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科學實驗》_第1頁
《農業(yè)科學實驗》_第2頁
《農業(yè)科學實驗》_第3頁
《農業(yè)科學實驗》_第4頁
《農業(yè)科學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田間試驗的設計與實施第一節(jié)田間試驗的特點和要求第二節(jié)田間試驗的誤差與土壤差異第三節(jié)田間試驗設計的原那么第四節(jié)控制土壤差異的小區(qū)技術第五節(jié)常用的田間試驗設計第六節(jié)田間試驗的布置與管理第七節(jié)田間試驗的觀察記載和測定第八節(jié)溫室與實驗室的試驗1編輯課件第一節(jié)田間試驗的特點和要求一、田間試驗的特點二、田間試驗的根本要求

2編輯課件一、田間試驗的特點(1)由農作物或其他生物體本身的反響來直接檢測試驗的效果,這是田間試驗的重要特點。試驗材料本身便存在產生試驗誤差的多種因素。(2)田間試驗是在開放的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因而田間試驗的環(huán)境條件也存在著導致試驗產生試驗誤差,包括系統(tǒng)誤差和隨機誤差的多種可能性。3編輯課件二、田間試驗的根本要求(1)試驗目的要明確(2)試驗條件要有代表性(3)試驗結果要可靠(4)試驗結果要能夠重演(5)表達唯一差異原那么4編輯課件第二節(jié)田間試驗的誤差與土壤差異一、田間試驗的誤差二、試驗地的土壤差異三、試驗地選擇和培養(yǎng)

5編輯課件一、田間試驗的誤差(一)田間試驗的誤差來源(1)試驗材料固有的差異(2)試驗時農事操作和管理技術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異(3)進行試驗時外界條件的差異6編輯課件(二)控制田間試驗誤差的途徑(1)選擇同質一致的試驗材料(2)改進操作和管理技術,使之標準化(3)控制引起差異的外界主要因素

選擇肥力均勻的試驗地;試驗中采用適當的小區(qū)技術;應用良好的試驗設計和相應的統(tǒng)計分析。

7編輯課件二、試驗地的土壤差異試驗地的土壤差異來源〔1〕由于土壤形成的根底不同,歷史原因造成土壤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方面有很大差異;〔2〕由于在土地利用上的差異,如種植不同作物,以及在耕作、栽培、施肥等農業(yè)技術上的不一致等。土壤差異集中地表現為土壤肥力的差異。以往研究證明,土壤差異具有持久性。8編輯課件測定土壤差異程度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目測法,即根據前茬作物生長的一致情況加以評定。更精細地測定土壤肥力差異,可采用空白試驗或均一性試驗。

空白試驗(blanktest)即在整個試驗地上種植單一品種的作物,這種作物以植株較小而適于條播的谷類作物為好。在整個作物生長過程中,從整地到收獲,采用一致的栽培和管理措施,并對作物生長情況作仔細觀察,遇有特殊情況如嚴重缺株、病蟲害等,應注明地段、行數以作為將來分析時的參考。收獲時,將整個試驗地劃分為面積相同的大量單位小區(qū),依次編號,分開收獲,得到產量數據。根據各單位小區(qū)的數據,可以畫成產量連續(xù)面積圖或等肥線圖(圖2.1〕。9編輯課件圖2.1土壤肥力變異圖土壤差異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形式是肥力上下變化較有規(guī)那么,即肥力從大田的一邊到另一邊逐漸改變,這是較為普通的肥力梯度形式;另一種形式是斑塊狀差異,即田間有較為明顯的肥力差異的斑塊,面積可大可小,分布亦無一定的規(guī)那么。10編輯課件三、試驗地選擇和培養(yǎng)(1)試驗地的土壤肥力要比較均勻一致。(2)選擇的田塊要有土地利用的歷史記錄。(3)試驗地最好選平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采用同一方向傾斜的緩坡地,但都應該是平整的。(4)試驗地的位置要適當。(5)對擬選作試驗用的田塊,特別是在建立固定的試驗地時,除掌握整個試驗地的土壤一般情況及土地利用歷史外,假設有可能,最好還要進行空白試驗。(6)試驗地采用輪換制,試驗單位至少應有二組以上試驗地,一組田塊進行試驗,另一組的田塊那么進行勻田種植,以備輪換。11編輯課件第三節(jié)田間試驗設計的原那么田間試驗設計(fieldexperimentdesign)

廣義----是指整個試驗研究課題的設計,包括確定試驗處理的方案,小區(qū)技術,以及相應的資料搜集、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的方法等;狹義----專指小區(qū)技術,特別是重復區(qū)和試驗小區(qū)的排列方法。12編輯課件科學田間試驗設計的三個根本原那么1.重復(replication)

2.隨機(random)3.局部控制(localcontrol)

13編輯課件1.重復(replication)試驗中同一處理種植的小區(qū)數即為重復次數。重復的作用:估計試驗誤差試驗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但只能由同一處理的幾個重復小區(qū)間的差異估得。同一處理有了二次以上重復,就可以從這些重復小區(qū)之間的產量(或其它性狀)的差異估計誤差。降低試驗誤差數理統(tǒng)計學已證明誤差的大小與重復次數的平方根成反比。重復多,那么誤差小,有四次重復的試驗,其誤差將只有二次重復的同類試驗的一半。此外,通過重復也能更準確地估計處理效應。14編輯課件2.隨機(random)隨機是指一個區(qū)組中每一處理都有同等的時機設置在任何一個試驗小區(qū)上,防止任何主觀成見。進行隨機排列的方法:抽簽法計算器(機)產生隨機數字法利用隨機數字表(附表1)。15編輯課件3.局部控制(localcontrol)局部控制就是將整個試驗環(huán)境分成假設干個相對最為一致的小環(huán)境,再在小環(huán)境內設置成套處理,即在田間分范圍分地段地控制土壤差異等非處理因素,使之對各試驗處理小區(qū)的影響到達最大程度的一致。因為在較小地段內,試驗環(huán)境條件容易控制一致。這是降低誤差的重要手段之一。16編輯課件重復

隨機

局部控制無偏的試驗誤差估計

降低試驗誤差

圖2.2田間試驗設計三個根本原那么的關系和作用17編輯課件第四節(jié)控制土壤差異的小區(qū)技術一、試驗小區(qū)的面積二、小區(qū)的形狀三、重復次數四、對照區(qū)的設置五、保護行的設置六、重復區(qū)(或區(qū)組)和小區(qū)的排列

18編輯課件一、試驗小區(qū)的面積小區(qū)(plot)----在田間試驗中,安排一個處理的小塊地段稱試驗小區(qū),簡稱小區(qū)(plot)。試驗小區(qū)面積的大小,一般變動范圍為6—60m2。而示范性試驗的小區(qū)面積通常不小于330m2。19編輯課件可以從以下各方面考慮確定一個具體試驗的小區(qū)面積:

試驗種類:(2)作物的類別(3)試驗地土壤差異的程度與形式(4)育種工作的不同階段(5)試驗地面積(6)試驗過程中的取樣需要(7)邊際效應和生長競爭20編輯課件圖2.3變異系數與小區(qū)面積大小的關系〔根據兩個水稻空白試驗的產量數據〕21編輯課件二、小區(qū)的形狀小區(qū)的形狀是指小區(qū)長度與寬度的比例。適當的小區(qū)形狀在控制土壤差異提高試驗精確度方面也有相當作用。

小區(qū)的長寬比可為(3~10)∶1,甚至可達20∶1,試驗地形狀和面積以及小區(qū)多少和大小等調整決定。在通常情形下,長方形尤其是狹長形小區(qū),容易調勻土壤差異,使小區(qū)肥力接近于試驗地的平均肥力水平。亦便于觀察記載及其農事操作。而在邊際效應值得重視的試驗中,方形小區(qū)是有利的。

22編輯課件三、重復次數重復次數即每一處理的試驗小區(qū)數,試驗設置重復次數越多,試驗誤差越小。多于一定的重復次數,誤差的減少很慢,精確度的增進不大,而人、物力的花費大大增加,并不經濟。重復次數的多少,一般應根據試驗所要求的精確度、試驗地土壤差異大小、試驗材料如種子的數量、試驗地面積、小區(qū)大小等而具體決定。對精確度要求高的試驗,重復次數應多些。試驗田土壤差異較大的,重復次數應多些,土壤差異較為一致的可少些。23編輯課件四、對照區(qū)(check,以CK表示)的設置作為處理比較的標準,設置對照區(qū)的目的是:(1)便于在田間對各處理進行觀察比較時作為衡量品種或處理優(yōu)劣的標準;(2)用以估計和矯正試驗田的土壤差異。通常在一個試驗中只有一個對照,有時為了適應某種要求,可同時用兩個各具不同特點的處理作對照。24編輯課件五、保護行的設置在試驗地周圍設置保護行(guardingrow)的作用是:

保護試驗材料不受外來因素如人、畜等的踐踏和損害;防止靠近試驗田四周的小區(qū)受到空曠地的特殊環(huán)境影響即邊際效應,使處理間能有正確的比較。保護行的數目視作物而定,如禾谷類作物一般至少應種植4行以上的保護行。

25編輯課件六、重復區(qū)(或區(qū)組)和小區(qū)的排列區(qū)組(block)----將全部處理小區(qū)分配于具有相對同質的一塊土地上,這稱為一個區(qū)組(block)完全區(qū)組----一般試驗須設置3~4次重復,分別安排在3~4個區(qū)組上,這時重復與區(qū)組相等,每一區(qū)組或重復包含有全套處理,稱為完全區(qū)組。不完全區(qū)組----少數情況下,一個重復安排在幾個區(qū)組上,每個區(qū)組只安排局部處理,稱為不完全區(qū)組。26編輯課件小區(qū)在各重復內的排列方式:順序排列或隨機排列順序排列----可能存在系統(tǒng)誤差,不能作出無偏的誤差估計。隨機排列----是各小區(qū)在各重復內的位置完全隨機決定,可防止系統(tǒng)誤差,提高試驗的準確度,還能提供無偏的誤差估計27編輯課件第五節(jié)常用的田間試驗設計

一、順序排列的試驗設計二、隨機排列的試驗設計28編輯課件一、順序排列的試驗設計(一)比照法設計(contrastdesign)(二)間比法設計(intervalcontrastdesign)29編輯課件(一)比照法設計(contrastdesign)這種設計的排列特點是每一供試品種均直接排列于對照區(qū)旁邊,使每一小區(qū)可與其鄰旁的對照區(qū)直接比較。Ⅰ

ⅡⅢ

1ck23ck45ck67ck81ck23ck45ck67ck81ck23ck45ck67ck8圖2.58個品種3次重復比照排列(階梯式)30編輯課件(二)間比法設計(intervalcontrastdesign)間比法設計的特點是,在一條地上,排列的第一個小區(qū)和末尾的小區(qū)一定是對照(CK)區(qū),每二對照區(qū)之間排列相同數目的處理小區(qū),通常是4或9個,重復2—4次。各重復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式。排成多排時,那么可采用逆向式(圖2.6)。如果一條土地上不能安排整個重復的小區(qū),那么可在第二條土地上接下去,但是開始時仍要種一對照區(qū),稱為額外對照(Ex.CK)如圖2.7。31編輯課件ⅠCK1234CK5678CK9101112CK13141516CK17181920CK

ⅡCK20191817CK16151413CK1211109CK8765CK4321CK

ⅢCK1234CK5678CK9101112CK13141516CK17181920CK

圖2.620個品種3次重復的間比法排列,逆向式〔Ⅰ、Ⅱ、Ⅲ代表重復;1、2、3…代表品種;CK代表對照〕CK1234CK5678CK9101112CK13141516CK1234CK5678CKⅠ→Ⅱ→CK16151413CK1211109CK8765CK4321CK16151413CK1211109Ex.CK←Ⅲ←圖2.716個品種3次重復的間比排列,兩行排3重復及Ex.CK的設置〔Ⅰ、Ⅱ、Ⅲ代表重復;1、2、3…代表品種;CK代表對照;Ex.CK代表額外對照〕32編輯課件二、隨機排列的試驗設計(一)完全隨機設計(completelyrandomdesign)(二)隨機區(qū)組設計(randomizedblocksdesign)(三)拉丁方設計(latinsquaredesign)(四)裂區(qū)設計(split-plotdesign)(五)再裂區(qū)設計(split-splitplotdesign)(六)條區(qū)設計(stripblocksdesign)33編輯課件(一)完全隨機設計(completelyrandomdesign)

完全隨機設計將各處理隨機分配到各個試驗單元(或小區(qū))中,每一處理的重復數可以相等或不相等,這種設計對試驗單元的安排靈活機動,單因素或多因素試驗皆可應用。這類設計分析簡便,但是應用此類設計必須試驗的環(huán)境因素相當均勻,所以一般用于實驗室培養(yǎng)試驗及網、溫室的盆缽試驗。34編輯課件例:要檢驗三種不同的生長素,各一個劑量,測定對小麥苗高的效應,包括對照(用水)在內,共4個處理,假設用盆栽試驗每盆小麥為一個單元,每處理用4盆,共16盆。隨機排列時將每盆標號1,2,…,16;然后查用隨機數字表或抽簽法或計算機(器)隨機數字發(fā)生法得第一處理為(14,13,9,8),第二處理為(12,11,6,5),第三處理為(2,7,1,15),余下(3,4,10,16)為第四處理。35編輯課件(二)隨機區(qū)組設計(randomizedblocksdesign)亦稱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randomcompleteblockdesign)特點:根據“局部控制〞的原那么,將試驗地按肥力程度劃分為等于重復次數的區(qū)組,一區(qū)組亦即一重復,區(qū)組內各處理都獨立地隨機排列。優(yōu)點:〔1〕設計簡單,容易掌握;〔2〕富于伸縮性,單因素、多因素以及綜合性的試驗都可應用;〔3〕能提供無偏的誤差估計,并有效地減少單向的肥力差異,降低誤差;〔4〕對試驗地的地形要求不嚴,必要時,不同區(qū)組亦可分散設置在不同地段上。36編輯課件小區(qū)的隨機可借助于附表1隨機數字表、抽簽或計算機(器)隨機數字發(fā)生法。以隨機數字法為例說明如下:例如有一包括8個處理的試驗,將處理分別給以1、2、3、4、5、6、7、8的代號,從隨機數字表任意指定一頁中的一行,去掉0和9即可得8個處理的排列次序。如在該表2頁第68行數字次序為5264862339,9718302620,……去掉0和9以及重復數字而得到52648371,即為8個處理在區(qū)組內的排列。如有第二重復,那么可再從表查另一行或一列隨機數字,作為8個處理在第二區(qū)組內的排列次序。37編輯課件多于9個處理的試驗,可同樣查隨機數字表。如有12個處理,可查得任何一頁的一行,去掉00、97、98、99后即得12個處理排列的次序。例如該表第4頁第79行,每次讀兩位,得97、39、24、89、90、89、86、49、15、18、25、43、80、74、30、41、67、36、43、58、42、07、04、25、17、54、60、88、49、34、42,在這些隨機數字中,除了將97等數字除去外,其余凡大于12的數均被12除后得余數,將重復數字劃去,所得隨機排列為3、12、5、6、2、1、7、8、10、4、9、11,最后一個數字乃隨機查出11個數字后自動決定的。38編輯課件隨機區(qū)組在田間布置時,應考慮到試驗精確度與工作便利等方面,以前者為主。在通常情況下,采用方形區(qū)組和狹長形小區(qū)能提高試驗精確度。在有單向肥力梯度時,亦是如此,但必須注意使區(qū)組的劃分與梯度垂直,而區(qū)組內小區(qū)長的一邊與梯度平行(圖2.8)。這樣既能提高試驗精確度,同時亦能滿足工作便利的要求。如處理數較多,為防止第一小區(qū)與最末小區(qū)距離過遠,可將小區(qū)布置成兩排(圖示2.9)。39編輯課件ⅠⅡⅢⅣ74211317368548732164524887566532圖2.88個品種4個重復的隨機區(qū)組排列肥力梯度40編輯課件ⅠⅡⅢ38110715149613416112125圖2.916個品種3個重復的隨機區(qū)組,小區(qū)布置成兩排41編輯課件(三)拉丁方設計(latinsquaredesign)拉丁方設計將處理從縱橫二個方向排列為區(qū)組(或重復),使每個處理在每一列和每一行中出現的次數相等〔通常一次〕,所以它是比隨機區(qū)組多一個方向局部控制的隨機排列的設計。如圖2.10所示為5×5拉丁方。CDAEBECDBABAECDBACDEDEBAC圖2.105×5拉丁方優(yōu)點:精確度高缺點:缺乏伸縮性

42編輯課件拉丁方設計的通常應用范圍只限于4—8個處理。當在采用4個處理的拉丁方設計時,為保證鑒別差異的靈敏度,可采用復拉丁方設計,即用2個(4×4)拉丁方。第一直行和第一橫行均為順序排列的拉丁方稱標準方。拉丁方甚多,但標準方較少。如3×3只有一個標準方。ABCBCACAB將每個標準方的橫行和直行進行調換,可以化出許多不同的拉丁方。一般而論,每個k×k標準方,可化出個不同的拉丁方。43編輯課件不同處理數的拉丁方的隨機略有不同,一般按以下所示步驟進行:

(4×4)拉丁方:隨機取4個標準方中的一個,隨機所有直行及第2、3、4橫行,也可以隨機所有橫行和直行,再隨機處理。

(5×5)及更高級拉丁方:隨機所有直行、橫行和處理。44編輯課件設有5個品種分別以1、2、3、4、5代表,擬用拉丁方排列進行比較試驗。取上面所列的(5×5)選擇標準方。從隨機數字表中,以鉛筆尖任意落于一行,查隨機數字,將0和大于5的數字去掉,得1、4、5、3、2,即為直行的隨機。再點一行,如得5、1、2、4、3,即為橫行的隨機。再點一行,得2、5、4、1、3,即為品種隨機。將(5×5)選擇標準方按上面三個隨機步驟,就得到所需的拉丁方排列(圖2.11)。45編輯課件1.選擇標準方2.按隨機數字14532調整直行3.按隨機數字51243調整橫行4.按隨機數字2=A,5=B,4=C1=D,3=E,排列品種ABCDEADECBEBADC35214BAECDBCDEAADECB21345CDAEBCEBADBCDEA54132DEBACDACBEDACBE12453ECDBAEBADCCEBAD43521圖2.11〔5×5〕拉丁方的隨機46編輯課件(四)裂區(qū)設計(split-plotdesign)

裂區(qū)設計是多因素試驗的一種設計形式。

在多因素試驗中,處理組合數較多而又有一些特殊要求時,往往采用裂區(qū)設計。主區(qū)(mainplot)按主處理所劃分的小區(qū)稱為主區(qū),亦稱整區(qū).副區(qū)主區(qū)內按各副處理所劃分的小區(qū)稱為副區(qū),亦稱裂區(qū)(split-plot)。在裂區(qū)設計時先按第一個因素設置各個處理(主處理)的小區(qū);然后在這主處理的小區(qū)內引進第二個因素的各個處理(副處理)的小區(qū).47編輯課件通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應用裂區(qū)設計:在一個因素的各種處理比另一因素的處理可能需要更大的面積時,為了實施和管理上的方便而應用裂區(qū)設計。(2)試驗中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的主效更為重要,而要求更精確的比較,或二個因素間的交互作用比其主效是更為重要的研究對象時,亦宜采用裂區(qū)設計,將要求更高精確度的因素作為副處理,另一因素作為主處理。(3)根據以往研究,得知某些因素的效應比另一些因素的效應更大時,亦適于采用裂區(qū)設計,將可能表現較大差異的因素作為主處理。48編輯課件下面以品種與施肥量兩個因素的試驗說明裂區(qū)設計。如有6個品種,以1、2、3、4、5、6表示,有3種施肥量,以高、中、低表示,重復3次,那么裂區(qū)設計的排列可如圖2.12。圖中先對主處理(施肥量)隨機,后對副處理(品種)隨機,每一重復的主、副處理隨機皆獨立進行。裂區(qū)設計在小區(qū)排列方式上可有變化,主處理與副處理亦均可排成拉丁方,這樣可以提高試驗的精確度。尤其是主區(qū),由于其誤差較大,能用拉丁方排列更為有利。主、副區(qū)最適于拉丁方排列的多因素組合有5×2、5×3、5×4、6×2、6×3、7×2、7×3等。49編輯課件ⅠⅡⅢ152541243653231163246532142634362651142465254135461653高低中低中高高中低圖2.12施肥量與品種二因素試驗的裂區(qū)設計〔施肥量為主區(qū),品種為副區(qū);Ⅰ、Ⅱ、Ⅲ代表重復〕50編輯課件(五)再裂區(qū)設計(split-splitplotdesign)裂區(qū)設計假設再需引進第三個因素的試驗,可以進一步做成再裂區(qū),即在裂區(qū)內再劃分為更小單位的小區(qū),稱為再裂區(qū)(split-splitplotdesign),然后將第三個因素的各個處理(稱為副副處理〕,隨機排列于再裂區(qū)內,這種設計稱為再裂區(qū)設計。舉例說明再裂區(qū)設計設計步驟

設有3種肥料用量以A1、A2、A3表示,作為主處理(a=3),重復3次即3個區(qū)組(r=3);4個小麥品種以B1、B2、B3、B4表示,作為副處理(b=4);2種播種密度以C1、C2表示,作為副副處理(c=2),作再裂區(qū)設計。51編輯課件先將試驗田(地)劃分為等于重復次數的區(qū)組,每一區(qū)組劃分為等于主處理數目的主區(qū),每一主區(qū)安排一個主處理。本例,先將試驗地劃分為三個區(qū)組,每一區(qū)組劃分為3個主區(qū),每一主區(qū)安排一種肥料用量。(2)每一主區(qū)劃分為等于副處理數目的裂區(qū)(即副區(qū)),每一裂區(qū)安排一個副處理。本例,每一主區(qū)劃分為4個裂區(qū),每一裂區(qū)安排一個小麥品種。(3)每裂區(qū)再劃分為等于副副處理數目的再裂區(qū),每一再裂區(qū)安排一個副副處理。本例,每一裂區(qū)再劃分為2個再裂區(qū),每一再裂區(qū)安排一種密度。全部處理都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如圖2.13所示。52編輯課件ⅠⅡⅢB2C1B2C2B3C2B3C1B2C1B2C2A2B4C2B4C1A3B2C1B2C2A1B3C2B3C1B3C2B3C1B1C2B1C1B4B2B4C1B1C1B1C2B4C1B4C2B1C1B1C2B3C1B3C2B2C1B2C2B2C2B2C1A1B2C2B2C1A2B4C2B4C1A3B3C2B3C1B4C2B4C1B1C2B1C1B4C1B4C2B1C1B1C2B3C1B3C2B1C1B1C2B2C2B2C1B4C1B4C2B3C2B3C1A3B1C2B1C1A1B3C2B3C1A2B2C1B2C2B3C1B3C2B2C1B2C2B4C2B4C1B4C1B4C2B1C2B1C1B1C1B1C2圖2.13小麥肥料用量〔A〕、品種〔B〕和密度〔C〕的再裂區(qū)設計53編輯課件(六)條區(qū)設計(stripblocksdesign)條區(qū)設計是屬裂區(qū)設計的一種衍生設計,如果所研究的兩個因素都需要較大的小區(qū)面積,且為了便于管理和觀察記載,可將每個區(qū)組先劃分為假設干縱向長條形小區(qū),安排第一因素的各個處理(A因素〕;再將各區(qū)組劃分為假設干橫向長條形小區(qū),安排第二因素的各個處理(B因素〕,這種設計方式稱為條區(qū)設計。54編輯課件假定第一因素(A因素)有4個處理,第二因素(B因素)有3個處理,其3個重復的條區(qū)設計如圖2.14所示。A3A1A4A2A4A3A1A2A1A3A2A4B3B2B3B1B3B1B2B1B2ⅠⅡⅢ圖2.14A因素四個處理、B因素三個處理的條區(qū)設計55編輯課件第六節(jié)田間試驗的布置與管理一、田間試驗方案的制訂二、試驗地的準備和田間區(qū)劃三、種子準備四、播種或移栽五、栽培管理六、收獲及脫粒56編輯課件一、田間試驗方案的制訂(一)田間試驗方案的內容一般包含以下工程:(1)試驗名稱(2)試驗目的及其依據,包括現有的科研成果、開展趨勢以及預期的試驗結果(3)試驗年限和地點(4)試驗地的土壤、地勢等根本情況和輪作方式及前作狀況(5)試驗處理方案(6)試驗設計和小區(qū)技術(7)整地播種施肥及田間管理措施(8)田間觀察記載和室內考種、分析測定工程及方法(9)試驗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和要求(10)收獲計產方法(11)試驗的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