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甘肅省徽縣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1.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升高B.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就會增加C.物體溫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熱量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2.下列各鏡片中,屬于凹透鏡的中A. B. C. D.3.下列事例能加快液體蒸發(fā)的是()A.用掃把將地面上的水掃開 B.將盤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濕衣服上的水擠掉一些 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4.下面是小麗同學列舉的一些物態(tài)變化的實例,其中錯誤的是()A.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B.我們看到的雪糕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xiàn)象C.利用干冰獲得低溫是通過干冰升華吸熱來實現(xiàn)的D.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5.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頻率高低決定聲音的音色C.利用次聲波可以預報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D.“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6.物理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某次測量過程中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對應的時刻,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小車從乙位置運動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B.小車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從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等于從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C.小組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實驗時斜面的傾斜度不宜太大,這樣可以延長小車下滑的時間,便于準確測量D.在某次實驗中,小組同學們發(fā)現(xiàn)小車從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從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因此得出平均速度與斜面傾斜度有關7.為了防止機動車的噪音對學校教學產生影響,交管部門應該選擇如圖所示的哪個交通標志牌安放在校園及附近路段更恰當A.禁止鳴笛B.限速C.禁止停車D.限重8.站臺前停著甲、乙兩列火車,當甲車開動時,乙車上的乘客會覺得自己乘坐的火車向相反方向運動,它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站臺 B.甲車 C.乙車 D.乘客自己9.夏天的池塘旁,蜻蜓點水是常見現(xiàn)象,蜻蜓點水后在水面上擊起波紋.王帥同學研究了蜻蜓點水過程,他獲得一張俯視照片,該照片是蜻蜓連續(xù)三次點水過程中激起的波紋,形狀如圖.王帥同學利用秒表測得蜻蜓每隔1秒鐘點水一次.由圖可分析出當時蜻蜓飛行的方向、速度以及水波傳播速度分別是()

A.向右、2.5m/s、1.5m/s B.向右、3m/s、1m/sC.向左、2.5m/s、1m/s D.向左、3m/s、2m/s10.物理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抽氣或向燒瓶中打氣,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tài)時,若用打氣筒向燒瓶里打氣,燒瓶將會()A.下沉,受到的浮力減小B.下沉,受到的浮力不變C.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增大D.上浮,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不變11.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是()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景物在觀后鏡中成像C.月食現(xiàn)象的形成D.鋼勺好像在水面處“折斷”12.下列做法能夠減慢蒸發(fā)的是A.把積水向周圍掃開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處C.把蔬菜裝入保鮮袋D.把糧食曬在陽光下二、填空題13.我國古典詩詞“滿眼風光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中,描述的物體有: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蘊藏著的物理思想是________。14.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后,小明同學做了以下小結。請你在橫線上為小明填上空缺。(1)悠揚的笛聲是空氣柱_________產生的;(2)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的原因是_______。15.周末小明在家練習鋼筆書法,他抽完鋼筆水,在用鋼筆書寫的過程中,筆內鋼筆水的質量將____,筆內鋼筆水的密度將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6.近視眼是指來自遠處的光經(jīng)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成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_____(選填“前”或“后”),圖中的_____(選填“甲”或“乙”)是近視眼矯正后的原理圖,所佩戴的鏡片對光具有_____作用。三、實驗題17.(8分)如圖所示,是某同學設計的測量小車在固定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圖。小車從帶有適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兩處時,電子時鐘所顯示的兩個不同的時刻,則:(1)該實驗原理是______。(2)在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傾角適當______(填“大”或“小”)一些。(3)由圖可知:小車在、兩點間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m/s。18.(8分)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本實驗中器材M應選擇______來完成實驗。(選填“玻璃板”或“平面鏡”)(2)小明豎直放好點燃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分別記錄A和B的位置;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19.(8分)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1)如圖所示,選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和物體的大小關系,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物理學上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屬于法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等效替代”或“實驗推理”)。(2)實驗過程中,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再將另一支相同的蠟燭放在玻璃的后面來回左右移動,直到跟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當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光屏放在B處,發(fā)現(xiàn)光屏上并沒有蠟燭的像,這一現(xiàn)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3)該同學實驗后進行了拓展思考,當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將玻璃板放在B處,則另一蠟燭應該放在玻璃板后距離玻璃板時_____才能看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移去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位置放一凸透鏡,B處放光屏,發(fā)現(xiàn)光屏上恰好生成倒立、等大的蠟燭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cm。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兩面平面鏡互相垂直,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圖.(____)21.(8分)根據(jù)圖中給出的反射光線OB,畫出對應的入射光線AO,并標出入射角及其大小。(______)五、計算題22.(10分)已知一個空瓶子裝滿水后的總質量為300g,在裝滿水的瓶子中放入一個小石塊,溢出水后其總質量為315g,取出石塊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總質量為290g,操作步驟如圖所示(不計取出石塊的過程中帶走的水,ρ水=1.0×103kg/m3)(1)由圖A和圖C,可求出石塊的體積。請寫出其計算過程。(2)石塊的質量是多少?(3)石塊的密度是多少?23.(12分)有一塊巖石體積為40m3,為了測定它的質量,取一小塊作為樣品,測出樣品的質量為70g,用量筒裝入70mL的水,然后把樣品浸沒在水中,此時液面升高到95mL,求:(1)石塊的密度是多少?(2)巖石的質量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詳解】A.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故A錯;B.物體吸收了熱量,若不同時對外做功,它的內能就會增加;若同時對外做功,就不好確定其內能變化,故B錯;C.物體溫度升高,也可能是因為對物體做功引起的,故C錯;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故D正確;故選D.【點睛】要正確理解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記住解決問題的訣竅.2、C【詳解】A.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不合題意;B.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不合題意;C.中間薄、邊緣厚,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符合題意.D.中間厚、邊緣薄,是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不合題意;故選C.【點睛】(1)透鏡有兩種:凸透鏡、凹透鏡;(2)凸透鏡中間比邊緣厚,對光線有會聚作用;(3)凹透鏡中間比邊緣薄,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3、A【詳解】A.用掃把將地面上的水攤開,增大了液體的表面積,可以加快水的蒸發(fā),故A正確;B.將盤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內,減小了液體的表面積,這樣做減慢了液體的蒸發(fā),故B錯誤;C.把衣服上的水通過外力擠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減少了,但這與加快蒸發(fā)沒有聯(lián)系,故C錯誤;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可以減慢液體蒸發(fā),故D錯誤。故選A。4、B【詳解】A.窗戶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B.糕冒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B符合題意;C.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由于他的熔點、沸點很低,所以它很容易升華,而升華即是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所以為吸收大量的熱,以維持升華;這樣干冰周圍的溫度就會降低,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從冰箱中取出來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B。5、C【解析】A、禁止汽車鳴笛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錯誤;B、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故B錯誤;C、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等發(fā)出的是次聲波,次聲波可以傳遞信息,所以利用次聲波可以預報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故C正確;D、每個發(fā)聲體的音色是不同的,“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故D錯誤;6、C【詳解】由圖知路程,時間,平均速度,故A項錯誤;從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從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比較可知,從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從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故B項錯誤.C.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運動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的傾斜度應較小,不宜太大,故C項正確.D.小車從斜面上下滑時速度越來越大.故小車從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從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不能得出平均速度與斜面傾斜度有關,故D項錯誤.7、A【詳解】A.圖中表示的是禁止鳴笛,是為了防止笛聲影響學生學習,故符合題意;B.圖中表示的是限速,汽車運動的速度對學生學習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C.圖中表示的是禁止停車,而是否停車對學生學習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D.圖中表示的是限重,汽車是否超載對學生學習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8、B【詳解】AD.乙車停在站臺前,相對于站臺、乙車上的乘客位置沒有改變,所以以站臺或者乘客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故AD錯誤;B.當甲車開動時,乙車相對于甲車的位置發(fā)生改變,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上的乘客會覺得自己乘坐的火車向相反方向運動,故B正確;C.不能取研究對象為參照物,故C錯誤。故選B。9、A【詳解】如圖所示,圖中圓圈越小,則時間越短,所以飛行方向從大圓到小圓,因為蜻蜓連續(xù)三次點水后,小圓在右邊,所以蜻蜓向右飛行;從圖中可得蜻蜓從第一次點水到第三次點水通過的路程為5m,因此蜻蜓飛行的速度為因為3波次傳播的速度相同,第一波與第二波次時間間隔1秒。傳播半徑差為則水的傳播速度為1.5m/s,故A符合題意。故選A。10、D【詳解】潛水艇模型依靠改變自重實現(xiàn)在水中的上浮、下沉、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tài)時,說明此時浮力等于重,若用打氣筒向燒瓶里打氣,內部氣壓增大,部分水被壓出,自重減小,自重小于浮力時,模型上浮,由于模型的體積不變,所以露出水面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則浮力不變。故選D。11、C【詳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題意;B.物在觀后鏡中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月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D.鋼勺好像在水面處“折斷”,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C【解析】減慢蒸發(fā),就是從降低溫度、減小液體面積和減弱空氣流動這三個方面來考慮?!驹斀狻緼、把積水向周圍掃開,增大了液體表面積,可以加快蒸發(fā),故A錯誤;B、把濕衣服晾在通風處,加快了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可以加快蒸發(fā),故B錯誤;C、把蔬菜裝入保鮮袋,既減小了蒸發(fā)面積,又減慢了空氣流動速度,可以減慢蒸發(fā),故C正確;D、把糧食曬在陽光下,提高了液體的溫度,可以加快蒸發(fā),故D錯誤。故選C。二、填空題13、山船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詳解】[1][2]根據(jù)詩詞可知,描述的物體有山和船;[3]以船為參照物,山和船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山是運動的,所以“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是以山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船是運動的,所以“是船行”;因為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因此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結論一般是不同的。14、振動大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詳解】(1)[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吹笛子時空氣柱會振動發(fā)出聲音。(2)[2]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聲音不能傳播。15、變小不變【詳解】[1]質量是物質的多少,在用鋼筆書寫的過程中,筆內鋼筆水不斷減少,即質量減少;[2]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于確定的某種物質,它的密度不隨質量、體積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書寫過程筆內鋼筆水的密度將不變。16、前乙發(fā)散【分析】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應佩戴發(fā)散(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驹斀狻縖1]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造成的;[2][3]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這樣正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故圖乙是矯正近視眼的示意圖。三、實驗題17、;小;0.03;【詳解】(1)[1]測量小車在固定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是;(2)[2]斜面的傾角小一些,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就慢些,方便計時;(3)[3]由圖可知,小車、兩點間距離為,運動時間為,所以小車的平均速度:18、玻璃板不能【詳解】(1)[1]實驗時選擇透明的玻璃板,在物體的一側,既能看到物體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像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2]平面鏡成的是虛像,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上豎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19、等效替代虛40cm10【詳解】(1)[1]取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得到像和物體的大小相同的關系,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確定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的實驗方法;(2)[2]光屏能夠承接的像是實像,不能承接的是虛像,所以平面鏡成的是虛像;(3)[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前面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此時B離平面鏡20cm,當移去B處的蠟燭,將玻璃板放在B處時,此時蠟燭離平面鏡40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