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小池》教學設計_第1頁
古詩《小池》教學設計_第2頁
古詩《小池》教學設計_第3頁
古詩《小池》教學設計_第4頁
古詩《小池》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古詩《小池》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兩首古詩。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

楊萬里的《小池》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這兩首古詩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了夏天的情趣。學習古詩,重在吟誦,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課的

教學重點可以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培養(yǎng)朗讀古詩的興趣。

2.認識“所、枚”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反復朗讀,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學方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播放多媒體課件:

(大意是:在茂密的樹林中,一個牧童騎在

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2.教師引導學生猜想:

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

二、初讀感知,正確流利

小朋友們,有一個詩人叫袁枚,他看到這樣的畫面,覺得很有趣,就寫了一首小詩《所見》。

(板書課題)

相機學習“所、枚”。

1.教師范讀,感受節(jié)奏。

小朋友們,你們聽一聽,老師哪兒停頓長一些或者聲音延長一些。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注意詩的節(jié)奏與音準。

4.指名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捕、蟬、閉、立、童、林、黃(1)帶拼音讀。

(提醒學生讀好翹舌音“蟬”,后鼻音“童、黃”,前鼻音“林”。)

(2)去拼音讀。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自己讀得準的字讀一讀。(及時表揚激勵。)

(3)游戲:我指你說。

一個小朋友隨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齊讀,要求迅速而準確。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小朋友們,讀讀詩,看看圖,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詞就把它圈畫出來。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閉目想像。

小朋友們,請把眼睛閉起來,想像畫現(xiàn),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著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叫著,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注視著樹上鳴叫的知了。這種情趣,你有過嗎?

2.帶著這種情趣,有感情地朗讀。

3.練習有感情的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會拼音的生字。

瞧,你們的好朋友又來了,還認識嗎?指名讀。

2.通過形旁理解字意來幫助識字。

(如提手旁跟手的動作有關:捕;木字旁跟樹木有關:林;蟲字旁跟昆蟲有關:蟬)。

3.通過猜謎引導學生識字。

如:一戶一斤米

(所);騎牛寫文章

(牧);人才進了門

(閉)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所有所以;放牧、牧草;關閉、閉路電視機等童———牧童———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歌。

5、教師示范,指導書寫。

重點對學生進行指導:“林”字左邊“木”字的捺變成點;“童”“黃”的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立”字下橫要寫長?!包S、童”筆畫較多,指導學生書寫時可以通過分解筆畫,化難為易。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背誦《所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袁枚的《所見》,你們會背誦嗎?

(齊背)

你還會背誦哪些古詩呢?

(指名背)

2.教師及時熱情表揚,導入新課。

哇,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會背這么多的古詩。今天老師跟大家再來學習一首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池》,你們愿意嗎?

(出示古詩)

二、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教師范讀,感受節(jié)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學生自讀,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試讀詩歌。

四人一小組,請小組長安排好讀的順序,其他組員聽一聽,評一評節(jié)奏與音準。

4.指明試讀,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池、惜、陰、晴、柔、露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1)帶拼音讀

讀準翹舌音“池”,前鼻音“陰”,后鼻音“晴”,邊音“露”。

(2)去拼音讀

誰能像老師一樣帶領大家準確地讀一讀這些生字。

(3)游戲:找朋友

老師把寫有生字的卡片發(fā)給小朋友。如:師:“陰”字在哪里?快來和我做朋友。

生:“陰”字在這里,我來和你做朋友。

三、再讀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1)播放多媒體課件:

泉水悄然從泉眼里流出,濃密的樹陰倒映在清清的池水里,嫩綠的小荷葉露出尖尖的小角,一群群蜻蜓飛來立在它的上頭。

(2)小朋友們,讀讀詩,想想畫面。

你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用筆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讀,合作學習說說詩意。

四人一小組,把不理解的詞討論討論,把詩的大意輪流說一說。

3.欣賞讀,結合圖畫,想像意境。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觀察圖畫,體會詩的意境。

四、想像畫面,熟讀成誦

1.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像。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jīng)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如果你就是那只蜻蜓,面對這樣的景象,你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帶著這種感情朗讀。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五、識記字形,練習寫字

1.教師再次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讀。

2.聯(lián)系前面的課文,熟字帶生字,如:蜻———晴(同聲旁);怪———惜(同偏旁);陽———陰(反義字)

3.創(chuàng)造性識字,如:柔

(把矛放在樹上。)

4.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如認讀:可惜、愛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軟

池———池塘池塘里開滿了荷花。

露———露珠露珠在荷葉上跳舞。

六、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這兩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古詩

(揭題:古詩兩首)

2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1、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預設目標:

1、學習古詩《所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背給

大家聽。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nèi)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nèi)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3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古詩,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學重點:

1、多種方法識字。

2、理解詩句內(nèi)容。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理解詩的內(nèi)容。

教學設計:

一、直接導入,交代目標。

1、直接導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交代目標:屏幕出示學習目標,指名讀。

(1)認識4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古詩,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學提示(一),學生自學。

(一)出示自學提示(一):

1、自由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正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

2、用鉛筆畫出古詩的節(jié)奏,把古詩讀正確、通順。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關注學困生,有學生舉手求助,教師馬上給予幫助,當然不能干擾其他學生。

三、匯報交流,檢查自學效果

1、自由發(fā)言匯報識字情況,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字。

(1)學生口頭匯報,教師相機板書生字。

昔——惜廷——蜓路——露

(2)區(qū)別“延——廷”指導書寫筆順,學生書空練習。

(3)對照古詩的節(jié)奏劃分,檢查自己標記節(jié)奏情況。

(4)按節(jié)奏多種方式朗讀古詩(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5)統(tǒng)一“露”的讀音“l(fā)ù”。

四、出示自學提示(二),學生自學。

(一)出示自學提示(二):

繼續(xù)讀古詩,利用工具書或者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先理解字詞,再解釋行意,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句意。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關注學困生。

五、匯報交流,適時點撥。

1、學生自由發(fā)言匯報,重點理解“泉眼、細流”等詞,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教學“立“字用的巧妙。如此精彩的瞬間讓詩人捕捉到了,如果你是詩人,你的心情怎樣?(欣喜、驚奇)指導朗讀。

六、當堂練習。

1、認讀詞語

泉眼樹陰蜻蜓尖尖角細流

晴柔今非昔比

2、古詩填空,解釋字意,句意。

3、讀一讀,結合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嘗試有感情朗讀。

4、想一想: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立上頭。

4、寫一寫,寫本課5個生字。

七、課堂小結。

4

小池

設計理念:

低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順應兒童喜讀好背,記憶力強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讀多背,教學重點放在讀、背和識字寫字上。我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了這一課的設計教學:一、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先決條件,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來自于興趣。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wěn)定。因此,在低年級古詩教學中,不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末,都應把激發(fā)學生興趣當作重中之重,我設計了談話、獎勵、表演、比賽等手段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二、以讀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nèi)容,培養(yǎng)閱讀能力及習慣。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引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三、識寫結合,加強學生的書寫指導。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努力讓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書聲瑯瑯,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說,充分地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到讀書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池、惜”等6個生字。會寫“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初步感知初夏小池的美麗。

4、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詩、積累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立”字

2、在讀中感受詩意,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貼畫(用來獎勵)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新舊鏈接,鋪墊情感。

1、師:今天春光明媚,春姑娘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吹紅了桃花、吹綠了柳樹,大地立刻成了一副五彩的畫,有許多詩人寫下了無數(shù)贊美春天的詩,小朋友們記得嗎?我們來背一背(學生背誦:《春曉》、《村居》、)

2、風景如畫的春天過后馬上就是——(夏天),夏天,你最喜歡干什么呢?(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預設:1、游泳——那一定很痛快。

2、吃棒冰——涼涼的棒冰真解渴。

3、穿裙子——女孩子穿上裙子,美得像一朵花。

(二)初讀古詩

1、揭題:是的,夏季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今天,咱們就一起去學習一首有關夏天的詩(板書詩題:小朋友們認真看老師板書)

2、指名讀題(注意讀準字音:池)

3、這首詩是宋朝大詩人楊萬里寫的。

3、學生自由讀詩(又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指導學法:把它圈出來,看拼音,多讀幾遍)

4、學習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注意讀準字音。

②去掉拼音全班認讀。

③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A、平時,我們應該愛惜什么?(指名說)

④生字回到古詩中,指名讀古詩。

5、課件播放音樂,老師范讀全詩。(提出聽的要求)

學生一邊聽,一邊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

6學著老師的樣子,自己練一練.(老師帶讀、指名讀、齊讀)

(三)再讀古詩

1、請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你好像看到了小池的哪些景物?

2、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的畫面,老師相機貼詞卡(泉眼、樹陰、小荷、蜻蜓)3貼出自繪掛圖,,看看這些景物都在哪里?學生在相應的位置貼詞卡

A、泉眼也很愛惜它的'細細的泉水,不讓它們多流一點兒似的,泉水就慢慢地,無聲無息地流出來??(教師邊講邊畫簡筆畫)這樣的泉水應該怎樣畫?(自由

說,細一點,輕一點)你們知道嗎?我們的聲音也是可以畫畫的,咱們來讀一讀,讓老師感受到這靜靜的、細細的泉水。

B、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歡嗎?是啊,連樹陰都喜歡得投進了池塘的懷抱了,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愛的心情把這柔柔的池水,這靜靜的景色讀出來!

C、把這兩句連起來讀一讀

D、感悟朗讀——讓我們走入詩中,想象你就是小荷,你就是蜻蜓,一邊美美的讀一邊做動作可以嗎?(加上動作練讀,激發(fā)想象)

E、師:小蜻蜓,你輕輕地落在小荷上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預設:1、像在跳芭蕾舞?!谄鹉_尖,展開雙翅,多么輕盈的舞姿??!請你讀出這樣的感受。

2、像在和荷葉握手(聊天)。——多么親熱,多么友好呀。請你讀出這樣的感受。

3、蜻蜓把荷葉當作停機坪?!。w累了,就在上面舒服地休息,多自在。請你帶著這樣的感覺讀。

師:蜻蜓輕輕地落在荷葉上,正舒服地休息呢!生讀——

師:蜻蜓與荷葉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生讀——

師:蜻蜓親熱的和荷葉握握手,咱們交個好朋友!生讀——

4看《小池》動畫,師配合畫面描述:初夏,風和日麗。我來到一個小池邊,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里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中倒映著濃密的樹陰。池里長出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只是露出尖尖的小角。這時,飛來幾只蜻蜓,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指名讀、賽讀、齊讀)

5、配樂齊讀

(四)背誦古詩

1、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小池啊,多美的夏天啊!小朋友,趕緊用你們甜美的聲音去背一背吧!

2、和老師合作背誦(男女生賽背、)

3、教學生字“立”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

4、老師準備了這張夏日小池圖,請小朋友們把圖上的詩補充完整。

(五)課外拓展、布置作業(yè)

1、小朋友們,夏日小池的景色還有很多,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吧?。ㄕn件播放夏日小池的圖片)

2、宋朝大詩人楊萬里還寫了一首夏天荷塘的詩,你們看——(師范讀)生跟讀

3、回家吧《小池》背給爸爸媽媽聽,再把這首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小池

楊萬里

泉眼

樹陰小荷蜻蜓

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還”)及新詞。

2.能看注釋,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4.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閑適、歡快的心情。

教學重點:

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閑適、歡快的心情。

教學難點:

對“樹陰照水愛晴柔”等詞句的理解。

查閱資料:

詩歌的時代背景及詩人的資料。

板書設計: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小池(楊萬里)

千里——一日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輕舟——萬重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讀通《早發(fā)白帝城》看注釋了解詩意,體會詩人歡快的心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人及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1.你對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會背哪些他寫的詩?(學生背詩展示)

2.這首《早發(fā)白帝城》是詩人什么時候寫的?(李白寫這首詩時,是他被流放夜郎,途經(jīng)白帝城,遇大赦,返回內(nèi)地時在路上做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熟,初步了解古詩的意思。

1.自己把這首詩讀幾遍,不認識的字看生字表,或者。

提示把下面的字音讀準確

朝辭江陵猿還

2.你覺得詩人寫這首詩時心情是怎樣的?試著把詩人的感情讀出來。

三、看注釋,自學古詩,了解詩意。

1.引導學生看注釋,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四、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感情,并能夠讀出來。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朝:早晨辭:辭別白帝:指白帝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