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_第1頁
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_第2頁
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_第3頁
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_第4頁
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mea分析

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隨著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農(nóng)村疲勞開始大規(guī)模轉移到城市。絕大部分農(nóng)民工在背井離鄉(xiāng)尋求發(fā)展的同時,會選擇把子女留在戶籍所在地,讓他們繼續(xù)在當?shù)氐霓r(nóng)村上學,由此產(chǎn)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nóng)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隊伍非常龐大。全國婦聯(lián)在2008年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調查發(fā)布會上宣布,全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已達約5800萬人,且這一數(shù)字正呈現(xiàn)上升趨勢。隨著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及其各種健康問題的逐漸揭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我國新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引起了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正處在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關愛與引導,代養(yǎng)人的文化素質較低、教養(yǎng)方式不當、監(jiān)管不力,兒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學校教育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容易造成留守兒童敏感、孤獨、自卑、抑郁、自我封閉、感情脆弱、消極孤僻、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但也有部分研究結果表明,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上并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青少年是未來社會發(fā)展最重要的人才庫,留守兒童作為其中規(guī)模日漸龐大的一個群體,其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青少年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本系統(tǒng)評價旨在全面總結和分析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并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其有效干預提供思路。1數(shù)據(jù)和方法1.1包括和排除標準1.1.1研究主題1.1.2研究主題1.1.3研究類型納入的研究類型包括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和實驗研究。排除綜述、系統(tǒng)評價、觀點性文章、書信、新聞、評論、社論、文獻目錄、會議摘要等。1.1.4語言類型1.2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本研究檢索了4大中文文獻數(shù)據(jù)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disc,1978~2011.3)、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VIP,1989~2011.3)、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1979~2011.3)、萬方數(shù)據(jù)庫(WF,1988~2011.3)。1.3搜索策略1.3.1搜索時間1.3.2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檢索詞包括留守兒童及心理健康相關的兩大類檢索詞。留守兒童相關檢索詞包括“留守兒童”、“留守孩”、“留守類型兒童”、“留守小學生”、“留守子女”等,心理健康相關的檢索詞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心理問題”、“抑郁”、“孤獨感”等。1.3.3搜索公式各部分檢索詞間用邏輯符“或”(OR)連接,兩部分檢索詞間采用邏輯符“并”(AND)連接,最終獲得檢索結果。1.4篩選標準的理解錯誤正式篩選前,隨機抽取檢索結果中的10篇文獻進行預篩選,發(fā)現(xiàn)篩選標準中的問題以及篩選人員的理解錯誤,調整并修改確定篩選標準。初篩根據(jù)文題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對初篩保留的以及無法確定是否保留的文獻進行全文查找,再對全文進行二次篩選。所有文獻的初篩和全文篩選均由兩名研究人員同時分別獨立地完成,交叉核對、討論或參考第三者意見最后達成一致。1.5提取結果對比數(shù)據(jù)提取同樣進行預提取,在上述篩選后的文獻中選取10篇文獻,用預先制定的數(shù)據(jù)提取表摘錄文獻信息,再對比結果、討論提取中遇到的問題和分歧。正式提取時,兩名研究人員分別獨立地對納入的所有文獻提取信息,提取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發(fā)表的基本信息、研究地區(qū)、研究目的、研究設計與方法、調查工具、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結果和結論等,然后對提取的資料進行核對,討論達成一致后錄入。1.6文獻研究的基本情況由于各研究中留守兒童的界定和類型,研究設計及結局指標的異質性,故沒有采用Meta分析。本研究采用定性方法系統(tǒng)歸納納入文獻的信息和結果。描述和分析文獻的基本情況,包括發(fā)表年代、地區(qū)分布、研究設計和方法、調查工具。根據(jù)使用的定量調查工具的不同,分為綜合性工具和非綜合性工具兩個大類,其中綜合性工具包括: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艾森克個性問卷(EPQ)、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4種;非綜合性工具包括孤獨感調查工具、焦慮調查工具和抑郁調查工具3種。然后,分別對上述7種調查工具的研究結果進行總結描述。2結果2.1c.7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133,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檢索后共得到3252條記錄,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初篩和全文篩選,最終納入文獻155篇[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2.2在文獻中包含的描述2.2.1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文獻納入的155篇文獻中2005年發(fā)表2篇、2006年6篇、2007年19篇、2008年36篇、2009年39篇、2010年52篇、2011年1篇。自2005年以來,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文獻逐年增加。開展研究較多的省份依次有,河南省(25篇)、安徽省(16篇)、江西省(16篇)、重慶市(13篇)、湖北省(12篇)、湖南省(12篇)、四川省(11篇),其他省份的文獻量都少于10篇,另有7篇文獻未明確提及研究地區(qū)。2.2.2橫斷面研究方法納入的155篇均為橫斷面研究。其中,無對照的橫斷面研究63篇(40.6%),有對照的橫斷面研究92篇(59.4%)。主要采用了定量調查和定性訪談兩種研究方法。其中,定量調查研究127篇(81.9%),同時采用定量調查和定性訪談兩種方法的有24篇(15.5%),單獨定性訪談4篇(2.6%)。2.2.3心理健康調查納入的定性研究主要使用的調查工具是自行編制的訪談提綱。定量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成熟的心理量表,其中使用較多的為: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兒童孤獨量表(CLS)、艾森克個性問卷(EPQ)、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等。有42個研究使用了自行編制的心理健康調查問卷(表1)。根據(jù)調查內容,定量調查工具可分為綜合性調查量表和針對某一具體心理問題的非綜合性調查量表(表2)。2.3父母雙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納入文獻中有84篇對留守兒童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但內容有所差異??傮w來說,有以下幾個界定標準:(1)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2)在一段時間內發(fā)生了親子分離,未成年子女不能和父母雙方或一方共同生活;(3)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下的兒童(表3)。2.4心理問題2.4.1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38篇文獻使用了MHT量表,其中23篇文獻對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進行了比較:(1)13篇研究[26,36,45,62,66,86,95,97,123,124,128,139,152]的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比非留守兒童差,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5篇研究[22,48,89,98,119]的結果顯示,二者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3)3篇文獻著重于比較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MHT各分量表結果(對二者總體心理健康狀況未作比較),結果分別為:寄宿制留守高中生在對人焦慮和恐怖傾向兩個因子的檢出率和均分上均明顯高于普通高中學生;留守兒童的學習焦慮、自責傾向和軀體癥狀3個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在對人焦慮傾向得分上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1篇文獻比較了特殊家庭(包括離異、重組家庭,留守家庭,父母一方去世,養(yǎng)父母家庭)與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結果表明,留守家庭青少年的孤獨傾向和自責傾向得分明顯高于非特殊家庭的青少年。(5)1篇文獻重點關注留守女童,結果顯示,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差于非留守兒童和留守男童。其余的15篇文獻[13,27,37,72,81,83,85,90,114,118,121,125,134,136,157]僅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行了研究,而未涉及非留守兒童。其中部分文獻比較了不同類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例如寄宿制與非寄宿制、不同性別、富裕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2.4.2留守兒童人格特征的中介變量15篇文獻使用了EPQ量表,其中有11篇對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2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精神質、神經(jīng)質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內外向得分低于非留守兒童,神經(jīng)質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精神質、神經(jīng)質和掩飾性分數(shù)高于非留守兒童。3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神經(jīng)質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精神質傾向和情緒穩(wěn)定傾向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兒童,掩飾傾向低于非留守兒童。1篇文獻結果顯示,農(nóng)村留守兒童在人格特征的神經(jīng)質維度上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掩飾性維度上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2篇文獻將留守兒童與常模進行比較,結果分別為:留守兒童的精神質、內外向、掩飾性量表得分均顯著低于同齡常模,留守男童的神經(jīng)質量表得分與同齡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留守女童的神經(jīng)質量表得分顯著高于同齡常模;與同齡常模相比,留守兒童較為內向,情緒較不穩(wěn)定。另外4篇文獻僅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進行了研究,結果分別為:(1)留守兒童易產(chǎn)生焦慮、煩躁、悲觀、疑慮等一系列心理問題。(2)富裕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的留守兒童在內外向、神經(jīng)質、精神質、掩飾性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3)不同性別留守兒童之間在內外向、神經(jīng)質得分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4)不同性別留守兒童組,EPQ四個維度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不同父母外出情況組以及父母外出時間組留守兒童,在內外向、掩飾性得分上有顯著性差異。2.4.3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一般情況在案件中檢出率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其符合以下步驟12篇文獻使用了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其中有5篇對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1篇文獻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相對于非留守兒童,總體心理狀況普遍較差。1篇文獻的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總分和各維度分數(shù)均高于非留守兒童。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中心理問題的檢出率高于非留守兒童。1篇對各類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父親外出組在心理健康多項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組,初三年級留守兒童在抑郁、焦虎、適應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兒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另1篇文獻結果顯示,二者的總體心理狀況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2.4.4各變量在監(jiān)護和監(jiān)護留守兒童中的差異10篇文獻比較了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SCL-90量表的得分情況。其中:(1)4篇文獻的研究結果顯示,留守兒童SCL-90的全部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2)1篇文獻將留守兒童按父母外出打工情況分為三組。結果顯示,僅父親或母親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其SCL-90各因子得分與非留守兒童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父母雙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其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1篇文獻按監(jiān)護類型將留守兒童分為四種類型。結果顯示,單親和同輩監(jiān)護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差異較小。(4)1篇文獻顯示,小學留守兒童焦慮得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而初中留守兒童10個因子得分均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5)1篇文獻將曾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曾為留守兒童的在校大學生其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四項因子分及總分比普通在校大學生得分高;敵對因子分比普通在校大學生得分低。(6)1篇文獻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在軀體化、強迫、焦慮、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六個因子分值上均顯著高于國內中學生常模。另外,該研究還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留守女童在軀體化、抑郁、焦慮和恐怖分值上顯著高于留守男童;小學留守兒童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和恐怖分值上顯著高于初中留守兒童。(7)1篇文獻結果顯示,與非留守兒童相比,隔代監(jiān)護和上代監(jiān)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較多,隔代監(jiān)護留守兒童有較多的消極人格特征,單親監(jiān)護留守兒童與隔代監(jiān)護留守兒童在心理發(fā)展狀況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單親和同輩監(jiān)護留守兒童與普通兒童差異較小。2.4.5留守兒童對孤獨感、孤獨評分的影響共13篇文獻使用了兒童孤獨量表,其中有10篇對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1)4篇文獻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孤獨感水平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2)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孤獨感比例較非留守兒童大。(3)2篇文獻結果表明,二者的孤獨感水平無顯著性差異。(4)另3篇文獻對不同類別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父母均在外打工組留守兒童得分高于對照組兒童,僅父親在外打工組留守兒童比對照組兒童得分低,僅母親在外打工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僅父親在外打工組留守兒童;非留守兒童組孤獨評分低于父親外出組、雙親外出組留守兒童,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雙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孤獨感體驗顯著高于單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但單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間差異不顯著。2.4.6篇文獻結果共17篇文獻涉及到焦慮相關問題,包括5種量表:(1)兒童社交焦慮量表(7篇):其中有6篇對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4篇文獻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社交焦慮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篇文獻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2)焦慮自評量表(2篇):結果均表明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間的焦慮狀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3)狀態(tài)特質焦慮問卷(2篇):結果均顯示,農(nóng)村留守兒童在狀態(tài)焦慮水平上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4)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2篇):結果均表明農(nóng)村留守兒童在焦慮水平上要明顯高于非留守兒童。(5)社交焦慮問卷(4篇):其中1篇文獻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社交焦慮水平高于非留守兒童;2篇文獻結果表明,二者的社交焦慮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另1篇文獻只點明了留守兒童容易出現(xiàn)焦慮,但未與其他人群進行比較。2.4.7不同家庭留守兒童的抑郁水平共8篇文獻涉及到抑郁,包括4種量表:(1)兒童抑郁量表(4篇):其中2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抑郁檢出率高于非留守兒童;1篇文獻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整體抑郁水平并不高于非留守兒童;另1篇文獻結果顯示,單親外出留守兒童的抑郁水平顯著低于雙親外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雙親外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抑郁水平無顯著差異。(2)流調用兒童抑郁量表(1篇):結果顯示,留守兒童抑郁檢出率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抑郁自評量表(1篇):結果顯示,留守兒童抑郁檢出率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2篇):結果顯示,留守兒童抑郁檢出率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變化的研究結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從2005年開始,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廣泛開展起來,且研究數(shù)量逐年增多,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已成為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研究主要分布在一些農(nóng)民工大省,這些省份外出務工人員數(shù)量相對較多,被留在農(nóng)村原籍的兒童數(shù)量也較大,留守兒童得到的關注以及開展的相關研究也相應比較多。盡管留守兒童問題備受關注,但現(xiàn)有文獻對留守兒童仍缺乏統(tǒng)一明確的界定,這勢必造成各項研究工作間的誤差和矛盾。比如,因界定標準的不同,留守兒童規(guī)模的估計存在較大差異,這也給留守兒童問題的深入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鑒帶來了很大障礙。本研究在總結現(xiàn)有文獻的基礎上,將留守兒童界定為:因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或經(jīng)商超過6個月,而無法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由父母單方或長輩及他人來撫養(yǎng)、教育和管理的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國內學者已開展了大量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試圖對各心理量表的分析結果進行定量Meta分析,但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各研究間異質性很大,這與以往研究報道一致,故采用定性方法系統(tǒng)總結納入文獻的研究結果。根據(jù)已有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雙方或單方與留守兒童長期分離,缺少父母的關愛,監(jiān)護教養(yǎng)方式不當或監(jiān)護人文化素質過低等因素,有可能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造成消極影響,如焦慮傾向、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抑郁、身體癥狀等。但有關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比較的研究結論存在爭議。大部分對照研究結果顯示,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但也有少數(shù)對照研究顯示,兩組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無顯著差異。這種矛盾結論可能與各研究中對留守兒童的界定不一致、研究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有關。另外,部分研究比較了不同類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不同性別、年齡、監(jiān)護類型、父母外出情況等情況,其心理健康問題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說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本研究納入的文獻均為橫斷面研究,其中有對照的橫斷面研究占59%。由于橫斷面研究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其結果勢必影響最終結論的論證強度,這也是各項研究結果存在矛盾的原因之一。為了更準確地了解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真實心理狀況,急需設計嚴謹?shù)母哔|量研究,應針對留守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