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同步練習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同步練習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同步練習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2-11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2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11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PAGE1*22頁共=SECTIONPAGES2*24頁第3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同步練習--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1.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力;但隨后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力作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A.國內政治局勢發(fā)生了變化 B.行政權受立法權制約 C.人民的民主法制觀念增強 D.民主政體臻于完善2.在載澤、戴鴻慈、端方等出洋考察政治大臣連連奏請立憲的同時,還有不少官員以立憲上奏,甚至軍機大臣也是各有陳奏,“徐尚書世昌請采用地方自治制,以為立憲預備;榮尚書慶謂宜保存舊制,參以新意;瞿中堂鴻禮則參酌二者之間?!睋丝芍?,清廷(

)A.就立憲的必要性已漸趨一致 B.開始著手考察西方立憲政治C.在立憲的途徑方面完全一致 D.統(tǒng)治危機日益引起社會關注3.國旗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特色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下圖是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國旗,對其政治理念的變化理解正確是A.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 B.“滿族獨尊”——驅除韃虜C.君權共享——民族平等 D.“朕即國家”——五族共和4.2020年5月21日至28日,全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以下關于兩會的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②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成為基本政治制度④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5.學者徐中約認為,延安經驗對于中國共產主義的發(fā)展來說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義,正是在延安經驗中種下了人民革命最后勝利的種子。下列與“延安經驗”不相符合的是(

)A.開展持久廣泛的游擊戰(zhàn)爭 B.提出黨員隊伍建設的“兩個務必”C.實行減租減息和大生產運動 D.建立“三三制”原則的抗日民主政權6.1941年通過的《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規(guī)定“本黨愿與各黨各派及一切群眾團體進行選舉聯盟,并在候選名單中確定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黨各派及無黨無派人士均能參加邊區(qū)民意機關之活動與邊區(qū)行政之管理?!边@一舉措(

)A.體現了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制度探索 B.調整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C.奠定了建立人民共和國的堅實基礎 D.貫徹了“工農武裝割據”方針7.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指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毕铝惺穼嵅荒荏w現這一論斷的是A.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B.實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實施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D.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8.晉察冀邊區(qū)地處恒山、五臺山和燕山山脈的連接地帶,臨近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扼制著平綏、同蒲、正太、平漢、津浦等交通大動脈,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有效控制該地區(qū),中共在此設立政府,建立政權機構。下列關于該政府說法正確的是(

)A.高舉打倒列強除軍閥革命旗幟 B.執(zhí)行平均分配地主土地的政策C.是工農專政的民主革命政權 D.團結各派力量共同抵御外辱9.“在禮炮聲中,代表來賓和海陸軍軍官高呼‘中華共和萬歲’,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永遠記住的日子。在中國大地上統(tǒng)治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結束了,一個共和國在世界的東方誕生了?!边@個“日子”是值得人們永遠記住,是因為(

)A.武昌起義爆發(fā) B.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C.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它A.實現了國民一律平等 B.奠定了民主共和國的法規(guī)基礎C.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 D.結束了封建統(tǒng)治秩序11.1864年,總理衙門專門撥付500兩銀子,命令將印成的300部《萬國公法》分發(fā)給各通商口岸,以便對外交涉中“參酌援引”。這反映當時清政府A.主動學習西方的器物 B.仍然是盲目自大心態(tài)C.積極抵抗外國的侵略 D.有運用國際法的意識12.1941年5月,中共中央在《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寫道:“根據地政權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性質的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起來對于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在邊區(qū)(

)A.踐行新民主主義理論 B.實行人民民主專政C.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 D.確立社會主義制度13.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其中心議題是A.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促成多黨合作政治協商C.制定國民經濟恢復方針 D.討論新中國的成立問題14.1933年11月,毛澤東在長岡鄉(xiāng)、才溪鄉(xiāng)調查時,高度評價了鄉(xiāng)蘇維埃政府設立的各種專業(yè)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由鄉(xiāng)代表主持并邀請各群眾團體和各方面的積極分子參加,幫助鄉(xiāng)政府管理某項專門工作。他還主張“村亦應建立某些重要工作的委員會”,這反映出A.蘇維埃政府探索工農民主政權建設 B.中國共產黨構建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C.“三三制”原則在根據地得到深入貫徹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正逐步形成15.“官廳為治事之機關,職員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階級,何取非分之名稱?!贝苏珗髴l(fā)布于A.洋務運動前后 B.百日維新期間 C.清末新政時期 D.辛亥革命以后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zhí)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锟死难葜v(1)材料一中該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其“法律上的平等”有什么局限性?材料二

近110年時間里,……中華民族危難深重,外遭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受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厮葜袊詠淼臍v史,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進行了百折不撓的斗爭和艱難探索?!浴吨袊拿裰髡谓ㄔO》白皮書(2)依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國民族資產階級為建立民主政治進行了哪些斗爭和探索?材料三

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3)材料三選自哪一法律文件?有什么意義?17.“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有利于防止專制和腐敗,但其能否實現與制度設計、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漢時期,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樹立了“國民全體”作為“國家主權”擁有者的崇高地位……廢除了絕對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權力……是革命黨人將權力關進牢籠的一次勇敢的、大膽的嘗試。

——楊天石《帝制的終結》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代實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該政治制度在權力運行機制方面有什么特點?(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革命黨人是如何通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嘗試“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的。這一嘗試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A2.A3.D4.B5.B6.A7.A8.D9.B10.C11.D12.A13.D14.A15.D16.(1)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局限性:其民主局限于占城邦少數的成年男子中。(2)原因:帝國主義侵略和封建主義壓迫。斗爭與探索: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3)法律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