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_第1頁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_第2頁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_第3頁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_第4頁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六篇教學計劃篇1

學生分析

本學期任二年級2個班的英語教師,每個班約40個學生。他們對語言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再加上英語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富有童趣,英語氛圍濃厚,便于學生接受。但在實際教學中還需多關注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一、學習目標:

1、保持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

2、使學生在聽清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準確的模范,能夠用英語就日常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發(fā)展初步的認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學習內容

本學期教材學習內容包括:日常英語(EverydayEnglish)、歌曲童謠(SongsandChants).閱讀(PandengReading),三個部分。另外還有晨間故事和睡前故事,迪斯尼神奇英語,對主要學習內容復習和拓展。

(一)日常英語:

日常用語部分是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12段對話,每段對話中有1~2個核心句型和一些重點單詞。要求學生能聽、能說、能應用。

(二)歌曲童謠:

共包括12首易于傳唱的歌曲童謠和4個歌曲童謠游戲活動范例,要求學生快樂地跟唱所有的歌曲童謠,聽清、唱準大部分歌詞。

(三)閱讀:

共有12段節(jié)奏英語,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讀的自信心和認讀興趣。

(四)晨間故事:

包括8個生動有趣的情景劇,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堂學習的內容。

三、教學措施:

1、采用多種形式:如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及時總結,交流和展示,引起學生的注意。

2、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組織學生認真安排,準備Mini-show活動,向所有家長、來賓展示,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4、家?;?,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生家長就學生的學校英語學習情況與家長做具體交流。

四、教學進度

第一周:預熱活動:第二周:Unit1

第三周:Unit2第四周:Unit3

第五周:Unit4復習第六周:Unit5

第七周:Unit6第八周:Unit7

第九周:中期展示第十周:Unit8(復習單元)

十一周:Unit9十二周:Unit10

十三周:Unit11b十四周:Unit12(復習單元)

十五周:Unit13十六周:Unit14、Unit15

十七周:Unit16(復習單元)十八周:EnglishHoliday

十九周:Show學期展示

五、教學遵循的原則:

1、“NoChinese”原則

教室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盡量用英語,使學生沉浸在英語環(huán)境當中。

2、無錯原則

教師要適度寬容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要生硬的批評、指責或糾正

3、互動性原則

英語強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

六、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創(chuàng)設物理學習環(huán)境

(1)增設英語評價用語

(2)開辟專門的學習成果展示區(qū)

(3)堅持用英語廣播、優(yōu)秀的個人錄音營造聲音環(huán)境

2、創(chuàng)設心理學習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小組內良好的合作氛圍

(2)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形成

(3)逐步完善活動機制及相應的評價機制,創(chuàng)設更具整體性、開放性的學習環(huán)境。

(4)優(yōu)化課堂組織和評價,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長大”是孩子們共同的心愿。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將會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擔負大大小小的責任,品嘗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給予特別的滋養(yǎng)與呵護。《成長教育》就是為了使孩子們都能健康地成長而編寫的。通過《成長教育》,既關注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66人,這些學生均來自于農村,他們模仿力強,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們的性格、世界觀正處于可塑性階段。因而這一時期對他們進行行為規(guī)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歷程的教育至關重要。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針對學生和學校的具體情況,我選擇了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1、是面對災難,幫助學生掌握應對災難的自護、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識。

2、是行為規(guī)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3、是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4、是安全自救,幫助學生保護自己,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不測與災害;

5、是珍愛生命,幫助學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貴,從而珍愛生命。

四、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

2、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幫助學生學會保護自己。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不測與災害;

4、幫助學生了解生命的由來,從而珍愛生命。

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應是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強調從活動中學習。

2、重視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和社會實踐聯(lián)系,在探索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感知周圍是的特征,讓探究成為地方課程學習的主要方式。

3、主要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運用掛圖、實物、多媒體等組織教學,運用觀察、信息搜索、討論、調查、社區(qū)活動等形式,充實教學過程。

4、讓學生與社區(qū)、家庭建立聯(lián)系,采用“問問別人”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每周一節(jié)課節(jié)。

教學計劃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b、p、m、f四個聲母,能認清形,讀準音。

2、學會聲母b、p、m、f與單韻母的拼音,會拼讀bá、bù、pá、mā、mù等音節(jié)。

3、初步學會讀輕聲。

4、會在四線格里照樣子抄寫b、p、m、f四個聲母。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教學聲母b、p以及拼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卡片認讀帶調單韻母。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聲母。聲母的發(fā)音和單韻母不一樣,它念得又輕又短。

三、教學聲母b。

1、看圖說話引出b。

圖上畫著誰?他在干什么?

b這個音就是把“廣播”的'“播”讀得又輕又短。

2、教學b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1)發(fā)音要領:雙唇緊閉,然后嘴唇突然張開,吐氣成音。讀時要輕而短。

(2)師范讀、領讀,正音。

(3)憶字形。

啟發(fā)學生看圖:b像什么?b的一豎像收音機拉出的天線,右半圓像收音機。讀順口溜:“我聽廣播b、b、b?!?/p>

3、學習b和ɑ的拼音。

(1)看圖引出bá。

圖上畫著什么?(一只小白兔,拔個大蘿卜。)

(2)卡片演示兩音相碰:

bá讓學生拼讀,體會“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拼成一個音節(jié):bá。

(3)念兒歌,邊讀邊表演,作為課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蘿卜?!?/p>

四、教學聲母p。

1、看圖說話引出p。

圖上畫著誰?他在干什么?

可以這樣說:“冬冬用臉盆潑水?!薄皾姟钡穆暷甘莗。

2、教學p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1)發(fā)音要領:雙唇緊閉,突然張開嘴唇,把氣送出,發(fā)出p音,要輕而短。

(2)師范讀、領讀,正音。

(3)b、p對比讀。教師用一張白紙放在嘴前,讀b時白紙不動,讀p時氣流吹動白紙。讓學生口對著手心試讀,體會送氣和不送氣的不同。

(4)憶字形。

啟發(fā)學生看圖想象,p的一豎像水往下流,p的半圓像臉盆。順口溜:“臉盆潑水p、p、p?!?/p>

3、學習p和ɑ的拼音。

(1)看圖引出pá。

圖上畫著什么?(一只猴子在爬竿。)

(2)卡片演示兩音相碰:

學生自由拼讀,指名、正音、領讀。

還可變聲調,讓學生拼讀:pà、pā、pǎ。要求帶調拼讀。

五、鞏固練習。

1、認讀卡片。

2、用紙條演示,教師讀音后讓學生說說,老師在發(fā)什么音?

六、指導書寫。

教學計劃篇4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八年級漢語教學工作,我將本著“學生是漢語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這一新課程理念展開各項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端正思想,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作為一位教師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觀直接影響自己的教學方向、教學方法等。所以,我先從自己的思想入手。我積極參加了新教材、新大綱的培訓,對新教材、新大綱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赡苡械娜藭詾槎潭痰膸滋鞂W習,學不了什么,但是我想只要你認真的去學的話,能學到不少的東西。

二、不斷研究新大綱,新教材。

對于教學,我是一個新手;對于新大綱、新教材,我更是一個新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為此,為了更好的了解新教材,為了更好的了解新的課堂改革的方向,要求和目的,我在教學之余利用電腦網上資源和學校訂的有關書刊,通過各種途徑去研究新大綱。在新學期開學之前,我便去翻閱新教材,了解這一冊教材的內容和各個知識的關聯(lián)點,做到了解并熟悉教材。

三、在教學中發(fā)揮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的引路人。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俗話說

的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是送給人家魚來填飽肚子,不如教他們捕魚的方法。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教學上也是非常適當?shù)?。所以,在平時,我都是先讓學生去預習,試著去做新的內容,當他們出現(xiàn)問題和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讓學生遇到困難時,先產生一種求知欲,再適時也告訴他們方法,這樣,學生對于該知識點就會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對于那些想偷懶、不做作業(yè)的學生,我經常對他們說:抄答案是沒有用的,書本上的答案老師都知道,但如果老師只告訴你答案,而你沒掌握其方法,以后出現(xiàn)同一問題你又不會做了。就好像今天早上你媽媽幫你穿上衣服,如果你沒有弄清楚穿衣服時,是先套上頭,還是先扣紐扣,明天你一樣不會穿衣服。使學生明白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四、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的工作性質與其他的工作不一樣,當然工作成果也不一樣。工人如果不認真生產,那么他們生產出的可能只是一個兩個劣質產品,而教師如果不小心的話,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只可能是成績不好的差生,還有可能是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人。所以,在教學中我很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希望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能自覺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形成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繼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fā)展。

教學計劃篇5

一、概述

本文是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自讀小說。本文是美國兒童文學作家貝特西貝爾斯寫的一篇充滿真摯情感并蘊含深刻人生哲理的小說.文章通過敘述山米“出逃—捕鶴—喂鶴”的情節(jié),刻畫了山米對外祖父由厭惡到深愛的感情變化,在簡單的敘述中滲透了生活哲理。根據本課實際情況確定本課采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jié)。品讀文章中感情真摯富有哲理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愛使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相互溝通的道理。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語文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三個方面,我們制訂教學目標時往往僅限于對內容本身的分析和研究,忽視學生認知現(xiàn)狀的分析。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如何?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有哪些?原因在哪里?什么樣的目標才是學生最需要的?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直感作簡單的推測,而應該從學生的'認知現(xiàn)狀中去尋找答案。八年級學生在學習方法策略上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已經初步掌握了小說的閱讀方法。對本文情節(jié)曲折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閱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作為理論依據,,通過品味小說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來解讀文本、拓展文本.在解讀中,不斷提示學生如何圈點、批注..以這個設想為基礎,教給學生感悟小說豐富內涵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文采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情境導入等教學策略,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光盤、網絡、多媒體網絡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思維。

請同學欣賞歌曲:隨著歌曲小聲隨唱?!灰巳硕极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倍嗝赖母柙~啊,細細品讀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愛。讓我們一起走進>也來感受生活中的這種愛吧。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較快走進文本,參與教學的雙邊活動.)

簡介

貝特西貝爾斯(1928-),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生于北卡羅來納。主要作品有兒童小說《午夜的狐貍》(1968年)、《天鵝的夏天》(1970年,獲1971年紐伯利獎)、《山米與白鶴》(1972年)、《賓戈布朗的難題》(1988年)等。(利用多媒體屏幕展示介紹,直觀清晰,加深記憶同時鼓勵學生對資料加以補充)

(三)檢查預習: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積累字詞的情況,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此環(huán)節(jié)除了預習進行檢查同時也對字詞進行鞏固)

(四)整體感知:學生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提示:抓住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關鍵,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小說內容。)

(五)品析: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讀讀品品,說說你的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細讀、朗讀、品讀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以讀促學的特點,采用多媒體配樂式朗讀,激發(fā)閱讀興趣,同時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句的理解)

(六)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研討課文,找出并解決疑問,同時完成下面任務

A:山米對外祖父經歷了哪些變化?

B:外祖父對一切生命的摯愛之情為什么能使山米對他的感情由恨變愛呢?

(小組合作研討教師加以引導和歸納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文章主題的探究)

總結:德國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愛根植于生命之中,無條件地于生命等同,所以愛是歷史性的?!爸灰巳硕极I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得人間。為避免我們人類太孤獨,為了人間更美好,我們需要奉獻愛心,珍愛生命。

聯(lián)想拓展:視頻展示丹頂鶴的故事,讓同學一起分享山米的故事,說說自己的故事,以“珍惜生命”或“善待動物”為話題,說說看法或你生活中的情感小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愛的主題)

(九)作業(yè)設計:選取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運用外貌、語言、心理等描寫方法,寫一篇小作文敘述一個發(fā)生在他身上的關于“愛”的故事。

教學計劃篇6

一概述

《直角三角形》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證明(二),本節(jié)是第一課時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復習勾股定理,學習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了解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進一步應用它們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知識與技能

1、要求學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勾股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應用定理解決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問題。

2、了解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含義,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及學習體驗舉出逆命題、互逆命題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例子。

3、進一步掌握推理證明的方法,發(fā)展演繹推理能力,培養(yǎng)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證明,進一步體驗幾何證明的基本要求和范式,感受探究幾何事實的過程對證明思路的啟發(fā)與影響。

2、通過“螞蟻爬行問題”和“盒子里放木棒問題”的解決,感受我們身邊的數(shù)學。

3、結合具體實例認識逆命題、互逆命題及逆定理、互逆定理。明確“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不一定成立?!?/p>

4、通過課后練習,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的能力和交流合作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認真的學習習慣。

3、通過學習讓學生對前期學習中用實驗、度量獲得的結論進一步肯定,而且也能更好的讓學生了解知識的連貫性,進一步感受公理化體系。

4、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教學設想

重點: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應用,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

難點: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證明,空間觀念的形成。

四.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習者是長安三中九年級14班學生。經過兩年學習,班上學生思維活躍,對數(shù)學學習興趣濃厚,接受知識能力較快。

2、學生已具備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識。

3、學生已具備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交流意識。

4、學生積極上進,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學習過程中,通過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各知覺器官,做到"細觀察、多動手、勤思考"。通過觀察、猜想、探究、推理、模仿、體驗等方法完成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本節(jié)課采用“問題導學,自主探索”的教學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談話法、練習法等,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探索、證明的全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學習的任務。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人力資源:教師、學生、多媒體教室管理員

非人力資源:教學材料:1.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2.多媒體教室3.學生自備學習工具。

教學模式:基于“學”的教學模式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知道直角三角形有怎樣的特征?還記得勾股定理嗎?它是怎么證明的?

2如果要判別一個直角三角形,你有什么辦法?

(二)新授

1、勾股定理的逆命題:如果一個三角形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想一想如何證明這個命題?其步驟有哪些?(先畫草圖,寫已知、求證,再證明)

l已知:如圖,在△ABC中,AC2+BC2=AB2.

l

求證:△ABC是直角三角形.

l分析:目前,我們判別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只有用定義,從已知條件來看離定義的要求太遠,因此,我們不妨構造一個直角三角形,進而再證明已知的三角形與所構造的三角形全等。

l證明:作Rt△A′B′C′使∠C′=900,A′C′=AC,B′C′=BC(如圖),則

A′C′2+B′C′2=A′B′2(勾股定理).

∵AC2+BC2=AB2(已知),A′C′=AC,B′C′=BC(作圖),

∴AB2=A′B′2(等式性質).

∵AB﹥0A′B﹥0′

∴AB=A′B′(等式性質).

∴△ABC≌△A′B′C′(SSS).

∴∠A=∠A′=900(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

∴△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義).

(引導學生分析,獲得證題思路,使學生領會構造思想,得出結論。)

定理:如果三角形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種語言的互譯)(課件展示)

2、議一議:

觀察下列三組命題,它們的條件和結論之間有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