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課件_第1頁
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課件_第2頁
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課件_第3頁
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課件_第4頁
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1990年代的女性文學概述1990年代,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了一種“爆發(fā)式”的繁榮景觀,呈現出了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面貌和敘事空間。王安憶、鐵凝、陳染、林白、池莉、方方、蔣子丹、徐小斌、徐坤、遲子建等作家作品體現了較為成熟的個性和鮮明的性別特征。徐小斌蔣子丹遲子建一、女性自我的多元化呈現

王安憶《叔叔的故事》;蔣子丹《絕響》、《桑煙為誰升起》;池莉《云破處》、《小姐,你早》;王安憶《我愛比爾》、方方《在我的開始是我的結束》。王安憶《紀實和虛構》、徐小斌《羽蛇》、蔣韻《櫟樹的囚徒》、池莉《你是一條河》;王安憶《長恨歌》、鐵凝《大浴女》?!皞€人化”寫作:陳染《與往事干杯》、《私人生活》,林白《一個人的戰(zhàn)爭》、《致命的飛翔》,徐坤《競選州長》、《熱狗》,徐小斌《雙魚星座》?!?0年代后”作家:衛(wèi)慧《上海寶貝》、棉棉《糖》、戴來、魏微、金仁順、朱文穎、趙波、周潔茹,安妮寶貝等。衛(wèi)慧棉棉戴來魏微金仁順朱文穎趙波周潔茹安妮寶貝左起:金仁順、朱文穎、周潔茹、戴來二、多聲部的女性話語

王安憶的“歷史/家族敘事”(《長恨歌》),蔣子丹的“寓言詭計”(《貞操游戲》、《桑煙為誰而起》),殘雪超現實的“夢幻敘事”和反寓言寫作,徐坤戲擬、反諷的先鋒敘事(“新儒林喜劇”《先鋒》序列),王安憶(《叔叔的故事》)和池莉(《綠水長流》)的“元小說”,陳染、林白、衛(wèi)慧、棉棉等利用自傳體進行的“青春/成長敘事”……多元化的敘事策略與敘事話語同時存在于女性文本之中,已經徹底改變了新時期初的愛情倫理敘事的單一局面。“歷史/家族”敘事:張潔的《無字》、徐小斌的《羽蛇》、王安憶的《長恨歌》、徐坤的《女媧》、須蘭的《紅檀板》?!扒啻?成長”敘事:陳染《與往事干杯》、《禿頭女走不出來的九月》、《與假想心愛者在禁中守望》、《私人生活》等,林白《青苔》、《一個人的戰(zhàn)爭》等,徐小斌《末日陽光》、蔣子丹《往事》、《等待黃昏》。衛(wèi)慧《蝴蝶尖叫》、《艾夏》、《像衛(wèi)慧那樣瘋狂》、《上海寶貝》等,棉棉《啦啦啦》、《每一個好孩子都有糖吃》、《糖》等,魏微《一個年齡的性意識》、《在明孝陵乘涼》、《白娟在一個小城的故事》等,周潔茹《我們做點什么吧》、《九個目標的欲望》等。以“文化批判”為主旨的后現代敘事:王安憶的《叔叔的故事》、徐小斌的《敦煌遺夢》、蔣子丹的《炊煙為誰升起》、林白的《沙街女人故事》、海男的《小鎮(zhèn)故事》;徐坤的《先鋒》、《囈語》、《鳥糞》、《熱狗》。對精英文化的戲仿與調侃,對男性知識分子形象的解構,是對八十年代文化英雄的冒犯,也是為長久“失語”的女性“爭得一份說話的權利”。徐坤:“嬉戲諸神”徐坤,生于遼寧沈陽,1982年9月至1989年7月在遼寧大學中文系讀本科、研究生,獲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獲文學博士學位。徐坤小說以其游戲調侃、犀利冷峻的語言風格,“嬉戲諸神”的智慧解構與拼貼,充滿戲擬、反諷的后現代敘事特征,在1990年代的女性寫作中獨樹一幟。題材上大致有兩類:以1993年發(fā)表的第一篇《白話》為標志的一系列知識分子題材小說,如《先鋒》、《囈語》、《鳥糞》、《熱狗》等反映了1990年代社會轉型期,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tài)及精神面貌。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早期的“男知識分子”唱主角變?yōu)楹笃诘摹芭R分子”唱主角,如《狗日的足球》、《相聚梁山泊》、《女媧》、《廚房》,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春天的二十二個夜晚》和《愛你兩周半》等作品。僭越與反串男角。在徐坤早期的作品如《白話》、《囈語》中,她反串男性角色或隱匿女性身份進行敘述。爭取女性話語權。從文化立場上解構和顛覆男權文化表現最激烈的小說是《狗日的足球》。廚房是一個女人的出發(fā)點和停泊地。

枝子:反叛賢妻良母的角色(女強人)——重新回歸廚房(女人)。

松澤:利益至上,對感情從不認真的情場老手。游戲與狂歡化的文本策略

運用反諷、調侃、戲擬、黑色幽默、荒誕等語言工具,造成“后現代主義”風格的語言膨脹的效果,是作家刻意為之的表意策略。“游戲的極致是狂歡,狂歡是游戲的最大盛典。徐坤的小說,游戲是方式,狂歡是效果?!比⒍际薪涷炁c鄉(xiāng)村敘事

書寫都市女性,表現知識女性在現代大都市的生存經驗,是物化潮流中一個獨特的文學存在。鐵凝的《無雨之城》、王安憶《香港的情與愛》、《我愛比爾》、《米尼》,張抗抗的《情愛畫廊》、張欣的作品序列(《愛又如何》、《伴你到黎明》、《僅有情愛是不能結婚的》、《首席》)、張梅的作品序列(《老城記事》、《這里的天空》、《蛛絲馬跡》、《蝴蝶和蜜蜂的舞會》)鄉(xiāng)村敘事:以遲子建為代表。她以女性特有的悲憫和對東北黑土地長久而深情的眷戀,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溫暖詩意的精神家園,作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的人文理想成為現代人抵御世態(tài)炎涼、物化生存困境的精神凈化劑。《日落碗窯》、《親親土豆》、《重溫草莓》、《白銀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