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蘇武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蘇武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蘇武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蘇武傳》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現(xiàn)場下不同的人生抉擇蘇武傳討論課——理解人物的選擇與史傳文的情感傾向學習目標1.學習回到歷史現(xiàn)場設身處地地理解人物選擇的方法2.探究班固在敘事中寄寓褒貶、表現(xiàn)情感傾向的史傳藝術3.了解后世學者評論的立足點,分析其傾向和原因。學習任務一:對比人物,分析不同選擇1.與蘇武的“不降”對比,課文中出現(xiàn)了哪些投降的人物?各自的情況有怎樣的不同?2.同樣是勸蘇武投降,衛(wèi)律和李陵又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小組討論,結合課文中的對話,完成下面的表格。請你細讀這三個人的語言,完成下面的表格勸降方式自己投降后的心態(tài)蘇武的反應衛(wèi)律李陵結合補充閱讀材料,上周五講授的《漢書·李陵傳》和今日發(fā)下去的《山月記·李陵》小說節(jié)選,了解李陵、衛(wèi)律、蘇武的人生經歷,談談他們做出不同選擇的依據(jù)是什么。勸降方式自己投降后的心態(tài)蘇武的反應衛(wèi)律威逼利誘得意洋洋不應、不動;怒斥痛罵李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產生共情痛苦、矛盾、羞愧、不安堅定拒絕你如何看李陵和蘇武的不同選擇?衛(wèi)律李陵蘇武身份長水胡人漢將,名將李廣之孫漢臣,蘇建之子經歷受漢重用,因事牽連,畏罪逃亡,投降匈奴,封為丁靈王兵敗投降,本來想要伺機刺殺單于回漢,漢朝誤會他為匈奴效力,夷滅其全家,絕望之下,放棄回漢,融入匈奴,被封王,勸降蘇武,終老匈奴。出使匈奴,因變被扣,居胡十九年,拒不投降,家人也曾因為工作惹怒漢武帝自殺,最后回到漢朝選擇投降投降——不回漢——在匈奴堅持節(jié)義,誓不投降補充:課文第8段后省略的部分——李陵與蘇武的訣別:于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nú才能低下)怯,令漢且貰(shì赦免)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tuí敗壞)。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此時的李陵對蘇武是怎樣的情感?對于李陵來說,全家(尤其是母親)冤死在漢朝,是橫亙在他與漢朝之間的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他做不到像蘇武那樣坦然,是因為他的家人是沒有任何過錯的,是枉死、冤死,而這一切都是以為自己曾經的一個選擇,甚至是因為自己都沒有犯過的一個錯誤。李陵無法原諒漢朝,其實也是無法原諒自己。他更無法原諒的是,是自己選擇了投降,即使當時想過借機殺敵,將功贖罪,然而這個污點,終究是害怕被人指摘的污點。而蘇武呢?他不用忍受家人因他冤死的良心上的撕裂,不用去痛斥弄人的造化,他也沒有這個污點,他可以清清白白地、坦坦蕩蕩地回到大漢,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李陵羨慕蘇武,但他不是蘇武。他只能是李陵,那個一心想要繼承祖父遺志、殺敵建功、光耀門楣的少年將軍。蘇武: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愿勿復再言。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李陵: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衛(wèi)律: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找陨砀嗖菀埃l復知之!三個人各自最看重的是什么?然而,意氣用事地和命運爭斗的蘇武的身影,在李陵看來,并不荒唐可笑。那些難以想象的困苦、貧乏、酷寒、孤獨,至死都要長久面對,而使其沉著地笑對這一切的,如果說是偏執(zhí),那這種偏執(zhí)也必定稱得上悲壯。況且這個人并沒有期待自己的行為能被漢朝知曉。不用說迎自己回漢朝,他甚至并未期待能有人把自己從如此無人之地與困苦斗爭的事傳回漢朝,哪怕是傳到匈奴單于耳中?!≌f《李陵》補充——蘇武之哭陵惡自賜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shù)十頭。后陵復至北海上,語武:“區(qū)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蔽渎勚?,南鄉(xiāng)號哭,歐血,旦夕臨。(向南面嚎哭,嘔出血來,從早哭到晚。)無論如何,蘇武的家人都算不上受到漢朝的優(yōu)待。深知這些的李陵,此刻看著眼前蘇武那真摯的痛哭,終于發(fā)現(xiàn),從前只覺得蘇武身上有種強烈的固執(zhí),但這固執(zhí)的深處,其實充盈著無可比擬的、對大漢國土的清冽純粹的熱愛——這熱愛并非外界強加在身上的哪些所謂忠義、名節(jié),而是一種最為血濃于水的自然而然的愛,這愛壓也壓不住,永遠洶涌噴薄?!独盍辍沸≌f小結衛(wèi)律最看重的是他當下享受的生活,榮華富貴、身份地位。李陵最看重的是他生命的價值一定要被漢天子看見、承認、尊重,英雄被珍視和重用,從而他可以光宗耀祖、留名青史。蘇武最看重的是他堅持的忠義、節(jié)義本身,他不用證明給漢武帝看,但是他一定要證明給匈奴看,因為他的生命早已不是他自己的,他的生命和他的漢節(jié)一樣,代表大漢,他堅挺地活下去,苦守北海牧羊,僅僅是為了證明大漢不可侮辱。從這個角度看,蘇武的精神品格是偉大的。學習任務二:關注細節(jié),探究敘事中的情感傾向活動1:學了《燭之武退秦師》《鴻門宴》《屈原列傳》《蘇武傳》等史傳文后,請你回顧思考:作者的情感傾向一般會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文末評論,“太史公曰”文中議論,如《屈原列傳》借助敘事活動2:討論《蘇武傳》敘事部分中的作者情感傾向對蘇武的情感傾向?對李陵的情感傾向?這些情感傾向是怎么表現(xiàn)出來的?小結對蘇武:壯哉,敬佩。正面刻畫:寫蘇武的語言、在北海牧羊的動作;寫他一直持節(jié)的細節(jié)側面烘托:寫衛(wèi)律、單于、張勝、李陵等人對他形象的反襯,襯托他的忠貞不屈借人物之口:李陵評價“義士!”對李陵:哀哉,同情和理解。李陵與蘇武對話中,李陵的語言超過了蘇武,作者花了大量筆墨讓李陵為自己辯護。贊曰:李將軍恂恂(xúnxún)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贝搜噪m小,可以喻大。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學習任務三:后世評論者如何看待蘇武和李陵漢魏六朝時期出現(xiàn)了一些假托李陵和蘇武所作的書信、詩歌,集中表現(xiàn)了李陵的痛苦。比如影響比較大的就是選入《昭明文選》的《答蘇武書》?!洞鹛K武書》節(jié)選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弊訛闈h臣,安得不云爾乎?昔蕭樊(fán)囚縶(zhí),韓彭葅(zū)醢(hǎi),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并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可是,以前蕭何、樊噲被拘捕囚禁,韓信、彭越被剁成肉醬,晁錯被殺,周勃、魏其侯被判罪處刑。其余輔助漢室立下功勞的人士,如賈誼、周亞夫等人,都確實是當時杰出的人才,具備擔任將相的能力,卻遭受小人的誹謗,他們都受迫害、屈辱,其事業(yè)也告失敗。)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mò)(匈奴)之人,尚猶嘉子之節(jié),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jié),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绷暾\能安,而主豈復能眷眷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復望陵?!洞鹛K武書》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荒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守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qū)。?;?、徐圣、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莺笾劣覍④姡饬泻?,自有傳。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后世評論者如何看待蘇武和李陵漢魏六朝時期大多數(shù)文人學者談及李陵都是表達同情;但是到了唐宋,尤其是宋代以后,很多人對李陵是持批判態(tài)度。結合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理解,你覺得原因可能是什么。漢魏六朝為亂世,篡權上位為常識,不好批判背叛漢朝的李陵;另外北朝很多漢人在少數(shù)民族政權任職,為了民族融合,不好批判李陵;但是宋代理學興起,人們格外重視倫理道德、君臣父子之間的關系不可僭越,因為多批判李陵。需要補充的是,北魏的創(chuàng)立者拓跋氏被認為是李陵之后,北周、唐代也不斷有人追祖李陵。《新唐書》也把李陵放在唐代皇室李氏的族譜中。后世評論者如何看待蘇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