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古代印度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古代印度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古代印度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古代印度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古代印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國之三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第3課古代印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古代印度是個地理概念,指南亞次大陸,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等國。天竺目標導學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范圍:1、位置:3、早期文明遺址:今天南亞次大陸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達羅4、時間:約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一)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摩亨佐·達羅城中的大浴池遺址摩亨佐·達羅城市遺址摩亨佐·達羅的排水溝摩亨佐·達羅的深井1、時間:2、種族:3、范圍:4、孔雀王朝:5、最繁華城市:雅利安人入侵(二)印度河流域的國家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河、恒河流域雅利安人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印度基本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后來,印度多次受外族侵擾華氏城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古代印度人民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嗎?“阿拉伯數(shù)字”、佛像藝術等。古代印度的佛像藝術對中國影響巨大,如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藝術的影響。目標導學二:森嚴的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1、產(chǎn)生時間:2、產(chǎn)生背景: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后(公元前1500左右)入侵印度之初,區(qū)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氏族制度解體,階級分化加劇,雅利安人內(nèi)部的分化婆羅門嘴手腿腳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統(tǒng)治階級被統(tǒng)治階級婆羅門貴族宣揚造物主創(chuàng)造等級說的目的是什么?維護高級種姓的統(tǒng)治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統(tǒng)治集團編了一個神話:諸神在分割原始巨人普魯沙時,其手、嘴、腿、腳分別化成了一種種姓,你能分別把它們對號入座嗎?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賤民印度的種姓制度等級名稱社會階層權利和義務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國王、官吏、武士把持國家軍政大權。農(nóng)牧民、手工業(yè)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yǎng)第一、二等級。被征服者、貧困破產(chǎn)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和奴役,從事最低賤的職業(yè)。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種姓等級金字塔示意圖1.種姓制度的特點:1)各等級世代相襲;2)各等級之間貴賤分明,等級低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職業(yè);3)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2.種姓制度的影響:嚴重地阻礙了古代印度社會的發(fā)展實質(zhì):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請根據(jù)種姓制度中四個等級的不同職業(yè),猜猜他是哪個等級?從事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為主從事宗教事務從事農(nóng)、牧、漁、養(yǎng)豬業(yè)以及其他職業(yè)。從事國家軍事、行政事務。吠舍婆羅門首陀羅剎帝利◆◆◆◆種姓制度激化了社會矛盾。佛教產(chǎn)生背景目標導學三: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齊天大圣孫悟空輔佐他的師父唐僧到西天取經(jīng),實際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經(jīng)。那么,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想想為什么佛教能廣泛傳播?1、佛教的創(chuàng)立

佛教創(chuàng)立于公元前6世紀。創(chuàng)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城釋迦族的王子。據(jù)說,他看到走投無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體時,心靈受到極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決心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道路。他離家修行,后來創(chuàng)立佛教,被尊為“佛陀”。釋迦牟尼背景:印度種姓制度盛行,引起人民不滿;時間:公元前6世紀;創(chuàng)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①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宣揚的種姓制度。②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滅欲望,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達到“極樂世界”。佛教教義:2.佛教的發(fā)展與統(tǒng)治者當局的關系

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同時,由于佛教宣揚“忍耐順從”得到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眾日益增多,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紀)中亞中國(公元前1世紀)東南亞朝鮮日本傳播路線:3、佛教的傳播藏傳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薩布達拉宮供奉在大雄寶殿的三身佛像佛教文化佛教經(jīng)典:《大藏經(jīng)》《金剛經(jīng)》《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神咒》《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神咒》《華嚴經(jīng)》《佛說阿彌陀佛經(jīng)》文明時間發(fā)源的河流文明的代表前3500古埃及尼羅河金字塔古巴比倫前3500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前2500印度河種姓制度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南亞的印度是人類文明的又一個發(fā)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這里出現(xiàn)了奴隸制小國。后來,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它人為地把印度社會自上而下分為四等,等級不同,權利義務不同。在反對種姓制度的斗爭中,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了佛教。隨堂訓練1.印度種姓制度中,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的等級是()A.吠舍B.剎帝利 C.首陀羅D.婆羅門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