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_第1頁
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_第2頁
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_第3頁
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_第4頁
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醫(yī)學驗光配鏡規(guī)范完整檢查1.病史2.入門檢查3.驗光4.裂隙燈5.直接眼底鏡6.散瞳7.初步診斷及處理entrancetest

入門檢查1.視力(VA)2.角膜熒光法(HIRS)3.遮蓋試驗(CT)4.瞳孔(Pupil)5.調(diào)節(jié)幅度(accofamplitude)6.集合近點(NPC)Refraction驗光過程初始階段(第一階段客觀驗光)檢影驗光電腦驗光精確階段(第二階段主觀驗光)

綜合驗光儀終結(jié)階段(第三階段)

雙眼平衡、試鏡架測試1.視力(VA)OD,OS,OUCc(戴鏡視力)Sc(裸眼視力)記錄VAsc:OD1.0,OS1.0@DVAsc:OD1.0,OS1.0@NWalktochart0.1~1.5<0.1V=d/D<0.01指數(shù)(CF/距離)手動(HM/距離)光定位(Lpro)光感:(LP):無光感(NLP)VAcc:20/2020/40

問題:什么時候需要檢查雙眼視力?針孔視力(PH)如果VA@D<0.6和VA@N<0.6,

然后查PH如果PH-VA無提高,考慮眼病或功能方面問題,記錄PHNI。如果PH-VA有提高,考慮屈光不正方面問題。視力判斷屈光異常遠視力近視力下降正常近視遠視正視或遠視高度近視高度遠視或老視D=ND<N近視力下降下降正常正常N<D散光Egger’sChart病人的視力球鏡度數(shù)單純順規(guī)散光度數(shù)1.000.80.250.70.501.000.50.751.500.41.002.000.31.252.500.21.503.000.12.502.角膜映光法斜視度±15°±30°±45°

±15°-30°-45°0°3.遮蓋試驗(CT)1.交替遮蓋此法不能鑒別顯斜和隱斜2.遮蓋去遮蓋法判斷隱斜還是顯斜。第一斜視角和第二斜視角是否一致。何眼為注視眼前提:病人具備注視目標能力。缺點:旁中心注視的小角度斜視不能查出。結(jié)果判斷隱斜:擋板撤離,迅速回正位顯斜:擋板撤離,停留、緩慢歸位共同性?二眼相同顯斜O(jiān)R不同斜視眼:擋板撤離,該眼停留在斜位,另一眼仍注視注視眼:擋板撤離,迅速回正位,另一眼滑向斜位4.瞳孔(Pupil)瞳孔:大小,形狀,雙眼對稱性瞳孔的光反射:直接反射,間接反射瞳孔的近反射:近反射:調(diào)節(jié),輻輳,瞳孔縮小MG或RAPD5.調(diào)節(jié)幅度(accofamplitude)Amplitudeacc.VsAge13Minimumexpectedamplitude=15-0.25xage(記憶)Averageexpectedamplitude=18.5-0.30xageMaximumexptectedamplitude=25-0.40xageHofstetter公式6.集合近點(NPC)

集合近點:雙眼注視33mm處光源,光點漸向鼻根部移近,當一眼偏向外方,光源----鼻根距離正常值:6-8cm,

<5cm者集合過強

>10cm者集合不足散瞳的原則遠視:初次驗光,有弱視可能均阿托品散瞳。近視:根據(jù)裸眼視力與Egger表格對應關(guān)系,眼軸的長度判斷近視程度,初次配鏡10歲以上可以通過綜合驗光儀驗光后直接配鏡,10歲以下配合電腦驗光和檢影驗光后相應的選擇散瞳方式。視光門診病例書寫VAsc:OD0.2,OS0.3@DVAcc:OD1.0,OS1.0@DCT:Ortho@N(R右眼,L左眼,E內(nèi)斜,X外斜,H上斜,P隱斜視,T斜視)EOMS:SAFEPupil:PERRL,MG(-)或RAPD(-)FCFColourStereoaccofamplitudeNPC規(guī)范驗光程序起點:客觀驗光驗證:主覺驗光終點:試鏡架驗光方法:客觀:電腦檢影主覺綜合驗光儀鏡片箱主覺:精細、確定、微調(diào)的過程起點:客觀驗光電腦驗光:新一代的電腦驗光儀結(jié)果比較準確,尤其在散光的軸向和度數(shù);局限:高度數(shù)近視、遠視、角膜曲率超出正常范圍、屈光介質(zhì)混濁等測不出;球鏡度數(shù)太高則誤差大(>10.0D)檢影:對不能電腦驗光、不能做主覺驗光的,只能進行檢影。是基本功。檢影法客觀現(xiàn)象主觀判斷檢影法原理移動檢影鏡的光帶,觀察視網(wǎng)膜上的反射光的移動,確定眼球的屈光狀態(tài)。視網(wǎng)膜反射光線正視眼 平行光線遠視眼 發(fā)散光線近視眼 會聚光線檢影鏡的影動順動逆動驗證:主覺驗光鏡片箱試片法綜合驗光儀法綜合驗光儀

PhoropterPhoro+Optometer眼肌檢測驗光儀驗光+視功能檢測主觀過程:心理物理學過程主觀驗光程序初次MPMVA初次紅綠測試交叉柱鏡精確散光軸位和度數(shù)再次MPMVA再次紅綠測試雙眼均衡終點:試鏡架病人最終的眼鏡處方可能會有不同。原因:綜合驗光儀引起近感知調(diào)節(jié)。超過4D時,有必要調(diào)整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