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練習(xí)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小閱讀-課內(nèi)1.下列對《琵琶行并序》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的序言介紹了長詩所敘述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詩人寫作此詩的緣起,實際上它已經(jīng)簡單地概括了后面長詩的基本內(nèi)容。B.詩中寫了三次琵琶聲:先是詩人送客聽到第一次琵琶聲;第二次是詩人請出琵琶女為自己彈奏一曲,彈奏結(jié)束后琵琶女訴說了自己的身世經(jīng)歷,詩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動,又感慨自身經(jīng)歷;第三次是詩人再請琵琶女彈奏,為她翻作《琵琶行》。C.第二次彈奏時,為突出琵琶聲之絕妙,琵琶女琴技之高超,詩人運用了疊詞和夸張手法,還用視覺形象加以描摹,側(cè)面描寫加以烘托,使得琵琶女彈奏的樂聲非常具體形象。D.因為詩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詩人從琵琶女的琵琶聲中聽出了哀怨凄涼的感情,進而想到自己的不公遭遇和坎坷仕途,自傷身世,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嘆自己的不幸。2.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很多描寫音樂的名句,例如“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請你簡要賞析此句。3.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賞析《琵琶行》中劃線句子。4.對《琵琶行》中下列詞語的解說,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A.“輕攏”一句描寫琵琶女彈奏的動作特點,同時也表現(xiàn)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兩句寫出了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xiàn)。“如急雨”“如私語”使兩種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視覺形象為聽覺形象,給人以眼花繚亂、耳接不暇的感覺。D.“間關(guān)”一句繼續(xù)寫了旋律的變化,用“鶯語花底”這一美的視覺形象,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5.對《琵琶行》詩句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痹摼浔憩F(xiàn)了詩人對彈奏者的尊重,“欲語遲”三字,用語精練,直接刻畫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絕不輕浮的性格特征。B.“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熱情相邀、急于相見的心情,又精練而細膩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此時的矛盾復(fù)雜的心情,本不愿出場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處很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一個特寫鏡頭,生動地表現(xiàn)出琵琶女的羞澀情態(tài)。C.“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這是描寫琵琶女調(diào)弦校音的動作,進而表現(xiàn)她此時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之中,也顯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豐富的感情。D.“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寫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嫻熟。輕輕的攏,慢慢的捻,一會兒抹,一會兒挑,一連串的動作,具體地表現(xiàn)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順弦、回撥弦的動作熟練,技藝精湛。二、情景默寫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曾用“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對聽到的樂曲給予高度評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也有類似語句:“,?!保?)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作過渡,由現(xiàn)實進入夢境。(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百姓忘卻國恥、安于異族統(tǒng)治的沉痛之情。(4)自古以來,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節(jié)。借助秋景表達內(nèi)心悲傷的詩句不勝枚舉,如“,”就寫出了秋天的蕭瑟凄清。三、文學(xué)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潯陽江頭那一夜林那北入秋了,暮色當(dāng)頭,晚風(fēng)在馬車卷簾外拂過,那是一種濕潤的、夾帶著很多水汽的風(fēng),與車內(nèi)男人之前早已習(xí)慣的長安城完全不同。雖小時候曾在蘇浙皖輾轉(zhuǎn)寄居過,但從二十八歲進京應(yīng)試起,這十幾年,他都是在旱得又干又燥的天穹下晨起暮眠,雨比節(jié)日還少,周圍祈求甘露的儀式連綿鋪開,百姓的禱告聲地動山搖,上蒼卻總是不肯聽進耳里。可是去年秋天他突然南下,突然卷起行囊一步步離開自己熟悉的皇城,蹚過黃河,涉過長江,來到此地,竟一下子滿眼是水了——北面是長江,南面是鄱陽湖,江與湖以及縱橫的支流此一條彼一條劃開大地,波光粼粼,濤聲起伏。一切都與地名多么契合,江州,原來就是一個到處水光瀲滟的地方啊,山川日月都倒影其中,頓時多出一個人間。二十八歲他就中進士了,任過校書郎、縣尉、集賢校理、翰林學(xué)士、左拾遺、京兆戶部參軍、太子左贊善大夫,要說見過的世面也不算少,但四處流動嘩嘩有聲的水還是一下子就打動了他。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南來北往的人與貨,就有兩岸生命連綿不絕的涌動。現(xiàn)在他就是去水邊,去西門外一個叫盆浦口的地方,送一位即將遠行的友人。這是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一年多以前,他還在宮中,圍繞太子悠哉當(dāng)著左贊善大夫。此時藩鎮(zhèn)割據(jù),戰(zhàn)事四起,朝廷平藩討叛讓地方勢力不滿,便派刺客入京城當(dāng)街殺了宰相武元衡——是可忍孰不可忍!依唐制,東宮官員固然不得參諫朝政,他還是奮筆疾書,要求緝拿兇手,雪恥立威。宰相不是他殺的,他也遠遠無法威脅別人坐上這個位子,可是他卻“越職言事”了,被扣上一個“傷名教”的罪名趕出宮門。江州,離京城如此遙遠的東南小城。讀過“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人都知道他姓白,名居易,這個名字來源于《禮記·中庸》中的詞句:“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徽幸。”祖父替他取此名,大約只是希望他一生都處于平易而無危險的境地,故平常心,素位而行,以待天命。另外他字“樂天”,就是樂天知命的意思。他做到了嗎?顯然沒有,否則宰相被殺這么大的事,哪輪得上他說什么呢?他憋不住說了,結(jié)果就給自己惹下這么大的禍。但委曲求全地茍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在世,說該說的話,做應(yīng)做的事,才不枉痛快走一遭。他孤身離京,接著與家人匯合再向南。“樹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濕水煙中”,這是他初到江州時寫下的。放平心態(tài),這里其實也不失為一塊寶地,除了水之外,山也抬頭可見,滿山四季都綠出層層疊疊的厚實油光。且不論江上的帆、湖上的鳥,單單城往東三十二里,那座俊朗秀麗的廬山,就百看不厭。穿行其間,煩惱蕩盡,詩意萬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薄獌H僅覓得這妙不可言的短短二十八字,他也可以快慰自己了。京城無限遠,那就在此獨善其身吧。“從此萬緣都擺落,欲攜妻子買山居”,在香爐峰北面、遺愛寺南邊,他很快給自己建起一座草堂,以便呼朋喚友大醉幾場。甚好甚好,十五年前他初入仕途時,在秦嶺下、渭水邊的周至當(dāng)著小小的縣尉,不也正是在山中與朋友縱酒歡歌之后,才詩意噴涌,揮毫寫下那首八方爭頌的長詩《長恨歌》嗎?天已完全暗透,江面零星的漁火螢火蟲般孱弱地跳動。青衫太薄了,風(fēng)過,他緊了緊身子。冷,猶如直面自己的身世和當(dāng)下朝政時的涼意。友人船正待發(fā),他急步前迎,一懷愁緒還須靠酒打發(fā),便相對而坐,把盞話別。接下去發(fā)生的,都寫在《琵琶行》里了。霓裳羽衣曲、從長安城流落到此的舊女伶、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弦音……絲樂如夢,身世飄零,淪落天涯,他涕淚橫飛,辛酸往事如一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無邊無際地當(dāng)頭淋下,令他無法自已。之后他又前往北門外的潯陽樓,看到的是“……大江寒見底,匡山青倚天。深夜盆浦月,平旦爐峰煙……”萬千感慨涌起,于是提筆揮就這首《題潯陽樓》。我登上潯陽樓時,離白居易送客的那個秋夜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千兩百零六年。這座城如今被稱為九江,江州已經(jīng)是一個被時光帶走的舊地名,它位于江西省北部,共九條江河匯集于此,流經(jīng)境內(nèi)的長江又與鄱陽湖及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水流縱橫交錯,浩淼壯闊。如同白居易初踏上岸時的愕然一樣,我也驚詫于它如此汪洋盛大的水系,全中國難有能與之匹敵的另一座城吧?而且是長江、京九鐵路交叉點,又是長江中游區(qū)域中心港口城市,是江西省舉足輕重的北大門,市區(qū)疏朗而宏大,空氣干凈得似乎都帶著幾分甜味。是個陰天,江水依舊執(zhí)著東流。一場大旱之下,江面瘦了許多,但眾多貨運巨輪仍匆忙來去,幾只鳥無拘無束地上下翻飛或泊在岸邊草叢中覓食,遠處有塔有橋有一個個從樹縫里鉆出來的紅墻烏瓦與飛檐,很恍惚,時空在忽遠忽近間跳動。迎著風(fēng),倚著欄桿跳望一陣,又與友人臨窗坐下,緩緩喝上幾杯廬山云霧茶。今夕何夕?猶抱琵琶化著面靨妝的臉不時一閃而過,大弦小弦嘈嘈切切聲一直似隱似現(xiàn)。吹過白居易的也是類似的風(fēng)吧?那晚飲過酒后他是否也泡一壺自家草堂前種的新茶緩緩品上幾口?(摘編自《文匯報》)7.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坐在馬車中的白居易想起了過往,想起了被貶前京城的生活,想起了小時候在蘇浙皖的寄居生活,那時候的天氣又干又燥。B.白居易被貶江州前在京城做的最后一個官職是太子左贊善大夫,任此職不能參諫朝政,但正義的白居易還是“違規(guī)”而被貶。C.自居易“越職言事”為自己招來禍端,一個人孤身來到江州,但他慢慢放平了心態(tài),愛上了這里的山水,甚至有意隱居于此。D.結(jié)尾兩段落筆于現(xiàn)在,以“今晚”映照“那夜”,描寫作者眼中的江州秋天風(fēng)景,表現(xiàn)對白居易的追懷,表達對其遭遇的同情。8.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以“車內(nèi)男人”和“他”來代替稱呼白居易,后面才適時點明,但從行文角度看,這樣寫作用不大。B.兩次提及白居易“二十八歲”,突出了他的年輕有才,繼而列述他任過的官職,這都委婉批評了他恃才而傲的做法。C.文章引述白居易《題潯陽樓》中的詩句,只為表現(xiàn)他被貶謫江州后志不能抒而又不得不寄情于潯陽山水的情懷。D.文章題為“潯陽江頭那一夜”,卻用大量的篇幅寫白居易在京城及其他等內(nèi)容,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9.本文改編自《琵琶行(并序)》,但主要內(nèi)容卻不是《琵琶行(并序)》中的,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10.本文是一篇文化散文,它的“文化”特點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做簡要探究。四、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君術(shù)策五蘇轍臣聞事有若緩而其變甚急者,天下之勢是也。天下之人,幼而習(xí)之,長而成之,相咻而成風(fēng),相比而成俗,縱橫顛倒,紛紛而不知以自定。當(dāng)此之時,其上之人刑之則懼,驅(qū)之則聽,其勢若無能為者。然及其為變,常至于破壞而不可御。故夫天子者,觀天下之勢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歸者也。夫天下之人,弛而縱之,拱手而視其所為,則其勢無所不至。其狀如長江大河,日夜渾渾,趨于下而不能止,抵曲則激,激而無所泄,則咆勃潰亂,蕩然而四出,壞堤防、包陵谷,汗漫而無所制。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導(dǎo)之,則其勢不至于激怒坌涌而不可收。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泄之,則其勢不至于破決蕩溢而不可止。然天下之人常狎其安流無事之不足畏也,而不為去其所激;觀其激作相蹙,潰亂未發(fā)之際,而以為不至于大懼,不能徐泄其怒,是以遂至橫流于中原而不可卒治。昔者天下既安,其人皆欲安坐而守之,循循以為敦厚,默默以為忠信。忠臣義士之義憤悶而不得發(fā),豪俊之士不忍其郁郁之心,起而振之。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輕進、喜氣而不懾者,皆樂從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顧,直行犯上而不忌。今之君子累累而從事于此矣。然天下猶有所不從,其余風(fēng)故俗猶眾而未去,相與抗拒,而勝負之?dāng)?shù)未有所定,邪正相搏,曲直相犯.,二者潰潰而不知其所終極,蓋天下之勢已小激矣。而上之人不從而遂疏其壅,臣恐天下之賢人,不勝其忿而自決之也。夫惟天子之尊,有所欲為,而天下從之。今不為疏之于上,而聽其自決,則天下之不同者,將悻然而不服。而天下之豪俊,亦將奮踴不顧而決之,發(fā)而不中,故大者傷,小者死,橫潰而不可救。譬如東漢之士,李膺、杜密、范滂、張儉之黨,慷慨議論,本以矯拂世俗之弊,而當(dāng)時之君,不為分別天下之邪正以快其氣,而使天下之士發(fā)憤以自決之,而天下遂以大亂。由此觀之,則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則雖有蛟龍鯨鯢之患亦將順流奔走奮迅悅豫而不暇及于為變。茍其潴畜渾亂,壅閉而不決,則水之百怪皆將勃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故夫天下亦不可不為少決,以順適其意也。選自《唐宋名家文集·蘇轍集》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相比而成俗

比:勾結(jié) B.壞堤防、包陵谷

包:淹沒C.直言忤世而不顧

忤:違背 D.曲直相犯

犯:沖突12.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A.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則雖有蛟龍鯨鯢之患/亦將順流奔走/奮迅悅豫/而不暇及于為變B.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則雖有蛟龍鯨鯢之患/亦將順流奔走奮迅/悅豫而不暇/及于為變C.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則雖有蛟龍鯨鯢之患/亦將順流奔走奮迅/悅豫而不暇/及于為變D.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則雖有蛟龍鯨鯢之患/亦將順流奔走/奮迅悅豫/而不暇及于為變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自然形成的群體雖然渙散,似乎不能有所作為,但一旦作亂則勢不可擋,因此為人君者要善于把握天下的大勢。B.作者認為,當(dāng)水流安然流淌時,就要敏銳地覺察是否有阻礙水勢暢通的暗礁山石,做到防微杜漸。C.作者認為,水流不暢時要著手清除障礙,那么社會上士氣郁積時就得嚴厲打擊壓制,不得順其發(fā)展。D.文章以水為喻,說理具體而形象;文章本身也文情充暢,浩蕩流轉(zhuǎn),如長江大河,一氣貫注,氣勢逼人。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天下之人,弛而縱之,拱手而視其所為,則其勢無所不至。(2)而上之人不從而遂疏其壅,臣恐天下之賢人,不勝其忿而自決之也五、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琵琶行(節(jié)選)白居易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xué)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15.下列對本節(jié)選部分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句表現(xiàn)了琵琶女克服內(nèi)心矛盾、準備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B.通過琵琶女自訴身世可知,琵琶女出身京城名門,她對自己的身世很是自豪。C.詩歌最后兩句,實際上是對本段文字的總結(jié),也為后文作者感人傷己作鋪墊。D.詩歌通過琵琶女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中樂伎們遭遇的悲慘和命運的凄涼。16.本節(jié)選部分是如何塑造琵琶女形象的?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題目。夜聞歌者白居易夜泊鸚鵡洲,秋江月澄澈。鄰船有歌者,發(fā)調(diào)堪愁絕。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fù)咽。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夜淚似真珠,雙雙墮明月。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注】①詩人當(dāng)時自京城謫潯陽宿于鄂州。17.結(jié)合《琵琶行(并序)》一詩,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

)A.兩首詩描寫的對象都是處境孤寂凄涼、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B.兩詩都用秋江月夜之境來渲染悲涼的氣氛,都運用了貼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C.《琵琶行(并序)》在表現(xiàn)手法上正面描述和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而這首詩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D.《夜聞歌者》以樸素簡練的筆墨勾勒了一個楚楚動人的如琵琶女一樣完整豐滿的少婦形象。18.“夜淚似真珠,雙雙墮明月”一句在描寫上具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參考答案:1.C2.這句話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寫聽眾曲終之后寂靜無聲,沉浸其中來展現(xiàn)琵琶女演奏技藝的高超以及琵琶聲的感人。3.正式演奏前,琵琶女調(diào)弦校音,信手彈來,在詩人看來是“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突出琵琶女技藝嫻熟、感情豐富。4.C5.A6.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示例二)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示例三)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示例四)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7.B8.D9.①《琵琶行(并序)》是讀者都熟悉的,沒有必要再啰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