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實驗、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①人地關系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在人類早期,在文明初期,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往往是決定性的、本質性的。當時的人,基本上沒有辦法突破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但長期使人困惑的問題是:既然如此,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中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大致相同的河流為什么會孕育出不同的文明?②這里需要弄清一個基本的概念。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什么?“決定”到什么程度?其實,被“決定”的是一個上限或下限,超過或突破極限當然不可能,但是在這個極限之內,人可以有相對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展空間。如約旦河的供水量是有極限的,開發(fā)粗放的耗水農業(yè)只能維持有限的農田,以色列人用暗渠管道取代明渠水溝,以噴灌取代漫灌,同樣的水量就可以灌溉更多的農田。而且,人可以通過利用新的可利用資源,發(fā)現新的地理空間來突破這個極限。③河流孕育了人類文明,人類與河流互動。人類與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動,自然會在同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態(tài)。在人類早期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任何一個群體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準確的地理信息,對自己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也難以做出完全自覺、自主、理性的選擇。任何一種文明都不是事先規(guī)劃好的、完全有意識發(fā)展的結果。因此,人類與河流的互動往往起著很大的作用。具體表現在:④首先,自然環(huán)境的變遷。河流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本身是在不斷變化的,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人類早期很難了解這些規(guī)律,甚至連規(guī)律這樣的概念也未必有。即使到今天,盡管已經有了很多科學的探索手段,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還相當有限。但人類活動如果正好順應了變化,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或許便奠定了某種文明的基礎。⑤五六千年前,中國正經歷一個氣候溫暖的階段,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估計比今天要高2~3攝氏度,降水量充足,溫暖而濕潤。遷入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先民,大量開墾和耕種土地,生產出足夠的糧食,使一部分人口解放出來,得以專門從事統治、管理、防衛(wèi)、建筑、祭祀、制作玉器等工作,形成以陶寺為代表的都城。有利的自然環(huán)境使這些早期文明得以延續(xù)發(fā)展,并吸引了周邊其他群體的聚集,不斷壯大,形成核心。聚居于長江下游良渚的先民就沒有那么幸運。盡管良渚文化的年代不比陶寺晚,水平不比陶寺低,卻沒有延續(xù)發(fā)展下來,這時的長江流域氣溫偏高,降水量大,沼澤濕地普遍,地面積水過多,形成濕熱的氣候,傳染病流行,難以消除。加上原始植被高大茂密,土壤黏結,土地難以開發(fā)利用,一般推測,是由于氣候變遷導致的不利環(huán)境,使良渚人的后裔不得不遷離或分散。⑥其次,生產方式的選擇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條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和其他基本資源為不同的生產方式準備了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并非沒有選擇的余地。正確的選擇可以實現人類與河流的和諧共生,利益最大化;錯誤的選擇不僅使人類得不償失,還會傷害河流。但這種選擇大多是隨機的、非理性的、不得已的,人類往往只能將生存的需求放在首位,或者先考慮本群體的眼前利益。⑦三四千年前,黃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環(huán)境宜農宜牧,農業(yè)、牧業(yè)并存。但隨著以農耕為主的華夏人口的增加和農田的擴展,牧業(yè)區(qū)日漸縮小,以牧業(yè)為主的戎、狄、胡人不得不北遷。到西漢末年,黃河中下游的土地基本都已開發(fā)為農田,陰山山脈以南已經鮮有成片牧區(qū)了。這一區(qū)域的農業(yè)生產供養(yǎng)了6000萬總人口的70%,也支撐著漢朝強盛的國力。但中游的開發(fā)加劇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的泥沙淤積,引發(fā)河水泛濫決口和多次改道,東漢以后,中游地區(qū)受戰(zhàn)亂影響,農業(yè)凋敝,人口減少,牧業(yè)人口逐漸增多,原來的農田或者因棄耕而荒廢,或者變成牧地。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自然不在黃河本身。⑧再次,制度的選擇同樣如此。在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中,不同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在最合適的物質基礎之上,才能發(fā)揮最大的功能。但實際上,制度的選擇也并非全為理性、自然、自主的結果,特別是在自由民主的制度產生之前,希臘半島的地理環(huán)境固然適合分散的城邦制,但異族入侵后并不會顧及地理條件而延續(xù)城邦制。任何一種政治制度的統治范圍、任何一個政權的疆域,都有一個相對合理的空間,即地理環(huán)境,包括河流能提供的條件,應該是其中的主要條件。但歷來的統治者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守住這個空間,強者要盡量突破擴張,弱者不得不部分放棄甚至完全喪失。⑨最后,外部因素也很重要。系統內的規(guī)律、規(guī)則,只適用于系統內部。一條河流與人類共生的關系,只是建立在本身的空間之內,依賴于自身的條件,應對外來因素、處理與相鄰空間的關系的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出現不可知、不可控的、強大的外來因素,無論是人類還是河流,都無法應對,更難以控制。外族入侵使歐洲退回黑暗、野蠻時代,在臺伯河、萊茵河、多瑙河與它們的流域上找不到原因,也不是羅馬人所能阻擋抗拒的。⑩當然還有其他因素,這些復雜的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大致相同的河流必然孕育出不同的文明。(摘編自葛劍雄《黃河與中華文明》)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人類早期階段、文明的初期階段,人們完全無法突破地理環(huán)境的限制,地理環(huán)境對人類文明起決定性作用。B.人類與河流互動,且互動的形式或程度不同,自然會在同樣的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下形成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文明形態(tài)。C.黃河流域的陶寺文明主要因為其后人的堅守而得以延續(xù)發(fā)展,而長江流域的良渚文明卻因其后人的遷離而中斷。D.黃河中游地區(qū)開發(fā)加劇,造成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引發(fā)黃河河水泛濫,致使東漢以后黃河中游地區(qū)農田荒廢。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早期地理環(huán)境往往決定人類的文化和文明,但在哪些方面起決定作用,決定到什么程度,不同地域是有差別的,因為人類與之互動是不同的。B.河流孕育了人類文明,但人類在河流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動的,人類具有相對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利用既定的自然條件充分拓展發(fā)展空間。C.雖然一條河流所提供的水量、土地及其他資源為人們選擇生產方式提供了條件,但人們優(yōu)先考慮的往往是生存需求或本群體的眼前利益。D.一個政權在選擇自己的制度時,總是考慮其是否適合地理環(huán)境,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從而發(fā)揮制度的最大功能,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下列材料是否可以支持某段觀點,其判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希臘半島上的水、土地和其他資源限制了古希臘人的發(fā)展,但希臘人早就擴散到周圍的島嶼,并且越過地中海進入北非,渡過愛琴海到達小亞細亞,這才創(chuàng)造出希臘文明的奇跡?!梢灾С值冖诙斡^點B.蒙古軍隊的西征和四大汗國的建立,阿姆河、幼發(fā)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伏爾加河及其流域本身并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但歐亞大陸居民卻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巨變?!梢灾С值冖芏斡^點C.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時間,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兇惡,平緩地向東流去,昔日被水淹沒的山陵露出了崢嶸,農田變成了米糧倉?!梢灾С值冖喽斡^點D.氣候普遍變冷,北半球群體開始南遷,個別群體迷失方向,往北遷徙,有的群體死亡滅絕,但有的群體偶然發(fā)現冰雪層可以隔絕冷空氣,他們在冰洞雪屋中找到棲身地,因此免于滅絕,從此在北極圈內生存繁衍?!梢灾С值冖岫斡^點4.畫橫線句子中的“任何”和“往往”各有怎樣的表達作用?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4分)5.有人說:“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母親!”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你戴希①民國初年,你是常德富商,專做蠶絲購銷生意,長期雇請一批農夫,合作中和他們相處得不錯。那年春天,又到收購的黃金季節(jié),你依然決定雇請那批農夫。正想盡早和他們商定相關的事,不料突然殺出個日本商人。日本商人財大氣粗,一來常德就徑直找到那批農夫,說要雇傭他們收購蠶絲,還當場許諾:給他們的工錢要高出你的三倍?、谵r夫們驚呆了。有的說:“現錢不抓不是行家,送上門來的肉包子還能不吃?”有的說:“遠親不如近鄰呢,如果你被逼急了,也狠狠心給出和日本商人一樣的工錢,那又何必要受雇于日本人?”有的說:“黃鼠狼給雞拜年,誰知日本商人安的什么心?”有的說:“不能一心只為了賺錢,人還得講情義,怎么能背著和日本人做交易呢?”“凡事要圖長遠,”最后,一個農夫說,“只要把給我們的工錢提高一倍,我們就不挨日本人的邊?!碑斎?,這全都是農夫們秘密商議的。你只知日本商人來了,要和你爭地盤搶生意。日本商人在你的田地里橫插一腳,你自然不快。要人的命啊,日本鬼子!你心里罵??闪R歸罵,人家來叫陣了,你還得迎戰(zhàn)。不愿一開戰(zhàn)就將軍,你想先試大兒子的身手。于是吩咐他去找那批農夫。“爸,您的主意呢?”大兒子眨眨眼,“您要咋辦就咋辦!”你搖了搖頭,說:“爸這次沒主意,你想干嗎就干嗎!”你拍了拍大兒子的肩膀催他出發(fā)。③看著大兒子即將離去,你心里忐忑不安。畢竟這是讓他獨自面對變故,自作主張。但你抿了抿嘴又咬了咬牙,靜靜地看著大兒子越走越遠的背影,一動也不動?!昂痛蠡锖献鞑皇且怀幌α耍野掷斫饽銈?,你們也清楚我爸的為人,這樣吧,”大兒子與農夫們拉過幾句家常,話鋒一轉,“把你們收購蠶絲的工錢提高兩倍!”“兩倍?”有人笑問。“對!兩倍?!贝髢鹤訏咭曇谎坜r夫們的臉,又說,“不只如此,這次收購期間,你們的伙食全包!”“真的?”有人眼睛一亮。“真的!”大兒子響亮地回答。“好!”農夫們鼓掌,準備散去,然后各忙各的。“別急嘛,”大兒子叫住他們,“我爸還說,要先預付你們一半的工錢!”“這,這,這……”有人臉紅。“不用預付!”有人直呼,“還是等收購完了,一次性付我們。”“對,”農夫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就這樣!”大兒子笑問:“我們可說好啦?大伙都沒意見啦?”“當然!”大兒子心里樂開了花?;氐郊依铮瑓s苦著一張臉:“爸,只怪兒子……”“怎么啦?”你一驚,仍笑問,“沒有談好?”大兒子沮喪地點頭:“農夫們也真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你趕緊安慰大兒子,“不要急,說說看,你給他們開出的什么條件?”“把給他們的工錢提高兩倍。這次收購期間,他們的伙食我們全包。收購之初先預付他們一半的工錢?!贝髢鹤影庵种割^逐一回答。你心里咯噔一下,嘴上仍說:“好事多磨。兒子,你先好好休息,別再想這事。明天我去找他們,你也跟著去?!雹艽髢鹤狱c點頭,悶悶不樂地跌進自己的房間??磥恚坏貌灰仓荒茏尮ゅX追平可惡的日本商人了!你握緊了拳頭,心里也疼。翌日,你整好衣冠,挺直腰桿,準備出發(fā)。大兒子卻噗嗤一聲笑了?!鞍?,您真要去???”大兒子漫不經心地問。你一本正經道:“對,真要去!這還能假?”大兒子這才拖住你:“爸,不用去,都談好了,農夫們熱情似火,收購已經開始了!”“你個鬼東西,竟戲弄起你老爸來了!”你白了大兒子一眼。略愣,你又下意識地問:“兒啊,你一上場就向他們攤脾啦?”大兒子點頭,反問你:“爸,有什么不妥嗎?”“唔——”你笑笑,“也沒什么不妥?!弊焐线@么說,你心里卻想,這小子利落,比他老子還要猛!假如換了你,肯定不動聲色,先把他們的工錢提高一倍,不接受再加碼,興許……不過,你又想,終歸趕走了日本商人。即便這次吃點虧,下次也可再彌補。何況,這次鍛煉了大兒子,看了看大兒子的身手。你在椅子上坐好,又招呼大兒子在你身旁坐下?!耙滥憧?,我們這次的生意,是賺還是虧?是大賺還是小賺?是大虧還是小虧?”你故意讓大兒子預判。大兒子卻反將一軍:“爸,你信我嗎?如果信,你會有意外驚喜!”“你小子!”你在大兒子胸口輕輕擂上一拳,“是不是羽毛硬了?”實際上,你心里沒底。只是想看看,大兒子導演的這出戲,最后會演出什么結果。沒多久,農夫們滿面陽光,陸陸續(xù)續(xù)來交貨。到了最后期限,交貨順利結束。大兒子清算后發(fā)現:這次蠶絲的收購量比往年陡增了三倍,而且蠶絲的質量比往年好不少!大兒子欣喜不已,你卻靜如止水。你問大兒子:“干嗎高興壞了?”“這第一,我敢肯定今年常德一帶蠶絲的收購市場已被我們壟斷;第二,蠶絲的質量上乘,那蠶絲的賣價自然會高許多;第三,日本商人被我們一舉擊敗,知道了我們中國人的厲害?!贝髢鹤尤鐢导艺?。你春風拂面,又問大兒子為什么如此這般。大兒子脫口而答:“商人不能只重利,還應慷慨仁義;不能只顧眼前,還要看得長遠。爸,我說得對嗎?”你笑了,陽光燦爛。(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前面寫,“你”長期雇傭一批農夫,不料卻因為一個日本商人的到來而出現變故,這便使故事情節(jié)橫生波瀾。B.面對日本商人給出的高價,“你”心中不滿,手足無措,在一點兒辦法也沒有的情況下,只得讓大兒子出面與農夫商談。C.面對“大兒子”給出的幾個條件,農夫們的“笑問”“眼睛一亮”“鼓掌”可以體現出他們對這些條件的滿意與接受。D.文章段落頗為簡短,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的綜合運用,將“你”這一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點明了小說的時間、地點與人物的身份,“你”字的使用顯得親切自然。B.句子②中“驚呆”體現了所有的農夫們面對日本商人給出的三倍工錢的無比向往。C.句子③中“看著……”“忐忑不安”為視覺、心理描寫,體現了兒子離去時“你”的心境。D.句子④中的“悶悶不樂”是大兒子為了“戲弄”父親而故意裝出來的不高興情緒。8.文章結尾兩個段落中“你春風拂面”“你笑了,陽光燦爛”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文本加以梳理概括。(4分)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鍛煉·成長·愛子;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本分。請任選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懸子問子思曰:“吾聞同聲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見子產,則兄事之,而世謂子產仁愛,稱夫子圣人,是謂圣道事仁愛也,吾未諭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質于子,”子思曰:“然,子之問也。昔季孫問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產之仁愛譬夫子,其猶浸水之與膏雨乎?’康子曰:‘子產死,鄭人丈夫舍玦佩,婦女含珠瑱,卷哭三月,等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聞魯人之若是也,奚故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則生,其所不及則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廣莫大焉,民之受賜也普矣,莫識其由來者。上德不德,是以無德。’季孫曰:‘善?!睉易釉唬骸捌淙?!”。(節(jié)選自《孔叢子·雜訓》)材料二:德章曰:“聞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兩喻圣人之分量,以鍛煉喻學者之工夫,最為深切。惟謂堯、舜為萬鎰,孔子為九千鎰,疑未安?!毕壬僭唬骸按擞质擒|殼②上起念,故替圣人爭分兩。若不從軀殼上起念,即堯、舜萬鎰不為多,孔子九千鎰不為少。堯舜萬鎰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鎰,只是堯、舜的,原無彼我。所以謂之圣,只論精一,不論多寡。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處同,便同謂之圣。若是力量氣魄,如何盡同得?后儒只在分兩上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較分兩的心,各人盡著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純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個個圓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此便是實實落落明善誠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卻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yè),如何做得?終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個什么,可哀也已!”(節(jié)選自《傳習錄》)【注】①先生:指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②軀殼:身體,此意為表面。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便能A大B以成大C小D以成小E不假F外慕G無不具H足。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諭,明白,了解,與《唐雎不辱使命》中“寡人諭矣”的“諭”意思相同。B.然,對的,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然,誠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C.若,如果,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的“若”意思相同。D.所以,“……的緣故”,與《石鐘山記》中“此世所以不傳也”的“所以”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懸子問子思孔子與子產誰更偉大,子思沒有直接回答懸子的問話,只講了子游回答季孫疑問的故事。B.在與季孔的對話中,子游以“浸水”比不上“膏雨”來說明孔子比子產更為偉大,說理生動而形象。C.按照王陽明的意思,一萬鎰就是九千鎰,九千鎰就是一萬鎰,一萬鎰和九千鎰等值,不必人為分出高低,D.后世儒生不明白圣人的根本,不知道從自己心體的良知良能上去體會、認識與拓展,王陽明對此是反對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夫子之死也,吾未聞魯人之若是也,奚故哉?(4分)(2)膏雨之所生也,廣莫大焉,民之受賜也普矣,莫識其由來者。(4分)14.懸子之問和德章之疑有相通之處,設若懸子問王陽明,王陽明最可能怎樣回答?請從材料二里找出一句話,代替王陽明作答。(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別孫信道①陳與義萬里鷗仍去,千年鶴②未歸。極知身有幾③,不奈世相違。歲暮蒹葭響,天長鴻雁飛。如君那可別,老淚欲沾衣!【注】①本詩作于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九月,詩人當時因避亂正流寓湖南潭州(今長沙)。孫信道,作者友人。②“千年鶴”:《搜神記》記載:“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身化千年鶴歸遼?!雹邸蹲髠鳌匪湃说脑挕拔肥孜肺?,身其余幾”。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千年”句,寫出詩人飄流在外,正如千年之鶴,長期無法回到故鄉(xiāng),語意直率。B.“極知”句表明,詩人深知畏首畏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應當早作決定以不負此身。C.“歲暮”句,寫分別之際,已屆深秋,所以用“蒹葭響”表示不久又有歲暮懷人之情。D.時局艱虞,何年能見,很難預料。故臨別之際,詩人老淚縱橫,幾乎濕透衣裳。16.本詩首句與杜甫《客至》首句都寫到了“鷗”,各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揭示了處理人際關系的一項重要原則——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同時體現出了較強的道德約束力。(2)上課了,老師鼓勵大家說:“同學們,課堂上要勇于發(fā)言,敢于亮出自己的觀點,而不要像《琵琶行》里那位琵琶女那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自古以來,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詠不已的季節(jié)。借助秋景表達內心悲傷的詩句不勝枚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寫出了秋天的凄清。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找到一個解題的角度,知識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結識一個知心的朋友,友情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抓住一個即將擦肩而過的機會,事業(yè)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發(fā)現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情趣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適時地恭讓對手,謙遜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樂觀地幫助別人,愛心會為人們打開一扇門。一扇門后面就是一條路,這條路不僅可以愉悅你的心靈,也會最終引領你抵達生活的彼岸。沒有雄鷹飛不過的高山,沒有水手征服不了的江河。同樣,生活中,也不會有你無法贏取的目標。實際上,從你開始追求理想的那一刻起,一扇門就已經等在了你前行的路上。它不會背離你,也不會丟棄你,它堅貞不渝地等著你,只不過,有時候需要你付出一些耐心和艱辛罷了。只要你對生活的希望沒有泯滅,只要你的心門沒有關上,這個世界上,總有一扇門會為你而開。18.分析行文在人稱上的變化,并說明其作用。(4分)19.某些具體的表現手法在不同文體中可以通用。畫橫線部分頗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首章)之妙,試用古代詩歌理論分析畫線部分的語言特色。(5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深秋,我國多地銀杏進入了最佳觀賞期??匆娊瘘S的銀杏葉,相信許多人都想拿出手機,拍下這難得的美景??墒牵瑢τ诓簧偃藖碚f,無論變換多少角度,都只能拍出一些平平無奇的照片。為什么我們眼睛看到的美麗景物,用手機拍下來就沒那么好看呢?是我們的攝影天分不夠,①?①手機的相機傳感器記錄下景物,②接著將其存儲起來并轉換為數字信號。③手機鏡頭“看見”的景物和屏幕顯示出的照片,④它們之間是一致的,⑤有嚴峻的數據作對照。⑥不過,人眼與手機鏡頭觀察同一景物的結果,⑦可就不大一樣了,⑧這就是問題所在。人的左右眼睛因為視角不同看到的景象是有差別的,左右眼睛輪流眨眼就可以體會到這種差別。大腦利用兩只眼睛觀察到的景象“腦補”出了立體的世界,但相機拍攝的圖片卻是一張平面圖。而物體的空間位置關系在平面圖里,很難被表現得很充分。如今,解決這一問題的模仿人眼視角記錄影像的設備已經出現了。其原理是這種設備往往有兩個鏡頭,兩個鏡頭之間的距離與②。目前,該設備主要用于3D電影的拍攝,在手機中的應用還比較少。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1.“腦補”的本義是指對漫畫、小說或現實生活中希望發(fā)生而沒有發(fā)生的情節(jié)通過腦內幻想進行補充。文中借用“腦補”一詞另賦其義。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述文中“腦補”的含義,并概括它與本義之間的關聯性。(4分)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3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在歷史長河中,豐富的多元文化如同花瓣般圍繞,組成密不可分的一體,從具體而微的飲食器物,到各種風俗習慣,再到形而上的精神信仰,都是中華文明多元與一體精妙關系的生動例證。其實多元與一體無處不在。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A項,說法絕對;原文有“往往”“基本上”限定。C項,主次顛倒。陶寺文明得以延續(xù)發(fā)展,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沒有發(fā)生較大的變化,而良渚文明未能得到延續(xù)發(fā)展,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導致的不利環(huán)境,使得良渚后裔不得不遷離或分散。D項,曲解文意。一方面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已存在,開發(fā)只是加劇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東漢農田荒廢,是“受戰(zhàn)亂影響”。)2.D(“而不是能否守住疆域”錯誤,不應該將“是否適合地理環(huán)境”與“能否守住疆域”對立,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關系。)3.A(A項,所述內容與第②段中“人可以通過利用新的可利用資源,發(fā)現新的地理空間來突破這個極限”觀點一致。B項,強調外部因素的影響,而第④段強調的是規(guī)律的作用。C項,強調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而第⑧段強調的是制度的影響,D項,強調的是偶然性、偶發(fā)事件的影響,而第⑨段強調的是外部因素的影響。)4.①任何,指示代詞,不論什么。“任何一種文明都不是事先規(guī)劃好的”,即所有的文明都不是事先規(guī)劃好的,一律如此,概莫能外,“任何”一詞客觀準確地表明了文明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②往往,副詞,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時常存在或經常發(fā)生?!叭祟惻c河流的互動往往起著很大的作用”,即人類與河流的互動經常在起作用,不是偶然的,但并不排除不起作用的時候?!巴币辉~客觀準確地表達了人類與河流互動作用的規(guī)律。(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5.①黃河奠定中華文明的基礎。早在五六千年前,黃河中下游地區(qū),降水量充足,溫暖而濕潤,早期先民借此創(chuàng)造了以陶寺為代表的中華文明。②黃河為中華民族農耕的生產方式準備了條件。三四千年前,黃河中下游的土地和環(huán)境宜農宜牧,農業(yè)、牧業(yè)并存,后來農業(yè)人口增加,農田擴展,中華民族農耕文化漸成定勢。③與島國希臘的分散城邦不同,黃河的綿長連續(xù)為中原地區(qū)追求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6.B(“手足無措,在一點兒辦法也沒有的情況下,只得讓大兒子出面與農夫商談”錯誤,結合“不愿一開戰(zhàn)就將軍,你想先試大兒子的身手。于是吩咐他去找那批農夫”分析可知:“你”有辦法,只是不愿意一開始就由自己“將軍”,想通過此事來試一試大兒子的本事。)7.B(“所有的農夫們面對日本商人給出的三倍工錢的無比向往”錯誤,結合下文農夫們的對話可知,“所有的農夫們”范圍過大,“無比向往”言過其實。)8.①經過大兒子與農夫們的溝通,壟斷了常德一帶蠶絲的收購市場;②蠶絲的質量上乘,會獲得更多的贏利;③擊敗了日本商人,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與團結;④大兒子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經受住了考驗,懂得了做生意的道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9.甲組答案示例:①在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時,“你”不是自己挺身而上,而是讓孩子獨自解決,接受鍛煉;②孩子在獨自面對難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做生意的技巧與處事的本領,這本身便是孩子最大的成長;③“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文中“你”的做法是“愛子”的表現,身為父親,不是把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給孩子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而是讓孩子獨自去飛,培養(yǎng)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乙組答案示例:①面對日本商人給出的三倍高價,大部分農夫并沒有表現出過分的渴望,而是謹守本分,分析日本商人的目的,傾向于繼續(xù)與“你”合作;②大兒子說給農夫們兩倍的工錢、收購期間安排伙食時,他們的笑、眼睛一亮與鼓掌都是一種本分的表現;③在大兒子說預付他們一半的工錢時,他們的臉紅、拒絕、異口同聲更能體現出農人的本分。(每點2分,如果從商人角度分析,也可酌情給分,意思對即可)10.CEG(原句意思:就能素質好的成就大,素質一般的也小有成就,不需要憑借外力,自可修成正果。)11.C(兩者意思不同?!靶旃蝗艟酪病钡摹叭簟币馑际恰氨鹊蒙稀?。)12.C(C項,曲解文意。文中“堯舜萬鎰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鎰,只是堯、舜的,原無彼我”一句的意思是:堯舜的一萬鎰也相當于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鎰也相當于是堯舜的,本來也不分彼此。)13.(1)而孔子去世的時候,我沒有聽說魯國人像這樣做,這是什么原因呢?(“聞”“若是”“奚故”各1分,句意1分)(2)受到霖雨滋潤的作物也能生長旺盛,而且面積非常廣,人民受到的恩賜也是很廣泛的,但人們卻難以知曉它的來源。(每小句1分)14.所以謂之圣,只論精一,不論多寡。(3分)15.A(“語意直率”錯,“千年”句使用典故,委婉含蓄。)16.陳詩中,詩人知道和友人客地相逢,欲留無計;分別以后,相見難期?!苞t仍去”寫出友人的遠去,二人終當相別,表現出深深的無奈。(3分)杜詩中,詩人以“群鷗日日來”寫出了“無人至”的處境,為下文寫客人將至做鋪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