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_第1頁
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_第2頁
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_第3頁
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_第4頁
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元代花鳥畫器的時代特征

元代瓷器是中國陶瓷百花園的奇葩。人們對它知之甚少,但一旦人們能夠理解,就會受到很大的關(guān)注。其古樸渾厚的造型、精湛的繪畫技法、明艷的紋飾色彩,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大量贗品充斥市場,致使許多人上當受騙,一些人甚至將自己所藏新仿元代青花瓷器當成真品編輯出書或撰寫文章在報刊上發(fā)表,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對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和鑒賞。因而正確認識元代青花瓷器,盡快普及這方面的鑒定知識已勢在必行。為此,筆者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有關(guān)元代青花瓷器的幾個問題進行闡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妥之處,敬祈方家賜正。一元代瓷器—對元代青花瓷器的認識過程“青花”是人們對白地藍花瓷器的稱謂,因古人將藍色稱作青色,故名。其作法是在已定型的坯體上以鈷料描繪圖案紋飾,然后施以透明釉,入窯經(jīng)1300℃左右高溫一次燒成。“青花”屬于釉下彩瓷器,日本人稱之為“染付”,歐洲人則稱之為“Blue-andWhite”或“UnderglazeBlue”。早在唐代,我國北方的河南省鞏縣窯已開始燒造以氧化鈷作著色劑的釉下藍彩瓷器,景德鎮(zhèn)則自元代開始燒造青花瓷器。此后,青花瓷器作為主流產(chǎn)品,歷經(jīng)明、清時期至今仍盛燒不衰。雖然青花瓷器都是以天然鈷土礦制成的“鈷料”來裝飾,但由于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時尚不同、人們的審美趣味不同以及青花料來源不同,致使各個歷史時期青花瓷器的藝術(shù)風貌不一,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如元代青花瓷器明艷灑脫,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濃麗凝重,成化青花瓷器清秀淡雅,嘉靖、隆慶、萬歷青花瓷器濃重艷麗,清代康熙青花瓷器亮麗明翠等。雖風格迥異,卻有異曲同工之妙。自16世紀開始,在中國的士大夫階層中已經(jīng)風行對明代永樂、宣德和成化瓷器的收藏和鑒賞。如嘉靖進士王世貞著《觚不觚錄》載:“窯品當重哥、汝,而十五年來忽重宣德,以至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明萬歷時謝肇淛撰《五雜俎》亦曰:“宣德款制最精,距迄百五十年,其價幾與宋器埒矣。嘉靖次之,成化又次之。”[31由于青花瓷器在永樂、宣德、成化瓷器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上述明代晚期的鑒賞家對這三朝瓷器的鑒藏中必定包含大量的青花瓷器。然而,元代滅亡以后,人們開始認識元代青花瓷器則是20世紀的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中、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隨著國內(nèi)元代窖藏、墓葬以及元大都遺址中元代青花瓷器的不斷出土,景德鎮(zhèn)元代青花瓷器的面目才逐漸清晰。其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是將元代青花瓷器與明代洪武和正德青花瓷器區(qū)分開來。1929年,旅英華僑吳賚熙(福建人)將一對元代青花云龍紋象耳大瓶(原系北京智化寺的供器)偷運出境,先是由埃爾芬斯通(M.Elphinstone)和拉賽爾(CharlesRussell)收藏,拉塞爾曾任英國派駐印度的亞洲皇家學會副總裁。后被英國人大維德(SirPercivalDavid,1892-1964)收藏,引起英國人霍布森(R.L.Hobson,1872-1941)的注意。1929年霍布森在《老家具》雜志上發(fā)表的《明以前的青花瓷器》一文中曾介紹此對大瓶。1931年,霍布森等人又出版了《私人收藏的中國陶瓷》一書,書中亦收錄此對大瓶。后來,西雷和考克斯在《遠東陶瓷通訊》1949年第7期上發(fā)表《中國最早的青花瓷器》一文,又介紹了此對大瓶??上鲜鼋榻B在當時并未引起人們的注意。1949年,在美國紐約出現(xiàn)了一件不尋常的青花瓷盤,為了確定其年代,學者們便把它與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the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收藏的青花云龍紋象耳瓶上的圖案進行比較,找出了它們之間的共性,這在當時是相當難能可貴的。然而,當他們開始查找更多的他們認為具有相同圖案特證的材料時,鑒于資料的匱乏,僅找到三張已出版的可被利用的圖片和六件與青花云龍紋象耳瓶有關(guān)聯(lián)的器物。由于當時的研究者試圖確定這些器物出自同一位陶工之手,而且強調(diào)在工藝上不能有細小的偏差,這就造成了其思路的狹窄,研究成果也就頗讓人失望。但是,不管怎樣,這是考察明代以前青花瓷器的最初探索。1950年夏,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FreerGalleryofArt)的館長助理約翰·亞歷山大·波普(JohnAlexanderPope)攜妻子訪問了近東兩個大規(guī)模收藏中國瓷器的場所,其中之一是1612年阿拔斯()大帝(亦稱阿拔斯一世,1978—1629年在位)存儲在伊朗阿迪比爾寺(theArdebilShrine)的遺物,大約有800件中國瓷器,當時已移至德黑蘭考古博物館存放;另一項收藏主要是由奧托曼蘇丹(OttomanSultans)皇室在16—18世紀搜集的大約10000件中國瓷器,現(xiàn)收存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普·薩萊博物館(theTopukapuSarayiMüzesi)。在波普的訪問之前,已經(jīng)有陶瓷愛好者前往托普卡普·薩萊博物館考察過,而且出版了兩本著作,可惜的是,一本書中錯誤百出,另一本書又過于簡單。而德黑蘭考古博物館的收藏,在此之前還未被任何對中國陶瓷感興趣的人問津過。波普的這次訪問,拓寬了以往人們對青花瓷器的研究范圍。1952年他撰寫的《14世紀的青花瓷器——伊斯坦布爾托普卡普·薩萊博物館所藏一批中國瓷器》一書在美國華盛頓出版;1956年他撰寫的另一本專著《阿迪比爾寺所藏中國瓷器》又在美國華盛頓出版。在這兩本書中,波普以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這對署有“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云龍紋象耳瓶為標準器,將土耳其和伊朗兩大收藏中的青花瓷器與之對比,進行深入研究,把凡是與象耳瓶裝飾風格相類似的都劃歸為“14世紀青花瓷器”,這樣就在中國早期青花瓷器中辨認出一大批屬于14世紀的青花瓷器。后來的學者為了便于研究,又把這批瓷器稱作“至正型青花瓷器”或“賚熙型青花瓷器”,將其視作元代青花瓷器中的標準器。由上述可知,“至正型”這一名稱并不是波普首先提出的。波普的兩本書出版以后,在海內(nèi)外陶瓷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并迅速掀起了研究元代青花瓷器的熱潮,元代青花瓷器的真實面貌也逐漸清晰起來。從此,元代青花瓷器被看作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寶庫中的珍品而名揚天下,并成為國際上一些著名博物館、收藏家競相獵取的目標?,F(xiàn)收藏于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the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的這一對元代青花云龍紋象耳瓶后被人們稱作“大衛(wèi)德瓶”,均高63.6厘米。造型為盤口,細長頸,溜肩,甕形腹,束脛,高圈足,頸部對稱置象耳。器身共描繪8層紋飾,口部為纏枝菊紋,頸之上部為蕉葉紋,頸之下部為云鳳紋,肩部為纏枝蓮紋,腹部為海水云龍紋,脛之上部為海水紋,脛之下部為纏枝牡丹紋,足部為蓮瓣紋。其頸部皆有以青花料書寫的楷體供養(yǎng)銘文(圖一、二),其中一件題:“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xiāng),德教里,荊塘社,奉圣弟子張文進,喜捨香爐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吉日捨。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绷硪患掌谑稹爸琳荒晁脑铝汲街斢洝蓖?其他內(nèi)容相同。至正(1341-1368年)是元順帝的年號,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以往曾有人撰文介紹此對大瓶,說是一件署名“張文進”,另一件署名“張文身”,當屬觀察有誤所致。據(jù)現(xiàn)有資料分析,景德鎮(zhèn)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是在元代后期,其上限不超過14世紀30年代,下限為至正十二年(1352年)。目前所能確定的最早的元代青花瓷是1978年浙江省杭州市元代至元丙子年(1276年)墓出土的三件青花瓷觀音像及1975年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館征得的湖北省延祐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塔式蓋罐(圖三)。由于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燒造時間短,因此流傳至今的實物并不多見。據(jù)粗略統(tǒng)計,目前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大致為300多件,其中大都流失在海外,英國、法國、美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阿曼、日本、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國都收藏有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其中又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托普卡普·薩萊博物館(theTopkapuSarayiMüzesi)和伊朗阿迪比爾寺(theArdebilShrine)收藏最多,前者收藏70多件,后者收藏30多件。國內(nèi)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陸續(xù)出土的。考古發(fā)掘所獲得的資料表明,在中國境內(nèi),北起內(nèi)蒙,南達兩廣,東抵遼東海濱,西至絲綢之路甘(肅)、青(海)古道,皆有元代青花瓷器出土。其中較為重要的發(fā)現(xiàn)有:元大都遺址、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等。由于元代青花瓷器存世量較少,又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所以在國際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格外引人注目,一件元代青花瓷器動輒以數(shù)十萬、上百萬美元成交。2003年9月16日在美國紐約拍賣一件元青花云龍紋四系扁壺(有殘),以5831500美元成交,創(chuàng)下中國古瓷拍賣價格之新高。在價格的驅(qū)動下,國內(nèi)外都仿燒元代青花瓷器,有的是作為仿古工藝品,有的則以假亂真,從中牟取暴利。二元代瓷器的鑒定鑒定和欣賞元代青花瓷器,可以從造型、紋飾、胎釉特征以及制作的工藝特點等幾方面來進行。(一)元代瓷器中的“”和元代其他品種瓷器的造型風格一樣,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具有碩大、飽滿、渾圓的時代特點,給人以莊重、雄偉、樸實的感覺。常見器形有大盤(圖四)、大碗、直頸蓋罐、盤口獅鈕蓋罐、梅瓶、玉壺春瓶、葫蘆瓶、盤口瓶、執(zhí)壺(圖五)、鳳流扁壺、四系扁壺、盞托、花盆、盤座、花觚、筒爐(圖六)、鼎、高足碗、高足杯(圖七)、匜等。八方造型是元代青花瓷器中常見的式樣,見有八方梅瓶(圖八)、八方蓋罐、八方玉壺春瓶、八方執(zhí)壺、八方葫蘆瓶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元代青花瓷器除了滿足漢族人的需要以外,還有三類較為特殊的作品:一是為適應(yīng)蒙古人生活習俗的需要而生產(chǎn)的高足碗、高足杯等。二是外銷伊斯蘭國家的大盤、大碗等,以適應(yīng)其圍坐在一起吃抓飯的飲食習慣。明代馬歡撰《瀛涯勝覽》(爪哇條)曰:“國人坐臥無床凳,吃食無匙筯。男婦以檳榔荖葉聚蜊灰不絕口。欲吃飯時,先將水漱出口中檳榔渣,就洗兩手干凈圍坐,用盤滿盛其飯,澆酥油湯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若渴,則飲水。遇賓客往來,無茶,止以檳榔待之……國人最喜中國青花瓷器并麝香、花銷、紵絲、燒珠之類,則用銅錢買易,國王常差頭目船只將方物進中國?!北本┕蕦m博物院所藏兩件口徑達46厘米的元青花花口盤,一件繪荷塘鴛鴦(圖四),另一件以青花紋飾為地章,留白麒麟祥鳳,即屬此類作品。還有一類就是外銷東南亞國家的小件器物,有軍持、葫蘆瓶、雙系小罐、鳥食罐、水盂等。(二)元代青稞器的裝飾特性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特點是布局繁密,層次豐富,構(gòu)圖嚴謹,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在瓶、罐等琢器上,主要采用橫向帶狀分布的形式,一般均有五六個或七八個層次,在主要的層次之間均以卷草、錦紋、弦紋、回紋、錢紋等輔助紋飾隔開。而八方造型器物上的紋飾則多利用器物的邊棱作縱向分區(qū)布置。在盤、碗等圓器上,一般采用同心圓分布的方法,多層次放射狀地進行裝飾。有的琢器之里口也繪以蕉葉、回紋或云紋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元代青花瓷器的繪畫風格有細膩和粗放之分,表現(xiàn)手法有白地青花紋飾與青花涂地章留白為紋飾兩種,有的還吹灑細密的青料星點,或剔刻花筋葉脈,以增強裝飾效果。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在繪畫工藝方面以筆觸細膩、線條酣暢流利而著稱。裝飾題材有人物故事、動物、植物以及幾何紋飾等。人物故事一般取材于元曲,見有“明妃出塞”、“尉遲恭單鞭救主”、“蕭何月下追韓信”、“蒙恬將軍”、“三顧茅廬”、“周亞夫細柳營”、“文姬歸漢”、“四愛人物”(王羲之愛鵝、周茂叔愛蓮、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西廂記”等。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動物題材十分豐富,計有龍、鳳、鶴、雁、獅、魚、鴛鴦、孔雀、鷺鷥、海馬、白兔、麒麟、錦雞、蟋蟀、螳螂等,其中的龍紋多為三爪或四爪,五爪龍較少見。既有雙角龍,也有獨角龍,均頭小,頸細,身細長,尾尖細或呈火焰狀,張口吐舌,異常兇猛生動。其周圍伴有火珠、云紋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元代青花瓷器上的植物花卉類裝飾題材有牡丹、月季、荷蓮、菊花、柳樹、芭蕉、香瓜、葡萄、梔子花、牽?;?、松、竹、梅等。元代青花瓷器上的一些紋飾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舉例如下:1.香蕉的葉子圖案一般裝飾在玉壺春瓶、執(zhí)壺、象耳瓶的頸部,蕉葉的中莖多實心滿色(圖九,1)。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蕉葉的中莖多以雙線繪出,中間留有空白。2.期回紋的作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回紋繼承了宋、金時期回紋的作法,即多為依次重復排列的單個回紋,互不相連(圖九,2);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的回紋多兩兩相連。3.蓮瓣及其他雜寶蓮瓣紋是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常見題材,多作直邊方肩形式,每個蓮瓣各自獨立,互不相連,常畫八個,俗稱“八大碼”(圖九,3)。蓮瓣內(nèi)常填繪雜寶(圖九,4)、折枝蓮花、圈點、如意頭紋或卷渦紋等;而明代洪武青花瓷器上的蓮瓣紋多相互借邊。4.海水線條用粗線條畫浪花,細密線條畫海水(圖九,5),常裝飾在瓶頸、罐頸、盤沿等處;而明、清時期瓷器上海水紋的表現(xiàn)手法則與元代不同。5.設(shè)置植物的“欠缺”和“缺”蓮花的葉子呈二或三節(jié)葫蘆形,多帶刺,有的花心畫成石榴狀。牡丹花的葉子飽滿,呈麥穗狀。有些牡丹花的葉子還刻劃出筋脈,以增強裝飾效果。菊花的葉子上植物學所稱的“缺刻”部分較深。菊花朵有畫一層花瓣的,亦有畫兩層花瓣的。畫一層花瓣者花心或為螺旋狀,或為網(wǎng)狀,花瓣或染色或不染色;畫兩層花瓣者花心一般為網(wǎng)狀,兩層花瓣一般均染色。而明代洪武瓷器上的扁菊花雖亦畫兩層花瓣,但一般均為外層花瓣染色,內(nèi)層花瓣不染色。6.子線和細子線線云肩豐滿,以子母線雙勾三層,中間為粗重的母線,兩邊各有一道細的子線。云肩內(nèi)常畫魚鱗狀海水,海水內(nèi)留白色蓮花(圖九,6)或白色海馬,也有內(nèi)畫纏枝花卉、鳳穿花等適合紋樣者。7.云紋云紋變化多端,式樣優(yōu)美。有團狀、靈芝形、蝌蚪形(圖九,7)、如意頭形、飄浮長帶形、接二連三的云片或山字形大片云等。8.魚藻紋的造型特征卷草紋婉轉(zhuǎn)自如,仔細觀察是一個紋樣單位接著一個紋樣單位畫的。竹石紋似受元代畫家趙孟頫、柯九思的影響,筆法沉著,枝葉多挺勁向上。10.魚藻紋魚紋肥大活躍,栩栩如生,鱗、鰭、眼甚至體斑等細部均精心刻畫。水草排列細密整齊,極富動感,其高超的繪畫技法為元代以后瓷器上的魚藻紋所不及。11.金錢裝飾先畫緊密相連、大小相同的圓圈,再在圓圈內(nèi)繪曲邊四邊形(圖九,8)。(三)代體青礦的來源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圖案花紋發(fā)色較為鮮艷,濃重處泛黑色疵點,并有金屬般閃爍的光澤,有人稱之為“錫光”。如對光斜視,可見到錫光上浮,與周圍的藍色幾乎在同一平面,這與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上的“鐵銹斑”不同,永樂、宣德青花瓷器上的鐵銹斑沉入釉內(nèi),凹陷不平。關(guān)于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青料的來源,因不見于元代文獻記載,故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內(nèi)外古陶瓷研究者探討的熱點問題,而且意見分歧較大。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認為它來自波斯(今伊朗);二是認為它來自印度;三是認為它是用遠東地區(qū)的藍色料Smalt制造的,而且認為Smalt不能單獨用于描繪青花瓷器,必須與鈷土礦或錳礦混合使用。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陳堯成先生等通過分析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鈷料的組分特征,然后與世界上的100多種鈷礦組成進行比較,查找出與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鈷料組成接近的鈷礦的主要產(chǎn)地,再與當時的國際文化、貿(mào)易交流史結(jié)合起來研究,認為景德鎮(zhèn)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鈷料的組分特征是Fe2O3/CoO為2—4.5,比值較高;MnO/CoO少于0.07,比值較低,并含有硫和砷,而基本不含鎳和銅。檢索已發(fā)表的鈷礦資料,與上述結(jié)果對照后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含鎳和銅的富鈷鉆毒砂的化學組成最接近上述組分特征。而且認為這種毒砂很可能來自中亞和歐洲,也可能來自于與中亞同一地質(zhì)構(gòu)造的我國甘肅、新疆地區(qū)。后來,專家學者們對元大都遺址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進行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分析所取得的結(jié)果與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同樣標本進行取樣分析所得結(jié)果完全一致。成書于元文宗天歷三年(1330年)的忽思慧所撰《飲膳正要》載:“回回青,味甘、寒,無毒,解諸藥毒,可敷熱毒瘡腫?!边@里的“回回青”即是一種來自伊斯蘭世界的鈷土礦,但書中只是說它在當時是用作治病的藥物,并未說它被用來畫青花瓷器。因此,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進口青料是否即“回回青”,目前尚不能確定。筆者認為,關(guān)于元代青花瓷器所用鈷料來源問題,目前研究得還不夠深入,主要原因是所測試的元代青花瓷器的標本數(shù)量太少,這是客觀條件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筆者深信,隨著無損測試(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分析法)的廣泛應(yīng)用,這一問題必將得到解決。(四)清瓷胎和小氣孔總的說來,元代青花瓷器的胎體較為厚重,從器底和斷面可清楚地觀察到胎質(zhì)不如明、清瓷胎細膩潔白,略顯粗松,并有細小氣孔??茖W測試表明,元代青花瓷器的胎采用的是瓷石加高嶺土二元配方,高嶺土的引入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鋁(Al2O3)的含量提高,拓寬了燒成范圍,提高了機械強度,減少了器物變形,為燒造大件器物提供了必要條件。(五)不同的白釉和卵白釉、青白釉、cao典型的元代青花的釉皆為白中閃青色,從科學測試數(shù)據(jù)看,它既與青白釉不同,又與卵白釉有別,具體表現(xiàn)在釉中氧化鈣(CaO)含量稍低于青白釉,但稍高于卵白釉。氧化鉀(K2O)和氧化鈉(Na2O)的總量比青白釉高,比卵白釉低,正好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六)器體內(nèi)部的接縫情況1.器物大多砂底無釉,唯玉壺春瓶足內(nèi)施釉。砂底可見鏇坯痕,并常見砂眼或粘砂現(xiàn)象。2.瓶、罐、壺等高大器物均為先分段成型,再粘接而成,而且接痕明顯,尤其從器內(nèi)觀察,可發(fā)現(xiàn)接口毛糙,不注意抹平,有的還留有接縫。3.器物圈足不規(guī)整,有扭曲現(xiàn)象,多采用斜削修足,削痕明顯。底心多有臍狀或雞心狀突起。4.器物外底常有不規(guī)則的釉斑,由于這種釉斑不是故意涂抹的,而是在施釉時不小心濺上去的,所以每件器物上釉斑的多少和形狀各不相同。大罐的內(nèi)部雖亦施釉,但釉既薄又不均勻。5.底足露胎處有鐵質(zhì)疵點,足部胎、釉相接處或器身縮釉處??梢娪小盎鹗t”。6.梅瓶的口部出沿,頸部多做成梯形“”。(七)《禮》的“六藝”元代青花瓷器絕大多數(shù)都不署款,除了上述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thePercivalDavidFoundationofChineseArt)所藏元代青花云龍紋象耳瓶署有供養(yǎng)款外,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瓷器窖藏出土的六件青花梅瓶的蓋內(nèi)壁和器底分別署有墨書“禮”、“樂”、“書”、“數(shù)”、“射”、“御”六字,寓意《周禮》中的“六藝”,當由器物的主人所書,并非由陶工書寫。1996年在香港拍賣的一件元代青花牡丹紋罐的足邊暗刻“朱詎二月造”。1996年12月四川雅安市文化路窖藏出土一件青花雙系蓋罐,罐身有以青花料自上而下書寫的“至正七年置”楷款,但無其他紋飾。伊朗阿迪比爾寺收藏的許多中國元代青花瓷器的底部或盤沿下有阿拉伯文標識,有的是長方形戳印,有的是由鉆刻的小圓坑或由堆貼的小塊泥土組成的阿拉伯文。據(jù)唐內(nèi)希普先生介紹,其內(nèi)容或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為阿巴斯王所題的獻詞。阿巴斯王在16世紀后半期統(tǒng)治伊朗時曾重建薩非神廟(阿迪比爾寺),薩非在反對蒙古族的戰(zhàn)爭中曾作出過巨大貢獻,阿巴斯王將美麗的中國瓷器作為獻給神廟的禮物,以此表示對薩非的紀念。阿巴斯王獻詞的中文大意是:阿巴斯,萬圣之君的奴仆,謹以此獻給薩非王國的神廟。三元代瓷器的仿品元代青花瓷器雖然很精美,但其仿品出現(xiàn)的卻很晚,大約出現(xiàn)于30多年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人們對它的認識較晚;二是由于原清代皇宮舊藏品中無一件元代青花瓷器,否則,即使明代不仿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肯定會對這種精美的工藝品進行仿制。20世紀80年代初,景德鎮(zhèn)陶瓷館和景德鎮(zhèn)市東風瓷廠攜手合作,開始復制元代青花瓷器,經(jīng)過兩年多的努力,采用傳統(tǒng)手工制瓷方法,對照原物,從造型、紋飾、胎釉彩、燒造工藝等方面精心模仿,所仿元代青花拔白鷺鷥蓮池紋菱花口折沿盤、仿元代青花云龍紋梅瓶、仿元代青花纏枝菊紋香爐、仿元代青花云龍紋罐等,經(jīng)過專家評審論證,認為基本上保持了原作品的時代風貌和藝術(shù)特色,足可亂真。但若以發(fā)展的眼光重新審視這批仿品,應(yīng)當說是精美有余,古樸灑脫不足。這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復制的目的是作為仿古工藝品,故在工藝技法上并未追求逼真。此后,元代青花瓷器仿品仍不斷涌現(xiàn),充斥著古玩市場,仿品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目前所見元代青花瓷器仿品主要有三種:一是照葫蘆畫瓢;二是別出心裁;三是畫蛇添足。照葫蘆畫瓢是指仿有所宗,此類仿品最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