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_第1頁
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_第2頁
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_第3頁
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_第4頁
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屆湖北省黃岡市名校高三下學期5月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湖北省黃岡名校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

語文參考解析

1.D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項“至為重要的影響”錯。

材料二中“對后世產(chǎn)生不可小覷的影響”說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前、后蜀宮廷音樂對于“啟宋”的

影響,南音對于當今音樂的影響“至為重要”屬過度推斷。

2.D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項“材料二側(cè)重談南音的流播”

錯,材料二側(cè)重談南音與前后蜀宮廷音樂的關(guān)系。

3.C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項所述與音樂關(guān)涉不大,不能作為

孟昶被奉為南音始祖的原因。

4.①南音起源于隋唐宮廷音樂;②前后蜀宮廷音樂為過渡形態(tài);③宋代教坊音樂是進一步發(fā)展;④

宋以后隨東移南遷與閩地民間音樂融合,最終形成南音。(4分,每點1分)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結(jié)合材料一“南音,源自隋

唐宮廷燕樂”可知,南音起源于隋唐宮廷音樂;結(jié)合材料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前后蜀宮廷音樂……

一種‘過渡形態(tài)’”可知,前后蜀宮廷音樂為過渡;結(jié)合材料二“西蜀樂工被選入宋教坊……帶入泉

州”“當時教坊的規(guī)模之大……以及他們對音樂的喜愛”可知,宋代教坊音樂是進一步發(fā)展;結(jié)合

材料一“宋朝南遷以后……南音由此逐漸成形”可知,宋以后隨東移南遷與閩地民間音樂融合,最

終形成南音。

5.①前后蜀宮廷樂,沿襲了隋唐音樂的大部分樂器,體現(xiàn)“上承隋唐”的特點;②前后蜀宮廷音樂

新增的部分樂器在宋代獲得沿用,體現(xiàn)“下啟兩宋”的特點。(4分,每點2分)

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材料二中說“前后蜀宮廷音樂‘承唐啟

宋’”。通過前后蜀時期墓葬中的伎樂與《隋書》《新唐書》《宋史》中的音樂比對,從所用樂器可以

發(fā)現(xiàn),前后蜀王王建墓和趙廷隱墓中出土的樂器,沿襲了隋唐音樂的大部分樂器,可見體現(xiàn)“上承

隋唐”的特點;而《宋史》中記載的“拍板”在隋唐時期并沒有記載,“羯鼓”也只在《隋書》中有

記載,而在前后蜀王墓中出土,可見,前后蜀宮廷音樂新增的部分樂器在宋代獲得沿用,體現(xiàn)“下

啟兩宋”的特點。

6.D“農(nóng)村干部打扮”不是項書記的形象,而是項副社長。文中“我”對項書記形象的認識

經(jīng)歷了一系列過程:最初讀到他的文章時推想他是“知識分子干部”,到公社后經(jīng)秘書和幾位老漢的

描述,把項書記想象成常見的公社書記模樣,并把一個“農(nóng)村干部打扮”的人誤當成項書記,最后

驚訝地發(fā)現(xiàn)眼前這個“標準的老農(nóng)打扮”的人就是項書記。

7.A“其目的是與下文農(nóng)村熱鬧的勞動場面形成對比”錯,這里只是寫實,并沒有特別的用

意,客觀上與后文干部下隊勞動遙相呼應(yīng)。

8.①“我”到公社報到,項書記下鄉(xiāng),“我”未能與他相見,從秘書口中感知項書記的勤政愛民;

②在尋找項書記途中,把項副社長誤認成項書記,與副社長交流中得知項書記重視生產(chǎn)管理;

③在黃土崗,幫助老鄉(xiāng)拉車卻不知他的真實身份,在相處中寫出了項書記的農(nóng)民本色;

④進入方莊后,把項支書誤認成項書記,在項支書的敘說中凸顯了項書記“多面手”的高大形象。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延宕是通過放慢敘述節(jié)奏、延緩懸

念破解的一種手法。答對任意一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每個答題要點中,既要概括使用“延宕

手法”的相關(guān)情節(jié),也要概括突出了項書記的何種形象特點。

9.①呈現(xiàn)了典型的農(nóng)村生活內(nèi)容。如敘寫了“鋤地”“研究棉花生長”“收工”“勞動間隙聊天”等鄉(xiāng)

土生活場景。

②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農(nóng)村百姓群像。如塑造了“快嘴姑娘”“王大娘”“村支書”等農(nóng)民形象。

③凸顯農(nóng)村基層干部形象,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干群關(guān)系和諧、積極向上的主題。

④語言生活化、口語化,親切自然。如“鬧個滿載”“不帶勁”“傍晌”等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特色。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答對任意一點2分,答對三點得6分。如

有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0.HOT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時要注重句意理解,邏輯通暢,也要關(guān)注句

式結(jié)構(gòu)特征、文言虛詞輔助。從句意理解上,注意“以秦”(憑借秦國的力量)、“為韓”(替韓國)

與“于楚”(向楚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您為什么不憑借秦國的力量替韓國向楚國求取潁川?”故在H

斷開;“此乃韓之寄地也”為判斷句,“也”加強判斷語氣,故在O處斷開;第三處關(guān)注“公求而得

之”(您一旦求得)與后文“公求而弗得”(您如果不能求得)前后對稱的句式結(jié)構(gòu)與事理邏輯,故

在T處斷開。

11.C“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中的“異”,意為“感到奇怪”,您不要對百姓認為您

是吝嗇的感到奇怪。

12.D“就能為公孫郝與甘茂分憂”表述有誤,文中“無事”是“無所作為”的意思。無事:

①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zhàn)事、災異,天下太平等?!妒酚洝て綔蕰罚骸皾h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

無事?!雹谥笩o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妒酚洝ぬK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

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雹蹮o所作為?!睹献印る墓隆罚骸笆繜o事而食,不可也?!雹軣o須,

沒有必要?!逗鬂h書·臧洪傳》:“洪于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

子出?!雹轃o端;沒有緣故?!侗饼R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guī)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

還如王誓?!?/p>

13.(1)安全有利的就靠近(追求)它,危險有害的就舍棄(避開)它,這是人之常情。

評分標準:共4分。就,靠近,追求;危害,危險有害;去,舍棄,避開;“此人之情也”,判斷句

式,這是人之常情,或這是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或想法、心理)。人之常情,也作“人情之?!保?/p>

指人們通常有的感情或想法。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2)公仲親自率領(lǐng)自己的私家奴仆(部屬)來和秦國爭斗(拼命),希望您仔細考慮這件事。

評分標準:共4分。躬,親自;斗于秦,狀語后置句,和秦斗;愿,希望;熟,仔細。各1分,意

思相近即可。

14.具體原因:①向壽如果聯(lián)合楚國攻打韓國,韓國必定拼死一搏,于秦不利;

②向壽如果在秦楚爭霸之時親附楚國,與其他兩位重臣相比,在秦王面前將失去決斷國事的優(yōu)勢,

于己不利;

③棄楚親韓,能讓向壽在秦王面前顯示出“外舉不避仇”的氣度,于已有利;

④秦楚兩國爭強,指責楚國,拉攏韓國,于秦有利;

⑤棄楚親韓,可借譴責齊、魏之機,讓公孫郝、甘茂失勢,于已有利。

評分標準:每點1分,答出任意2點給3分,意思相近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安全有利的就去靠近(追求)它,危險有害的就要舍棄(避開)它,這是人之常情。況且父母

對于子女,生了男孩就互相祝賀,生了女孩就把她殺了。子女都出自父母的懷抱,然而是男孩就受

到祝賀,是女孩就殺了的原因,是考慮到今后的利益,從長遠利益打算的。所以父母對于子女,尚

且用計算利弊的心理來對待,何況是對于沒有父子間恩澤的人呢?

材料二:

蘇代替公仲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也能撞翻獵人的車。您攻破了韓國,侮辱了公仲,公仲收拾

了韓國的殘局又重新來侍奉秦國,他自認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賞?,F(xiàn)在您將秦地解口給了楚國,

又把秦地杜陽封賞給楚令尹。秦國、楚國聯(lián)合起來,再次攻打韓國,韓國一定會滅亡了。公仲將親

自率領(lǐng)自己的部屬(私家奴仆)和秦國拼死一戰(zhàn),希望您仔細考慮一下?!毕驂壅f:“我把秦國、楚

國聯(lián)合起來,并不是想以此來對付韓國,您替我告訴公仲,說秦、韓兩國是可以聯(lián)合的?!碧K代回答

說:“請讓我稟報您。諺語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就受人尊重?!F(xiàn)在秦王親近熟習您,比不上親

近公孫郝;秦王賞識您的智慧才能,比不上賞識甘茂。如今這兩個人都不能執(zhí)掌秦國國事,而惟獨

您能同秦王決斷國事,這是因為他們有所偏失(他們各有使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公孫郝親附韓國,

而甘茂親附魏國,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當今秦、楚爭霸,而您卻親附楚國,這與公孫郝、甘茂走

的是同一條道路。您與他們有什么不同呢?人們都說楚國多變,而您卻一定要相信它不會變,這是

在秦王面前自找責備。您不如和秦王謀劃如何應(yīng)付楚國的多變,善待韓國,防范楚國,這樣就沒有

禍患了。韓國(與秦國交好必定)先是把國家政事交給了公孫郝(聽從他的安排),而后又把國家政

事委托給了甘茂,這樣韓國才成了您的仇敵?,F(xiàn)在您聲言親善韓國來防備楚國,這是外交結(jié)盟不避

仇啊?!?/p>

向壽說:“我很想同韓國聯(lián)合?!保ㄌK代)回答說:“甘茂答應(yīng)公仲歸還韓國的武遂,讓宜陽的百

姓返回韓國,如今您白白地(沒有任何付出)就要與韓國交好,這很難啊?!?/p>

向壽說:“那么怎么辦呢?武遂終究不能得到了嗎?(武遂不能由我來交還給韓國)”(蘇代)回

答說:“您為什么不憑借秦國的力量替韓國向楚國求取潁川?這本是韓國暫時交由楚國代為管理的地

方。您一旦求得,這就使您的命令能在楚國得以執(zhí)行,并且用楚國的土地使韓國感激您的恩德。您

如果不能求得,這樣韓國、楚國的怨仇就不能化解,它們就會競相投靠秦國。秦國、楚國爭霸,您

指責楚國,拉攏韓國,這會對秦國有利?!毕驂郏?quán)衡得失,一時下不了決心)說:“怎么辦(好)

呢?”蘇代回答說:“這是件好事。甘茂想依靠魏國攻取齊地,公孫郝也想依靠韓國奪取齊地,現(xiàn)在

您把奪取宜陽作為戰(zhàn)功,拉攏楚國、韓國使之安定,并且聲討齊國、魏國的罪過,因此公孫郝、甘

茂就將無所作為了(公孫郝和甘茂的如意算盤落空,在秦國的權(quán)勢也會進一步削弱)。

15.D“‘虎豹’……運用了借代的手法”錯誤,“虎豹”是比喻,把篡位者比作“虎豹”。

16.這首詞①通過描述光武帝昆陽之戰(zhàn)的勇敢英武,②借古說今,勉勵南宋君王奮發(fā)有為。③表述了

詞人希望國家復興的強烈愿望。(答對任意一點2分,三點6分)

17.(1)狗吠深巷中尋常巷陌

(2)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3)解析示例一: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解析示例二: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解析示例三: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18.①脫穎而出②寵辱不驚③不計其數(shù)/數(shù)不勝數(shù)/不可勝數(shù)

(如有其他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賦分。)

19.示例:杜甫雖“艱難苦恨繁霜鬢”,但一生始終抱有憂國憂民、心系天下的家國情懷。(內(nèi)容2分,

形式2分。如有其他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賦分。)

20.①語言口語化,通俗易懂,富有時代氣息;②使蘇東坡積極樂觀的形象更為鮮活。(一點2分,

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賦分。)

21.①易誘發(fā)建筑整體破壞②立柱柱根若插入地底下

③不僅不會折斷

22.讀書以明理為先(共3分,內(nèi)容2分,結(jié)構(gòu)1分。內(nèi)容上,一定要和“讀書”相關(guān),因為對聯(lián)懸

掛的地點是“上書房皇子讀書處”。答和“讀書”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上給2分;答其他的也能成對的,內(nèi)

容上給1分)

23.作文

畫面上有四個人,分別是《紅樓夢》的曹雪芹、《本草綱目》的李時珍、《游記》的作

者徐霞客、舉著一摞書的當代作家。特別注意文字解說:“我寫了10年”“我寫了30年”“我寫了34

年”“我兩年出了4本”。以及第四個圖片中的細節(jié):散落一地的剪刀、漿糊和紙片,說明他的“寫

作”是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缺乏原創(chuàng)性的。

漫畫將古人“著書”的時間、產(chǎn)量和今人“出書”進行對比,不難看出,古人用10年甚至幾十

年時間辛苦撰寫的作品,已經(jīng)成為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而“兩年出了4本”的書,則缺乏獨創(chuàng)品質(zhì),

可能只是快餐文化,難以成為精品。

考生可進一步探究原因:古人寫書,能耐住寂寞,坐得冷板凳,以踏實作風,以嚴謹態(tài)度,以

匠心精神,慢工出細活;而今人處于一個喧囂浮躁、功利實用的物質(zhì)時代,時間成本更高昂,經(jīng)受

的誘惑更多,因而寫多有不顧質(zhì)量、只求速度的習氣??忌€可以從著書層面延伸到諸多行業(yè)

領(lǐng)域,比如讀書、做學問、搞科研,加以對舉、分析、反思,而突出和肯定“匠心”“專注”“篤志”

“沉潛”等品質(zhì)的可貴。

典型立意:

1.抵制誘惑,沉心靜氣做學問。

2.身處浮躁時代,葆有工匠品質(zhì)。

3.看數(shù)量,更看質(zhì)量。

4.保持勤勉本心,切勿急功近利。

5.新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6.一生擇一事,慢工出細活。

7.踏實沉潛專注,方可成就經(jīng)典。

欠妥的立意:

1.寫作要重視親身實踐;

2.要尊重原創(chuàng),不抄襲剽竊;

3.分辨人性的善與惡。湖北省黃岡名校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

語文試卷

測試時間:2023年5月17日上午09:00——11:30試卷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除夕晚上,非遺南音火了。在2023年央視春晚開場不久,歌手譚維維、賴多俐與廈門市南樂團、

泉州師范學院、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攜手,創(chuàng)造性地演繹了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鳥歸巢》,立刻點燃

全場,并迅速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熱議。《百鳥歸巢》全曲由黃昏意象構(gòu)筑,變化豐富,曲中洞簫以花舌吹

法模擬群鴉投林時的鳥啼聲,以吐音表現(xiàn)歸巢的輕快活潑氣氛,配合妙曼的曲詞,勾勒出一幅異彩紛

呈的生動景象。

南音,源自隋唐宮廷燕樂,是隨著中原人南遷入閩的中原古樂與閩地民間音樂融合而成的古老樂種,2009年10月正式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南音曲調(diào)優(yōu)美,節(jié)

奏徐緩,古樸幽雅,委婉深情,由曲項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種樂器伴奏,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演唱者執(zhí)拍板相和而唱。依照

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內(nèi)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遞給第二人,逐首接連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譜結(jié)束。

追溯這絕世之音的歷史淵源,會發(fā)現(xiàn)與成都有著深厚的聯(lián)結(jié)——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泉

州與成都,一個處在東南一角,一個位于西南一方。孟昶最遠也只到過開封汴梁,他為何就成了泉州

南音的始祖?

作為后蜀王,孟昶有很高的音樂造詣,他“善彈,好屬文,尤工聲曲”。孟昶每次創(chuàng)作新詞,都

要譜成樂曲,一首新曲剛譜成,六宮就會傳唱開來,編成舞蹈。由孟昶令趙崇祚整理的《花間集》,不但是中國詞史上首部詞總集,也是唯一傳世的燕樂歌詞集。南音的前期基礎(chǔ)是燕樂,倡導燕樂的孟昶被推崇為南音始祖,也就不奇怪了。據(jù)傳,宋滅蜀國后,孟昶與花蕊夫人二人被押往汴京,其精心

培養(yǎng)的后蜀宮廷樂師139人進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為傳承盛唐和五代音樂的中堅力量。宋朝南遷以

后,很多文人與樂師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時

承接了來自蜀地的音樂,逐步將其融入當?shù)氐囊魳凤L格當中,南音由此逐漸成形。

(摘編自新聞《兔年央視春晚里的天府文化:一曲南音追溯始祖來自成都》)

材料二:

泉州南音,古稱“弦管”,亦稱“南管”“南樂”“郎君唱”等,廣泛流傳于我國閩南、港澳臺地

區(qū)以及東南亞國家的華人聚居區(qū)。南音是活態(tài)傳承至今最古老的樂種之一,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其脫胎

于隋唐時期的宮廷音樂,后隨歷史上中原人口的東移南遷,從中原腹地一路流播至東南沿海一隅,乃

至漂洋過海,扎根于上述地區(qū)。

不同于其他的樂種,南音弦友們有自己敬奉的樂神祖師——孟昶郎君,并且每年都會舉行春祭、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1頁

秋祭兩次郎君祭。孟昶如何成為南音祖師的問題,陳燕婷研究員曾對一些學者的相關(guān)論述進行梳理,并歸納了三點原因:“其一,孟昶精通音律;其二,五代西蜀‘曲子詞’音樂被當作泉州南音之發(fā)端,

而他對‘曲子詞’音樂有一定貢獻;其三,西蜀樂工被選入宋教坊,其后人可能將西蜀宮廷音樂及對

孟昶的崇拜帶入泉州?!备鶕?jù)以上觀點,或可提出一個猜想:是否南音弦友們對孟昶郎君的崇拜,在

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前后蜀宮廷音樂對泉州弦管的影響?根據(jù)呂錘寬教授“南管音樂,當屬純音樂型態(tài)或清樂大曲的遺緒”,我們可以得出如此推論:五代十國時期的前后蜀宮廷音樂與今天的泉州弦管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甚至它可能就是弦管歷史流播中的一種“過渡形態(tài)”。

前后蜀宮廷音樂“承唐啟宋”,一方面體現(xiàn)在唐宋史籍的記載中,《資治通鑒》載,“是時唐衣冠

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禮而用之,使修舉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唐王室先后兩次到蜀地避難,又因蜀地當時經(jīng)濟富庶、社會安定,大量官宦、文人以及樂工隨之相繼涌入,這也在一定程度

上促進了后來前后蜀宮廷音樂文化的發(fā)展?!端问贰份d:“宋初循舊制,凡四部。其后平荊南,得樂工

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边@139人或許還不是前后蜀樂工的全部。如此龐大的數(shù)量,可見當時教坊的規(guī)模之大。這無疑體現(xiàn)了蜀地王公貴族們奢靡的生活,以及他們對音樂的喜愛。而如此大量的樂工,可能也會在繼承唐代宮廷音樂的同時,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對后世產(chǎn)生不可小

覷的影響。

前后蜀宮廷音樂“承唐啟宋”,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前后蜀宮廷音樂的形象遺存中。1942年,成都前

蜀王建墓出土一座帶有樂舞浮雕的石棺床;2011年,成都后蜀趙廷隱墓出土20余件樂舞伎俑。通過

將兩處前后蜀時期墓葬中的伎樂與《隋書》《新唐書》《宋史》中的音樂比對(見圖表),從所用樂器

琵琶拍板笛篳簫排簫箏豎箜篌笙貝銅鈸簇吹葉羯鼓雞婁鼓發(fā)鼓答臘鼓毛員鼓

隋書√√√√√√√√√√√√

新唐書√√√√√√√√√√√√

王建墓√√√√√√√√√√√√√√√√√

趙廷隱墓√√√√√√√√√√

宋史√√√√√√√

可以發(fā)現(xiàn),①;②。

(摘編自陳宇峰、陳丹曦《泉州南音與前后蜀宮廷音樂關(guān)系初探》)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鳥歸巢》原是用標準泉州方言古語來演唱,其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

B.南音是活態(tài)傳承至今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堪稱音樂史上的活化石。

C.隨著中原人口的東移南遷,南音流播至我國閩南及港澳臺地區(qū),又遠播東南亞國家華人聚居區(qū)。

D.南音與五代十國時期的前后蜀宮廷音樂有著某種聯(lián)系,它對當今音樂有著至為重要的影響。

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2頁

2.下列對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則材料都談到南音與隋唐宮廷音樂之間的源流關(guān)系,并追溯了其流變過程。

B.材料一由當下社會熱點入手,具有新聞的時效性,又對南音作了深度的追蹤報道。

C.材料二引用了詳實的歷史與考古資料,對南音的介紹相比于材料一更具知識性。

D.兩則材料各有側(cè)重,材料一側(cè)重追溯南音的歷史淵源,材料二側(cè)重談南音的流播。

3.下列各項不屬于孟昶被奉為南音始祖原因的一項是(3分)

A.孟昶具有很高的音樂造詣,他“善彈,好屬文,尤工聲曲”。

B.孟昶令趙崇祚整理《花間集》,它是唯一傳世的燕樂歌詞集。

C.孟昶任用避亂的唐朝貴族修舉故事,典章文物有唐之遺風。

D.孟昶培養(yǎng)的后蜀宮廷樂師進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為中堅力量。

4.請結(jié)合材料,按朝代順序概括南音的形成過程。(4分)

5.請在材料二結(jié)尾橫線處填寫兩條結(jié)論性語句。(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公社書記

郭澄清

我被分配到公社里做宣傳干事,今天上任。

公社辦公室里冷清清的,只有秘書一個人。他待人很熱情,一面給我倒水,一面向我介紹書記是

誰,社長是誰……

我問他:“他們都干什么去啦?”

“全下隊啦?!?/p>

“項書記什么時候下去的?”

“今天早上?!泵貢卮鹫f,“昨天晚上趕回來,向縣委作了個電話匯報,今天起早看了一陣文件,

又下去了?!?/p>

“去哪兒啦?”

“那我得看看?!泵貢鶘|南墻角一望,回頭說,“上南部去啦。老項有個習慣,南去準扛獵槍,

北去準背糞簍?!?/p>

“這是為什么?”

“你聽我說呵,北部有條公路,車馬多,糞多,背上筐,走一趟,準能鬧個滿載;南部有片山崗,

草多,洞多,野物多,扛上槍,保險!”

我又乘興問道:“書記的槍法怎么樣?”

“百發(fā)百中,全社第一?!?/p>

這時,我恨不能一下子見到項書記。秘書向我建議說:“他不來,你也沒事干,你干脆去找他吧!”

我離開公社,順著楊柳成蔭的機耕道,一直向南走去。天晴地濕,風吹禾搖,一路都是豐收景象。

我聽見一伙干活的社員們,好像是在議論項書記,就勢問道:“喂!借光,你們見到項書記沒有?”

“見到啦!剛過去,到方莊去啦!”一位快嘴姑娘指手畫腳地說,還有幾位老漢插言插語,熱情

地向我介紹書記的長相和衣著。不過,我都沒有用心聽,一個公社書記的模樣,我是可以想象出來的!

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3頁

又走了一里多路,見路邊蹲著一個人,農(nóng)村干部打扮,懷里豎著一支長筒獵槍,蹲在那兒正對著

一棵棉花出神。我暗自贊嘆:“項書記可真樸素呵,不愧為勞動人民出身的干部!”

“項,項……同志,你就是項書記吧?”

那人打量我一眼,瞇笑著說:“對了一半兒!我姓項,可不是書記,是副社長!”

他告訴我,方才項書記和社員們鋤了一陣地,又和他研究了一番棉花生長情況,對棉花的中期管

理提出指導意見,把槍放在這兒,就往方莊去了,現(xiàn)在還過不去前面的黃土崗……

來到黃土崗,只見有一位推車的老漢。這老漢,標準的老農(nóng)打扮: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肩上搭

著一件灰不灰黃不黃的褂子,整個脊背又黑又亮,褲腳卷過膝蓋,腳上沒有穿鞋,后腰上插著旱煙袋,

像鐘擺似的兩邊擺動著。

“老鄉(xiāng),到哪兒去呀?”

“上方莊?!彼亮艘话褲M臉的汗水,又問我,“小伙子,你上哪?”

“也到方莊?!?/p>

“那好,我抓你個差吧?!闭f著,他放下車子,在車子上栓了一條繩子,向我一舉,笑哈哈地說:

“來,小伙子,幫幫忙吧,前邊這條路不大好走!”

沒辦法,我只好接過繩子,拉起車子來。使我驚奇的事發(fā)生了,他抓我這個差,不感激我也罷,

還一股勁地挑三挑四:

“小伙子,你缺‘基本功’呵——不帶勁!……不懂?我告訴你——塌下腰,挺起胸來,再挺挺。

把頭抬起來,眼向前看。把膀子晃開,把胳膊甩開,甩上點勁兒……”

走進方莊,天已傍晌,社員們剛剛收工。一進村,幾個男社員從各個角落湊過來,熱情地打

招呼。一位小伙子接過車子,繼續(xù)推。一位大娘大概是聽到了喊聲,急急忙忙走出門,手扶門框開了

腔:“老項!中午到我家來,我還有活叫你干哩!”老項摘下草帽扇著風,笑哈哈地說:“好吧,王大

娘,中午你多做一個人的飯,我先到隊部?!?/p>

方才我被這情景迷住了。現(xiàn)在老項一走,我倒忽地想起一件事來,便向身邊的一位中年人問道:

“同志,項書記在哪里?”

“項書記?”那人沉靜一下,“哦,你找我呵?”

我就自我介紹起來。說著說著,他嘎嘎地笑了:“同志,你弄錯了。你是找公社書記吧?我是支部書記!”

“公社書記吶?”

“方才你給誰拉的車子?他就是公社書記呀!”

支書又補充說:“你別看我們老項這樣兒,論本事可不簡單啦,是鋤桿,是槍桿,是筆桿……”

他一說到“筆桿”,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前幾天的省報上,曾發(fā)表過他的一篇稿子。他在這篇稿子里,用自己的工作實踐,論證了研究黨的政策的重要性。這篇稿子發(fā)表后,影響很大。當時,我曾這

樣想:“項書記一定是個知識分子干部,也一定整天埋頭書案……”

支書越說越有勁:“老項常跟咱講,建設(shè)社會主義,‘三個桿子’缺一不可。對于咱們這些領(lǐng)導農(nóng)

業(yè)生產(chǎn)的人來說,尤其是不要跟鋤桿子鬧不團結(jié)!”

支書領(lǐng)我來到隊部,這時的項書記,打扮和在路上一樣;不過,我覺得他似乎比那時高了許多。

我走上前去,恭敬地喊了一聲“項書記”,接著就自我介紹。他非要讓我喊他“老項”,說:“你就把路上叫我‘老鄉(xiāng)’的尾音加重,‘老鄉(xiāng)’改成‘老項’,這多省勁!小崔!”

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4頁

這時,街上傳來老大娘的喊聲:“老項喲!吃飯了!”于是,我隨在老項的身后,向王大娘家走去。

我實在跑累了,吃完飯,身子一躺就入了夢鄉(xiāng)。一覺醒來時,天已過半晌。我趕到地里時,人們

大概已經(jīng)干了一陣子活,老項正坐在柳樹下和社員聊天。

我問老項:“我干什么活呀?”

“你第一次出勤,就派你個輕松活吧!”他指著那輛車子說,“你把它送到何莊去吧?!庇謬诟勒f:“你到了那里,要利用今天晚上的時間,幫助隊干部們,討論討論抓好生產(chǎn)和群眾生活問題……”

我推著車子走在路上,耳邊還在響著老項那朗朗的笑聲,眼前晃動著老項那高大的身影……

(選自1963年11月《人民文學》,有刪改)傍晌:臨近正午的時候。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我”對老鄉(xiāng)“挑三挑四”的態(tài)度感到驚奇但并不厭煩,展現(xiàn)了基層青年干部為人民服務(wù)的態(tài)度。B.小說中“塌下腰”“挺起胸”“把胳膊甩開”等動作要求,間接勾勒出農(nóng)村人們勞作的真實狀態(tài)。C.小說多處用“老項”這一稱呼,既體現(xiàn)項書記平易近人,又反映當時農(nóng)村和諧融洽的干群關(guān)系。D.“農(nóng)村干部打扮”“標準的老農(nóng)打扮”“知識分子干部”,項書記鮮明形象在“我”面前依次呈現(xiàn)。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的開頭寫“我”上任報到,公社辦公室冷冷清清,只有秘書一人,其目的是與下文農(nóng)村熱鬧

的勞動場面形成對比。

B.尋找途中,姑娘和幾位老漢的熱情指點與后文中方莊社員們的熱情招呼相呼應(yīng),從側(cè)面襯托出項

書記深受群眾的愛戴。

C.文中畫線句“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引出插敘,豐富了小說內(nèi)容,突出了項書記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

論水平,強化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D.小說采用第一人稱,講述“我”上任第一天的所見所聞,記敘了平凡普通的鄉(xiāng)村生活故事,給讀

者以親近感和真實感。

8.小說采用延宕手法突出項書記的形象,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有人評價,這篇小說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鄉(xiāng)土小說的“范本”。本文的鄉(xiāng)土特色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父母之于子也,產(chǎn)男則相賀,產(chǎn)女則殺之。此俱出父母之懷衽,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

后便,計之長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而況無父子之澤乎

(節(jié)選自《韓非子·奸劫弒臣》《韓非子·六反》)

材料二:

蘇代為公仲謂向壽曰①:“禽困覆車.。公破韓②,辱公仲,公仲收國復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今

公與楚解口地,封小令尹③以杜陽。秦、楚合,復攻韓,韓必亡。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

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5頁

熟計之也?!毕驂墼唬骸拔岷锨?、楚,非以當韓也,子為我謁之公仲曰:‘秦、韓之交可合也?!?/p>

對曰:“愿有復于公。諺曰:‘貴其所以貴者貴?!裢踔異哿暪玻蝗绻珜O郝○4;其知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親于秦事矣,而公獨與王主斷于國.者,彼有以失之也。公孫郝黨于韓,

而甘茂黨于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爭強,而公黨于楚,是與公孫郝、甘茂同道也。公何以異.之

人皆言楚之多變也,而公必亡之,是自為責也。公不如與王謀其變也,善韓以備之,若此則無禍矣。

韓氏先以國從公孫郝,而后委國于甘茂,是韓,公之仇也。今公言善韓以備楚,是外舉不辟仇也?!?/p>

向壽曰:“吾甚欲韓合?!睂υ唬骸案拭S公仲以武遂,反宜陽.之民,今公徒令收之,甚難?!?/p>

向壽曰:“然則奈何武遂終不可得也?”對曰:“公奚不以秦為韓求穎川于楚此乃韓之寄地也

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韓也。公求而弗得,是韓、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爭

強,而公過楚以收韓,此利于秦?!毕驂墼唬骸澳魏巍睂υ唬骸按松剖乱病8拭晕喝↓R,公孫郝欲以韓取齊,今公取宜陽以為功,收楚、韓以安之,而誅齊、魏之罪,是以公孫郝、甘茂之無事也?!?/p>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韓策一》,有改動)

①公仲為韓相,向壽為秦將,蘇代為韓使者。②《史記·甘茂列傳》“秦使向壽平宜陽”,“破韓”即指此。③小令尹,官名,戰(zhàn)國楚置。④公孫郝,與下文中“甘茂”,皆為秦臣。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公奚不以秦A為B韓C求D穎E川F于G楚H此I乃J韓K之L寄M地N也O公P求Q而R得S之T是U令V行W于X楚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禽困覆車,以禽獸困急可撞翻獵者之車來比喻人陷入絕境會拼命,與“困獸猶斗”意思相近。

B.國,可以指國都、古代王侯的封地等,“而公獨與王主斷于國者”中的“國”是指“國事”。

C.異,文中指“有區(qū)別”,與《齊桓晉文之事》“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的“異”意思相同。

D.古代地名的命名不少與方位、水文等相關(guān),由此可推斷宜陽在宜水之北,穎川則因穎水而得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國大敗韓國之后,將秦地解口贈予楚國,又將秦城杜陽封給楚國令尹,以此來與楚國交好,形

勢對韓國不利。

B.蘇代認為秦王雖然對向壽的寵幸和賞識不及對公孫郝和甘茂,但特別信任向壽,是因為公孫郝和

甘茂親附其他諸侯國。

C.蘇代指出向壽在秦楚爭強時聯(lián)合楚國非明智之舉,不如與秦王共同謀劃,防備楚國,親善韓國,

否則將有禍患。

D.向壽如果憑借攻取宜陽之功,拉攏楚、韓,使之安定,譴責齊、魏不與秦交好之罪,就能為公孫

郝與甘茂分憂。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4分)

(2)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計之也。(4分)

14.請從韓非子義利觀的角度分析蘇代建議的秦國大將向壽棄楚親韓的具體原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水龍吟(光武戰(zhàn)昆陽)

2023屆高三5月第二次模擬測試語文試卷(共8頁)第6頁

李綱①

漢家炎運中微,坐令閏位余分②據(jù)。南陽自有,真人膺歷③,龍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驅(qū)烏合,塊

然當路。想莽軍百萬,旌旗千里,應(yīng)道是、探囊取。

豁達劉郎大度。對勁敵、安恬無懼。提兵夾擊,聲喧天壞,雷風借助?;⒈о?,戈鋋委地,一

時休去。早復收舊物,掃清氛祲,作中興主。

①李綱: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②閏位余分:這里指王莽篡漢,坐上了非正統(tǒng)的帝位。

③膺歷:帝王承受國祚之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漢家炎運中微”交代了光武戰(zhàn)昆陽的時代背景,暗指南宋朝廷的衰落。

B.“莽軍百萬,旌旗千里”描述王莽軍隊的強大,襯托了光武帝卓越的軍事才能。

C.“對勁敵、安恬無懼”從正面刻畫了光武帝面對勁敵,從容淡定的神情。

D.“虎豹”“戈鋌”運用了借代的手法,“哀嗥”“委地”可見詞人對王莽之流的痛恨。16.這首詞表述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巷”常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陶淵明《歸園田居》中寫“”,以表現(xiàn)田園生活;

辛棄疾《永遇樂》中的“”,描繪了劉裕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

(2)在《諫逐客書》中,用“是以太山不讓其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為

喻來說明“,”的道理。

(3)在唐宋詩詞中有很多句子以雪為喻,來描摹洶涌澎湃的波濤,意境壯美,如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