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松江區(qū)一模歷史卷_第1頁
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松江區(qū)一模歷史卷_第2頁
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松江區(qū)一模歷史卷_第3頁
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松江區(qū)一模歷史卷_第4頁
2018年學年第一學期松江區(qū)一模歷史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松江區(qū)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控試卷高三歷史〔滿分100分,完卷時間60分鐘2018.1考生注意:1.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涂或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題前,務必在答題紙上填寫準考證號和姓名。3.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選擇題〔共40分,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右側圖片可作為研究哪一歷史時期的直接證據(jù)A.夏朝 B.商朝C.西周 D.秦朝2.觀察下圖,其反映的制度是A.方國聯(lián)盟 B.禮樂制度 C.封邦建國 D.郡國并行制3."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此對聯(lián)歌頌的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是A.劉秀 B.曹操 C.孫權 D.諸葛亮4."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長官討論軍國大政,平衡互制、協(xié)調共濟"的機構是A.御史臺 B.政事堂C.內閣 D.軍機處5.右側李白《少年行之二》詩中描繪的充滿"萬國衣冠,胡風洋溢"的城市是A.長安B.東京C.臨安D.大都6."澶淵之盟、靖康之變、XX和議、榷場"等歷史事件,所反映的主題可概括為A.天朝上國的盛世繁華 B.金戈鐵馬的交匯C.夢回千年的盛世華章 D.爭鳴與爭雄的時代7.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完成于A.三國 B.南朝 C.唐末 D.南宋8.下列示意圖中,乾隆帝設立伊犁將軍的地理方位是A.① B.② C.③ D.④9.以下示意圖中"?"處應填入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戰(zhàn)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0.在晚清,開始改變中國長期以來形成的"理藩"、"朝貢"概念的政府機構是A.理藩院 B.宣政院C.總理衙門 D.外務部〔第12題11.代表19世紀末中國思想潮流的報刊是〔第12題12.右側史學著作的敘事對象是A.洋務運動B.百日維新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3.觀察右側某一歷史事件形勢圖,其發(fā)生在A.武昌B.北京C.上海D.XX14.1928年6月,XX國民政府發(fā)起改訂新約運動。此舉是為了收回哪一條約開始喪失的主權A.《XX條約》 B.《天津條約》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15.1927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隨后開辟的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位于A.XX B.XXC.大別山 D.井岡山16.右圖為2017年12月13日在XX舉行的國家重大活動,該活動所紀念的歷史事件距今A.60年B.70年C.80年D.90年17.概括下列時間序列對應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哪一歷史時期A.國民革命時期B.土地革命時期C.抗日戰(zhàn)爭時期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8.右圖是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代表步入大會會場的歷史場景。該會議A.通過了《共同綱領》B.決定開展土地改革C.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D.準備實施一化三改造19.1978年,XX小崗農民苦干一年,1979年的糧食產量相當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總和。這得益于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C.大躍進運動 D.包產到戶,包干到戶20."和解改變了雙方1949年后互不往來的狀態(tài),拓寬了世界和平的愿望。""和解"具體是指A.提出萬隆精神 B.重返聯(lián)合國C.尼克松訪華 D.加入WTO二、綜合分析題〔60分<一>古代史家與思想家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具有突出成就的思想家與史學家代有迭出,并與其言論交相輝映。<14分>21.將下列人物與所在的朝代進行匹配?!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7分=1\*GB3①司馬光=2\*GB3②章學誠=3\*GB3③司馬遷=4\*GB3④朱熹=5\*GB3⑤孔子=6\*GB3⑥劉知畿=7\*GB3⑦董仲舒朝代人物東周西漢唐朝宋朝清朝22.請將下列人物與其代表言論進行匹配?!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7分人物言論=1\*GB3①孔子A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2\*GB3②董仲舒B善惡必書,斯為實錄=3\*GB3③司馬遷C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4\*GB3④劉知畿D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5\*GB3⑤司馬光E已所不欲勿施于人=6\*GB3⑥朱熹F罷黜百家獨尊儒術=7\*GB3⑦章學誠G存天理滅人欲〔二他者眼中的中國與新大陸歷史猶如分光鏡,不同時代或不同國度的"他者",看待歷史現(xiàn)象與事件別有感知。<21分>材料一:利瑪竇:"中華帝國的領導者是一個具有哲人王的素質的皇帝,……既是人民的統(tǒng)治者又是人民的教師。中國社會,……開創(chuàng)了一種卓有成效的考試制度,為國家管理與公共事務遴選優(yōu)秀的人才。"——轉引自周寧《禮教烏托邦》材料二:——梁啟超《新大陸游記》1903年23.對研究兩位歷史人物的思想來說,兩則材料中,屬于直接證據(jù)是材料,屬于間接證據(jù)的是材料。材料二中,屬于歷史敘事的是,屬于歷史解釋的是?!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8分24.材料二中梁啟超筆下的英國議會和美國議會有何不同?〔4分25.結合材料一,你認為利瑪竇筆下的中國形象如何?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分〔三新文化運動是什么陳獨秀在1920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七卷第五號上發(fā)表了《新文化運動是什么》一文,以下是此文的選摘。我們要改去從前的錯誤,不但應該提倡自然科學,并且研究、說明一切學問<國故也包括在內>,都應該嚴守科學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烏煙瘴氣的妄想、胡說。我們不滿意于舊道德。是因為孝弟底范圍太狹了。說什么愛有等差,施及親始,未免太猾頭了。就是達到他們人人親其親長其長的理想世界,那時社會的紛爭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現(xiàn)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弟擴充為全社會的友愛。通俗易解是新文學底一種要素,不是全體要素?,F(xiàn)在歡迎白話文的人,大半只因他通俗易解;主張白話文的人,也有許多只注意通俗易解。文學、美術、音樂都是人類最高心境底表現(xiàn),白話文若是只以通俗易解為止境,不注意文學的價值,那便只能算是通俗文,不配說是新文學,這也是新文化運動中一件容易誤解的事。新文化運動要注重創(chuàng)造的精神。創(chuàng)造就是進化,世界上不斷的進化只是不斷的創(chuàng)造,離開創(chuàng)造便沒有進化了。我們不但對于舊文化不滿足,對新文化也要不滿足才好;不但對于東方文化不滿足,對于西洋文化也要不滿足才好,不滿足才有創(chuàng)造的馀〔余地。問題:26.提煉材料中陳獨秀所闡述的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分27.陳獨秀寫這篇文章時的國際國內背景如何?〔4分28.你如何理解此材料中陳獨秀的思想認識?〔15分高三歷史參考答案2017.12一、選擇題〔共40分,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345678910BCDBABDBBC11121314151617181920ACAADCDADC二、綜合分析題〔60分<一>古代史家與思想家21.將下列人物與所在的朝代進行匹配?!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7分朝代人物東周=5\*GB3⑤西漢=3\*GB3③=7\*GB3⑦唐朝=6\*GB3⑥宋朝=4\*GB3④=1\*GB3①清朝=2\*GB3②22.請將下列人物與其代表言論進行匹配?!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7分A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5B善惡必書,斯為實錄4C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7D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3E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F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G存天理滅人欲6〔二他者眼中的中國與新大陸23.對研究兩位歷史人物的思想來說,兩則材料中,屬于直接證據(jù)是材料材料二,屬于間接證據(jù)的是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中,屬于歷史敘事的是,屬于歷史解釋的是?!舱?zhí)顚憯?shù)字序號〔8分24.材料二中梁啟超筆下的英國議會和美國議會有何不同?〔4分英國:國王與議會一體,具有立法權;王在法下、權在議會?!?分美國:國會擁有立法權,總統(tǒng)只有行政權;總統(tǒng)和政府官員無權提出立法?!?分25.結合材料一,你認為利瑪竇筆下的中國形象如何?你是否同意并說明理由?!?分美化和憧憬。認為中國皇帝是內圣而外王的化身,即擁有極高的道德水準以后掌握極大的權力??婆e制是一個偉大而有效的考試制度?!?分不完全同意?!?分利瑪竇筆下的中國形象不完全是中國歷史的真實再現(xiàn),而是一種文化利用?!?分中國作為一種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皇帝確實是人民的統(tǒng)治者,但是未必都是儒家學說熏染下的仁者形象,其基本的執(zhí)政原則大致都是"外儒而內法"。中國的科舉制通過考試成績確實可以選拔出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但它有個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并在后來愈加走向僵化?!?分〔三新文化運動是什么26.提倡自然科學知識,更要提倡科學方法與創(chuàng)造精神?!?分提倡友愛全社會的新道德,反對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的舊道德?!?分提倡白話文與新文學,注重新文學的文學價值?!?分27.國際: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代表的西方工業(yè)文明沒落?!?分國內:北洋政府統(tǒng)治時期,軍閥割據(jù)、政局混亂;中西文化大論戰(zhàn)?!?分28.本題采用分項評分法。評分要素是:觀點、史實與材料、論述、組織。評分項一:觀點:〔2分水平1:對陳獨秀的思想認識沒有明確的理解和觀點;水平2:僅就某幾句話或某段材料得出觀點和結論。如:新文學不僅要通俗易懂,也要有文學價值?!?分水平3:能將全部三段材料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并得出結論?!?分評分項二:史實與材料〔5分水平1:沒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學知識〔0分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學史實和知識〔1-3分水平3:能在所學知識與材料信息間建立聯(lián)系,史實充分。〔5分評分項二:論述〔6分水平1:回避問題、論述不相關內容?!?分水平2:史實、觀點、論證三者不盡一致,邏輯跳躍、混亂?!?分水平3:史實、觀點、論證三者一致,邏輯合理、清晰〔6分評分項二:組織〔2分水平1:僅羅列史實或材料原文?!?分水平2:敘述連貫通順、有條理?!?分水平3:敘述段落分明、結構完整〔2分隨著中西文化大論戰(zhàn)的開展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朝夕瞬變的中外歷史發(fā)展也推動著陳獨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首倡人與主將,他對"新文化運動是什么"的理解不單單只停留于為民主友愛的新道德、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與新文學搖旗吶喊,他更注重宣揚新文化運動在面對舊文化甚至西洋文化時的理性態(tài)度、科學方法與創(chuàng)造精神。首先,盡管經過了一戰(zhàn)的沖擊,西方文明在時人眼中的燈光黯淡,但是陳獨秀保持著理性和冷靜的思考,他認為提倡科學不僅僅是提倡西方自然科學的知識、公理、定律,更要堅守科學的理性精神,用科學的方法來從事學問,以科學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和思考問題,這樣才不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妄想和胡說。其次,隨著中西文化大論戰(zhàn)的如火如荼地推進和深入,陳獨秀認為批判舊道德并非因為舊道德毫無意義,而是他認為舊道德的仁義孝悌觀念所觀照的對象太狹隘了,僅限于家庭、親情層面,而現(xiàn)代的道德應該將其擴展到全社會的友愛上去。另外,他認為提倡白話文和新文學,也并非只是因為白話文較文言文更通俗易懂,而是新文學更應該發(fā)揮其文學價值,關注文學之為文學的根本內涵。最為重要的是,陳獨秀對于新文化運動不再是簡單貼出"民主"與"科學"的符號與標簽,而是更為深刻地意識到了"創(chuàng)造"或者說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認為新文化運動要注重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是批判性的、懷疑性的,它相信進步和進化,它批判中國舊文化的同時也對時興的新文化——西方文化并不滿足,只有不滿足才能不斷去批判,只有批判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只有創(chuàng)造才能進步。新文化運動反映出民國初年的先進知識分子對于中國現(xiàn)實的失望與不滿,他們希望宣揚民主與科學的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