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D/11/wKhkGWW8RNCADVGDAAGCvyNojXk430.jpg)
![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D/11/wKhkGWW8RNCADVGDAAGCvyNojXk4302.jpg)
![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D/11/wKhkGWW8RNCADVGDAAGCvyNojXk4303.jpg)
![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D/11/wKhkGWW8RNCADVGDAAGCvyNojXk4304.jpg)
![新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1講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地理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D/11/wKhkGWW8RNCADVGDAAGCvyNojXk43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講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測控導航考點題號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9、10、11、12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1、2、5、6、7、8、12、13巖石圈的物質循環(huán)3、4一、選擇題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佳木河下游的烏爾禾雅丹,被譽為我國最瑰麗的巖石雅丹,又被稱為“魔鬼城”。據(jù)此回答1~2題:1.塑造烏爾禾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積 B.風力侵蝕C.流水侵蝕 D.風力堆積2.構成烏爾禾雅丹地貌的巖石屬于()A.侵入巖 B.噴出巖C.沉積巖 D.變質巖解析:1.B2.C第1題,烏爾禾雅丹地貌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侵蝕,B對。降水少,河流少,流水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C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是沙丘、沙壟地貌,D錯。第2題,圖片中構成烏爾禾雅丹地貌的巖石有明顯的層理構造,屬于沉積巖,C對。侵入巖、噴出巖、變質巖沒有層理構造特征,A、B、D錯。圖1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2為喀斯特地貌景觀圖。讀圖,回答3~4題:3.圖中序號代表的地質作用正確的是()A.①—冷卻凝固作用 B.②—變質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外力作用4.在圖2中廣泛分布的巖石,按其類型應為圖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3.B4.A第3題,讀圖根據(jù)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關系,丙為巖漿,乙為巖漿巖,甲為沉積巖,丁為變質巖。①為外力作用,②為變質作用,③為冷卻凝固,④為重熔再生。故選B。第4題,由上題分析可知,甲為沉積巖,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巖石為沉積巖。故選A。(2019·福建龍巖高三質檢)我國南方花崗巖區(qū)分布著許多“崩崗”地貌(下圖),深厚的風化殼是崩崗形成的基礎。下表示意福建省不同高程的土地面積所占比例與崩崗面積。據(jù)此回答5~6題:高程/m土地面積所占比例%崩崗面積/hm2<10015261.68100~25012646.35250~500261161.36500~80032353.06800~12001366.81>120020.395.南方花崗巖區(qū)風化殼厚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風力強勁 B.氣候暖濕C.太陽輻射強 D.晝夜溫差大6.形成崩崗的主要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C.斷裂下陷 D.地殼上升解析:5.B6.A第5題,南方花崗巖區(qū)風化殼厚度大是因為風化作用強烈,風化的影響因素有溫度、水、光照以及生物等因素,和風力關系不大。南方地區(qū)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高溫多雨,氣候暖濕,容易使花崗巖遭受風化。南方地區(qū)相對來說太陽輻射較弱,晝夜溫差并不如北方、西北和東北等地區(qū)大。B正確,A、C、D錯誤。第6題,由材料可知,深厚的風化殼是崩崗形成的基礎,外力作用是影響風化殼形成的主要原因,南方地區(qū)降水較多,高溫多雨,巖石容易遭受風化以及流水侵蝕作用,因此容易形成崩崗,所以正確答案選A。風力侵蝕主要發(fā)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B錯誤;外力作用是根本原因,跟內力作用如斷裂下陷以及地殼運動無關,C、D錯誤。渾善達克沙地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20世紀80年代,該地區(qū)出現(xiàn)眾多風蝕坑,坑邊發(fā)育有植被覆蓋的沙丘,研究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風蝕坑規(guī)模不斷擴大、沙丘高度不斷增加。2000年以后,渾善達克地區(qū)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下圖示意某風蝕坑及坑邊沙丘等高線分布。據(jù)此回答7~8題:7.根據(jù)風蝕坑的形態(tài),推測該地盛行()A.偏東風 B.偏南風 C.西北風 D.東北風8.圖中沙丘高度不斷增加是因為沙丘比風蝕坑()A.風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緩 D.降水多解析:7.C8.B第7題,本題主要考查風蝕坑分布地區(qū)風向的判斷。風蝕坑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根據(jù)圖示等高線數(shù)值判斷,風蝕坑分布在沙丘西北側,迎風坡一側風力侵蝕作用強,說明沙丘西北側為迎風坡,推測該地盛行西北風,C對。背風坡一側侵蝕弱,應是沉積作用為主,不會形成風蝕坑,其余選項可排除。第8題,圖中沙丘高度不斷增加是因為沙丘比風蝕坑植被分布多,植被可減慢風速,利于沙塵沉積,A錯,B對。圖中坑邊沙丘迎風一側受到的侵蝕作用強,坡度陡;沙漠地區(qū),氣候干旱,降水少,C、D錯誤。(2019·廣東汕頭階段測試)圖1為大金石,是緬甸一處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塊聳立在懸崖邊的花崗巖巨石,石頭表面貼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m的佛塔。圖2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字母表示各類巖石,數(shù)字序號表示各種地質作用。據(jù)此回答第9題:9.在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過程中,大金石所屬類型及其形成的地質作用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④ D.?、萁馕?A讀圖可知,甲為侵入型巖漿巖;乙為噴出型巖漿巖;丙為沉積巖;丁為變質巖。①②為冷卻凝固作用;③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作用;④為固結成巖作用;⑤指向變質巖的箭頭表示高溫和高壓條件下的變質作用;⑥為指向巖漿的箭頭,即為高溫重熔再生作用。此大金石為花崗巖巨石,是巖漿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型巖漿巖。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沉積地層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質構造,就像一本地質歷史教科書,記錄了地殼發(fā)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們了解地殼發(fā)展演化的窗口。讀圖,回答10~11題:10.已知石灰?guī)r、頁巖、砂巖分別是深海、淺海、河湖沉積的產(chǎn)物。根據(jù)該地層剖面順序,判斷C層所處的海陸環(huán)境是()A.深海 B.淺海 C.陸地 D.無法判斷11.從E層到G層海平面升降的過程是()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解析:10.C11.D第10題,讀圖可知,C層為砂巖層,由題干信息可知,砂巖是河湖沉積的產(chǎn)物,因此C層所處的海陸環(huán)境應是陸地。第11題,已知石灰?guī)r、頁巖、砂巖分別是深海、淺海、河湖沉積的產(chǎn)物,E、F、G分別為石灰?guī)r、砂巖和頁巖,可知E到G經(jīng)歷了深海到河湖沉積的產(chǎn)物再到淺海的過程,即海平面先降后升。二、非選擇題12.(2019·廣西柳江中學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1為我國西南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圖2為圖1中乙地降水資料,圖3為圖1中昆明氣候資料。材料二兩億年前,圖1中石灰?guī)r分布區(qū)是一個長期被海水淹沒的海灣,新生代以來因地殼運動逐漸形成高原。(1)指出石灰?guī)r分布區(qū)的典型地貌類型,并從內外力作用角度說明該地貌的成因。(2)圖示石灰?guī)r分布區(qū)多成為石漠化重災區(qū),為促進該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請?zhí)岢龇乐问拇胧?。解?第(1)題,石灰?guī)r分布區(qū)的典型地貌類型為喀斯特地貌或巖溶地貌。由材料二可知,該地地質時期曾是一片淺海,陸地徑流攜帶物質入海后發(fā)生沉積,形成石灰?guī)r;新生代以來地殼抬升,形成高原山地;石灰?guī)r受流水侵蝕和流水沉積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第(2)題,石漠化主要是水土流失所致。因擴大耕地面積、獲取薪柴等原因,當?shù)貙χ脖黄茐膰乐?地表失去植被保護,加劇水土流失。因此要促進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方面應幫助當?shù)剞r(nóng)民脫貧致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應恢復植被。發(fā)展經(jīng)濟應注意積極發(fā)展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延長產(chǎn)業(yè)鏈,增加附加值;利用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發(fā)展旅游業(yè),提高經(jīng)濟效益,增加就業(yè)崗位;恢復植被應努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提高植被覆蓋率;必要時實施生態(tài)移民工程,保護和恢復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開發(fā)清潔可再生的水電、沼氣,減輕生活能源對環(huán)境的壓力。答案:(1)喀斯特地貌或巖溶地貌。地質時期曾是一片淺海發(fā)生沉積形成石灰?guī)r;后來地殼抬升運動形成高原山地;地表及地下石灰?guī)r受流水侵蝕和流水沉積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2)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提高植被覆蓋率,發(fā)展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積極發(fā)展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延長產(chǎn)業(yè)鏈,增加附加值;利用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發(fā)展旅游業(yè),提高經(jīng)濟效益,增加就業(yè)崗位;實施生態(tài)移民工程,保護和恢復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開發(fā)清潔可再生的水電、沼氣,減輕生活能源對環(huán)境的壓力。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發(fā)量超過3000mm。沙漠東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高度200~300米)集中分布(如圖所示)。研究發(fā)現(xiàn),湖泊水由深層斷裂帶的地下水補給,湖泊及附近出現(xiàn)鈣華(含碳酸氫鈣的地熱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時,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鈣的化學沉淀物)及鈣質膠結層。沙山底部以鈣華及鈣質膠結層為“內核”,且沙山內部較潮濕。(1)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并說明理由。(2)分析該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3)推斷沙山迎風坡和背風坡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的變化,并分析原因。解析:第(1)題,由圖示可知,該地沙山呈東北—西南走向且沙山的緩坡是迎風坡,故圖示區(qū)域盛行風為西北風。第(2)題,分析沙山成因應從河源、搬運介質、沉積條件等方面分析。第(3)題,迎風坡隨著坡面升高,風的搬運能力減弱,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背風坡一側,顆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故從坡底到坡頂表層沙粒粒徑均由大到小變化。答案:(1)西北風(偏西風)。理由:沙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聽評課記錄高中數(shù)學數(shù)列
- 魯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聽課評課記錄6
- 江蘇省八年級生物下冊 第23章 第4節(jié)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說課稿 蘇科版
- 2025年度進口服裝代理服務合同范本二零二五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上3.1《生活在民主國家》聽課評課記錄
- 2025年度裝配式建筑專用磚采購協(xié)議
- 2025年度跨境并購項目股份購買合同
- 2025年度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fā)與授權合作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京東電商平臺品牌授權許可合同
- 電商平臺多渠道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題精選及答案共20篇
- ESD測試作業(yè)指導書-防靜電手環(huán)
- 高頻變壓器的制作流程
- 春季開學安全第一課PPT、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育培訓主題班會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
- 部編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方法表格模板100天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設計》完整教案
- 美國LM2500艦用燃氣輪機
- RNA-seq研究方法與策略-zzz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