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鹽及復分解反應李巧玲_第1頁
常用的鹽及復分解反應李巧玲_第2頁
常用的鹽及復分解反應李巧玲_第3頁
常用的鹽及復分解反應李巧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用的鹽教學設計小箬中學李巧玲【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了解食鹽、純堿、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鹽的組成特點。3.在回顧酸堿化學性質(zhì)的基礎上匯總鹽的化學性質(zhì)。過程與方法了解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學會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對化學現(xiàn)象的探究欲,培養(yǎng)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結(jié)合我國食鹽產(chǎn)地的廣泛分布及純堿的用途,簡介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窘虒W重點】1.鹽的化學性質(zhì)。2.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窘虒W難點】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教學用品】氯化鋇溶液、硫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銅溶液、試管?!窘虒W方法】比較法、實驗法、歸納法【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復習提問】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酸和堿,與酸和堿相比,鹽的成員更多,用途更廣,用量更大。大家能不能列舉出幾種常見的鹽,并說說他們的用途?【板書】一、常用的鹽食鹽(NaCl)碳酸鈣(CaCO3)碳酸鈉(Na2CO3)碳酸氫銨(NH4HCO3)注意:碳酸鈉稱為堿,其實不是堿。純堿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上用途廣泛,他發(fā)明將制堿與制氨結(jié)合的聯(lián)合制堿法,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稱為“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思考并回答常見的鹽及用途。食鹽(NaCl):食品加工和調(diào)味、醫(yī)用生理鹽水、化工原料。碳酸鈣(CaCO3):大理石、石灰石、白堊、貝殼、珍珠的主要成分,用作建筑、煉鐵、制造水泥、珍珠首飾。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口堿、面堿,制玻璃或瓷磚、印染、制洗滌劑、去污粉、造紙。碳酸氫銨(NH4HCO3):簡稱碳銨。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聯(lián)系生活,把握化學與生活關系?!狙a充】BaSO4白色粉末,醫(yī)療方面,放射學檢查使用硫酸鋇劑主要利用其在胃腸道內(nèi)可吸收X射線而使其顯影作用,因此主要用作胃腸道,俗稱鋇餐。胃液的酸性強不強?BaSO4能存在,說明它有什么性質(zhì)?CuSO4是白色粉末,當它吸收水份形成后呈藍色,俗稱膽礬、藍礬。從實際用途學習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咎釂枴磕敲贷}從何而來呢?從下面例子,分析鹽的組成有什么特點。【板書】二、鹽的組成鹽的陽離子都有金屬陽離子,陰離子是酸根或非金屬陰離子?!狙a充】根據(jù)陽離子的不同,鹽可分為鈉鹽、鉀鹽、鎂鹽等,根據(jù)陰離子的不同,鹽分為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鹽酸鹽等。鹽的陽離子都有金屬陽離子,陰離子是酸根或非金屬陰離子。認識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與總結(jié)能力。【練習】不同的鹽由酸與堿中和得到,寫組成下列鹽的酸與堿。學生當堂練習書寫組成鹽的酸與堿。通過書寫,掌握鹽的組成。【提問】學習了鹽的形成,那鹽有什么性質(zhì)呢?古代用濕法煉銅,稱為曾青得鐵則化為銅,這里包含了哪個化學反應?請書寫。這個反應能進行的條件是什么?Cu與ZnSO4會反應嗎?是不是所有的金屬與鹽溶液都可以發(fā)生置換反應呢?強調(diào):鐵與鹽、酸的置換反應生成的是二價亞鐵鹽?;卮穑鸿F與硫酸銅反應得到金屬銅單質(zhì)。學生書寫該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排金屬活動順序表前面的金屬與后面的金屬鹽溶液可以進行置換反應?;貞浗饘俚幕瘜W知識,同時又聯(lián)系了鹽的知識,溫故同時知新?!景鍟咳?、鹽的通性1.與金屬反應:金屬+鹽=新金屬+新鹽總結(jié)鹽的通性之一【復習提問】實驗室是如何制備二氧化碳?說出反應物并寫出方程式?;卮穑豪么罄硎蚴沂c稀鹽酸反應。學生書寫方程式:CaCO2+2HCl=CaCl2+CO2↑+H2O回憶舊知識,同時對舊知識進行概括與比較?!咎釂枴炕貞浵跛徙y與鹽酸反應的現(xiàn)象,并書寫化學方程式。AgCl在硝酸溶液中存在,說明其不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這兩個反應說明某些鹽可能跟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鹽與新酸?!景鍟?.與酸反應:鹽+酸=新鹽+新酸看到白色沉淀書寫:AgNO3+HCl=AgCl↓+HNO3對舊知識的回顧,并聯(lián)系新知識,培養(yǎng)總結(jié)與歸納能力【學生實驗】下面請一二組的同學進行NaOH與CuSO4、FeCl3的反應,三四兩組進行BaCl2與Na2CO3、Na2SO3的反應,注意觀察現(xiàn)象,思考是否發(fā)生了反應,產(chǎn)物是什么,并書寫化學方程式?!景鍟?.鹽+堿=新鹽+新堿4.與鹽反應:鹽+鹽=新鹽+新鹽說明鹽可能與堿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鹽和新堿。說明兩種鹽之間可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另外兩種鹽。注意:鹽跟堿、鹽跟另一種鹽在溶液里要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前提是,參加反應的鹽和堿都是能溶于水的。學生做實驗學生分組回答:看到白色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BaCl2+Na2SO3=BaCO3↓+Na2SO4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通過實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增強學生比較與歸納的能力。【總結(jié)】這里的鹽與酸、鹽與堿、鹽與鹽以及我們學過的酸與堿反應都屬于什么反應呀?什么是復分解反應呢?這是酸堿鹽之間反應的知識網(wǎng)絡構(gòu)建,說明了它們之間的反應?!景鍟克?、復分解反應學生回答:屬于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分解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新舊知識對比,總結(jié)中學第四大反應類型。【提問】那么NaCl+KNO3能反應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分析以上復分解實驗生成物有哪些特征?【總結(jié)】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或者水,否則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學生觀察分析并回答:生成物中有沉淀(難溶于水)、氣體、水中的一種。由學生觀察分析總結(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局v解】產(chǎn)物水和氣體比較容易辨認,想知道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我們要先了解物質(zhì)的溶解性,觀察課本P315,他們有什么規(guī)律呢?我們把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總結(jié)為:鉀鈉銨硝都可溶,不溶記住六白一藍一紅褐。六白指的是:CaCO3、BaCO3、AgCl、BaSO4、Al(OH)3、Mg(OH)2,一藍是Cu(OH)2,一紅褐是Fe(OH)3。CaCO3、BaCO3、Al(OH)3、Mg(OH)2、Cu(OH)2、Fe(OH)3是碳酸鹽和堿,不可溶于水但可溶酸,AgCl、BaSO4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學生識記幫學生總結(jié)歸納,增強形象性,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咎釂枴磕敲碞aCl+KNO3能反應嗎?學生回答:不能,因為生成物中沒有沉淀、氣體和水。實際應用?!揪毩暋颗袛喾磻芊癜l(fā)生,能的寫出方程式。+HCl(OH)2+KNO3+KCl+KOH+CuSO4+NaNO3(OH)2+CuSO4學生書寫,部分學生上臺書寫。把知識應用于實際練習,提高學生對復分解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板書】一、幾種常見的鹽鹽的形成鹽的通性1.鹽跟某些金屬的反應Fe+CuSO4=FeSO4+CuZnSO4+Cu不反應結(jié)論:鹽+金屬=另一種鹽+另一種金屬2.鹽跟酸的反應CaCO2+2HCl=CaCl2+CO2↑+H2OAgNO3+HCl=AgCl+HNO3結(jié)論:鹽+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3.鹽跟堿的反應2NaOH+CuSO4=Cu(OH)2↓+Na2SO43NaOH+FeCl3=Fe(OH)3↓+3NaCl結(jié)論:鹽+堿=另一種鹽+另一種堿4.鹽跟另一種鹽的反應 BaCl2+Na2CO3=BaCO3↓+2NaClBaCl2+Na2SO3=BaCO3↓+Na2SO4結(jié)論:鹽+鹽=另一種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