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_第1頁
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_第2頁
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_第3頁
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_第4頁
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霍桑作品主題的重構

霍桑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他知道人類靈魂的深層缺陷,并以巧妙的偽裝暴露了這一點?!狣.H.勞倫斯霍桑熱衷于探究人性的陰暗是眾所公認的。究其原因,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所謂“歷史的重負”。祖輩的罪惡如何在其心靈深處留下一個負罪情結,使之一方面同情清教的主張,深感人性之墮落;另一方面又站在人道的立場,批判清教的黑暗與嚴酷,構成其作品中特有的“含混”或者“矛盾”??傊?人們似乎認為霍桑與清教之間存在某種微妙的聯(lián)系。尤其在解讀《紅字》時,這樣理解的不在少數(shù)。1筆者認為,這種詮釋固然有理,但基本屬于誤讀。結合霍桑的生平、作品及創(chuàng)作理念,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除了一些次要作品外,他中后期作品的多數(shù)靈感,都源于其價值觀與愛默生超驗主義之間的激烈碰撞。他的主要作品——《紅字》、《福谷傳奇》、《玉石雕像》,短篇小說《天國鐵路》等,都旨在對愛默生的主張進行解構。一、對他與超驗主義的關系闡明這一點,有必要首先關注一下以下事實:首先,霍桑一貫用寓言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他將自己的作品稱為傳奇故事,而非小說。按照他的定義,小說重在寫實,而傳奇故事則不受此限,只需忠實于“人性的真”就行了。這使得傳奇作家“有相當?shù)臋嗬诤艽蟪潭壬厦鑼懕救诉x擇或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的真實”。在理想的情況下,作者應該“把攙和在全書之中的驚人情節(jié)處理成一股稀薄、微妙而瞬息即逝的味兒,而并不作為實際提供給讀者的菜肴的一部分”。2所以,無論取材于過去還是現(xiàn)在,對于霍桑的作品來說,情境都只是工具、思想的外殼,是可以在“月光、爐火下產生的幻境”中消解的,而并非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即便他那些貌似寫實的作品,如《福谷傳奇》,也是如此。霍桑在小說序言中就說,選擇布魯克農場為背景,并非意在探求它的得與失,“只是想建起一個遠離交通要道的舞臺,得以演出他(作者)頭腦中那些人物的古怪離奇的行徑,而不致使他們暴露得近在咫尺,與真實生活的實際情況形成反差”。3既然如此,同樣是寓言,讀《格列佛游記》,我們會抽掉它的情境,把它與當時英國社會聯(lián)系起來;為什么讀《紅字》,我們就非要認為他是在探討清教的是與非呢?事實上,在霍桑的時代,清教已經(jīng)成為歷史,4他本人也是個非常世俗的人,并非什么道德學究,5完全沒有必要糾纏一個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東西。反倒是他與超驗主義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歧。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雖然身處超驗主義的漩渦之中,霍桑從未同情過更談不上接受這一主張。他加入布魯克農場并非出于信念,只為能有個家早日迎娶新娘;后定居超驗主義的中心——康科德,更多的也是出于經(jīng)濟上的考慮。對超驗主義者,霍桑頗不以為然,在日記中慨嘆,“再也找不到比這里更難受的地方了。滿世界都是些裝束奇特,舉止怪異,自詡為人類命運重要一分子的怪人。其實不過是些頂頂討厭的家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與愛默生的關系。愛默生在當時可謂炙手可熱,霍桑與他有過密切的接觸,妻子索菲婭也是他的狂熱崇拜者。但霍桑并不贊同他的主張,對他的評價也不高。認為他“排斥一切,卻又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么”;說,早幾年自己還可能尋求他的“圣言,為我解開天地間的謎團,可現(xiàn)在,我感覺活得很自在,沒什么要問他的了。我欣賞他僅僅因為他作為詩人創(chuàng)造出了深邃的美景和質樸的溫情,但絕不會把他當成哲學家向他討教什么”。7在愛默生影響如日中天的時候,霍桑卻常常借口給未婚妻索菲婭寫情書,而婉言拒絕愛默生演講的贈券。相比之下,愛默生對霍桑的評價更低,認為霍桑的小說“一無是處”(goodfornothing)。甚至霍桑死后,在致索菲婭的慰問函中,愛默生也沒忘了數(shù)落霍桑,說他的作品令他“極其失望(sternlydisappointed)”。8兩人的嫌隙與隔膜,可見一斑。從在《海關》中對一些同僚的譏諷,以及他不顧個人名譽捍衛(wèi)皮爾斯的舉動來看,霍桑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對于他看不慣的東西,是不會手下留情的。但他惟獨很少談論他與愛默生的歧見,連妻子索菲婭百般探詢也一無所獲,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最后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霍桑作品的主題1840年前后發(fā)生過微妙的變化。雖然自創(chuàng)作伊始,霍桑關注的就是人性、命運等問題,但那時的焦點比較散亂,探討人性虛偽的有之;揭示人類貪婪的有之;還有寓言無情命運對人類熱望的無情諷刺等等。1842年重又開始創(chuàng)作之后,他作品的主題卻相對集中,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循環(huán)——同樣的主題會出現(xiàn)在不同的小說中,反復闡釋以至深化。如《天國鐵路》、《紅字》、《玉石雕像》等一系列的作品,都在探討善惡之間的辯證關系,及實現(xiàn)超越的途徑問題。這些問題恰恰也是愛默生超驗主義的視野所在,惟兩者在立場上是針鋒相對的。霍桑主題上的這種轉變與超驗主義高潮的涌現(xiàn),時間上恰好一致,這顯然不能僅僅解釋為巧合。二、霍桑的超越觀關于人性,愛默生認為人人皆善,“惡”是不存在的;而霍桑在《紅字》中卻刻意展現(xiàn)了一個人人皆有罪孽的世界,矛頭直指那些自認為善良、且頗受尊敬的人。9借助對珠兒的描寫,霍桑還著意表明,“惡”不僅存在,而且是本能賦予,與生俱來的。10鑒于自己的過失與不幸,海絲特想對珠兒嚴加管教,但卻無能為力。因為珠兒的天性中,有種無法馴服的東西:每當體會到別人的輕蔑,她“便用一個孩子胸中可能絞出來的最辛辣的惡毒來報復”;11獨自在林中玩耍,她會把松樹當作清教徒的長者,而將“最丑陋的雜草權充他們的子孫,并毫不留情地將這些‘兒童’踩倒,再連根拔起”。足見小小的心靈里,“惡”早已生根發(fā)芽了。其次,在實現(xiàn)超越的途徑上,霍桑與愛默生的觀點也是針鋒相對的。這是二者有關人性分歧的自然延伸。愛默生認為理性是冷酷的,靈感才是真理的源泉;只要發(fā)揮自身的靈感去感悟真、善、美,就能實現(xiàn)與“超靈”的結合,馳騁于理想的境界。這在霍??磥硎菢O其幼稚,并在作品中予以諷刺、顛覆。這方面最早見于《天國鐵路》。給小說中與“我”結伴而行的鐵路董事長起名“暢捷先生”(Mr.Smooth_it_away),就頗具諷刺意味。在班揚的《天路歷程》中,通往天國之路艱險坎坷,但這位“暢捷先生”卻將它變成了一條快速鐵路。他得意地告訴“我”,《天路歷程》中2000輛馬車建筑材料倒入其中依然深不見底的“絕望潭”,他們只往里扔了“一些道德書籍,法國哲學和德國唯理論的典籍,現(xiàn)代教士的小冊子、布道稿和文章,柏拉圖、孔子和印度智者著作的選段,以及對《圣經(jīng)》的些許精妙點評”,12沼澤就變得如花崗巖一般堅硬。他們隨后在上面架起了大橋,讓天塹變成了通途。熟悉超驗主義的人都知道,那些“填充物”其實就是愛默生超驗主義的全部來源與構成。這位“暢捷先生”是以愛默生為藍本,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了。13如果說霍桑不同意愛默生勾勒的超越之徑,那么他的主張又是什么呢?應當說,通過“天國鐵路”與“天路歷程”的對比,霍桑已經(jīng)表明了他的立場。無疑在他看來,較之超驗主義的信條,班揚眼中的超越之路要現(xiàn)實得多。小說中的“我”只是一個受了“暢捷先生”蠱惑的天真之輩,真正代表霍桑立場的,是如“基督”和“信念”一般孜孜苦行的“堅持真理先生”(Mr.Stick-to-the-right)。他警告“我”說,“整個事情就是個泡影。你可以乘車旅行終生,但就算你能活上幾千年,你也無法越出名利場一步。是啊,你雖然認定自己要進入那座福城(天堂)的大門,但那只不過是一場悲慘的夢幻?!?4但是霍桑的超越觀又并非完全是《天路歷程》的翻版。他在《紅字》和《玉石雕像》中表達的超越觀,可以用《玉石雕像》中凱尼恩所發(fā)的感嘆加以概括:多納泰洛犯下了滔天大罪,悔恨咬噬著并喚醒了他的靈魂,悔恨又使他具有了高度的道德和理智潛力,我們從未夢想過,在我們所認識的多納泰洛那瘦小的身軀里,會孕育如此巨變……罪行教育了多納泰洛,罪行使他得到升華,那么,我們認為的宇宙中漆黑一團的罪,是否像悲傷一樣,僅僅是人類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它,我們一躍而上我們通過其他任何手段都無法企及的更加崇高和純潔的境界?是不是因為亞當墮落了,我們才有希望最終飛升到比伊甸園還要美妙的天堂?15可以看出,與愛默生的觀點截然相反的是,在霍桑的超越公式中,大“善”并非以小“善”,而是以“惡”為起點的。罪是善的階梯,罪行使人升華;罪的終結,才是善的開始。只有犯下了過錯,一個人才具備了道德和理智的潛力;只有他深切悔悟,才能使心靈得到升華。16因為在霍桑看來,既然難以馴服的本能常常將人導向惡的一面,超越就必須具備強大的動能才能實現(xiàn)。這一動能就是負罪感。多納泰諾如此,海絲特、丁梅斯代爾也是這樣。因為相信自己罪孽深重,海絲特“才沒有繼續(xù)腐敗下去”(第63頁);倘若丁梅斯代爾不以自己罪錯在先、掩蓋在后為恥,反為僥幸逃脫懲罰而暗自歡喜,那么他在小說最后一幕的超越,也是絕不可能出現(xiàn)的。相比之下,正因全然沒有任何負罪感,齊靈渥斯才在本能的驅使下,從一個受害者墮落成為罪人。總之,在霍??磥?超越首先必須源于對“惡”的感悟,像超驗主義者那樣,認為自己已經(jīng)善良、完美得如上帝天使一般,超越只能是“一場悲慘的夢幻”?;羯M瑯拥挠^點在《福谷傳奇》中也有體現(xiàn),如卡佛臺爾就嘲笑霍林華斯不懂得何為“善”,說他要做慈善家的話,“首先應該自己去犯上一些嚴重的罪行,把那好的一面的本性檢查清楚,然后才能研究這個問題(改造罪犯)”。(第203頁)充分表明霍桑在此問題上的觀點,是成熟而穩(wěn)定的?;羯5纳羁滩⒉粌H限于此。是否我們感悟到“惡”,感悟到自己的不足,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呢?答案是否定的?;羯Q壑械某街凡粌H艱難、曲折,甚至是可以逆轉的。既然本能的力量是強大的,那么面對負罪感所產生的焦慮時,人們會出于本能優(yōu)先采取一些無需付出太多努力,便能消除它的辦法。例如逃避——對海絲特來說,回到英國便是一個方便的選擇;還有忘卻,把痛苦、丑陋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埋藏到潛意識的深淵去。丁梅斯代爾開始就企圖逃避。可以想象,若無外力逼迫,懦弱的他一定會一直逃避下去,根本無法實現(xiàn)人性的超越。所以,霍桑在《紅字》中特別強調外力在超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他沒有給丁梅斯代爾以逃避的機會,而是用三股力量——齊靈渥斯、上帝和公眾——逼得他毫無藏身之處:齊靈渥斯的窺探令他坐無寧日;良知使得他無法面對上帝,求得寬恕;作為教士,他布道時頌揚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鞭撻著他的內心;而教眾們的景仰與歡呼,只能讓他更加無地自容。他最后一幕在刑臺上的慷慨陳詞,清楚地表明這些壓力所起的作用:上帝的眼睛是看見它(紅字的烙印)的!天使們的手永遠在指著它!惡魔(齊靈渥斯)對它也很清楚,而且總是用他燃燒的手指撥弄著它!……上帝明了,他是慈悲的!……他使我在胸上負著這燃燒的痛楚!他把那個陰森可怕的老人派遣了來,使那痛楚永遠如火燒一樣!……只要這些痛苦缺少了一點,我便永遠無救了!(第171—172頁)同樣地,海絲特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痛苦。讀過《紅字》的人,往往為兩人的遭遇深感不平和憐惜,并將批評的矛頭指向清教和齊靈渥斯。我們并不否認,在特定語境下這種理解是完全正當?shù)?但這與霍桑的本意是背道而馳的。因為在他看來,這種磨難對兩人與其說是禍,不如說是福。正是借著這股力量,他們才超越了自我,實現(xiàn)了人性的升華。當然,痛苦并不僅僅具有教化的作用,畢竟它違背了生命的本性,沒有強大力量的支持,很難有誰能長時間地忍受這樣的折磨,丁梅斯代爾身體日漸虛弱就是很好的例證。對海絲特來說,堅強的性格、對珠兒負有的責任,便是支持她堅持走下去的強大力量。在第8章中,巫婆西賓斯太太邀請海絲特到森林里參加“黑男人”的聚會,海絲特答道:請你替我向他抱歉吧!我得呆在家里,照顧好我的小珠兒。要是他們把她從我手中奪走,我也許會心甘情愿地跟你到樹林里去,在黑男人的名冊上也簽上我的名字,而且還要用我的鮮血來簽呢!(第82頁)霍桑感嘆道,“這孩子早在此時就已挽救了她免墜撒旦的陷阱”。(第82頁)而在丁梅斯代爾身上,發(fā)生作用的則是信念的力量。對上帝和“善”的虔誠篤信,最終使他免于墮落。就這樣,海絲特和丁梅斯代爾經(jīng)歷了7年的痛苦折磨,最終實現(xiàn)了升華。而霍桑也通過他們,闡述了自己的超越觀。17與愛默生的唯心加理想主義的超越觀相比,霍桑的觀點充滿了唯物思想和善惡相倚的辯證精神,也更貼近當代心理學的喻示。下圖是他辯證超越觀的直觀體現(xiàn):良知逃避→停滯或墮落不堪折磨而毀滅↘↗↗本能→罪→負罪感與折磨→痛苦的折磨→升華↘↗↗墮落持續(xù)的壓力信念、意志、愛、理性三、利己主義與道德霍桑對愛默生超驗主義的顛覆,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在另一系列作品中,進一步對其加以解構。這些作品以《福谷傳奇》為代表,包括《伊坦·布蘭德》、《拉帕西尼之女》、《利己主義,或胸中的蛇》、《石人》、《雪人》等。雖然情境多樣,它們實際只探討了一個主題,即“利己主義者”的行為本質。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這些人物中的典型——《福谷傳奇》中的霍林華斯,看看霍桑所謂的“利己主義者”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作為“慈善演說家”,霍林華斯自認為是上帝的天使,矢志改造“罪犯”的慈善事業(yè),容不得身邊有一丁點“惡”存在,周圍很多人也都把他當成“大善人”來景仰、愛戴??ǚ鹋_爾18起初也這么認為,并為霍林華斯在他生病時悉心照顧自己而感激不盡。然而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卻日漸感受到霍林華斯冷酷的一面:他真正愛的并非他人,而是自己。表現(xiàn)為在施與他人溫暖方面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他的愛只會施與那些弱小、景仰他的人,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夠滿足他誤認為是上帝天使的虛榮心”;一旦你無法滿足他的這一“嚴肅而可怖的特性”,就再也別想沐浴他的溫暖了。他曾赤裸裸地對卡佛臺爾說,“除非你為了實現(xiàn)我人生的偉大目標(誤以為是上帝的天使)同我同心協(xié)力,否則你怎么能夠做我的終身朋友呢?”(第216—217頁)充分暴露出他慈善背后的利己主義實質。由于這種利己主義特性,霍林華斯的溫暖對別人其實是有害的。因為他關心你并非因為愛你,而是要占據(jù)你的心。為不斷博得他動情的微笑,“可憐的蒲麗絲拉把自己的心都獻出來了”。所以,當霍林華斯把這顆“心握在自己的手里,把它當作玫瑰花蓓蕾一樣聞著”的時候,卡佛臺爾一直擔心有一天他會一不小心“一把捏碎了這柔嫩的玫瑰花”。(第233頁)這種擔心不幸成為了現(xiàn)實,只不過受害者并非蒲麗絲拉,而是貌似堅強的齊諾比婭。她一直深愛著霍林華斯,但她追求的是霍林華斯并不期望的那種平等的愛。所以,當她失去財產,對他的事業(yè)毫無用處之后,霍林華斯便無情地拋棄了她,令高傲的她在絕望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霍桑在《雪人》、《拉帕西尼之女》等短篇中,敘述了相似的故事,并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探討了這類人的心理機制。他們的特征在于“沉迷在一個能使人忘我的目標”之中,一旦形成了,好像“宇宙間所有的理由和正義當然都集中在那個方向”,為此,“他們幾乎什么也不顧了”。對于霍林華斯,他的目標就是“行善”。19然而實際上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是斷裂的:在他們虛假面罩之后包藏著強烈的利己主義欲望?;袅秩A斯和林德塞自以為獻身于“善”,而拉帕西尼醫(yī)生自以為獻身于崇高的科學,殊不知這些崇高的事業(yè)就是他們自己,他們自我欺騙得如此巧妙,以至于干了貽害他人的事,自己也渾然不覺:他們有個崇拜的偶像,他們把自己獻身做那偶像的祭司長,并且認為犧牲任何最寶貴的東西給這個偶像都是神圣的;然而他們從來沒有一次懷疑過——因為附在他們身上的魔鬼太狡猾了——這個偶像就是祭司長本人……(第227頁)很顯然,這不是抽象的道德寓言?;羯r代的美國人心不古,馬克·吐溫對此有過深刻的揭露。如果抽象地探討人性,霍桑顯然不會置那么多丑惡現(xiàn)象于不顧,偏要再三與這些本質不壞誤入歧途的人過不去。他還特別提到一些他“不敢指名道姓的人,因為他們總是戴著面紗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20不少人認為,小說中的齊諾比婭是以馬格麗特·富勒為原型的,21而我們這里需要關注的是霍林華斯的原型是誰。熟悉精神分析的人不難看出,霍林華斯身上的所謂的“利己主義”人格,實際上就是心理學上說稱的“自戀癖”。結合前文所述的歷史語境,同時分析對照一下愛默生與霍林華斯等人的性格特征,我們有理由相信霍桑想要揭露的不是別人,正是愛默生。心理學認為,自戀,或者霍桑所說的“利己主義”,是年幼時因悲傷和恐懼疏遠他人,同他人的情感紐帶變得纖弱,失去愛的能力造成的。22他們深為自己的渺小、孤獨而感到痛苦。愛默生在成長過程就伴隨著這樣的自我危機,如他在日記中寫道:1822年5月13日再過12天,我就19歲了。對我來說卻是件可悲的事?!B傻瓜都不喜歡我。自私、狹隘、冷漠,又懦弱,可是我也想變得浪漫啊?!系?我無法理解與他的關系)創(chuàng)造的世界如此之大,卻沒有一個我能與之交心,一個與我休戚與共,一個與我息息相通的人……23為擺脫自覺卑微的煩惱,自戀者的策略是將自己想象成人中豪杰,如“救世主、命運的支配者、先知、偉大的施與者、人類的造福者”,通過歪曲自我,搞“自我崇拜、魅力訓練”來駕御生活,獲得滿足。24霍林華斯就自詡“上帝的天使”,矢志改變人類的命運。愛默生也是如此,雖然有時很隱諱。愛默生給自己冠上了幾乎上述所有頭銜,常常在日記中不指名地稱自己為上帝的天使、基督、救世主、先知,甚至上帝本人。25通過他的日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進行“自我崇拜、魅力訓練”的軌跡:1826年5月28日我通過思索,培養(yǎng)我的獨立性讓自己高興——做到思想上的無敵,通過想象一種堅定的意志,或者,如果無法泰然自若地做到這一點,就想象一種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確確實實是上天律法的延伸,而這些律法,即使是萬能的上帝,也是無法掌握的。(第41頁)1834年12月21日上天賜福,這一天年輕人(指愛默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內心和上天其實是同義詞。(第53頁)1835年5月10日年輕的牧師(指愛默生自己)十分失望……來聽布道的人還不足10個……別介意他們來多來少,朋友……他們都是些活生生的傻瓜,等待我去賦予他們神性。他們是可以教誨的,等待著你去爭取。他們的心靈會為擁有一個主人而滿懷自豪和感激。那就是你,滿足他們吧,他們也必須滿足你。他們不把你當回事,那就做他們的柏拉圖,做他們的基督……(第56頁)由于這種歪曲,自戀者實際上出現(xiàn)了真實與虛幻兩個自我。能設法維持虛幻的自我時,他們會感覺春風得意;如若不能,則會經(jīng)受心理崩潰,因為他們無法面對真實的自我。但虛幻的終究要破滅,這使得他們內心時常遭受著痛苦的折磨。霍林華斯在齊諾比婭死后,就經(jīng)歷了這樣的心理崩潰。同樣的特征在愛默生身上也很典型:1837年5月26日……作為地球上的一株植物,我生長在上帝的懷抱。我是上帝的化身;而他是我的靈魂。將神圣的“我”從凡我肉體、命運、欲望的軟弱、骯臟中解救出來,……我甚至可以滿腔熱忱地說,我就是上帝!……可是,為什么不能始終如此呢?……可惡的二元論。我無法理解這陰暗的問題。我篤信天人合一,我已然天人合一,但我卻看到自己有兩個面孔。一方面,我感覺自己與自然息息相通,為我獻身的事業(yè)——公正與仁愛而歡呼雀躍;可另一方面,我卻很難觸摸到這個“神圣的我”,整天懼怕災禍的降臨。我還沒有步入神圣的行列,還不足以獲得安寧?!艺也坏酱鸢?。有時,我是個行動者(Doer),是個神靈,主宰著周遭的事事人人,真知灼見不住地奔涌顯現(xiàn)。至少我是那么說、那么感覺的。然而現(xiàn)在,我又回到慣常的痛苦之中。(第68頁)為避免這種分裂的痛苦,維持那個虛幻的自我,自戀者需要不停地談論自己的功績和杰出品質,并用別人的愛慕和忠誠來確認對自己的這種估價。為此,他們會表現(xiàn)出同他人建立良好關系的企圖。由于他們交友的目的在于博得愛慕,因此他們判斷他人的準則,是自己從別人那兒得到羨慕或奉承的多少。欽佩他的就是好人,反之就不屑一顧。若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他們便精神抖擻;一旦受挫,他們要么變得萎靡不振,要么滿腔憤怒,大發(fā)雷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些不道德的品質,如明目張膽的利己主義,懷恨、漠視他人,假如他人不能為他所用的話。這既是霍林華斯,也是愛默生的性格寫照。初到福谷時,霍林華斯對卡佛臺爾、齊諾比婭、蒲麗絲拉均發(fā)動了魅力攻勢,發(fā)現(xiàn)前二者都是具備獨立人格的人,并不崇拜他時,便先后拋棄了他們。蒲麗絲拉所以沒有遭此下場,因為只有她的崇拜和依賴滿足了他自認為是上帝天使的虛榮?;羯V赋?像這樣的人,“如果你跟他們走了第一步,而不跟上第二步、第三步……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你揍一頓,然后殺了你,還要用腳踩你的尸體”。(第227頁)反觀愛默生,除了四處演說、寫小冊子外,他還特別喜歡在家中舉辦茶會,或去別人家做客,兜售他的“真理”。并且在不同場合,包括日記中變著法地夸自己:“所有獨創(chuàng)的行為都會產生磁石般的引力”,“每個真正的人身后都會有成群結隊的跟隨者”,“他充滿真知灼見,一批一批數(shù)量不等的人向他涌來,猶如大西洋的層波疊浪受到吸引,涌向月光”。261849年4月4日談到時代的基調,年輕的演說家們會告訴你這樣那樣的答案。讓我來告訴你所有時代的基調吧,那就是“低能”:除了一些輝煌的時刻,低能在一切時候,存在于一切人身上,甚至是英雄們身上,他們不過是萬有引力、習慣、恐懼、感覺的奴隸。正是由于其他人缺乏自立的習慣以及首創(chuàng)性,強者才顯得強大。(第141頁)同樣的例子在他的日記中舉不勝舉。此外,愛默生還不斷往康科德網(wǎng)羅自己的追隨者,我們熟悉的就有霍桑夫婦、梭羅和埃勒里·錢寧第二等。正如他自己在日記中所稱,或是霍桑指出的那樣,他需要的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輕人,或是感情脆弱的女性。因為在這些內心不安的人身上,他的溫情最容易產生效果,也最容易滿足其自戀的需要。對于愛默生這種貌似充當年輕人的保護者、女性的知音,實為博得仰慕的舉動,霍桑似乎看得很清楚。27他注意到梭羅并不很讓愛默生滿意,說“與梭羅同住顯然給愛默生先生帶來些麻煩。很可能,像梭羅這樣立場梗頑之人,更適于在露天場所偶爾見見,不適合做桌旁火爐邊永久的客人”。28后來,當愛默生又開始對錢寧施展魅力的時候,霍桑認為他不過是愛默生用“天才的手法”不厭其煩網(wǎng)羅來的又一個“古怪聰明的年輕人”罷了,是“梭羅先生可憐的替代品”。29事實上,愛默生也一直想將霍桑納入自己的仰慕者的隊伍。索菲婭在日記中寫到,剛到康科德,愛默生是霍桑家的??汀K八坪?對霍桑)十分著迷。每次來看霍桑,總是將他領到一邊去,這樣就可以不受干擾,近距離持續(xù)猛攻他的耳朵”。30沒有人知道他們談了些什么,但顯然這些“猛攻”并不成功?;羯V皇窃谌沼浿姓f,愛默生的那一套,對于像他這樣“早過了大學生年齡的人”31來說,已經(jīng)不那么奏效了。到后來,有愛默生參加的討論、談話,霍桑多半像個雕像一樣一言不發(fā)。另一方面,即使在愛默生的時代,也有很多人批評他的主張。遇到這種情況,愛默生不是大發(fā)雷霆,將別人貶得一文不值,就是用“精神勝利法”,夸耀自己以獲取心理平衡:1842年11月26日那些人比不上別人偉大,就沒資格批評人。不要去看那些評論。……(第112頁)1852年10月唯理論?是又怎么樣!難道那些整天說“你不知道背后的原因,不知道原因背后的原因”的無能學者,整天重復那些愚蠢的名詞……就好到哪去么?難道他就不生活在憂慮中?不為小事煩惱?天冷了不打顫?消化不好不折壽?匆忙穿衣服不會弄掉襯衫扣子?難道他的煙囪就不冒煙,老婆就不罵娘?他就沒有賬單要付?因為發(fā)現(xiàn)你用了一些沒有意義的詞語,難道他們就非得高估自己掙早餐玉米餅的能力不成?賓西法尼亞州匹茲堡一個叫沙德的先生最近印了個教條的小冊子,說“愛默生先生是個唯理論者,光講靈感,不講論證”。好像我們的靈感有什么錯似的。那還有什么能將我們導向正確?(第157頁)到了這一步,如果說我們能在《福谷傳奇》中找到類似的情境,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