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_第1頁
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_第2頁
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_第3頁
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_第4頁
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II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摘要: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近年來婚姻家庭領域不斷出現新變化、新問題,由此導致了我國現行婚姻法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出現了斷層,對我國司法實踐產生了不容低估的深刻影響。由此,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該情況先后三次對我國2001年修訂的新婚姻法做出了司法解釋。多年以來婚姻法領域的相關司法解釋和法律實踐,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婚姻法律制度?!痘橐龇ā返呢瀼貓?zhí)行涉及到我國的兩個基本國策:男女平等和計劃生育兩個基本國策??偟恼f來我國《婚姻法》的制定和修改是成功的,但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上看,我們發(fā)現《婚姻法》在立法及實踐上都有著不足。從其內容上探究,它仍有很多規(guī)定不到位,從體系上看,婚姻家庭法的規(guī)范體系尚未全面確定。本文指出了立法的不足及實踐中的不足。提出了如何完善立法的建議及實踐中如何彌補存在的問題,以期對我國《婚姻法》和婚姻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裨益。關鍵詞:《婚姻法》;立法;不足;完善

目錄1引言 12《婚姻法》的概念及現狀 12.1《婚姻法》的概念 12.2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現狀 23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中的不足 43.1我國婚姻法體系缺乏統(tǒng)一性 43.2婚姻法司法實踐中法律適用缺乏可操作性 54國外《婚姻法》立法實踐及啟示 74.1國外《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現狀 74.2國外《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對我國的啟示 85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的完善對策 95.1完善我國婚姻法體系 95.2《婚姻法》司法實踐應對策略 106結論 11參考文獻 12致謝 13PAGE131引言夫妻婚姻關系是人類社會中較為復雜的社會關系,由夫妻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兩方面共同構成。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婚姻法等相關法律,特別是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通過。建國之后,我國婚姻立法得到長足發(fā)展,分別于1950年、1980年和2001年頒布了《婚姻法》及其修訂版本。通過以上幾次立法活動,我國關于婚姻法的夫妻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相關立法內容日趨完善,并充分體現了男女平等、保護弱者、意思自治等人權理念,立法體系也基本形成。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近年來婚姻家庭領域不斷出現新變化、新問題,由此導致了我國現行婚姻法的內容與現實情況出現了斷層,對我國司法實踐產生了不容低估的深刻影響。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婚姻法是一項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法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針對該情況先后三次對我國2001年修訂的新婚姻法做出了司法解釋。多年以來婚姻法領域的相關司法解釋和法律實踐,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國婚姻法律制度。從其內容上探究,它仍有很多規(guī)定不到位,從體系上看,婚姻家庭法的規(guī)范體系尚未全面確定。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婚姻法進行基本理論的分析,重新審視和評價現行的婚姻法法律法規(guī),可以看到目前《婚姻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2《婚姻法》的概念及現狀2.1《婚姻法》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婚姻法是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F行的婚姻法是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新婚姻法全文共六章,包括總則、結婚、家庭關系、離婚、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附則,共51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等方面的重要問題。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釋?;橐龇ǖ膬热荻鄶禐閺娦行砸?guī)范,概念上有廣義和狹義的區(qū)別,廣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除婚姻外,還包括家庭關系,其名稱是在擴大意義上使用的,如1950年和198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既有結婚、夫妻關系和離婚的規(guī)定,又有關于父母子女和其他家族成員間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其內容較親屬法窄,但較狹義的婚姻法寬,實際上是婚姻家庭法。狹義的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僅限于婚姻關系,其名稱也是在嚴格意義上使用的,如《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婚姻法》規(guī)定:“婚姻和婚姻中的法律關系由本法規(guī)定”,不涉及其他事項。2.2我國《婚姻法》的立法現狀(1)改婚姻法為婚姻家庭法或親屬法,使法律名稱與其規(guī)范和調整的對象及其功能相吻合,概念的邏輯或詞源內涵與外延準確統(tǒng)一,規(guī)范體系的形式意義和實質意義協調一致,避免理解適用中的人為牽強和歧義擴張,實現定名上的科學性、準確性以及國際通用性和法名的合理繼承性。(2)順應中國民法典緊鑼密鼓的全面準備和現實呼喚,重新認識婚姻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肯定婚姻法向民法典的回歸。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婚姻法受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立法體例的影響,在法律體系中居于獨立部門地位。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法律環(huán)境、社會背景和理論背景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民法發(fā)展相對不足的表現。不可否認,這一主張曾經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現今社會歷史條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婚姻法的獨立地位受到來自理論和立法實踐的雙重沖擊,面臨著新的選擇。應該說,從1986年民法通則的公布開始,即正式宣告了婚姻法向民法的回歸,確立了中國婚姻法在立法體制上應屬于民法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完善婚姻法,應首先把握其定位,恰當處理它與民法通則和其他民法規(guī)范及將來的民法典的關系,使婚姻法作為民法的一個分支內容,成為一個民事特別法。(3)改變現行法律的概括性、抽象性、簡略性規(guī)范形式,更正因襲于立法傳統(tǒng)經驗的“宜粗不宜細”的立法傾向,從“粗放型”的政策化原則轉向“細密型”法律化規(guī)范,使應有的法律規(guī)則盡量詳盡、準確、具體,與調整的社會關系貼近,典型化的一般法則不致于成為無用的或宣傳式的空洞綱領,從而確保婚姻法的確定性、嚴密性和操作性等法律特質,增強規(guī)范的硬約束力.提高社會適用的安全有效的價值。(4)明確身份關系的具體內涵,加重財產關系的比例?,F行婚姻法一方面重于親屬身份法主導地位,但對身份關系又無基本的規(guī)定,有關身份的權利義務空泛無實,難見其獨到的法律內涵,使身份權徒具虛名;另一方面對親屬財產關系亦只是提綱挈領,點到為止,表現出明顯輕忽的傾向。因此,新的立法有必要順應中國市場經濟模式的發(fā)展和物質利益關系對婚姻家庭親屬的強力震蕩與滲透的現實,在明確市民社會中最后一個身份王國—親屬身份權利與義務的具體內涵的基礎上,進而實現從重倫理關系、重人身關系向重利益關系、重財產關系的轉換,加強親屬財產法方面的立法,確認和保護親屬范疇的財產權益,調整婚姻家庭領域的物質利益沖突,創(chuàng)設良好的微觀經濟秩序,使親屬財產法與社會經濟運行軌跡合拍同步,以糾正現行法律在此方面的嚴重缺陷。(5)保留必要的程序性規(guī)則,充實實體性規(guī)范內容。調整親屬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的婚姻法,以實體法為本位,重在明確界定各類親屬主體之間的靜態(tài)權利義務等實體內容,調整這些權利義務的互動和變更。因此,完善婚姻法應以充實實體性規(guī)范內容為主。但是,親屬關系并非憑空產生和消滅,而是起因于一定的法律行為或事件,其中諸多親屬身份或財產關系如收養(yǎng)、婚姻、監(jiān)護、非婚生子女的認領等都與特定的行為相關,并有國家公力干預,須有一定的公示形成或登記管理程序介入。所以,現行婚姻法所具有的程序與實體兼?zhèn)涞牧⒎J饺跃哂锌尚行院秃侠硇?,新的立法對必要的程序性?guī)范仍應予以保留并加以完善和健全。(6)公法功能與私法屬性兼顧,保障功能與權利本位并存。作為民法組成部分的婚姻法,無論是身份關系,還是財產關系,都應以主體的權利為價值本位和規(guī)范重心,旨在確認和保護主體的身份權及其連帶的財產權利與利益,從而具有傳統(tǒng)民法的“私法”屬性。由于婚姻家庭親屬關系又是一種特殊的民事關系,與市民社會的價值或利益法則不同,它淵源于人倫秩序這一本質的、自然的社會共同體結構,并非目的性利益關系;其自身的存在和功能帶有鮮明的公法秩序和社會保障、福利屬性,保護“弱者”和“利他”價值取向直接納入權利義務關系之中;“意思自治”的自律性、授權性與社會規(guī)范的強制性、義務性同構一體,不可分割。因此,修改婚姻法,應既注意與民法的一般價值體系相一致,又要留守自身固有的功用法則,做到公法功能與私法屬性兼顧,保障功能與權利本位并存。(7)合理配置規(guī)范結構,正面確認、導向與反面禁罰、保障交相呼應,形成法律秩序的完整統(tǒng)一性。作為一套周密的規(guī)則體系和秩序典范,婚姻法和其他法律規(guī)范一樣,無論在總體結構上,還是在必要的具體制度條款上,都應合理恰當地配置法律規(guī)范所要求的假定、處理和制裁三個要素,使規(guī)范結構完整、簡明、疏而不漏,一般性、典型性法律行為或關系模式既有概括性和透明性,又有具體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從而設定一般行為模式,保證婚姻法有明確的著力點和控制力,有效地激勵、誘導人們的行為選擇方向,確認和保護人們的合法積極行為,約束人們的消極行為,制裁、矯正人們的違法行為,創(chuàng)制積極的法律秩序。這不僅是立法技術科學性、嚴密性的形式要求,也將有利于法律關系主體實現把握、遵守、執(zhí)行等操作實效的要求,是法律規(guī)范社會化的基本前提。(8)現實性與前瞻性同時兼顧,做到既有法制實效的社會基礎,又有變革前景的基本導向。完善婚姻法首先來源于中國近十年來婚姻家庭關系發(fā)展變革的實際需要,這些需要既有現實呈示的,也有必然趨向的。因此,新的立法應當充分反映變革現實,并能對作為其社會背景的現實生活起到調整和規(guī)范作用。我們不能設計一套只在將來才用得著的方案,等待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再去適應,而不顧現實生活的實際需求,否則,該方案將失去應有的現實意義。但同時,法律應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導向性,不能朝令夕改,反復無常,這就要求在立法時具有預測前瞻性。婚姻法作為關涉每個家庭、每個人而具有普遍性的基本法,其對社會生活、對人們利益的反映,不能僅僅局限和遷就于既存的現實,而應對于根據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已經可以預測到的必然的發(fā)展態(tài)勢,給予充分的考慮,并提供明確的導向性規(guī)范,使社會生活沿著這個方向行進。這是法律生命力的重要表現和保證。3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中的不足3.1我國婚姻法體系缺乏統(tǒng)一性《婚姻法》第2條第2款規(guī)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該法第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該規(guī)定是強制性規(guī)范,必須絕對執(zhí)行。上述條款的規(guī)定旨在家庭生活中禁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中處于弱勢地位的成員,這些成員往往缺乏獨立生活能力或者自衛(wèi)能力,在實際生活中多為婦女、兒童和老人。但《婚姻法》第43條、第44條規(guī)定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家庭成員的,只有受害人提出請求為前提條件,否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有關單位、公安機關、人民法院都無權干預,由于受害者在家庭中處于弱勢地位,沒有能力或不敢提出請求,受害人提出請求為前提條件的規(guī)定使對這些弱勢群體的保護和救助更不易實現,與《婚姻法》第2條第2款、第3條第2款保護弱勢群體的強制性規(guī)范相悖?!痘橐龇ā返?5條規(guī)定: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條規(guī)定是按照《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guī)定的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員,情節(jié)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要求被害人承擔告訴的義務,被害人本身就屬于弱勢群體,卻要求其承擔舉證的責任,存在太多難以實現的客觀因素。如果被害人因受到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的,被害人的近親屬和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告訴。但是家庭暴力、虐待通常具有相對隱蔽性,外人難以知悉。這樣他(她)們受虐待或遺棄,其合法權益受侵害也就無法受到保護和救助。因此該規(guī)定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行為的進一步發(fā)展。,也與《婚姻法》第2條第2款,第3條第2款規(guī)定相悖。3.2婚姻法司法實踐中法律適用缺乏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維持原裁判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抗訴應否受理問題的批復》(1995年10月6日法復[1995]37號)(以下簡稱《批復》)也與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相悖?!杜鷱汀啡娜缦?“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關于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維持原裁判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同意你院意見,即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己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提出抗訴的,無論是同級人民法院再審還是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凡作出維持原裁判的判決、裁定后,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薄杜鷱汀逢P于檢察院抗訴的規(guī)定是與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規(guī)定相悖的,該條第2款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前款規(guī)定情況之一的(指本條第1款規(guī)定的四種情況:該條第一款是這樣規(guī)定的“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二)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三)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泵袷略V訟法第186條還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的規(guī)定可知:“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己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問題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倍叻ǖ摹杜鷱汀钒衙袷略V訟法中“同級”改為“上級”,按照高法的《批復》,情況將如下:上級人民檢察院(如省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如中級人民法院)己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提出抗訴的,無論是同級人民法院再審,還是指令下審人民法院再審,凡作出維持原裁判的判決、裁定后,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這里的原抗訴指的是省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按照高法的《批復》應是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按照高法的《批復》的規(guī)定,對中級人民法院再次提出抗訴的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另外,按照高法的《批復》進行推理可得出:只有最高人民檢察院才能對下級人民法院(省高級人民法院)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1款規(guī)定的四種情況之一的(具體的四種情況前文已介紹)應該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再審后,凡作出維持原裁決的,判決、裁定后,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按推理應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才受理。因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沒有和不可能有上級人民檢察院,所以高法的《批復》的等于說即使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1款規(guī)定的四種情況之一的提出抗訴的,法院再審后,凡作出維持原裁判的判決、裁定后,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級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是指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高法的這個《批復》是與《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的規(guī)定相悖。而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的規(guī)定是地方各級人民檢察對同級人民法院己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問題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抽出抗訴。也就是說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的規(guī)定,對中級人民法院再次提出抗訴的是省級人民檢察院,而不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高法的《批復》同時與憲法第135條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互相制約相悖,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是平行的、互相制約的關系,都要服從法律,不存在兩者誰大于誰的問題,而按照高法的《批復》,可以看出審判機關高于檢察機關一級。所以高法的《批復》下半部分應該改為“經研究,同意你院意見,即人民檢察院(高法《批復》中原文是上級人民檢察院,把“上級”兩字去掉)對同級人民法院(高法《批復》中原文是下級人民法院,把“下級”兩字去掉)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提出抗訴的,無論是同級人民法院再審還是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凡作出維持原裁判的判決、裁定后,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再次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币驗橹挥羞@樣修改后,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和第186條的規(guī)定,按《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2款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己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fā)現有前款規(guī)定情況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該法第186條還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再審”。這些規(guī)定說明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再審可以再次提出抗訴。4國外《婚姻法》立法實踐及啟示4.1國外《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現狀美國各州財產法中關于個人財產婚后增值的規(guī)定并不相同,有的視為夫妻共同財產,有的視為個人財產,但即使是視為個人財產的地方,也應當將另一方對該增值部分的貢獻考慮進去。同時將個人財產婚后增值部分區(qū)分為主動增值與被動增值兩個部分。對于主動增值,法院通常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而對于被動增值,則傾向于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法國立法中,劃分婚前按揭房屋增值部分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增值部分利益產生的性質,如自然果實等傾向于認定為共同財產,而有價證券收益則傾向于認定為個人財產。在德國立法中,婚前按揭房屋增值部分被規(guī)定為共同財產,而按揭房屋本身則被認定個人財產。從上述各國關于夫妻一方婚前按揭購房的規(guī)定之中我們可以總結,無論將增值部分認定為個人財產還是共同財產,都應當充分考慮另一方對增值部分的貢獻。相比較而言,《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10條關于夫妻一方婚前按揭購房之規(guī)定,對非產權方利益保護得不夠。英國在處理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有房屋時突出了“家庭住宅”的特殊地位,明確了婚姻住宅這一概念,并在法律條文中對婚姻住宅的范圍對抗效力等做出了明文規(guī)定。美國司法判例也體現了對共同居住房屋的特殊規(guī)定,主要表現為一些州的成文法明確規(guī)定,如果第三人希望獲得共同居住房屋,必須是在對居住權人進行充分補償或為其準備好其它住宅的前提下。德國立法規(guī)定夫妻共有財產并不適用善意取得,夫妻任何一方在未取得對方的同意下,均不得擅自處分夫妻共有財產。4.2國外《婚姻法》立法及司法實踐對我國的啟示第一,民事結合,其目的是為同性伴侶提供與異性伴侶相同的權利。世界上存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民事結合,有的除了名字以外完全與“婚姻”相同,有的只是簡單的注冊,即注冊伴侶關系。民事結合已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qū)有:德國、芬蘭、盧森堡、英國、瑞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亞、愛爾蘭等。第二,同性婚姻。1998年1月1日生效的荷蘭《家庭伴侶法》中所指的“伴侶”既包括“同性伴侶”,也包括“異性伴侶”,登記的同性伴侶被賦予了與異性婚姻中的夫妻雙方同樣的權利和義務,但同性伴侶無權收養(yǎng)子女。之后的2001年4月1日荷蘭生效了一項法律,明確允許同性戀者結婚并領養(yǎng)孩子,荷蘭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允許同性戀者結婚,而且可以完全享有與異性婚姻相同的所有權益的國家。除荷蘭外,比利時、西班牙、瑞典、新西蘭、法國、巴西、葡萄牙、冰島、阿根廷、加拿大以及美國都逐步加入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和地區(qū)的行列。5我國現行《婚姻法》立法及實踐的完善對策5.1完善我國婚姻法體系其一,對于《婚姻法》第2條第2款關于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規(guī)定,及該第3條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之間的虐待和遺棄的規(guī)定,都是強制性規(guī)定,但是該法第43-45條對于這些強制性規(guī)范的執(zhí)行都規(guī)定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即以只有受害人提出請求為處理的前提條件,為更好的貫徹執(zhí)行這些強制性規(guī)范,建議做兩點修改,其一、建議把把第3條的第2款合并到第2條第2款中,第2條第2款應這樣規(guī)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特別是對婦女、兒童和老人的虐待和遺棄。其二對《婚姻法》第43-45條可以精簡為一條: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尤其是受害者是婦女、兒童和老人的,不管受害人提出請求與否,只要發(fā)現,都要堅決依法處理,可根據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治安管理處罰、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同時法院要判決加害人給受害人一定的扶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其二,關于《婚姻法》第7條第2款規(guī)定與《婚姻法》第10條第3款的規(guī)定相矛盾的問題,即按第7條第2款的規(guī)定,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是禁止結婚的,而按《婚姻法》第10條第3款的規(guī)定,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結婚的疾病,還是可以結婚的,只是婚后尚未治愈的,才宣布婚姻無效,如果婚后治愈了,則婚姻就有效,這兩條規(guī)定不僅矛盾,而且使患有醫(yī)學上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人結婚后,由于某些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具有遺傳性、傳染性,不符合優(yōu)生法則,會給子女后代造成不幸,也不利于整個民族,乃至整個人類,許多生下來就有先天性生理缺欠的孩子,很多就是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而結婚而造成的,為使第7條第2款與第10條第3款的矛盾沖突得到解決、建議刪去第10條第3款的規(guī)定。其三,對于《婚姻法》第8條前邊規(guī)定只承認登記婚姻,而最后不承認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也默認了,應當去補辦,沒規(guī)定不去補辦不承認其婚姻效力。鑒于該條的規(guī)定前后有矛盾之外,在實踐中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有的是不想辦理結婚登記的,有的是不夠辦理結婚登記的條件,如未達到《婚姻法》第6條規(guī)定的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有的是有《婚姻法》第7條規(guī)定的禁止結婚的條件。所以建議《婚姻法》第8條刪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的規(guī)定,這樣才使該條只承認登記婚姻更加準確完整。其四,對于《婚姻法》第25條的規(guī)定與該法第21條的規(guī)定,使得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權利的規(guī)定,造成不同等,即按該法21條的規(guī)定及有關司法解釋,婚生子女享有的撫養(yǎng)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yī)療費等,而按該法第25條第2款的規(guī)定,非婚生子女只享受不與其直接撫養(yǎng)的生父或生母給付的生活費和教育費,不包括醫(yī)療費,造成非婚生子女與不直接撫養(yǎng)的生父或生母所給付的費用,比婚生子女少了一項重要的醫(yī)療費。建議第25條第2款加上醫(yī)療費,這樣才真正做到“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的規(guī)定。5.2《婚姻法》司法實踐應對策略(1)對有關法律的司法解釋,應全面理解法律基本原則和立法有關宗旨,同時要看與國家根本大法一一《憲法》有無相悖的情況,避免斷章取義,以點帶面。例如,本文前面所講,《婚姻法》第25條第1款規(guī)定了“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如果高法根據這條規(guī)定對婚姻法第21條的解釋理應是“撫養(yǎng)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yī)療等費用,不論直接撫養(yǎng)與否,非婚生子女也享有與婚生子女同樣的待遇”。因為只有這樣解釋才與婚姻法第25條第1款規(guī)定相符合。(2)對涉及到與高檢有關的司法解釋,一方面,不應于有關法律規(guī)定相悖(尤其是三大訴訟法),同時還要明確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的關系,按照憲法第7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這兩個機關的關系是“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平行關系,沒有上下級誰大于誰的關系。但從本文前面提到的高法《批復》可以看出這個《批復》既違反民事訴訟法第185條的有關規(guī)定,也與憲法的有關規(guī)定相悖,從中可以得出高法的權力大于高檢的權力,以后這類的錯誤問題不應再出現。(3)為使司法解釋與變化了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即解決法律相對滯后的情況,司法解釋也應該適時加以修改和完善,須知,我國的根本大法于1954年制定后,根據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已進行了3次大規(guī)模的修改,先后出現了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盡管1982年憲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四部憲法(即現行《憲法》),也是比較完善的一步好憲法,但并不等于說這部憲法將永遠不會修改,為了做到與時俱進,全國人大先后與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通過憲法修正案,共31條,對有關內容作了適時的修改。至于其他法律,也都作了多次必要的修改。因此,對司法解釋做出必要的修改,也是理所當然的。6結論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婚姻家庭領域也在進行著新的變革,由農業(yè)社會的傳統(tǒng)家庭向工業(yè)社會的現代家庭轉變,而對婚姻自由與平等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