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質量鑒定與保藏 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_第1頁
菌種質量鑒定與保藏 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_第2頁
菌種質量鑒定與保藏 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_第3頁
菌種質量鑒定與保藏 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_第4頁
菌種質量鑒定與保藏 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四、生產種的制備與轉接1.了解栽培種常用培養(yǎng)基的種類2.掌握食用菌栽培種培養(yǎng)基的配制方法及消毒滅菌方法3.熟練生產種的轉接技術一、實驗目的1、材料:1.材料:食用菌原種(上節(jié)課后轉接)、木糠(每組500克)、麩皮(每組150克),碳酸鈣,白砂糖2.工具:聚丙烯菌種袋、環(huán)蓋、鏟子(翻堆用)、托盤天平、超凈工作臺、高壓滅菌鍋、酒精燈、75%酒精棉球、接種匙或鑷子、培養(yǎng)箱二、實驗材料栽培種是由原種移接入栽培種培養(yǎng)基,經(jīng)培養(yǎng)而成,故稱三級種。栽培種與原種的生產程序是相同的。即培養(yǎng)基的配制→裝瓶→滅菌→接種→適溫培養(yǎng)。三、實驗內容與方法1、常用配方(1)棉籽殼82%、麥麩15%、白糖1%、碳酸鈣2%。

按比例稱取原料,棉籽殼應在配料的前一天先堆料,目的是為了讓水分能夠充分的滲透到棉籽過內部,能夠徹底的滅菌。(一)培養(yǎng)基的配制(2)木屑77%、麥麩20%、白糖1%、碳酸鈣2%

以上培養(yǎng)料拌料時,應掌握“均勻、濕透”的原則,其含水量調至60%~65%為宜。即將各種原料混勻;邊加水邊檢查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直至用手握培養(yǎng)料時,指縫略有水滲出不滴為度,培養(yǎng)料不宜過濕或過干。2、培養(yǎng)基的配制(1)稱料:先稱主料,后稱輔料(2)拌料:先將難溶于水的輔料與主料拌均,再將易溶于水的輔料溶解于水中制成母液,每次加水均從母液桶中取水,邊加水邊攪拌,直至將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調至65%為宜。將緊合塑料袋松開,然后將配好的培養(yǎng)料裝入袋中,邊裝邊用手背壓實,裝袋時要求松緊適度。裝滿后,端部留出5cm左右的位置套頸圈,蓋上蓋子。(二)裝袋

將栽培料袋放高壓滅菌鍋或常壓滅菌鍋中進行滅菌。若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則標準為1.5kg/cm2(0.15MPa),126~128℃,1.5h~2h。如果采用常壓蒸汽滅菌,則標準為100℃下8~10h。(三)滅菌1.將已滅菌的培養(yǎng)料袋移入事先消毒過的超凈工作臺內,紫外滅菌20~30min。2.母種管、用具及手要進行酒精消毒。(四)接種3.等培養(yǎng)料溫降至30℃左右時,按無菌操作方法進行接種:先打開蓋子,取出插入的接種棒,然后用接種鏟分別取菌種一塊放入培養(yǎng)料袋的底層、中層和上層,蓋上蓋子,貼上標簽,注明菌種名稱和接種日期。接種后,將菌種袋置于20℃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期間進行定期檢查,淘汰污染種瓶。一般兩周左右菌絲可長滿菌袋。培養(yǎng)成的菌絲濃白健壯,不干縮,生命力強,具有一定清香味,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