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01/wKhkGWVz9gaAYeGwAAGV8Pmf560782.jpg)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01/wKhkGWVz9gaAYeGwAAGV8Pmf5607822.jpg)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01/wKhkGWVz9gaAYeGwAAGV8Pmf5607823.jpg)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01/wKhkGWVz9gaAYeGwAAGV8Pmf5607824.jpg)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C/01/wKhkGWVz9gaAYeGwAAGV8Pmf56078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1.2022年2月4日20點,萬眾矚目的第二十四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冬奧會開
幕盛典中發(fā)生的化學變化是()
A.LED屏幕發(fā)光B.點燃火炬C.雕刻會徽D.升起國旗
2.中國政府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與碳吸
收達平衡,實現(xiàn)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為了實現(xiàn)碳中和,從實際出發(fā),以下措
施不可行的是()
A.鼓勵拼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廣垃圾分類處理,加強資源回收利用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D.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捕集或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碳
3.下列基本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用水潸溫
整5二連接儀器
4弋
c.〕取用液體D.i,"r*加熱固體
4.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方法,下列有關物質分類說法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B.冰水混合后屬于混合物
C.純凈的液態(tài)空氣是純凈物
D.加熱高錦酸鉀完全分解后,得到的剩余固體是純凈物
5.安全警鐘應時刻長鳴。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油鍋著火,鍋蓋蓋滅B.燃氣泄漏,點火檢查
C.點燃氫氣,提前驗純D.面粉廠內,禁止吸煙
6.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水是一種常見的溶劑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電解水實驗說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
7.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原子、離子則不能
B.CO2和CO的化學性質有差異,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C.洗潔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D.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8.如圖是用燃磷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中的紅磷可以用鐵絲來代替
B.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再觀察現(xiàn)象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
D.實驗測定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總質量的1
9.用如圖所示四個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實驗中所用的紙花均用石蕊染成
紫色并干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⑦“貝小后力乂人LU2中
入C()2中
A.①和④的紫色紙花會變紅
B.對比①,推斷④有酸性物質生成
C.對比④紙花放入集氣瓶前后的現(xiàn)象,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論
D.綜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且碳酸很穩(wěn)
定
10.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的煙氣中含有幾百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其中尼古丁更是高度
成癮性物質。下列有關尼古丁(化學式為C10H14N2)的說法正確的是()
第2頁,共22頁
A.一個尼古丁分子由26個原子構成
B.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尼古丁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5:7:1
D.尼古丁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電0
11.下列物質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杯內物質質量變少的是(不考慮水分蒸發(fā))()
A.濃硫酸B.濃鹽酸C.澄清石灰水D.氫氧化鈉溶液
1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五氧化二磷:P205B.銀元素:AG
C.2個鎂離子:2Mg+2D.8個硫原子:Sg
13.通過置換反應可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某同學通過實驗來比較銅、鋁、銀的金屬活
動性順序,現(xiàn)有銅、鋁、銀的三種單質,如果另外只選用一種試劑達到實驗目的,
最好選用下列試劑中的()
A.硫酸銅溶液B.氯化鋁溶液C.硝酸銀溶液D.稀硫酸
14.硝酸鉀、碳酸鉀的溶解度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2030506080
KNO331.645.885.5110169
溶解度/g
K2c。3110114121126139
A.碳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
B.2(TC時,100g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31.6g溶質
C.降低溫度時,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均有晶體析出
D.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60?80T
15.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應之一。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O-氫原子
■一氧原子
勿一氮原子
反應前反應后
A.該反應中共有三種氧化物
B.該化學反應是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反應后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16.芯片是電腦、手機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
墨烯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國已
突破半導體碳納米管關鍵材料的技術瓶頸。請回答:
(1)石墨烯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性。
(2)如圖是硅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圖中a=,硅的
相對原子質量是,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3)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物質是還原劑,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是氧化劑。
高溫、
在制硅反應Si。?+2C-^Si+2coT中還原劑是,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17.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當鐵釘出現(xiàn)明顯銹蝕時,U型管內的液面左端(填“高于”、“低
于,,或“等于“)右端。
(2)利用圖2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若反應前天平平衡,反應后天平的指針會向
(填“左”或“右”)偏轉。
(3)取氣密性良好的兩支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將栓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
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針筒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如圖3所示),發(fā)現(xiàn)盛
空氣的注射器較易被壓縮,原因是。
(4)圖4所示實驗中,經(jīng)振蕩后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填序號)。
①軟塑料瓶變癟
②瓶內溶液變紅
③瓶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8.金屬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黃銅是銅鋅合金,將純銅片和黃銅片互相刻畫,純銅片上留下明顯劃痕,說明
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填"大”或"小”)。
(2)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其原因是o
(3)《淮南萬畢術》一書中寫到“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第4頁,共22頁
(4)如圖,用“W”型玻璃管進行模擬工業(yè)煉鐵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要先預熱玻璃管,再通一氧化碳
B.a處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
C.a處發(fā)生的是置換反應
D.尾氣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將其點燃或用氣球收集起來
19.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據(jù)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學名稱叫乙酸(CH3co0H),是無色有刺
激性氣味的液體,食醋是一種能增強食品酸味的調味劑,食醋可以除去水壺內的水
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醋酸與碳酸鈣的反應與稀鹽酸與碳酸鈣的反應原理
相似。除水垢時,可在水壺中加入水,倒入適量醋,浸泡一段時間,不溶于水的碳
酸鈣會轉變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鈣而被除掉。食醋還是一種殺菌劑,冬天在屋子里熬
醋可以殺滅細菌,對抗感冒有很大作用。飲酒過量的人可以用食醋來解酒,因為乙
酸能跟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和水,從而達到解酒的目的。醋酸
與稀鹽酸化學性質相似能與活潑的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產(chǎn)生氫氣。請回答:
(1)乙酸的物理性質(任寫一點)。
(2)食醋能作酸味的調味劑,是因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CH3COO-和(
填離子符號)。
(3)請把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全。CaC034-2CH3COOH=
(CH3COO)2Ca+o
(4)燉魚時放入適量白酒和白醋味道會更好的原因是。
(5)家用鐵制品不能用來盛放食醋的原因是。
20.實驗基本操作考試是婁底市中考必考內容,有以下兩個實驗:①CO2的制取:②配
制50g10%的NaCl溶液。
圖1
I.甲同學抽簽后來到實驗室,發(fā)現(xiàn)本組實驗桌上準備了如圖1儀器和藥品:
(1)圖中儀器A的名稱。
(2)甲同學抽到的考簽是CO?的制取,該實驗的原理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組合有(填字母代號),請寫出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
n.乙同學抽到“配制50g10%的NaQ溶液”。他的操作步驟如圖2所示:
圖2
(1)乙同學因操作步驟不合理而扣分,請你予以糾正。
(2)下列錯誤操作可能導致溶質質量分數(shù)小于10%的是(填序號)。
①所稱取的氯化鈉固體不純
②向燒杯中倒水溶解時部分水灑出
③裝瓶時部分溶液灑出
④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
21.實驗課上,老師向滴有無色酚醐試液的NaOH紅色溶液中滴加稀HQ,同學們觀察到
溶液顏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說明酸堿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提出問題】HC1和NaOH是否恰好完全反應了?
【查閱資料】I.常溫下,酚獻在pHW8.2的溶液中呈無色,在pH>8.2的溶液中呈
紅色。
II.相同溫度下,NaOH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溶液pH越大。
【猜想假設】①(1),溶液pH>7;
②恰好完全反應,溶液pH=7;
第6頁,共22頁
③HC1過量,溶液pH<7。
【理論論證】分別取少量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于3支試管中,按下列方案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滴加幾滴碳酸氫假設(2)_____錯誤(填
方案1無氣泡產(chǎn)生
鈉溶液序號)
蒸發(fā)過程中,發(fā)現(xiàn)溶液由無色
方案2加熱蒸發(fā)假設①正確
變?yōu)榧t色
方案3的化學方程式(3)
滴加幾滴硫酸銅
方案3有藍色沉淀生成
溶液
【結論分析】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中還有少量NaOH,此時pH的范圍(4);加熱
蒸發(fā)一段時間后,恢復至常溫,當溶液的pH>8.2時,變?yōu)榧t色。
【反思總結】向某堿性溶液中滴加2?3滴無色酚甑試液,振蕩后,溶液的顏色
(5)變?yōu)榧t色。(填“一定”或“不一定”)
【拓展應用】在探究酸堿性質的實驗中,可借助pH傳感器監(jiān)測溶液pH的變化情況。
常溫下,向鹽酸中加水稀釋,溶液pH變化與如圖吻合的是(6)o(填序號)
22.向50.8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電。2液中加入2gM11O2粉
末。反應開始后產(chǎn)生氧氣的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
所示,請回答:
(1)從反應開始到t時,產(chǎn)生氧氣的總質量是go
(2)試計算:t時,剩余電。2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B
【解析】
解:A、LED屏幕發(fā)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點燃火炬,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雕刻會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升起國旗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LED屏幕發(fā)光、
雕刻會徽、升起國旗都屬于物理變化?;瘜W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
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基礎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鍵點:是否有新
物質生成,問題就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答案】
C
【解析】
解:A、鼓勵拼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措施可行;故選項錯誤;
B、推廣垃圾分類處理,加強資源回收利用,措施可行;故選項錯誤;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措施不可行,因為不能禁止,要合理使用;故選項
正確;
D、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捕集或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碳,措施可行;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防止環(huán)境污染的措施有:鼓勵拼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推廣垃圾分類處理,加強資源
回收利用;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捕集或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工廠排放的廢氣經(jīng)過
第8頁,共22頁
處理再排放;植樹造林;合理開發(fā)新能源;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
環(huán)保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
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
3.【答案】
C
【解析】
解:A、廢液要倒入指定容器內,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導管連接膠皮管時,先把導管一端濕潤,然后稍用力轉動使之插入膠皮管內,圖中
所示操作正確。
C、為防止腐蝕膠頭滴管,使用滴管的過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試管口應
略向下傾斜,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故選:Co
A、根據(jù)廢液的處理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導管連接膠皮管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使用膠頭滴管吸取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4.【答案】
A
【解析】
解: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屬于單質,故A正確;
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故B錯;
C、純凈的液態(tài)空氣中含有液氧、液氮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錯;
D、加熱高鎰酸鉀完全分解后,得到的剩余固體成分:鎰酸鉀、二氧化鎰,屬于混合物,
故D錯。
故選:A?
A、根據(jù)物質組成進行分析;
B、根據(jù)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種物質組成進行分析;
C、根據(jù)空氣的組成進行分析;
D、根據(jù)加熱高銃酸鉀完全分解后,得到的剩余固體成分進行分析。
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純凈物與混合物的區(qū)別。
5.【答案】
B
【解析】
解:A.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蓋滅,這是采用了隔絕氧氣的滅火原理,選項說法正確;
B.燃氣泄漏不能點火檢查,以防發(fā)生爆炸,選項說法錯誤;
C.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氫氣要提前驗純,以免氫氣不純點燃時發(fā)生爆炸,選項說法正
確;
D.面粉廠內彌漫著可燃性的面粉顆粒,與空氣充分混合,遇到明火時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所以面粉廠內要禁止吸煙,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滅火的原理與方法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
的關鍵。
6.【答案】
A
【解析】
解:A、用水滅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其著火點以下而滅火,并不能降低著火
點,故A錯誤;
B、水是一種常見的溶劑,故B正確;
C、煮沸過程中,硬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會轉化為沉淀,因此生活中可以用煮沸
第10頁,共22頁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c正確;
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由質量
守恒定律可知,電解水實驗說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故D正確。
故選:A。
A、根據(jù)滅火的方法與原理來分析;
B、根據(jù)水的作用來分析;
C、根據(jù)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來分析;
D、根據(jù)電解水的實驗結論來分析。
本題考查了水的有關知識,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即可解答,難度不大。
7.【答案】
B
【解析】
解:A、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故A錯;
B、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分子性質不同,CO?和CO的化學性質有差異,是因為構成
物質的分子不同,故B正確;
C、汽油除油污是利用了溶解現(xiàn)象,故C錯;
D、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儲水不屬于
溶液,故D錯。
故選:Bo
A、根據(jù)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進行分析;
B、根據(jù)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分子性質不同進行分析;
C、根據(jù)汽油除油污的原理進行分析;
D、根據(jù)溶液的特點進行分析。
解答本題關鍵是屬于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的性質,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溶液的特點。
8.【答案】
B
【解析】
解:A.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所以不能用鐵絲來代替紅磷,故錯誤;
B.紅磷熄滅后,要等到裝置冷卻大室溫再打開彈簧夾,讀數(shù),否則造成測定結果偏小,
故正確;
C.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體,所以觀察到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錯
誤;
D.通過此實驗可知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錯誤。
故選:Bo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實驗原理是在密閉容器內消耗氧氣,測量容器內氣體體積的
減少量確定氧氣的含量。因此在選擇消耗氧氣的藥品時,應考慮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而不與空氣中的其他成分反應,生成物不能為氣體;還應注意裝置不漏氣,藥品的量要
足,讀數(shù)時溫度要回到原來的溫度等。
本考點考查的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由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對實驗結果進行評
價,是近兒年中考的重點之一,要好好把握。
9.【答案】
D
【解析】
解: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也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紫色
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
A.實驗①中噴醋酸,④中生成了碳酸,都能使紫色紙花變紅色,故選項說法正確;
B.由實驗①④推斷,實驗④中有酸性物質,故選項說法正確;
C.實驗④中,紙花噴水后沒有變紅色,就可以證明水不能使紫色的石蕊紙花變色,所以
省略②也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論,故選項說法正確;
D.綜合①②③④可得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但是不能證明碳酸
穩(wěn)定,且碳酸也不穩(wěn)定,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根據(jù)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也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酸性溶液使紫色
石蕊試液變紅色進行分析。
第12頁,共22頁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但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
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10.【答案】
A
【解析】
解:A、由尼古丁的化學式可知,1個尼古丁分子是由10個碳原子、14個氫原子和2個氮
原子構成的,共含26個原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B、尼古丁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X10):(1x14):(14x2)=60:7:14,
所以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C、尼古丁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X10):(1x14):(14x2)=60:7:14,
故選項說法錯誤。
D、尼古丁是由碳、氮、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
種類不變,因此尼古丁完全燃燒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還應生成含氮元素的物質,故
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o
A、根據(jù)化學式的微觀意義來分析;
B、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來分析;
C、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D、根據(jù)物質的組成以及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
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1.【答案】
B
【解析】
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其質量增加,
故選項錯誤.
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減輕,故選項正確。
C、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杯內物質質量增加,
故選項錯誤。
D、NaOH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導致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根據(jù)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氫氧化鈉、石灰水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反應,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藥品在空氣中的質量變化(具有揮發(fā)性、具有吸水性、能與空氣中
的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等類型)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2.【答案】
A
【解析】
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為P2O5,故選項化學用語表示正確。
B、書寫元素符號注意“一大二小”,銀的元素符號是Ag,故選項化學用語表示錯誤。
C、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
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
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鎂離子可表示為:2Mg2+,故選項化學用語表示錯誤。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
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8個硫原子表示為:8S,故選項化學用語表示錯誤。
故選:Ao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原子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等)的書寫
方法、離子符號與化合價表示方法的區(qū)別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3.【答案】
A
【解析】
第14頁,共22頁
解:A、使用硫酸銅溶液,鋁能將硫酸銅中的銅置換出來,說明鋁〉銅,銀不能與硫酸
銅反應,說明銅〉銀,故正確。
B、使用氯化鋁溶液,銅和銀不能與氯化鋁反應,無法證明銅和銀的順序,故錯誤;
C、使用硝酸銀溶液,銅和鋁都能與硝酸銀反應,說明銅和鋁在銀的前面,不能證明銅
和鋁的順序,故錯誤;
D、使用稀硫酸,鋁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說明鋁〉氫,銅和銀不能與硫酸反應,
無法證明銅和銀的順序,故錯誤;
故選:A?
要驗證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以根據(jù)前面的金屬能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進行分析。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的金屬能從酸中置換出氫,活動性強的金屬能將活動性弱
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14.【答案】
D
【解析】
解:A、根據(jù)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碳酸鉀的溶解度受溫
度的影響較小,故選項說法錯誤。
B、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其含義是2(TC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
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則131.6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31.6g溶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C、硝酸鉀、碳酸鉀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低溫度時,兩種物質的飽和
溶液中均有晶體析出,由于不確定溶液是否飽和,則不能判斷是否有晶體析出,故選項
說法錯誤。
D、6(TC碳酸鉀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80久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鉀,故兩種物質
的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60?80。&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o
A、根據(jù)硝酸鉀、碳酸鉀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20P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硝酸鉀、碳酸鉀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硝酸鉀、碳酸鉀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溶解度的含義等是正確
解答本題的關鍵。
15.【答案】
C
【解析】
解:A、該反應中共有2種氧化物,即生成物中的一氧化氮和水,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是置換反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一定條件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502-4N0+6H20'應后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
數(shù)比為4:6,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o
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B、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判斷分子個數(shù)比。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
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6.【答案】
導電1428.093CSiO2
【解析】
解:(1)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石墨烯碳納米管具
有良好的導電性(合理即可)。
(2)由硅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圓圈內的數(shù)字是14,該元素原子
核內有14個質子,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中
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該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a=14。
第16頁,共22頁
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
質量為28.09。
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硅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硅
元素位于第3周期。
(3)由si。?+2C-二Si+2C0T,碳奪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具有還原性,作還原劑。
二氧化硅失去了氧,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故答案為:
(1)導電;
(2)14;28.09;3;
(3)C;Si02o
(1)根據(jù)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
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周期數(shù)=原子核外電
子層數(shù),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jù)氧化劑失去了氧被還原,發(fā)生了還原反應;還原劑得氧被氧化,發(fā)生了氧化反
應,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學性質、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
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7.【答案】
高于右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隔比液體分子之間的間隔大①③
【解析】
解:(1)鐵生銹消耗裝置內的氧氣和水,使得裝置內的氣壓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
下,U型管內的液體出現(xiàn)左高右低的現(xiàn)象,故答案為:高于;
(2)若反應前天平平衡,由于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有二氧化碳釋放,因此反應結束后,天
平的指針會向右偏轉,故答案為:右;
(3)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針筒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如圖3所
示),發(fā)現(xiàn)盛空氣的注射器較易被壓縮,原因是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隔比液體分子之間的
間隔大,故答案為: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隔比液體分子之間的間隔大;
(4)圖4所示實驗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裝置內的氣壓變小,
塑料瓶變癟,由于產(chǎn)生白色沉淀,因此瓶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答案為:①③。
(1)根據(jù)鐵生銹消耗氧氣和水進行分析;
(2)根據(jù)碳酸鈉和稀鹽酸的反應進行分析;
(3)根據(jù)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分析;
(4)根據(jù)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進行分析。
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18.【答案】
大在常溫下,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Fe+CuS04=
Fes04+CuD
【解析】
解:(1)黃銅是銅鋅合金,將純銅片和黃銅片互相刻畫,純銅片上留下明顯的劃痕,說
明黃銅片比純銅片硬度大。
(2)生活中的鋁制品不易腐蝕的原因是在常溫下,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
的氧化鋁保護膜。
(3)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CuS04=Fes04+Cu。
(4)A.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若一氧化碳不純加熱時可能會發(fā)生爆炸,因此實驗中
應先通入CO氣體排凈裝置內的空氣,再點燃酒精燈,選項說法錯誤;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a處紅棕色粉末變?yōu)楹谏?/p>
選項說法錯誤;
C.由化學方程式Fe2O3+3CO=2Fe+3c。2可知,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選項說法
錯誤;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環(huán)境,為防止污染空氣,尾氣不經(jīng)處理不能直接排放,一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尾氣用燃著的酒精燈將其點燃,或用氣球收集起來,故選項說法正
確;
故答案為:(1)大;
(2)在常溫下,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
(3)Fe+CuS04=Fes04+Cu;
第18頁,共22頁
(4)D。
(1)兩種物質相互刻畫,硬度大的物質痕跡不明顯。
(2)在常溫下,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
(3)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4)根據(jù)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結合一氧化碳具有
可燃性、實驗的現(xiàn)象、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本題考查學生對合金的性質,置換反應的應用等知識的掌握,難度系數(shù)不大。
19.【答案】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或能溶于水H+H2O+CO2T乙酸能跟乙醉發(fā)生酯化反應生
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乙酸乙酯有香味鐵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前面,能與
醋酸反應生成醋酸亞鐵和氫氣
【解析】
解:(1)由題目中的信息可知,醋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液體,能溶于水,不需要通過
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2)酸在水中可以電離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所以醋酸水溶液中能解離出CH3c00-和H+;
(3)食醋可以除去水壺內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除水垢時,可在水壺中加
入水,倒入適量醋,浸泡一段時間,不溶于水的碳酸鈣會轉變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鈣而被
除掉,同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03+2CH3COOH=(CH3COO)2Ca+
H2O+CO2T;
(4)燉魚時放入適量白酒和白醋味道會更好的原因是因為乙酸能跟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
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乙酸乙酯有香味;
(5)家用鐵制品不能用來盛放食醋的原因是鐵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前面,能與醋酸反應
生成醋酸亞鐵和氫氣。
故答案為:(1)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或能溶于水;
(2)H+;
(3)H2O+CO2T;
(4)乙酸能跟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乙酸乙酯有香味;
(5)鐵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前面,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亞鐵和氫氣。
(1)物理性質是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包括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氣
味、熔點、沸點、密度、溶解性等.
(2)根據(jù)醋酸的化學式可以判斷醋酸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離子;
(3)根據(jù)醋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據(jù)題意乙酸能跟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進行分析;
(5)鐵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前面,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亞鐵和氫氣進行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的特征、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等是正確
解答本題的關鍵。
20.【答案】
錐形瓶CaCO3+2HC1=CaCl2+H2O+CO2T,ACEF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應先將氯
化鈉倒入燒杯中,再加水溶解①④
【解析】
解:1.(1)儀器A的名稱是錐形瓶,故答案為:錐形瓶;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為CaCC)3+2HC1=CaCl2+H2O+CO2T,反應采
用固液不加熱制取氣體的裝置,選擇ACEF,該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故答案為:CaCO3+2HC1=CaCl2+H2O+CO2T;ACEF;可以控制反應的速率;
(1)乙同學應先將氯化鈉倒入燒杯中,再加水溶解,故答案為:應先將氯化鈉倒入燒杯
中,再加水溶解;
n.(2)①所稱取的氯化鈉固體不純,會導致結果偏小,正確;
②向燒杯中倒水溶解時部分水灑出,會導致結果偏大,錯誤;
③裝瓶時部分溶液灑出,結果不變,錯誤;
④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量取的水偏多,結果偏大,正確。
故選①⑷。
I.(1)根據(jù)常見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
(2)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進行分析;
n.(i)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2151.40-2025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第40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生產(chǎn)企業(yè)
- 【正版授權】 ISO/IEC 27013:2021/AMD1:2024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Guidance on the integrated implementation of ISO/IEC 27001 and ISO/IEC 20000-1 -
- 標準技術服務合同書
- 生產(chǎn)工藝承包經(jīng)營合同
- 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投資協(xié)議書
- 戶外活動合作協(xié)議新
- 美妝店鋪委托經(jīng)營合同(3篇)
- 住宅房買賣合同書
- 墊資工程協(xié)議合同共
- 教育行業(yè)課外活動安全免責協(xié)議
- 山東萊陽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新生兒的護理 新生兒科課件
- DB32/T 2283-2024 公路工程水泥攪拌樁成樁質量檢測規(guī)程
- 費曼學習法,世界公認最好的學習方法
- 護理操作-吸痰
- 重癥肺炎的基本知識宣教
- 醫(yī)保社保停止申請書
- 人教版新起點小學英語二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 醫(yī)院護理帶教老師競聘課件
- DB23T 3539-2023 金屬非金屬礦山采掘施工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評定規(guī)范
- 姜曉龍-麥田除草劑愛秀的開發(fā)-先正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