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06/wKhkGWW1oFGAHGzkAAMpiWiQQ6s956.jpg)
![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06/wKhkGWW1oFGAHGzkAAMpiWiQQ6s9562.jpg)
![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06/wKhkGWW1oFGAHGzkAAMpiWiQQ6s9563.jpg)
![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06/wKhkGWW1oFGAHGzkAAMpiWiQQ6s9564.jpg)
![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0B/06/wKhkGWW1oFGAHGzkAAMpiWiQQ6s95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重慶市三峽名校聯(lián)盟高2024屆2023年春季聯(lián)考語文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規(guī)范作答,誠信考試!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所謂“變形”,是相對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現(xiàn)實生活中客現(xiàn)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態(tài);“變形”是指客觀物象反映到藝術中的形態(tài)的改變。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物象的形態(tài)有時會出現(xiàn)變異,例如兩頭蛇、三腳雞等,這種“變形”雖然怪異,但不是藝術美學研究的對象。藝術美學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態(tài)在藝術表現(xiàn)中所發(fā)生的變化及其美學意義。藝術上的“變形”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從廣義上說,任何種類和流派的藝術,不論其創(chuàng)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較之原型都會有某些強調、選擇、集中乃至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說,變形乃是藝術反映生活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不過一般地說,藝術上關于“變形”的觀念是指狹義的“變形”,它表現(xiàn)為客觀物象的幾何圖形所發(fā)生的改變。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彼未茖W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圍乃是徑七尺,無乃太細長乎?此亦文章病也?!鄙蚶ㄉ锰缫恍?,他不懂得藝術變形的美學意義。比沈括稍晚的王觀國有所不同,他說:“‘四十圍’、‘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詩人之言當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較之,則過矣?!逼鋵?,古代詩歌中這類“變形”甚多,諸如“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白發(fā)三千丈”等等都是。當然古代詩人很懂得運用夸張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覺的“變形”觀念。宋元以來,“變形”的美學觀念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到明清戲曲中,舞蹈程式和臉譜等都是對生活常態(tài)的改變,如臉譜中用紅表忠烈,白表奸詐,舞蹈動作鳴冤叫屈時甩發(fā),生離死別時跪步等。這些“變形”大大豐富和增強了戲曲藝術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現(xiàn)力。藝術作品中的“變形”是創(chuàng)作者主觀感受的一種強化,因此藝術家們常用“變形”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魚鴨圖卷》,魚、鴨的眼眶變成了圓形,眸子有的畫成綠豆小點,有的畫成圓弧線,傳達出“白眼看天”的蔑視情緒。這種“變形”美學的本質,是對于傳統(tǒng)道德,特別是對于理學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標,個性的張揚。(摘編自曾祖蔭、曾新《怪異:明清啟蒙美學之特征》)材料二:明清是我國美學思想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由于封建發(fā)展到了后期,資本主義的萌芽開始出現(xiàn)并緩慢成長,落后的生產關系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需求,這種社會矛盾的不斷加深,推動了明清時期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的進步,從而使明清美學思想獲得了深入的發(fā)展,在醞釀一種新的美學思潮的同時,也總結和發(fā)展了我國古代社會的美學思想。在繪畫領域,王履與祝允明的貢獻比較突出。王履是我國明代初期的美學思想家,在繪畫美學方面貢獻較大。他擅長山水,筆墨秀勁,曾作《華山圖》四十幅。對于“意”與“形”的辯證關系,王履有深刻的見解。他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應當以“意”為主,以“形”為輔,而兩者又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王履說:“畫雖狀物,主乎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雖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形尚失之,況意?”祝允明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雖然生活年代比王履晚一百多年,但其繪畫美學思想與王履非常接近。他的關于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象”與“韻”的基本理論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宋元以來,一些畫家過分地強調所謂“韻”而忽視形象的塑造。針對這一傾向,祝允明主張“韻”與“象”應該有機統(tǒng)一,認為無象則無所謂韻。他反對離開具體的藝術形象的真實,而片面地追求所謂韻味。祝允明在《呂紀畫花鳥記》中說:“蓋古之作者,師楷化機,取象形器,而以窮其無言之妙,后世韻格過象者,乃始以為得其精,遺其粗。然盡如是,不幾于廢事耶!”這一觀點與王履所認為的“舍形何所求意”是一個道理。一個強調的是“意”、“象”統(tǒng)一,一個強調的是“韻”、“象”統(tǒng)一。然而,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過分追求神韻的現(xiàn)象仍然比較嚴重,甚至出現(xiàn)以詩畫神韻之平奇品評高下的現(xiàn)象,金人王若虛認為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明代的祝允明提出自己關于“象”與“韻”有機統(tǒng)一的主張,確實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摘編自唐杰《明清時期的美學思想》)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客觀物象的形態(tài)偶然會出現(xiàn)變異,由于這一現(xiàn)象不是藝術美學研究的對象,所以人們并不把它稱為“變形”。B.對杜甫《古柏行》中的詩句“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沈括和王觀國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是源于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C.八大山人的《魚鴨圖卷》表現(xiàn)了一種蔑視情緒,反映了他對于傳統(tǒng)道德,特別是對于理學的反叛意識。D.王履所言“畫雖狀物,主乎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與祝允明“蓋古之作者,師楷化機,取象形器,而以窮其無言之妙”是一個道理。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杜甫詩“黛色參天二千尺”、李白詩“白發(fā)三千丈”等夸張手法,是自覺運用“變形”觀念來增強文學表現(xiàn)力。B.強調“意”“象”統(tǒng)一是明清時期一種重要的美學思潮,但在具體的實踐創(chuàng)作中過分追求神韻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C.藝術上的“變形”是相對于客觀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說“變形”來源于“常形”,有時甚至“變形”就是“常形”。D.藝術上的“變形”是創(chuàng)作者主觀感受的強化,藝術家們只有采用這種辦怯,才能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3.結合材料二的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反映祝允明“韻”、“象”有機統(tǒng)一的審美觀的一項是()(3分)A.晁補之說“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tài)。”B.蘇軾曾在一首詩中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C.王廷相提出“詩貴意象透瑩,不喜事實粘著,古謂水中之月,鏡中之影,難以實也?!盌.陸時雍認為作詩“最難者,在風格渾成,意象獨出”。4、材料一是如何展開論述的?請結合材料內容具體分析。(5分)5.《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有這樣的片段: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請結合材料二中的觀點并列舉王維的詩句,簡要分析林黛玉給香菱讀詩建議的原因。(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邊城(節(jié)選)沈從文夜間果然落了大雨,夾以嚇人的雷聲。電光從屋脊上掠過時,接著就是訇的一個炸雷。翠翠在暗中抖著。祖父也醒了,知道她害怕,且擔心她著涼,還起身來把一條布單搭到她身上去。祖父說:“翠翠,不要怕!”翠翠說:“我不怕!”說了還想說:“爺爺你在這里我不怕!”訇的一個大雷,接著是一種超越雨聲而上的洪大悶重傾圮聲。兩人皆以為一定是溪岸懸崖崩落了!擔心到那只渡船會壓在崖石下面去了。祖孫兩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聽雨聲雷聲。但無論如何大雨,過不久,翠翠卻依然就睡著了。醒來時天已亮了,雨不知在何時業(yè)已止息,只聽到溪兩岸山溝里注水入溪的聲音。翠翠爬起身來,看看祖父還似乎睡得很好,開了門走出去,門前已成為一個水溝,一股濁流便從塔后嗶嘩地流來,從前面懸崖直墮而下。并且各處皆是那么一種臨時的水道。屋旁菜園地已為山水沖亂了,菜秧皆湮在粗沙泥里了。再走過前面去看看溪里,才知道溪中也漲了大水,已漫過了碼頭,水腳快到茶缸邊了。下到碼頭去的那條路,正同一條小河一樣,嘩嘩地泄著黃泥水。過渡的那一條橫溪牽定的纜繩,已被水淹沒了。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見了。翠翠看看屋前懸崖并不崩坍,故當時還不注意渡船的失去。但再過一陣,她上下搜索不到這東西,無意中回頭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見了。一驚非同小可,趕忙向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業(yè)已坍倒,大堆磚石被凌亂地攤在那兒。翠翠嚇慌得不知所措,只銳聲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應,就趕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邊搖了祖父許久,祖父還不作聲。原來這個老年人在雷雨將息時已死去了。翠翠于是大哭起來。過一陣,有從茶峒過川東跑差事的人,到了溪邊,隔溪喊過渡,翠翠正在灶邊一面哭著一面燒水預備為死去的祖父抹澡。那人以為老船夫一家還不醒,急于過河,喊叫不應,就拋擲小石頭過溪,打到屋頂上。翠翠鼻涕眼淚成一片地走出來,跑到溪邊高崖前站定?!拔?,不早了!把船劃過來!”“船跑了!”“你爺爺做什么事情去了呢?他管船,有責任!”“他管船,管了五十年的船——他死了啊!”翠翠一面向隔溪人說著一面大哭起來。那人知道老船夫死了,得進城去報信,就說:“真死了嗎?不要哭吧,我回城去告訴他們,要他們弄條船帶東西來!”那人回到茶峒城邊時,一見熟人就報告這件事,不多久,全茶峒城里外便皆知道這個消息了。河街上船總順順,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帶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撐去。城中楊馬兵卻同一個老軍人,趕到碧溪岨去了,砍了幾十根大毛竹,用葛藤編作筏子,作為來往過渡的臨.時渡船。筏子編好后,撐了那個東西,到翠翠家中那一邊岸下,留老兵守竹筏來往渡人,自己跑到翠翠家去看那個死者,眼淚濕盈盈的,摸了一會躺在床上硬僵僵的老友,又趕忙著做些應做的事情。到后幫忙的人來了,從大河船上運來的棺木也來了,住在城中的老道士,還帶了許多法器,一件舊麻布道袍,并提了一只大公雞,來盡義務辦理念經起水諸事,也從筏上渡過來了。家中人出出進進,翠翠只坐在灶邊矮凳上嗚嗚地哭著。到了中午,船總順順也來了,還跟著一個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壇酒、一腿豬肉。見了翠翠就說:“翠翠,爺爺死了我知道了,老年人是必須死的,不要發(fā)愁,一切有我!”各方面看看,就回去了。到了下午入了殮,一些幫忙的回家去了,晚上便只剩下了那老道士、楊馬兵同順順家派來的兩個年輕長年。黃昏以前老道士用紅綠紙剪了一些花朵,用黃泥作了一些燭臺。天斷黑后,棺木前小桌上點起黃色九品蠟,燃了香,棺木周圍也點了小蠟燭,老道士披上那件藍麻布道袍,開始了喪事中繞棺儀式。老道士在前拿著個小小紙幡引路,孝子第二,馬兵殿后,繞著那具寂寞棺木慢慢轉著圈子。兩個長年則站在灶邊空處,胡亂地打著鑼鈸。老道士一面閉了眼睛走去,一面且唱且哼,安慰亡靈。提到關于亡魂所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香四季時,老馬兵就把木盤里的紙花,向棺木上高高撒去。到了半夜,事情辦完了,放過爆竹,蠟燭也快熄滅了,翠翠眼淚婆娑的,趕忙又到灶邊去燒火,為幫忙的人辦宵夜。吃了宵夜,老道士歪到死人床上睡著了。剩下幾個人還得照規(guī)矩在棺木前守夜,老馬兵為大家唱喪堂歌取樂,用個空的量米木升子,當作小鼓,把手剝剝剝地一面敲著升底,一面唱下去——唱“王祥臥冰”的事情,唱“黃香扇枕”的事情。翠翠哭了一整天,也同時忙了一整天,到這時已倦極,把頭靠在棺前瞇著了,但只一會兒,翠翠又醒了,仿佛夢到什么,驚醒后明白祖父已死,于是又幽幽地干哭起來?!按浯?,翠翠,不要哭啦,人死了哭不回來的!”老馬兵接著就說了一個做新嫁娘的人哭泣的笑話,因此引起兩個長年咕咕地笑了許久。黃狗在屋外吠著,翠翠開了大門,到外面去站了一會,耳聽到各處是蟲聲,天上月色極好,大星子嵌進透藍天空里,非常沉靜溫柔。翠翠想:“這是真事嗎?爺爺當真死了嗎?”“呀……”一顆大流星使翠翠輕輕地喊了一聲。文本二: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yǎng)不足所產生的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我的讀者應是有理性的,而這點理性便基于對中國現(xiàn)社會變動有所關心,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各在那里很寂寞地從事于民族復興大業(yè)的人。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節(jié)選自《邊城·題記》)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翠翠夜里在被驚醒之后很快就睡著了,反映出翠翠是一個雖平時有一點小心事、愛生一點小氣,但總體單純乖巧的少女。B.從發(fā)現(xiàn)祖父離世到參與辦喪事的全過程,翠翠一直在哭,從大哭到嗚嗚地哭再到干哭,表明她不愿接受祖父死亡這個事實。C.沈從文認為小說中人物“營養(yǎng)不足”,“營養(yǎng)不足”更多的是指當時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中國社會給百姓帶來的傷害。D.老馬兵在守夜時唱王祥臥冰和黃香扇枕的故事,意在借古人事親至孝的行為和精神,贊揚翠翠孝敬祖父的可貴品質。7.下列對文本一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不怕!”這句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翠翠對祖父的安慰與關心,“爺爺你在這里我不怕!”這個心理描寫暗示翠翠已經預料到祖父的離世。B.開頭寫傾盆大雨、嚇人的炸雷、刺眼的閃電等極端天氣,把人物的活動和命運置于一個惡劣的典型環(huán)境之中,有很強的渲染效果。C.小說對老船夫喪事的描寫,富有古樸的地方色彩,使人窺見湘西地域的喪葬風俗,此類的風俗寫作展現(xiàn)了湘西地域的人情美和人性美。D.小說在寫景時語言優(yōu)美生動,引發(fā)讀者對牧歌式湘西畫卷的遐想;在寫人敘事時語言平和簡約,如拂面的春風,給讀者以清新放松之感。8.小說寫白塔的坍倒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9.汪曾祺認為《邊城》“不是挽歌,而是希望之歌”,請結合本文談談“《邊城》是希望之歌”的理由。(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游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已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guī)飭也。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于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盜寇,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人將不信我,且無贖于前過,反懷羞澀疑沮,而甘心于污濁終焉,則吾亦絕望爾矣。(選自王守仁①《教條示龍場諸生》,有刪改)材料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鬃釉唬骸熬泳又?,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于今為要綏,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題②鳥言,山棲羝服,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縟,然此猶淳麗質素之遺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惡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謂然也。(選自王守仁《何陋軒記》,有刪改)【注】①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在寫材料一、二時,作者自京城謫龍場驛丞。②結題,指少數(shù)民族結發(fā)于額的裝束。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寫在答題卡上。(3分)大A言B欺C人D者E使F其G人H資I稟G雖K甚L超M邁N儕O輩P之Q中R有S弗T疾U惡V之W者X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必其志之尚未篤也”與“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陳情表》)兩句中的“篤”字含義不同。B.薄,意為“迫近”“靠近”,與《陳情表》中“但以劉日薄西山”的“薄”字意思相同。C.“諸生殆不至于此”與“殆有神護者”(《項脊軒志》)兩句中的“殆”字含義相同。D.要綏,即要服、綏服,這兩者均屬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區(qū)劃名,文中泛指邊遠地區(qū)。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陽明為了教誨學生進德與修業(yè),在材料一第一段談立志,主要談到了兩個內容:立志的重要性、不立志的危害。B.王陽明談勤學,強調自己對門人弟子的評價標準:相比聰明機警敏捷,他更看重學生們的勤奮謙遜謙讓。C.王陽明認為,人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即便曾有過,只要能改之,則不害為賢為君子。人懂得基本的道德準則并以之律己,是乃大善。D.材料二中王陽明認為龍場有著質樸淳厚的古代遺風,這是因為古時候,法制沒有完備,人們不受禮法約束。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4分)(2)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3分)14.材料一第二段談勤學的問題,請簡要說明該段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述的。(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月夜與客飲杏花下蘇軾杏花飛簾散馀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①如流水涵青蘋②。花間置酒清香發(fā),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③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注釋:①炯:光明的樣子。②青蘋:淺水生植物。③山城:當時,作者在徐州任上。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描寫馀春景物,富于動感。B.“褰衣”二句移步戶外,靜賞一派月夜景致。C.在洞簫聲中詩人看月落杯空,為此惆悵不已。D.全篇緊扣題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頗可玩味。16.有人評價這首詩“人因物而情遷”,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隨景物的變化而變化。請通觀全詩,在“杏花”與“月”中任選一個物象,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9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難》中以“,”兩句夸張地寫出星斗可觸、讓人惶恐的情形,凸顯了蜀道高峻的特點。(2)在《項脊軒志》中,點明老嫗對作者家中的巨大貢獻以及作者母親對其十分關照的句子是“,。”(3)《揚州慢》中既寫杜郎才智又寫揚州荒涼的詞句是“,,?!?4)《客至》中寫招待寒酸簡單但卻滿蘊真情的句子是“,。”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開詩學詩藝課的林黛玉,講的是老一套,沒有①的驚人之語。脂硯齋評析說,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觀園,而又沒有她入局的機會,便鬧出個她要學詩來。此說不無道理,但因此就寫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來,那就成了以意強為文了,那可是寫小說的大忌。香菱是大徹大悟的甄士隱的女兒,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視門第的,看看他對趙姨娘的描寫就能體會到這一點。()《紅樓夢》中出現(xiàn)這樣一個②的人物,對于警告讀者不要對人生抱太多的天真幻想十分必要。但整個說來,曹雪芹筆下的香菱,卻遠不像把其他幾個“釵”寫得那樣動人。這說明曹公寫作中也有筆不逮意的情形。《紅樓夢》是小說但是頻頻出詩談詩賽詩,寫得生動活潑。昔日中國,詩與文章是雅的,夠得著高大上的;而小說是③__者流的低俗段子,離高大上遠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說角色吟詩論詩,可能還有顯示自己也夠得著詩作的用意。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①②③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3分)A.人販子拐賣香菱,讓她有了呆氣,但奪不去她的雅氣與正氣。B.香菱被人販子拐賣,留下了呆氣,同時仍保持著雅氣與正氣。C.香菱被人販子拐賣,雖仍保持著雅氣與正氣,但留下了呆氣。D.香菱被人販子拐賣,留下了呆氣,還有雅氣,更留下了正氣。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所以整個說來,曹雪芹筆下的香菱,卻遠不像其他幾個“釵”寫得那樣動人B.但整個說來,其他幾個“釵”,都遠比曹雪芹筆下的香菱寫得更加動人。C.但整個說來,曹雪芹筆下的香菱,卻遠不像被其他幾個“釵”寫得那樣動人。D.但整個說來,曹雪芹筆下的香菱,卻遠不像其他幾個“釵”寫得那樣動人。(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故鄉(xiāng)的老宅倚山而居,門對南山,山上層層疊疊的梯田,好像一幅水墨畫勾勒的粗線條。老宅的光陰緩慢,不知何時,喜歡上聽雨,秋風細雨是絲絲涼意,雨聲即心聲。聽到的是雨聲,體味的是心境,感悟的是人生。詩詞里的秋雨是多情的,有了靈魂,多了愁意,澆淋一段愁腸?!拔嗤└婕氂辏近S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在亂世中顛沛流離,孤寂清冷。干旱的黃土地,等待一場雨的澆灌,想那黃土下小麥的種子,在歡快地吮吸雨露。屋內爐火的暖意,隔卻秋雨的微涼。院中晚開的芍藥,一朵花鮮亮,在風雨中搖曳多情的裙擺。大黃在墻角下蜷縮,耷拉著耳朵,時而悠閑看雨,時而閉目小憩。秋雨中的村莊比平常多了幾分靜,村莊里的雨多情而舒緩。十月,我與老宅的一場秋雨邂逅,多出幾分難得的閑適與愜意?!白怨欧昵锉帕龋已郧锶談俅撼?。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心中的秋意昂揚,富有詩情。21.文中畫波浪線處改為:故鄉(xiāng)的老宅靠著山,對著南山,山上有大片的梯田,遠看只能見到線條。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原文表達效果更好?請簡要分析。(4分)22.文中先后引用李清照的詞和劉禹錫的詩,兩處引用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請根據(jù)原文簡要分析。(4分)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材料一:薛蟠身陷囹圄時,其妻夏金桂托寶蟾向薛蝌送來果品,拉開了嫂子勾引小叔子的序幕。此時,薛蝌心頭轉念:“那金桂素性為人毫無閨閣理法,況且有時高興,打扮的妖調非常,自以為美,又焉知不是懷著壞心呢?”(注:妖調,yāodiào,妖冶,妖媚而不莊重)(見于《紅樓夢》第九十回“失綿衣貧女耐嗷嘈送果品小郎驚叵測”)材料二:如果共同生活的人們,相互的行為、權利和義務,沒有一定規(guī)范可守,依著統(tǒng)治者好惡來決定,而好惡也無法預測的話,社會必然會混亂,人們會不知道怎樣行動,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說不上“治”了。……禮治社會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xiàn)的,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色。(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禮治秩序》)材料三:社會失序是當前的嚴峻挑戰(zhàn)。(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上述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聯(lián)系社會生活,以“秩序”為話題,寫一篇申論。要求:結合材料,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語文參考答案1.【參考答案】C。A項,所以人們并不把它稱為“變形”,錯誤。原文:這種“變形”雖然怪異,但不是藝術美學研究的對象。B.源于他們審美理念的不同。D.王履強調的是“意”,而祝允明強調的是“韻、象統(tǒng)一”,所以強調的不是一個道理。2.【參考答案】B。A項很懂得運用夸張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覺的“變形”觀念。C.有時甚至“變形”就是“常形”,錯。D.文中只是說藝術家常用這種方法。3.【參考答案】A。B.蘇軾此處強調重形“韻”、輕“象”。C.強調意象透瑩,注重想象。D.強調意象獨特,不落窠臼。4.【參考答案】①提出藝術美學領域中“變形”的概念;②先把“變形”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然后重點介紹狹義的“變形”;③介紹“變形”的美學觀念的歷史演變,藝術表現(xiàn)、藝術效果和本質。(答對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5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參考答案】①林黛玉建議香菱不要讀陸放翁的詩,是因為‘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重狀物和形象的塑造,缺乏韻味。②建議香菱讀王維的詩,是因為他的詩統(tǒng)一(意、象統(tǒng)一)。③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中不僅傳神地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可視可觀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塞外闊大、雄渾的境界,做到了象、意(韻、象)統(tǒng)一。(如舉王維其它詩句,言之有理即可)。(每點2分,共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6.D.“贊揚翠翠孝敬祖父的可貴品質”錯誤,老馬兵唱王祥臥冰和黃香扇枕是為了取樂,沒有贊揚翠翠的意思。7.A.“暗示翠翠已經預料到祖父的離世”錯誤,翠翠沒有預料到祖父的離世,只是擔憂祖父離開她。8.①情節(jié)結構:照應上文暴雨雷電中的“洪大悶重傾圮聲”,使小說情節(jié)在發(fā)展上更加合理;②人物塑造:代表老船夫的離世,加重了老船夫帶著遺憾離世的悲情色彩;③表現(xiàn)手法:白塔是翠翠的一個精神世界,白塔的坍倒表明翠翠的成長過程將面臨重大轉折。(答對兩點,即為4分。)【解析】情節(jié)結構上:上文寫“訇的一個大雷,接著是一種超越雨聲而上的洪大悶重傾圮聲”,小說寫白塔的坍倒照應上文,使情節(jié)發(fā)展合理、自然,結構嚴謹。人物塑造上:結合下文“翠翠……只銳聲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應,……祖父還不作聲。原來這個老年人在雷雨將息時已死去了”可知,白塔坍倒后,翠翠發(fā)現(xiàn)祖父也去世了。白塔的坍倒意味著老船夫離世,渲染了老船夫離世的悲情色彩。表現(xiàn)手法上:白塔是翠翠的一個精神世界,作者運用象征手法寫白塔坍倒,祖父隨之去世,表明其的成長過程將面臨重大轉折。9.①從人物角度:小說中的每個人物都散發(fā)著人性美的光芒,只要人性美存在,希望就不會破滅。如翠翠在悲痛于失去祖父庇護之時已經表現(xiàn)出堅強能干的一面,順順、老馬兵、報信人、老道士等主動為老船夫操辦喪事,順順對翠翠的承諾等。②從邊城地域角度:邊城依然保持蟲鳴遍地、月色皎潔、星星沉靜溫柔的自然美,暗示邊城這個區(qū)域充滿生機,不會輕易被侵蝕。③從創(chuàng)作目的角度:《邊城》的創(chuàng)作傾向于通過敘述“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之處”以及底層百姓堅強地“活下去”的精神風貌,給讀者以勇氣和信心。(每點2分,共6分)【解析】《邊城》的結局雖然祖父和天寶死了,儺送走了,只剩下翠翠孤零零的,但是作品中描繪的地域美、人性美仍會讓人看到希望,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也在于給人希望和信心。人物角度:“河街上船總順順,……即刻向碧溪岨撐去。城中楊馬兵卻同一個老軍人……到翠翠家中那一邊岸下,留老兵守竹筏來往渡人,……又趕忙著做些應做的事情?!≡诔侵械睦系朗浚€帶了許多法器”“老年人是必須死的,不要發(fā)愁,一切有我!”,爺爺死后,順順、老馬兵、報信人、老道士等主動為老船夫操辦喪事,船總順順對翠翠說的話都可以體現(xiàn)出當?shù)厝松屏?、質樸的人性美,只要人性美存在,希望就不會破滅。邊城地域角度:“耳聽到各處是蟲聲,天上月色極好,大星子嵌進透藍天空里,非常沉靜溫柔”,夜晚的蟲鳴、皎潔的月色、沉靜溫柔的星星等景物體現(xiàn)了邊城的自然美,暗示邊城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創(chuàng)作目的角度:文本二“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于營養(yǎng)不足所產生的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欲望,來作樸素的敘述。我的讀者應是有理性的,……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這作品……但同時說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作者通過敘述這個民族過去的偉大以及底層百姓堅強地“活下去”的精神風貌,表明其創(chuàng)作目的即給讀者以勇氣和信心,給人以希望。10.E、N、R句意:大話騙人的人,假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優(yōu)異,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嗎?“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使”,假使,表假設的連詞,其前應斷開;“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儕輩”本句主語,其前應斷開。11.BA項正確。含義不同。“篤”,一心一意/病重,沉重。句意: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定的緣故/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C項正確。含義相同?!按倍急泶y,可譯為恐怕、大概。句意:各位同學恐怕不至于這樣/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吧!D項正確。B項,文中“亦有薄于孝友之道”的“薄”,意為“輕視”,“但以劉日薄西山”的“薄”,意為“迫近”“靠近”,故選B。12.C“人懂得基本的道德準則并以之律己,是乃大善”錯,原文只說“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不害為君子矣”,并未涉及“大善”的問題,選項無中生有。故選C。13.(1)說到過失,從大賢人開始就不能避免,但是不妨礙他最終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夠改正啊。(“過”,犯錯,過失;“害”,妨礙;“卒”,最終;“為”,因為。)(2)我因為命運不好,早年(小時候)就遭遇不幸之事。出生才六個月,我慈愛的父親就棄我而去(去世了)。(險釁,艱難禍患,指命運不好;夙,早年;見背,棄我而去,指尊長去世。)14.①首先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②然后通過將身邊人的事例進行正反對比,突出觀點。③最后總結觀點——君子應勤于治學。解析:由“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意思是“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于學問”可知,首先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由“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意思是“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嗎?有不鄙棄輕視他的嗎?他固然可以欺騙人,別人果真就被他欺騙,有不暗中譏笑他的嗎?假如有人謙虛沉默自我持重,以無才能自居,堅定意志努力實行,勤奮求學,喜好請教;稱贊別人的長處,并且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和樂平易,外表內心一致的人,即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愚魯遲鈍,同學當中,有不稱贊羨慕他的嗎”可知,通過將身邊人的事例進行正反對比,突出觀點。由“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意思是“各位同學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可以知道為君子應勤于治學了”可知,最后總結觀點——君子應勤于治學。【參考譯文】材料一: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種工匠、有技能才藝的人,也沒有不以立志為根本的?,F(xiàn)在的讀書人,曠廢學業(yè),墮落懶散,貪玩而荒費時日,因此百事無成,這都是由于(他們)未能立定志向罷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為圣人了;立志做賢人就可成為賢人了。志向沒有立定,就好象沒有舵的船,沒有銜環(huán)的馬,隨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為止呢?古人所說:“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氣,兄弟怨恨他,族人鄉(xiāng)親輕視厭惡他,如像這樣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愛他,兄弟喜歡他,族人鄉(xiāng)親尊敬信服他,何苦卻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壞事可是父母疼愛他,兄弟喜歡他,族人鄉(xiāng)親尊敬信服他,如像這樣就做壞事,是可以的。做壞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氣,兄弟怨恨也,族人鄉(xiāng)親輕視厭惡他,何苦卻一定要做壞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學想到這點,也可以知道為君子應立定志向了。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于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定的緣故。跟隨我求學的人,不是以聰明智能機警敏捷為高尚,卻是以勤奮確實謙遜有禮為上等之選。各位同學試看你們同學當中,假若有人本來空虛卻裝作充實,本來沒有卻裝作已有,掩飾自己的無能,忌恨他人的長處,自我炫耀自以為是,大話騙人的人,假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優(yōu)異,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嗎?有不鄙棄輕視他的嗎?他固然可以欺騙人,別人果真就被他欺騙,有不暗中譏笑他的嗎?假如有人謙虛沉默自我持重,以無才能自居,堅定意志努力實行,勤奮求學,喜好請教;稱贊別人的長處,并且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和樂平易,外表內心一致的人,即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愚魯遲鈍,同學當中,有不稱贊羨慕他的嗎?他固然以無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過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為他是無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嗎?各位同學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可以知道為君子應勤于治學了。說到過失,從大賢人開始就不能避免,但是不妨礙他最終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夠改正啊。所以做人沒有過失不重要,可是能夠改過最重要。各位同學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于廉恥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輕視于孝順友愛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詐茍且刻薄的習氣吧?各位同學恐怕不至于這樣。不幸或者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誤犯過錯,平日沒有老師朋友的講解學習規(guī)勤約束的緣故啊。各位同學試著反省,萬一有近似這樣的行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僅僅憑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錯誤發(fā)揚從善方面失掉勇氣。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過去的錯誤,即使過去是盜賊流寇,今后也可以成為君子。如果說我過去已經是這樣了,現(xiàn)在即使改正錯誤做好事了,萬一人們不相信我,且不寬恕我之前的罪過,反而讓我懷著羞恥之心無顏見人,進而甘心墮落,一錯再錯,那么我也絕望了。材料二: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邊遠之地),別人都認為那里簡陋落后??鬃诱f:“(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簡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貶龍場,龍場在夷蔡之外,屬于邊遠地區(qū),還沿襲著過去的風俗習慣。人們都以為我來自京城,一定會嫌棄這里簡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卻很安樂,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所說的簡陋落后。只是這里的人們,結發(fā)于額頭,說話似鳥語,住在深山里,穿著羊皮做的衣服。沒有華麗的車子,沒有高大的房子,也沒有繁復的禮節(jié),然而這是一種質樸、淳厚的古代遺風,這是因為古時候,法制還沒有完備,人們不受禮法約束,就都這樣了,并不能認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們好罵人,說粗話,但性情率真淳樸。世人只是因為他們說話低微,就認為他們落后,我不這樣認為。15.CC項,“詩人看月落杯空,為此惆悵不已”理解失誤,作者因自己的際遇而惆悵。16.答案示例一:①以杏花為物象,前四句,杏花飄落,花影在地,景色清幽靜雅,寫出詩人對美的欣賞喜愛之情。②五、六兩句,詩人“與客飲杏花下”,爭相搖落杏花,花香盈庭,詩人與客聞香飲酒,豪情與雅趣兼具。③最后四句,詩人想象明天春風勁起,滿地落紅,借花的凋零表達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層。答案示例二:①以月為物象,前四句寫月入戶尋人,引人月下賞花,流露出詩人的雅趣和對月下空靈之景的喜愛;②“勸君且吸杯中月”以月代酒,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月的迷戀與享受已達癡迷狀態(tài);③“聲斷月明”“惟憂月落”二句,表現(xiàn)詩人對美好景物行將消失的憂慮與惆悵,以及對花好月圓世界的向往與留戀,寓意更深一層。17.(1)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2)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3)杜郎俊賞,算而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貧瘦煤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特異性植物源農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二年級下冊班級工作總結(2篇)
- 2025年企業(yè)勞動用工合同標準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門面房租賃合同標準樣本(2篇)
- 2025年五年級下學期少先隊工作總結(五篇)
- 2025年中介服務合同范例(三篇)
- 戶外運動中心裝修合同終止
- 液體化工品國內運輸協(xié)議
- 寵物運輸包車協(xié)議樣本
- 2025-2030年中國反滲透膜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展望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 (含答案)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 英語試題
- 春節(jié)節(jié)后收心會
- 《住院患者身體約束的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教學課件
- 復工復產工作方案范本【復產復工安全工作方案】
- HyperMesh100基礎培訓教程
- 現(xiàn)代機械強度理論及應用課件匯總全套ppt完整版課件最全教學教程整套課件全書電子教案
- 農村信用社個人借款申請審批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