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門人生哲學的課程2人本主義理論與應用第五章目錄人性哲學人格結構人格動力人格發(fā)展人格適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特色和發(fā)展引讀:自我實現(xiàn)者人格理論與人生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他強調人的天賦本性,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倡導人的潛能的實現(xiàn)。他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xiàn)理論對當今社會和現(xiàn)代教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畛闪苏軐W家尼采的格言——成就你自己。馬斯洛有著悲慘的童年,但卻有著積極的人生格調。他在其精彩的生命歷程中,將畢生的精力致力于發(fā)展人本主義心理學,并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證明了這一思想,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積極人生形象。馬斯洛弗洛伊德提供了心理病態(tài)的一半,而我們必須補上健康的另一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現(xiàn)實需要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導致一系列社會心理問題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社會經濟與科技發(fā)展迅速恢復,物質生活提高后的人民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與自我價值。然而高度發(fā)展的物質文明卻沒有滿足人民的需求,反倒出現(xiàn)了精神空虛、道德墮落、種族歧視、吸毒犯罪、價值觀危機等。新的社會心理問題需要新的理論解釋之前的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流派都不能圓滿地解釋這些問題一批追求新的理論來解讀社會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不斷地拋出了他們的見解,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由此,人本主義理論應運而生。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發(fā)展過程20世紀6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ogy)蓬勃發(fā)展1962年,馬斯洛和羅杰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一起創(chuàng)立了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1967年,馬斯洛當選美國心理學協(xié)會主席,標志著人本主義理論作為正統(tǒng)理論被接受。羅杰斯在二戰(zhàn)后最有影響的100位心理學家中名列第四,曾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理論取向關注健康人和正常人人本主義流派的理論家們雖然有各自獨立的理論觀點,但是他們的理論共同點是,關注健康人和正常人,都強調個人的責任、此時此地、個人成長等。主要代表人物馬斯洛羅杰斯第一節(jié)
人性哲學一、性善論人性本善思想根源與精神分析流派存在根本性的差異;較為接近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性善論”。觀點闡述該流派認為,每個人都有對美、真理、正義等的本能需求,而且是朝向自我實現(xiàn)、成熟和社會化的方向發(fā)展的(許燕,2020)。羅杰斯認為當人能自由地發(fā)揮功能,自由地去體驗,實現(xiàn)他的基本人性時,人就是一個善良的、社會性的動物,一個可以信賴的具有建設性的人。一、性善論惡來源于社會承認惡的存在馬斯洛認為世界上的邪惡和神經癥,均是由于不好的、不合適的環(huán)境造成的;但是人在壞環(huán)境中也不一定總會發(fā)展出精神疾病,因為人的本性中存在一種積極向上的傾向。羅杰斯根據(jù)20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得出,人由于內心的防御和恐懼,會做出窮兇極惡的事情,但是對他們進行心理治療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內心深處存在著強烈的向上的力量。如何區(qū)分環(huán)境的好與壞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人們都會希望表現(xiàn)出好的品質,如友善、愛、誠實等。所謂好的環(huán)境,就是那些有助于人的內在本質實現(xiàn)的環(huán)境;否則就是壞的或變態(tài)的環(huán)境。一、性善論其他觀點惡與善都是人性的潛能在馬斯洛逝世以后,羅洛·梅和羅杰斯關于人性問題開始了公開辯論羅洛·梅不同意羅杰斯關于“惡由環(huán)境造成”的說法,他認為惡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潛能,不正視惡的問題會對人本主義運動造成極其有害的影響。二、成長論人性最顯著的特點是“持續(xù)不斷的成長”人是一種“正在成長中的存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都重視人的自我發(fā)展和成長,每個人都具有成長的動力和實現(xiàn)潛能的傾向,并且這種動力會推動人朝健康、自我實現(xiàn)、自我了解的人格前進。因此,成長是人性共有的特點,人生要朝向于積極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斷前進,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境界。三、選擇論人的選擇是積極主動的以存在主義為基礎強調人的自由、選擇和價值。尊重每個人的自我選擇,但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昂山素姬被軟禁在緬甸的家中超過10年之久,為了倡導民主和人權,她拒絕離開她的國家以換取自由。理論思考: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什么?馬丁·路德·金面對警犬、消防水槍,為有著長期且牢固的種族主義傳統(tǒng)的美國社會贏得了人權改革的巨大勝利。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奮斗者們有怎樣的精神世界,崇高精神激勵下的人如何有著不懈的力量源泉。人本主義理論流派為每一個不屈從于命運的奮斗者提供了心理學的解讀。第二節(jié)
人格結構自我理論羅杰斯將“自我”視為人格的主要結構羅杰斯在長期的臨床治療中發(fā)現(xiàn),前來尋求咨詢和治療的來訪者總是提及“自我”,其問題都出自人格中的自我。當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與自我發(fā)生連接時就會產生價值感。在自我理論中,他提出了有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self)和理想自我(idealself)。自我理論(一)自我(self)自我是一個具有組織性、一致性和整體性的知覺模式羅杰斯認為自我只是那些與自己有關并能被個體意識到的經驗;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觀點,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是可以支配人的行動的。個體所做的各種事情,都以自我為出發(fā)點。例如,個體如果認為自己的舞姿優(yōu)美,就會找機會在人前顯露;如果認為自己的形象比較差,就會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自我與適應性一個成熟健康的人,其自我與真實自我(realself)應該基本相符。反之,往往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自以為是的人往往會產生過激性言行,不可一世,但最終會自食其果。自我理論(二)理想自我(idealself)理想自我是個體希望自己能夠具有的特征理想自我是個體認為重要的和有價值的品質,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財產或者社會地位方面的,是個體努力追求的發(fā)展目標。理想自我與適應性個體的自我概念也應當與其理想自我相接近,這就表示人格對自己本身的知覺和所希望成為的形象相符合,這樣人們就會對自己感到滿意,不會設置一些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所以,心理健康者的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是相當接近或相互符合的。希金斯的自我概念包含三部分,每種自我都有兩個視角(個體及他人)理想自我指個體自己或他人希望個體理想上應具備的特性的表征。應該自我指個體自己或他人認為個體有義務或責任應該具備的特性的表征?,F(xiàn)實自我指個體自己或他人認為個體實際具備的特性的表征。對比羅杰斯與希金斯的自我概念概念差異:應該自我是希金斯獨創(chuàng)提出的。不適應的來源:羅杰斯認為,任何種類的不合理觀念都會導致焦慮。而希金斯的觀點更為復雜,認為理想自我與應該自我的差異會導致焦慮,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異會導致悲傷和沮喪。理論思考:希金斯(E.ToryHiggins)的自我差異理論統(tǒng)稱為自我導向(self-guide)現(xiàn)實自我與自我導向的差距是自我差異(self-discrepancy)第三節(jié)
人格動力一、需要的種類(早期)(一)基本需要(basicneeds)也叫缺失性需要或匱乏需要,與人的本能相聯(lián)系,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包括人對生理、安全、愛、尊重的需要。如果基本需要如果缺失,就會產生匱乏性動機,人們尋求需要滿足的行為就會產生。例如,當人們饑餓時,為了滿足獲得食物的需要,匱乏動機會啟動,進而啟動尋找食物的行為。一、需要的種類(早期)(二)成長需要(growthneeds)也稱之為心理需要(psychologicalneeds),它不受本能的支配,為人類所特有的高級需要。是一種超越了生存需要之后,所產生的發(fā)自內心的希望發(fā)展和實現(xiàn)自身潛能的動機,即,自我實現(xiàn)需要。滿足了這種需要,人就會產生出強烈、深刻的幸福感——高峰體驗(peakexperience)五大特征:產生的突然性、程度的強烈性、感受的完美性、保持的短暫性、存在的普遍性。例如,郎平和中國女排姑娘們在球場上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了國人,在領獎臺上,女排姑娘與很多國人一起感受到了高峰體驗。心流(flow)定義是一種意識經驗的特征,指的是當人們全身心投入一項可控又富有挑戰(zhàn)的活動時會沉浸在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中,而當活動結束或當活動中途思維離開活動時會感到滿足和享受對比高峰體驗與心流相同點:它們都是積極的體驗,并且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同點:來源不同、形式不同理論思考:高峰體驗與心流二、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晚年提出的第六層需要時代背景:東歐東歐劇變之后,許多國營工廠不能再按時足額支付工人報酬。但奇怪的是,許多工人仍繼續(xù)有序地到工廠去工作。他們?yōu)槭裁催€要繼續(xù)工作呢?實證研究的回答:工作本身即有意義,員工通過工作自我實現(xiàn)季諾維耶瓦(Zinovieva,2001)訪談了近200位東歐的員工,發(fā)現(xiàn)工作本身提供了獲得他人尊重和自尊的機會。此外,員工的自我實現(xiàn)與工作投入和工作滿意度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Gopinath,2020)。生活視野:人工作為了什么?二、需要層次理論(一)生理需要與有機體生存、繁衍有關的需要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如對食物、水、睡眠、繁殖的需要等。一般認為,這些需要在人的需要中是最基本、最強烈的,優(yōu)先于任何其他層次的需要。人在食不果腹的狀態(tài)下,會不顧尊嚴地搶奪食物,而不會悠閑地讀書聽歌等,安全、尊重的需要就會退居后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恰當?shù)貪M足、而不沉溺于生理需要中。奢侈無度、性泛濫、酒精上癮等,都不是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二、需要層次理論(二)安全需要生命對于穩(wěn)定、依賴、秩序、法律、避免痛苦和恐嚇、受保護的需要等。一旦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安全需要就會出現(xiàn)。當未來不可預測時,或者當社會秩序動蕩不安時,人們的安全需要會更加強烈。例如,這次全球新冠疫情的流行就讓人類的安全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二、需要層次理論(三)愛與歸屬的需要是人們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指渴望在生活或職場中與他人或組織建立良好的關系,希望能給予別人愛并獲得愛,渴望被組織接納,歸屬于某一社會團體。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每一個人都希望參與到一個集體或團體之中。愛有兩種形式匱乏之愛——被愛的需要(自私的愛)例如,占有他人滿足自己,或者親近某個組織因為它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存在之愛——愛人的需要(基于成長的愛)成熟的愛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深切關懷,能夠給予他人愛和接受別人的愛。例如,關懷他人,或者為了國家奉獻自己。二、需要層次理論(四)尊重的需要包含兩個方面自尊的需要是對自己有力量、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獨立自由的渴望。來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他人承認我們是有能力和有價值的,包括有威望、有地位,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或賞識。穩(wěn)定的自尊馬斯洛認為,最健康、最穩(wěn)定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地受到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氣或虛偽的奉承之上。自尊與自我價值感自我價值感是隨情境波動的自我感覺自我價值感圍繞自尊波動,而波動程度因人而異。自尊的穩(wěn)定性低自尊穩(wěn)定性的代價在面對日常煩惱時,自尊穩(wěn)定性差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消極情緒和表現(xiàn)出敵對行為(Kernis,2005)。低自尊穩(wěn)定性源自對外部環(huán)境的關注導致高自尊穩(wěn)定性的人會依據(jù)自己的意愿做決定;低自尊穩(wěn)定性的人更可能為了討好別人而行事(Kernisetal.,2000),過分泛化地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具體的結果或事件(王軼楠,2018)。心理實驗室:自尊及其穩(wěn)定性二、需要層次理論(五)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發(fā)揮自身最大潛能的需要人性的主要動機是自我實現(xiàn)而不是生物性需要的滿足。在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人們會朝向成長的方向,完成與自身能力相符的事情,將會感受到最大的快樂。自我實現(xiàn),將使個體更加復雜、獨立、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責任感。前提條件自我實現(xiàn)需要的產生依賴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滿足。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安全需要、愛與尊重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他是很難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境界的。二、需要層次理論(五)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僅1%的人能真正自我實現(xiàn)第一,自我實現(xiàn)動機是微弱的,很容易被壓抑、被控制、被更改或者消失;第二,多數(shù)人不敢正視自己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固執(zhí)于現(xiàn)有的自我概念,相信“命中注定”;第三,文化環(huán)境會強加給人們特定的規(guī)范,阻礙個體的自我實現(xiàn);第四,自我實現(xiàn)需要是由成長需要驅動的,其發(fā)展和持續(xù)依賴于個體自己的潛能;第五,人們存在約拿情結(Jonahcomplex)。對自己而言,約拿情結表現(xiàn)為逃避成長,拒絕承擔更大的使命;對他人而言,約拿情結表現(xiàn)為嫉妒他人的優(yōu)秀和成功,對他人的不幸幸災樂禍。馬斯洛認為,只有當我們更加喜愛他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時,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在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喜愛并培養(yǎng)這些品質。自我實現(xiàn)者的特征1對現(xiàn)實的有效知覺能認清現(xiàn)實,識別虛假和欺騙,不會讓期望和欲望蒙蔽自己的知覺。2悅納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沒有抱怨和挑剔。3自發(fā)性內心自然率真,行為單純而自然,不需要裝腔作勢,忠實于自己。4以問題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解決問題,對宏大的哲學問題和道德問題感興趣。5喜歡獨處不回避與人交往,但獨處時也感到舒服。6獨立于文化和環(huán)境不隨波逐流,喜歡追隨自我決定的興趣。7對新奇有持續(xù)的欣賞力欣賞任何平常的事物,能從世俗中發(fā)現(xiàn)快樂和敬畏。8頻繁的高峰體驗高峰體驗是一種奇妙的和令人敬畏的瞬間感受,是個體擁有的充滿意義的特殊經歷,他們幾乎每一天都有這種體驗。9真正的幫助人類的意愿所有自我實現(xiàn)的人都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地關心人類。10與志同道合的人建立持久而深入的人際關系雖然他們非常關心其他人,但擁有較少的親密朋友,他們傾向于尋找其他自我實現(xiàn)者做朋友,且友誼深厚。11民主價值觀尊重所有的人,寬容、平等地對待各種各樣的人。12道德標準明確,分辨目的和手段的區(qū)別有強烈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清楚自己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手段,但不會為達到目標不擇手段。13有卓越的幽默感他們的幽默是善意的,不傷害他人,更傾向于自嘲。14富有創(chuàng)造力具有創(chuàng)造力,對每一件普通的事情都保持新鮮感。15具有批判精神注重內心體驗,傾向于與眾不同,不受文化的束縛。資料來源:拉森,巴斯,2011;許燕,2020。
馬斯洛具有豁達、樂觀、堅毅、創(chuàng)新的人格特征,積極探索真善美,追求自我實現(xiàn)。人物印象馬斯洛給了那些希望自我實現(xiàn)的人一些建議要坦白自己的感情,不要心胸狹窄。要多從積極樂觀和長遠的角度看問題。對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多一份欣賞,少一份抱怨;即使有不如意的地方,也要盡力想辦法解決;多一份實干,少一份空談。確定積極可行的生活目標,并且要全力以赴,但不要期望未來的結果一定成功。堅持真理,即使眾人反對,也要挺身而出,為正義而奮斗。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偶爾的身心放松,有助于潛力的發(fā)揮。與人交往要坦誠,要讓別人了解你的優(yōu)點和缺點,也要與別人分享快樂和痛苦。
應用啟示錄:自我實現(xiàn)的方法二、需要層次理論(六)自我超越的需要(metaneeds)是更高層次的、超越于自利動機的需要達到這個階段的個體不再僅限于追求個人利益,而是開始認同那些比個人利益更偉大的事物,致力于幫助他人,并試圖通過神秘或超個人的經歷實現(xiàn)與超然的對話,表現(xiàn)為服務他人、對理想(如真理、藝術)或事業(yè)(如社會正義、環(huán)境保護主義、科學追求)的奉獻。區(qū)分特質與狀態(tài)特質自我超越:是個體的一種價值傾向,強調的是對他人福祉和利益的關心,對應的具體價值觀為普世(universalism)與慈善(benevolence)。例如,雷鋒就是一位自我超越者。狀態(tài)自我超越:指個體超脫對自我利益的追求,降低貪婪動機,轉而將他人納入自我的范疇一并考慮,并伴隨體驗到自我超越情緒(敬畏感、道德提升感、感激、欽佩感等)。一貫貢獻者(consistentcontributors)是不求回報,一心為組織、為他人奉獻的個體。例如,雷鋒就是典型的一貫貢獻者。一貫貢獻者的積極效應通過使團隊成員產生自我超越體驗,提高團隊的合作性(Weber&Murnighan,2008)。促進團隊的親社會行為,團隊更愿意對那些遭受不公平對待的陌生人進行補償。隨著一貫貢獻者的自我犧牲增多,其對團隊的積極效應增強。知識擴展:一貫貢獻者效應二、需要層次理論(七)需要層次間的關系需要的發(fā)展是連續(xù)的、重疊的和波浪式向前推進的只要下一級需要部分地得到滿足,上一級需要就會啟動。但是,低級需要滿足的程度決定著這些需要對以后行為的影響程度。越是低級的需要,如果被剝奪,引起的反應就越是強烈和迫切。滿足某種需要的途徑和方式受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例如,在有的社會成為一名大學教授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而在有的社會能捕到獵物就能贏得相應的尊重。大多數(shù)行為是多種動機驅動的結果例如,任何科學家的研究工作都不僅僅是出于喜愛,同時也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二、需要層次理論(七)需要層次間的關系高級需要的特點(引自鄭雪編著,2007)進化視角:低級需要是動物與人類共有的,越是高級的需要,就越是人類所特有的;發(fā)展視角:高級需求的出現(xiàn)時間更晚;高價值性:生活在高級需要的水平上的人會更健康,同時會帶來更大的幸福感;容忍犧牲:由于高級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人們愿意為高級需要的滿足犧牲更多的東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級需要滿足的喪失;反應?。簞儕Z高級需要引起的抵御和緊急的反應更少;模糊性:高級需要不像其他需要一樣明確,不容易察覺,容易由于暗示、模仿或者錯誤的信念和習慣而與其他需要混淆;廣闊性:需要的層次越高,愛的趨同范圍就越廣,其社會價值就越大,自私成分就越少。第四節(jié)
人格發(fā)展自我發(fā)展理論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就是自我的形成和發(fā)展在羅杰斯的理論中,自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自我的充分發(fā)展是個體生長和發(fā)展的目標。影響自我發(fā)展的因素積極關注的需要價值條件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一、積極關注的需要積極關注的需要(needofpositiveregard)指在生活中得到周圍人的關心、同情、尊敬、認可、溫暖等情感的需求。每個人都有獲得他人積極關注的需求,這種需求來自于他人的贊許。重要他人影響個體的自我概念形成在成長初期,兒童迫切地希望獲得重要他人的關注與贊許例如,孩子參加父母安排的活動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而只是為了獲得父母的贊許。自我概念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個體在與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親人、照料者、老師、朋友等交往時,會逐漸形成基于周圍人評價的自我概念。二、價值的條件價值條件(conditionsofworth)是重要他人對孩子獲得積極關注所設定的條件。當孩子出現(xiàn)令父母滿意的言行(好行為)時,父母就給予贊許;當孩子出現(xiàn)父母不喜歡的言行時,父母就會批評或不理睬。慢慢地,孩子明白父母的積極關注是有條件的,區(qū)分可做和不可做的行為。有條件的積極關注指只有在滿足了一定的條件時才獲得的積極關注。影響的雙重性:一方面,內化的價值條件能指導孩子言行;另一方面,孩子喪失自己的期望和想法,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取悅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喪失自我實現(xiàn)的能力。自我價值權變性(contingencyofselfworth)個體的自我價值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于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取得成功或達到預期的目標(Crocker&Wolfe,2001)。個體的自我價值權變性負面影響心理健康出現(xiàn)內化問題(Woutersetal.,2018)外貌方面權變的自我價值可能會導致社交媒體成癮等(Kanat-Maymonetal.,2018)調整自我價值的權變性作為防御反應自尊水平高的人會通過減少他們受威脅領域的自我價值權重來應對自我威脅(Buckinghametal.,2019)。心理實驗室:自我價值的權變性三、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無條件的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是沒有附加條件的積極關注。羅杰斯認為,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都應當?shù)玫綈?。父母應該無條件地積極關注兒童。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與糾正行為不沖突:例如,“你做錯事了,但是我仍然愛你,只是我不希望你再做那樣的錯事了。”兒童在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下才能接納自我,開始實現(xiàn)理想自我。為什么我們很難接收那些與自我概念不協(xié)調的信息?回答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是在有條件的積極關注環(huán)境中長大的。結果我們學會了拋棄自己的真實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贊許的那一部分自我。從而,我們失去了與自己真實情感的聯(lián)系,也不可能成為心理和諧的人。應對尋找其他的無條件積極關注的來源,父母并不是這種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唯一來源。人本主義的治療師可以幫助他人回到自我滿足和快樂中去。生活視野: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第五節(jié)
人格適應一、適應的性質(一)自我的一致性定義個體要維持各種自我知覺之間的一致性,并且在自我概念和經驗之間起到協(xié)調組織。心理健康的人是自我與經驗完全相符的,對經驗是開放的。機能完善的人具有五個特征:第一,對經驗更加的開放第二,更富于存在感的生活第三,信任自己的機體第四,富于創(chuàng)造力第五,生活豐富一、適應的性質(二)自我不協(xié)調定義當個體感受到自我概念與其實際經驗之間出現(xiàn)差距的時候,就會處于不協(xié)調的狀態(tài)。應對:否認、扭曲例如,一位學業(yè)自卑的大學生,當專業(yè)課的期末考試獲得了好分數(shù)時,他會否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而將之曲解為撞大運。否認:拒絕把有危險的經驗納入自我概念中,在潛知覺水平處理威脅信息。扭曲:雖然會讓經驗進入意識層面,但是會錯解經驗的含義。每一次否定或扭曲都會使人們離真實地感受生活越來越遠。自我不協(xié)調是造成適應不良和病態(tài)行為的根源二、來訪者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therapy)羅杰斯的治療取向減少現(xiàn)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差距,幫助當事人減少人格的內部沖突,使一個人回到自我實現(xiàn)的道路上去。(一)基本假設來訪者是自己最好的專家治療師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在過程中,治療師不給勸告、不做評價、不給資料,也不給予指導或勸說,只是傾聽。治療師幫助來訪者澄清、反映自己的認知和情感,通過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舒適的環(huán)境,使來訪者能夠發(fā)現(xiàn)被扭曲、被束縛的自我,從而可以自發(fā)地改變自己。二、來訪者中心療法(二)治療條件治療師的真誠接納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共情(empathy)羅杰斯在咨詢現(xiàn)場給來訪者們提供安全、接納的環(huán)境咨詢案例來訪者:苦惱起床的時間每天晚上睡覺前,我總是試著催眠自己,想讓自己第二天早上八點起床??墒遣恢趺锤愕模刻炜傄街形缡欢c……我也曾經早起過,可是每次早起,整個人都昏沉沉的,無法集中精神,反而做不了任何事。晚起也不是,早起也不是,真不知道該怎么做?治療師:共情晚起讓你做事的時間減少了,你焦慮不已。早起使你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低。不管早起還是晚起,似乎都不適合你,你覺得好懊惱,不知如何是好。心理咨詢室:治療師的共情共情:重要的培訓內容讓治療師準確理解和把握來訪者的問題所在,并通過準確地描述其問題和感受,來引導來訪者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更重要的是,它不會讓來訪者受到再次傷害。心理咨詢室:治療師的共情二、來訪者中心療法(三)治療過程咨詢師讓來訪者聽見他們自己說的話復述:把來訪者的注意力指向正在說的內容,從而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治療師只是復述他們聽到的內容,它們只是讓來訪者同意或者反對的提示。來訪者成為機能完善的人來訪者就會逐漸了解自己扭曲或否認了某些經歷。例如,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正在努力適應父親提出的那些不可能實現(xiàn)的期待。在無條件支持的氛圍中,來訪者會拋棄防御機制,接納自我。(四)治療效果案例:來訪者變得能更充分地發(fā)揮功能或更接近自我實現(xiàn)的狀態(tài)(伯格,2014)工具:Q分類法自我評定閱讀寫有自我描述特征的卡片據(jù)與自己的符合程度將卡片分為若干類按照正態(tài)分布的形式排布計算相關系數(shù)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相關在治療后應該提高二、來訪者中心療法123456789每堆中的項目數(shù)4極為符合極不符合每堆中所需陳述句7101316471310Q分類法(四)治療效果案例:治療各階段的相關系數(shù)(引自許燕,2020)治療前,相關系數(shù)為0.21;經過治療,理想自我和現(xiàn)實自我間的一致性顯著提高,且在治療后繼續(xù)提高;經過治療,患者改變了看待自己的方式,前后的現(xiàn)實自我相關系數(shù)只有0.30。二、來訪者中心療法Q分類方法是一種人格測評技術成人的人格自評,兒童的人格他評(父母評兒童的人格)優(yōu)缺點優(yōu)點:確定人格特質的不同層次(“極為符合”-主要特質)缺點:效度不高引起被試的防御反應:進行防衛(wèi)性分類,使得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之間的矛盾比實際少兩次或多次的人格自評中,會出現(xiàn)記憶的污染效應。運用強迫性分配方式,容易引起被試的反感。由于要求被試檢視的卡片較多,容易影響被試的注意集中,并缺乏耐心。心理實驗室:Q分類法的特點二、來訪者中心療法(五)教育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成長,而不是教學方法。實現(xiàn)教育目標有三個條件:幫助學生形成自我教師對學生要有真誠的態(tài)度對學生產生共情式的理解新來的老師,基廷,告訴學生要“把握當下”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學生們成立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耙詫W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勝任需要和關系需要自我決定理論認為,這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是一個人心理成長和擁有幸福感的必要條件。生活視野:電影《死亡詩社》中的教育理念三、成為你自己按照自己的本性活著最重要人格健康的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經歷,并接受其他人是不同的這一事實。當我們擺出某種不真實的面孔,并試著遵照他人期望行動的時候,存在的焦慮和內心的沖突就會出現(xiàn)。“成為你自己”≠自私自利肯定自己的消極感受體驗和肯定我們的真實感受發(fā)揮道德作用,阻止憤怒的感受導向攻擊行為回擊會傷害自己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樂觀,并且理解讓人厭惡的人,找到他們善的一面。有時候這種信念甚至會引起戲劇性的轉變;即使沒有這種效果,(對羅杰斯而言)我們也應該堅持自己,不因他人而改變自己。但是,當邪惡無度時,我們要做出正義的行為,遏制邪惡的泛濫生活視野:面對厭惡的人,我們怎么辦?第六節(jié)
人本理論的特色和發(fā)展一、理論特色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60到70年代迅速席卷心理學界。與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主義理論相比,提供了另一種看待人性的方式。一、理論特色(一)個人責任人有自由意志,所以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與選擇負責任(二)此時此地反對精神分析過去永遠消失了,它只有在作為當前的知覺解釋時才是存在的。個體能決定當下的生活過去對現(xiàn)在的影響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成為機能完善的人。一、理論特色(三)個人成長當人們當前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后,會產生了積極尋求發(fā)展的動力,始終朝著某種令人滿足的個人狀態(tài)前進。馬斯洛稱為“自我實現(xiàn)”;羅杰斯稱為“機能完善的人”(四)個體的現(xiàn)象學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二、后續(xù)發(fā)展: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可以看作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再生從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的最初幾年,人本主義心理學似乎銷聲匿跡,直至積極心理學的出現(xiàn)。(一)研究主題第一,積極的主觀體驗第二,促進個體發(fā)展的積極特征第三,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tǒng)知識擴展:幸福感的結構(二)積極心理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fā)展與超越聯(lián)系:關注健康人群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個體的自我實現(xiàn)和高峰體驗積極心理學強調個體的積極主觀體驗和積極人格特質區(qū)別(Seligman&Csikszentmihalyi,2000)研究方法:積極心理學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而人本主義心理學更提倡質性的研究取向研究側重點:積極心理學批判人本主義心理學過于關注自我,,忽視社會和群體的價值二、后續(xù)發(fā)展:積極心理學(三)幸福和積極心理學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是個體根據(jù)自定的標準對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的指標。具有主觀性、相對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什么會影響主觀幸福感人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只有近三個月的生活事件才會影響主觀幸福感。單純的金錢買不到幸福。那些認為金錢會決定幸福的人,更可能因為缺錢而不幸福。主觀的財務狀況和主觀的生活控制感影響幸福感。二、后續(xù)發(fā)展:積極心理學(三)幸福和積極心理學意義幸福感(eudaimonicwell-being)幸?!傧順罚貉芯空邊^(qū)分了享樂幸福感(hedonicwell-being)和意義幸福感前者指的是,舒適、快樂、享受的生理狀態(tài);后者則強調意義感、自身發(fā)展、自身潛能和價值。意義幸福感超越了情緒本身,即使經歷痛苦,意義也可以讓人幸福,是一種自我實現(xiàn)。比如健身有時是痛苦的,但是堅持健身會給人帶來快樂。高意義幸福感意味著更好的內分泌狀態(tài)和心血管狀態(tài),面對逆境時生病概率也更低。二、后續(xù)發(fā)展:積極心理學(三)幸福和積極心理學什么樣的人最幸福:幸福是一種能力合理化:幸福的人主動搜索“好消息”,認為事情正處于最佳狀態(tài);關注自我:幸福的人還很少擔心與他人比較會怎么樣,而不幸福的人常常糾結于消極的事,沉浸于他們的不幸和問題中(Dieneretal.,2006);經營關系:幸福的人與他人有著友好的關系,經常幫助他人,對他人充滿信任和信心。創(chuàng)設幸福氛圍:幸福的人傾向于思考和回憶他們生活中幸福的事,通過有利于個人成長的人本主義價值觀、有意義的社會關系和回饋社會來創(chuàng)造生命的意義。二、后續(xù)發(fā)展:積極心理學關于如何追求幸福的分歧一些學者注重朝向基于外部環(huán)境的社會行為:如,利他、忠誠、寬恕利他行為具有收益;有時候外部行為有助于一個人形成積極的自我定位。一些學者注重內部合理化的過程:如,回憶積極事件、不為他人的成功而煩惱和適應自己的環(huán)境等。高幸福感的學生對他們的大學選擇更滿意,而且他們對于曾經拒絕他們的大學表現(xiàn)出了更尖銳的貶低,以此來維持他們的幸福感(Lyubomirsky&Ross,1999)生活視野:自我實現(xiàn)和幸福
追求幸福的建議(Diener,2000;Lyubomirsky,2001;Dieneretal.,2006)幫助他人監(jiān)控自身對財富的追求遠離電視記錄值得驕傲的事情尋求人生的心靈體驗設置長遠的目標接受幸福感改變的緩慢生活視野:自我實現(xiàn)和幸福
人格特質和價值觀是如何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與幸福感和自尊又有何種關聯(lián)?(Fetvadjiev&He,2019)人格特質比價值觀更穩(wěn)定人格特質比價值觀的預測作用更強人格特質比價值觀對消極情緒、生活滿意度和自尊的預測作用更強因果方向猜測:人格特質→幸福感,幸福感→價值觀人格特質→幸福感:人格特質對幸福感的預測作用>幸福感對人格特質的預測作用;幸福感→價值觀:幸福感對價值觀的預測作用>價值觀對幸福感的預測作用。所以,人格特質是幸福感和自尊的主要驅動力前沿進展:人格特質、價值觀、幸福感與自尊
空心病徐凱文提出,是一種對生活的無意義感——沒意思,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北京大學新生中有30%有“空心病”空心病究竟從何而來?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被啟動:基本需要已經被到滿足人的異化問題:人被視為工具,成功的目標是單一的(“價值條件”)學習人本主義心理學,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洪流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追尋人生的幸福與意義?,F(xiàn)實思考:現(xiàn)代人的“空心病”
思考題1.馬斯洛認為,人性本善。你是否同意?為什么?2.馬斯洛認為,我們不僅害怕失敗,還害怕成功。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信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最大的目標是什么?你對自己的自我實現(xiàn)進程是否滿意?3.依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發(fā)展的最高層次是超越自我,為人類發(fā)展做貢獻。請基于此分析一貫貢獻者的人格特征。4.許多治療師認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堅持應用羅杰斯的來訪者中心療法是不可能的,因為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參考自己的理論并存有個人偏見。你同意這種觀點嗎?對此,你怎么理解?5.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有哪些應用?推薦閱讀書目1.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成明,編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這本書以全新的視角,介紹了馬斯洛的理論精華。書中解答了關于人生的一系列問題,引導我們了解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幫助我們調動自身一切積極的因素以實現(xiàn)最完美的自我,創(chuàng)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2.馬斯洛.動機與人格.3版.許金聲,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在書中馬斯洛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主義心理觀、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xiàn)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峰體驗理論等。該書包含了馬斯洛對人類心理學的重要發(fā)問和早期探索,它在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和全面的關于人性的觀點方面有著巨大的影響。推薦閱讀書目3.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曹曉慧,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9.這本書詳細探討了自我實現(xiàn)、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高峰體驗、需要層次關系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和哲學觀點,是一本人本心理學的啟蒙讀物。4.羅杰斯.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李孟潮,李迎潮,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該書是當事人中心療法創(chuàng)始人羅杰斯對臨床心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這本書詳細介紹了當事人中心療法的產生、發(fā)展和前景,并通過案例記錄的重現(xiàn)向讀者展示了該理論運用的特點及原則,直觀易懂。推薦閱讀書目5.羅杰斯.論人的成長.石孟磊,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9.這本書所討論的內容已不局限于心理療法,而是一種觀點、一種哲學、一種存在方式。此書共包含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自己的成長體驗,以及人生觀的起源等;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其專業(yè)觀點和參加的各種活動;第三部分重點討論了教育問題,并提到了對于教育的認識以及展望;第四部分敘述了他對文化巨大改變的看法,也推測了世界改變的方式。6.羅杰斯,弗賴伯格.自由學習.王燁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自由學習》是羅杰斯等將“來訪者中心”的心理咨詢理念應用于教育實踐的經典著作,全面闡述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育實踐和研究成果,對全球教育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視頻資料《心靈捕手》(1997)GoodWillHunting,是一部勵志劇情電影,講述一個名叫Will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導演為格斯·范·桑特。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杭汀(Will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shù)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辛·馬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并找回了自我和愛情。視頻資料《心靈奇旅》(2020)一位中學音樂老師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機會,在紐約最好的爵士樂俱樂部演奏。但一個小失誤把他從紐約的街道帶到了一個奇幻的地方——“生之來處”(theGreatBefore)。在那里,靈魂們獲得培訓,在前往地球之前將獲得他們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決心要回到地球生活的喬伊認識了一個早熟的靈魂“二十二”,“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對于人類生活的興趣。隨著喬伊不斷向“二十二”展示生命的精彩之處,他也將領悟一些人生終極問題的答案。END第五章人本主義理論與應用一門人生哲學的課程2特質理論與應用第六章目錄特質的概念特質結構人格維度大五人格理論特質理論的應用理論特色與發(fā)展引讀:類型與特質“凡物莫不相異”。類型說把人格分為不同類型,非此即彼但又彼此割裂,典型代表是“體液說”,其特點是描述人格之間“質”的不同,忽視其中“量”的差異。特質說在類型說的基礎上,更為關注人格差異“量”的差異,認為人格是由不同的特質按照一定之規(guī)組合在一起。ABCD特質理論的發(fā)展年代社會和科學背景古希臘體液說的提出,為性格和氣質概念的研究奠定基礎古代將人的本性與空氣、土壤、火和水置于同等地位,并進行比較宗教將個人看作非凡的創(chuàng)造,有好有壞中世紀人類在善良和邪惡中掙扎開始進行關于個體差異的基本特質的研究,但是沒有取得成功19世紀強調原因和合理性,哲學家尋找人性的核心榮格及其同事開始研究個體之間的深層次上的差異(主要是對世界的感知方面)20世紀20-40年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主要從事實驗心理學研究,精神分析學家主要從事臨床心理學研究奧爾波特提出人格特質理論,將特質定義為一個神經生理結構,它能夠使得特定的刺激具有機能對等性,而且能夠引發(fā)持續(xù)性的行為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引發(fā)了對宣傳活動和個人獨裁特質的興趣卡特爾等應用統(tǒng)計技術(尤其是因素分析)來評估智力和其他的個體差異;默里發(fā)展了以動機為基礎的個體差異理論,“個性學”術語產生20世紀30-50年代基于統(tǒng)計的測驗成為大學入學考試、心理測查和其他一些應用領域的標準和規(guī)范;臨床心理學也傾向于朝科學方向靠攏人格心理學的危機:特質很難預測不同情境下的行為20世紀60-70年代社會改變的時代,美國人主張新的公民權利和女性權利大五人格理論占據(jù)特質理論的首要地位20世紀90年代應用追蹤方法的研究增加,顯示出某些特定的個體差異的長期穩(wěn)定性以更加復雜的方式來研究特質、動機、目標和表現(xiàn)風格21世紀人格心理學恢復了其作為一個主要的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地位理論思考:人格心理學中特質理論取向的發(fā)展史代表人物卡特爾奧爾波特艾森克第一節(jié)
特質的概念一、奧爾波特對人格和特質的界定(一)人格界定人格是一個人的內在心理生理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組織,它決定了此人對其環(huán)境的獨特適應。1961年,奧爾波特把“對環(huán)境的獨特適應”改為“獨特的行為和思想”,因為個體的行為既可以是順應的,又可以是前攝性的,個體不僅僅能夠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還可以影響環(huán)境并與其相互作用。整合綜合性層次性個別性適應性
奧爾波特具有整潔、規(guī)律、守時、嚴謹、堅忍、積極、創(chuàng)新、善于思考的人格特征。人物印象一、奧爾波特對人格和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特質是人格的結構單元,是一種概括化的神經生理系統(tǒng)(neuropsychicstructure),它具有使許多刺激在機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誘發(fā)和指導相等形式的適應性和表現(xiàn)性的行為。一、奧爾波特對人格和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特質的內涵一種潛在的反應傾向一、奧爾波特對人格和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特質的內涵具有可推測性具有概括性和穩(wěn)定性具有自身的活躍性具有獨特性特質間可能具有相關性二、卡特爾對人格與特質的界定(一)人格界定人格是可以容許我們預測一個人在某一個情境中將表現(xiàn)的行為,人格研究的目標就是要建立有關不同的人在各種社會環(huán)境和一般環(huán)境下將會做些什么的法則。二、卡特爾對人格與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特質是形成人格結構的要素,更精確地說,是由行為推論而來的心智結構,是特質使得個體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現(xiàn)出一致的行為。二、卡特爾對人格與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特質的內涵特質是相對穩(wěn)定并且具有預測性。人格的基本元素(根源特質)只有通過因素分析(factoranalysis)的方法才能夠被區(qū)分出來。只有少數(shù)特質是獨一無二的,而大部分的共同特質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特質是人格的結構,人格的結構和動力是區(qū)分開的。人物印象卡特爾興趣廣泛、智力超群,嚴謹求實、成果繁多,這與他本人珍惜時間的個性很有關系。自1928年他23歲發(fā)表第一篇文章算起,平均每兩個月他就有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面世。三、艾森克對人格與特質的界定(一)人格界定人格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智能和體質等,一個相當穩(wěn)定而有持續(xù)性的組織,它決定了對于環(huán)境的獨特適應。性格是指其在意愿行為方面比較長期而穩(wěn)定的形態(tài);氣質是指其在情感行為方面比較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形態(tài);智能是指其在認知行為方面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形態(tài);體質是指其在身體形態(tài)和神經及內分泌方面比較長期而穩(wěn)定的形態(tài)。三、艾森克對人格與特質的界定(二)特質界定穩(wěn)定的特質是構成人格的基本單元,這些特質結合在一起構成類型(type)。特質是人格的結構單元,具有一定程度跨時間、跨情境的穩(wěn)定性,也能在某種程度上預測個體的行為,是一種內在品質。
艾森克具有堅持、興趣廣泛、高創(chuàng)造力、勇于探索、理性、批判、冷靜、好辯的人格特征。人物印象人格心理學家對特質意義的表述并不一致。有的人格心理學家將這些屬性看成人內在的屬性,是行為表現(xiàn)的內因,但特質并不等同于行為。有的人具有貪吃的特質,卻并不代表這個人時刻會表現(xiàn)出貪吃的行為。另一些人格心理學家并不進行類似的因果假設,只是通過特質術語來描述人類某些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特質代表的是行為傾向,但并不能說明行為背后的原因。生活視野:人格結構的描述元素——特質第二節(jié)
特質結構一、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分類共同的生物學遺產共同的文化遺產共同的組織結構(一)共同特質自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Allport&Odbert,1936)運用詞匯學的方法探究人格結構以來,人格心理學家一直致力于發(fā)現(xiàn)能夠準確描述人格特質的維度。詞匯學假設(lexicalhypothesis)認為人們所需要的概念和建構都會在自然語言中被編碼,每一種文化下的自然語言都包含所有能描述人格的維度,不同詞匯描述了不同的人格表現(xiàn)?;谌烁竦脑~匯學假設,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中國人的“善”人格包含盡責誠信、利他奉獻、仁愛友善、包容大度四個維度;“惡”人格包含兇惡殘忍、虛假偽善、污蔑陷害、背信棄義四個維度(焦麗穎等,2019)。心理實驗室:詞匯學研究方法的運用——中國人的善惡人格特質一、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分類(二)個人特質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定、獨特的傾向,也被稱為個人傾向。同一個特質,當被用來描述群體時可以被稱為共同特質,當被用來描述個人時,便被稱為個人特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兩個個人特質完全相同的人。一、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分類(二)個人特質首要特質(cardinaltrait)也叫顯著特質(eminenttrait),表現(xiàn)一種占絕對優(yōu)勢的行為傾向,這種傾向的滲透性極強,幾乎所有的行動均可受此傾向的影響。一、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分類(二)個人特質中心特質(centraltrait)也叫核心特質,是指普遍性與滲透性略弱于首要特質的重要人格特質。每個個體都有幾個中心特質,奧爾波特的研究表明:一般為5-10個,平均為7.2個。一、奧爾波特的三層次特質分類(二)個人特質次要特質(secondarytrait)代表那些不甚明顯、一致性與概括性較差、滲透性較弱的人格特質。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一)共同特質和個別特質共同特質(commontrait)是某一地區(qū)、某一群體、某一社會中各成員所共有的特征。個別特質(uniquetrait)是指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征。所有的人都具有共同特質,但這些特質在不同人身上的強度不同。俗話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研究者們提出了地緣人格的溫度理論,指出溫度決定了勞動生產模式,影響了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左右了人類遷移的選擇。因此,溫度是影響人格特質的最根源的因素。在中國,研究發(fā)現(xiàn)居住在適宜溫度(22℃)城市的人,在社交性和穩(wěn)定性人格維度(包括宜人性、盡責性和情緒穩(wěn)定性)以及個人成長和可塑性人格維度(包括開放性和外傾性)上得分都顯著較高。這可能是因為適宜的大氣溫度鼓勵人們更多進行戶外互動、社會交往、探索以及接觸新事物。知識擴展:居住在同樣氣候條件下的人們會有共同
的人格特質嗎?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二)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surfacetrait)是彼此關聯(lián)的可以觀察到的特質,不是一種解釋性概念。根源特質(sourcetrait)是行為的內在根源,是個體人格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支配個人的一貫行為,具有對行為的解釋力。表面特質是根源特質的表現(xiàn)形式。根源特質可看作是人格的元素,人們所做的一切都受其影響??ㄌ貭柛爬ǔ?6種根源特質,并據(jù)此設計了著名的16種人格因素問卷(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e,16PF)。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三)體質特質和環(huán)境鑄造特質在根源特質中,由遺傳的、身體內部條件構成的特質叫做體質特質(constitutionaltrait),而來源于環(huán)境與后天經驗的特質叫做環(huán)境鑄造特質(environmental-moldtrait)。如果通過因素分析找到的根源特質是純粹的、獨立的,那么這個根源特質就不可能既有遺傳的成分又有環(huán)境的成分,而只能來自其中之一。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四)能力特質、氣質特質和動力特質在個體所擁有的根源特質中,決定他如何有效地完成預定目標的特質叫能力特質(abilitytrait)。智力是最重要的能力特質之一,卡特爾區(qū)分出兩類不同的智力:晶體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流體智力(fluidintelligence)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四)能力特質、氣質特質和動力特質氣質特質(temperamentaltrait)是由遺傳決定的特性。決定一個人對情境做出反應的速度、能量和情緒決定一個人的舉止、脾氣和堅忍性等。二、卡特爾的特質元素周期表(四)能力特質、氣質特質和動力特質動力特質(dynamictrait)指人格結構中那些使人趨向于某一風格的行為動力,是一種積極成分,包括:能、外能(情操和態(tài)度)、輔助。第三節(jié)
人格維度一、確定人格構成因素的標準必須有證明因素存在的心理測量學證據(jù)必須具有遺傳性,并符合既有的遺傳模式必須符合理論構想必須具有社會關聯(lián)二、人格層次模型艾森克依據(jù)各個特質對行為影響的范圍大小彼此不同而將人格特質分為幾個層次,建立了人格層次模型(hierarchicalmodelofpersonality)。類型層次(typelevel)
特質層次(traitlevel)
習慣反應層次(habitlevel)三、人格維度模型艾森克用維度把人格特質與人格類型融合在一起。人格維度是由人格特質相反的對立極構成的線性量化指標,它體現(xiàn)了人格量的差異,每個人都可以在某一人格維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人格維度模型(一)外傾性維度(extraversion)典型的內傾型人格:安靜、退縮、內省,不喜歡交往而喜歡獨處;社交上具有保守性,除了親密朋友外,與人的距離較遠。典型的外傾型人格:開朗的,沖動的和非抑制的,有廣泛的社交接觸并經常參加群體活動。三、人格維度模型(二)神經質維度(neuroticism)高分者:情緒不穩(wěn)定或情緒化的人,在情緒上傾向于過度反應,并且體驗到一種情緒后,不易恢復常態(tài)。低分者:情緒穩(wěn)定,更少出現(xiàn)情緒失控,也不大會有大起大落的情緒體驗。三、人格維度模型(三)精神質維度(psychoticism)在精神質維度上得分高的人:自我中心、攻擊性、冷漠、缺乏同情心、沖動、不考慮他人,并且通常不關心正義和他人福利。艾森克認為精神質和神經質維度可以一起用來鑒定各種神經癥和精神病。艾森克在談到人格發(fā)展時,一直都十分重視遺傳的作用,他認為導致人們人格之間差異的主要是生物基礎。他給出了三個方面的研究論證來支持其理論觀點。人格三維度的普遍存在人格特質的穩(wěn)定性雙生子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四、基于生物學基礎的人格差異地域人格(regionalpersonality)代表了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人的平均人格特征,它可以捕捉到社會文化精神對人格的影響。在地理心理學(geographicalpsychology)中,人格特征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環(huán)境特征,塑造社會文化的規(guī)范與制度,然后影響人們的行為。一項研究通過5個實驗考察了人格特質與地理的關系(Oishietal.,2015結果發(fā)現(xiàn)盡管地形并沒有使人更加內向或者外向,但是內向的人在多山、封閉的區(qū)域更加快樂,這一結果也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人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假設。心理實驗室:內向的人更愛山嗎?第四節(jié)
大五人格理論一、詞匯學研究取向在詞匯學取向的研究中,奧爾波特、卡特爾、諾曼(WarrenT.Norman)、古德伯格都做出了貢獻,他們均假設大多數(shù)的人格屬性會被編碼到自然語言中,對自然語言的分析可以揭示人格的基本維度。二、大五人格研究范式建立人格詞表劃分語義范疇組被試利用詞表對自己或他人進行描述形成相關矩陣進行因素分析二、大五人格研究范式(一)開創(chuàng)性工作:
建立人格詞表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將幾十萬條詞匯逐步簡化,并分為4類。二、大五人格研究范式(二)卡特爾對詞表的簡縮性工作卡特爾將奧爾波特和奧德伯特的詞表進行了聚類分析,形成了171個形容詞詞表,并以此建構了12種人格因素。二、大五人格研究范式(三)大五人格的發(fā)現(xiàn)五因素模型基于詞匯學研究基于問卷研究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一)外傾性指人們心理活動的強度。高分特征:社會化、活躍、健談、具有個人光環(huán)、樂觀、喜歡娛樂、充滿愛低分特征:隱藏、嚴肅、冷淡、獨立、安靜,精力不充沛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二)宜人性也稱隨和性,是測量人際關系的維度,它意指人際交互的特征,這種互動涉及個人的人際喜好由同情到憎恨的一個連續(xù)區(qū)。高分特征:有責任感、友好合作、樂于助人、可信賴、易被他人接納和富有同情心低分特征:多抱有敵意,懷疑人生價值,粗魯甚至故意傷害他人,為人多疑,缺乏合作精神,性子急躁,喜歡控制他人,報復心強并且殘忍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三)盡責性也稱謹慎性,是指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該維度上的分數(shù)用來評估組織能力、持久性、控制能力、動機水平在目標指向行為中的作用。高分特征:組織能力強,做事嚴謹,有條理、有計劃,并能持之以恒,自我把握力強,準時守信,有道德原則,有雄心低分特征:無目標,不可信,懶惰,粗心,見異思遷,愛享受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四)神經質也稱情緒穩(wěn)定性,依據(jù)人們情緒的穩(wěn)定性和情緒調控情況而將其置于一個連續(xù)統(tǒng)一體的某處。高分特征:容易產生心理壓力,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或者是無法容忍失敗以及無法做出克服困難的反應低分特征:平靜、自我調適良好、不易出現(xiàn)極端和不良的情緒反應三、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五)開放性也稱求新性,是指對經驗持開放、探索態(tài)度的程度。高分特征:不依從習俗的、獨立的思想者,富有好奇心,具有想象力,喜歡新穎的想法,不傾向于服從眾人的態(tài)度和信仰低分特征:比較傳統(tǒng),喜歡熟悉的事物勝過喜歡新事物,思維比較遲鈍個體的開放性與創(chuàng)造力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宜人性與創(chuàng)造性為負相關。處于積極情緒狀態(tài)下高外向性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更佳,積極情緒與人格特質的交互作用會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開放性的個體在積極情緒下易激發(fā)其思維的靈活性與流暢性,而消極情緒則會抑制;外向性的個體在悲傷的情緒狀態(tài)下,會表現(xiàn)出較好的思維靈活性與流暢性;責任性特質在憤怒的情緒狀態(tài)有益于其思維的靈活性與流暢性。應用啟示錄:人格特質與創(chuàng)造力四、對大五人格模型的質疑和驗證(一)質疑研究驅動,而不是基于理論的大五人格模型是從數(shù)據(jù)中產生的,是一種人格的誘導性理論。詞匯學研究依賴于專業(yè)人士的主觀評價,但這種評價本身可能是錯誤的。三、對大五人格模型的質疑和驗證(二)驗證使用不同詞表古德伯格(Goldberg,1980,1990)使用聚類抽樣法建立三個不同詞表進行研究,結果均支持五因素模型。使用不同方法皮博迪(Peabody,1987)使用古德伯格詞表,采用比例抽樣法進行詞匯抽取,其結果同樣支持五因素模型。使用不同語言大量的跨語言研究,均支持五因素模型。第五節(jié)
特質理論的應用一、經典的人格測驗(一)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卡特爾分析認為上述根源特質仍存在相關,因此進一步通過因素分析將這些根源特質聚類,最終發(fā)現(xiàn)5個概括水平更高的因素:外向性、焦慮、意志堅強性、順從性和自制性,這被認為是“大五”人格結構的雛形。一、經典的人格測驗(二)艾森克人格問卷(EPQ)E量表:外傾性量表,用于測量內外傾;N量表:神經質量表,用于測量情緒穩(wěn)定與否;P量表:精神質量表,也稱倔強性量表;L量表:效度量表,測量說謊和掩飾的程度。EPQ的每一題都有“是”或“否”兩個備選答案,被試可進行選擇,主試對照計分卡,分別計算出被試在各個分量表上的原始分數(shù),然后將其轉化為標準分數(shù),用以解釋被試的人格特征。一、經典的人格測驗(三)大五人格量表(NEO-PI)由美國心理學家科斯塔和麥克雷依據(jù)大五人格理論于1987年編制,目前常用的有兩個版本:240題的NEO-PI-R和60題的NEO-FFI。以下是一個簡明的大五人格測驗(TIPI),共10道題,請依次評價它們與你自己的符合程度:1.非常不符合;2.比較不符合;3.有點不符合;4.不確定;5.有點符合;6.比較符合;7.非常符合。我覺得我自己:1.外向,有活力 6.說話不多,安靜2.嚴苛,好爭論 7.有同情心,熱心3.可靠,自律 8.缺乏組織性,粗心4.焦慮不安 9.平和,情緒穩(wěn)定5.對新經驗比較開放 10.遵守常規(guī),缺乏創(chuàng)造性TIPI的計分方式如下表所示。心理測試:測測你的大五人格
外傾性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開放性正向計分題號17395反向計分題號628410你的合計分數(shù)
大學生群體的平均分數(shù)4.405.235.404.835.38二、人格特質的跨文化研究(一)中國人的大七人格結構二、人格特質的跨文化研究(二)中國人動態(tài)人格結構樂觀情緒的變化在年輕人的整個成年期持續(xù)增加并趨于平穩(wěn),然后在老年期下降。研究者威廉·喬皮克(WilliamChopik)說:“即使生活環(huán)境相當惡劣,人們也會在展望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時感到樂觀?!彪S著人們進入老年階段,樂觀情緒開始下降,這很可能是由于對健康的擔憂以及知道生命的大部分已經過去。樂觀情緒的年齡變化趨勢整體不會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與人們的直覺相反,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像死亡和離婚這樣真正艱難的事情并沒有改變一個人對未來的看法。無論生活環(huán)境好壞,從15歲到近70歲,人們都越來越樂觀。心理實驗室:人到中年,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第六節(jié)
理論特色與發(fā)展一、理論特色(一)注重研究的實證性和統(tǒng)計方法(二)開創(chuàng)有價值的理論觀點和人格測量工具(三)缺乏統(tǒng)一的理論框架二、理論發(fā)展(一)特質度人們在不同情況下,從觀察到個體的行為推理出其特質的信心程度存在差異,而這種通過觀察對象的行為形成對其人格特質判斷的歸納推理過程的歸納力度被稱為特質度(sc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粵教版選擇性必修3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4年滬教版四年級英語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4年浙教版高三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新科版選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4年粵教版必修1化學下冊月考試卷
- 生物醫(yī)藥研發(fā)款項管理
- 福建省遠程辦公差旅費調整
- 電力供應公司福利費管理指導
- 2024年浙教版高二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治具操作人員職責界定
- 中央2025年全國人大機關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8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點(頻考版試卷)附帶答案詳解
- 2024至2030年四氯苯醌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中資企業(yè)出海報告:潮涌浪闊四海揚帆
- 房地產銷售主管崗位招聘筆試題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測試卷(二)(含答案)
- 80、沈陽桃仙機場二平滑工程冬期施工方案
- 《STM32Cube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HAL庫版本習題及答案
- 外研版小學英語(三起點)六年級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共3套)
- 跨部門合作銷售提成方案
- 外研版(三起)四上Module1-Module10思維導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