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地理課件)_第1頁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地理課件)_第2頁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地理課件)_第3頁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地理課件)_第4頁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地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旅游區(qū)概述導入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淀,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λ固氐孛苍谥袊植甲顝V,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區(q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本區(qū)地貌類型多樣,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氣候溫暖濕潤,動植物資源豐富,少數(shù)民族聚居,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目錄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一、云南省云南省簡稱“云”或“滇”,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北回歸線橫貫南部,總面積39.4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1%。

一、云南省云南屬山地高原地形,其中,1000~3500米中海拔區(qū)域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7.21%,云南省絕大部分區(qū)域均位于中海拔區(qū)域。25°坡度以下區(qū)域占國土面積的56.46%,從地貌類型看,平原、臺地、丘陵、山地面積分別占國土面積的4.85%、1.55%、4.96%、88.64%。

古人用“彩云南現(xiàn)”來遙指這片神秘的云嶺高原,在這塊紅土高原上,有四季如春的昆明,有古南詔大理,有神秘圣境香格里拉,有充滿柔軟時光的麗江,這里絢麗斑斕的多民族文化給了它神秘多彩的無限魅力。行走云南,一線牽起七彩旅途!一、云南省二、貴州省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云貴高原。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民族眾多、資源富集、發(fā)展?jié)摿薮蟮氖》荨H|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總面積為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8%。

二、貴州省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fā)育最典型的地區(qū)之一,有最為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二、貴州省貴州風景如畫、秀麗古樸,著名景點有黃果樹瀑布、赤水丹霞、織金洞、紅楓湖景區(qū)、梵凈山、遵義會址等。二、貴州省黃果樹瀑布赤水丹霞織金洞紅楓湖景區(qū)梵凈山遵義會址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桂”,地處祖國南疆,是中國5個自治區(qū)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界廣東,南臨北部灣并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云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是中國大西南物資的重要進出口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壯族人口約占全區(qū)總人口的1/3,占全國壯族人口的95%。

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臺階中的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南臨北部灣海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向東南傾斜狀。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最負盛名的旅游資源是桂林山水,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此外,秦代興安運河——靈渠,千古之謎的崇左市寧明縣花山崖壁畫,熱帶秀美的北海銀灘,獨特的民俗風情等也吸引著國內外旅游者。三、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桂林目錄桂林簡介象山景區(qū)漓江山水一、桂林簡介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處“湘西走廊”南端的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桂林是世界著名風景游覽城市、萬年智慧圣地,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對外開放國際旅游城市、全國旅游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行區(qū)和國際旅游綜合交通樞紐。一、桂林簡介象山景區(qū)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三座山相距不過兩三千米,瀕臨漓江,半枕陸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華。二、象山景區(qū)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象鼻山位于桂林市東南漓江西岸,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水的巨象而得名。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征,桂林市乃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地方產品多以象鼻山作為標記。二、象山景區(qū)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有一個卷篷式的半圓大洞,每當月明之夜,與江中的倒影,正好合成一個大圓形,如一輪明月靜浮水上,故稱“水月洞”。二、象山景區(qū)象鼻山與穿山、塔山分布漓江兩岸,構成美麗的“三山景色”。穿山月巖與象鼻山的水月洞遠近相映,呈現(xiàn)“漓江雙月”的奇景。二、象山景區(qū)象鼻山穿山塔山三、漓江山水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新版人民幣20元的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漓江發(fā)源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嶺貓兒山,流經(jīng)桂林、陽朔,至樂平縣恭城河口,全程170km,是喀斯特地形發(fā)育最典型的地段,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于萬千齊峰間,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漓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清、奇、巧、變四個字。清,指的是漓江水,一年四季晶瑩透亮,清澈見底。宋人張自明的“癸水(指漓江水)江頭石似浮”,已將它的清亮描寫出來了。三、漓江山水奇,是指漓江的山,奇異峻美,宋代詩人范成大說:“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标愐阍娰澙旖疤幪幊势嬗^”、“足夠一生看”。三、漓江山水巧,是說漓江風景之奇巧。漓江沿途,奇奇怪怪的石山,形象萬千,比擬無窮,摹人擬物。“仙人推磨”、“九牛過江”、“猴子抱西瓜”……無不惟妙惟肖。而石崖上的石紋石色,光怪陸離,絢麗多姿,構成許許多多的畫面,巧奪天工。三、漓江山水變,指的是漓江景致的變化多端。乘船游江,只見兩岸的山,一時孤峰直立,一時奇峰一片,時而山海峰林,時而平疇曠野。只見漓江的水,忽曲忽直,時緩時急,有時波平浪靜,有時浪翻濤滾,銀花飛濺。漓江之景,還隨著季節(jié)、晝夜、早晚、晴雨的不同而變化。三、漓江山水課程總結桂林風景秀麗,有以漓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tài);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洞深,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無一不是中國自然風景的典型代表和經(jīng)典品牌?!扒Х瀛h(huán)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獨有的魅力。

西南喀斯特風光民俗旅游區(qū)大理目錄大理概述大理古城喜洲古鎮(zhèn)大理的風花雪月一、大理概述大理位于中國云南省西部,地處云貴高原與橫斷山脈的結合部位,層巒疊嶂的蒼山、浩淼清碧的洱海,共同組成一幅湖光映山色的壯美畫卷。

二、大理古城談到大理,我們首先來一起領略一下大理古城的魅力。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zhèn)。

二、大理古城古城外有條護城河,城內街道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古城的建筑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的古樸。

二、大理古城五華樓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其歷史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歷史上的五華樓幾次焚毀又幾次重建,走過千年滄?!,F(xiàn)在的五華樓為1998年重新修建的,站在樓上,可俯覽古城風光。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那么,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大理最美的風花雪月四景吧。三、大理的風花雪月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最北端的下關位于埡口,風季時狂風呼嘯穿街掃巷,一出下關,則風煙寥寥,不見稻浪。三、大理的風花雪月洱海最南端的上關,曾經(jīng)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大理府志》記載:“山茶樹高六丈,其質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過閏月則多一瓣,俗以先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三、大理的風花雪月蒼山山勢雄偉,南北長42km,上有十九峰、十八溪,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銀裝素裹璀璨奪目,這便是大理三景蒼山雪。三、大理的風花雪月泛舟洱海,每當皓月當空,蒼山銀峰粼粼閃爍,銀光月色交相輝映,白族漁姑出沒于波光樹影之間,這就是大理四景洱海月。三、大理的風花雪月四、喜洲古鎮(zhèn)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城鎮(zhèn),歷史上的喜洲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