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學-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看法_第1頁
勞動學-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看法_第2頁
勞動學-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看法_第3頁
勞動學-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看法_第4頁
勞動學-對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勤工儉學法律相關問題分析

一勤工儉學定義

勤工儉學是指,利用學習以外的時間做工,把所得工資作為學習費用。通過《現(xiàn)代漢語大辭典》的這一定義,我們可以得出三個關鍵點。一利用學習之外的時間,二勞動要有報酬,三所得要用于學習費用。

二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現(xiàn)狀

(1)時間分布較為廣闊。

主要分為利用課余時間、周末及節(jié)假日。從身邊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在周末及節(jié)假日從事一些兼職活動。高年級同學因為課程較為輕松,部分會選擇周一至周五進行的兼職工作。

(2)勤工儉學的內容多樣。

從反映的情況來看,主要涉及家教、餐廳服務員、派單員、接線員、校園代理、兼職模特、促銷員等,涉及的領域較多。并且由于年級高低,參與的方向也不一樣,低年級同學傾向于家教、派單員等,較高年級的傾向于銷售類。通過了解,大多數(shù)高年級學生認為,銷售類的工作將有利于在畢業(yè)招聘時為自己取得優(yōu)勢。并且行業(yè)選擇和學生自身的條件有著很大的關系,身材身高條件較好的同學傾向于促銷模特類,其他外形條件不夠突出的同學傾向于派單員、問卷調查等。

(3)工作地點不一。

由于學習和住宿條件的限制,主要的地點有校外、校內、不限地點。一般來講,從事不穩(wěn)定兼職或者是校外餐廳兼職的,工作地點一般和學校有一定的距離。另一種就是在學校的勤工儉學中心,根據(jù)學校的要求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以及值班等。最后的一種就是不限地點的,也就是無論你在哪兒都可以進行的,例如校園代理。

(4)工作信息來源不一。

工作信息來源比較多,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是最常見也是最快的方式,它具有內容豐富,信息更新快等特點,但是可靠性較低。另外的就是DM單、紙質廣告等形式,在大學經??梢钥匆姀V告欄上張貼的兼職廣告。最為可靠的就是朋友或老師的介紹,這種方式帶來的信息一般有較高的可信度,但是這樣的信息并不多見。因此總的看來,網絡信息是最佳來源。資料來源:/cd/

(5)考核標準。

大學生勤工儉學時到底是以什么標準來評判的呢?一以時間為準,當天完成指定的小時數(shù)為一個階段,二是以內容為準,即完成規(guī)定的內容以后工作結束。這和我們常態(tài)的工作的相同的。

(6)薪資范圍。

勞動帶來的報酬差別比較大,不同行業(yè)差別大,同一行業(yè)不同地域差別也比較大,一般有特殊要求的薪資會相應的高一些。通過對三個兼職網站的對比,筆者發(fā)現(xiàn)一般模特的工資在150—400元之間,促銷員工資在60—120元之間。

資料來源/

三勤工儉學存在的問題:

(1)盲目為了賺錢,耽誤學習以至于本末倒置。

一些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嘗到了賺錢的“甜頭”,于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從事兼職工作,耽誤學業(yè)。

(2)大量虛假信息。

一些不規(guī)范的中介機構利用學生急于在假期打工的心理,夸大事實,無中生有,以“急招”的幌子引誘學生前來報名登記。一旦中介費到手,便將登記的學生擱置一邊,或找?guī)讉€關系單位讓學生前去“應聘”,其實只是做個樣子。這樣用不了多久,大部分學生對通過中介機構找到工作已不再抱有什么希望。

(3)“高薪”招工。

有些娛樂場所以高薪來吸引學生從事所謂的“公關”工作,包括陪客人唱歌、喝茶,甚至從事不正當交易。年輕學生在這些場所打工,很容易受騙上當或自己誤入歧途。

(4)缺乏法律法規(guī)保障,糾紛不斷。

根據(jù)采訪的同學反映,其在2013年暑假為某公司派單7天,但是結束之后并為拿到相應報酬,但是無法找到相應的機構能幫助他。大多數(shù)同學在兼職的過程中都遇到類似的問題。更有甚者,在工作中遇到了意外,而事故責任卻無明確法律依據(jù)。

以上這些現(xiàn)象都給勤工儉學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問題影響最大的是法律的不完善。法律的缺陷讓商家有機可趁,設置了形形色色的求職陷阱。

四與勤工儉學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若干問題的意見》(一下簡稱《意見》)第12條規(guī)定:

“在校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該條法律明確的將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排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外,這直接助長了一些不法單位侵犯大學生權益的勢頭。在勤工儉學中,大學生處于弱勢地位,第一用人單位與大學生可以簽訂合同或不簽訂合同;第二,用人單位在勞動報酬支付方面,不收最低工資標準限制以及同工同酬限制,用人單位可以任意規(guī)定試用期,學生在勞動者受傷甚至死亡,也不能依據(jù)勞動法判定為工傷,無法進行補償。第三一旦學生發(fā)生糾紛,沒有簽訂相關合同,即使是民法也難以維護自身利益。根據(jù)一般法律申訴程序,仲裁局不接受類似的案件,申訴者只能以人身傷害、侵權、違約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過程中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舉證過程艱難,而且會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因此現(xiàn)有法律似乎不足以保護大學生勤工儉學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

“高等學校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但不得影響學業(yè)任務的完成。高等學校應當對學生的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給予鼓勵和支持,并進行引導和管理?!?/p>

從該規(guī)定可以看出,只要學生不影響學業(yè)任務,在完成學習內容的前提下可以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而且高等學校還應當對學生的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給予鼓勵和支持,法律沒有對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勞動法律關系作出禁止性的規(guī)定。只不過由于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行為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正因為這種行為自由受到限制,在校大學生在一般情況下并不可以參加全日制的勞動,盡在假期和課余時間才可以從事一些兼職活動。

五其他問題

(除了直接對勤工儉學做出規(guī)定的法律以外,筆者認為對于勤工儉學的相關概念也應該進行界定。)

1大學生和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1)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yè)、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等)在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勞動者必須年滿十八歲,大學生符合該問題上的年齡條件。

(2)勞動者屬于某單位的工作人員,即勞動者加入某一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guī)則,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在校大學生以學業(yè)為主,并不是獨立的勞動個體,不能加入一個用人單位。因此法律不能把大學生兼職作為勞動關系,對其權利以《勞動法》進行保護。

2勤工儉學是否屬于非全日制用工。

在2003年,勞動部辦法了《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意見的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5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30小時的用工形式”。這個規(guī)定并沒有將大學生排除在外,也就是說大學生勤工儉學是適用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的。但是大學生勤工儉學還是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如果存在長期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應該是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而當兩者之間只是約定完成某項任務,則勞動關系不能確立。

七我的建議

建議一:

根據(jù)勞動關系的定義,大學生勤工儉學的確實在不應該納入《勞動法》管理的范疇?!秳趧臃ā分荚诒Wo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的利益,勤工儉學無法限制學生的時間、行為等,學生的主業(yè)是學習,過多強調勞動行為,必然會給教育帶來一個不良影響。并且用人單位也不希望一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派發(fā)傳單)在招用兼職者時候程序繁瑣,甚至是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束縛。

建議二

大學生勤工儉學僅僅依靠現(xiàn)有法律不能維護其權益,因此完善相關法律很有必要。在《勞動法》、《民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中缺乏大學生勤工儉學出現(xiàn)問題時的解決辦法,因此應該建立相應的法律機制,明確規(guī)定爭議的出來辦法,給大學生勤工儉學保駕護航。

建議三

保護大學生勤工儉學不僅要從用人單位與學生入手,更要從中介機構入手,對于發(fā)布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