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周國平選文_第1頁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周國平選文_第2頁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周國平選文_第3頁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周國平選文_第4頁
2021年中考部編版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訓(xùn)練-周國平選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年中考語文閱讀訓(xùn)練7——周國平選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車窗外

周國平

①小時候喜歡乘車,尤其是火車,占據(jù)一個靠窗的位置,扒在窗

戶旁看窗外的風景。這愛好至今未變。

②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風景永遠新鮮。

③其實,窗外掠過什么風景,這并不重要。我喜歡的是那種流動

的感覺。景物是流動的,思緒也是流動的,兩者融為一片,仿佛

置身于流暢的夢境。

④當我望著窗外掠過的景物出神時,我的心靈的窗戶也洞開了。

許多似乎早已遺忘的往事,得而復(fù)失的感受,無暇顧及的思想,

這時都不召自來,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樣在心靈的窗戶前掠過。于

是我發(fā)現(xiàn),平時我忙于種種所謂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靈的窗

戶有太多的時間是關(guān)閉著的,我的心靈的世界里還有太多的風景

未被鑒賞。而此刻,這些平時遭到忽略的心靈景觀在打開了的窗

戶前源源不斷地閃現(xiàn)了。

⑤所以,我從來不覺得長途旅行無聊,或者毋寧說,我有點喜歡

這一種無聊。在長途車上,我不感到必須有一個伴讓我閑聊,或

者必須有一種娛樂讓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時間花在讀一本好

書上,因為書什么時候都能讀,白日夢卻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⑥就因為貪圖車窗前的這一份享受,凡出門旅行,我寧愿坐火車,

不愿乘飛機。飛機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來不及寂寞,

因而來不及觸發(fā)那種出神遐想的心境,我會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

行一樣。航行江海,我也寧愿搭乘普通輪船,久久站在甲板上,

看波濤萬古流涌,而不喜歡坐封閉型的豪華快艇。有一回,從上

海到南通,我不幸誤乘這種快艇,當別人心滿意足地靠在舒適的

軟椅上看彩色錄像時,我痛苦地盯著艙壁上那一個個窄小的密封

窗口,真覺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⑦我明白,這些僅是我的個人癖性,或許還是過了時的癖性?,F(xiàn)

代人出門旅行講究效率和舒適,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縮減為零,

舒適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

門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長途旅行,那么,現(xiàn)代人搭乘的這趟

列車就好像是由工作車廂和娛樂車廂組成的,而他們的慣常生活

方式就是在工作車廂里拼命干活和掙錢,然后又在娛樂車廂里拼

命享受和把錢花掉,如此交替往復(fù),再沒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車

窗外的風景了。

⑧光陰蹉跖,世界喧囂,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

童趣和閑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于人生中的種種

事務(wù),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nèi)心的音樂,

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

行。

17.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18.第五段里的“白日夢”在文中有何內(nèi)涵?(4分)

19.文章標題為“車窗外”,主要寫乘車的愛好,但為何在第六

段寫航行江海之事?(4分)

20.有人說周國平的作品是哲學家的思和藝術(shù)家的看,請從“哲

學家的思和藝術(shù)家的看”兩個角度探究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6

分)

答案:

17.(6分)內(nèi)容:點明自己的喜好,設(shè)置懸念,讓讀者思考為

何作者喜歡乘車時臨窗觀風景。(2分)結(jié)構(gòu):呼應(yīng)標題,開篇

即明確文章寫作話題。為結(jié)尾處的主旨句“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

份童趣和閑心”作鋪墊。(2分)

18.(4分)“白日夢”是指作者在長途旅行中,隨著窗外掠過

的景物,在自己的心靈窗戶里不召自來的早已遺忘的往事、得而

復(fù)失的感受、無暇顧及的思想。(2分)是平時遭到我們忽略的

心靈景觀,表明作者對于乘火車臨窗看風景的喜愛。(2分)

19.(4分)從另一種更漫長、更無聊的旅行角度,說明作者喜

歡在車窗前觀賞風景,在寂寞中觸發(fā)出神遐想的心境。(2分)

表明作者的旅行與現(xiàn)代人的不同,他不講究效率和舒適,他講究

的是享受。(2分)

20.(6分)作者藝術(shù)性地看到現(xiàn)代人在喧囂的世界里,忙于種

種所謂必要的工作。一方面在人生的工作車廂里拼命干活和掙

錢,一方面卻又在娛樂車廂里拼命享受和把錢花掉。(3分)作

者由此反思每個人都曾經(jīng)擁有的童趣和閑心,呼吁人們經(jīng)常敞開

心靈的窗戶,用心鑒賞人生旅途和心靈世界的美好風景,不能辜

負人生這趟美好的旅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4?6題。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國平

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边@話聽起來

自負,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可惜的是,多數(shù)人忍受不了這個失

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jié)

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許多人,你可以說他

是隨便什么東西,例如是一種職業(yè),一種身份,一個角色,唯獨

不是他自己。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

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wù)忙碌,沒有自己的內(nèi)心生活,那么,

說他不是他自己就一點兒也沒有冤枉他。因為確確實實,從他的

頭腦到他的心靈,你在其中已經(jīng)找不到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

西了,他只是別人的一個影子和事務(wù)的一架機器罷了。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

個,那就是自己。缺了這個朋友,一個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

是表面的熱鬧而已,實際上他是很空虛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

以理性的態(tài)度關(guān)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理性的關(guān)愛,這正

是友誼的特征。有的人不愛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

有的人愛自己而沒有理性,一味自戀,儼然自己的情人。在這兩

種場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這個更高的自我知道:自愛者才能愛人,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

必是自己充滿著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

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著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

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

里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而只愛自己的人也不會有真正的愛,

只有驕橫的占有。如果說愛是一門藝術(shù),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

便是一種素質(zhì),唯有具備這種素質(zhì)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shù)家。

人與人之間有同情,有仁義,有愛。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

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俠。但是,每一個人終究是一個生物學上和心

理學上的個體,最切己的痛癢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這個

意義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他最關(guān)心的還是他自己,世上最關(guān)

心他的也還是他自己。要別人比他自己更關(guān)心他,要別人比關(guān)心

其他人更關(guān)心他,都是違背作為個體的生物學和心理學特性的。

結(jié)論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立。這些都是心中的自我應(yīng)該知道的。

心中的自我還須明白:有些痛苦是無法分擔的。別人的關(guān)愛至多

只能轉(zhuǎn)移你對痛苦的注意力,卻不能改變痛苦的實質(zhì)。甚至在一

場共同承受的苦難中,每人也必須獨自承擔自己的那一份痛苦,

這痛苦并不因為有一個難友而有所減輕。

對于別人的痛苦,我們的同情一開始可能相當活躍,但一旦痛苦

持續(xù)下去,同情就會消退。我們在這方面的耐心遠遠不如對于別

人的罪惡的耐心。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罪惡仿佛是命

運,一個我們不得不忍受的別人的痛苦卻幾乎是罪惡了。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從中引出一個很實在的結(jié)論:當你遭受

巨大痛苦時,你要懂得自己忍受,盡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攪擾別人。

和自己交朋友,還要做自己的一個冷眼旁觀者和批評者,這是一

種修養(yǎng)。它可以使我們保持某種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顧

影自憐的可笑復(fù)可悲的境地。獲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歡樂。然而,

一個孜孜以求理解、沒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卻是個可憐

蟲,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無價

值。成為真正的自己很難,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會樂

此不疲。

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

于零。而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

認,也絲毫無損。我之所以寧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飯,其原因之一

是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經(jīng)營我所不擅長的人際關(guān)系了。

我曾和一個五歲男孩談話,告訴他,我會變魔術(shù),能把一個人變

成一只蒼蠅。他聽了十分驚奇,問我能不能把他變成蒼蠅,我說

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問我,變成蒼蠅后還能不能變回來,我

說不能,他決定不讓我變了。我也一樣,想變成任何一種人,體

驗任何一種生活,包括國王、財閥、圣徒、僧侶、強盜等,甚至

也愿意變成一只蒼蠅,但前提是能夠變回我自己。所以,歸根到

底,我更愿意做我自己。(有刪改)

4.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是(3分)

A.第一段作者引用盧梭的話,認為盧梭的“自負”其實適用于

所有人,即所有人都應(yīng)只愛自己。

B.和自己做朋友的關(guān)鍵,在于有一個“更高的自我”,因為這

個“更高的自我”具備友誼的特征一一理性的關(guān)愛。

C.結(jié)尾段既照應(yīng)了題目,也呼應(yīng)了首段的內(nèi)容,強調(diào)指出每個

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要做好自己。

D.本文在語言上深入淺出,哲意頗豐,啟示讀者要關(guān)注自己的

生存狀態(tài),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做真正的自己。

5.請指出劃波浪線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并分析其表達作用。

(5分)

6.“真正成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結(jié)合文本指出如

何才能真正“做自己”。(6分)

答案:

4.A(“只愛自己”錯,在于說“每個人都失去了自己”)

5.(5分)(手法)該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

(解釋)把按別人意見生活而不會獨立思考的人,比作“別人的

一個影子”;把只為外在的事務(wù)忙碌而無內(nèi)心生活的人,比作“一

架機器”。(2分)

(作用)犀利而形象地指出,一個人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或答:

從頭腦到心靈,都沒有絲毫真正屬于他自己的東西),是空虛而

可悲的。(2分)

6.(6分。如果將劃線的內(nèi)容逐條指出,也可以,逐條給分;

合在一處,也要答出即給分)

首先要做自己的朋友(心中要有更高的自我,或:更高的自我以

理性的態(tài)度關(guān)愛著那個在世上奮斗的自我),要明白:

①要懂得恰如其分的自愛;②要學會自立;③要懂得自己忍受巨

大痛苦;④要做自己的旁觀者和批評者。

其次是要為自己的才能、良心、生命做事。(或:靠自己的本事

吃飯)

閱讀文字,回答問題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边@句格

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們總是很尊敬發(fā)現(xiàn)真理的人,認為只有天才才能發(fā)現(xiàn)真理。

其實,要發(fā)現(xiàn)真理,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

你身邊,能不能發(fā)現(xiàn)它,就看你有沒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有沒有一

個善于思考的腦子,有沒有堅持探求真理的勇氣。

③綜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fā)

現(xiàn)者、創(chuàng)立者,差不多都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中

看出問題,追根求源,終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來說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國麻省理工

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

洗澡水時,水的旋渦,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方向旋轉(zhuǎn),而美國

處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北半球的臺風之所

以朝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其道理與洗澡水的旋渦是一樣的。他還斷

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

渦;在赤道,

則。他的這種見解,引起了各國科學家

的極大興趣,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jié)果證明謝皮羅的結(jié)論是完

全正確。

⑤無獨有偶。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爾遜的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

美國東海岸和歐洲西海岸同緯度的地區(qū)都有一種蚯蚓,而美國西

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這是為什么?這個疑問,引起了當時正在

研究大陸和海洋起源問題的德國地質(zhì)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

認為,那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大洋,它的這種分

布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

裂開形成了兩大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

他的名著《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奧地利醫(yī)生。他看到兒子睡覺時,眼珠子突然

轉(zhuǎn)動起來。他感到奇怪,連忙叫醒兒子,兒子說他剛才做了個夢。

這位醫(yī)生想,眼珠子的轉(zhuǎn)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guān)呢?于是他以兒

子、妻子和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復(fù)的觀察實驗,最后寫成論

文,指出:當人的眼珠子轉(zhuǎn)動時,表示睡者正在做夢。如今,人們研

究夢的生理學,便用眼珠子轉(zhuǎn)動次數(shù)和轉(zhuǎn)動的時間,測量人做夢

的次數(shù)、夢的長短。

⑦洗澡水的旋渦、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子的轉(zhuǎn)動,這些都是

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學家們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真理。由此可

見,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