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歷史精品試卷PAGEPAGE1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秦國統(tǒng)治者整合諸子學說,創(chuàng)立一套做官準則。利用儒家道德標準,提倡官員慎言和安貧樂道;利用墨家兼愛學說,倡導官吏要為民除害、慈愛百姓;利用道家思想,告誡官吏在行政中把握做事的分寸等。這有利于()A.澄清吏治鞏固統(tǒng)治 B.推動社會形態(tài)轉變C.強化中央集權意識 D.確立君主絕對權力[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秦國創(chuàng)立的做官準則,對官員要求慎言和安貧樂道、為民除害和慈愛百姓、把握做事的分寸,這些準則都有利于澄清吏治,鞏固統(tǒng)治,A項正確;秦國的做官標準并沒有推動這一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內容,排除B項;秦國的做官準則與加強君主權力的專制主義和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權沒有關系,排除CD項。故選A項。2.漢初逐相位尊權大。漢武帝設中朝尚書參與決策。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政事壹決于光”。東漢光武帝設尚書令、尚書仆射和尚書六名,尚書臺成為新的行政中樞。這種變化()A.擴大了丞相權力 B.加強了君主專制C.削弱了統(tǒng)治基礎 D.打擊了士族地主[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漢代初期丞相地位尊崇權力較大,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參與決策,在東漢時期尚書臺成為行政中樞,皇帝通過中朝和尚書臺削弱了丞相的權力,體現了君主專制的加強,B項正確;丞相為首的外朝在中朝設立后逐漸成為執(zhí)行機構,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排除A項;相權的變化與統(tǒng)治基礎無關,排除C項;削弱丞相權力,中樞權力的轉移,屬于地主階級內部的權力調整,并沒有打擊士族地主,同時西漢時期士族地主尚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3.以圖證史是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某同學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選取了下列三幅圖片,該同學研究的主題是()漢族婦女制作蒸饃和烙餅磚畫北朝穿漢服的貴族婦女南朝穿胡服的宮廷樂隊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與發(fā)展 B.少數民族漢化與封建化進程C.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與影響 D.民族交融與文明互鑒的加強[答案]D[解析]根據圖片“漢族婦女制作蒸饃和烙餅磚畫”“北朝穿漢服的貴族婦女”“南朝穿胡服的宮廷樂隊”可知,這些圖片反映的主題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D項正確;北朝南朝時期沒有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排除A項;只有第二幅圖可以體現少數民族漢化,排除B項;材料圖片主要反映的是民族之間的交融,沒有說明北方游牧民族內遷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4.唐朝時將“官德”納入官員考核,標準為“四善二十七最”,“德、慎、公、勤”四善是對全體官員的品德操行要求。甚至“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當據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賞罰”。這說明唐朝考課制度()A.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關系 B.杜絕了官場吏治腐敗C.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 D.避免了皇帝決策的失誤[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唐朝時將‘官德’納入官員考核四善是對全體官員的品德操行要求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當據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賞罰”可知,唐朝時期,選拔核考核官員,注重品德操行,根據德才進行考核,以決定升降和獎罰,說明唐朝的官員考核有利于提升官員的整體素質,進而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C項正確;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關系,與材料主旨官員考核不符,排除A項;杜絕了官場吏治的腐敗,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避免了皇帝決策的失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5.“慶歷新政”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實踐。宋仁宗開始大力支持,但后來轉變了態(tài)度,最終慶歷新政夭折。宋仁宗轉變態(tài)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大官僚反對,二是忌諱朋黨影響其專制統(tǒng)治。據此可知()A.統(tǒng)治者決策決定了改革成敗 B.改革加劇北宋積貧積弱程度C.官僚意見不統(tǒng)一制約了改革 D.改革失敗因其制度層面缺陷[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宋仁宗轉變態(tài)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大官僚反對,二是忌諱朋黨影響其專制統(tǒng)治”及所學知識可知,變法失敗的原因是:觸犯了大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最高統(tǒng)治者態(tài)度動搖;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本身的缺陷——一切以維護皇權專制為根本出發(fā)點、專斷獨裁等,D項正確;A項“決定了”說法錯誤,排除A項;慶歷新政雖然失敗,但也取得一些成效,B項說法錯誤,也不能從材料中得出,排除B項;C項理解片面,排除C項。故選D項。6.南宋《名公書判清明集》記載:一典當人想在土地典出多年后以原價贖回,而救贖時貨幣已大為匹值,典主不同意,因而成訟。當時法定必須采用紙幣交易,法官胡穎判曰:“法意、人情,實同一體,徇人情而違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庇谑桥袥Q典當人以出典時的銅錢回贖。這說明宋朝司法講求A.天理人情國法兼顧 B.道德觀念左右司法C.重情輕法贏得民心 D.儒法合流引經決獄[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徇人情而違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宋司法審判中既遵守司法審判程序,又兼顧人情關系,這體現了司法實踐中情法兼顧,在司法審判過程中考慮天理人情,國法兼顧,A項正確;B項夸大了道德觀念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情法并重,而不是重情輕法,排除C項;在審判過程中,未涉及借鑒儒家經典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7.下表為廬江古代行政區(qū)劃層級演變表(摘編自《廬江縣志》)。據此可知()時期秦漢魏晉隋唐初期宋元朝明清演變秦置九江郡、廬江郡建安五年,廬江郡又遷治后皖(今懷寧縣)隋以州統(tǒng)縣,廢郡為廬州,置廬江縣,轄潛山龍舒等宋置廬江無為軍,先屬淮南路后屬淮西路屬無為州,后改屬廬州路,隸河南江北行省明隸廬州府,清順治時廬江縣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層級郡縣二級制州、郡、縣三級制州、縣二級制道(路)、州、縣三級制省、路、府州、縣多級制省、府、縣三級制A.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日趨嚴密 B.地方行政效率不斷提高C.中央對地方管理模式固定不變 D.縣級行政級別相對穩(wěn)定[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從秦漢到明清,“縣”作為一級行政區(qū)劃單位一直沿用,相對穩(wěn)定,D項正確;材料主要涉及行政區(qū)劃層級演變,與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關系不大,排除A項;從秦漢到明清,地方行政區(qū)劃層級有時增加,有時減少,且層級數不能完全決定行政效率情況,排除B項;從秦漢到明清,行政區(qū)劃層級不斷變化,而非固定不變,排除C項。故選D項。8.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生前政績卓越,“威柄之操,幾乎震主”,卒致禍發(fā)身后。悲劇發(fā)生后大明帝國也逐漸走向窮途末日,至崇禎朝因社稷之臣匱乏,為其平反“故輔居正,肩勞任怨,功在社稷”。張居正的榮辱變化從側面說明了()A.統(tǒng)治者素養(yǎng)決定了國力的盛衰 B.內閣制存在嚴重的制度性缺陷C.內閣首輔與皇權存在相互制衡 D.歷史對張居正的評價缺乏客觀[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內閣是皇帝的內侍機構,其職權的大小完全取決于皇帝的喜好,其地位和職權為張居正的專權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也是其倒臺的重要原因,這說明內閣制存在嚴重的制度性缺陷,B項正確;統(tǒng)治者的素養(yǎng)會影響國力的盛衰,并不是決定,排除A項;內閣首輔的權力來源于皇權,不能制約皇權,排除C項;材料并不體現歷史對張居正的評價,排除D項。故選B項。9.下表為近代中外軍隊火器列裝情況對比英文名稱中文名稱發(fā)明時間國外裝備時間淮軍裝備時間MartiniHerryrifle馬蒂尼亨利步槍18711871年交付英國使用,1888年之前該槍持續(xù)在一線作戰(zhàn)部隊服役1873~1874Leerilfe李式步槍(零意)18771879年,美國海軍采用,改建后的連發(fā)槍由英國在1888年采用1879mauserMode1871rifle1871式毛瑟步槍18661877年德軍采用,1878年塞爾維亞訂購10萬支1875Catlinggun加特林機槍18621864年美軍開始裝備,后風靡世界1873對比可知()A.中國近代淮軍軍事實力明顯領先世界 B.洋務運動實現了中國軍事上的近代化C.淮軍裝備緊跟世界軍事技術發(fā)展潮流 D.中國近代官吏充分利用工業(yè)革命成果[答案]C[解析]依據表格中淮軍的武器裝備時間可知,處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是緊跟西方發(fā)達國家裝備的時間,這反映了淮軍火器裝備緊跟世界軍事技術潮流,C項正確;中國近代淮軍軍事技術學習西方,不可能領先世界,排除A項;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軍事上的近代化,排除B項;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中外軍隊火器列裝情況對比,沒有體現官吏充分利用工業(yè)革命成果,排除D項。故選C項。10.唐紀扇1904年從漢陽兵工廠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用三年免交房租等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吸引了不少商家前來。又成立商業(yè)協(xié)會,制定“公平競爭,童叟無欺,誠信經營,萬世流芳”的經營宗旨。讓桐蔭鎮(zhèn)(現巢湖市黃麓鎮(zhèn))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業(yè)繁華小鎮(zhèn),這種經營方式非常普遍。由此可見當時()A.清政府開始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 B.中國傳統(tǒng)的商業(yè)模式漸趨近代化C.實業(yè)救國與求富強國落到實處 D.促進了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與繁榮[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唐紀扇辭官回鄉(xiāng)后,以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后又成立商業(yè)協(xié)會,制定經營宗旨,規(guī)范貿易行為,推動了桐蔭鎮(zhèn)商業(yè)貿易的繁榮,并使這種經營方式得以推廣,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商業(yè)的經營模式漸趨近代化,B項正確;清政府開始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是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傳統(tǒng)商業(yè)經營方式的新變化,并未體現落實“求富強國”的內容,排除C項;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早在明朝中后期就已出現,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1.***在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選舉前通過協(xié)商的辦法,各方聯(lián)合提出候選人;利用***的組織和威望,做群眾的工作;在選舉后實行***員退出及增聘黨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證“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實處。邊區(qū)有民主,抗戰(zhàn)有希望,這說明()A中國民主革命已經成功實現轉型 B.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yōu)勢C.###對抗日民主政權探索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抗戰(zhàn)時期,###對民主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在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政治實踐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實踐性,以建立廣泛的、包容各階級各階層的民主參與為中心,集中體現在以普選為基礎的民主選舉實踐和“三三制”的政權建設兩個方面。為了在選舉中也實現“三三制”原則,###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進。如在選舉前通過協(xié)商的方法,各方聯(lián)合提出候選人;在選舉后實行***退出及增聘黨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證“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實處??箲?zhàn)時期中共在根據地的民主實踐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C項正確;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標志,排除A項;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項;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fā)表了《###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式形成,排除D項。故選C項。12.功勛制度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憲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先后有29人獲得“七一勛章”、13人獲得“八一勛章”、9人獲得“共和國勛章”、31人獲得“國家榮譽稱號”、9人獲得“友誼勛章”。從中可以看出當今我國()A.社會風氣得到了根本性好轉 B.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深入人心C.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中國科技各個領域發(fā)展領先世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功勛制度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憲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知,功勛是一種榮譽,涉及精神文明建設,十八大以來,我國有多人獲得功勛榮譽,說明國家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C項正確;根本說法絕對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排除B項;各個領域科技領先世界說法不符事實,排除D項。故選C項。13.朱熹圍繞日常生活而作《家禮》,包括通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五部分,禮儀規(guī)范詳盡細致。強調子輩必須絕對服從父母,不蓄私財,晨昏親省,出入必告,族眾在家族內部必須恭謙守禮。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宣揚的“十誡”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等內容。據此可知()A.東西方都注重社會的倫理教化 B.《家禮》利于社會秩序穩(wěn)定與和諧C.通過宗教倫理來強化控制民眾 D.“十戒”內容繼承了中國儒家倫理[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強調子輩必須絕對服從父母,不蓄私財,晨昏親省,出入必告,族眾在家族內部必須恭謙守禮”,說明中國注重用道德教化進行社會治理,“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宣揚的“十誡”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等內容”,說明西方在信仰基督教同時,也比較注重引導人民對道德價值的判斷,故二者都重視倫理教化,A項正確;《家禮》有利于社會秩序穩(wěn)定,但僅反映材料的一部分,并沒有涉及西方,是片面選項,排除B項;通過宗教倫理來強化控制民眾是西方的社會治理方式,并不體現中國,表述片面,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說中西方文化直接的關聯(lián)性,排除D項。故選A項。14.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雨莎白二世去世,96歲的她在位70年,她是英國歷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國王之一,也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皞髌妗钡囊聋惿锥涝谖黄陂g可以履行的職權是()A.有權提名內閣各部大臣 B.監(jiān)督議會立法和內閣行政C.把控英國最高行政權力 D.形式任命首相,是國家象征[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自從1721年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以后,英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但形式上是國家元首,有權任命首相,D項正確;提名內閣各部大臣是首相的權限,排除A項;1721年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以后,英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英王已經沒有實權,排除B項;1721以后英王已經是虛設的,沒有實權,排除C項。故選D項。15.二戰(zhàn)后,西方對文官制度進行調整。如進行職業(yè)分類、重視專業(yè)技術人員作用、修改文官錄用原則,成立文官學院,對各級行政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此舉旨在()A.提升文官職業(yè)技能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杜絕政黨分肥現象 D.服務于政黨統(tǒng)治[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二戰(zhàn)后西方對文官制度進行調整,尤其重視專業(yè)技術人員并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由此可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文官的專業(yè)知識,進而提高職業(yè)技能,A項正確;題干中強調對文官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客觀上有利于提高一定的行政效率,但其不是目的,排除B項;文官政治與資本主義政黨政治屬于不同的體系,排除C項;文官政治獨立于政黨政治之外,排除D項。故選A項。16.截止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已經舉辦22屆。其中歐洲國家和美國就舉辦了12屆,占比54.5%,亞洲僅兩屆分別由日韓、卡塔爾舉辦。1950年之后的18屆世界杯中,歐洲國家(不包括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和美國舉辦了其中的9屆,占比50%。國際體育賽事也折射出()A.國際體育運動走向分散化 B.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變遷C.歐洲和美國城市功能同化 D.大國國際責任意識的缺失[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已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中,一半都在歐美國家,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都采用西方資本主義模式,經濟發(fā)達,文化相近,可見國際體育賽事也折射出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情況,B項正確;世界杯足球賽集中在歐美國家舉辦,不能體現國際體育運動的分散,排除A項;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只是城市功能之一,僅憑此不能得出歐美城市功能同化,排除C項;世界杯足球賽集中在歐美國家舉辦有其客觀原因,并非因為歐美以外地區(qū)的國家缺乏國際責任意識,排除D項。故選B項。第Ⅱ卷(非選擇題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第17題16分,第18、19、20題各12分,共計52分。17.央視紀錄片《家風》以古代著名家訓為切入口,講述家風形成歷史脈絡,以及一個個家族對傳統(tǒng)美德的執(zhí)著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魏晉時期,門閥大滋頗重家風、家訓,強調“雅有家風,政事規(guī)為”。唐代士人階層編撰家訓的風氣日業(yè),如王方慶《王氏訓誠》,柳琨《誠子孫》,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視為帝王之家的家訓。家訓內容多以“忠孝”救育為主,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宋朝家訓除詩歌、鉈、短文外,還出現了大量專著,首重忠君報國,次則重修身守禮。貴族文人家庭也重視女子教育,(女孝經》(女論語》應運而生。明清時期,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空前繁榮,甚至商賈之家都有家訓。明太祖領布“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的《教民六諭》,成為明朝家訓的指導原則。清朝統(tǒng)治者對明太祖的“六諭”稍作修改,要求鄉(xiāng)約每月宣講。明清家訓重視貞烈觀,以致“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婦孺皆知?!幾孕焐馘\《中國家訓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家訓的特點。分析中國傳統(tǒng)家訓產生的影響。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家訓已經不是以傳統(tǒng)的專著作為支撐門戶的柱子了,而是以家書為主要形式。《曾國藩家書》的節(jié)選: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凡仕宣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左宗棠在給長子孝威的信中說:“試看近時人才,有一從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見庸下?!崩铠櫿略凇妒緝何摹芬恍胖姓f:“(國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諳世事,默守陳法,藏身于文字之間,而卑視工商。豈知世界文明,商業(yè)較重于文字,窺各國之強盛,無獨不然。”——摘編自朱明勛《中國傳統(tǒng)家訓研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家訓的主要變化,并簡析其背景。[答案](1)特點:統(tǒng)治者重視,士大夫積極參與;形式靈活多樣;注重詩書傳家。(任答兩點)

影響:利于儒家思想普及;利于增加家族凝聚力;提高個人道德素養(yǎng);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穩(wěn)定社會秩序。(任答兩點得)(2)變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家書為主;強調經世致用,注重發(fā)展工商業(yè);受西方文明影響。(任答兩點)背景:鴉片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嚴重;近代西方文明的傳入;先進中國人學習西方。(任答兩點)[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根據材料“魏晉時期,門閥大滋頗重家風、家訓”,可知中國古代的家訓統(tǒng)治者重視,士大夫積極參與。根據材料“如王方慶《王氏訓誠》,柳琨《誠子孫》,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視為帝王之家的家訓。”可知中國古代家訓形式靈活多樣。根據材料“家訓內容多以‘忠孝’救育為主,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笨芍袊糯矣栕⒅卦姇鴤骷摇S绊懀焊鶕牧稀凹矣杻热荻嘁浴倚ⅰ扔秊橹?,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笨芍袊糯矣柪谌寮宜枷氲钠占?。根據材料“宋朝家訓除詩歌、鉈、短文外,還出現了大量專著,首重忠君報國,次則重修身守禮。”可知利于增加家族凝聚力,提高個人道德素養(yǎng)。根據材料“明太祖領布‘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的《教民六諭》,成為明朝家訓的指導原則。”可知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穩(wěn)定社會秩序。小問2詳析]變化:根據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家訓已經不是以傳統(tǒng)的專著作為支撐門戶的柱子了,而是以家書為主要形式?!笨芍问蕉鄻?,內容豐富,家書為主。根據材料“(國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諳世事,默守陳法,藏身于文字之間,而卑視工商。豈知世界文明,商業(yè)較重于文字,窺各國之強盛,無獨不然?!笨芍砬鍟r期的家訓受西方文明影響,強調經世致用,注重發(fā)展工商業(yè)。背景: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之際,中國人民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民族困境,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天朝上國被一個西方島國打得一敗涂地,使華夏鄙視遠夷的傳統(tǒng)觀念受到猛烈的沖擊。一些愛國的封建士大夫在嚴峻的現實面前,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外國經濟侵略加劇,國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政局岌岌可危。洋務派看到西方船堅炮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改變現狀。中學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名教;西學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19世紀60~90年代,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旗幟,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培養(yǎng)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在溝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開了窗口。18.工業(yè)革命“發(fā)現”了兒童,也喚醒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有一個壓延鋼廠,名義上的工作日是從早晨6點到晚上5點半。有一個兒童,每星期有4個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點半。另一個9歲兒童有時一連做3班,每班12小時。第三個兒童,10步,每星期有三天都是從早晨6點一直干到夜間12點,在其余幾天干到晚上9點。貧困家庭兒童和童工問題引起了有志之士的擔化。但19世紀中期前,孤兒進難所是照料貧困家庭兒童的一種普遍方式,投會及感善人士通過市立孤兒院、兒童救助站等福利機構對兒童予以拉助?!欢M入20世紀,特別是經濟大莆條的沖擊,傳統(tǒng)的依靠自救與互助被拋舟,政府開始擔青。1035年,美因頒布《社會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對兒童權利的保護。同年實施了面向孤兒,單親家庭或爽能父母家庭兒童的“家庭授助計劃”,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兒童支付津貼,占聯(lián)邦政府財政總支出的50%-79.6%?!獫M小歐《美國兒童福利政策變革與兒童保護制度》(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童工的社會狀況和孤兒救助的主要方式的變化。材料二國際聯(lián)盟1924年通過了《日內瓦兒童權利宜言》,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兒童權利”概念。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提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jié)。195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確立了四項基本原則,即:第一,不歧視原則,第二,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第三,確保兒童生命權、生存權和發(fā)展的權利。第四,尊重兒童意見的原則……西方福利國家規(guī)定:(16歲以前)每個兒童每星期得6.85英鎊津貼。貧困失業(yè)家庭11歲以下兒童每星期得9.60英鎊津貼,可享受免費牛奶、午餐,小學和中學教育免費。未失業(yè)貧困家庭可獲得家庭收入補助?!獑號|平等《西方兒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變及對中國的啟示》(2)根據材料二分析人們對兒童的觀念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請舉例說明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答案](1)狀況:童工使用普遍;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任答一點得)變化:由教會和慈善人士救濟、傳統(tǒng)自救轉變?yōu)檎袚杭訌娬深A;注重立法保護。(任答兩點得)(2)變化:不斷加大對兒童權利關注與保護;從關注生存權到發(fā)展權。(任答一點)舉例:國際聯(lián)合,共同保護;注重立法,規(guī)范保護;納入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發(fā)放出生補助、兒重津貼:實施教育免費等。(任答兩點)[解析](1)狀況:根據材料“有一個兒童,每星期有4個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點半。另一個9歲兒童有時一連做3班,每班12小時。第三個兒童,10歲,每星期有三天都是從早晨6點一直干到夜間12點,在其余幾天干到晚上9點”可知,童工使用普遍,而且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變化:根據材料“19世紀中期前感善人士通過市立孤兒院、兒童救助站等福利機構對兒童予以援助?!欢M入20世紀,特別是經濟大莆條的沖擊,傳統(tǒng)的依靠自救與互助被拋舟,政府開始擔青”可知,由教會和慈善人士救濟、傳統(tǒng)自救轉變?yōu)檎袚桓鶕牧稀懊绹C布《社會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對兒童權利的保護。同年實施了面向孤兒,單親家庭或失能父母家庭兒童的‘家庭授助計劃’,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兒童支付津貼,占聯(lián)邦政府財政總支出的50%-79.6%?!笨芍訌娬深A,并注重立法保護.。(2)變化:根據材料“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提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jié)?!笨芍?,不斷加大對兒童權利關注與保護;根據材料“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確立了四項基本原則,即:第一,不歧視原則;第二,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第三,確保兒童生命權、生存權和發(fā)展的權利;第四,尊重兒童意見的原則?!笨芍?,從關注生存權到發(fā)展權。舉例:結合所學知識,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還包括:國際聯(lián)合,共同保護;注重立法,規(guī)范保護;納入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發(fā)放出生補助、兒重津貼;實施教育免費等。19.“大一統(tǒng)”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觀、民族觀與天下觀,也是歷代統(tǒng)治者國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材料秦漢王朝建立后,“海內為那縣,法令由一統(tǒng)”,大一統(tǒng)從思想觀念轉變?yōu)楝F實。我國歷史上大一統(tǒng)的國家治理表現出四個重要特點:一是國家統(tǒng)一。我國歷史上曾數度出現分裂割據的狀況,但無論怎樣分裂,最終都會走向統(tǒng)一。二是“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過文書律令、官僚行政、考植監(jiān)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維護中央權威。三是郡縣體制??たh體制是中央集權下地方治理體系的概括。歷代思想家、政治家對那縣體制的治理方式表現出高度認同。四是因俗而治。我國歷史上大一統(tǒng)的國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齊劃一,也有高度的靈活性?!靶奁浣滩灰灼渌?,齊其政不易其宜”,適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具體狀況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經驗。歷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其一,創(chuàng)造并長期維護了中華民族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治理體系。其二,形成并不斷豐富完善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一系列治理理念與制度體系。其三,構建并傳承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共同價值觀。摘編自普通高中教科書(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以“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tǒng)與國家治理”為主題,運用中國史的相關史實,自擬論題,并進行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論題:中國古代中央政府歷來注重對地方的管理,以防止地方力量做大。論述:漢武帝時期,通過頒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等措施打擊王國勢力;統(tǒng)一收回鑄幣權,實施鹽鐵官營,削弱了地方對抗中央的財政基礎;實行刺史制度,加強了對地方的監(jiān)察。宋太祖時期,在軍事上強干弱枝,對地方軍事力量進行有效控制。元朝根據犬牙交錯的原則劃分行省區(qū)域,從地理空間上削弱地方割據的可能。明朝設立特務機構,監(jiān)察百官和地方,將一切反叛可能消滅于萌芽之中。清朝平定三藩之亂,以及平定邊患,對地方反叛勢力進行堅決鎮(zhèn)壓。總之,古代中國中央政府只有將地方的行政權、財政權、軍事權等置于中央可控范圍之內,方可抑制地方,集權中央,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社稷安定。(“示例”僅供參考,其他論題只要符合題意,論證合理,可酌情賦分)[解析]本題為開放性題目,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認真閱讀材料信息﹔然后結合古代中國大一統(tǒng)國家治理的相關知識,圍繞“中央政府與地方治理的關系”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再次,結合所學知識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論題”,依據材料說明與所學知識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中央政府歷來注重對地方的管理,以防止地方力量做大”?!瓣U述”,可結合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元明清時期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相關史實等內容加以分析論證。最后得出結論,中國古代的中央政府從行政、財政、兵權等幾個方面對地方加以控制,維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tǒng)一。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84年2月底,我有率參加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起草工作,親歷了它產生的全過程。截止到1981年底,全國共有456家企業(yè)試行了“利改稅”。1983至1984年,在試點的基礎上,我國先后對國有企業(yè)分步進行了以利改稅為核心內容的企業(y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把國家與國營企業(yè)的分配關系通過稅收形式固定下來?!?摘編自謝明干《改革開放口述史》材料二斷中國成立以后,逐漸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983年4月,國務院決定實行利改稅的第一步,即稅利并存制度。在企業(yè)實現利潤中,先征收一定比例的所得稅和地方稅,然后對稅后利潤采取多種形式在國家和企業(yè)之間進行合理分配。1984年10月,中央決定實行第二步利改稅,將國營企業(yè)應當上交國家財政的利潤按11種稅種向國家交稅,稅后利潤歸企業(yè)自己安排使用,從稅利并存逐步過渡到完全的以稅代利。這體現了“國家得大頭,企業(yè)得中頭、個人得小頭”的分配原則,比較好地處理了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摘編自劉佐《國營企業(yè)“利改稅“及其歷史意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背景和作用。(2)分別指出上述兩則材料對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價值。除上述材料外,若要全面研究國企“利改稅”改革還可以補充哪些類型的史料?請至少列出兩種。[答案](1)背景:計劃經濟體制僵化:改革開放逐步展開。作用: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增強企業(yè)活力;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推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任答兩點)(2)價值:材料一是改革者的回憶錄,可直觀地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建立和推行。材料二是學者的研究論著,可用于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政策調整及其背景和作用。史料:文獻史料:報刊、檔案與文書、文集、筆記與書信、賬簿等。圖像史料:圖畫、照片、雕塑等視覺藝術作品。音像史料:錄音、錄像、紀實性影視作品等。[解析][小問1詳析]背景:根據材料“截止到1981年底,全國共有456家企業(yè)試行了‘利改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計劃經濟僵化的體制下國有企業(yè)活力較差,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對國有企業(yè)改革,1984年,國有企業(yè)改革全面展開。作用:根據“逐步把國家與國營企業(yè)的分配關系通過稅收形式固定下來”及所學知識可知通過“利改稅”的措施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進而提高了國有企業(yè)的活力,伴隨著國有企業(yè)活力的提高,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對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起到推動作用。[小問2詳析]價值:材料一摘編自謝明干《改革開放口述史》,謝明干“參加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起草工作,親歷了它產生的全過程”其是改革的親歷者,其回憶錄作為一手史料可直觀地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建立和推行。材料二摘編自劉佐《國營企業(yè)“利改稅“及其歷史意義》,是學者的研究論著,其在充分收集史料的基礎上對于國有企業(yè)“利改稅”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可用于研究我國20世紀80年代國企“利改稅”改革的政策調整及其背景和作用。史料:根據所學史料研習的內容可知兩則材料分別為回憶錄和研究專著,除此之外常用的史料還有文獻史料,如當時的報刊、檔案、賬簿、筆記和書信等,同時也可以結合當時的一些圖像史料,如保留的當時的照片、宣傳畫等藝術作品,音像史料也是研究歷史的一中重要史料,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有了相應的技術基礎如錄音、錄像、影視作品等。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秦國統(tǒng)治者整合諸子學說,創(chuàng)立一套做官準則。利用儒家道德標準,提倡官員慎言和安貧樂道;利用墨家兼愛學說,倡導官吏要為民除害、慈愛百姓;利用道家思想,告誡官吏在行政中把握做事的分寸等。這有利于()A.澄清吏治鞏固統(tǒng)治 B.推動社會形態(tài)轉變C.強化中央集權意識 D.確立君主絕對權力[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秦國創(chuàng)立的做官準則,對官員要求慎言和安貧樂道、為民除害和慈愛百姓、把握做事的分寸,這些準則都有利于澄清吏治,鞏固統(tǒng)治,A項正確;秦國的做官標準并沒有推動這一時期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內容,排除B項;秦國的做官準則與加強君主權力的專制主義和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權沒有關系,排除CD項。故選A項。2.漢初逐相位尊權大。漢武帝設中朝尚書參與決策。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錄尚書事,“政事壹決于光”。東漢光武帝設尚書令、尚書仆射和尚書六名,尚書臺成為新的行政中樞。這種變化()A.擴大了丞相權力 B.加強了君主專制C.削弱了統(tǒng)治基礎 D.打擊了士族地主[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漢代初期丞相地位尊崇權力較大,漢武帝時期設立中朝參與決策,在東漢時期尚書臺成為行政中樞,皇帝通過中朝和尚書臺削弱了丞相的權力,體現了君主專制的加強,B項正確;丞相為首的外朝在中朝設立后逐漸成為執(zhí)行機構,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排除A項;相權的變化與統(tǒng)治基礎無關,排除C項;削弱丞相權力,中樞權力的轉移,屬于地主階級內部的權力調整,并沒有打擊士族地主,同時西漢時期士族地主尚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3.以圖證史是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某同學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選取了下列三幅圖片,該同學研究的主題是()漢族婦女制作蒸饃和烙餅磚畫北朝穿漢服的貴族婦女南朝穿胡服的宮廷樂隊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立與發(fā)展 B.少數民族漢化與封建化進程C.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與影響 D.民族交融與文明互鑒的加強[答案]D[解析]根據圖片“漢族婦女制作蒸饃和烙餅磚畫”“北朝穿漢服的貴族婦女”“南朝穿胡服的宮廷樂隊”可知,這些圖片反映的主題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交融,D項正確;北朝南朝時期沒有建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排除A項;只有第二幅圖可以體現少數民族漢化,排除B項;材料圖片主要反映的是民族之間的交融,沒有說明北方游牧民族內遷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4.唐朝時將“官德”納入官員考核,標準為“四善二十七最”,“德、慎、公、勤”四善是對全體官員的品德操行要求。甚至“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當據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賞罰”。這說明唐朝考課制度()A.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關系 B.杜絕了官場吏治腐敗C.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 D.避免了皇帝決策的失誤[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唐朝時將‘官德’納入官員考核四善是對全體官員的品德操行要求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當據德才,考定等九,以定升降和賞罰”可知,唐朝時期,選拔核考核官員,注重品德操行,根據德才進行考核,以決定升降和獎罰,說明唐朝的官員考核有利于提升官員的整體素質,進而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C項正確;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關系,與材料主旨官員考核不符,排除A項;杜絕了官場吏治的腐敗,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避免了皇帝決策的失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5.“慶歷新政”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實踐。宋仁宗開始大力支持,但后來轉變了態(tài)度,最終慶歷新政夭折。宋仁宗轉變態(tài)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大官僚反對,二是忌諱朋黨影響其專制統(tǒng)治。據此可知()A.統(tǒng)治者決策決定了改革成敗 B.改革加劇北宋積貧積弱程度C.官僚意見不統(tǒng)一制約了改革 D.改革失敗因其制度層面缺陷[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宋仁宗轉變態(tài)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廣大官僚反對,二是忌諱朋黨影響其專制統(tǒng)治”及所學知識可知,變法失敗的原因是:觸犯了大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最高統(tǒng)治者態(tài)度動搖;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本身的缺陷——一切以維護皇權專制為根本出發(fā)點、專斷獨裁等,D項正確;A項“決定了”說法錯誤,排除A項;慶歷新政雖然失敗,但也取得一些成效,B項說法錯誤,也不能從材料中得出,排除B項;C項理解片面,排除C項。故選D項。6.南宋《名公書判清明集》記載:一典當人想在土地典出多年后以原價贖回,而救贖時貨幣已大為匹值,典主不同意,因而成訟。當時法定必須采用紙幣交易,法官胡穎判曰:“法意、人情,實同一體,徇人情而違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庇谑桥袥Q典當人以出典時的銅錢回贖。這說明宋朝司法講求A.天理人情國法兼顧 B.道德觀念左右司法C.重情輕法贏得民心 D.儒法合流引經決獄[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徇人情而違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宋司法審判中既遵守司法審判程序,又兼顧人情關系,這體現了司法實踐中情法兼顧,在司法審判過程中考慮天理人情,國法兼顧,A項正確;B項夸大了道德觀念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情法并重,而不是重情輕法,排除C項;在審判過程中,未涉及借鑒儒家經典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7.下表為廬江古代行政區(qū)劃層級演變表(摘編自《廬江縣志》)。據此可知()時期秦漢魏晉隋唐初期宋元朝明清演變秦置九江郡、廬江郡建安五年,廬江郡又遷治后皖(今懷寧縣)隋以州統(tǒng)縣,廢郡為廬州,置廬江縣,轄潛山龍舒等宋置廬江無為軍,先屬淮南路后屬淮西路屬無為州,后改屬廬州路,隸河南江北行省明隸廬州府,清順治時廬江縣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層級郡縣二級制州、郡、縣三級制州、縣二級制道(路)、州、縣三級制省、路、府州、縣多級制省、府、縣三級制A.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日趨嚴密 B.地方行政效率不斷提高C.中央對地方管理模式固定不變 D.縣級行政級別相對穩(wěn)定[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從秦漢到明清,“縣”作為一級行政區(qū)劃單位一直沿用,相對穩(wěn)定,D項正確;材料主要涉及行政區(qū)劃層級演變,與地方官員的考核制度關系不大,排除A項;從秦漢到明清,地方行政區(qū)劃層級有時增加,有時減少,且層級數不能完全決定行政效率情況,排除B項;從秦漢到明清,行政區(qū)劃層級不斷變化,而非固定不變,排除C項。故選D項。8.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生前政績卓越,“威柄之操,幾乎震主”,卒致禍發(fā)身后。悲劇發(fā)生后大明帝國也逐漸走向窮途末日,至崇禎朝因社稷之臣匱乏,為其平反“故輔居正,肩勞任怨,功在社稷”。張居正的榮辱變化從側面說明了()A.統(tǒng)治者素養(yǎng)決定了國力的盛衰 B.內閣制存在嚴重的制度性缺陷C.內閣首輔與皇權存在相互制衡 D.歷史對張居正的評價缺乏客觀[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內閣是皇帝的內侍機構,其職權的大小完全取決于皇帝的喜好,其地位和職權為張居正的專權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也是其倒臺的重要原因,這說明內閣制存在嚴重的制度性缺陷,B項正確;統(tǒng)治者的素養(yǎng)會影響國力的盛衰,并不是決定,排除A項;內閣首輔的權力來源于皇權,不能制約皇權,排除C項;材料并不體現歷史對張居正的評價,排除D項。故選B項。9.下表為近代中外軍隊火器列裝情況對比英文名稱中文名稱發(fā)明時間國外裝備時間淮軍裝備時間MartiniHerryrifle馬蒂尼亨利步槍18711871年交付英國使用,1888年之前該槍持續(xù)在一線作戰(zhàn)部隊服役1873~1874Leerilfe李式步槍(零意)18771879年,美國海軍采用,改建后的連發(fā)槍由英國在1888年采用1879mauserMode1871rifle1871式毛瑟步槍18661877年德軍采用,1878年塞爾維亞訂購10萬支1875Catlinggun加特林機槍18621864年美軍開始裝備,后風靡世界1873對比可知()A.中國近代淮軍軍事實力明顯領先世界 B.洋務運動實現了中國軍事上的近代化C.淮軍裝備緊跟世界軍事技術發(fā)展潮流 D.中國近代官吏充分利用工業(yè)革命成果[答案]C[解析]依據表格中淮軍的武器裝備時間可知,處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是緊跟西方發(fā)達國家裝備的時間,這反映了淮軍火器裝備緊跟世界軍事技術潮流,C項正確;中國近代淮軍軍事技術學習西方,不可能領先世界,排除A項;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軍事上的近代化,排除B項;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中外軍隊火器列裝情況對比,沒有體現官吏充分利用工業(yè)革命成果,排除D項。故選C項。10.唐紀扇1904年從漢陽兵工廠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用三年免交房租等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吸引了不少商家前來。又成立商業(yè)協(xié)會,制定“公平競爭,童叟無欺,誠信經營,萬世流芳”的經營宗旨。讓桐蔭鎮(zhèn)(現巢湖市黃麓鎮(zhèn))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業(yè)繁華小鎮(zhèn),這種經營方式非常普遍。由此可見當時()A.清政府開始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 B.中國傳統(tǒng)的商業(yè)模式漸趨近代化C.實業(yè)救國與求富強國落到實處 D.促進了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與繁榮[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唐紀扇辭官回鄉(xiāng)后,以優(yōu)惠政策招商引資,后又成立商業(yè)協(xié)會,制定經營宗旨,規(guī)范貿易行為,推動了桐蔭鎮(zhèn)商業(yè)貿易的繁榮,并使這種經營方式得以推廣,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商業(yè)的經營模式漸趨近代化,B項正確;清政府開始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是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傳統(tǒng)商業(yè)經營方式的新變化,并未體現落實“求富強國”的內容,排除C項;工商業(yè)市鎮(zhèn)的興起早在明朝中后期就已出現,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1.***在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選舉前通過協(xié)商的辦法,各方聯(lián)合提出候選人;利用***的組織和威望,做群眾的工作;在選舉后實行***員退出及增聘黨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證“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實處。邊區(qū)有民主,抗戰(zhàn)有希望,這說明()A中國民主革命已經成功實現轉型 B.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yōu)勢C.###對抗日民主政權探索 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抗戰(zhàn)時期,###對民主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在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政治實踐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實踐性,以建立廣泛的、包容各階級各階層的民主參與為中心,集中體現在以普選為基礎的民主選舉實踐和“三三制”的政權建設兩個方面。為了在選舉中也實現“三三制”原則,###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進。如在選舉前通過協(xié)商的方法,各方聯(lián)合提出候選人;在選舉后實行***退出及增聘黨外人士的方式,以保證“三三制”的比例落到實處。抗戰(zhàn)時期中共在根據地的民主實踐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C項正確;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標志,排除A項;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項;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fā)表了《###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式形成,排除D項。故選C項。12.功勛制度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憲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先后有29人獲得“七一勛章”、13人獲得“八一勛章”、9人獲得“共和國勛章”、31人獲得“國家榮譽稱號”、9人獲得“友誼勛章”。從中可以看出當今我國()A.社會風氣得到了根本性好轉 B.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深入人心C.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中國科技各個領域發(fā)展領先世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功勛制度是我國博大精深的憲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知,功勛是一種榮譽,涉及精神文明建設,十八大以來,我國有多人獲得功勛榮譽,說明國家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C項正確;根本說法絕對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排除B項;各個領域科技領先世界說法不符事實,排除D項。故選C項。13.朱熹圍繞日常生活而作《家禮》,包括通禮、冠禮、婚禮、喪禮、祭禮五部分,禮儀規(guī)范詳盡細致。強調子輩必須絕對服從父母,不蓄私財,晨昏親省,出入必告,族眾在家族內部必須恭謙守禮。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宣揚的“十誡”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等內容。據此可知()A.東西方都注重社會的倫理教化 B.《家禮》利于社會秩序穩(wěn)定與和諧C.通過宗教倫理來強化控制民眾 D.“十戒”內容繼承了中國儒家倫理[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強調子輩必須絕對服從父母,不蓄私財,晨昏親省,出入必告,族眾在家族內部必須恭謙守禮”,說明中國注重用道德教化進行社會治理,“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宣揚的“十誡”中涉及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等內容”,說明西方在信仰基督教同時,也比較注重引導人民對道德價值的判斷,故二者都重視倫理教化,A項正確;《家禮》有利于社會秩序穩(wěn)定,但僅反映材料的一部分,并沒有涉及西方,是片面選項,排除B項;通過宗教倫理來強化控制民眾是西方的社會治理方式,并不體現中國,表述片面,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說中西方文化直接的關聯(lián)性,排除D項。故選A項。14.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雨莎白二世去世,96歲的她在位70年,她是英國歷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國王之一,也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傳奇”的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可以履行的職權是()A.有權提名內閣各部大臣 B.監(jiān)督議會立法和內閣行政C.把控英國最高行政權力 D.形式任命首相,是國家象征[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自從1721年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以后,英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但形式上是國家元首,有權任命首相,D項正確;提名內閣各部大臣是首相的權限,排除A項;1721年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以后,英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地位,英王已經沒有實權,排除B項;1721以后英王已經是虛設的,沒有實權,排除C項。故選D項。15.二戰(zhàn)后,西方對文官制度進行調整。如進行職業(yè)分類、重視專業(yè)技術人員作用、修改文官錄用原則,成立文官學院,對各級行政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此舉旨在()A.提升文官職業(yè)技能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杜絕政黨分肥現象 D.服務于政黨統(tǒng)治[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二戰(zhàn)后西方對文官制度進行調整,尤其重視專業(yè)技術人員并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由此可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文官的專業(yè)知識,進而提高職業(yè)技能,A項正確;題干中強調對文官專業(yè)知識的培訓,客觀上有利于提高一定的行政效率,但其不是目的,排除B項;文官政治與資本主義政黨政治屬于不同的體系,排除C項;文官政治獨立于政黨政治之外,排除D項。故選A項。16.截止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已經舉辦22屆。其中歐洲國家和美國就舉辦了12屆,占比54.5%,亞洲僅兩屆分別由日韓、卡塔爾舉辦。1950年之后的18屆世界杯中,歐洲國家(不包括前蘇聯(lián)和俄羅斯)和美國舉辦了其中的9屆,占比50%。國際體育賽事也折射出()A.國際體育運動走向分散化 B.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變遷C.歐洲和美國城市功能同化 D.大國國際責任意識的缺失[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已舉辦的世界杯足球賽中,一半都在歐美國家,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都采用西方資本主義模式,經濟發(fā)達,文化相近,可見國際體育賽事也折射出國際經濟政治格局情況,B項正確;世界杯足球賽集中在歐美國家舉辦,不能體現國際體育運動的分散,排除A項;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只是城市功能之一,僅憑此不能得出歐美城市功能同化,排除C項;世界杯足球賽集中在歐美國家舉辦有其客觀原因,并非因為歐美以外地區(qū)的國家缺乏國際責任意識,排除D項。故選B項。第Ⅱ卷(非選擇題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第17題16分,第18、19、20題各12分,共計52分。17.央視紀錄片《家風》以古代著名家訓為切入口,講述家風形成歷史脈絡,以及一個個家族對傳統(tǒng)美德的執(zhí)著追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魏晉時期,門閥大滋頗重家風、家訓,強調“雅有家風,政事規(guī)為”。唐代士人階層編撰家訓的風氣日業(yè),如王方慶《王氏訓誠》,柳琨《誠子孫》,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視為帝王之家的家訓。家訓內容多以“忠孝”救育為主,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宋朝家訓除詩歌、鉈、短文外,還出現了大量專著,首重忠君報國,次則重修身守禮。貴族文人家庭也重視女子教育,(女孝經》(女論語》應運而生。明清時期,中國傳統(tǒng)家訓文化空前繁榮,甚至商賈之家都有家訓。明太祖領布“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的《教民六諭》,成為明朝家訓的指導原則。清朝統(tǒng)治者對明太祖的“六諭”稍作修改,要求鄉(xiāng)約每月宣講。明清家訓重視貞烈觀,以致“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婦孺皆知。——摘編自徐少錦《中國家訓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家訓的特點。分析中國傳統(tǒng)家訓產生的影響。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家訓已經不是以傳統(tǒng)的專著作為支撐門戶的柱子了,而是以家書為主要形式?!对鴩視返墓?jié)選: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彩诵?,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左宗棠在給長子孝威的信中說:“試看近時人才,有一從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見庸下。”李鴻章在《示兒文》一信中說:“(國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諳世事,默守陳法,藏身于文字之間,而卑視工商。豈知世界文明,商業(yè)較重于文字,窺各國之強盛,無獨不然?!薄幾灾烀鲃住吨袊鴤鹘y(tǒng)家訓研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家訓的主要變化,并簡析其背景。[答案](1)特點:統(tǒng)治者重視,士大夫積極參與;形式靈活多樣;注重詩書傳家。(任答兩點)

影響:利于儒家思想普及;利于增加家族凝聚力;提高個人道德素養(yǎng);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穩(wěn)定社會秩序。(任答兩點得)(2)變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家書為主;強調經世致用,注重發(fā)展工商業(yè);受西方文明影響。(任答兩點)背景:鴉片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嚴重;近代西方文明的傳入;先進中國人學習西方。(任答兩點)[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根據材料“魏晉時期,門閥大滋頗重家風、家訓”,可知中國古代的家訓統(tǒng)治者重視,士大夫積極參與。根據材料“如王方慶《王氏訓誠》,柳琨《誠子孫》,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視為帝王之家的家訓。”可知中國古代家訓形式靈活多樣。根據材料“家訓內容多以‘忠孝’救育為主,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笨芍袊糯矣栕⒅卦姇鴤骷?。影響:根據材料“家訓內容多以‘忠孝’救育為主,開啟中國古代‘詩書傳家’的文化傳統(tǒng)?!笨芍袊糯矣柪谌寮宜枷氲钠占?。根據材料“宋朝家訓除詩歌、鉈、短文外,還出現了大量專著,首重忠君報國,次則重修身守禮?!笨芍谠黾蛹易迥哿?,提高個人道德素養(yǎng)。根據材料“明太祖領布‘孝順父母,恭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的《教民六諭》,成為明朝家訓的指導原則?!笨芍诹己蒙鐣L氣的形成,穩(wěn)定社會秩序。小問2詳析]變化:根據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家訓已經不是以傳統(tǒng)的專著作為支撐門戶的柱子了,而是以家書為主要形式?!笨芍问蕉鄻?,內容豐富,家書為主。根據材料“(國人)受人波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諳世事,默守陳法,藏身于文字之間,而卑視工商。豈知世界文明,商業(yè)較重于文字,窺各國之強盛,無獨不然?!笨芍砬鍟r期的家訓受西方文明影響,強調經世致用,注重發(fā)展工商業(yè)。背景: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面臨國破家亡,亡國滅種之際,中國人民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民族困境,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天朝上國被一個西方島國打得一敗涂地,使華夏鄙視遠夷的傳統(tǒng)觀念受到猛烈的沖擊。一些愛國的封建士大夫在嚴峻的現實面前,開眼看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外國經濟侵略加劇,國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政局岌岌可危。洋務派看到西方船堅炮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改變現狀。中學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的綱常名教;西學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19世紀60~90年代,以“師夷長技以自強”為旗幟,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培養(yǎng)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在溝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開了窗口。18.工業(yè)革命“發(fā)現”了兒童,也喚醒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有一個壓延鋼廠,名義上的工作日是從早晨6點到晚上5點半。有一個兒童,每星期有4個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點半。另一個9歲兒童有時一連做3班,每班12小時。第三個兒童,10步,每星期有三天都是從早晨6點一直干到夜間12點,在其余幾天干到晚上9點。貧困家庭兒童和童工問題引起了有志之士的擔化。但19世紀中期前,孤兒進難所是照料貧困家庭兒童的一種普遍方式,投會及感善人士通過市立孤兒院、兒童救助站等福利機構對兒童予以拉助?!欢M入20世紀,特別是經濟大莆條的沖擊,傳統(tǒng)的依靠自救與互助被拋舟,政府開始擔青。1035年,美因頒布《社會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對兒童權利的保護。同年實施了面向孤兒,單親家庭或爽能父母家庭兒童的“家庭授助計劃”,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兒童支付津貼,占聯(lián)邦政府財政總支出的50%-79.6%?!獫M小歐《美國兒童福利政策變革與兒童保護制度》(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童工的社會狀況和孤兒救助的主要方式的變化。材料二國際聯(lián)盟1924年通過了《日內瓦兒童權利宜言》,首次在國際上提出了“兒童權利”概念。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提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jié)。195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確立了四項基本原則,即:第一,不歧視原則,第二,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第三,確保兒童生命權、生存權和發(fā)展的權利。第四,尊重兒童意見的原則……西方福利國家規(guī)定:(16歲以前)每個兒童每星期得6.85英鎊津貼。貧困失業(yè)家庭11歲以下兒童每星期得9.60英鎊津貼,可享受免費牛奶、午餐,小學和中學教育免費。未失業(yè)貧困家庭可獲得家庭收入補助。——喬東平等《西方兒童福利理念和政策演變及對中國的啟示》(2)根據材料二分析人們對兒童的觀念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請舉例說明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答案](1)狀況:童工使用普遍;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任答一點得)變化:由教會和慈善人士救濟、傳統(tǒng)自救轉變?yōu)檎袚杭訌娬深A;注重立法保護。(任答兩點得)(2)變化:不斷加大對兒童權利關注與保護;從關注生存權到發(fā)展權。(任答一點)舉例:國際聯(lián)合,共同保護;注重立法,規(guī)范保護;納入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發(fā)放出生補助、兒重津貼:實施教育免費等。(任答兩點)[解析](1)狀況:根據材料“有一個兒童,每星期有4個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點半。另一個9歲兒童有時一連做3班,每班12小時。第三個兒童,10歲,每星期有三天都是從早晨6點一直干到夜間12點,在其余幾天干到晚上9點”可知,童工使用普遍,而且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變化:根據材料“19世紀中期前感善人士通過市立孤兒院、兒童救助站等福利機構對兒童予以援助?!欢M入20世紀,特別是經濟大莆條的沖擊,傳統(tǒng)的依靠自救與互助被拋舟,政府開始擔青”可知,由教會和慈善人士救濟、傳統(tǒng)自救轉變?yōu)檎袚?;根據材料“美國頒布《社會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對兒童權利的保護。同年實施了面向孤兒,單親家庭或失能父母家庭兒童的‘家庭授助計劃’,由展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兒童支付津貼,占聯(lián)邦政府財政總支出的50%-79.6%?!笨芍?,加強政府干預,并注重立法保護.。(2)變化:根據材料“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提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決定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jié)。”可知,不斷加大對兒童權利關注與保護;根據材料“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確立了四項基本原則,即:第一,不歧視原則;第二,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第三,確保兒童生命權、生存權和發(fā)展的權利;第四,尊重兒童意見的原則?!笨芍?,從關注生存權到發(fā)展權。舉例:結合所學知識,國際社會對兒童的關注與保護還包括:國際聯(lián)合,共同保護;注重立法,規(guī)范保護;納入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發(fā)放出生補助、兒重津貼;實施教育免費等。19.“大一統(tǒng)”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觀、民族觀與天下觀,也是歷代統(tǒng)治者國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材料秦漢王朝建立后,“海內為那縣,法令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