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篇:“留守兒童教育救助項目”驗收情況報告書“留守兒童教育救助項目”驗收情況報告書一、項目基本情況2012年5月,教育部關工委“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在青海省湟源縣和平鄉(xiāng)茶漢素明德小學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救助項目”。從項目實施以來“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先后資助電腦19臺,圖書2000冊,讀書卡750張,網費1550元。二、項目實施效果我校有263名學生,學生來源廣,輻射茶漢素村、和平村、加牙麻村、董家腦村、曲布灘村、馬場灣村和尕莊村,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留守兒童較多。我校開展了“留守兒童”專項調查工作,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校“留守兒童”總數為36人,占學校學生總數的13.8%,但這些弱勢群體的成長與發(fā)展卻關系著學校的生存發(fā)展,牽動著廣大教職員工的心。“留守兒童”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父母單方監(jiān)護型,就是由父親或母親一方監(jiān)護。。二是單親或孤兒?!凹彝ソ逃娜蔽弧?、“父愛母愛的缺失”、“溝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監(jiān)護的缺乏”,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了教育的均衡公平。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關愛,而且是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體現;不僅是對不斷發(fā)展的勞務經濟的支持,也是對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力支撐,更是學?!坝酥辽稀⒑椭C發(fā)展”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因此學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精心組織、認真安排、強化落實?,F將我?!傲羰貎和逃龓头鲋行摹苯ㄔO情況工作匯報(一)、“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1.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關愛工作檢查考核機制,定期對教師進行了考評;建立了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將留守學生父母外出務工情況、監(jiān)護情況、家庭成員情況進行登記,準確掌握“留守學生”的相關情況,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jiān)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每學期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或委托監(jiān)護人的座談會(家長會),交流感情,摸索方法,總結經驗。2、落實了“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的建設用房。今年,我校在學校房舍非常緊缺的情況下,學校擠出了2間房子,作為“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建設用房,設立了視頻活動室。3、“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掛牌成立。2012年6月低,茶漢素明德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的組織機構、規(guī)章制度、場所設施等軟硬件建設基本準備就緒,于2012年7月“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掛牌成立。4、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各項工作制度。5.黨員教師、學校領導、班主任與留守兒童學生結對子,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從日常家事、身邊小事、生活瑣事、學習難事管起,培養(yǎng)其良好習慣,和他們多溝通、多談心,鼓勵他們堅定克服困難的信心,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關心輔導他們的學習。6.建立自我成長機制,通過習慣養(yǎng)成教育“陽光男孩”和“魅力女孩”的評比活動,教育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茁壯的成長。7.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如每周的課外活動、星期三的主題班會,以及書畫展、演講比賽、讀書比賽、文藝演出、體操比賽等系列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學校生活的快樂,老師和同學的關愛。8.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開展了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9.關注留守流動兒童的身體健康。學校每天為身體不適的學生排憂解難,確保學生身體健康;提醒學生及時添減衣服;學校建立安全消毒制度,定期對學生聚集處(學生公寓、教室、食堂)進行消毒,預防重大疫情發(fā)生;學校建立食堂工作監(jiān)管制度,由后勤中心對學生食堂的貨源、菜種營養(yǎng)搭配、防污染工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監(jiān)管,確保飲食安全;培訓了一支像媽媽一樣的生活老師隊伍,嚴格招聘生活老師,要求她們有愛心、有細心,生活老師為學生穿衣、送藥、半夜起來抱學生上廁所,不論寒暑,堅持每晚三次查寢,為學生蓋被子,摸額頭。這里就是留守流動兒童溫暖的家,孩子們在這里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得到父母般地關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老師中更是涌現了許多優(yōu)秀教師。我們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工作,現在還僅僅是起了個頭。但是在那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有決心對這項工作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這項工程,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出新的貢獻。(二)、存在的問題1、經費不足。我校的“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雖然建立,但條件還不夠成熟,設備簡陋,設施不齊全。我們想購置新的活動設備,如電腦等,由于資金緊張,尚有債務在身,面臨的困難較大。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2、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yè)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3、農村爭取社會支持乏力。由于農村地處偏僻信息閉塞,經濟條件差,思想觀念滯后,外出人員較多,導致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參與度特別低。4、極少數教師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熱毛病的現象。當然,如何發(fā)揮好“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的教育作用,讓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長,還有待于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社會各方面的援助,專家的悉心指導。我們將按照上級各主管部門的統一安排部署,盡快建好“留守兒童教育幫扶中心”這個關愛留守兒童的大本營,盡快將關愛行動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我們相信,用愛的名義,我們一定能為留守學生打造出更加美麗溫馨的樂園。(三)、今后努力的方向1、進一步強化全體教師的關愛意識,把關愛留守兒童當作老師們的自覺行動。2、加強研究,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尋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生的管理、培養(yǎng)工作。3、規(guī)范地操作各項捐贈、資助行動,學校也將盡力籌措資金給予貧困留守生一定的扶持。做學生工作難,做留守學生的工作更難,我們在這項工作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我們將用負責的態(tài)度、飽滿的熱情、百倍的耐心開展好留守兒童的系列工作。同時也希望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讓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茶漢素明德小學2012年11月10日第二篇:留守兒童教育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教育情況調查報告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通過調查顯示:很少與父母聯系的23.9%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和父母在一起的79.3%非常想父母的65.0%做錯事被批評時當面頂撞的8.4%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的12.3%在學校里基本上沒有朋友的17.5%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45.5%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覺得自己很一般的52.7%覺得身邊得人不太關心自己的49.1%總是害怕被身邊人欺負34.7%覺得社會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一、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親情饑渴”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地的留守兒童中大部分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二、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然而,留守兒童實際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從總的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yōu)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占到了88%!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jiān)護人本身的態(tài)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jiān)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三、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fā)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四、監(jiān)護人缺乏保護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比例較大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屬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fā)性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jiān)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令人擔憂。五、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wèi)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yǎng)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六、監(jiān)護人自身綜合素質偏低。1.留守的背后——是主動還是無奈的抉擇人們普遍認為城鄉(xiāng)二元制度是孩子們被留守的根本原因。走訪中,我們感受到除了制度原因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正在左右和影響著父母們的選擇。從有利孩子成長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能就近讀書,一家人其樂融融。但現實是,流動子女往往只能就讀條件較差的農民工學校和質量較差的中小學,沒有當地戶口不能就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等制度壁壘阻礙著農民工子女教育選擇權益的實現。而近年來,隨著國家投入不斷加大,農村學校教育在不斷改善。綜合這些情況,不少家長開始傾向于將孩子留在家里讀書。⒉身為父母的兩難選擇——實現個人價值與履行父母職責當前,農民工群體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新生代農民工正成為外出務工的主力。和上一代農民工生存型發(fā)展需求不同,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更多源于自我發(fā)展需要,他們渴望通過奮斗得以在城市立足,安居樂業(yè)。城市對他們來說是歸宿。與此同時,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訪談中,當我們問某一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時,他答到“爸媽出去玩了”。孩子的解釋是,爸媽回家后也經常在外玩。這表明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已經習慣了外面的生活,而回家后也繼續(xù)著在外的生活方式。3.留守子女的隔代教育——溺愛還是責任心鑒于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管教這一家庭教育的缺失,農民工大都會通過盡力為孩子選擇好的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求學環(huán)境來彌補。擇校熱、租房陪讀的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較為普遍,而這在某些人眼中成為溺愛的表現。特別是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多給人負面印象。每當留守兒童出現逃課、迷戀上網等偏差行為時,總有人習慣性的用隔代教育來解釋,并將責任簡單地推到為了晚輩無私付出的老人身上。走訪發(fā)現,老人騎三輪接送孫子(女),租房子陪讀等看似溺o愛行為的背后,反映的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的責任心。(一)家庭方面1、慎重選擇。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慮考慮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2、定期“溫馨對話”。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一方面利用書信或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即使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個方面的情況。3、尋找“代理”,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需要父母雙雙外出務工而祖父母又沒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親戚朋友中為孩子尋找“代理媽媽”。“代理媽媽”既可以輔導孩子學習,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二)學校方面1、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道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2、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系和交流。3、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序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鄉(xiāng)土文化引進課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立和推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引導的過程,對學生產生約束力,實現由紀律和自律的轉變,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4、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特別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孩子的心理問題,與由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交流。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5、注重培訓。盡可能對臨時監(jiān)護人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識,開展一些座談會,讓他們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春節(jié)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的“黃金季節(jié)”,召開家長會行為偏差學習較差性格缺陷缺乏親情。心理障礙行為偏差。第三篇:留守兒童教育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教育情況調查報告摘要: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問題。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即為留守兒童。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0—14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通過調查顯示:很少與父母聯系的23.9%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和父母在一起的79.3%非常想父母的65.0%做錯事被批評時當面頂撞的8.4%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的12.3%在學校里基本上沒有朋友的17.5%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45.5%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覺得自己很一般的52.7%覺得身邊得人不太關心自己的49.1%總是害怕被身邊人欺負34.7%覺得社會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第四篇: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調查報告商州區(qū)黑山鎮(zhèn)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調查報告商州區(qū)黑山鎮(zhèn)全鎮(zhèn)人口14766人,在校學生1051人,其中初中324人,小學510人,留守兒童全鎮(zhèn)453人,小學325人,初中128人。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有大部分處于1—15周歲。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jiān)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通過調查顯示:很少與父母聯系的23.9%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和父母在一起的79.3%非常想父母的65.0%做錯事被批評時當面頂撞的8.4%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的12.3%在學校里基本上沒有朋友的17.5%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45.5%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63.5%覺得自己很一般的52.7%覺得身邊的人不太關心自己的49.1%總是害怕被身邊人欺負14.7%一、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親情饑渴”,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留守兒童中大部分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系親情很難勾通思想,傾聽煩惱,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至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二、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盡管有許多留守兒童也表現出了強烈的求學愿望,然而,留守兒童實際學習情況卻不容樂觀。從總的調查情況來看,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yōu)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占到了88%!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干擾以及學習自控力較差所造成的。在我們的問卷中,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反映無人督促學習,這反映出監(jiān)護人本身的態(tài)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家庭的監(jiān)督作用,影響了他們自控力的形成。三、心理封閉和情感世界問題。據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而監(jiān)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感變化,這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fā)種種心理病癥,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四、監(jiān)護人缺乏保護意識導致的意外傷害比例較大。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屬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fā)性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jiān)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兒童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人身安全令人擔憂。五、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wèi)生、不換衣服、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代養(yǎng)人教導,頂撞祖輩、不服管理、我行我素。六、黑山鎮(zhèn)學校的應對辦法1、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道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2、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和“代理家長”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系和交流。3、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有序的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鄉(xiāng)土文化引進課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立和推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把評價過程變成教育引導的過程,對學生產生約束力,實現由紀律和自律的轉變,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和價值觀。4、開展心理咨詢活動。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特別是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孩子的心理問題,與由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交流。及時排除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八、建議1、慎重選擇。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慮考慮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jiān)護子女,一般以母親為主,母親心細,有耐心,孩子更愿意與她們交流。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可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2、定期“溫馨對話”。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時了解子女的近,一方面利用書信或電話定期與孩子進行進行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另一方面向老師和臨時監(jiān)護人即使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等個方面的情況。3、尋找“代理”,如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需要父母雙雙外出務工而祖父母又沒有能力照看孩子的,父母可在親戚朋友中為孩子尋找“代理媽媽”和“代理爸爸”?!按韹寢尅焙汀按戆职帧奔瓤梢暂o導孩子學習,又能夠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黑山九年制學校2013年4月21日第五篇:留守兒童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情況調查報告留守兒童情況調查報告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人數在逐漸增多。農民外出務工創(chuàng)業(yè),為農村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同時也造就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流動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就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流動兒童”是指農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邊而在城鎮(zhèn)或在旗縣政府所在地就學,而父母又不能承擔日常管理監(jiān)護責任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留守流動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xiāng)二元體系松動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一方面:他們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掙錢,爭取或獲得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在城市里,或自身難保,或無立錐之地,無法將他們的子女帶進城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同時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夠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的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中,留守流動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關乎整個農村教育和社會進步,現在是到了該“救救”留守流動兒童的時候了。面對著這樣的一個潛在的社會問題,奈曼旗婦聯于2013年5月至9月期間,在全旗14個蘇木鄉(xiāng)鎮(zhèn)、1個街道辦事處、1個國有農場全面開展了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教育生活問題主題調研活動。調研過程中,通過召集全旗部分鄉(xiāng)鎮(zhèn)婦聯主席、村婦代會主任參與調研、座談,深入學校、留守流動兒童家庭了解情況,聽取各地婦聯的綜合情況匯報、填報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情況調查表、實地調研走訪等方式,對全旗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生存和學習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一、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現狀(一)基本情況據調查,目前,全旗共有17歲以下兒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動兒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兒童總數的12.19%。留守兒童1355人,占總數的0.1%;流動兒童14792人,占總數的11.17%。其中0—6歲的留守流動兒童248人,7—12歲的留守流動兒童5776人,13—14歲的留守流動兒童2817人,15—17歲的留守流動兒童7306人。在留守流動兒童中,由爺爺奶奶照顧的有902人,由其他親人照顧的有216人,由其他雇傭人員照顧的有15029人。(二)監(jiān)護方式一是隔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是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他們是留守流動兒童的監(jiān)護主體。他們占監(jiān)護者總數的90%左右。他們的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這些人絕大多數人都是文盲,或者受過極少教育。二是上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的主體是叔叔、嬸嬸,舅舅、舅媽,姑姑、姑父,姨、姨父等。這類監(jiān)護比例不是很大。但是,這種監(jiān)護方式存在著監(jiān)護權比較頻繁流動的問題,很不穩(wěn)定。他們有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如監(jiān)護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監(jiān)護者與監(jiān)護者本人或是跟他們子女之間的矛盾沖突等等原因而更換監(jiān)護人。三是同輩監(jiān)護。監(jiān)護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這類監(jiān)護者一般是年紀較輕,文化水平也較高,如果有就業(yè)信息或機會,他們隨時都會外出打工。所以,該類監(jiān)護者也存在著監(jiān)護權不穩(wěn)定的問題。四是雇傭式的監(jiān)護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農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客觀上想為孩子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就講孩子托管在學校周邊小飯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長出錢,小飯桌負責人全面負責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學校上學及作業(yè)輔導,這種是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一種重要被監(jiān)護方式,流動兒童以這種被監(jiān)護方式為主。五是監(jiān)護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監(jiān)護權交付給了留守兒童自己。這類留守兒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外,他們還要承擔起農業(yè)勞動力的角色—照顧好自家的農田。(三)旗婦聯所做的重點工作對留守兒童,旗婦聯已初步對全旗1355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監(jiān)護人聯系電話,地址等內容建立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針對留守兒童實際情況,組建了200多名的“愛心媽媽”志愿者隊伍,有效開展了助教、助學、助養(yǎng)活動,全旗549名貧困留守流動兒童得到愛心人士救助。旗婦聯還積極爭取到內蒙古婦聯香港愛心人士何崇本先生助學項目。項目用于救助我旗56名貧困孤殘兒童,每10萬元,三年共計30萬元。為呼吁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制作了《留守兒童留守的愛》專題片,并在旗電視臺《奈曼縱橫》欄目播放。同時,在旗第四小學建立留守流動兒童家園,家園內設電子閱覽室、心理親情室、音樂繪畫室、體育活動室、周末影院等,配備了17名“愛心媽媽”,1名心理教師。家園建立以來,有50多名留守流動兒童得到社會各界的救助。二、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形成原因(一)從家長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忙于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于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的年齡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中小學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二)從家庭認識來看,家長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舍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里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這是形成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的主要原因。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沖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還有現在大部分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生活寬裕了,對子女的教育也重視了,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從5、6歲開始就離開父母,送到鎮(zhèn)內或旗政府所在地讀書,交給小飯桌監(jiān)管。這其中,既有生活壓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識的原因,但導致的結果卻是相同的,即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三)從學校教育來看,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fā)展不相適應。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流動兒童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大部分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四)社會整體發(fā)展來看,流動人口的數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嚴峻的現實使務工農民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原因主要是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農民工無法承擔子女入學的高昂費用問題、在簡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入學無法解決升學考試問題、各地教材的選用不同使得他們的子女在轉學后面臨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等問題,直接推動了留守流動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三、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調查情況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為留守流動兒童教育成長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利于留守流動兒童自立自強性格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留守流動兒童群體產生的直接原因,使留守流動兒童教育生活面臨以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學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必不可少的補充和完善。留守流動兒童的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單親也忙于家務或農活,與孩子的溝通少、交流少、疏于對孩子的關愛,無法關心到子女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從調研結果看出,大多數留守兒童與他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隔代監(jiān)護,這些長輩平時對孩子物質上給予的多,精神上關注的少,難以與孩子進行溝通,“代溝”問題更加明顯,溺愛現象比較嚴重。而流動兒童雖然和父母相隔不是很遠,但見面的機會也很少,大部分一個月只見一兩次,也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真正能夠和子女進行談心交流的父母較少,因而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親情的缺失。(二)心理問題突出。在人格發(fā)育過程中,兒童早期的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斷裂或缺失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心理失衡、行為失范的問題突出。與普通兒童相比,留守流動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情緒消極,在性格上表現為任性、冷漠、內向和孤獨。甚至還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對不良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缺乏認知能力,受外來不良社會因素影響成為了“問題孩子”。(三)意外傷害問題嚴重。留守流動兒童因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計,缺乏家庭管護,他們思想單純,自我保護能力差,很容易出現意外傷害事件。面臨拐騙、打架、斗毆、搶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由于學校與家庭之間安全紐帶銜接不上,留守兒童年幼無知,又常處于無人監(jiān)護狀態(tài),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導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的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還有一些南部山區(qū)的孩子,由于上學路途較遠,經常起早摸黑趕路,也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留守兒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護能力弱,導致留守流動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幾率遠遠比普通家庭兒童高出很多。(四)學習情況堪憂。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動兒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期望過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識的制約,使得他們缺乏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教育引導往往不得法,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養(yǎng)輕教,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也無法給予有效的幫助,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學習成績不好,厭學、逃學的傾向比較明顯。(五)身心健康亟待關注。0—14歲的兒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和缺乏聯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溫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關愛,加上常受到周圍孩子的歧視、排擠和欺辱等,不少留守流動兒童情緒消極,失落自卑,感覺孤單,甚至心理壓力過大,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礙。四、對策和建議當前,農村留守流動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流動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fā)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應該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fā)展為本,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構建組織管理、職能保護、社會呵護、學校監(jiān)管、親屬監(jiān)護“五大關系”網絡,積極穩(wěn)妥地加以解決。建議近期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提高認識,把關愛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留守流動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并將長期存在的社會群體,是最需要關注的特殊兒童群體之一。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廣大家庭、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著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更關系國家的未來。我們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留守流動兒童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積極開展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切實擺上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議程。(二)扎實推進,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發(fā)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新農村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劃和建設中,農村正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真正基礎差經濟落后的地方卻沒有改變,致使新型落后地區(qū)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形成,致使很多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xù)通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系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流動兒童群體和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有增無減。因此,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應該堅持全面發(fā)展觀,不僅“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不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更應該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發(fā)展經濟提高收入,而且關注民本民生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傊褪且ㄔO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流動兒童這一社會問題的目的。(三)強化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關愛資源。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具有面廣、量大、困難多的特點,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要依托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建立關愛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婦兒工委)實施,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長效機制,同時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政府有關部門及蘇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考核。二要在旗縣及蘇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建立“留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環(huán)境的舒適度與創(chuàng)意設計
- 2025中國聯通青海分公司春季校園招聘35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國系統校園招聘技術類提前批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畢業(yè)生招聘18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國電信湖北鄂州分公司招聘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國建設基礎設施限公司招聘10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中共海南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省社會主義學院公開招聘教研崗位專業(yè)技術人員1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下半年貴州六盤水市事業(yè)單位及國企業(yè)招聘應征入伍大學畢業(yè)生136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下半年湖北廣水市事業(yè)單位招聘9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護理學研究》自考歷年真題題庫匯總(含答案)
- 纏論公式(最完美自動畫筆公式)主圖
- 凱迪拉克賽威說明書
- 報價單報價單
- 公司車輛維修保養(yǎng)服務方案
- 高中日語學習宣講+課件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后習題及答案2023年
- 國家開放大學《高等數學基礎》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系統架構圖課件ppt
- 礦物絕緣電纜電纜比較
- GB/T 18601-2001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