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四川卷文綜6、7)表1:某地氣候相關數(shù)據(jù)。讀表回答9~10題
表1經(jīng)緯度位置1月平均氣溫(℃)7月平均氣溫(℃)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數(shù)(天)33°N,98°E-12.88.7561.4<0.29.影響該地氣溫特征的主導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植被10.該地易發(fā)生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雪災
B.臺風
C.泥石流
D.暴雨洪澇
(2012浙江卷文綜2)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南非東部海濱城市德班召開,大會重點關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下題7.據(jù)下表分析,德班的氣候類型是
表
德班氣候資料(測站29°50′S
31°2′E
海拔5m)
月
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氣溫(℃)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草原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地中海氣候(1)C、D二城市緯度相近,但氣候類型不同,請分析各自的成因。(4分)(2011屆皖八一模)材料二太平洋中兩區(qū)域示意圖城市C位于東亞,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形成亞熱帶季風氣候。(2分)。城市D位于大陸西岸,在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影響下形成地中海氣候。(2分)
【最新考綱】氣候類型的形成、分布、特點【命題趨勢】結合區(qū)域圖、氣候圖表資料考查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和特點【高考導航】分配類型一、氣候類型的分布:1.太陽輻射---氣候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導致不同緯度間的
熱量差異,并引起
“氣溫”差異三大熱量帶氣候:
熱帶、溫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寒帶終年高溫熱帶亞熱帶(冬溫夏熱)亞熱帶(冬溫夏熱)溫帶(冬冷夏熱)溫帶(冬冷夏熱)亞寒帶(冬長寒,夏暖短)亞寒帶(冬長寒,夏暖短)寒帶長冬無夏寒帶長冬無夏二、氣候的形成因素:
多雨帶、少雨帶的分布與氣流運動方向有何關系?信風信風西風西風東風東風2.大氣環(huán)流---氣候形成的直接因素降水形成的三個條件1、足夠的水汽2、空氣冷卻凝結(上升氣流或水平氣流由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3、凝結核的作用
-----氣流上升-----低壓帶
----氣流從較低緯度到較高緯度---西風帶
-----氣流下沉-----高壓帶
---氣流從較高緯度到較低緯度---信風帶和東風帶多雨帶少雨帶從海洋流向陸地------降水多------夏季風從陸地流向海洋------降水少------冬季風濕熱干熱濕暖濕暖干冷干冷干熱干熱干熱濕暖濕暖干冷干冷大氣環(huán)流
---調(diào)整全球熱量和水汽的分布,影響降水和氣溫---大陸東岸季風環(huán)流夏季風冬季風---海洋向陸地,低緯向高緯:性質(zhì)溫濕---陸地向海洋,高緯向低緯性質(zhì)冷干交替控制大氣環(huán)流形式極地高壓/東風帶副極低壓/西風帶西風帶/副高副高/信風帶赤道低氣壓帶冬夏季風交替控制信風帶/赤低---大陸西岸:氣壓帶、風帶--單一控制或交替控制【知識應用】讀圖,分析P地的地理位置,若P地季節(jié)性受西風帶影響,則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溫帶海洋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3.下墊面------------大氣的直接熱源與水源氣候
類型氣溫
日較差氣溫
年較差氣溫
最高月氣溫
最低月年降水總量降水季節(jié)
分配大陸性大大7月1月少變化大海洋性小?。冈拢苍露啾容^均勻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比較(北半球)1)海陸海陸位置距海遠近降水、氣溫(比較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氣候的形成因素:包括:海陸、地形、洋流、地面覆蓋物亞熱帶季風氣候東京最冷月平均氣溫(℃)最熱月平均氣溫(℃)年降水量(mm)北京400N--4.726683東京360N3.7(溫暖)25.1(涼爽)1610(多)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平壤過渡性海洋性年較差小,降水豐沛大陸性年較差大,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2)地形a.海拔---水熱及組合狀況的差異高山氣候------氣候垂直差異------自然帶垂直差異b.坡向山地:迎風坡與背風坡陽坡與陰坡氣候的形成因素:3.下墊面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009·海南)圖2-14示意某地區(qū)1月份日照時數(shù)分布。日照時數(shù)等值線單位為小時,相鄰等值線的差值為20小時。按圖示方法在圖中標注出另外三條日照時數(shù)等值線的數(shù)值,并說明理由。解析:該地區(qū)(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qū))1月份盛行東北風。圖示地區(qū)山峰以南、以西為背風坡。迎風坡多陰雨天氣,日照時數(shù)低。背風坡少雨,多晴暖天氣,日照時數(shù)高。3)洋流寒流---降溫減濕暖流---增溫增濕氣候的形成因素:3.下墊面④地面性質(zhì)——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思考下列問題】1)冰雪與沙漠、林地與裸地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率有何不同?對氣候有什么影響?人類活動通過下墊面影響如:修水庫、植樹造林全球氣候變暖城市熱島環(huán)流氣候的形成因素:湖泊效應綠洲效應氣候類型的判斷方法(1):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2.根據(jù)氣溫和降水判斷氣候類型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最冷月氣溫溫度帶全年降水分配氣候類型年雨型,熱帶雨林氣候>15℃熱帶夏雨型,年降水量750~1000mm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夏雨型,1~5月很少,6、7月猛增,年降水量1500~2000mm熱帶季風氣候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最冷月氣溫溫度帶全年降水分配氣候類型>0℃亞熱帶或溫帶冬雨型,夏季少,冬季多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夏雨型,夏季多,冬季少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0℃溫帶夏雨型,年降水量500~600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于400mm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雨型,各月降水均勻,在50mm左右3、幾種容易混淆的氣候類型對比相似點不同點氣溫、降水年分布圖熱帶草原氣候氣溫:終年高溫(>15°C)降水:有明顯的旱(干)季和雨(濕)季
降水量相對較少(<1000mm)降水量漸增、漸減草原景觀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多(>1500mm)(7月份降水突破600mm)
降水量突增突減相似點不同點氣溫、降水年分布圖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
最冷月均溫>0℃雨季較長溫帶季風氣候最冷月均溫<0℃雨季較短相似點不同點氣溫、降水年分布圖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冷月均溫>0℃,年溫差小各月降水分配較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最冷月均溫<0℃,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夏季相似點不同點氣溫、降水年分布圖溫帶季風氣候氣溫冬冷夏熱,降水狀況都是夏季相對較多均溫低于0°C的月份少,有明顯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對較多溫帶大陸性氣候均溫低于0°C的月份多,一般無明顯的雨季,年降水量少(2011
山東卷文綜,26)為了解區(qū)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認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某地理實習小組在美國西部地區(qū)進行了野外考察。圖8提供的是考察路線(R地→舊金山→鹽湖城)及周邊區(qū)域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相關信息。讀圖回答問題。(1)與舊金山相比,R地的氣溫有何特點,并指出該特點形成的影響因素?!敬鸢浮慷練鉁芈缘?,夏季氣溫較高;氣溫年較差較大。海陸位置;地形(谷地)(2)根據(jù)內(nèi)華達山脈(中部)地形剖面圖,分別比較B處與A、C兩處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說明理由?!敬鸢浮緽處大于A處,理由:B處海拔較高,易形成地形雨。B處大于C處,理由:B處位于迎風坡,C處位于背風坡。氣溫降水時間變化:氣溫年較差與日較差200C數(shù)量特征氣候特征的描述思路氣候特征(氣候要素)的描述思路數(shù)值特征00C150C冷暖熱夏涼200400800單位:mm/年干旱半干旱半濕潤濕潤時間分配:降水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特點描述:年降水量、雨季長短、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降水的年際變化。氣溫特點描述:全年高溫,年較差?。幌募靖邷?,冬季寒冷(溫和),年較差大回答地理綜合性試題時,要建立一般答題模式:氣候特點描述:氣候類型、氣溫、降水、氣溫降水的組合、典型氣候特征。氣候成因描述的一般答題模式:
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地形、洋流、海陸因素。【總結提煉】①描述氣溫特點的用詞:月平均氣溫:
T≥20℃
高溫或炎熱
0℃<T<20℃
溫和或涼爽T≤0℃
寒冷②描述降水特點的方法:一般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為多雨,少于100毫米的為少雨。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溫帶某些地區(qū),月降水量雖然在100毫米以下,但由于氣溫偏低,蒸發(fā)較弱,降水量仍然大于蒸發(fā)量,所以在降水特點上,既不屬于多雨,也不屬于少雨,屬于濕潤。第一、首先概括氣溫特征以及溫差的大小。
氣溫特征的概括一般分為夏季、冬季或者全年狀況,用詞也具有如下要求:
夏季:若高于20°C用“高溫或炎熱”;低于20°C用“涼爽”。
冬季:若高于0°C用“溫和或溫暖”;低于0°C用“寒冷”。
全年:若最低溫在15°C以上用“常年高溫”;極地為“終年酷寒”。
溫差包括日溫差和年溫差。一般來講若年溫差大于20°C時我們用“較大”,小于20°C時用“較小”這樣的詞來概括。日溫差雖然在材料上可能看不出日溫差的狀況,但是在干旱地區(qū)或高寒地區(qū)日溫差大即是當?shù)仫@著的氣候特征之一,也是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一種優(yōu)勢資源,因此這一條往往也是采分點。氣候特征描述的答題策略第二、概括降水特點以及降水的變化特點。
降水特征首先要指出年總降水量的狀況,一般年總降水量大于1000mm為豐沛;大于700—800mm為較多;400—700為不足或較少;小于400毫米為干旱。其次降水的變化特征包括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兩個方面。
注意:無論是氣溫還是降水的特征設問要求是“描述”的話,我們還要輔以數(shù)值說明,這是試題的采分點。
第三、要關注區(qū)域內(nèi)氣候典型的特征如:
季風氣候區(qū)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
干旱地區(qū)的風力較大、風沙天氣較多、光照較強、溫差較大等;
青藏等高寒地區(qū)光照強、風力大等;
云貴高原北部和四川盆地多云、雨、霧天氣,光照較差等;
華北地區(qū)的春旱也屬于該地區(qū)的氣候的典型特征之一。
上述幾個方面往往是一個區(qū)域有別于其它地區(qū)具有代表性的氣候特點,也是區(qū)域地理的常識,一般試題都要將其作為采分點。第四、氣候特征的闡述一定要尊重事實材料,不可想當然。例1:讀某地7月等溫線分布圖”指出下圖中a城市所屬的氣候類型及該氣候特點304080120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涼爽干燥
第五、氣候特征的“闡述”到什么層次,要注意設問要求和材料信息。
“闡述”包括多層面的含義,每個層面的答題要求不同,采分點自然也就不同,有的答案只有幾個字、一句話,有的則要答出很多條,這就要看題干中的設問是怎么要求的了。設問要求是用行為動詞來體現(xiàn)的,常見的行為動詞除了“描述”之外還有“指出”、“說出”、“簡答”、“簡述”、“說明”、“分析說明”、“概括、歸納”、“簡析”、“比較”等等。其中“描述”的要求是最全面的,也是最難把握的層次,但是如果能夠充分關注上述五個方面,破解該類試題并拿到滿分是可以做到的。值得一提的是不管“闡述”要求是什么層次的,材料所給的信息一般都是采分點,必須作答。
描述是指對有關事物進行細致、全面、準確的表述。在地理學中,通常是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它方式來表述試題圖形呈現(xiàn)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與變化、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地理過程等。例2:讀“黃土高原某地年內(nèi)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并根據(jù)所學知識描述該地氣候特征。氣溫特點:夏季炎熱(7月最高溫20°C以上);冬季寒冷(1月最低溫在-7左右),年溫差較大(接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新款: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智能農(nóng)業(yè)解決方案合同
- 2024年股東股權買賣合同:權益轉(zhuǎn)讓協(xié)議模板
- 2024標磚采購簡單合同
- B2B電子商務2024年購銷協(xié)議2篇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chǎn)責任合同實施細則3篇
- 2024年版:石油化工產(chǎn)品采購與銷售合同
- 2024民間融資居間合同(含應急預案)范本2篇
- 2025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牧草種子供應鏈合作合同書
- 自行車動力知識培訓課件
-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 物業(yè)消防管理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 無人機駕駛員培訓計劃及大綱
- 初三化學學情分析
- 2023-2024學年重慶市康德卷生物高一第一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4.與食品經(jīng)營相適應的主要設備設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
- 【企業(yè)采購業(yè)務內(nèi)部控制研究文獻綜述及理論基礎2600字】
- (完整word)軟件驗收單
- 施工員質(zhì)量員責任制月度考核記錄三
- 醫(yī)院重點崗位工作人員輪崗制度
- 第二章植物纖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