病灶局部選擇適宜的阿是穴組方取穴貼敷,組方取穴宜少而精,普通不超出2-4穴,貼藥范疇勿大。?①消渴病:????取穴:肺俞、脾俞、腎俞、胰俞、三陰交。?②眩暈:取穴:肝俞、膽俞、豐隆、三陰交。?③不寐:取穴:心俞、肝俞、腎俞、神門。?④感冒:取穴:太陽、合谷、肺俞、大椎穴。?⑤咳喘:取穴:心俞、肺俞、膈俞、脾俞、腎俞。?⑥便秘:我科自擬方神闕穴貼敷療效明顯。亦可配合肺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貼敷效果更佳。?????????5、基本操作辦法?①準備物品:治療盤、藥品、0.9%生理鹽水棉球、藥匙、無菌紗布、棉紙、膠布。攜至床旁,做好解釋,核對患者信息及醫(yī)囑。?②協(xié)助患者取適宜體位,暴露敷藥部位,注意保暖。?③0.9%生理鹽水棉球擦洗皮膚上的藥跡,觀察局部皮膚狀況。?④根據(jù)醫(yī)囑辨證辨病組方取穴:⑤貼敷辦法:將已制好的散劑、糊劑、泥劑或浸膏劑藥品事先置于膠布粘面正中,然后對準腧穴進行粘貼。或直接將藥品貼壓于穴位然后外覆膠布粘貼亦可。巴布劑、膏藥、硬膏劑、丸劑、餅劑、磁片可直接將巴布劑或硬膏中心對準穴位貼牢即可。對膠布過敏者,可選用低過敏膠帶或用繃帶固定貼敷藥品。注意貼敷時間,4-8小時取下即可,老年、小朋友、病輕、體質(zhì)偏虛者貼敷時間宜短。每隔3天貼治1次。敷臍療法每次貼敷的時間能夠在3-24小時,隔日1次。出現(xiàn)皮膚過?敏如瘙癢、疼痛者應即刻取下。?⑥敷藥完畢,協(xié)助患者衣著,安排舒適體位,整頓床單位。?⑦清理物品,洗手、做好統(tǒng)計并簽字。中頻電療法?將頻率1~100kHz?的脈沖電流稱作中頻電流,用中頻電流治療疾病的辦法叫做中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涉及等幅中頻電療法、低頻調(diào)制中頻電療法、干擾電療法、音樂電療法等。?1.目的?1.1增進血液循環(huán)、消炎止痛?1.2興奮神經(jīng)肌肉:?1.3軟化瘢痕松解粘連??2、適應證?2.1多個多個神經(jīng)炎、頸腰部疼痛等;?2.2興奮神經(jīng)肌肉:廢用性肌萎縮、尿潴留、中樞神經(jīng)和周邊神經(jīng)傷病所致運動功效障礙等;?2.3便秘、胃腸功效紊亂病人。??3.禁忌證?????急性化膿性炎癥、出血傾向、惡化腫瘤、血栓性靜脈瘤、活動性肺結核、置有心臟起搏器者、孕婦、局部金屬異物、心區(qū)、孕婦下腹部,對電流不能耐受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