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_第1頁
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_第2頁
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_第3頁
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_第4頁
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橋梁缺陷整改修復方案橋梁常規(guī)缺陷修復項目主要內容有裂縫修補、掉塊(露筋)處理、支座更換及其它缺陷修復。根據(jù)橋梁外觀檢查報告中的缺陷,按照國家現(xiàn)行相應加固技術規(guī)范,根據(jù)省高指歷次對此類缺陷修復的指導意見,結合我司以往對類似橋梁結構常規(guī)缺陷修復經(jīng)驗,對本合同段橋梁常規(guī)缺陷處理采用如下修復方案。缺陷修復方案裂縫缺陷處理1、承重構件1)對于梁體縱向裂縫縫寬≤0.15mm的微裂縫,采用封閉膠封閉處理??p寬>0.15mm的裂縫,先采用畢可法(即恒壓灌注法)進行注膠處理,再橫向(相對于裂縫走向)粘貼一層碳纖維布。要求纖維布長度從縫隙兩端方向各延伸0.50m,寬度從裂縫兩側方向各延伸0.25m。馬蹄部位的碳纖維布應包至與腹板交接處。2)對于梁體腹板豎向裂縫、梁體翼緣板橫向裂縫并延伸至腹板、T梁馬蹄側面豎向裂縫,對縫寬≤0.15mm裂縫,采用封閉膠封閉處理,并橫向(相對于裂縫走向)加粘貼一層碳纖維布進行處理;對縫寬>0.15mm的裂縫,先采用“畢可法”進行注膠處理,加貼三層碳纖維布進行處理(先橫后縱再橫)。2、非承重結構對于非承重結構部位的裂縫,縫寬≤0.15mm裂縫,采用封閉膠封閉處理;對縫寬>0.15mm的裂縫,采用“畢可法”進行注膠處理?;炷帘眢w缺陷修復對于混凝土的空洞、露筋、蜂窩、麻面、砼剝落、砼掉塊等缺陷,根據(jù)缺陷大小及影響程度進行修復。1、在露筋、麻面、砼剝落、砼掉塊單塊面積較?。ā?.1m2)對砼整體性影響較小的,用錘子、釬子等工具把剝離、破損的混凝土和外露鋼筋周邊的混凝土進行剔鑿,對露筋進行除銹處理,清潔創(chuàng)口,再用高強度復合砂漿進行填補。2、砼空洞、蜂窩缺陷1)清除松散砼后,內部無空洞、蜂窩的,對露筋進行除銹處理,清潔創(chuàng)口,用摻加高強度復合砂漿進行修補。2)清除松散砼后,內部仍有空洞、蜂窩的,對露筋進行除銹處理,清潔創(chuàng)口,再根據(jù)情況用高強度復合砂漿進行修補,注重新舊砼的結合及強度,并預留注漿孔灌注結構膠封閉,須小心清除松散砼,特別是內部砼,以確保修復過程中結構安全。3、對部分掉塊、露筋、露波紋管、蜂窩麻面等較嚴重的缺陷,采用高強度復合砂漿進行修復,并對其粘貼碳纖維布補強。碳纖維布粘貼后均應在纖維布外表涂刷保護層以防老化,并要求外表顏色盡量與橋梁砼原色一致。1)對于掉塊、露筋單塊面積>0.1m2(主要是承重結構),沿主筋方向加貼一層300g碳纖維布,其長度均為沿主筋方向向外各延伸0.25m,兩側向外至少延伸0.25m。4、支座安裝位置不準確,用千斤頂將梁片稍微頂起后,使支座移動到位。5、支座防塵罩缺失、破損,按設計安裝到位。6、支座掩埋,將支座周邊的掩埋物清除干凈,并根據(jù)支座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處理。7、四氟板支座上鋼板銹蝕處理:用鋼刷等工具先對鋼板進行除銹,清理完畢后涂上阻銹劑及防護漆。8、其它支座邊被明物頂住梁底或上下鋼板的,將各阻礙物予以清除;臨時支座未拆除的予以拆除。四、其它缺陷修復處理1、防震擋塊未設置或防震擋塊與邊梁密貼等缺陷處理。防震擋塊與邊梁密貼可采用小型切割機,在不傷及內部鋼筋的前提下,將梁體外側或防震擋塊內側的砼保護層適當?shù)那懈畈糠?,留出適當?shù)目臻g,保持梁體與防震擋塊的合適間距;對于部分未設置防震擋塊的墩柱,按照施工設計的要求立模澆筑擋塊。2、對于張拉槽未封堵,對張拉槽進行清理,用高強度復合砂漿封錨。3、對于取芯孔未封堵,T梁負彎矩張拉段封錨端未封錨缺陷處理,可參照梁體砼掉塊、露筋、空洞等處理方法處理。4、梁板脹摸缺陷處理。對于脹摸露筋的或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滿足要求的,參照梁板砼掉塊、空洞露筋、蜂窩露筋缺陷處理;對于脹摸不露筋且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的,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外觀影響不大的情況下可不做處理。5、支座墊石開裂處理、防震擋塊開裂處理。采用壓力注結構膠或用高強度復合砂漿修復。6、下部結構缺陷處理對少數(shù)護欄、護坡、承臺、蓋梁、墩柱等的掉塊、蜂窩、施工洞處理,參照混凝土表體缺陷處理方法處理。施工工藝1、裂縫修補工藝裂縫修補分為封閉膠封閉處理和畢可法(即恒壓灌注法)注膠處理施工工序。(1)封閉膠封閉處理施工工序為:裂縫表面處理→封縫膠泥封閉裂縫→膠泥上涂刷一層環(huán)氧樹脂膠液→檢查質量→潔凈表面→養(yǎng)護1)使用酒精等有機溶劑對準備封閉裂縫處進行清潔處理,并使混凝土表面充分干燥;2)將拌和好的封縫膠均勻地刮涂在構件表面裂縫處,使其將裂縫完全封閉;封縫膠不能涂得太薄或太窄,封縫膠的涂抹寬度應以2∽3cm,厚度2mm為宜。(2)畢可法修補畢可法修補使用的裂縫灌漿材料,要求粘度底,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和良好的柔韌性,硬化后不收縮,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具有瞬間固化特性(即固化是一突變過程)硬化后狀態(tài)穩(wěn)定。施工工序為:裂縫處理→埋設灌膠嘴→封縫→密封檢查→配制膠液→壓力灌膠→敲去灌膠嘴→涂刷結構膠并檢查固化情況采用畢可法處理的具體做法為:1)用鋼絲刷將裂縫周圍的灰塵,松散層等雜物清理干凈,用除塵器和酒精等將裂縫處的灰塵洗凈、清除、干燥。2)根據(jù)裂縫的寬度,確定灌膠底座的間距和位置,在裂縫端部、裂縫交叉處和裂縫較寬處設置灌膠嘴,貫穿裂縫須作開槽處理而且兩端必須埋設灌膠嘴。并用粉筆在裂縫表面做出標號;灌膠底座的粘貼間距應為:裂縫寬度在0.15mm以下時,底座間距為250mm左右;裂縫寬度在0.15mm以上時,底座間距為300mm∽350mm;原則上縫窄宜密,縫寬可稀,但每條裂縫至少有一個進漿孔和排氣孔。3)將灌膠底座按標注位置順縫粘貼在裂縫表面,灌膠底座之間的裂縫用封縫膠完全封閉。封縫膠涂得太薄或太窄,均容易造成灌縫膠的泄漏,因此,封縫膠的涂抹寬度為2∽3cm,厚度1mm;涂抹封縫膠至灌膠底座處時,應檢查底座是否粘接嚴密。若存在縫隙,用封縫膠對其進行周圈封閉,裂縫封閉后應進行壓氣試驗,檢查密閉效果;為確保固化,對封縫膠應至少養(yǎng)護12h;4)將灌縫膠混合均勻后,2專用注射器或手動及腳踏式泵壓器內。給注射泵套上專用的注膠嘴,通過注入口上的閥門逐漸加壓進行灌注,直至彈性注膠器膨脹至限高處;5)裂縫較寬的地方,先注射粘度低的灌縫膠,然后再加注粘度高的同種灌縫材料。灌漿后待縫內漿液初凝,可拆除灌膠底座并用封縫膠對灌漿孔進行封口抹平。灌膠順序,豎縫必須自上而下,平縫應從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灌膠。6)灌縫完畢后,養(yǎng)護一晝夜,等待膠固化。若溫度過低,則相應延長養(yǎng)護時間;養(yǎng)護結束后,應將裂縫周圍的膠渣、碎屑等雜物清理干凈。(5)裂縫修補注意事項1)進行灌漿前應對裂縫進行處理,將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清理干凈,并將有機溶劑將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保持干燥。2)灌漿機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漿前應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粘貼碳纖維布的施工工藝1)先對混凝土表面粉刷層進行鑿除,然后對梁進行表面打磨、平整,露出結構新面。無任何松散物、塵埃、油和油脂,有裂縫處應用鋼絲刷或壓縮空氣清理妥當。直角部分磨成圓?。≧>20mm)。2)配制找平材料并對不平整處做修復處理,使表體凹凸平整。3)用毛刷、滾筒或塑料刮板將底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構件表面,將粘纖維面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粘貼部位和碳纖維布上,將涂好膠的碳纖維布,拉緊對齊后粘貼。在施工過程中以滾筒壓擠碳纖維布使其與粘結樹脂充分結合,同時以壓板去除氣泡,實時觀察碳纖維布與水泥是否緊密結合,若仍有空隙或氣泡,注入粘結樹脂并加以壓平。4)然后在碳纖維布外表面也均勻涂抹面膠,并反復滾壓,使結構膠雙向充分浸潤碳纖維布。5)若多層粘貼,待手指觸感干燥,可進行下一層粘貼(重復第3步,第4步)。碳纖維布粘貼后均應在纖維布外表涂刷結構膠以防老化,并要求外表顏色盡量與橋梁砼原色一致。3、結構物及構件露筋掉塊的施工工藝(1)結構物及構件露筋需進行除銹處理銹蝕的施工工序為:破損混凝土剔鑿→鋼筋除銹清理→涂刷阻銹劑→涂刷保護劑1)破損混凝土剔鑿:用錘子、釬子等工具把剝離、破損的混凝土和外露鋼筋周邊的混凝土進行剔鑿,對于缺陷深度≥10cm,面積≥10cm×10cm時,表面鑿成方波型和鋸齒狀,直至露出混凝土的密實部分。并將表面的松散層、附著物、油污物、污垢、灰塵等清理干凈;2)鋼筋除銹:用鋼絲刷或鋼絲輪對銹蝕鋼筋進行打磨,將鋼筋表面的鐵銹清除干凈,并清理表面粉塵;3)涂刷阻銹劑:在除完銹的鋼筋表面用毛刷涂刷阻銹劑。4)涂刷鋼筋保護劑:對于外露鋼筋,涂完阻銹劑且表面干燥后,再在鋼筋上面涂刷鋼筋保護劑。(2)掉塊、蜂窩麻面、空洞等混凝土缺損修補施工工藝:1)在高強復合砂漿配置過程中,必須稱量準確,攪拌均勻。2)疏松砼需鑿除,并用鋼絲刷清除砼面上的浮渣、浮灰。3)用毛刷均勻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環(huán)氧界面劑,以增強舊混凝土和高強度復合砂漿之間的粘合力。4)將已經(jīng)配制好的結構膠或高強復合砂漿在其固化前及時對破損和鑿除混凝土基面進行修補,以達到其原結構尺寸或設計要求。5)在高強度復合砂漿修補完成之后的24h內,不能對修補砂漿進行擾動,保證良好的養(yǎng)護條件。4、梁體頂升工藝1、選定墩臺位并清掃↓2、標注測量參照線4.1、選擇平整位置4.2、上下鋼板墊放在平整位置上4.3、千斤頂支點對正鋼板中心點(同時又是梁體橫隔梁或梁肋中點)↓3、對病害位置拍照↓4、安放千斤頂→↓5、連接油泵站及每個油閥、千斤頂接頭↓6、準備就緒開始頂升↓7、頂升油壓至30Mpa后,回油(連續(xù)2-3次)↓8、施工操作拍照↓9、頂升過程檢查,觀察梁體變化↓10、梁體頂升到位后,關緊各個油閥,并停止油泵站工作↓11、更換或糾偏支座(對中、定位、確認)↓12、施工操作拍照↓13、測量、記錄20、移至新墩位↓↑14、回油,卸落千斤頂19、技術人員檢查、驗收↓↑15、支座更換或糾偏完成18、清掃墩位、清潔支座↓↑16、對換或糾偏的支座拍照→17、測量、記錄頂升流程圖頂升設備采用2臺液壓泵站、數(shù)個臺液壓千斤頂;液壓泵站放置在橋面上,安裝完成后,進行頂升系統(tǒng)的調試。(1)試頂所有準備工作齊備后(如檢查墊塊、千斤頂安裝、承力基礎、所有施工設備及材料等),千斤頂同時開動,進行試頂,按頂升行程進行頂升控制,試頂高度2mm,并持載5min以上后卸載。卸載后應認真檢查系統(tǒng)的各自控制系統(tǒng)及表觀現(xiàn)象,檢查重點有:所有油路有無漏油現(xiàn)象、千斤頂有無異?,F(xiàn)象、供電線路的表現(xiàn)磨損等。卸載后同時還應認真檢查千斤頂上下鋼板有無變形現(xiàn)象,必要時可調整鋼板的厚度以滿足頂升要求;認真檢查千斤頂放置位置下的結構物有無區(qū)別于頂升前的現(xiàn)象,如存在,應認真查出原因后方可正式頂升,嚴禁情況未明時繼續(xù)進行頂升。卸載后立即組織溝通會議,把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協(xié)調處理,明確對于組織結構、信息傳遞及反饋等過程控制中有無需再次強調及改進等。試頂升結束后,提供橋梁整體姿態(tài)、結構位移等情況,為正式頂升提供依據(jù)。(2)頂升準備頂升前完成以下準備工作:1)頂升系統(tǒng)可靠性檢驗、頂升系統(tǒng)測試已完成,無異?,F(xiàn)象。2)已確定觀測點。3)橋梁伸縮縫周邊不存在連接現(xiàn)象。4)人員培訓所有參與頂升的施工的人員都進行工作的嚴格分工,在進入現(xiàn)場前進行技術培訓。5)交驗點的確定在每個橋墩處的橋面上取5個斷面設3個監(jiān)測點,兩點在橋面兩側,一點在中線上,分別用于監(jiān)測頂升過程中橋梁的標高及中線位置變化,并作為頂升結束后的交驗點。頂升前應測得標高點初始值,以便頂升完成后進行復核。6)設置限位裝置:橋梁橫向依靠抗震防滑塊限位,縱向用鋼契塊在伸縮縫處做限位裝置。(3)正式頂升試頂完畢,在專業(yè)人員的統(tǒng)一指揮下千斤頂分組慢慢用力整體頂起梁體,頂升時各組千斤頂同步上升,各頂之間以位移分級控制,開始以3mm為一級,控制頂升速度不超過1mm/min,各項高差嚴格控制在0.5mm范圍內。每一級到位后統(tǒng)一停止,加專用墊塊,檢查各頂?shù)那闆r,確保工作狀態(tài)良好后再進行下一級頂升,如此反復。為了確保每片梁均勻同步升高,分級逐步向上頂升過程中做好測量、記錄工作,確保梁體、橋面系、支座更換維修前后一致。(4)頂升注意事項1)頂升關系到主體結構的安全,各方要密切配合;2)整體頂升過程中,認真做好記錄工作;3)頂升過程中,加強巡視工作,指定專人觀察整體個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若有異常,直接通知指揮控制中心;4)結構頂升空間內不得有障礙物;5)在施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結構的變形情況;6)頂升過程中,未經(jīng)許可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xiàn)場。第三章材料性能指標1、膠黏劑的安全性能指標碳纖維浸漬、黏結用膠黏劑安全性能指標性能項目性能要求A級膠B級膠膠體性能抗拉強度(Mpa)≥40≥30抗拉彈性模量(Mpa)≥2500≥1500抗彎強度(M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