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_第1頁
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_第2頁
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_第3頁
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_第4頁
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山東省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考試自測題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5題)1.不依賴文化和知識背景,主要用于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是()。

A.晶體智力B.流體智力C.經驗智力D.情境智力

2.我國現行中考、高考制度所體現的主要評價方式是()

A.診斷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終結性評價D.多元性評價

3.基本的情緒分類可以將情緒分為四種,下列哪一個不屬于基本的情緒分類()

A.快樂B.悲哀C.憤怒D.嫉妒

4.人在智力活動中認識、探求和維護真理的需要是否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是()

A.情緒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

5.規(guī)定不準男女同校,輕視女子教育,體現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點的現代學制是()

A.壬寅學制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戌學制

6.當前我國教育方針中明確規(guī)定的教育目的是()。

A.培養(yǎng)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B.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C.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D.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7.思維的最基本過程是()

A.分析、比較B.分析、綜合C.綜合、抽象D.分析、抽象

8.我國第一部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楊賢江的()。

A.《普通教育學》B.《新教育大綱》C.《論共產主義教育》D.《教育過程》

9.第一次提出普及義務教育的社會是()

A.奴隸社會B.資本主義社會C.封建社會D.社會主義社會

10.“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了哪種因素對人發(fā)展的影響?()

A.遺傳B.環(huán)境C.教育D.社會活動

11.注意除了具有選擇功能、保持功能外,還有()

A.代替功能B.預見功能C.激勵功能D.調節(jié)與監(jiān)督功能

12.決定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經濟制度B.生產力水平C.民族文化傳統(tǒng)D.人口結構

13.在觀察過程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所體現的觀察品質是

A.精確性B.系統(tǒng)性C.客觀性D.敏銳性

14.課程計劃的首要問題是()

A.學科開設順序B.教學時數C.課程設置D.學年編制

15.下列關于練習和動作技能進步之問關系的描述,錯誤的是()。

A.總趨勢是隨練習次數增加,動作技能的速度和準確性提高

B.練習到一定時期,會出現技能進步暫時停止的現象

C.由于練習方式不同,學習同一技能的進步也不同

D.所有技能在練習初期進步都是緩慢的,以后逐漸加快

16.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錯誤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

A.獨立性B.繼承性C.社會性D.永恒性

17.我國古代教育文獻《學記)中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這反映出的教學原則是

A.因材施教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鞏固性原則D.啟發(fā)性原則

18.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yǎng)各種技能和技巧的教學方法是()

A.實驗法B.實習作業(yè)法C.練習法D.實踐活動法

19.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屬于()

A.程序記憶B.情景記憶C.內隱記憶D.陳述記憶

20.學習“圓的初步認識”時,老師設計了一個情景問題:如果我們班的同學在操場上玩一個游戲——搶紅旗。我把一面小紅旗插在場地上,口令發(fā)出后,大家一起去奪紅旗,全班同學該怎樣站位才最為公平合理呢?這個問題的設計體現了哪一教學原則?()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B.鞏固性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循序漸進原則

21.集體輿論是指()

A.集體中占優(yōu)勢的為大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

B.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論和意見

C.集體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論和意見

D.集體中優(yōu)秀分子的言論和意見

22.小學階段設置課程的特點是()

A.分科課程為主B.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C.綜合課程為主D.活動和理論相結合的課程

23.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者是

A.赫爾巴特B.培根C.康德D.夸美紐斯

24.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稱為()。

A.教育規(guī)律B.教育法規(guī)C.教育原則D.教育政策

25.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機構D.教育功能

二、判斷題(8題)26.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同步進行。

A.正確B.錯誤

27.社會需要是確立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據。

A.正確B.錯誤

28.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短時記憶,它是記憶系統(tǒng)的開始階段。

A.正確B.錯誤

29.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勢必會降低學生的主體地位。

A.正確B.錯誤

30.課程計劃是規(guī)定各科知識的深度、廣度和結構的指導性文件。

A.正確B.錯誤

31.只要能教好書就是一名好教師。

A.正確B.錯誤

32.感覺的適應與感受性的變化密切相關。

A.正確B.錯誤

33.幻想是指與個人愿望相聯(lián)系,并指向于未來的想象。

A.正確B.錯誤

三、填空題(2題)34.____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yè)

35.教育活動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___之間的矛盾

四、簡答題(10題)36.簡述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guī)律。

37.簡述引起和維持隨意注意的原因。

38.教師勞動創(chuàng)造性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39.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40.如何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與控制?

41.教學的基本任務有哪些?

42.依據有關的學習動機理論,提出在日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一些具體措施。

43.結合教學實例論述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

44.教育相對獨立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45.簡述考試焦慮的危害及矯正方法。

參考答案

1.B流體智力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即對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識、記憶、理解等能力。流體智力的特征是對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準確的反應以判斷其彼此間的關系。

2.C終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結束時進行的教學評價,主要用于評定在一學期、一學年或某個學習課題結束時,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判斷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這種評價的目的在于給學生劃分等級。我國現行中考、高考制度所體現的就是終結性評價。

3.D根據主體與客體之間需求關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緒劃分為“快樂、悲哀、憤怒、恐懼”四種基本形式。

4.C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動中,認識和評價事物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例如,人們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時所表現的求知欲、認識興趣和好奇心、發(fā)現問題的驚奇感、問題解決的喜悅感、為真理獻身的自豪感、問題不解的苦悶感等。

5.B癸卯學制明文規(guī)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明顯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另外,它還規(guī)定不許男女同校,輕視女子教育,體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

6.D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基本點: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使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7.B思維的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比較與歸類、抽象與概括、系統(tǒng)化與具體化。其中,分析與綜合是思維的最基本的過程,其他過程都是由此派生出來的

8.B

9.B現代生產需要擴大教育范圍,工人階級為爭取教育的權利進行了不懈的斗爭,這一切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第一次提出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問題。

10.B

11.D

12.B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目的,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育內容,制約著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制約著學校結構,制約著教學方法手段、組織形式。

13.C觀察的品質包括觀察的目的性、觀察的客觀性、觀察的精細性、觀察的敏銳性。其中,觀察的客觀性是指善于實事求是地去知覺事物的品質。

14.C暫無解析

15.D練習成績一般來說是逐步提高的,但由于練習內容的性質和難易不同,練習方法不同,練習進步的情況不盡相同,表現在練習曲線上既有共同的趨勢,又有個別差異。并不是所有技能在練習初期進步都比較緩慢,以后才逐漸加快的。故D項錯誤。

16.C教育的生物起源說把教育的起源歸為動物的本能行為,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質,掩蓋了剝削階級教育的階級實質,是不科學的觀點。

17.B題干引文的意思是,如果教學不按一定順序而雜亂無章地進行,學生就會頭腦混亂而沒有收獲。這里體現了循序漸進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感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提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發(fā)展。

18.C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各種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它是中小學各科教學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

19.D陳述性記憶處理陳述性知識,即事實類信息,包括字詞、定義、人名和概念等。學生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即屬于陳述性記憶。

20.C

21.A暫無解析

22.C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設置的特點有: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等。

23.B英國哲學家培根作為近代實驗科學的鼻祖,提出歸納法,為教育學的發(fā)展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主的學科提了出來。

24.A

25.A教育目的規(guī)定了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是培養(yǎng)人的質量規(guī)格標準,是對受教育者的總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終是圍繞教育目的這個核心展開的。

26.B教育受社會發(fā)展制約,但也具有相對獨立性。其獨立性表現之一,就是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發(fā)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經濟水平。

27.B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依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價值作出選擇時所持的一種傾向。馬克思在《資本論》等著作中闌述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學說,這一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教育目的的確立也受社會生產力制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體,社會生產方式是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據。教育為社會服務,是通過培養(yǎng)人來實現的,所以人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確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據。

28.B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憶叫感覺記憶或瞬時記憶,它是記憶系統(tǒng)的開始階段。

29.B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學中要主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學生指明方向,教導學生學習的方向性。貫徹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tǒng)一的教學規(guī)律,必須注意兩個問題。在教學中,既不能只重視教師的作用,認為學生只要服從教師,就能學到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強調學生的作用,使學生陷人盲目探索狀態(tài),學不到系統(tǒng)的知識,要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0.A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規(guī)定了各學科知識的深度、廣度和結構。

31.B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具體任務是: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關懷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關心學生的生活。

32.A由于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xù)作用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33.A幻想是指與個人愿望相聯(lián)系,并指向未來的想象?;孟胧莿?chuàng)造想象的一種特殊形式。

34.義務教育

35.受教育者和教育內容

36.(1)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大量的接受間接經驗,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通過直接經驗來獲?。?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認識主要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學習和繼承人類已有的認識成果,主要是書本知識;(3)學生以書本知識學習為主是個提高效率的過程;(4)書本知識學習要和直接經驗相結合。

37.(1)對活動目的和任務的理解。(2)對興趣的依存性。(3)對活動的合理組織。(4)個性特點。

38.教師勞動的創(chuàng)造性從總體上來講,主要表現在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規(guī)律。具體表現在:首先表現在因材施教。其次,表現在對教育,教學,方法的運用等的不斷更新。再次,表現在教的“教育機智”。

39.(1)加強科學思維方法論的訓練(2)運用啟發(fā)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加強言語交流訓練(4)發(fā)揮定勢的積極作用(5)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能力

40.(1)覺知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2)轉移自己的注意;(3)合理宣泄負面情緒;(4)主動運用語言控制自己的情緒。

41.(1)傳授與學習科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2)發(fā)展學生的智能,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體力,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4)發(fā)展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心理品質。

42.(1)利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新穎性,引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直接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利用電教手段,采用游戲、模擬等方式。(2)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認識興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講授內容之前,提出與課文有關的一些問題,以引起好奇心,是激發(fā)學生認識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即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造成一種不協(xié)調、一種懸念,從而引發(fā)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愿望。(3)根據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不同難度的任務所需要的動機強度不同,對于簡單的任務,需要較高的動機強度;對于困難的任務,則需要較低的動機強度。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旨在促進學生能力和技能的發(fā)展,因而中等難度水平的任務是有益的。(4)充分利用反饋信息,有效進行獎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進度、成績以及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成效,以便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通過反饋知道缺點或錯誤,可以及時糾正。表揚鼓勵比批評能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兒童產生成就感,后者則會挫傷兒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合理設置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競賽中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功的需要特別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大加強,但要注意減弱競賽的消極因素。(6)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進學生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