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_第1頁
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_第2頁
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_第3頁
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_第4頁
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黑龍江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有答案和解析)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忌鞔饡r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題可先使用2B鉛筆填涂,然后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第I卷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并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將隨“天和”核心艙運行于距地表400km的高空,每90分鐘圍繞其中心天體繞轉一周。下圖為“天和”核心艙繞其中心天體公轉實景圖。完成下面小題。1.

下列選項中,與“天和”核心艙類型相同的天體是(

)A.

太陽

B.

金星

C.

月球

D.

哈雷彗星2.

航天員在軌生活和工作期間可以(可能)(

A.

開展高真空、弱輻射、超高溫等特殊條件下的實驗B.

使用健身車、拉力器等進行力量訓練,緩解失重生理效應C.

在空間站外安裝避雷裝置,避免惡劣的雷暴天氣D.

遭遇超強太陽風產(chǎn)生的高溫,干擾太空實驗的進行【答案】1.C

2.B【解析】【1題詳解】按照天體類型,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站圍繞地球轉動,屬于衛(wèi)星,故類似于月球,C正確;金星屬于行星,太陽屬于恒星,哈雷彗星屬于彗星,均與空間站類別不同,ABD錯誤。故選C?!?題詳解】空間站位于太空空間中,太空環(huán)境具有輻射強、溫度低、高真空的特點,航天員在軌生活工作期間,可以開展高真空、強輻射、超低溫等特殊條件下的實驗,A錯誤;因太空環(huán)境接近真空,沒有空氣對流,不會發(fā)生雷暴現(xiàn)象,C錯誤;太陽風會產(chǎn)生高能帶電粒子流,不會帶來高溫影響實驗進行,D錯誤;為緩解失重效應,航天員會使用健身車,拉力器等進行力量訓練,避免肌肉萎縮和骨量流失,B正確。故選B?!军c睛】衛(wèi)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并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衛(wèi)星一般亦可稱為衛(wèi)星。人造衛(wèi)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航天飛機等發(fā)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wèi)星一樣環(huán)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據(jù)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12月1日晚,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的漠河、塔河等地出現(xiàn)極光,不少當?shù)鼐用褚约坝慰团臄z到這一美景。甚至在北京懷柔區(qū)、門頭溝區(qū)等地也有天文愛好者拍攝到了美麗的極光現(xiàn)象。據(jù)了解,本次極光現(xiàn)象是因為發(fā)生了地磁暴活動。地磁暴是地球磁場受到太陽活動或太陽風暴的影響,產(chǎn)生強烈擾動的過程。完成下面小題。3.

引發(fā)此次極光現(xiàn)象的太陽風暴發(fā)生在太陽大氣的(

)A.

光球層

B.

色球層

C.

日冕層

D.

軟流層

4.

關于太陽活動引發(fā)的地磁暴對地球的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地磁暴會加強地球內部能量釋放,使全球各地火山、地震活動頻繁B.

地磁暴會影響到無線電通信和GPS導航定位系統(tǒng),導致定位錯誤或中斷C.

地磁暴會導致地面電網(wǎng)形成感應電流,容易引起電網(wǎng)跳閘等事故D.

地磁暴會使靠地磁場來感應方向的動物行進、遷移路線會發(fā)生改變【答案】3.C

4.A【解析】【3題詳解】太陽活動主要有光球層的黑子、色球層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層的太陽風。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qū)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chǎn)生極光現(xiàn)象,引發(fā)極光現(xiàn)象的太陽活動是太陽風,太陽風發(fā)生在日冕層,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詳解】地磁暴是太陽活動引發(fā)的地球上磁場的異常,不會加強地球內部能量釋放,所以不會使全球各地火山、地震活動頻繁,A符合題意;地磁暴會影響到無線電通信和GPS導航定位系統(tǒng),導致定位錯誤或中斷,排除B;地磁暴會導致地面電網(wǎng)形成感應電流容易引起電網(wǎng)跳閘等事故,排除C;地磁暴會使地球上磁場的異常,使靠地磁場來感應方向的動物行進、遷移路線會發(fā)生改變,排除D。故選A?!军c睛】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發(fā)射的電磁波會干擾地球的電離層,影響無線短波通訊;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干擾地球磁場,使地球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同時,高能帶電粒子沖進兩極地區(qū),與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xiàn)極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災害(如地震、水旱災害等),與太陽活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俺毕珮洹蓖ǔ3霈F(xiàn)在沿海的灘涂,其主干朝向海洋一側,枝權朝向陸地一側,如下圖所示。海水漲落是形成“潮汐樹”的動力來源,漲潮時水流速度比落潮時慢。完成下面小題。

5.

有“潮汐樹”分布的海岸是(

)A.

沙質海岸

B.

基巖海岸

C.

泥質海岸

D.

人工海岸6.

“潮汐樹”是波浪作用塑造的微地貌,關于其形成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①漲潮時,泥沙沉積形成灘涂②落潮時,侵蝕灘涂形成沖溝③漲潮時,侵蝕灘涂形成沖溝④落潮時,泥沙沉積形成灘涂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7.

下圖是“太陽、地球、月球運動示意圖”。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的位置。當潮汐大潮出現(xiàn)時,月球可能位于(

)A.

甲、乙位置

B.

甲、丙位置

C.

丙、丁位置

D.

乙、丁位置【答案】5.C

6.C

7.B【解析】【5題詳解】據(jù)材料可知,潮汐樹是發(fā)育在潮灘上的潮溝(海灘上受退潮水流的侵蝕形成的),故潮汐樹最可能發(fā)生在質地松軟易被侵蝕的泥質海岸,C正確;沙質海岸沙質疏松,易被侵蝕,但穩(wěn)定性差,不易形成潮汐樹,A錯誤;基巖海岸巖石比較堅硬,潮水侵蝕能力較弱,不易形成潮汐樹,B錯誤;人工海岸人類活動影響大,不易形成潮汐樹,D錯誤。故選C。

【6題詳解】由材料可知:“潮汐樹”,是海水在漲潮和落潮的過程中形成的,潮汐樹的主干朝向海洋一側,而枝杈朝向陸地一側。因而豐富的泥沙是潮汐樹形成的物質條件,而潮水的漲落是其動力來源。“漲潮時水流速度比落潮時慢”,所以,漲潮時,海水向海岸方向涌動,由于灘涂寬廣坡度小,海水向岸的前進速度慢,以淤積為主,①正確,③錯誤;當落潮時海水向離岸方向,落差加大,流速加快,在灘面上進行沖蝕,形成最初的沖溝,②正確,④錯誤,C正確,ABD錯誤。故選C?!?題詳解】當日、地和地、月連線垂直時,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部分引力會被抵消,海面的漲落差距小,形成小潮,乙、丁錯誤;當日、地和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此時引潮力達到最大,出現(xiàn)大潮,甲、丙正確。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在農(nóng)歷初七和二十二左右,地球、月球、太陽形成直角,由于太陽和月亮對地球潮汐的影響部分相消,所以所產(chǎn)生的潮汐高度也較低而被稱為小潮。在朔(農(nóng)歷初一)、望(農(nóng)歷十五)日,因太陽、月球和地球三者近似處于一直線上,由太陽和月球引起的潮汐疊加的結果,使海面漲落的幅度較大,故名大潮。2021年11月,我國研發(fā)制造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chuàng)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左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下右圖為“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出水瞬間的照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

馬里亞納海溝深1萬余米,但仍位于莫霍面以上。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界面,表示莫霍面的是(

)A.

B.

C.

D.

④9.

“奮斗者”號擁有一系列“高精尖”安全技術裝備,以應對萬米載人深潛過程中的重重危險。這些危險可能包括(

)A.

某些海區(qū)海水密度隨深度增大而減小,形成“海中斷崖”B.

下潛中,海水溫度持續(xù)下降,潛水器被冰凍C.

深潛中受風浪、潮汐的影響大D.

下潛中會受到地震橫波的影響【答案】8.C

9.A【解析】【8題詳解】從圖中可讀出:①表示地球地核的外核與內核的分界面,A錯誤;②表示地核與地幔的分界面,即古登堡界面,B錯誤;③為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C正確;④地殼內部的分界,即硅鋁層與硅鎂層的分界,D錯誤。故選C?!?題詳解】海水垂直方向密度變化總體是增大的,但因特殊原因會導致某海區(qū)某水層隨深度增大而密度減小,即形成“海中斷崖”,會對下潛中的潛航器帶來危險,A正確。下潛過程中,海水溫度是會下降,但達不到冰凍的程度,B錯誤;深潛,隨著深度的增加受風浪、潮汐的影響變小,C錯誤;地震橫波不能通過液體,D錯誤。故選A?!军c睛】地球內部圈層中,莫霍面以上為地殼,以下為地幔;古登堡面以上為地幔,以下為地核。地震縱波在固、液、氣三種介質中均能傳播,而橫波只能通過固體介質,不能在液體、氣體中傳播。近年來,特別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啟動以來,古生物學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在藏北倫坡拉、尼瑪?shù)扰璧囟∏嘟M地層中發(fā)現(xiàn)距今約2600萬年的似浮萍魚類和昆蟲等物種的化石超過50種。圖為長梗似浮萍葉及伴生動物復原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該地層化石最可能形成于(

)A.

古近紀——新近紀

B.

侏羅紀——白堊紀C.

二疊紀——三疊紀

D.

前寒武紀11.

由材料可知,距今約2600萬年的青藏高原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是(

)A.

炎熱干燥

B.

寒冷濕潤

C.

溫暖濕潤

D.

寒冷干燥【答案】10.A

11.C【解析】【10題詳解】由材料可知,該化石形成的時間大約是距今約2600萬年,該時間大約位于古近紀一新近紀之間,屬于新生代,A正確,BCD錯誤,故選A?!?1題詳解】浮萍葉、魚類是熱帶和亞熱帶的生物,推測當時的環(huán)境比較溫暖濕潤,當時青藏高原還沒有隆起,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军c睛】新生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1、古近紀:早第三紀,就是古近紀。同是新生代中最早的一個歷史階段﹐又稱老第三紀﹐原是第三紀的一個亞紀。它的原意是指近代生物的發(fā)生和啟蒙時期。早第三紀約開始于6500萬年前﹐結束于2330萬年前。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下第三系。2、新近紀:新近紀是指新生代的第二個紀(曾經(jīng)被叫做后新第三紀、上第三紀)。新近紀生物界的總面貌與現(xiàn)代更為接近,開始于距今2300萬年,一直延續(xù)了2140萬年。

與以丘陵地形為主的新西蘭北島不同,新西蘭南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可占該島面積的70%,許多山峰超過3000米。南島山地頂部多積雪、冰川,現(xiàn)代冰川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新西蘭南島峽灣地貌發(fā)育,如米爾福德峽灣(見左下圖)。在峽灣峭壁上,大小瀑布或者叮咚,或者轟嗚,匯成動聽的天然交響樂。完成下面小題。12.

下列國家能看到與米爾福德峽灣同樣地貌景觀的是(

)A.

南非

B.

印度尼西亞

C.

挪威

D.

澳大利亞13.

甲沿海地區(qū)土壤肥沃,關于其成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火山活動頻繁,大量火山灰在此沉積,土壤中礦物養(yǎng)分充足②氣候冷濕,有機質分解速度快③地勢低平,河流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在此沉積④巖石風化速度快,為土壤形成提供成土母質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12.C

13.B【解析】【12題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峽灣地貌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蝕形成,南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均位于中低緯度,冰川活動較少,挪威位于高緯地區(qū),較易受到冰川活動影響,因此峽灣地貌發(fā)育較多,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3題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新西蘭位于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地殼活動較為活躍,因此甲地土壤肥沃的原因有可能是火山活動產(chǎn)生火山灰在此堆積提供的大量礦物養(yǎng)分,①正確;氣溫較低不利微生物對有機質的分解,②錯誤;結合圖片信息可知甲位于河流附近,推測該地地勢較為低平,河流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在此沉積,③正確;成土母質還需要動植物對土壤的不斷改良提供有機質才能成為肥沃的土壤,成土母質多不能表明土壤肥沃,④錯誤;結合選項可知,B正確,ACD錯誤;故選B?!军c睛】“峽灣地貌”是一種冰川侵蝕地貌,而且是冰川要下滑到海平面附近,因此形成峽灣地貌的區(qū)域必須是高緯度沿海地區(qū),高緯度地區(qū)由于緯度高,氣溫較低,冰川分布的海拔較低。同時冰川要表現(xiàn)出侵蝕性,需要利用重力作用向下滑動,所以需要一定的坡度,最好具有與海岸線平行的海岸山脈。2022年3月28日,中國郵政公布《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中國南方喀斯特》特種郵票的表現(xiàn)內容和圖稿,廣西桂林喀斯特和廣西環(huán)江喀斯特有幸入選。桂林喀斯特郵票(圖a)展現(xiàn)的是漓江陽朔興坪段銀刀灣一帶的景色;環(huán)江喀斯特郵票(圖b)展現(xiàn)的是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的錐形喀斯特森林地貌。完成下面小題。14.

桂林漓江陽朔興坪段鐮刀灣一帶(圖a)景觀形成的主導作用是(

)A.

海浪侵蝕

B.

冰川侵蝕

C.

流水侵蝕

D.

風力侵蝕15.

環(huán)江喀斯特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區(qū)幸存連片面積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強的喀斯特森林,展現(xiàn)了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喀斯特演化過程。環(huán)江喀斯特今后的演化方向為(

)A.

溶溝—峰林—洼地

B.

峰林—孤峰—殘丘

C.

溶溝—峰林—孤峰

D.

洼地—峰林—孤峰【答案】14.C

15.B【解析】【14題詳解】由于桂林漓江陽朔興坪段鐮刀灣一帶多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巖石在流水的侵蝕(溶蝕)下,形成第一灣,C正確。與海浪侵蝕、冰川侵蝕以及風力侵蝕等無關。故選C?!?5題詳解】

結合圖示信息可知,環(huán)江喀斯特目前處于峰叢階段,由于石灰?guī)r容易受流水的溶蝕作用,被侵蝕明顯,隨著侵蝕作用的不斷進行,峰叢被溶蝕成為峰林,隨著溶蝕作用的持續(xù),形成孤峰,最終演化為殘丘或侵蝕平原,所以演化方向為峰林—孤峰—殘丘,B正確。溶溝和洼地的演化在圖示峰叢之前,ACD錯。故選B?!军c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多為石灰?guī)r)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地上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峰林、峰叢、洼地、丘陵、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地下暗河、溶洞等。2020年下半年,身穿藏族服飾的藏族少年丁真(四川甘孜人),帥氣的臉龐、原生態(tài)的膚色、清澈又略帶些羞澀的眼神,因“超高顏值”爆紅網(wǎng)絡(下左圖)。下右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6.

丁真原生態(tài)的膚色,面色黝黑,造成這一現(xiàn)象地理原因是(

)A.

①強

B.

②強

C.

③強

D.

④強

17.

拉薩郊區(qū)發(fā)展溫室大棚農(nóng)業(yè),大棚對大氣受熱過程的影響,表現(xiàn)為上右圖中(

)A.

①②增強

B.

④⑥增強

C.

③⑤增強

D.

①③增強【答案】16.A

17.C【解析】【16題詳解】丁真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川西高原地區(qū),該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受到大氣的削弱作用較弱,到達當?shù)氐孛娴奶栞椛鋸?,丁真長期生活在太陽輻射強的環(huán)境下,造成其面色黝黑。據(jù)圖可知,①為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根據(jù)前面分析可知,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①強所導致的,A正確;②為地面輻射,主要是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后將熱量傳導給大氣,使大氣增溫,不會使丁真面色黝黑,不符合題意,B錯誤;③為大氣逆輻射,其主要作用是保溫,不會使其面色黝黑,不符合題意,C錯誤;④大氣的吸收作用,與面色黝黑無關,D錯誤。故選A。【17題詳解】溫室大棚可以大氣向上散熱,射向宇宙的大氣輻射減少,⑥減弱;繼而增強大氣逆輻射,提高氣溫,氣溫越高,大氣輻射就越強,故③⑤增強,B錯誤,C正確。溫室大棚不能增強達到地表的太陽輻射和大氣的吸收作用,AD錯誤。故選C。【點睛】大氣輻射的應用:我國北方地區(qū)利用溫室大棚生產(chǎn)反季節(jié)蔬菜;深秋農(nóng)民利用燃燒桿制造煙霧預防霜凍;華北地區(qū)早春農(nóng)民利用地膜覆蓋進行農(nóng)作物種植;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積累等。每年4-5月的白天,觀察呼倫貝爾草原開墾地上的目標物時,目標物往往出現(xiàn)強烈的顫動現(xiàn)象,近地層像被火爐烘烤一樣,熱氣騰騰,當?shù)匕堰@種現(xiàn)象稱為“地氣上升”?!暗貧馍仙蹦馨验_墾地中的細小顆粒物帶出并形成揚塵,當揚塵到達草地上方后,就很快衰減和消失。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8.

開墾地的揚塵到達草地上方后,很快衰減和消失,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開墾地盛行上升氣流

B.

開墾地地面溫度降低

C.

草地上盛行下沉氣流

D.

草地上方空氣濕度大19.

下圖中虛線表示等壓面,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符合“地氣上升”現(xiàn)象的是(

)A.

B.

C.

D.

【答案】18.C

19.D【解析】【18題詳解】每年4~5月的白天,近地層像被火爐烘烤-一樣,說明溫度較高,開墾地是裸地,植被少,升溫快,氣流上升,有利于“地氣上升”,把開墾地中的細小顆粒物帶出并形成揚塵;草地升溫慢,氣溫低于開墾地,氣流下沉,不利于“地氣上升”。氣流下沉把草地上方細小顆粒物帶至地表,因此C正確。開墾地盛行上升氣流不是開墾地的揚塵到達草地上方后很快衰減和消失最主要的原因,A錯誤。開墾地地面溫度升溫快,溫度高,B錯誤。草地上方空氣濕度大,利于給揚塵增重,利于其下沉,但不是很快衰減和消失最主要的原因,D錯誤。故選C?!?9題詳解】根據(jù)材料信息表明,“地氣上升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白天,開墾地是裸地,植被少,白天升溫快,氣溫高,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氣壓,草地則相反,在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近地面水平氣流由草地流向開墾地,高空氣流由開墾地流向草地,由此判斷,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水平方向的氣壓梯度產(chǎn)生于大氣在垂直方向的上升及下沉運動,大氣在水平方向的運動(即風)是其結果。

下圖為臺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區(qū)冬季、夏季海水表層鹽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0.

與同緯度的太平洋相比,臺灣海峽海水鹽度低的原因是(

)A.

有淡水注入

B.

海水溫度高

C.

全年降水量小

D.

全年蒸發(fā)量大21.

關于臺灣海峽海水性質對人類活動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

冬季海冰影響當?shù)睾I虾叫?/p>

B.

可從海水中提取鹽類等資源C.

海水密度不影響船舶吃水深度

D.

當?shù)貪O業(yè)生產(chǎn)與海水鹽度無關【答案】20.A

21.B【解析】【20題詳解】讀圖可知,臺灣海峽西部是福建省,福建省東部有大量河流注入臺灣海峽,降低了鹽度;故與同緯度的太平洋相比,臺灣海峽海水鹽度低的原因是陸地有淡水注入,A正確;海水溫度、全年降水量、全年蒸發(fā)量與同緯度太平洋差異不大,BCD錯誤。故選A。【21題詳解】臺灣海峽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冬季氣溫較高,海水不結冰,A錯誤;海水中富含鈉、鎂、鉀等鹽類物質,可從海水中提取鹽類等資源,B正確;海水密度會影響海水浮力大小,進而影響船舶吃水深度,C錯誤;不同的魚類對鹽度的適應性不同,故當?shù)貪O業(yè)生產(chǎn)與海水鹽度關系很大,D錯誤。故選B。

【點睛】鹽度的影響因素包括:蒸發(fā)量、降水量、河流注入、海域的封閉程度等。某校地理興趣小組在我國南方丘陵山區(qū)開展了一次“土壤形成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研學活動,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繪制出“土壤與其他自然要素關系圖”和“土壤剖面結構圖”。完成下面小題。22.

圖中對土壤礦物質的成分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坡度

B.

植物

C.

降水

D.

基巖23.

圖中甲、乙、丙依次對應的層次正確的是(

)A.

淀積層淋溶層母質層

B.

淋溶層淀積層母質層C.

淀積層母質層淋溶層

D.

淋溶層母質層淀積層【答案】22.D

23.B【解析】【22題詳解】巖石(基巖)風化的產(chǎn)物即成土母質是土壤發(fā)育的物質基礎,決定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yǎng)分狀況,D正確;坡度和坡向,改變水熱條件和植被狀況,從而影響土壤的發(fā)育,A錯誤;生物(植物)是影響土壤發(fā)育最基本、最活躍的因素,B錯誤;氣候(包括溫度、降水量等)影響巖石風化的強度、速度及土壤中有機質的多少,C錯誤。故選D?!?3題詳解】位于腐殖質層下方甲是淋溶層,是由于溶解于水的礦物質隨水的下滲向下運移,本層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淋溶層下形成的乙是淀積層,是上層土壤淋失的物質在此沉淀、積累,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淀積層下形成的丙是母質層,是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由上可知,B正確,ACD錯誤。故選B。

【點睛】大氣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發(fā)變成水蒸氣返回大氣,一部分下滲到土壤成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著斜坡形成漫流,通過沖溝,溪澗,注入河流,匯入海洋。這種水流稱為地表徑流。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下面小題。24.

屬于典型雨林植物是(

)A.

B.

C.

D.

丁25.

四地植被形態(tài)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地樹干粗大——防風抗倒伏

B.

乙地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C.

丙地根系發(fā)達——防土壤板結

D.

丁地秋冬落葉——防水分蒸騰【答案】24.B

25.D【解析】【24題詳解】A.圖中甲景觀圖,是熱帶草原,是稀疏草原景觀,A錯誤。B.圖中乙景觀圖,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正確。C.圖中丙景觀圖,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荒漠景觀,C錯誤。D.圖中丁景觀圖,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故選B?!?5題詳解】圖中甲景觀圖中粗大的樹干,是為了適應旱季缺水,體內儲存大量水源,不是為了防大風抗倒伏,A錯誤;乙景觀圖中板狀根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huán)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并支撐高大的樹干,不是防止熱量散失,B錯誤;丙植物根系發(fā)達主要為了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吸收水分,C錯誤;丁地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散失,減少熱量散失,D正確。故選D。

【點睛】甲圖是非洲草原的猴面包樹,體內存儲大量的水分,是因為熱帶草原一年分為干濕兩季,為了渡過干旱的季節(jié)。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26.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后陸續(xù)發(fā)生多次余震。材料二地球圖層結構示意圖材料三成都市民眾通過電視、手機等提前接收到了ICL地震預警系統(tǒng)(通過電磁波)發(fā)出的地震預警。下圖為地震發(fā)生時成都市民收到的地震預警信息,提醒人們及時合理避險。(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____(填圈層),對應材料二中的____(填數(shù)字)。(2)ICL地震預警系統(tǒng)能提前發(fā)布預警信息,主要是利用電磁波的波速____(快或慢)于橫波。(3)當?shù)卣鸢l(fā)生時,震中附近的人感受到的是先____(填字母),后____(填字母)。A左右搖晃

B.上下震動

(4)本次地震屬于構造地震,破壞性強,可能誘發(fā)的次生地質災害是____。(5)當?shù)卣鸢l(fā)生時,下列逃生方法正確的有____。①在室內,躲到大房間內②在家時,躲到空間小的衛(wèi)生間③在室外,跑到開闊地④乘坐電梯快速逃至戶外⑤在室外應避開廣告牌⑥盡快從最近的窗戶跳窗逃生【答案】(1)

①.

地殼

②.

(2)快

(3)

①.

B

②.

A

(4)滑坡##泥石流

(5)②③⑤【解析】【分析】本題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地球內部圈層、地震波、防災減災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拘?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km且陸地地殼厚,大洋地殼薄,所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對應材料二中的②。【小問2詳解】電磁波傳播速度(其速度能達到光速)較快,地震波的速度較慢,為地震的提前預測成為可能?!拘?詳解】地震發(fā)生時,縱波傳播速度快先到達地表,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橫波傳播速度慢,后到達地表,引起地面左右晃動,因此,震中附近的人會感覺到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晃動?!拘?詳解】由于構造地震是由地殼發(fā)生斷層而引起,且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主要是山區(qū),因此可能誘發(fā)的次生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小問5詳解】在地震時,大房間由于其較大的面積和高度,更容易受到天花板、大件家具的傷害,①錯誤;衛(wèi)生間等小空間可以提供一定的保護,避免被大型家具或掉落的天花板傷害,②正確;地震時跑到開闊地可避免被高大建筑或樹木砸傷,③正確;地震時乘坐電梯可能會遭遇停電、電梯故障等問題,增加逃生難度甚至危及生命,④錯誤;廣告牌在地震中容易掉落,避開它可以避免被砸傷,⑤正確;跳窗逃生在地震時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死亡,⑥錯誤。所以當?shù)卣鸢l(fā)生時正確的方法為②③⑤。

27.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塔里木盆地區(qū)域簡圖及甲、乙、丙、丁四地景觀圖。材料二:綠洲是沙漠中具有水,分布有草等植被的地方,綠洲與周圍的沙漠在局部地區(qū)會形成熱力環(huán)流。下圖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綠洲與沙漠氣溫日變化情況圖。(1)甲地貌名稱是____,主要分布在____(出山口/入??冢Mǔ處的顆粒物比b處更____(粗/細),甲地是該地區(qū)重要的農(nóng)耕場所,據(jù)圖說明其利于農(nóng)耕的主要有利條件:____。(2)乙、丙、丁地貌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3)根據(jù)材料二,沙漠氣溫比綠洲低的時間段是____,在下圖中畫出該時段的熱力環(huán)流情況(請在答題卡中作答)____。

【答案】27.

①.

沖(洪)積扇

②.

出山口

③.

④.

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8.

①.

雅丹地貌(風蝕地貌)

②.

沙丘(鏈)

③.

風蝕蘑菇

29.

①.

22:00-6:00

②.

【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塔里木盆地為材料,涉及地貌的成因以及熱力環(huán)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與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終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拘?詳解】結合圖示判斷:甲表示在河流出山口形成的山麓沖積扇;沖積扇一般形成與河流出山口,由于流水的沉積而形成的。由于流水沉積作用與泥沙顆粒大小有關,泥沙顆粒越大,越先沉積,故從上而下,地貌組成物質逐漸變細。通常a處的顆粒物比b處更粗;甲地位于沖積扇的前緣地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灌溉水源充足?!拘?/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