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3屆中考語文微專題沖刺文言文閱讀(文言實詞):故(解析)文言文閱讀(文言實詞):故
(共18題)
一、復合題(共18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四小題。
學人①只喜多讀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讀乃藉②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實求己之工夫,其益相去遠矣。人之不樂多做者,大抵因艱難費力之故;不知艱難費力者,由于手筆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艱難每日即一篇半篇亦無不可;漸演至熟,自然易矣。又不可因不佳而懈其心,懶于做也。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
解釋:①學人:求學的人。②籍:借助別人。籍同“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i其益相去遠矣()
ii大抵因艱難費力之故()
iii漸演至熟()
iv須頻改之方入妙耳()
(2)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jié)奏(三處)。
若荒疏之后作文艱難每日即一篇半篇亦無不可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旦辭爺娘去其益相去遠矣
B.無絲竹之亂耳人之不樂多做者
C.蒙乃始就學多做乃切實求己之工夫
D.未若柳絮因風起大抵因艱難費力之故
(4)試比較《賣油翁》與本文的主題,結合具體內(nèi)容談談異同點。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乙]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選自《桃花源記》)
(1)解釋下列文言句中加點的詞語。
i選賢與能
ii貨惡其棄于地也
iii故外戶而不閉
iv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甲]文中闡述的“大同社會”與[乙]文中描繪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義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①,早失偶,惟一女遠適②他鄉(xiāng)。獵者憐其孤,贈以猴。老者愛如赤子,每出必從,不鏈不掣,而不離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③,猴掩門,奔其姐,淚如雨。曰:“父死乎?”頷之,乃俱歸。老者家徒四壁,無以為養(yǎng),猴遍哭于鄉(xiāng),鄉(xiāng)人乃資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謝之,仍牢守故宅,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養(yǎng)之五年,哀傷殊甚。
①老圃:這里指老農(nóng)。②適:嫁。③暴卒:突然去世。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i姐引之去()
ii仍牢守故宅()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用鏈子拴上不用手拉著,但老者始終不離開猴子。
B.不用鏈子拴上不用手拉著,也不讓那猴子逃離開去。
C.沒有鏈子拴也沒有繩子拉,但是那猴子從來不逃離。
D.沒有鏈子拴也不用手拉,也不讓它離開不讓它逃逸。
(3)從文中看,老圃死后那猴子“哀傷殊甚”的原因是(用原文語句回答)。
(4)下列對本文寫作意圖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希望大家要做一個有情有義之人。B.針砭社會上那些無情無義之人
C.稱贊義猴是一只懂得感恩的動物。D.批評老圃的女兒沒有盡到孝心。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五小題。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①,偶語②者棄市③。吾與諸候約,先入關者王之。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⑤,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選自《入關告諭》)
①族:滅族。②偶語:兩個人在一起談論。③棄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變、安頓不動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陽東。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項
A.上書諫寡人者誹謗者族
B.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問其故
C.門庭若市燁然若神人
D.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將選文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ii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
(3)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4)概括文的主要內(nèi)容。
(5)文中齊威王給群臣吏民下達命令,文中劉邦入關前給百姓寫告諭,他們這樣做各有什么目的?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王子猷居山陰①,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③《招隱》詩,忽憶戴安道④。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⑤。經(jīng)宿方至,造⑥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猷嘗⑦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颌鄦枺骸皶鹤『螣??”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選自《世說新語》)
①王子猷:即王徽之,書圣王羲之的兒子。山陰:今浙江紹興。②酌酒:倒酒。③因:于是。左思:西晉著名的詩人,《招隱》一詩寫隱居的樂趣。④戴安道:即戴逵,晉代著名的文士,當時在剡縣隱居。⑤剡(shàn):今浙江嵊州。就,拜訪。⑥宿(xiǔ):夜,一個晚上。造:到。⑦嘗:曾經(jīng)。⑧或:有人。
(1)下面句中加點的“之”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A.友人慚,下車引之B.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D.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王子猷居山陰
ii時戴在剡
iii人問其故
(3)翻譯下面句子。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4)選文寫了王子猷哪兩件事?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個性與理想追求?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言默戒
楊時
鄰之人有雞夜鳴,惡其不祥,烹之。越數(shù)日,一雞旦而不鳴,又烹之。已而謂予曰:“吾家之雞或夜鳴,或旦而不鳴,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雞鳴能不祥于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蛞锅Q,鳴之非其時也;旦而不鳴,不鳴非其時也,則自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與焉?若夫時然后鳴,則人將賴汝以時夜①也,孰從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異此?未可言而言,與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禍也。故書之以為言默戒?!?/p>
①時夜:司夜,指打鳴報曉。時,掌管。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i越數(shù)日
ii或旦而不鳴
iii皆足取禍也
iv故書之以為言默戒
(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夫雞鳴能不祥于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
ii人之言默,何以異此?
(3)為什么認為雞“鳴”與“不鳴”都是“自為不祥”?
(4)鄰人烹雞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王子猷①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③方至,造門④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①王子猷:即王徽之,王羲之之子。②剡(shàn):即今浙江嵊縣。③經(jīng)宿:經(jīng)過了一夜。④造門:到了門口。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i夜乘小船就之
ii人問其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3)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因為路途遙遠,王子猷最終還是沒見到戴安道。
B.戴安道當時距離王子猷很遠,乘船要一整天才能到達。
C.盡管王子猷找到了戴安道,但戴安道不想見他。
D.王子猷因為看到雪天白茫茫一片,而心有所動。
(4)文中的王子猷是個什么樣的人?
岳飛治軍
紹興六帥,皆果毅忠勇,視古名將。岳公飛獨后出,而一時名聲幾冠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萬九百人,皆一可以當百。余嘗訪其士卒,以為勤惰必分,功過有別,故能得人心。異時①嘗見其提兵征贛之固石洞②,軍行之地,秋毫無擾,至今父老語其名輒感泣焉。
(節(jié)選自《獨醒雜志》)
[注]①異時:從前。②固石洞:地名。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故能得人心
ii異時嘗見其提兵征贛之固石洞
(2)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至今父老語其名輒感泣焉。
(3)“皆一可以當百”體現(xiàn)了岳家軍什么特點?請你根據(jù)文意,概括岳飛是如何治軍的。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聊齋志異·狼》)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跓o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
(選自《聊齋志異·牧豎》)
(1)下列各組句子中,畫線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兩狼之并驅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倉皇
C.狼不敢前跑號如前狀
D.相去數(shù)十步一狼徑去
(2)下列對《狼》的主旨把握準確的一項是
A.屠戶是主人公,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和斗爭精神。
B.狼是主人公,說明狼無論多狡猾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
C.屠戶是主人公,說明人要與邪惡勢力勇敢斗爭。
D.狼是主人公,本文主要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
(3)下列對《狼》寫作特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有敘有議,主題深刻鮮明。
B.描述屠戶殺兩狼的過程細膩生動,使人如臨其境。
C.屠戶和狼的形象是通過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描寫刻畫的。
D.文章敘事簡潔,情節(jié)曲折緊張,引人入勝。
(4)比較閱讀甲、乙兩文,下面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主要表現(xiàn)狼的貪婪、兇殘、狡詐和愚蠢;乙文則主要表現(xiàn)了大狼偉大的母愛。
B.甲、乙兩文在刻畫狼時,都運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
C.甲文表現(xiàn)狼的狡詐時主要寫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乙文中開篇寫“謀分捉之”,以下從狼的側面處處體現(xiàn)了“謀”的結果。
D.兩文的語言都簡練而生動,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描寫的表述方式。
(5)甲、乙兩文同是寫人與狼的較量,對于屠戶與牧豎的做法,下列說法中你不贊同的一項是
A.甲文中屠戶面對的是惡狼,被迫自衛(wèi)。
B.甲文中屠戶殺狼是正當?shù)?,除惡務盡。
C.乙文中牧豎殺狼表現(xiàn)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
D.乙文中牧豎殺狼是正常的兒童游戲。
課外拓展
與元微之書
仆去年秋始游廬山,到東西二林①間香爐峰下,見云水泉石,勝絕第一,愛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shù)株,修竹千余竿。青蘿為墻援②,白石為橋道,流水周于舍下,飛泉落于檐間,紅榴白蓮,羅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殫記。每一獨往,動彌旬日③。平生所好者,盡在其中。不唯忘歸,可以終老。此三泰④也。計足下久不得仆書,必加憂望⑤,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余事況,條寫如后。
微之⑥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舉頭但見山僧一兩人,或坐或睡。又聞山猿谷鳥,哀鳴啾啾。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⑦塵念,此際暫生。
(白居易/文,節(jié)選自《古代書信精選》)
①東西二林:指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②墻援:籬笆墻。③動彌旬日:常常滿十天。④泰:安適。⑤憂望:掛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piē)然:形容時間短暫。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修竹千余竿修竹:高高的竹子
B.流水周于舍下周:環(huán)繞
C.計足下久不得仆書足下:對朋友的敬稱
D.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故:所以
(2)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
A.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
B.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
C.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
D.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亂書
(3)在文中沒有體現(xiàn)出的思想是。
A.寄情山水B.懷念故人C.歸隱山林D.潔身自好
(4)將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塵念,此際暫生。
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p>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兩小兒辯日》選自《》,這部書內(nèi)容中的學術觀點屬于學派,而孔子是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i問其故
ii及其日中如探湯
(3)用自己的話說明兩小兒的觀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愚溪詩選(節(jié)選)
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蛟?,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①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兵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寧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
(選文有刪改)
①龂龂:爭論不休。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B.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C.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D.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余人各復延至其家(邀請)B.詣太守,說如此(拜訪)
C.以予故,咸以愚辱焉(緣故)D.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利益)
(3)下列對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桃花源中的人們生活在“土地平曠”“阡陌交通”的地方,他們與世隔絕,過著—種怡然自得、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B.太守派人隨漁人一起前往桃花源最終迷路一事,既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又暗示了桃花源式的生活在當時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
C.寧武子“邦無道則愚”,顏子“終日不違如愚”,認為他們都是聰明睿智之人假裝愚蠢,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愚蠢。
D.兩文都寫到了小溪周邊的景物,文以漁人的經(jīng)歷為線索,文以“愚”為線索,兩文均以描寫和議論為主,表明超然物外之志。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i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ii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列各題。
陳涉世家(節(jié)選)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1)解釋句中的加點詞。
i廣故數(shù)言欲亡
ii徒屬皆曰
(2)翻譯文中的畫線句。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3)選文記敘了陳勝吳廣起義采取的三個策略,請概括。
①激怒將尉;②;③。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
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①。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②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選自荀子《禮論》)
①窮:困境。②分:區(qū)分,辨別。③屈:竭盡。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女有歸
ii矜、寡、孤、獨、廢疾者
iii故制禮義以分之
iv以養(yǎng)人之欲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i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ii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3)文首先對大同社會的綱領進行說明,接著具體闡述。最后指出大同社會的美好;而文則主要闡述了。
(4)根據(jù)文,說說荀子是從哪幾個角度對“禮”的起源進行闡釋的。
晏子之御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①之妻從門間②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以是求去也?!逼浜?,夫自抑損③。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①御:車夫。②間:縫隙。③抑損:謙虛退讓。
(1)解釋下列加點詞。
i其妻請去
ii夫問其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
(3)本文記敘了晏子車夫的轉變過程,表現(xiàn)了車夫的品質(zhì),從側面烘托晏子的高尚品格。
(4)晏子、御者、御者之妻,誰最值得你學習?請說明理由。
閱讀理解。
①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貞觀①初,太宗謂侍臣日:“為君之道,必須先存②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③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日:“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⑤
〔解釋〕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②存:撫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宮之內(nèi)。⑤存意:用心操勞國事。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i必先苦其心志
ii行拂亂其所為
iii猶割股以啖腹
iv若耽嗜滋味
(2)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管夷吾舉于士/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時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為朕之耳目/輟耕之壟上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第③段中畫橫線的句子。
翻譯:
(4)寫出A,B,C處的內(nèi)容。
文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開頭先A.,接著提出了擔任治國重任的人才必須經(jīng)過磨煉的觀點,然后從正反兩面進行推論,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論點。文太宗認為“為君之道”首先要C.。
(5)兩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國的觀點,這些觀點有何異同?請結合選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先生①職臨錢塘日,有陳訴②負綾絹錢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云:“某家以制扇為業(yè),適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fā)市③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④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逼淙吮绕x而出。始踰府門,好事者⑤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后至而不得者,懊悔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⑥。
(選自《春渚紀文》,有刪改)
①先生:蘇東坡。②陳訴:狀告。③發(fā)市:開張。④判筆:判案用的筆。⑤好事者:喜歡某種事業(yè)的人。這里指喜歡書畫的人。⑥逋(bū):拖欠。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某家以制扇為業(yè)業(yè):職業(yè)B.適父死適:恰逢
C.非故負之也故:因此D.始踰府門踰:走出
(2)為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A.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B.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C.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D.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
(3)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制扇人用賣扇的錢最終還清了欠款,還剩下了不少。
B.制扇人欠兩萬購綾絹的錢不還,但這個人實在是沒有錢還。
C.扇子上因為有蘇軾的字畫,很快就賣完了。
D.蘇軾同情制扇人,想辦法幫他盡快賣出扇子。
(4)請把語段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始蹦府門,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后至而不得者,懊悔不勝而去。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韓康伯①數(shù)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③?!眱涸疲骸耙炎悖豁殢脱T也?!蹦竼柶涔?,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④亦當暖,故不須耳。”母甚異之,知為國器⑤。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略改)
①韓康伯:名伯,東晉大官,玄學思想家。②襦(rú):短襖。③復裈(kūn):夾褲。裈,褲子。④下:下身。⑤國器:治國之才,國家的棟梁之材。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i止得襦
ii母殷夫人自成之
iii尋作復裈
iv母甚異之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母殷夫人自成之駢死于槽櫪之間
B.母問其故其真不知馬也
C.故不須耳故雖有名馬
D.火在熨斗中而柄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下列各項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p>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關愛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親。
B.“母甚異之,知為國器”側面表現(xiàn)出韓康伯從小就身體強健,超過常人。
C.這個故事若作為事實論據(jù)則可論證這樣的論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D.從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聰慧”的意思。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i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p>
ii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
解析
一、復合題(共18題)
1.
(1)i好處
ii緣故
iii練習
iv才
(2)若荒疏之后/作文艱難/每日即一篇半篇/亦無不可。
(3)B
(4)相同點:兩篇文章都講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不同點:本文寫做文章“不可因不佳而懈其心,懶于做也”,側重于寫文章重在堅持,心態(tài)要平和、不輕言放棄;《賣油翁》中寫陳堯咨善射“以此自矜”,而賣油翁酌油只道“但手熟爾”,可見其謙虛,文章更側重于掌握了一定技藝后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
2.
(1)i“與”通“舉”,選拔。
ii憎惡。
iii所以。
iv類。
(2)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
(3)兩文都表現(xiàn)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3.
(1)i牽,拉
ii原先,原來
(2)C
(3)老者愛如赤子,每出必從
(4)A
4.
(1)B
(2)i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
ii我和諸侯們約定,先入關的人做這里的王。
(3)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4)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5)齊威王是為了廣開言路,使齊國強盛;劉邦是為了安撫百姓,贏得民心。
5.
(1)A
(2)i居住。
ii當時。
iii原因。
(3)我本來乘著興致而來的,沒有了興致就返回,何必要見戴安道!
(4)雪夜訪戴、寄人空宅種竹;率真直爽、任性而為、瀟灑放達,高尚有節(jié)、正直謙虛、堅韌不拔。
(1)例句:“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的“之”解釋為:代詞,指人(戴安道)。
A.“友人慚,下車引之”的“之”解釋為:代詞,指人(元方)。
B.“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的“之”解釋為:這件事。
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的“之”解釋為: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D.“又有憂彼之所憂者”的“之”解釋為:助詞,的。
(2)i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熬印?,居住。
ii“時”,那時,當時。
iii“故”,原因。
(3)要求學生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岀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被動句、反問句等。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義為輔。重點字詞:“興,興致;“返”,返回。
(4)方法一: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分析。結合“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得岀:雪夜訪戴;結合“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得出:寄人空宅種竹。第二問結合“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反”“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反何必見戴”這些語句可以看出其率性而為的特點。結合“何可一日無此君!”得出:高尚有節(jié)、堅忍不拔的特點。
方法二:參考譯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陰時,一天夜里大雪紛飛,他一覺醒來,推開門,命仆人斟上酒,他環(huán)顧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潔白,感到猶豫不決,吟詠起左思的《招隱詩》。他忽然想起戴安道,當時戴安道在剡縣,王子猷即刻連夜乘小船去拜訪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門前卻沒有進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王子猷說:“我本來乘著興致而去的,沒有了興致就返回,為什么一定要見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經(jīng)暫時住在別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種一些竹子。有人問:“只是暫時住在這,為什么要那么麻煩呢?”王子猷思考許久,指著竹子說:“怎么能一天沒有它呢?”
6.
(1)i過,經(jīng)過
ii有的
iii招致
iv所以
(2)i雞打鳴能對人不吉祥嗎?只不過它們自作不吉祥罷了。
ii人的發(fā)言與沉默和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
(3)當鳴不鳴,不當鳴而鳴都是不合時宜的。(或:“夜鳴,鳴之非其時也;旦而不鳴,不鳴非其時也”)
(4)該說不說和不該說而說,都會招致災禍,說話做事要適宜。
7.
(1)i拜訪,訪問。
ii緣故,原因。
(2)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安道呢?
(3)D
(4)王子猷是一個性情瀟灑的人。
8.
(1)i所以,因此
ii軍隊
(2)到現(xiàn)在,(當?shù)氐模├先苏劦剿拿挚偸菚锌鳒I。
(3)體現(xiàn)了岳家軍戰(zhàn)斗力強的特點。岳飛治軍一是賞罰分明,二是軍紀嚴明。
(3)[參考譯文]
紹興六帥,都是果敢堅毅、忠誠勇猛之士,被稱為古代名將。岳飛是最后一個出來的,而他的名聲幾乎超過其他幾位。(他)死的時候,武昌的部隊駐扎到有十萬零九百人,都是一個可以抵擋百人。我曾詢問他的士兵,(士兵)認為勤奮之人與懶惰之人一定分清,功過有別,所以能得人心。從前曾見他率兵征討贛地的固石洞,行軍路過的地區(qū),絲毫沒有打擾,到現(xiàn)在,(當?shù)氐模├先苏劦剿拿挚偸菚锌鳒I。
9.
(1)B
(2)B
(3)C
(4)D
(5)D
(1)A.故:原來/故意。B.意:均譯為“神情”。C.前:上前/以前。D.去:距離/離開。
(2)本文的題目是《狼》,文章不僅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更突出了“狼無論多狡猾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這一中心思想。因此狼是主人公,排除A、C兩項。D項的主旨分析不準確。
(3)《狼》這篇文章寫屠戶和狼運用了動作與神態(tài)描寫,并沒有心理描寫。
(4)乙文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5)乙文中牧豎殺狼是出于一種無聊、殘忍的心態(tài),展現(xiàn)了人性中惡的一面。
有兩個牧童進山,到了狼窩,窩里有兩只小狼,兩個牧童謀劃每人捉一只小狼。兩個牧童各自爬上一棵樹,兩棵樹相距數(shù)十步。不一會兒,大狼回來了,進窩發(fā)現(xiàn)小狼不見了,非常驚慌。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讓它們號叫。大狼聽到小狼的聲音抬頭看,憤怒地跑到樹下,一邊號叫,一邊用爪子抓著樹干往上爬。這時候另一個牧童又在另一棵樹上(用同樣的方法)使小狼痛叫。大狼聽見聲音,四處張望,才發(fā)現(xiàn)小狼,于是就放棄這邊的狼崽,轉而奔到另一棵樹下,像剛才那樣狂叫撕抓。第一棵樹上的牧童又讓小狼哀號,大狼又轉身撲過去。大狼嘴里沒有停止過號叫,腳下沒有停止過奔跑,這樣來回數(shù)十次,跑得也慢了,聲音也小了;再過一會兒,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動彈。牧童于是從樹上爬下來,湊近一看,原來它已經(jīng)氣絕身亡了。
10.
(1)D
(2)B
(3)D
(4)平生老友,離我萬里,一時間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時突然產(chǎn)生。
(1)特意。
(2)略
(3)文中沒有涉及。
(4)略
11.
(1)列子·湯問;道家;儒家
(2)i原因。
ii熱水。
(3)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1)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平時準確掌握作家作品及其他相關的知識。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可知,這部書內(nèi)容中的學術觀點屬于道家學派。
(2)i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此句意為: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故:原因。
ii此句意為: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湯:熱水。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從“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近也”等語句概括解析即可。
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p>
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有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12.
(1)B
(2)D
(3)D
(4)i(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一路上)到處做記號。
ii(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它走了二三里,發(fā)現(xiàn)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里安家。
(2)D項,利:對……有好處。
(3)D項,“均以描寫議論為主”說法不正確,《桃花源記》沒有以議論為主;“表明超然物外之志”理解不準確。
13.
(1)i故意
ii部屬、隸屬
(2)吳廣一向愛護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聽他調(diào)遣。
(3)召令徒屬;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1)i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句意為: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故:故意。
ii句意為:部屬的人都說;屬:部屬、隸屬。
(2)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做該題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義為輔。句中重點詞語有:素:一向,向來。為用:為其所用。句意為:吳廣一向愛護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聽他調(diào)遣。
(3)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文中,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的基本策略是竭力爭取群眾的支持。例如文中“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文中“:“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吳先用計贏得眾人的同情,殺兩尉又斷了動搖者的退路,“公等遇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再加上陳說利害且極具號召力的宣傳發(fā)動,最終得到眾人的擁護。
參考譯文:
吳廣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聽(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將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說想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將尉果真用竹板打吳廣。將尉拔劍出鞘想殺吳廣,吳廣跳起來,奪過利劍殺了將尉。陳勝幫助他,一起殺了兩個將尉。(于是陳勝)召集并號令部屬的人說:“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于斬刑,可是去守衛(wèi)邊塞死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大學《舞臺實踐與服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固態(tài)照明與顯示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黑龍江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山東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中小學生心理輔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硅湖職業(yè)技術學院《幼兒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锻鈬膶W史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湖北省安全員知識題庫
- 2025福建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度特許經(jīng)營合同連鎖酒店品牌授權與管理2篇
- 【MOOC】計算機組成原理-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廣東省潮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解析
- 2024年度技術咨詢合同:某科技公司與某政府機構關于技術咨詢服務的協(xié)議(2024版)2篇
- 老年緩和醫(yī)療
- 醫(yī)療科研配色
- 2024年保安員資格考試題目及答案(共60題)
- 期末復習基礎卷(試題)-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急性胰腺炎的急救處理與家庭護理要點課件
- 糖尿病伴消化系統(tǒng)疾病飲食
- 2024年放射科應急預案演練(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