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三輪沖刺訓練:力學計算大題 (含答案及解析)_第1頁
高考物理三輪沖刺訓練:力學計算大題 (含答案及解析)_第2頁
高考物理三輪沖刺訓練:力學計算大題 (含答案及解析)_第3頁
高考物理三輪沖刺訓練:力學計算大題 (含答案及解析)_第4頁
高考物理三輪沖刺訓練:力學計算大題 (含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力學計算大題【原卷】

1.(2020屆重慶市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

評出的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于2013年1月19日揭曉,“神九”

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和“蛟龍”號下潛突破7000米分別排在第

一、第二。若地球半徑為R,把地球看做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地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引力常量為G?!膀札垺毕聺撋疃葹閐,天宮一號

軌道距離地面高度為瓦已知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的引力為零。

(1)“天宮一號”繞地心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是多少?

(2)“蛟龍”號所在處與“天宮一號”所在處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多少?

2.(2020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二模)如圖是某自動分裝流水線示意圖,下

方水平傳送帶A以速度v^l.Om/s勻速向右運動,傳送帶上間隔均勻放置

著包裝盒,包裝盒與其相對靜止。機器人每隔相等時間在上方水平傳送帶

B上無初速放置一個工件,每個工件來到傳送帶右端時已與其共速,此時

工件正下方正好有一個包裝盒,工件水平拋出后恰好落入正下方的包裝盒

中,且每當前一個工件落入包裝盒時,下一個工件即將拋出。工件與包裝

盒間的高度差H0.45m,每個工件質(zhì)量m=0.5kg,工件與傳送帶B間的動

摩擦系數(shù)〃=05,取g=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⑴工件從拋出到落入包裝盒所需的時間6相鄰兩個包裝盒間的間距xi;

⑵若傳送帶B與傳送輪間不打滑,每輸送一個工件上方傳送裝置至少要提

供多少能量?

傳送輪J、,------------A

——~~g——Oo

III

3.(2020屆廣東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綜合測試)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2kg

的足夠長的長木板靜止在水平桌面上,B上表面的右端有一質(zhì)量為機產(chǎn)1kg

的物塊A,質(zhì)量為mc=3kg物塊C以5m/s的速度向右與木板B碰撞后粘

在一起。已知物塊A與長木板8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2=02長木板3、

物塊。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加=0.1,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試

求:

(1)物塊。與長木板3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2)從物塊C與5碰后到它們最終停止經(jīng)歷的時間及A能達到的最大速

度。

B

'〃c〃〃,〃〃〃,,〃,〃〃〃〃〃〃〃〃〃〃

4.(2020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一次模擬)如圖所示,某小型滑雪場的雪

道傾角為已知A3=3C=L,其中3C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F(xiàn)把滑

雪車尸和。固定在雪道上,兩車質(zhì)量均為機且可看作質(zhì)點,滑雪車P恰

在4點?;┸嘝上固定一長為L的輕桿,輕桿與雪道平行,左端與滑雪

車。接觸但不粘連。現(xiàn)同時由靜止釋放兩滑雪車,已知滑雪車與3c段的

動摩擦因數(shù)為〃=tan。,重力加速度為g。求:

⑴滑雪車尸剛進入BC段時,輕桿所受的壓力多大?

⑵滑雪車。剛離開3C段時,滑雪車尸和。之間的距離為多少?

5.(2020屆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擬)如圖所示,半徑為R=lm的;

圓光滑軌道ADB和半徑為r=0.5m的光滑半圓軌道BCO均豎直放置,并

在最低點B平滑相連。將一質(zhì)量為zn=lkg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

的正上方由靜止釋放,小球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0,然后落到。

點。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求:

(1)小球釋放點離A點的高度無;

⑵小球通過最低點B前后對軌道的壓力大小之比;

(3)。點到水平直線OA的距離。

9

6.(2020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三中高三第二次模擬)如圖所示,傾角為

。=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彈性擋板,

任何物體與擋板相撞后都以原速率返回。斜面上放置一質(zhì)量為如=Ikg的

木板B,足夠長的木板B上端疊放一質(zhì)量為如=Ikg且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A,

木板與滑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4=半,木板B下端距擋板d=\m,g=10m/s2

⑴若斜面光滑,且將AB由靜止釋放,求木板B與擋板第一次碰前的速度

y的大??;

⑵若斜面光滑,且將AB由靜止釋放,求木板B與擋板第一次碰后沿斜面

上滑的最大距離L;

⑶若木板B與斜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2=亭,當木板B下端距擋板為d=lm

時,AB以uo=5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求此后過程中木板沿斜面

運動的總路程s。

7.(2020屆陜西省西安中學高三四模)如圖所示,在離地4h的平臺邊緣

放一個小球A,在其左側(cè)有一個擺球B,當B球從離平臺h高處由靜止釋

放到達最低點時,恰能與A球發(fā)生正碰撞,使A球水平拋出,若A球落

地時距離平臺邊緣4h,B球碰撞后能上升到離平臺的高度5,求

(1)碰撞后A球水平拋出時的速度.(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A、B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詈.

8.(2020屆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一內(nèi)壁光滑的圓形環(huán)

狀軌道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軌道半徑為R,質(zhì)量為2z〃

的小球b靜置于軌道中的A點,與b球大小相同且質(zhì)量為m的小球a從

軌道中的B點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為沿軌道開始運動,與小球b發(fā)生彈性

正碰,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方可視為質(zhì)點且直徑略小于圓環(huán)軌道

內(nèi)徑,求:

⑴第一次碰撞后瞬間,小球。的速率;

⑵第一次碰撞后,兩球經(jīng)過多長時間再次碰撞;

(3)第一次碰撞后,軌道對小球8的彈力大小。

9.(2020屆廣東省模擬)如圖,光滑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水平段而

左側(cè)是半徑A=0.5m的半圓,。為圓心,0M共線;右側(cè)曲面最高點c的

切線水平,距好的高加=0.2m。質(zhì)量M=lkg、長L=lm的木板C緊靠軌

道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表面與軌道最高點c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P、k

是C上表面的端點,,是C上表面的中點。可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機A=MB=lkg

的物塊A和B緊靠在一起,靜止于M段,兩物體在足夠大的內(nèi)力作用下

突然分離,分別向右、向左沿軌道運動。A運動到c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

然后沖上C;B水平拋出后落在半圓的。點(圖中未畫出),O到0。的豎

直距離%2=0.4m。已知:C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2;A與C上表面切

段和川段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田=0.3和〃jk=0.6,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

滑動摩擦力,g取lOm/s?。求:

(DA沖上C時的速度;

(2)A與木板C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Q(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

10.(2020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圖甲為一種大型游樂項目“空

中飛椅“,用不計重力的鋼絲繩將座椅掛在水平懸臂邊緣。設(shè)備工作時,

懸臂升到離水平地面24m高處,以l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zhuǎn)動時,座椅到豎

直轉(zhuǎn)軸中心線的距離為7.5m(簡化示意圖乙),座椅和乘客(均視為質(zhì)點)

2

質(zhì)量共計80kg,鋼絲繩長為5m。忽略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o

試計算此時

(1)鋼絲繩的拉力大??;

⑵若游客身上的物品脫落,因慣性水平飛出直接落到地面,求落地點到豎

直轉(zhuǎn)軸中心線的距離。

圖甲圖乙

11.(2020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一模)如圖所示中,CO為粗糙水平軌道,

CO間距L=6.8m,MN是以。為圓心、半徑展=的光滑圓弧軌道,

小物塊A、B分別放置在。點和。點,小物塊A的質(zhì)量機A=0.5kg,小

物塊B的質(zhì)量/?B=1.5kgo現(xiàn)給A施加一大小為5N,方向與水平成0=

37。斜向上的拉力B使小物塊A從C處由靜止開始運動,作用時間,后

撤去拉力凡小物塊A與B之間的碰撞為彈性正碰,小物塊A與水平軌

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0.5,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

=0.6,cos370=0.8o

(1)求拉力F作用時,小物塊A的加速度大??;

⑵若£=ls,求小物塊A運動的位移大??;

(3)要使小物塊B第一次撞在圓弧MN上的動能最小,求t的取值。

12.(2020屆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擬)有一內(nèi)壁光滑的圓管豎直放

置,圓管底部封閉,上端開口且足夠長,圓管內(nèi)有兩個小球A與B,A

的質(zhì)量為,〃,B的質(zhì)量為七力兩小球直徑略小于管的直徑。某時刻當B

球向下運動至離圓管底面高度h處時與向上運動的A球發(fā)生彈性碰撞,碰

后B球向上運動至最大高度又返回到原來高度h處,再次與已經(jīng)和底面做

完彈性碰撞后反彈回來的小球A相碰,如此反復(fù),做周期性運動。問要完

成這種反復(fù)運動,小球A與B碰前的速度各應(yīng)是多少?(重力加速度為

g)

A

13.(2020屆遼寧省大連市高三第一次模擬)“新冠”席卷全國,在舉國上

下“抗疫”的斗爭中,武漢各大醫(yī)院出現(xiàn)了一批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人“小

易”在醫(yī)護人員選擇配送目的后,就開始沿著測算的路徑出發(fā),在加速啟

動的過程中“小易”“發(fā)現(xiàn)”正前方站一個人,立即制動減速,恰好在距離人

30cm處停下?!靶∫住睆撵o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可視為兩段勻變速直線運

動,其y一,圖像如圖所示,圖中A)=1.6s,vo=5m/So已知減速時的加速度

大小是加速時加速度大小的3倍,“小易”(含藥物)的總質(zhì)量為60kg,運

動過程中阻力恒為20N。(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求:

(1)“小易”從靜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的總位移以及加速過程與減速過程的加

速度分別多大;

⑵啟動過程的牽引力與制動過程的制動力(不含阻力)分別多大。

v/mS'1

?!╯

14.(2020屆陜西省西安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如圖所示,一水平的淺色

傳送帶長32m,傳送帶上左端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zhì)點)。初始時,傳送

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煤塊與傳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從某時刻起,

傳送帶以4m/s2的加速度沿順時針方向加速運動,經(jīng)一定時間,后,馬上

以同樣大小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最后,煤塊恰好停在傳送帶

的右端,此過程中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g=10m/s2)。求:

⑴傳送帶的加速時間

⑵當煤塊停止運動時,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黑色痕跡的長度。

15.(2020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第三次診斷)應(yīng)急救援中心派直升機營救

一被困于狹小山谷底部的探險者。直升機懸停在山谷正上方某處,放下一

質(zhì)量不計的繩索,探險者將繩索一端系在身上,在繩索拉力作用下,從靜

止開始豎直向上運動,到達直升機處速度恰為零。己知繩索拉力尸隨時間

,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探險者(含裝備)質(zhì)量為,〃=80kg,重力加速度

g=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直升機懸停處距谷底的高度h;

⑵在探險者從山谷底部到達直升機的過程中,牽引繩索的發(fā)動機輸出的平

均機械功率。

K40------

800.......;--------:

720-..........;------

0;N~25X

16.(2020屆湘贛皖長郡中學十五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如圖所示為過山車

簡易模型,它由光滑水平軌道和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圓形軌道組成,A點為圓

形軌道最低點,B點為最高點,水平軌道PN右側(cè)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井排

放置兩塊木板c,d,兩木板間相互接觸但不粘連,木板上表面與水平軌道

PN平齊,小滑塊方放置在軌道AN上?,F(xiàn)將小滑塊a從尸點以某一水平

初速度均向右運動,沿圓形軌道運動一周后進入水平軌道與小滑塊b發(fā)生

碰撞,碰撞時間極短且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碰后。沿原路返回到B

點時,對軌道壓力恰好為0,碰后滑塊方最終恰好沒有離開木板九已知

小滑塊。的質(zhì)量為〃z=lkg,c、d兩木板質(zhì)量均為M=3kg。小滑塊,的質(zhì)

量也為M=3kg,c木板長為Za=2m,圓形軌道半徑為K=0.32m?;瑝K方方

與兩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4產(chǎn)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滑塊。與小滑塊方碰后,滑塊方的速度大??;

⑵小滑塊b剛離開長木板時c和b的速度大小以及木板d的長度;

⑶當木板d的長度為⑵中所求的值時,小滑塊,剛滑上木板d時,木板d

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突然變?yōu)橥?0。5。試分析小滑塊b能否與木板d

保持相對靜止。若能,求出小滑塊距木板d右端的距離。若不能,求出小

滑塊b滑離木板d時,小滑塊方和木板d的速度大小。

II

17.(2020屆安徽省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質(zhì)監(jiān))如圖所示,光滑的固定斜

面體傾角為,=30°,細繩一端用釘子固定在斜面上的。點,另一端連接一

質(zhì)量為機=0.2kg的小球,將小球放在A點時,細繩剛好拉直且OA水平。

小球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g取lOm/s?。求:

(1)小球運動到最低點B時,細繩中的張力大??;

(2)若小球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小球的速度最大時,細繩

與OA之間的夾角大小。

18.(2020屆福建省南平市高三第一次合質(zhì)檢)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

固定著一個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斜面頂端有一不計質(zhì)量和摩擦的定滑

輪,一細繩跨過定滑輪,一端系在物體A上,另一端與物體B連接,物體

A、B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細繩與斜面平行。若將A、B兩物體對調(diào),將A置

于距地面入高處由靜止釋放,設(shè)A與地面碰撞后立即停止運動,B在斜面

運動過程中不與滑輪發(fā)生碰撞,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

(1)A和B的質(zhì)量之比;

⑵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總時間。

19.(2020屆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lián)合體高三模擬)“新冠”席卷全國,在舉

國上下“抗疫”的斗爭中,武漢各大醫(yī)院出現(xiàn)了一批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

人“小易”在醫(yī)護人員選擇配送目的后,就開始沿著測算的路徑出發(fā),在加

速啟動的過程中“小易”“發(fā)現(xiàn)”正前方站一個人,立即制動減速,恰好在距

離人30cm處停下?!靶∫住睆撵o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可視為兩段勻變速直

線運動,其丫一f圖像如圖所示,圖中功=1.6s,vo=5m/So已知減速時的加

速度大小是加速時加速度大小的3倍,“小易”(含藥物)的總質(zhì)量為60kg,

運動過程中阻力恒為20N。(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求:

(1)“小易”從靜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的總位移以及加速過程與減速過程的加

速度分別多大;

⑵啟動過程的牽引力與制動過程的制動力(不含阻力)分別多大。

20.(2020屆福建泉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如圖,某小學舉

行拍皮球比賽,一參賽者將皮球從0.8m高度處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下

拋出,皮球碰地反彈后恰好可以返回原來高度,此時參賽者立即用手豎直

向下拍皮球,使皮球獲得一個速度,之后皮球又恰能回到原來高度,如此

反復(fù)。已知皮球每次碰地反彈的速率均為碰地前瞬間速率的0.8倍,皮球

的質(zhì)量為0.5kg,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和球與手、地面的

接觸時間。求:

⑴皮球來回運動一次的時間;

⑵參賽者拍皮球過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

21.(2020屆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

為m=lkg的滑塊(可看成質(zhì)點)以初速度Po=3m/s水平拋出,拋出點離地

高度%=0.8m,圖甲中的虛線是滑塊做平拋運動的軌跡。某同學以滑塊運

動的軌跡為模板,制作了一個形狀與滑塊平拋軌跡完全重合的光滑軌道,

讓滑塊仍從軌道頂端無初速度下滑,設(shè)滑塊下滑過程中沒有脫離軌道。

sin53°=0.8,cos53°=0.6,取g=10m/s2,求:

⑴滑塊剛滑到底端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

⑵滑塊剛滑到底端時重力的功率P。

力學計算大題

1.(2020屆重慶市高三第二次調(diào)研)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

評出的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于2013年1月19日揭曉,“神九”

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和“蛟龍”號下潛突破7000米分別排在第

一、第二。若地球半徑為大,把地球看做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地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引力常量為G?!膀札垺毕聺撋疃葹閐,天宮一號

軌道距離地面高度為瓦已知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的引力為零。

(1)“天宮一號”繞地心轉(zhuǎn)一周的時間是多少?

(2)“蛟龍”號所在處與“天宮一號”所在處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為多少?

【答案】⑴7=⑵里華互

【解析】

(1)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m442,八,.

---------=m——(R+h)

(/?+/t)2T2

地球表面的物體受到的萬有引力等于重力,即

GMm

聯(lián)立解得

[(R+W

7=2萬

VgR2

(2)令地球的密度為〃,對地球表面的物體

GM

由于地球的質(zhì)量為

4

M=夕一成3

3

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可寫成

4a

Gp—7lK

o=-G--M--=----y---7e------4-

gR2R?=—7iGpR

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

-(-R---+--/-?-)2---—--"-26g1?

“天宮一號”的加速度為

GM

3-(火+〃)2

g|=*

g-(H+療

根據(jù)題意有,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的引力為零,固在深度為d

的地球內(nèi)部,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即為半徑等于(K-d)的球體在其表面

產(chǎn)生的萬有引力,故海底的重力加速度

4

g2=-7rGp(R-d)

所以有

g?二R.d

gR

所以

2

g2(R-d^R+h)

gi川

2.(2020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二模)如圖是某自動分裝流水線示意圖,下

方水平傳送帶A以速度v^l.Om/s勻速向右運動,傳送帶上間隔均勻放置

著包裝盒,包裝盒與其相對靜止。機器人每隔相等時間在上方水平傳送帶

B上無初速放置一個工件,每個工件來到傳送帶右端時已與其共速,此時

工件正下方正好有一個包裝盒,工件水平拋出后恰好落入正下方的包裝盒

中,且每當前一個工件落入包裝盒時,下一個工件即將拋出。工件與包裝

盒間的高度差力=0.45m,每個工件質(zhì)量機=0.5kg,工件與傳送帶B間的動

摩擦系數(shù)〃=。5,取g=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工件從拋出到落入包裝盒所需的時間6相鄰兩個包裝盒間的間距xi;

(2)若傳送帶B與傳送輪間不打滑,每輸送一個工件上方傳送裝置至少要提

供多少能量?

傳送輪II--------->A

——自土~~01——日——517

1K-----XI------I>1

IX]1-1

【答案】(l)0.3s;0.3m;(2)0.5J

【解析】

⑴工件拋出時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

解得

Z=0.3s

則下方相鄰包裝盒之間的間距為

x}=v}t=0.3m

⑵為了保證每個工件都恰好能落入包裝盒內(nèi),上方傳送帶的速度大小

v2=v,=1.Om/s

每個工件的加速度

解得

a=5m/s2

每個工件的加速時間

乙=三=0.2s

a

每個工件與傳送帶相對運動的距離

12

Av=v2fl-5M=0.Im

則沒輸送一個工件傳送裝置至少要提供的能量

W=^img\s+gmv[=0.5J

3.(2020屆廣東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綜合測試)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w『2kg

的足夠長的長木板靜止在水平桌面上,5上表面的右端有一質(zhì)量為mA=lkg

的物塊A,質(zhì)量為mc=3kg物塊C以5m/s的速度向右與木板B碰撞后粘

在一起。已知物塊4與長木板3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分=0.2,長木板3、

物塊C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1=0.1,重力加速度g取10m/y,試

求:

(1)物塊C與長木板B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2)從物塊。與3碰后到它們最終停止經(jīng)歷的時間及4能達到的最大速

度。

廠,__________m

C|B

【答案】(1)15J;(2)r=2.5s;v=|m/s

【解析】

(1)設(shè)長木板以物塊。碰撞后的瞬時速度大小為匕,以向右為正方向

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

解得

v}-3m/s②

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mvw

A£=^cc-1(?+加c)v;=15J③

(2)設(shè)從C與B相碰后到它們靜止經(jīng)歷時間為£,取A、B、。為整體,

對這一整體應(yīng)用動量定理得

一從(啊+7%+牡,)g??=0―(//?+%)匕④

解得

f=2.5s⑤

物塊A先以加速度叫故加速運動,經(jīng)過時間4到達最大速度%接著A、B、

。整體以加速度%做減速運動直到停止,所以

2

q_4取出=2m/s⑥

mA

a,J(%+'%+,吶、m/s2⑦

mA+mB+mc

由速度公式得

y=a/i=。2(,一4)⑧

將外、4及/代入上式解得

v=^m/s(§)

4.(2020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一次模擬)如圖所示,某小型滑雪場的雪

道傾角為。,已知A3=3C=L,其中3C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現(xiàn)把滑

雪車尸和。固定在雪道上,兩車質(zhì)量均為機且可看作質(zhì)點,滑雪車P恰

在4點?;┸嘝上固定一長為L的輕桿,輕桿與雪道平行,左端與滑雪

車。接觸但不粘連。現(xiàn)同時由靜止釋放兩滑雪車,已知滑雪車與3c段的

動摩擦因數(shù)為〃=tan。,重力加速度為g。求:

⑴滑雪車尸剛進入BC段時,輕桿所受的壓力多大?

⑵滑雪車。剛離開3C段時,滑雪車尸和。之間的距離為多少?

【答案】(1)入=鱉¥;⑵戶?

Zo

【解析】

(1)P車剛進入3C段時,對P和。整體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有

2mgsin0-/jmgcos0=2ma

對尸車分析

mgsin0+FN-pimgcosO-ma

聯(lián)立解得/=駕詈

(2)。車剛進入3C段時,P車和。車有共同速度設(shè)為%則從兩車開始釋

放至。剛進入3C段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

12

2mgsin夕-jLimgcos9*L=-?2mv

解得U=j3gLsin。

。車在BC段受力平衡,做勻速運動,故。車勻速運動時間

L

t=—

V

尸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沿坡道勻加速下滑,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可

mgsin0-ma

12

x=vt+—at

2

7

由以上各式解得x

O

5.(2020屆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擬)如圖所示,半徑為R=lm的:

圓光滑軌道AO3和半徑為r=0.5m的光滑半圓軌道3co均豎直放置,并

在最低點B平滑相連。將一質(zhì)量為m=lkg的小球(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

的正上方由靜止釋放,小球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然后落到。

點。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⑴小球釋放點離A點的高度加

(2)小球通過最低點5前后對軌道的壓力大小之比;

(3)。點到水平直線04的距離。

【答案】(1)0.25m(2)導卷⑶>=鋁

【解析】小球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最高點有

tng=m—

根據(jù)機械能守恒有

mgh=-mv

解出力=0.25m;

(2)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2mgr=—mv2——mv^

6-mg=m-^

F—mg=m—

2r

解得

&=_1

F212

(3)小球通過O點之后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有

x=vt

豎直方向有

x2+y2=R2

聯(lián)立解得

6.(2020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三中高三第二次模擬)如圖所示,傾角為

。=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彈性擋板,

任何物體與擋板相撞后都以原速率返回。斜面上放置一質(zhì)量為m2=Ikg的

木板B,足夠長的木板B上端疊放一質(zhì)量為,肛=lkg且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A,

木板與滑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尸手,木板B下端距擋板d=Im,g=10m/s2

⑴若斜面光滑,且將AB由靜止釋放,求木板B與擋板第一次碰前的速度

y的大??;

⑵若斜面光滑,且將AB由靜止釋放,求木板B與擋板第一次碰后沿斜面

上滑的最大距離L;

(3)若木板B與斜面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廣,,當木板B下端距擋板為d=lm

時,AB以w=5ni/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求此后過程中木板沿斜面

運動的總路程s。

31

【答案】(1)v=710m/s;(1)L=0.4m;(3)A=-m

【解析】

(1)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1,

(町+)gdsmO=—(irij+m2)v^

解得

v=V10m/s

⑵對B由動能定理可得

12

一(4町gcos。+叫g(shù)sin6)L=0一耳?v

解得

L=0.4m

⑶整體下滑時

(m,+,%)gsine-42。%+Aw2)gcos^=(m1+7/z2)a1

解得

?i=0

整體勻速下滑d=lm,木板與擋板碰后原速率返回,AB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

對A

〃[肛geos0-肛gsin9=m1a2

解得

a一名

4

a2=2.5m/s2

方向沿斜面向上,對B

機2gsin。+cos3++m2)gcos0=

解得

a-絲

生一4

fl3=22.5m/s2

方向沿斜面向下,假設(shè)B速度減為0沿斜面向上位移為門,由運動學公式

O-VQ=-2a3s{

解得

s,詔

F

假設(shè)B速度減為0時間九由運動學公式。=%一期,假設(shè)此時A速度%,

由運動學公式匕=%-初,解得

8

=%

9-

解得

g

=-

4

a4=2.5m/s2

方向沿斜面向下,此后A繼續(xù)減速,B加速,共速時間為創(chuàng)共同速度為

v2,由運動學公式對A

v2=v,-?2Z2

由運動學公式對B

解得

4

%=%

9-

此后AB勻速下滑再次撞擊擋板,第二次撞擊擋板沿斜面向上位移為如

由運動學公式0-戒=-2a3s2,解得

16

以此類推,木板每次與擋板碰后的速度都為上一次的小木板每次沿斜面

向上的位移都為上一次的含,由此可知,整個過程中木板運動的總路程

O1

解得

s上m

13

7.(2020屆陜西省西安中學高三四模)如圖所示,在離地4h的平臺邊緣

放一個小球A,在其左側(cè)有一個擺球B,當B球從離平臺h高處由靜止釋

放到達最低點時,恰能與A球發(fā)生正碰撞,使A球水平拋出,若A球落

地時距離平臺邊緣4h,B球碰撞后能上升到離平臺的高度5,求

JL

(1)碰撞后A球水平拋出時的速度.(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A、B兩球的質(zhì)量之比詈.

【答案】(1)歷(2);

【解析】

(1)碰撞后A球做平拋運動,小球A在水平方向上:4h=vAt,

在豎直方向上:助=3城

解得A球碰后速度為辦=歷

(2)設(shè)B球運動到最低點與A球碰撞前的速度為vo,碰撞后的速度大小為

VB,則有:

mBgh=|msv;

立h12

若B球碰撞后向右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BVo=mB(VB)+mAVA

解得兩球的質(zhì)量比為:mA:mB=l:2

此條件下系統(tǒng)機械能損失為:△EngmBgh,因碰撞過程機械能不能增加,

結(jié)論合理.

若B球碰撞后向左運動,取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Bvo=mB(-vB)+mAVA

解得兩球的質(zhì)量比為:mA:mB=3:2

此條件下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量為:△E=;mBgh,因碰撞過程機械能不能增

加,故不合理,應(yīng)舍去.

8.(2020屆福建省漳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一內(nèi)壁光滑的圓形環(huán)

狀軌道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軌道半徑為K,質(zhì)量為2m

的小球b靜置于軌道中的A點,與,球大小相同且質(zhì)量為m的小球a從

軌道中的3點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為沿軌道開始運動,與小球b發(fā)生彈性

正碰,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方可視為質(zhì)點且直徑略小于圓環(huán)軌道

內(nèi)徑,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間,小球。的速率;

⑵第一次碰撞后,兩球經(jīng)過多長時間再次碰撞;

⑶第一次碰撞后,軌道對小球方的彈力大小。

【解析】

(1)小球隊。發(fā)生彈性碰撞,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vQ=mva+2mvh

l2l2

12mv+x2mv

碰后a球速度

1

所以。球速率為;%

⑵由⑴問可得。球速度

2

碰后小球八方沿軌道分別做速率為|%的勻速圓周運動,由運動軌

跡關(guān)系得

2nR=—vQZ+-yf

解得

2nR

t=-----

%

(3)水平方向上

“2m’

豎直方向上

FNZ=2mg

故軌道對小球b的彈力

=J%+斥2

解得

?N提+g2

9.(2020屆廣東省模擬)如圖,光滑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水平段而

左側(cè)是半徑R=0.5m的半圓,。為圓心,。而共線;右側(cè)曲面最高點c的

切線水平,距ab的高/n=0.2m。質(zhì)量M=lkg>長£=lm的木板C緊靠軌

道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上表面與軌道最高點c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P、k

是C上表面的端點,/是C上表面的中點??梢暈橘|(zhì)點、質(zhì)量mA=/MB=lkg

的物塊A和B緊靠在一起,靜止于曲段,兩物體在足夠大的內(nèi)力作用下

突然分離,分別向右、向左沿軌道運動。A運動到c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

然后沖上C;B水平拋出后落在半圓的。點(圖中未畫出),。到O”的豎

直距離無2=0.4m。已知:C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2;A與C上表面切

段和"段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田=0.3和4jk=0.6,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

滑動摩擦力,g取lOm/y。求:

(1)A沖上C時的速度;

(2)A與木板C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Q(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

【解析】

⑴設(shè)A、B分開后,分別獲得的速度分別為以、%,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O=/nBvB+wAvA

B平拋后落在半圓上的D點,該點到3的距離為0.4m,滿足這樣條件的

點有兩處,一處距a的水平距離為0.2m,另一外距a的水平距離為0.8m,

根據(jù)平拋運動

Xg=1V

代人數(shù)據(jù),解得

%=—m/s

%=-2啦m/s(不合題意,舍去)

從而解得

&/

vB=m/s

設(shè)A運動到c點時速度為%,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121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2m/s

(2)設(shè)C與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7,A在C上表面的pj、jk段的摩擦力大小

分別為京,力k。根據(jù)摩擦力的計算公式,由

/=4(〃入+")g=4N

/pj=5Ag=3N

所以

,4</<Zk

即,A在切段運動時,C不動;A在"段運動時,C會發(fā)生移動。設(shè)A

到達j時的速度為K,由動能定理得

L1212

一"產(chǎn),\g?-=--^AV0

A過/點后,A做勻減速運動,C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度運動。設(shè)A、

C經(jīng)時間,達到共同速度為%由動量定理,對滑塊A

對木板C

[以外且一〃(M+加A)g1=例u

設(shè)時間f內(nèi),A移動的距離為SA、C移動的距離為%,由動能定理對A

1212

-Ajk^A^A=-m^V_]〃久4

對C

[〃jk,〃Ag-+,縱)g]5C=g例F

解得

匕=lm/s

v=—m/s

4

5

%=—m

人64

1

s=-m

r,64

A在C表面"滑行的距離為

滑塊A與木板C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為

2=.4-+A-A.S=^J=1.9J

zo

10.(2020屆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圖甲為一種大型游樂項目“空

中飛椅“,用不計重力的鋼絲繩將座椅掛在水平懸臂邊緣。設(shè)備工作時,

懸臂升到離水平地面24m高處,以l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zhuǎn)動時,座椅到豎

直轉(zhuǎn)軸中心線的距離為7.5m(簡化示意圖乙),座椅和乘客(均視為質(zhì)點)

2

質(zhì)量共計80kg,鋼絲繩長為5m。忽略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o

試計算此時

(1)鋼絲繩的拉力大?。?/p>

⑵若游客身上的物品脫落,因慣性水平飛出直接落到地面,求落地點到豎

直轉(zhuǎn)軸中心線的距離。

【答案】(1)1000N;(2)16.8m

【解析】

(1)設(shè)備以I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zhuǎn)動時,對座椅和乘客,設(shè)細繩與豎直方向

夾角為水平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Tsin8="①

豎直方向由平衡關(guān)系可得

Tcos9=mg②

由加速度公式可得

a=■③

聯(lián)立①②③式,代入口=lrad/s、r=7.5m、m=80kg

解得T=1(XX)N④

⑵游客身上慣性飛出而脫落的物品做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勻速運動

x=v?⑤

豎直方向做自由落實體運動

由線速度公式可知

v=69r(7)

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

y=24-5cos。⑧

7?2=x2+r2(9)

聯(lián)立②④⑤⑥⑦⑧⑨式,解得落地點到豎直轉(zhuǎn)軸中心線的距離

/?=7.575m?16.8m@

3

11.(2020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一模)如圖所示中,CO為粗糙水平軌道,

CO間距L=6.8m,MN是以。為圓心、半徑的光滑圓弧軌道,

小物塊A、B分別放置在。點和。點,小物塊A的質(zhì)量MA=0.5kg,小

物塊B的質(zhì)量機B=1.5kg0現(xiàn)給A施加一大小為5N,方向與水平成夕=

37。斜向上的拉力凡使小物塊A從。處由靜止開始運動,作用時間/后

撤去拉力凡小物塊A與B之間的碰撞為彈性正碰,小物塊A與水平軌

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0.5,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sin37°

=0.6,cos37°=0.8o

⑴求拉力F作用時,小物塊A的加速度大小;

(2)若,=ls,求小物塊A運動的位移大??;

⑶要使小物塊B第一次撞在圓弧MN上的動能最小,求t的取值。

【答案】(l)q=6m/s2;(2)6.6m;(3)f=缶

【解析】

(1)小球A受到拉力方作用時,做加速運動,對A進行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

Fcos37°—=mA6f(

豎直方向

Fsin37°+FN=mAg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2

a1=6m/s

(2)假定小球A速度減為零之前未與B相碰,則撤去拉力時

%=〃1?,=6m/s

=a

x1~in2=3m

撤去拉力后A做減速運動

〃〃2Ag=mAa2

2

a2=5m/s

——■—-3.6m

-2a.

因百+*2=6.6m<L,假定成立,故小球A運動的總位移為6.6m。

(3)撤去拉力時

與B碰撞前

"2=36/一2x5x(L一耳x6產(chǎn))=66產(chǎn)一68

小球A與小球B之間的碰撞為彈性正碰,則

機八.。2=加人.匕.%

解得

1

%=5%

球B做平拋運動,經(jīng)也打在MN上,有:

x=vBl-tB

h=;g%

丸2+X2=R2

平拋過程中遵循機械能守恒,有:

:外?喏2=}%?瑞+利通〃

可得

2

2/?322

VB2=7~+7^.幾

p2o

可知當=比時,%最小,即動能最小

4

解得

%=,而

代入數(shù)據(jù)可解得

t-V2s

12.(2020屆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二次模擬)有一內(nèi)壁光滑的圓管豎直放

置,圓管底部封閉,上端開口且足夠長,圓管內(nèi)有兩個小球A與B,A

的質(zhì)量為機,B的質(zhì)量為七力兩小球直徑略小于管的直徑。某時刻當B

球向下運動至離圓管底面高度h處時與向上運動的A球發(fā)生彈性碰撞,碰

后B球向上運動至最大高度又返回到原來高度h處,再次與已經(jīng)和底面做

完彈性碰撞后反彈回來的小球A相碰,如此反復(fù),做周期性運動。問要完

成這種反復(fù)運動,小球A與B碰前的速度各應(yīng)是多少?(重力加速度為

g)

【答案】以="^;

【解析】設(shè)碰時A球與B球的速率分別為力與VB

為完成反復(fù)運動,小球A和B各自碰前與碰后的速率應(yīng)相等,即小球A

碰后速度為-PA,小球B碰后速度為-PB,

以向上為正方向,則有

mvA-kmvB="八(一vA)+kmvB

解得巳=%

為完成反復(fù)運動,小球A到達底面所需時間,等于小球B到達最高點所需

時間,

小球A,則有

h^vAt+-gr

小球B,則有

Of-gr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可得一禹/島

13.(2020屆遼寧省大連市高三第一次模擬)“新冠”席卷全國,在舉國上

下“抗疫”的斗爭中,武漢各大醫(yī)院出現(xiàn)了一批人工智能機器人。機器人“小

易”在醫(yī)護人員選擇配送目的后,就開始沿著測算的路徑出發(fā),在加速啟

動的過程中“小易”“發(fā)現(xiàn)”正前方站一個人,立即制動減速,恰好在距離人

30cm處停下?!靶∫住睆撵o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可視為兩段勻變速直線運

動,其y-f圖像如圖所示,圖中A)=1.6s,vo=5m/So已知減速時的加速度

大小是加速時加速度大小的3倍,“小易”(含藥物)的總質(zhì)量為60kg,運

動過程中阻力恒為20N。(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求:

(1)“小易”從靜止出發(fā)到減速停止的總位移以及加速過程與減速過程的加

速度分別多大;

⑵啟動過程的牽引力與制動過程的制動力(不含阻力)分別多大。

22

【答案】(l)4m;a,=4.17m/s.a2=12.5m/s;⑵4=270N;鳥=73°N

【解析】

⑴設(shè)加速運動與減速運動的時間分別為小5位移分別是?、*2,總時

間是。,總位移是X,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知

-21

X=X,+x2

解得

x=4m

由加速度定義式知q吟,生=£則

?!?

a2=3q

聯(lián)立解得

乙=1?2$,t2=0.4s

25,24iri225/2i八l,2

a=—m/s=4.17m/s,a=—m/s=12.5m/s

}622

(2)對加速過程與減速過程分別列牛頓第二定律有

6一f=叫

F?+于=nia2

解得

6=270N,F2=730N

14.(2020屆陜西省西安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如圖所示,一水平的淺色

傳送帶長32m,傳送帶上左端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zhì)點)。初始時,傳送

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煤塊與傳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從某時刻起,

傳送帶以4m/s2的加速度沿順時針方向加速運動,經(jīng)一定時間£后,馬上

以同樣大小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最后,煤塊恰好停在傳送帶

的右端,此過程中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g=10m/s2)。求:

⑴傳送帶的加速時間£;

⑵當煤塊停止運動時,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黑色痕跡的長度。

【答案】(l)3s;(2)16m

【解析】

(1)煤塊能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啟="〃陪,對應(yīng)最大加速度

22

am=//^=2m/s<?=4m/s

所以兩物體的運動情景可由圖表示

研究煤塊運動的全過程

L~2X—??/2

解得

t2=4s

vi=an^2=8m/s

研究皮帶的運動0—£1時間內(nèi),片31,力一打時間內(nèi)

V1=V—?(^2-6)

可知

,=G=3s,v=12m/s

(2)0一打時間內(nèi),煤塊相對于皮帶向左滑,皮帶向右內(nèi)前進的距離

s=+匕)(4-,)=28m

煤塊向右前進的距離

1-

§1=50,2=12m

黑色痕跡長

ALi=s—Si=16m

tl-tl,煤塊相對于皮帶向右滑行,相對距離

AL2=^-(2r2-2r,)=8m

ALI>A£>2

所以

s=A£i=16m

15.(2020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第三次診斷)應(yīng)急救援中心派直升機營救

一被困于狹小山谷底部的探險者。直升機懸停在山谷正上方某處,放下一

質(zhì)量不計的繩索,探險者將繩索一端系在身上,在繩索拉力作用下,從靜

止開始豎直向上運動,到達直升機處速度恰為零。己知繩索拉力尸隨時間

£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探險者(含裝備)質(zhì)量為,〃=80kg,重力加速度

g=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

(1)直升機懸停處距谷底的高度限

⑵在探險者從山谷底部到達直升機的過程中,牽引繩索的發(fā)動機輸出的平

均機械功率。

R4O---

800.......:

720....;---

0,10~25Zk

【答案】(1)112.5m;(2)3000W

【解析】

(1)探險者先做勻加速,再勻速,最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直升機處。設(shè)

加速度階段繩拉力耳=840N,時間4=10S,探險者加速度大小為外,上升

高度為%則

ma}=mg

t12

%=5砧

解得

q=0.5m/s2

4=25m

設(shè)勻速階段時間L=15s,探險者運動速度大小為為%上升高度為〃2,則

v=M

b=vt2

解得

v=5m/s

4=75m

設(shè)減速階段繩拉力片=720N,探險者加速度大小為恁,時間為打,上升高

度為心,則

ma3=mg-F3

或%=g%

解得

2

a3=lm/s

t3=5s

4=12.5m

人上升的總位移即為直升機懸停處距谷底的距離也有

。%+4+4

解得

九=112.5m

⑵設(shè)在探險者從山谷底部到達直升機的過程中,牽引繩索拉力做功為W,

W=mgh

晨一卬

:+f2+J

解得

P=3000W

16.(2020屆湘贛皖長郡中學十五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如圖所示為過山車

簡易模型,它由光滑水平軌道和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圓形軌道組成,A點為圓

形軌道最低點,5點為最高點,水平軌道PN右側(cè)的光滑水平地面上井排

放置兩塊木板c,d,兩木板間相互接觸但不粘連,木板上表面與水平軌道

PN平齊,小滑塊分放置在軌道AN上?,F(xiàn)將小滑塊。從P點以某一水平

初速度羽。向右運動,沿圓形軌道運動一周后進入水平軌道與小滑塊b發(fā)生

碰撞,碰撞時間極短且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碰后a沿原路返回到3

點時,對軌道壓力恰好為0,碰后滑塊方最終恰好沒有離開木板兒已知

小滑塊a的質(zhì)量為m=lkg,c、d兩木板質(zhì)量均為M=3kg。小滑塊b的質(zhì)

量也為M=3kg,c木板長為a=2m,圓形軌道半徑為R=0.32m。滑塊方方

與兩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加=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小滑塊”與小滑塊方碰后,滑塊方的速度大??;

(2)小滑塊b剛離開長木板時c和b的速度大小以及木板d的長度;

⑶當木板d的長度為⑵中所求的值時,小滑塊方剛滑上木板d時,木板d

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突然變?yōu)椤?=0。5。試分析小滑塊b能否與木板d

保持相對靜止。若能,求出小滑塊距木板d右端的距離。若不能,求出小

滑塊》滑離木板d時,小滑塊,和木板d的速度大小。

Q2

【答案】(l)4m/s;(2)-m/s,—m/s,0.5m;(3)2m/s9Im/s

【解析】

⑴對a滑塊在3點

mg=m

R

滑塊a與滑塊。碰后,由A點運動到B點,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得

121,

—mvA=—mvB+2mgR

碰后滑塊。的速度

vA=4m/s

滑塊。與滑塊。發(fā)生彈性碰撞

mvQ=-7nvA+Mv]

Vj=4m/s

(2)力滑塊沖上。木板至剛離開c木板的過程

Mv}=MV2+2MV3

IMy:=gMg+gX2Mvj+從Mg6

解得:。剛離開長木板,時。滑塊的速度

8,

v2=-m/s

此時C木板的速度

2,

v3=—m/s

匕滑塊沖上d木板的過程

A/V2+MV3=2MV4

+|A/V;=—x2Mg+MMgd

解得

d=0.5m

(3)當木板”的長度為⑵中所求的值時,小滑塊方剛滑上木板。時,木板d與

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突然變?yōu)?/p>

%=0.05

由(2)可知

%>匕

小滑塊b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對小滑塊b

2

q=〃話=2m/s

對木板d

從圖-〃2(M+M)g1,

a,=-----------1--------------=Im/s2

-M

時間乙后兩者共速

8c2

=§+:=u共

解得

2

/.=-s

3

丫共=飆$

在這段時間內(nèi),滑塊)的位移

Xb=;(v2+5,)4=gx[g+g)24

x—m=—m

33

木板d的位移

%=g(%+v共)A=;x2424

—+—x—m=-tn

3333

兩者的相對位移

42

以=4-4=-m

所以

Ar>J

滑塊》與木板。不可能保持相對靜止,必會滑離出去。設(shè)經(jīng)時間「2后滑塊力

從木板d上滑離出去,滑塊。的位移

木板”的位移

12

+

%=V3t2^2

兩者的相對位移

Ax=/一4=〃=0.5m

解得

=一

23

另外一解舍去,當滑塊》從木板d上滑離時

8

vb=--2r2=2m/s

Vd=-+r2=lm/s

17.(2020屆安徽省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質(zhì)監(jiān))如圖所示,光滑的固定斜

面體傾角為。=30。,細繩一端用釘子固定在斜面上的。點,另一端連接一

質(zhì)量為m=0.2kg的小球,將小球放在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