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93本課情境導入:2000年,河南省尉氏縣后大莊村元墓出土的納糧彩繪壁畫,形象地描繪了農民向封建政府納糧的畫面:倉房前一群農民肩負糧袋,準備將糧食入倉;右側樹蔭下,一名身著紅袍的官員坐在朱紅色桌案后進行登記,案上攤著文書簿冊。數(shù)千年來,農民為封建國家納糧當差,承擔義務,受盡剝削。

1、文書簿冊:用于登記人口、土地和財產等的戶籍2、農民為封建國家納糧當差:農民繳納賦稅、承擔徭役3、承擔義務: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統(tǒng)治者為維護國家政權,以土地和人口為依據(jù),向人民征收一定數(shù)量的田賦、人頭稅,征發(fā)徭役等形成的基本制度。賦役制度材料解讀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了解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生及其在中國的實行選擇性必修1第五單元貨幣與賦稅制度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一)秦漢時期秦漢時的賦役,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賦、人頭稅和徭役1、田賦(1)秦朝:稅率極高,“收泰半之賦”(繳納田地產量的三分之二)(2)漢初:稅率大大降低,漢高祖十五稅一、漢景帝三十稅一漢初田賦稅率大大降低的原因:漢初社會經(jīng)濟凋敝;吸取秦亡教訓;尊奉黃老無為思想,與民休息2、人頭稅(1)秦朝:向人民征收極重的口賦(即人頭稅),“二十倍于古”(2)漢朝:征收口賦和算賦,商人和奴婢的算賦錢還要加倍推動漢初出現(xiàn)“文景之治”3、雜稅:漢朝征收財產稅,包括車船稅、算緡錢、“稅民資”等算緡錢:為了打擊富商大賈、高利貸者的經(jīng)濟勢力,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漢武帝于元狩四年(前119年)頒布了算緡令。算緡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貸者征收財產稅,規(guī)定商人財產每2000錢,抽稅一算(120錢);經(jīng)營手工業(yè)者的財產,凡4000錢,抽—算。關注:漢代重農抑商政策在賦稅制度方面的體現(xiàn):

田租較輕;商人算賦錢加倍征收、對商人征收算緡錢(財產稅)4、徭役:秦漢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種更卒:在本郡或本縣,承擔修筑城垣等繁重勞動正卒:到郡國和京城服兵役戍卒:邊塞屯戍關注:沉重的賦稅徭役對秦末和西漢后期政局的影響(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綱要上P42)1、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規(guī)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三)隋唐時期1、隋朝:廢除了前代許多苛捐雜稅,主要向民眾征收租調役2、唐朝:先實行租庸調制,780年實行兩稅法(1)實行租庸調制①將賦稅征收對象定為21至59歲的成年男子②以庸代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積極作用: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③租庸調制的基礎,是國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自魏晉有戶調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調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賦;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絹而當庸直;調則戶稅,各隨鄉(xiāng)土所出,歲輸絹綾純綿,其無蠶桑之處,則輸布麻。惟田賦不計畝而計丁或戶,則與均田制度相輔而行,蓋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戶籍為本,籍既失實,欲不廢而不能矣。逮唐之中葉,均田制度壞,租庸調亦不能復行,改為兩稅法矣?!f國鼎《中國田制史》關系:戶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礎,也是實施租庸調制(征發(fā)賦役)的依據(jù);均田制是租庸調制的基礎。2、廢除租庸調制,改行兩稅法(1)原因①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破壞,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②解決財政困難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2)主要內容先計州縣每歲所應費用及上供之數(shù)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其租庸調、雜徭悉省。

——《資治通鑒》卷226①以國家財政支出確定賦稅總額,然后將總額分解到各地量出制入②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改變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準③分夏、秋兩次征收征收時間固定擴大了稅收對象簡化了稅收名目(3)積極作用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宋北宋中期宋承唐制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原因:徭役擾民嚴重表現(xiàn):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百姓繳納免役錢、助

役錢,官府募人代役。沿襲唐制元朝北方:租庸調,征丁稅、地稅南方:兩稅法,征夏稅、秋糧募役法意義: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新增科差:按戶之上下征收絲與銀兩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四)宋元時期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送北京賦役合并,一概征銀賦役合并田賦征銀折銀代役貨幣地租產生影響:①簡化了征收手續(xù),減輕了農民負擔。②賦役征銀,促進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和

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③是古代賦役制度的重大變革,由實物稅向

貨幣稅轉變,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一條鞭法賦稅分夏稅、秋糧

(米麥實物)明初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兩稅法金花銀

明后期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五)明清時期清朝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康熙年間雍正年間

所謂“攤丁入畝”,就是將歷代相沿的人頭稅(丁稅),并入田賦征收的一種賦稅制度。這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攤丁入畝制度的實行,直接廢除了延續(xù)幾千年的“人頭稅”,失地和無地農民及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由于加重了有土地者的賦稅負擔,攤丁入畝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當時愈發(fā)嚴重的土地兼并現(xiàn)象。由此,朝廷放松了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yè)者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廢除人頭稅后,這種對“被征稅”擔心的消失,……,中國由此進入第一波“人口大爆炸”時代,據(jù)統(tǒng)計,康熙二十四年,全國人口為1億,到嘉慶十七年已到3.6億,這僅僅花了127年時間。——摘編自《歷史上影響中國人生活的四大改革》

根據(jù)材料,概括攤丁入畝的意義。①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約2000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②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有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③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財政收入;④隱瞞人口的現(xiàn)象逐漸減少,促進了人口增長。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五)明清時期①

征稅標準:

人丁為主

→田畝為主(以兩稅法為標志)②人身依附關系:必須服徭役

→納絹代役

→折銀代役

(以“庸”為標志)

賦稅形式:實物地租→

貨幣地租轉變

(以兩稅法和一條鞭法為標志)④

征稅種類:繁雜

→簡單(以一條鞭法為標志)⑤

征稅時間:不定時

基本定時(以兩稅法為標志)⑥

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家重農抑商,逐漸對商品征收重稅。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及特點(發(fā)展趨勢)規(guī)律總結變化較大:強制性服役

可以納絹代役

折銀代役田賦人頭稅徭役變化不明顯,征收標準基本上為土地變化較大:秦漢(口賦、算賦)→隋唐(戶調),兩稅法后則與田租合并征收

→清朝攤丁入畝后,廢除了人頭稅的強制剝削。演變特點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松弛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實質是生產關系的調整,體現(xiàn)了上層建筑適應經(jīng)濟基礎的發(fā)展規(guī)律。請用唯物史觀的視角來說明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明“一條鞭法”唐“庸”秦漢告別田賦鼎

銘文

乾坤轉,天地變,2006年1月1日徹底告別延續(xù)了兩千六百年的田賦,并且還讓國家反哺農業(yè)。這是史無先例的開端,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富強的驗證!這真正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農民的慈愛之心。億萬農民要歌唱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好。

歷史上每次稅費改革,每改革一次,稅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最后無法忍受,誰都逃不出這個怪圈。

黃宗羲的觀點被總結為"黃宗羲定律"。黃宗羲定律

2005年,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議,宣布全國廢除農業(yè)稅。2006年1月1日起,在我國征收了2600多年的農業(yè)稅正式取消。共產黨人一定能夠走出“黃宗羲定律”怪圈1.關稅海關依據(jù)國家的關稅政策、稅法及進出口稅則,代表國家對進出關境的物品征收的稅,稱為“關稅”。關稅自主權③處理海關收支①獨立自主制定本國關稅②管理本國的海關國家主權獨立的標志作用:①維護國家主權和經(jīng)濟利益;②保護生產,調節(jié)經(jīng)濟;③增加財政收入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1.關稅發(fā)展歷程西周貨物通過邊境的“關卡”要被征稅漢國內開關梁;在西北絲綢之路主要城市設置關隘或關卡,稽查商旅和通關文牒,征收關稅和市租唐在安南、廣州二地設市舶使進奉海外珍品、后增加征稅功能宋先后設密州、兩浙路、福建路、光南路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元于泉州置市舶提舉司,掌海外貿易查禁,課植等事;后頒布《市舶則法》,為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市舶管理法則明隆慶元年宣布解除海禁,在福建漳州府月港設立督餉館,負責管理私人海外貿易并征稅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開海禁,設立閩、粵、江、浙四大海關。乾隆年間(1757年),只留下粵海關允許西方人貿易,立公行專辦夷船貨稅1937年廢止國內關稅,實行統(tǒng)一的國境關稅1949年新中國真正收回關稅自主權,頒布一系列關稅條例國內關稅、國境關稅并立國境關稅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探究:關稅自主權的喪失與收回(1)喪失①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協(xié)定關稅”,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②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進一步強化了西方的協(xié)定關稅權;③片面最惠國待遇赫德曾擔任晚清海關總稅務司達半個世紀之久(1861年-1911年)(2)收回協(xié)定關稅權與片面最惠國待遇使中國失去了自主調整稅率的權力;中國國境關稅的海關大權也長期把持在外國人手中國民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都明確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要求關稅自主的主張1927年:宣告關稅自主,并公布國定《進口稅暫行條例》;1928年:發(fā)表“改定新約”對外宣言,與美國等列強締結新的關稅條約;1930年:日本也終于同意了《中日關稅協(xié)議》仍不能完全關稅自主南京國民政府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探究:關稅自主權的喪失與收回(2)收回①1951年:政務院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統(tǒng)一了全國關稅制度;②1985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強化了關稅制度的法制化建設;③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進一步完善了關稅的基本制度維護了國家關稅主權,保護了民族經(jīng)濟,促進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對外貿易,增加財政收入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2.個人所得稅以納稅人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收對象的稅種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個人所得稅征收條例,但未實施1936年國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稅暫行條例》和《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實行分類個人所得稅制新中國成立暫時退出了我國稅收制度的行列1980年通過并公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個人所得稅法(1)發(fā)展歷程思考:為什么直到1980年中國才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①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展開;②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的發(fā)展;③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收入日益多元化。作用:調節(jié)政府財政收入;調節(jié)收入分配,有利于社會公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課堂練習1.如表反映了清代前期主要財政歲入一覽表單位:萬兩(銀)年代總額地丁銀%鹽課%關稅%雜賦%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