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注釋、翻譯、默寫、閱讀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21課】_第1頁
《孟子三章》注釋、翻譯、默寫、閱讀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21課】_第2頁
《孟子三章》注釋、翻譯、默寫、閱讀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21課】_第3頁
《孟子三章》注釋、翻譯、默寫、閱讀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21課】_第4頁
《孟子三章》注釋、翻譯、默寫、閱讀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21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孟子三章》習題及答案【2020部編版八上第21課】班級:姓名:題型:【重點注釋默寫】【重點句子翻譯】【理解性默寫】【課外文言文閱讀】目錄: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富貴不能淫》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習題及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①【三里之城】②【環(huán)】③【池】④【兵革】【兵】,【革】,⑤【委而去之】【委】,【去】,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⑦【固國不以山溪之險】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⑨【得道】⑩【至】?【親戚】?【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二、重點句子翻譯: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3、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7、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8、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三、理解性默寫: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系的句子是:

4、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那句話:。

5、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戰(zhàn)必勝”的條件是:。四、課外文言文閱讀:歧路亡羊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奔确矗瑔枺骸矮@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睏钭悠萑蛔內荩谎哉咭茣r,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列子·說符》)【習題】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亡一羊何追者之眾亡:丟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C.既反,問:“獲羊乎?”既:既然D.楊子戚然變容戚然:憂傷的樣子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楊子之鄰人亡羊A.何陋之有(《陋室銘》)B.策之不以其道(《馬說》)C.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D.久之,目似瞑(《狼》)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與“門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B.心樂之(《小石潭記》)C.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4.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楊子的鄰居率領他的朋友去找羊,還請楊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趕。B.楊子認為丟了一只羊沒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C.因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還是沒有找到丟失的羊。D.楊子的學生最終在楊子那里得到了答案。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參考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①【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②【環(huán)】圍。③【池】護城河。④【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靖铩浚じ镏瞥傻募?、胄、盾之類。⑤【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疚?,放棄?!救ァ浚x開。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⑦【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銳利。⑨【得道】指能夠施行治國的正道,即行仁政。⑩【至】極點。?【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畔】同“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君子,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說的“得道者”。二、重點句子翻譯: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譯: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翻譯:三里的內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3、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翻譯: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4、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譯: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為對作戰(zhàn)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譯: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譯: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7、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翻譯: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8、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翻譯:憑借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戰(zhàn),作戰(zhàn)就一定勝利。三、理解性默寫: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及其關系的句子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果招致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了孟子那句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戰(zhàn)必勝”的條件是:“得道者多助”。四、課外文言文閱讀:歧路亡羊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奔确?,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睏钭悠萑蛔內荩谎哉咭茣r,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列子·說符》)【注釋】1.楊子:對楊朱的尊稱。楊朱,戰(zhàn)國時哲學家。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3.亡:丟失。4.既……又……: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既:不久5.率:率領,帶領。6.黨:舊時指親族,現(xiàn)指:朋友,有交情的人。7.豎: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9.奚:(疑問代詞)怎么。這里指為什么。10.(吾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虛詞。12.反:通“返”,返回,回來,返還。13.戚然:憂傷的樣子。然:……的樣子。14.移時:多時,一段時間。15.竟日:終日,整天。16.既:已經(jīng)。17.損:減少。18.眾:眾多。19.奚:哪里。20.焉:語氣詞。21.怪:對感到奇怪。22.既反:已經(jīng)回去。23.命:教導,告知。24.獲:找到,得到?!痉g】楊朱鄰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領與他(鄰居)有交情的人,還請楊朱的小僮一起追趕。楊朱說:“呵!丟一只羊,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鄰居說:“岔路很多?!辈痪没貋砹耍瑮钪靻枺骸罢业窖蛄藛??”鄰居說:“弄丟了。”楊子問:“怎么會逃跑呢?”鄰居說:“岔路之中還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該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睏钪欤犃肃従诱f的這番話)臉色變得很憂傷,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并不是什么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不說話,究竟是為什么呢?”楊子不回答,他的門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導什么?!玖曨}】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A.亡一羊何追者之眾亡:丟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C.既反,問:“獲羊乎?”既:既然D.楊子戚然變容戚然:憂傷的樣子【解析】C已經(jīng)。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例句:楊子之鄰人亡羊A.何陋之有(《陋室銘》)B.策之不以其道(《馬說》)C.水陸草木之花(《愛蓮說》)D.久之,目似瞑(《狼》)【解析】例句是助詞,的。A賓語前置的標志。B代詞,指馬。C助詞,的。D補足音節(jié)。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與“門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D)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B.心樂之(《小石潭記》)C.故人不獨親其親(《大道之行也》)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解析】例句是意動用法,以……為怪。A意動用法,認為……美。B意動用法,以……為樂。C意動用法,以……為親。D使動用法,使……苦。4.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楊子的鄰居率領他的朋友去找羊,還請楊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趕。B.楊子認為丟了一只羊沒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C.因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還是沒有找到丟失的羊。D.楊子的學生最終在楊子那里得到了答案?!窘馕觥緿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翻譯:岔路之中還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往哪邊去追,所以就回來了。(2)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翻譯:楊子的臉色變得很憂郁,不說話有兩個小時,沒有笑容一整天。(二)《富貴不能淫》習題及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1、【誠】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7、【戒】8、【女家】【女】,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12、【與民由之】【由】,13、【獨行其道】14、【淫】15、【移】16、【屈】二、重點句子翻譯:1、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翻譯:2、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翻譯: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譯: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翻譯:5、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翻譯:6、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譯:7、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翻譯: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狈g:三、理解性默寫:1、全文的中心句是:2、怎樣才能讓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貫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體現(xiàn)孟子的這一思想的句子是:3、文中體現(xiàn)“大道之行,為公天下”思想,與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表達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四、課外文言文閱讀:(甲)富貴不能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選自《孟子譯注》)(乙)從容就義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①,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②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③。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眴柺腥耸霝槟媳?,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贊:自我總結。②庶幾:差不多。③觀者如堵:圍觀人的多得像一道墻。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獨行其道

B.其真無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下列加點詞解釋的有誤一項是

)A.貧賤不能移(移動)

B.見聞者無不流涕(眼淚)C.此之謂大丈夫(稱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兩文為據(jù),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行文流暢,富有氣勢。B.文天祥臨刑之際自作絕筆,系之衣帶間,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見聞者無不流涕”一句,描繪“觀者”的反應,是為了表現(xiàn)他們的痛惜之情。4、請將“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孟子關于“大丈夫”的著名論斷,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參考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1、【誠】真正,確實。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jié)的男子。3、【天下熄】指戰(zhàn)爭停息,天下太平。4、【焉】怎么,哪里。5、【丈夫之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竟凇浚泄诙Y。6、【父命之】父親給以訓導?!久浚虒?、訓誨。7、【戒】告誡。下文的“戒”是謹慎的意思。8、【女家】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9、【夫子】這里指丈夫。10、【正】準則,標準。11、【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大丈夫)應該住進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走著天下最正確的道路——義。12、【與民由之】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13、【獨行其道】獨自走自己的道路。14、【淫】惑亂,迷惑,這里是使動用法。15、【移】改變,動搖。這里是使動用法。16、【屈】屈服。這里是使動用法。二、重點句子翻譯:1、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翻譯: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作為的男子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2、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翻譯:這哪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譯: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翻譯: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5、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翻譯:把順從當作準則,是婦女之道。6、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譯: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7、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翻譯:能實現(xiàn)理想時,與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狈g: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三、理解性默寫:1、全文的中心句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2、怎樣才能讓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貫倡導的仁義禮智信,體現(xiàn)孟子的這一思想的句子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文中體現(xiàn)“大道之行,為公天下”思想,與孟子的另一句名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表達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四、課外文言文閱讀:(甲)富貴不能淫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選自《孟子譯注》)(乙)從容就義天祥將出獄,即為絕筆自贊①,系之衣帶間。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②無愧!”過市,意氣揚揚自若,觀者如堵③。臨刑,從容謂吏曰:“吾事畢矣。”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則死矣。見聞者無不流涕。(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贊:自我總結。②庶幾:差不多。③觀者如堵:圍觀人的多得像一道墻。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B

)A.獨行其道

B.其真無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薄窘馕觥緼、C、D三項中的“其”均為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們的”;B項,“其”是副詞。表示反詰。譯為“豈,難道”。2、下列加點詞解釋的有誤一項是

A

)A.貧賤不能移(移動)

B.見聞者無不流涕(眼淚)C.此之謂大丈夫(稱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解析】A項,“移”在這里是“動搖”的意思。3、以甲、乙兩文為據(jù),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D

)A.甲文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行文流暢,富有氣勢。B.文天祥臨刑之際自作絕筆,系之衣帶間,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見聞者無不流涕”一句,描繪“觀者”的反應,是為了表現(xiàn)他們的痛惜之情?!窘馕觥緿項,“是為了表現(xiàn)他們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誤,應是:為了表現(xiàn)文天祥從容就義的氣節(jié)。4、請將“問市人孰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問集市上(圍觀)的人何處是南,何處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5、孟子關于“大丈夫”的著名論斷,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答:文天祥被俘后面對死亡,面對威逼利誘,一身浩然正氣,從容就義,正是孟子“大丈夫”論斷中“威武不能屈”的體現(xiàn)。(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習題及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發(fā)】,【畝】,2、【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版筑】,【筑】,3、【管夷吾舉于士】【士】,【舉于士】,4、【百里奚舉于市】【市】,5、【餓其體膚】6、【空乏其身】【空乏】,7、【行拂亂其所為】【拂】,【亂】,8、【動心忍性】9、【曾益〕【曾】,10、【恒過】11、【衡于慮】【衡】,12、【作】13、【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征】,【發(fā)】,【喻】,14、【入】15、【法家拂士】【拂】,16、【出】17、【敵國】【敵】,1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二、重點句子翻譯: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譯:2、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翻譯: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翻譯: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翻譯:三、理解性默寫:1、全文的中心句是:2、聯(lián)系全文,在文中起過渡(或:承上啟下)的作用的句子是:3、選文中由個人升華到國家,論證“死于安樂”的道理的句子是:4、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只有這樣,才能“”;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5、選文中用列舉一系列歷史人物是為了說明逆境(困境)對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這六個人物及事例是:四、課外文言文閱讀:【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孫叔敖、沈尹莖相與友。叔叔敖游于郢①三年,聲問不知,修行不聞②。沈尹莖謂孫叔敖曰:“說義③以聽,方術④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⑤,說義調均,以適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歸耕乎?吾將為子游。”沈尹莖游于郢五年,荊王欲以為令尹,沈尹莖辭日:“期思⑥之鄙人有孫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荊王于是使人以王輿⑦”迎叔敖.以為令尹,十二年而莊王⑧霸。此沈尹莖之力也。功無大乎進賢。(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不茍論》)【注】①:古代楚國都城。②聲問不知,修行不聞:名聲不為人所知,美德不為人了解。③說義:陳說道理。④方術:所持方策。⑤耦世接俗:隨順社會,附和世俗。⑥期期思:孫叔敖的故鄉(xiāng)。⑦輿:車。⑧莊王:中國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又稱稱荊莊王。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王輿迎叔敖以衾擁覆B.期思之鄙人有孫叔敖者輟耕之壟上C.征于色所惡有甚于死者D.吾將為子游士士卒多為用者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發(fā):(2)荊王欲以為令尹為: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1)所以動心忍性(2)此沈沈尹莖之力也4.【甲】文中孟子認為避免國家滅亡的條件是什么?5.【乙】文中強調國君成就霸業(yè)的重要因素是什么?參考答案: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舜在歷山耕后被堯起用,成為堯的繼承人?!景l(fā)】,興起八指被任用。【畝】,田地。2、【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傅說原在傅巖為人筑墻,因以傅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為相。【舉】,選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墻,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再用杵夯實?!局?,搗土用的杵。3、【管夷吾舉于士】【士】,獄官。【舉于士】,從獄官手中釋放出來,進而得到任用。4、【百里奚舉于市】【市】,集市。5、【餓其體膚】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6、【空乏其身】使他身處貧困之中?!究辗Α浚斮Y缺乏。7、【行拂亂其所為】使他做事不順。【拂】,違背。【亂】,擾亂。8、【動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9、【曾益〕增加。【曾】,同“增”。10、【恒過】常常犯錯誤。11、【衡于慮】思慮堵塞?!竞狻?,同“橫”,梗塞、不順。12、【作】奮起。這里指有所作為。13、【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表現(xiàn)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菊鳌?,征驗、表現(xiàn)?!景l(fā)】,顯露、流露?!居鳌?,了解、明白。14、【入】指在國內。15、【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王的賢士。【拂】,同“弼”輔佐。16、【出】指在國外。17、【敵國】勢力、地位相當?shù)膰?。【敵】,匹敵、相當?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處安逸快樂之中可以使人死亡。二、重點句子翻譯: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