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全套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A/38/wKhkGWWgeDGAcWsoAABIQ1lOB3c022.jpg)
![建筑學全套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A/38/wKhkGWWgeDGAcWsoAABIQ1lOB3c0222.jpg)
![建筑學全套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A/38/wKhkGWWgeDGAcWsoAABIQ1lOB3c0223.jpg)
![建筑學全套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A/38/wKhkGWWgeDGAcWsoAABIQ1lOB3c0224.jpg)
![建筑學全套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A/38/wKhkGWWgeDGAcWsoAABIQ1lOB3c02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篇概論世界唯一的一座七星級酒店
伯瓷酒店亞特蘭蒂斯飯店亞特蘭蒂斯飯店中國著名建筑北京-國家體育場中國著名建筑北京-國家游泳中心中國著名建筑北京-國家大劇院(安德魯)世界最大的穹頂建筑中國著名建筑北京-央視新大樓臺北101大廈曾經(jīng)的世界最高建筑:高508米。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大廈共有101層。這座酷似竹節(jié)的大廈耗資將達17億美元,2004年竣工。臺北101大樓的風阻尼器拉斯維加斯的仿建筑彩繪的圓弧屋頂荷蘭Delft科技大學圖書館在建的小灣水電站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胡佛水壩HOOVERBAM構筑物煙囪改造工程建筑構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術建筑形象建
筑
功
能柏林猶太人博物館丹尼爾·李布斯金
迪斯尼音樂廳(洛杉機)凈雅大酒店(北京,2006年10月)深圳國貿(mào)大廈
(滑模建筑)
建筑技術建筑的分類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通??煞譃椋?/p>
生產(chǎn)性建筑:工業(yè)建筑、農(nóng)業(yè)建筑
非生產(chǎn)性建筑:民用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層數(shù)分類:單層建筑,多層建筑,高層建筑建筑工程設計內(nèi)容結構設計建筑設計設備設計建筑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單體建筑設計兩個方面(包括總體布局、外部造型、內(nèi)部布置、細部構造、內(nèi)外裝飾等。
結構設計主要是根據(jù)建筑設計選擇切實可行的結構方案,進行結構計算及構件設計,結構布置及構造設計等。設備設計主要包括給水排水、電氣照明、通訊、采暖、空調通風、動力等方面的設計。建筑設計的程序方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建筑設計的要求①滿足建筑功能要求②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③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果④考慮建筑美觀要求⑤符合總體規(guī)劃要求建筑設計依據(jù)功能性依據(jù)環(huán)境性依據(jù)規(guī)定性依據(jù)功能性依據(jù)人體尺度及人體活動空間尺度家具設備形式尺寸及必要使用空間主要用于確定空間的形狀、尺寸和造型環(huán)境性依據(jù)天文條件:太陽的高度角及方位角等氣候條件:溫濕度、日照時間及照度、雨雪量、風向風速、冰凍狀況等地理條件:地形地貌、地質水文狀況、地震等
規(guī)定性依據(jù)規(guī)定性依據(jù)第2篇建筑空間構成及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組合設計學習目標掌握建筑平面組成掌握主要使用房間的設計掌握輔助使用房間的設計掌握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熟悉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建筑平面組成建筑平面組成輔助使用房間交通聯(lián)系部分主要使用房間使用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交通樞紐建筑平面設計的內(nèi)容單個房間平面設計平面組合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分類和設計要求房間的面積房間的形狀房間的尺寸房間的門窗設置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分類和設計要求
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分類生活用房間:起居室、臥室、宿舍和招待所等工作學習用的房間:辦公室、值班室,教室、實驗室等公共活動房間:營業(yè)廳、觀眾廳、休息廳等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分類和設計要求
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要滿足室內(nèi)使用活動和家具、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門窗的大小和位置,應考慮房間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風良好;房間的構成應結構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間之間的組合,材料要符合相應的建筑標準;室內(nèi)空間、頂棚、地面、各個墻面和構件細部,要考慮人們的使用和審美要求。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面積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面積房間面積的確定:使用活動的特點使用人數(shù)家具設備的布置經(jīng)濟條件及相應的建筑標準—面積定額指標。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形狀㈠房間平面形狀的影響因素:使用要求—室內(nèi)使用活動的特點、家具設備的布置
環(huán)境要求—采光、通風、聲學、消防等
審美要求—人對室內(nèi)的空間觀感技術要求—結構、施工等技術條件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形狀㈡矩形平面布置的優(yōu)點:
便于家具設備的布置,提高面積利用率;房間的開間進深易于調整統(tǒng)一,便于平面組合;結構布置簡單,便于施工,有利于建筑構件標準化。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形狀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尺寸㈠房間尺寸的組成:開間—房間在外立面上占的寬度;進深—垂直于開間的房間深度尺寸。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尺寸㈠房間尺寸的確定:滿足家具設備布置及人們活動要求;
良好的天然采光;經(jīng)濟合理的結構布置;符合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的要求。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尺寸㈠房間尺寸的確定: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㈠門的寬度:是由通過人流多少和搬進房間家具、設備的大小決定的。民用建筑常用門的寬度為:分戶門:1000~1200mm;住宅臥室:900mm;衛(wèi)生間:700mm。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㈡門的數(shù)量:應當根據(jù)正常情況下的使用要求以及防火要求來確定。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當房間使用人數(shù)超過50人,面積超過60m2時,至少需設兩個門。影劇院、禮堂的觀眾廳、體育館的比賽大廳等,門的總寬度可按每100人600mm寬計算。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㈢門的位置:門窗位置應盡量使墻面完整,便于家具設備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內(nèi)有效面積;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㈢門的位置:門窗位置應有利于采光、通風;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㈢門的位置:門的位置應方便交通,利于疏散。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b)帶陽臺的臥室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㈣門的開啟方式:應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㈣門的開啟方式:一般原則:內(nèi)門內(nèi)開外門外開小空間內(nèi)開大空間外開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房間的門窗設置㈤窗口面積:窗口面積大小主要根據(jù)房間的使用要求、房間面積及當?shù)厝照涨闆r等因素來考慮。附:根據(jù)不同房間的使用要求,建筑采光標準分為五級,每級規(guī)定相應的窗地面積比,即房間窗口總面積與地面積的比值,請查閱民用建筑采光等級表。1.1.1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設計不合理戶型圖舉例戶型對比案例云南映象戶型圖約132m2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1.1.2輔助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廁所設計浴室、盥洗室設計廚房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廁所設計衛(wèi)生設備的類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等衛(wèi)生設備的數(shù)量:主要取決于使用人數(shù)、使用對象、使用特點。具體設計參考民用建筑廁所設備數(shù)量參考指標,同時結合設備尺寸及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寸進行房間布置。廁所的平面位置設計要求:位置隱蔽、使用方便、隔絕氣味。1.1.2輔助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衛(wèi)生間布置形式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浴室、盥洗室設計主要設備:洗臉盆、污水池、淋浴器、浴盆等。除此以外,公共浴室還有更衣室,其中主要設備有掛衣鉤、衣柜、更衣凳等。衛(wèi)生設備的數(shù)量:設計時可根據(jù)使用人數(shù)確定衛(wèi)生器具的數(shù)量。1.1.2輔助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廚房設計主要設備:洗滌池、案臺、灶臺及排煙裝置等。設計要求: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利用廚房的有效空間布置足夠的貯藏設施;墻面、地面應考慮防水、便于清潔;室內(nèi)布置應符合操作流程,保證必要的操作空間。布置形式:單排、雙排、L形、U形、島型等幾種。1.1.2輔助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作用:聯(lián)系同一樓層各使用空間,并在緊急情況下疏散人流。分類:按使用性質,可分為:
交通型
綜合型按走道布置方式,可分為:單外廊、雙外廊單內(nèi)廊、雙內(nèi)廊1.2.1走道交通型——完全為交通需要而設置的;不能安排其它用途。某體育場走道某美術館走廊
綜合型——主要為交通聯(lián)系但兼有其它功能的。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設計要求:㈠寬度:走道的寬度和長度主要根據(jù)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規(guī)范、走道性質、空間感受來綜合考慮。單股人流的通行寬度是550-600mm;兩人并行:不小于1100mm;中小學內(nèi)廊:不得小于2100mm;外廊:不得小于1800mm;《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設計過道的寬度應根據(jù)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過道中通行人數(shù)的多少進行防火要求的最小校核。1.2.1走道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設計要求:㈡長度:走道的寬度和長度主要根據(jù)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防火規(guī)范、走道性質、空間感受來綜合考慮?!督ㄖO計防火規(guī)范》:最遠房門至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距離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表2-1-2-1。1.2.1走道房間門至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位于兩個外部出口或樓梯間之間的房間房間門至外部出口或封閉樓梯間的最大距離(m)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的房間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設計要求:㈢采光通風要求;㈣良好的導向性。1.2.1走道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門廳定義:門廳是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處起內(nèi)外過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樞紐。
1.2.2門廳和過廳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門廳設計要求:明顯而突出的位置;導向明確,交通流線簡捷暢通,避免人流交叉干擾;良好的天然采光,適宜的空間比例關系;寬度要求:門廳對外出入口的總寬度≥通向該門廳的走道寬+通向該門廳的樓梯寬面積要求:門廳面積的大小應根據(jù)各類建筑的使用性質、規(guī)模及質量標準等因素來確定,設計時可參考有關民用建筑門廳面積參考指標。1.2.2門廳和過廳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過廳定義:一般位于體型較復雜的建筑物各分段的連接處或建筑物內(nèi)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匯處,起到緩沖作用。
過廳的位置:位于過道與過道之間,或過道與樓梯的連接處。過廳的作用:起交通流線的轉折和過度空間的作用,有時也利用過廳改善過道的采光、通風。1.2.2門廳和過廳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過廳定義:一般位于體型較復雜的建筑物各分段的連接處或建筑物內(nèi)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匯處,起到緩沖作用。
過廳的位置:位于過道與過道之間,或過道與樓梯的連接處。過廳的作用:起交通流線的轉折和過度空間的作用,有時也利用過廳改善過道的采光、通風。1.2.3樓梯和電梯直跑樓梯雙跑樓梯三跑樓梯剪刀式樓梯弧形、螺旋形等形式
民用建筑樓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質可分為主要樓梯、次要樓梯、消防樓梯等。1.2.3樓梯和電梯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建筑物無障礙設計:依據(jù)—《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50-2001),自2001年8月1日起施行。1.2建筑物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㈠使用功能功能分區(qū)→功能分析圖(功能關系分析)1)聯(lián)系與分隔2)主次關系3)內(nèi)外關系交通流線的組織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辦公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㈡結構類型砌體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空間結構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㈢設備管線設備管線種類:給排水,采暖,空調,電氣照明,通訊等布置原則:盡量集中布置,上下對齊,方便使用,有利施工和節(jié)約管線。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㈣建筑造型造型本身是離不開功能要求的,它一般是內(nèi)部空間的直接反映。但是,簡潔、完美的造型要求以及不同建筑的外部性格特征又會反過來影響到平面布局及平面形狀。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曾評為全世界最佳住宅:位于瑞典馬爾摩的扭轉大樓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㈣建筑造型
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黑川紀章的中銀艙體樓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影響平面組合的因素㈤與總平面的關系與基地紅線的關系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1.3.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區(qū)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流線組織:在建筑設計中主要是指對于人流和物流的合理組織。組織原則:保證使用的方便和安全。1.3.2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順序和交通路線組織
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走道式組合套間式組合大廳式組合單元式組合混合式組合1.3.3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走道式組合特點:用走廊連接使用房間,使用房間與交通部分明確分開,各房間相對獨立。適用:房間面積不大,同類型房間數(shù)量很多并要求獨立的建筑,如宿舍、教學樓、醫(yī)院住院部、旅館等。分類:內(nèi)廊式、外廊式1.3.3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套間式組合特點:房間與房間之間相互貫通有一定序列。減少了走道,節(jié)約交通面積,平面布局緊湊。適用:常用于各房間之間在使用順序上有連續(xù)要求的建筑,如展覽館、火車站、公共浴室等。形式:串聯(lián)式——按一定的順序關系將房間連接起來。放射式——陳列空間圍繞交通樞紐放射狀地布置。1.3.3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大廳式組合特點:以一個高大的房間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在其周圍布置其它輔助房間,主體大廳與輔助房間尺寸相差懸殊,但又相互聯(lián)系。適用:主次分明的建筑,如火車站、影劇院、體育館等。1.3.3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1.3建筑平面的組合設計單元式組合特點:將功能上聯(lián)系緊密的幾個房間組成獨立的單元,再用樓梯或走廊把若干個單元組成一幢房屋。適用:住宅、幼兒園等。1.3.3建筑物平面組合的幾種方式第2篇建筑空間構成及組合第3章建筑物體型組合和立面設計學習目標熟悉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掌握建筑體型的組合掌握建筑立面的設計建筑立面設計的內(nèi)容建筑體型設計:主要是對建筑各部分的體量、形狀、比例、尺度等方面的確定,并針對不同類型建筑采用相應的體型組合方式。建筑立面設計:主要是對建筑的各個立面以及其外表面上所有的構件的形式、比例關系和表面的裝飾效果等進行細部的處理。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類型的特征合理運用某些視覺和構圖的規(guī)律符合建筑所選用結構系統(tǒng)的特點及技術的可能性掌握相應的設計標準和經(jīng)濟指標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位于城市街道和廣場的建筑物,建筑造型設計要密切結合城市道路、基地環(huán)境、周圍原有建筑物的風格及城市規(guī)劃部門的要求等。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丹尼爾.李博斯金:羅布靈橋坡度之樓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基地環(huán)境和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位于自然環(huán)境中的建筑要因地制宜,結合地形起狀變化使建筑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并與環(huán)境融為一體。六甲集合住宅(安藤忠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安藤忠雄)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類型的特征住宅:房小人少,小窗小入口,多陽臺單元式組合等辦公樓:人多重采光,連續(xù)大窗,大開間,入口寬敞等商店:重流通,敞櫥窗,明顯入口,接近人流等劇院:疏散廣場,觀眾廳封閉,休息廳開敞等萬科第五園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合理運用某些視覺和構圖的規(guī)律建筑層次突出建筑主體重復運用母題形成節(jié)奏和韻律合適的尺度比例變化中求統(tǒng)一等泰姬陵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符合建筑所選用結構系統(tǒng)的特點及技術的可能性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立面處理
3.1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掌握相應的設計標準和經(jīng)濟指標——適度設計原則3.2建筑體型的組合建筑體型單一體型:將復雜的內(nèi)部空間組合到一個完整的體型中。平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Y形……處理原則:立面處理:利用樓層懸挑、退進,形成光影、凹凸變化,使其有雕塑感重點處理:入口、陽臺、窗子、屋頂?shù)淖兓?,避免單調、呆板;突出部分襯托主體,使主體突出。加法:香港奔達中心加法:法蘭克福商業(yè)銀行總行挖去部分體量,使主體突出減法:香港中銀大廈3.2建筑體型的組合建筑體型單元組合體型:將建筑物分解成若干個相同或相似的獨立幾何體型的單元體,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在一起的建筑體型。特點:體型組合可結合基地環(huán)境的道路走向、地形現(xiàn)狀隨意增減單元體,形成臺階式、鋸齒形、一字形等體型;建筑體型沒有明顯的均衡中心及主從關系;單元體連續(xù)重復的組合具有強烈的韻律感。3.2建筑體型的組合建筑體型復雜體型:復雜體型是由若干個不同體量、不同形狀的體型組合而成。組合要求:
主次分明,交接明確:將建筑物分為主體和附體,強調主體,突出重點,并將各部分巧妙地組合成統(tǒng)一整體;3.2建筑體型的組合對比變化,造型豐富:運用體量間的大小、形狀、方向、高低、曲直等對比手法,突出主體,創(chuàng)造出豐富、變化的造型效果;完整均衡,比例恰當:體型組合的均衡包括對稱與非對稱兩種方式。
體量形狀對比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巴西議會大廈肯尼迪圖書館
面方的LB建筑(德國漢諾威)
傳統(tǒng)的穩(wěn)定原則:上小下大底層架空的穩(wěn)定3.2建筑體型的組合建筑體量的連接直接連接咬接連接體連接體型直接連接:中國銀行總部大廈
直接連接:中國銀行總部大廈咬接:上海國際設計中心連接體連接:
馬來西亞雙子塔3.2建筑體型的組合建筑體型的組合方式對稱式布局:建筑有明顯的中軸線,主體部分位于中軸線上,主要用于需要莊重、肅穆感覺的建筑,例如政府機關、法院、博物館、紀念堂等;
不對稱式布局:在水平方向通過拉伸、錯位、轉折等手法,形成不對稱的建筑形體。在不同體量或形狀的體塊之間可以互相咬合或用連接體連接;需要講究形狀、體量的對比或重復以及連接處的處理;同時應該注意形成視覺中心。這種布局方式容易適應不同的基地地形,還可以適應多方位的視角。在垂直方向通過切割、加減等方法來使建筑物獲得類似“雕塑”的效果:需要按層分段進行平面的調整。常用于高層和超高層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間或者需要采頂光的建筑。3.3建筑立面的設計比例:是指長、寬、高三個方向之間的大小關系。比例失調比例協(xié)調3.3建筑立面的設計3.3建筑立面的設計攻擊式眾議院(維也納,奧地利)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體與局部構件給人感覺上的大小與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自然的尺度感夸張的尺度親切的尺度3.3建筑立面的設計3.3建筑立面的設計3.3建筑立面的設計自然的尺度感:以人體大小來度量建筑物的實際大小,從而給人的印象與建筑物真實大小一致。常用于住宅、辦公樓、學校等建筑。3.3建筑立面的設計夸張的尺度:運用夸張的手法給人以超過真實大小的尺度感。常用于紀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現(xiàn)莊嚴、雄偉的氣氛。3.3建筑立面的設計親切的尺度:以較小的尺度獲得小于真實的感覺,從而給人以親切宜人的尺度感。常用來創(chuàng)造小巧、親切、舒適的氣氛,如庭園建筑。3.3建筑立面的設計韻律:是某要素重復、漸變或交錯出現(xiàn)所形成的一種特性。連續(xù)的韻律漸變的韻律交錯的韻律上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巴塞羅那的圣家堂(安東尼·高迪)米拉之家(安東尼·高迪)巴特羅之家(安東尼·高迪)
中國古塔韻律感金茂大廈都靈冰球館
3.3建筑立面的設計立面的虛實:實:指的是立面上的實體部分。如墻面、柱面、欄板等。虛:指的是立面上的空虛部分。如玻璃、門窗洞口、門廊、空廊等。3.3建筑立面的設計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3.3建筑立面的設計蓬皮杜中心巴士底歌劇院
3.3建筑立面的設計3.3建筑立面的設計3.3建筑立面的設計立面的凹凸:萬科:十七英里羅馬千禧教堂(理查德.邁耶)3.3建筑立面的設計墻面劃分:3.3建筑立面的設計墻面劃分:3.3建筑立面的設計墻面劃分:3.3建筑立面的設計立面線條的處理:粗細、長短、橫豎、曲直、凸凹、起止、斷續(xù)、疏密、剛柔垂直線、水平線、斜線、曲線、網(wǎng)格線等3.3建筑立面的設計色彩:以白色或淺為主的立面色調,常使人感覺明快、清新;以深色為主的立面,顯得端莊、穩(wěn)重;紅、褐等暖色使人感到熱烈,藍、綠等冷色使人感到寧靜等等。蓋蒂中心(理查德.邁耶)美國迪斯尼集團總部(日本建筑師磯崎新)昆明動物博物館3.3建筑立面的設計材質:表面粗糙的石質塊材、混凝土等:厚重、粗獷;光滑的石材、清水混凝土等:保存距離;平整光滑的金屬裝飾材料、玻璃等:輕巧華貴;天然木、竹等:易于親近。石頭屋(吉馬良斯,葡萄牙)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
水之教堂
(
安藤忠雄)
透明小提琴做樓梯"鋼琴房子"亮相安徽淮南
堪薩斯城公共圖書館(密蘇里州,美國)
第3篇常用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學習目標掌握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掌握骨架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熟悉空間結構體系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定義墻體承重結構支承系統(tǒng):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墻以及若干固定不變的建筑內(nèi)墻作為垂直支承系統(tǒng)的一種體系。分類砌體墻承重體系鋼筋混凝土墻承重體系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特點墻體材料的來源豐富,施工方便,對建筑平面的適應性強。適用建筑類型大量應用于低層和多層的民用建筑,特別是住宅、旅館、學校、幼托、辦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業(yè)用房、工業(yè)廠房、診療所等。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
分類砌體墻承重體系橫墻承重縱墻承重縱橫墻混合承重混合承重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橫墻承重體系豎向荷載傳力路線:屋(樓)面荷載→橫墻→基礎→地基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橫墻承重體系特點:橫墻為承重墻,間距較?。?~4.5m),有利于抵抗水平作用??v墻作為圍護、隔斷墻,其設置門窗洞口的限制較少,縱墻立面處理比較靈活,可保證橫墻的側向穩(wěn)定和整體剛度。樓蓋的材料用量較少,墻體的材料用量較多。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橫墻承重體系適用建筑類型:適用于宿舍、住宅、旅館等居住建筑和由小房間組成的辦公樓等。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縱墻承重體系豎向荷載傳力路線:屋(樓)面荷載→屋架(梁)→縱墻→基礎→地基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縱墻承重體系特點:縱墻為承重墻,橫墻數(shù)量相對較少,承重墻間距一般較大,房屋的空間剛度比橫墻承重體系??;縱墻上門窗洞口的大小和位置受到限制。橫墻為圍護、隔斷墻,可保證縱墻的側向穩(wěn)定和房屋的整體剛度,房屋的劃分比較靈活。樓蓋的材料用量較多,墻體的材料用量較少。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縱墻承重體系適用建筑類型:適用于教學樓、圖書館、食堂、俱樂部、中小型工業(yè)廠房等單層和多層空曠房屋。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縱橫墻承重體系屋(樓)面荷載縱墻橫墻基礎地基豎向荷載傳力路線:
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縱橫墻承重體系特點:兼有橫墻和縱橫墻承重體系的特點.。房屋平面布置比較靈活,空間剛度較好。適用建筑類型:適用于住宅、教學樓、辦公樓及醫(yī)院等建筑。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混合承重——內(nèi)框架承重體系屋(樓)面荷載↗(梁)→外墻↘基礎→地基↘梁→框架柱↗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混合承重——內(nèi)框架承重體系特點:室內(nèi)空間較大。由于橫墻少,房屋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較差。由于鋼筋混凝土柱和磚墻的壓縮性能不同,結構易產(chǎn)生不均勻的豎向變形??蚣芎蛪Φ淖冃涡阅芟嗖钶^大,在地震時易由于變形不協(xié)調而破壞。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1砌體墻承重體系混合承重——內(nèi)框架承重體系適用建筑類型適用于教學樓、圖書館、食堂、俱樂部、中小型工業(yè)廠房等單層和多層空曠房屋。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2鋼筋混凝土墻承重體系按施工工藝分類:①現(xiàn)澆式②預制裝配式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2鋼筋混凝土墻承重體系現(xiàn)澆式——剪力墻特點:結構整體性好,剛度大、抗側力性能好,同時抗震性能也較好。剪力墻間距太小(3~8m),平面布置往往受到限制而不夠靈活。適用建筑類型:適宜于建造具有小房間的住宅、旅館等高層建筑,一般在10~40層范圍內(nèi)都可采用,在20~30層的房屋中應用較為廣泛。剪力墻受力狀態(tài)剪力墻是一種抵抗豎向荷載引起的軸向作用和風、地震等水平荷載引起的剪切、彎曲作用的結構單元。剪力墻結構平面圖施工中的高層剪力墻建筑第1章墻體承重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1.2鋼筋混凝土墻承重體系預制裝配式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定義骨架結構支承系統(tǒng):對于建筑空間布置在構思上主要在于用兩根柱子和一根橫梁來取代了一片承重墻。適用建筑類型較為適用于那些需要靈活分隔空間的建筑物,或是內(nèi)部空曠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處理也較為靈活。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分類骨架承重體系框架體系框剪體系框筒體系板柱剛架、排架拱結構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特點建筑平面布置靈活,立面處理容易,可適應不同房屋造型;側移剛度相對較小,水平位移較大。適用建筑類型
框架結構適用于建造高度不超過60m的建筑,一般為6-15層。2.1框架體系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2.2框剪體系、框筒體系框剪體系定義在平面為條形的高層建筑中,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剪力墻可以組成框架—剪力墻結構,豎向荷載主要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載主要由剪力墻承受??蚣趔w系特點框剪結構是有框架和剪力墻共同作為受力體系的。是建筑中的優(yōu)化組合,集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優(yōu)點于一身。既有框架結構布置靈活、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又有較大的剛度和較強的抗震能力。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框剪體系適用建筑類型廣泛地應用于高層辦公樓及賓館建筑;一般不宜超過30層。2.2框剪體系、框筒體系框架結構體系的建筑在空間剛度上較為薄弱,用于高層建筑時往往需要增加抗側力的構件,在適當位置布置剪力墻就是常見的一種形式。框剪結構:框架+剪力墻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框筒體系定義在平面為點狀的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中,可以通過周邊加密柱距成為框筒,或在垂直交通樞紐部位(樓梯間、電梯井等)布置為剛性的剪力墻核芯筒,以增大建筑物抗水平側力的剛度;在其四周用梁柱形成外圍結構,以在得到大面積的靈活空間的基礎上去的更好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條件。2.2框剪體系、框筒體系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2.3板柱體系定義直接用柱子來承受樓板。特點板底平整,可降低層高;內(nèi)部空間分隔不受梁的影響。適用建筑類型:適用于使用荷載合適的商場、圖書館、倉儲、多層輕型廠房等。傘狀結構的無梁樓蓋某裝配式板柱體系辦公樓平面及施工工藝示意(a)某裝配式板柱體系辦公樓建筑方案(b)某裝配式板柱體系辦公樓施工方案傘狀結構的無梁樓蓋板柱結構:板+柱(無梁樓板/樓蓋)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2.4單層剛架、排架、拱體系在結構上屬于平面受力體系??梢酝ㄟ^改變排列方式或平面尺寸適應較活潑的建筑平面和體型;還可以結合空間結構屋蓋系統(tǒng)覆蓋大空間。單層剛架廠房
鋼制剛架結構的玻璃暖房(梁、柱之間為剛性連接)剛架:排架結構的單層廠房:水平構件(梁、屋架)與柱之間鉸接第2章骨架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適用建筑類型:剛架:適用于跨度不是太大(例如鋼筋混凝土剛架在18m左右)、檐口高度也不太高(例如鋼筋混凝土剛架在10m左右)的內(nèi)部空曠的單層建筑。排架:能承擔大型的起重設備運行時產(chǎn)生的動荷載,適用于重型單層廠房。2.4單層剛架、排架、拱體系拱在公共建筑中的應用:梁、柱融為一體,沒有明顯的分界。拱的受力以軸力為主,比剛架結構更加合理,更能充分發(fā)揮材料的性能。兩片剛性拱支撐屋面索網(wǎng)及其邊緣構件
兩片交叉拱作為索網(wǎng)邊緣構件
墨西哥馬達萊納體育中心體育宮用四道相交的拱支承屋面覆蓋接近正方形的平面美國蒙哥馬里體育館用平行拱支承屋面覆蓋圓形平面法國某大學建筑由不斷轉變排列角度的落地拱生成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空間結構體系概述:空間結構各向受力,可以較充分發(fā)揮材料的功能,因而結構自重小,是覆蓋大型空間的理想結構形式。主要類型
薄殼、網(wǎng)架、懸索、膜等。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屬于空間薄壁結構,又可分為曲面殼和折板兩種。對建筑而言,結構本身就形成了“面”,而且可以切削。3.1.1薄殼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由許多桿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有規(guī)律地排列組合而成,可以分為平板網(wǎng)架和網(wǎng)殼兩種。網(wǎng)架空間整體性好。平板網(wǎng)架桿件正交、斜交后可以形成不同的平面形狀,使用相當靈活。在需要時結構桿件可以暴露。3.1.2網(wǎng)架由網(wǎng)架結構覆蓋的交通空間空間網(wǎng)架在建筑物入口處的運用網(wǎng)架結構的音樂廳曲面網(wǎng)架的大型展覽廳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
用高強鋼絲做拉索,加上高強的邊緣構件以及下部的支承構件,使結構自重極大地減小,而跨度大大增加。除穩(wěn)定性相對較差外,是比較理想的大跨屋蓋結構形式。對于建筑而言,由于拉索顯示出柔韌的狀態(tài),使得結構形式輕巧且具有動感。3.1.3懸索屋蓋用懸索結構的冰球館懸索結構屋面覆蓋的世博會展廳雷諾汽車中心—懸索與屋面鋼梁混合使用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在本質上也是受拉構件。像薄殼一樣,兼有承重和圍護的雙重功能。其張拉力來源于充氣或者用桅桿、拱、拉索等構件來將膜繃緊。由于這些構件靈活的布置形式以及膜本身輕柔的外表,在城市室外空間小品中也常應用。3.1.4膜AllianzArena球場:由半透明的充氣膜結構覆蓋,可變換顏色。張拉膜結構的連廊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按照建筑設計的要求及材料、結構功能的合理性,以多種形式混合使用。3.1.5混合形式雷諾汽車中心—懸索與屋面鋼梁混合使用(b)懸索與屋面鋼梁的組合(a)結構單元拼裝示意(a)上海八萬人體育館鳥瞰(b)變截面柱及懸臂桁架(d)結構形式總體示意(c)張拉膜結構頂蓋上海八萬人體育館—變截面柱、懸臂桁架及張拉膜的混合使用拱+張拉膜的臨時展示空間第3章空間結構所適用的建筑類型適用建筑類型:空間結構支承系統(tǒng)不但適用于各種民用和工業(yè)建筑的單體,而且可以應用于建筑物的局部,特別是建筑物體型變化的關節(jié)點、各部分交接的連接處以及局部需要大空間的地方。空間結構體系在建筑物“關節(jié)”點及頂層大空間上的應用第4篇建筑構造第1章建筑構造綜述學習目標掌握建筑構造的研究對象掌握研究建筑構造的基本方法掌握建筑構造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掌握建筑構造詳圖的表達方式1.1建筑構造的研究對象建筑構造:是一門研究建筑物各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構造原理和構造方法的學科。建筑構造的研究對象:組成建筑物實體的各種構、部件。1.1建筑構造的研究對象功能性構造裝飾性構造保障安全:連接構造、加固構造、抗震構造等改善環(huán)境:保溫構造、隔熱構造、防水構造、排水構造、隔聲構造、吸聲構造等美化構造或遮蔽構造等建筑構造類型:1.2研究建筑構造的基本方法關注造成建筑物變形的因素
5變形對建筑物的最大影響建筑物裂縫
晝夜溫差引起熱脹冷縮屋面防水材料發(fā)生破裂相關建設活動非正常適用條件下的影響基礎不均勻沉降裝配式樓板板縫間出現(xiàn)裂縫墻面開裂1.2研究建筑構造的基本方法關注自然環(huán)境和人工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關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的發(fā)展1.3建筑構造設計遵循的基本原則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變化的要求充分發(fā)揮所用材料的各種性能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現(xiàn)實性注意感官效果及對建筑空間構成的影響講究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相關各項建筑法規(guī)和規(guī)范的要求1.4建筑構造詳圖的表達方式構造設計
平面圖構造詳圖
立面圖
剖面圖引出放大細部構造詳圖
圖例構件形狀
相關尺寸
所用材料、級配、厚度、做法
5自然土壤夯實土壤砂、灰土砂、礫石碎磚三合土天然石材毛石普通磚纖維材料松散材料金屬木材膠合板石膏板5耐火磚空心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焦渣、礦渣多孔材料飾面磚液體網(wǎng)狀材料玻璃橡膠塑料防水材料粉刷5構造詳圖中構造層次與標注文字的對應關系ABCABC水平構造層次的標注ABCABC豎向構造層次的標注5水平構造層次豎向構造層次卷材防水5(向左看)(c)剖面詳圖(向下看)詳圖引出部位的索引符號詳圖索引號的含義及對應標注方法被索引詳圖在引出部位的索引符號被索引詳圖在所在頁的對應標注法(a)索引標準圖(b)索引剖面詳圖55第4篇建筑構造第2章樓地層、屋蓋及陽臺、雨篷的基本構造學習目標掌握樓地層的基本構造熟悉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掌握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的作用——是建筑物水平方向的圍護構件和承重構件。樓層分隔建筑物上下空間;并承受作用其上的家具、設備、人、隔墻等荷載及樓板自重,并將這些荷載傳給墻或柱、梁,同時對墻體起水平支撐和加強結構整體性的作用。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的設計要求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要求;保溫、隔熱、防火、防水、隔聲等要求;便于在樓層和地層中敷設各種管線;經(jīng)濟要求。樓板層的設備管線的安裝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組成(構造層次)面層:樓板結構層以上的構造組成部分。結構層:樓板層承重部分。頂棚:樓板結構層以下的構造組成部分。附加層:根據(jù)使用的實際需要增設的附加部分:如保溫層、防水層、隔聲防振層等。樓板層的組成(構造層次)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分類(根據(jù)使用材料)木樓板:木樓板具有自重輕、保溫性能好、舒適、有彈性。但易燃、耐久性差,特別是需耗用大量木材。此種樓板越來越少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具有強度高、防火性能好、便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等優(yōu)點,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樓板。壓型鋼襯板組合樓板:壓型鋼襯板組合樓板的作法是用截面為凹凸形壓型鋼板與現(xiàn)澆混凝土面層組合形成整體性很強的一種樓板結構。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分類(根據(jù)使用材料)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jù)傳力方式):板式樓蓋梁板式樓蓋無梁樓蓋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分類(根據(jù)使用材料)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jù)傳力方式):板式樓蓋:
定義:板內(nèi)不設梁,板直接擱置在四周墻上的板稱為板式樓板。適用范圍:當房間尺度較小時。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分類(根據(jù)使用材料)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jù)傳力方式):梁板式樓蓋:定義:由板、次梁、主梁組成的樓板。適用范圍:當房間尺度較大時。肋形樓蓋:梁板式樓蓋板底某一方向的次梁平行排列成肋狀時。肋形樓蓋井格形樓蓋:梁板式樓蓋板底兩個方向的梁不分主次、高度相等、呈井字形同位相交時稱為井格形樓蓋。井格形樓蓋樓板結構的經(jīng)濟尺度
主梁:
跨度L:
5-9m,最大可達12m
高度h:(1/14-1/12)L
寬度b:
(1/3-1/1.5)h次梁:
跨度(主梁的間距)L:4-6m
高度h:
(1/18-1/14)L
寬度b:
(1/3-1/1.5)h樓板結構的經(jīng)濟尺度
板:跨度L:單向板2.1-3.6m雙向板不宜超過5×5m厚度T:板厚單向板單跨簡支時:h≥1/35L多跨連續(xù)時:h≥1/40L雙向板且民用h≥70mm工業(yè)h≥80mm單跨簡支時:h≥1/45L多跨連續(xù)時:h≥1/50L且h≥80mm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樓板層的分類(根據(jù)使用材料)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jù)傳力方式):無梁樓蓋:
定義:框架結構中將板直接支承在柱上,且不設梁的樓板,分為有柱帽和無柱帽兩種。適用范圍:要求樓板頂棚平整時。當樓面荷載較小時,可采用無柱帽式的無梁樓板;當荷載較大時,為增加柱對板的支托面積并減小板跨。無梁樓蓋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1樓層的基本構造鋼筋混凝土樓板(根據(jù)使用材料):現(xiàn)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在施工現(xiàn)場按支模、綁扎鋼筋、澆灌混凝土等順序將整個樓蓋結構系統(tǒng)澆筑成型。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將樓層構件在預制廠或施工現(xiàn)場預先制作成型并達到強度后,運送到指定位置按順序進行安裝。裝配整體式樓板:將樓蓋中部分構件經(jīng)工廠預制后到現(xiàn)場安裝,再經(jīng)整體澆筑其余部分后使整個樓層連接成整體。現(xiàn)澆整體式施工工藝——支?,F(xiàn)澆整體式施工工藝——綁扎鋼筋現(xiàn)澆整體式施工工藝——澆注混凝土預制樓板構件的類型實心板:圖4-2-1-9。槽形板:圖4-2-1-10,是一種梁板結合的構件,即在實心平板的兩側設有縱向肋,構成┌┐型截面。槽形板放置有正置與倒置兩種??招陌澹簣D4-2-1-11。根據(jù)板內(nèi)抽空方式的不同,其截面有方孔、橢圓孔和圓孔。多采用圓孔。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預制槽形板正置實例預制槽形板倒置實例預制空心板實例實心平板跨度:2.4m以內(nèi)厚度:一般為50-80mm,用作樓板≥70mm寬度:600-900mm槽形板板跨:3-7.2m
寬度:600-1200mm厚度:25-30mm
肋高:120-300mm
空心板圓孔、方孔、橢圓孔中型板:板跨:4.5m以內(nèi)
寬度:500-1500常見的600-1200mm
厚度:90-120mm大型板:板跨:4-7.2m寬度:1200-1500mm
厚度:180-240mm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的細部構造板的擱置構造:預制板直接擱置在磚墻或梁上時,均應有足夠的支承長度。支承于梁上時其擱置長度不小于80mm;支承于墻上時其擱置長度不小于100mm。并在梁或墻上坐M5水泥砂漿,厚度為20mm,以保證板的平穩(wěn)和傳力均勻。錨固鋼筋的配置方法:圖4-2-1-13。為增強建筑物的整體剛度,板與墻、梁之間及板與板之間常用鋼筋拉結。預制鋼筋砼薄板疊合樓板預制鋼筋砼薄板+現(xiàn)澆砼面層預制薄板厚:50-70mm預制薄板寬:1.1-1.8m現(xiàn)澆砼面層厚:70-120mm,C20級砼疊合樓板厚度:150-250mm,≥薄板厚度的2倍疊合樓板跨度:4-6m,最大可達9m,在5.4m內(nèi)較為經(jīng)濟為了保證預制薄板與疊合層有較好的連接,薄板上表面需做處理,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上表面做刻槽處理;另一種是在薄板上表面露出較規(guī)則的三角形狀的結合鋼筋。預制薄板與疊合層的連接壓型鋼板襯板疊合樓板實例2.1樓地層的基本構造2.1.2地層的基本構造地層的組成(構造層次)面層:墊層上面的構造部分。墊層:是地層的承重層。它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面層的荷載并將其均勻地傳給墊層下面的土層。基層:墊層下面的支承土層。它也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墊層傳下來的荷載。附加層:根據(jù)需要還可以設各種附加構造層,如找平層、結合層、防潮層、保溫層、管道敷設層等。地層的組成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作用——除了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荷載外,屋蓋主要起到圍護的作用,其防水性能及隔熱或保溫的熱工性能是主要問題。同時,屋蓋的形式往往對建筑物的形態(tài)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屋頂?shù)淖饔脟o承重審美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設計要求屋頂?shù)脑O計要求防水排水保溫隔熱結構要求建筑藝術基本構造屋面頂棚屋蓋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基本構造組成坡屋頂平屋頂曲面屋頂屋面承重結構頂棚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形式平屋頂挑檐平屋頂女兒墻平屋頂挑檐女兒墻平屋頂盝頂平屋頂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形式屋蓋的形式坡屋頂單坡雙坡攢尖四坡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形式雙坡屋頂:根據(jù)屋面(檐口)和山墻的處理方式不同可分為:
懸山屋頂:兩端屋面伸出山墻外。硬山屋頂:兩端屋面不伸出山墻外。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屋蓋的形式
四坡屋頂:廡殿頂:是一條正脊與四條垂脊組成的四面坡式屋頂。廡殿頂是古建筑形式中最高等級,對一些大型殿宇常采用重檐做法,稱重檐廡殿。歇山頂:屋頂上半部為兩坡頂,下半部為四坡頂。屋頂?shù)燃墐H次于廡殿頂,大型殿宇常采用重檐做法,稱重檐歇山頂。
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
屋蓋的形式攢尖頂:屋頂向上呈尖錐狀,無正脊,數(shù)條垂脊交合于頂部,上面再覆以寶頂?shù)奈蓓斝问?。攢尖頂有三角攢尖、方攢尖、多角攢尖、圓攢尖等,多用于亭閣建筑。卷棚:是屋頂前后兩坡交界處不用正脊,而做成弧形曲面的屋頂。屋頂外觀卷曲,舒展輕巧,多用于園林建筑。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曲面屋頂單曲面多曲面屋蓋的形式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概述坡屋頂:當屋面坡度超過1/10時,稱為坡屋頂。坡度:通常用其矢高與半個跨度的比來標注。結構找坡:坡度是由結構構件的形狀或其支承情況形成的。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靗/2(半個跨度)矢高頂棚保溫層承重結構屋面承重結構橫墻承重屋架承重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承重屋面覆蓋材料基層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炱挛蓓數(shù)姆謱訕嬙?/p>
橫墻承重:山墻常指房屋的橫墻,利用山墻砌成尖頂形狀直接擱置檁條以承受屋頂重量。見圖4-2-2-3(a)。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煳菁艹兄兀撼2捎萌切挝菁?,用來架設檁條以支承屋面荷載;見圖4-2-2-4(a)。坡屋頂類型及構造瓦屋面木結構層塊瓦屋面檁條木望板干鋪卷材順水條掛瓦條塊瓦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塊瓦屋面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熹摻罨炷两Y構層塊瓦屋面找平層結構層防水層找平層順水條掛瓦條塊瓦的固定方式:水泥砂漿臥瓦木掛瓦條掛瓦鋼掛瓦條掛瓦塊瓦水泥砂漿塊瓦木掛瓦條塊瓦鋼掛瓦條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熹摻罨炷廖菝姘鍜焱邨l鋼板瓦坡屋頂類型及構造油氈瓦屋面:構造與塊瓦屋面構造基本類似,不同點主要在于屋面覆蓋材料。塊瓦形鋼板材瓦屋面
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坡屋頂細部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炜v墻檐口構造磚挑檐椽挑檐挑檐木挑檐女兒墻內(nèi)檐溝挑檐外檐溝挑檐2.2屋蓋系統(tǒng)的基本構造坡屋頂細部構造2.2.1坡屋頂?shù)幕緲嬙焐綁﹂芸跇嬙煊采綉疑叫∏嗤咚嗍衣榈渡皾{水泥石灰麻刀砂漿水泥石灰麻刀砂漿博風板木檁條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概述陽臺:是有樓層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達的向室外開敞的平臺,是建筑物中室內(nèi)外的過渡空間。雨篷:是建筑物入口處位于外門上部用以遮擋雨水、保護外門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構件。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陽臺形式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陽臺的構造方式(結構布置)陽臺由承重結構(梁、板)和欄桿組成。墻承式:適用于凹陽臺懸挑式用梁出挑:l=1/2-1/3L挑板:<1.2m用柱挑梁欄桿分類實體(實心)欄板:
磚砌:順砌(1/2磚)、側砌(1/4磚)砼:現(xiàn)澆與預制砼鏤空欄桿:
金屬:鋼筋、方鋼、扁鋼、鋼管;
砼:現(xiàn)澆與預制組合欄桿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規(guī)范規(guī)定:低層、多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05m,中高層、高層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10m。中高層、高層及寒冷地區(qū)住宅的陽臺宜采用實體欄板。
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陽臺的排水處理水舌排水落水管排水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雨篷的形式(按材料劃分)鋼筋混凝土雨篷鋼結構懸挑雨篷玻璃采光雨篷軟面折疊多用雨篷等。鋼筋混凝土懸挑雨篷(梁上翻)注意懸臂梁與立柱的位置關系向兩側懸挑的鋼筋混凝土陽臺兼進口雨篷懸挑的玻璃雨篷懸掛的雨篷構件比較懸掛構件與懸挑構件在連接節(jié)點上的不同懸挑構件為剛節(jié)點懸掛構件為鉸節(jié)點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雨篷的形式(按材料劃分)鋼筋混凝土雨篷(按結構劃分)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2.3陽臺、雨篷等部件的基本構造第4篇建筑構造第3章墻體的基本構造學習目標熟悉墻體的類型、墻體的作用和設計要求、常用砌體材料及規(guī)格、砌筑方式重點掌握砌體墻作為填充墻的構造要點、磚混結構中圈梁、構造柱的構造要點掌握墻留洞口的限制掌握過梁、窗臺、門垛、壁柱、墻勒腳、散水構造熟悉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熟悉非承重外墻板及幕墻的基本構造3.1墻體概述3.1.1建筑物墻體分類
按墻體在房屋中所處位置分內(nèi)墻外墻內(nèi)橫墻內(nèi)縱墻外縱墻外橫墻(山墻)3.1墻體概述3.1.1建筑物墻體分類按受力情況分承重墻非承重墻隔墻填充墻幕墻3.1墻體概述3.1.1建筑物墻體分類按墻體材料分磚墻石墻土墻混凝土墻組合墻實心磚墻空心磚墻3.1墻體概述3.1.1建筑物墻體分類按施工方式分砌筑墻版筑墻:如夯土墻裝配式板材墻3.1墻體概述3.1.2墻體設計要求作用:墻是建筑物的豎向圍護構件,墻體不一定承重;如是承重墻,它承受樓地面、屋頂傳來的荷載并把這些荷載傳給基礎。3.1墻體概述3.1.2墻體設計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其中包括合適的材料性能、適當?shù)慕孛嫘螤詈秃穸纫约斑B接的可靠性;具有必要的保溫、隔熱等方面的性能;選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應符合防火規(guī)范中相應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所規(guī)定的要求;滿足隔聲的要求;滿足防潮、防水以及經(jīng)濟等方面的要求。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1常見砌體材料及規(guī)格常用磚、砌塊、墻板材料及規(guī)格標準粘土磚尺寸:240×115×53mm(4:2:1)承重多孔磚:240×115×90mm190×190×90mm
砌塊類: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粉煤灰硅酸鹽中型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實心粘土磚混凝土空心砌塊多孔粘土磚粉煤灰硅酸鹽砌塊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1常見砌體材料及規(guī)格砌體之間的粘結材料分類:
水泥砂漿:水泥+砂+水(級配:1:2、1:3)石灰砂漿:石灰膏+砂+水混合砂漿:水泥+石灰膏+砂+水(級配:1:1:4、1:1:6)砂漿的標號:M0.4M1M2.5M5M7.5M10M15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砌筑方式180磚墻240磚墻370磚墻砌筑原則:錯縫搭接、避免通縫、橫平豎直,砂漿飽滿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填充墻的構造要點墻體與周邊構件的拉結合適的高厚比自重的支承避免成為承重的構件&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填充墻的構造要點墻體與周邊構件的拉結:在骨架承重體系的建筑中,柱子上面每500mm高左右留出拉結鋼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墻時將拉結鋼筋砌入墻體的水平灰縫內(nèi)。拉結筋不少于2Φ6,深入墻內(nèi)距離一、二級框架沿全長設置;三、四級框架不小于1/5墻長,并不小于700mm。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填充墻的構造要點合適的高厚比鋼筋混凝土小梁(壓磚檻)構造柱填充墻增加構造柱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填充墻的構造要點自重的支承避免成為承重的構件:當墻體砌筑到頂端時,將頂層的一皮磚斜砌。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混合結構建筑墻體的抗震措施限高:地震發(fā)生時建筑物的擺幅不至于過大,墻體不容易因錯動開裂而倒塌。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形成內(nèi)骨架,加強建筑物整體剛度。表4-3-2-2房屋的層數(shù)與總高度限值圈梁、構造柱與框架結構梁、柱的區(qū)別圈梁、構造柱是墻體的一部分,不單獨承重;圈梁、構造柱與墻體同步施工,墻不是填充體;圈梁、構造柱的斷面尺寸和配筋不需結構計算圈梁設置位置:在屋蓋及樓蓋處,沿著全部外墻和部分內(nèi)墻設置的連續(xù)、封閉的梁。構造要點:圈梁高度不小于120mm;構造配筋6、7度:4φ8(φ4~6@250)8度:4φ10(φ4~6@200)
9度:4φ12(φ4~6@150)構造柱設置位置:震害較重、連接構造比較薄弱,易于產(chǎn)生應力集中的部位,如房屋轉角、樓梯間四角、有錯層處,等等。構造要點:柱截面應不小于180×240。配筋為縱筋4Φ12,箍筋采用Φ4~Φ6,間距不大于250。在離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層高或450mm范圍內(nèi),箍筋需加密至間距100。在構造柱與墻之間應沿墻高每500設2Φ6鋼筋連結,每邊伸入墻內(nèi)不少于1000。轉角處構造柱構造柱不設獨立基礎縱橫墻交接處構造柱構造柱與磚墻拉結圈梁與構造柱整澆磚墻與構造柱聯(lián)結磚墻與構造柱聯(lián)結處砌成馬牙槎;每一馬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過300mm(即五皮磚)。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砌體墻留洞口的限制對于某一道承重墻來說,洞口的截面面積不應超過墻體截面面積的50%。如果洞口較大時,比如8度設防時洞口寬度超過2100mm,則應當在其兩側各設一道構造柱。承重窗間墻寬度限制:7度抗震設防烈度地區(qū):≥1.0m;8度抗震設防烈度地區(qū):≥1.2m。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洞口上方過梁構造鋼筋混凝土過梁:常用高度為60、120、180、240;過梁兩端伸進墻內(nèi)的支承長度不小于240mm。鋼筋磚過梁:僅用于2m寬以內(nèi)的洞口。平拱磚過梁:洞口寬度應小于1.2m;有集中荷載或半磚墻不宜使用,在需要抗震設防的地區(qū),不應使用。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平拱磚過梁鋼筋磚過梁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洞口下方窗臺構造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洞口下方窗臺構造懸挑窗臺向外挑出60。窗臺表面應做抹灰或貼面處理。側砌窗臺可做水泥砂漿勾縫的清水窗臺。窗臺表面應做一定排水坡度,并應注意抹灰與窗下檻的交接處理,防止雨水向室內(nèi)滲入。挑窗臺下做滴水槽或斜抹水泥砂漿,引導雨水垂直下落不致影響窗臺下的墻體。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門垛、壁柱構造門垛寬度同墻厚,門垛長度一般為120mm或240mm(不計灰縫)。墻體受到集中荷載或墻體過長(如240mm厚,長超過6m)時,應增設壁柱。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勒腳勒腳定義:墻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況下,其高度為室內(nèi)地坪與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設計要求:對勒腳處的外墻面應該用強度較高、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進行保護。為杜絕地下潮氣對墻身的影響,砌體墻應該在勒腳處設置防潮層。砌體墻勒腳處外墻面處理水泥砂漿粉刷石材類貼面材料貼面天然石材砌筑水平防潮層原理及構造做法墻身水平防潮層的構造做法防水砂漿防潮層,采用1:2水泥砂漿加3%~5%防水劑,厚度為20~25mm或用防水砂漿砌三匹磚作防潮層。
細石混凝土防潮層,采用60mm厚的細石混凝土帶,內(nèi)配3φ6(φ8)鋼筋,其防潮性能好。
油氈防潮層,抹20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鋪一氈二油。如果墻腳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條石或混凝土等),或設有鋼筋混凝土地圈梁時,可以不設防潮層。垂直防潮層原理及構造做法1:3水泥砂漿找平后做防水涂料或貼防水卷材用防水砂漿抹面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3.2.2~3.2.3散水和明溝為保護墻基不受雨水的侵蝕,常在外墻四周將地面做成向外傾斜的排水坡面,稱散水。明溝:在外墻四周做小溝,將通過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組織地導向地下集水口,而流入下水道。散水油膏嵌縫明溝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防火墻構造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防火墻構造耐火極限不低于3.0h;直接設在基礎或鋼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出不燃燒體屋面≮400mm;高出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屋面≮500mm。當屋頂承重構件為耐火極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燒體時,防火墻(包括縱向防火墻)可直接砌至屋面基層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防火墻上不應開設門窗洞口,如必須開設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窗,并應能自動關閉;3.2砌體墻的基本構造防火墻上不應設排氣道,必須設時,兩側的墻厚≮120mm;防火墻不應設在建筑物的轉角處,否則內(nèi)轉角兩側的門窗洞口的水平距離≮4m。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最近距離≮2m。設耐火極限為0.5h以上的非燃燒固定扇的采光窗時不受此限制。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隔墻與隔斷(非承重構件)的主要功能是分隔空間。隔墻:都是到頂?shù)?,使其既能在較大程度上限定空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隔聲、遮擋視線等要求;隔墻一般一經(jīng)設置往往具有不可變動性。隔斷:大多都不到頂,即使是到頂?shù)母魯?,在隔聲、遮擋視線等方面也并無要求;隔斷在分隔空間上較靈活,有的則比較容易移動和拆裝,可在必要時,使分隔的相鄰空間連通。隔斷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隔墻分類(根據(jù)構成方式):隔墻塊材隔墻普通磚隔墻砌塊隔墻輕質隔墻立筋類隔墻條板類隔墻活動隔墻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普通磚隔墻分類:普通磚隔墻有半磚(120mm)和1/4磚(60mm)。主要構造要求:砌筑砂漿宜>M5.0;一般沿高度每隔0.5m砌入2φ4,或每隔1.2~1.5m設一道30~50厚的水泥砂漿層,內(nèi)放2φ6。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立筋類隔墻面板本身不具有必要的剛度,難以自立成墻,需要先制作一個骨架,再在其表面覆蓋面板。骨架(統(tǒng)稱為龍骨或墻筋):材料可以是木材和金屬等,構成分為上檻、下檻、縱筋(豎筋)、橫筋和斜撐。面板:材料可以是膠合板、紙面石膏板、硅鈣板、塑鋁板、纖維水泥板等。木龍骨立筋隔墻輕鋼龍骨立筋隔墻立筋類隔墻:骨架石膏板面板立筋隔墻金屬面板立筋隔墻立筋類隔墻:面層立筋類隔墻龍骨構成安裝順序:先安裝沿地、沿頂龍骨、再安裝兩側的縱筋,接下來是中間的縱筋和橫筋。沿頂龍骨橫筋縱筋橫筋沿地龍骨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隔墻構造示意隔墻平面緊固件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隔墻構造示意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立條板隔墻材料是具有一定厚度和剛度的條形板材,安裝時不需要內(nèi)骨架來支撐。常用材料為水泥玻纖空心條板(GRC板)、空心加強石膏板條板、內(nèi)置發(fā)泡材料或復合蜂窩板的彩鋼板等。板材隔墻工程實例水泥玻纖空心條板(GRC條板)3.3輕質內(nèi)隔墻、隔斷的基本構造活動隔墻:活動隔墻可分為拼裝式、滑動式、折疊式、懸吊式、卷簾式和起落式等多種形式。其主體部分的制作工藝可以參照門扇的做法。活動隔墻玻璃磚內(nèi)隔墻相關建筑構造圖集《內(nèi)隔墻建筑構造》圖集《加氣混凝土隔墻板建筑構造》圖集《紙面石膏板隔墻建筑構造》圖集《輕鋼龍骨內(nèi)隔墻建筑構造》圖集等等3.4非承重外墻板及幕墻的基本構造3.4.1常用非承重外墻板基本構造類型單一材料外墻板輕質隔墻復合型外墻板基層墻板與防水保溫等功能性材料復合基層墻板與裝飾面板等分層制作安裝3.4非承重外墻板及幕墻的基本構造3.4.2幕墻構造幕墻分類(按構造方式)幕墻有框式幕墻點式幕墻全玻式幕墻豎框式幕墻橫框式幕墻框格式幕墻隱框式幕墻有框式幕墻豎框式橫框式有框式幕墻框格式隱框式有框式幕墻
構造組成鋁合金邊框工程實例有框式幕墻的構造組成金屬邊框:可用鋁合金、銅合金、不銹鋼等型材做成。玻璃:通常選擇熱工性能好,抗沖擊能力強的鋼化玻璃、吸熱玻璃、鏡面反射玻璃、中空玻璃等。連接固定件:在幕墻及主體結構之間以及幕墻元件與元件之間起連接固定作用。有框式幕墻的構造組成(續(xù))裝修件:包括后襯板(墻)、扣蓋件及窗臺、樓地面、踢腳、頂棚等構部件,起密閉、裝修、防護等作用。密縫材:有密封膏、密封帶、壓縮密封件等,起密閉、防水、保溫、絕熱等作用。此外,還有窗臺板,壓頂板,泛水,防止凝結水和變形縫等專用件。幕墻骨架與主體的連接件豎向骨架與樓板的連接豎向骨架與梁(或柱)的連接幕墻連接
節(jié)點構造大樣豎向骨架與
橫向骨架的連接豎向骨架與橫向骨架的連接點式玻璃幕墻點式幕墻玻璃上穿孔的方法,用金屬爪來固定玻璃,多數(shù)用于需要大片通透效果的情況。點式幕墻點式幕墻
節(jié)點實例點式幕墻點式玻璃幕墻的“爪”形連接件駁接爪
點式玻璃幕墻的“爪”形連接件駁接頭
全玻式幕墻不同材料的幕墻玻璃幕墻與石材幕墻金屬幕墻第4篇建筑構造第4章墻及樓地面面層學習目標熟悉面層的作用和分類掌握粉刷類面層具體構造掌握粘貼類面層具體構造熟悉釘掛類面層施工工藝熟悉裱糊類面層施工工藝面層的作用和分類主要作用:是對建筑物和建筑構件進行保護,并起到美觀的作用。分類(按照施工工藝):面層分類粉刷類粘貼類釘掛類裱糊類4.1粉刷類面層粉刷類面層(抹灰類):用砂漿在現(xiàn)場對基層反復大面積的涂抹修整,得到大致平整的表面,然后再進行表層加工和處理的工藝。粉刷類面層一般包括:面層、中層、底層。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1 Knowing me,knowing you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一英語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冊
- Unit2 What is your hobby?Lesson 7(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英語六年級上冊001
- 2025合同模板股東協(xié)議 范本
- 25《憶讀書》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8空氣和我們的生活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三年級上冊教科版
- 遼寧新風系統(tǒng)施工方案
- 8 網(wǎng)絡新世界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高空連廊除銹刷漆施工方案
- Unit 3 Asking the way(說課稿)-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下冊
- 修理廠與公司車合同范例
- 遼寧省撫順五十中學2024屆中考化學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創(chuàng)新班數(shù)學試題真題(答案詳解)
-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考(專升本)大學政治考試真題含解析
- 網(wǎng)絡安全與制造業(yè)
- 中考數(shù)學考點集訓分類訓練10 二次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含答案)
- 煤礦復工復產(chǎn)培訓課件
- 三年級上冊口算題卡每日一練
- 心肺復蘇 視頻
- 《性激素臨床應用》課件
- 項目式學習指導手冊:每個教師都能做PB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