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9/01/wKhkGWW-ZPCAdwAxAAJlmTBJr4o006.jpg)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9/01/wKhkGWW-ZPCAdwAxAAJlmTBJr4o0062.jpg)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9/01/wKhkGWW-ZPCAdwAxAAJlmTBJr4o0063.jpg)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9/01/wKhkGWW-ZPCAdwAxAAJlmTBJr4o0064.jpg)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9/01/wKhkGWW-ZPCAdwAxAAJlmTBJr4o00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笈多帝國德里蘇丹日本朝鮮公元500-1500年,當歐洲文明處于“黑暗時代”時,亞洲伊斯蘭文明作為東方儒家文明與歐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橋梁,其本身的輝煌成就與東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導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溃┧箞D亞特?戈登:《極簡亞洲千年史》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年份試卷考點2021福建卷阿拉伯文化的外傳2023湖南卷日本土地制度的變化——班田制遭到破壞近幾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命題分析:由于是新教材增加部分,近五年來高考命題較少。但是一定重視,尤其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中華文化圈形成。備考建議
:1.重點關注:阿拉伯帝國的建立,經濟的繁榮,尤其在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作用;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及在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影響;日本大化改新及幕府統(tǒng)治的建立。2.復習時需要和中國史內容結合,重視儒家文化圈產生的影響。1、興起與發(fā)展7C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622年穆罕穆德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7C中期大規(guī)模向外擴張8C中期建立起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古蘭經》(一)阿拉伯帝國一、西亞:阿拉伯與奧斯曼帝國2、統(tǒng)治概況(1)政治穩(wěn)定:形成了以哈里發(fā)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專制集權的統(tǒng)治體系知識拓展:“哈里發(fā)”一詞系阿拉伯語的音譯,意為“代理者”、“繼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蘭教先后推選出四位繼承人,稱之為“哈里發(fā)”。進入帝國階段后,哈里發(fā)轉為世襲制。處于政權頂端的哈里發(fā)集政權、軍權和神權于一身,控制著從中央到地方的軍政、稅收與宗教三大權力系統(tǒng),既是帝國最高元首,又是全體穆斯林的宗教領袖。(2)經濟繁榮: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達、外貿繁榮,巴格達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選必三·第2單元·第3課1.文化成就(1)文學——“懸詩”、《天方夜譚》(2)數(shù)學:①伊本·穆薩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shù)學發(fā)展為獨立學科。②印度的數(shù)字符號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至今仍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3)天文:白塔尼的《薩比天文歷表》(4)醫(yī)學:伊本·西那的《醫(yī)典》是一部醫(yī)學百科全書,傳入歐洲后被翻譯成拉丁語,長期用作醫(yī)學的標準教科書。(3)文化興盛:吸收被征服地區(qū)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取得成就;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東西方文化發(fā)展。①特點: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創(chuàng)新性材料一
阿拉伯帝國領域內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薈萃的地區(qū)。帝國政治的相對穩(wěn)定,交通發(fā)達,經濟繁榮,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帝國的統(tǒng)治者日益認識到科學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國歷代統(tǒng)治者都比較關心發(fā)展科學文化事業(yè)。到阿拔斯王朝時期……他們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8世紀中葉,中國的造紙術和羅盤針傳入阿拉伯帝國,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fā)展與繁榮,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獏怯阝埤R世榮《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重難點突破: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原因及影響材料二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9世紀初興起的“百年翻譯運動”是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譯、注釋了古希臘、印度和羅馬的著作,使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得以繼承,這些翻譯著作還引發(fā)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δ径派桨Α稖\析阿拉伯文化的歷史淵源和對世界文化的貢獻》②原因:a.地處東西方傳統(tǒng)商路的中心,位置優(yōu)越;b.國家統(tǒng)一,政局相對穩(wěn)定;c.交通發(fā)達,經濟繁榮;d.兼收并蓄,融合中西方優(yōu)秀文化;e.當政者重視科技文化。③影響:a.保存和傳播歐洲古典文化,為歐洲的文化復興奠定基礎;b.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使者,促進文化交流;c.融合東西方文化創(chuàng)造出了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13C前蒙古西征而西遷到小亞細亞13C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逐步征服小亞細亞14C中征服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qū)1453年滅拜占庭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16C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興起與發(fā)展17C末逐漸趨于沒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敗,帝國瓦解。(二)奧斯曼帝國(1)政治:蘇丹專制,政教合一
15-16世紀一度繁榮,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的影響。(2)經濟:交流中心,阻隔傳統(tǒng)商路(3)文化:繼承與創(chuàng)新
繼承了東正教文化與伊斯蘭文化,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伊斯坦布爾取代巴格達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中心阿拉伯帝國:采取交流、吸收和融匯的方式,具有溝通東西
的作用,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發(fā)展。奧斯曼帝國:控制亞歐商路,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交流2、統(tǒng)治概況
蘇丹:指一個在伊斯蘭教歷史上一個類似總督的官職,阿拉伯語中的一個尊稱,意為“力量”、“治權”,后來變成伊斯蘭國家世俗君王的稱號,被蘇丹統(tǒng)治的地方,稱蘇丹國。重點探討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作為橫跨歐亞非并且穿越中古近代世界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蒙古西征之后在中亞崛起乃至最終吞并了東羅馬帝國的新興勢力,對于世界史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思考:奧斯曼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有哪些?(1)軍事擴張:奧斯曼帝國大規(guī)模的對外擴張,給被侵略國家人民帶來了災難。(2)海外貿易:東西方貿易受到影響,促使西歐國家致力于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3)地區(qū)局勢:征服巴爾干半島和東南歐部分地區(qū),導致該地區(qū)民族關系極為復雜,國際關系緊張,為一戰(zhàn)爆發(fā)埋下伏筆。(4)文化傳播:使伊斯蘭教及其文化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和發(fā)展,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歸納:世界歷史上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前550~前330
)(前334年-前323年)(前27年—395年)395年—1453年632年—1258年1299年—1922年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奴隸制帝國封建制帝國二、南亞:印度-前14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前6世紀—前5世紀波斯帝國入侵;-前4世紀亞歷山大入侵;-孔雀王朝(前324-前185年,第一個基本統(tǒng)一的古印度奴隸制王朝)-貴霜帝國(55-425年,大月氏人入侵)-笈多帝國(320-540年,中世紀統(tǒng)一印度大部的第一個封建王朝)-拉其普特時期(7世紀中葉-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德里蘇丹國(1206-1526年突厥人入侵)-莫臥兒帝國(1526-1857年蒙古入侵)-英屬印度(1858-1947年)-“印巴分治”(1947至今)中古時期(一)發(fā)展簡史德里蘇丹國疆域示意圖笈多帝國疆域示意圖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建立民族政治宗教4世紀初印度人政局穩(wěn)定,但國王直接控制的地區(qū)主要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區(qū)仍保留原來的藩王,政令不夠統(tǒng)一印度教得到統(tǒng)治階級支持13世紀初突厥人中央集權,政教合一。最高統(tǒng)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權力;地方劃分為行省。伊斯蘭教為國教(二)統(tǒng)治概況印度教三大主神婆羅摩(大梵天):創(chuàng)造之神,是宇宙和天地萬物(包括神、人)的創(chuàng)造者,被稱為始祖。毗濕奴(遍入天):賜福于人類的保護神。濕婆(大自在天):苦行神和舞蹈之神。宗教建立時間原因主要教義婆羅門教BC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在這些國家形成過程中,形成婆羅門教種姓制度佛教BC6世紀列國時代;印度社會矛盾尖銳,人們對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不滿眾生平等忍耐順從印度教4世紀隨著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fā)生新變化而出現(xiàn)的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堅定相信輪回轉世;種姓制度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1、宗教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2.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3.文學(1)四《吠陀》——古代印度祭祀們使用的經書,也是歌頌神明的詩集。(2)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4.藝術:很多都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典型代表。5.數(shù)學:發(fā)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shù)字符號。印度文化特點:以宗教為中心;以詩代史;具有包容性、多樣性、輻射性印度文化影響1.對東南亞的影響: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在東南亞產生廣泛影響。佛教文化更是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fā)展也產生重要影響。2.對中國的影響: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宋朝,佛儒道相互滲透,形成理學,豐富了中國的傳統(tǒng)哲學體系;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豐富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1.興起與發(fā)展公元5世紀初三、東亞:日本、朝鮮古代日本大和統(tǒng)一日本6-7世紀出現(xiàn)嚴重社會危機646年開始“大化改新”10世紀中央集權體制瓦解,形成莊園,豢養(yǎng)武士12世紀末鐮倉幕府建立,進入幕府政治時期17世紀德川幕府建立,實行鎖國政策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古代日本文化·政治演變(1)公元5世紀初,大和統(tǒng)一日本(2)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3)12世紀以后,武士階層崛起,進入幕府統(tǒng)治時期秦漢之際中國人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日本發(fā)展(一)日本(1)大化改新(646)①背景a.日本出現(xiàn)嚴重社會危機
b.唐文化的影響②特點:學習和模仿中國
隋唐制度孝德天皇
公元7-9世紀,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中國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通過他們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聯(lián)合貴族中臣鐮足發(fā)動政變奪取政權,擁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國建立年號,645年即為大化元年,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稱日本國。③影響: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推動了日本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日本平城京與唐長安城遣唐使船隊唐代斗茶與日本茶道2.統(tǒng)治概況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文化成就思想/信仰①神道: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海、河等都有神靈,應加以崇拜,神道逐漸發(fā)展起來;②天皇制度: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天皇為鞏固權力,自稱是太陽神的后裔;③武士道: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武士道。文學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繪畫大和繪和浮世繪都是極具特色的日本繪畫藝術。文字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漢字,后來根據(jù)日本語言的發(fā)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chuàng)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2)幕府統(tǒng)治①背景:
a.政治:中央集權體制逐漸瓦解b.經濟:莊園制經濟形成
c.社會結構:武士集團形成②形成:12世紀末(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幕府,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10世紀時,日本社會經濟制度又一次發(fā)生重大改變,班田制經濟逐漸被封建莊園經濟取代,武士集團開始形成,成為重要的政治力量。12世紀末,武士集團控制了中央政權,天皇成為虛君,日本自此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
在日本歷史上,幕府統(tǒng)治共歷三朝。1192年-1333年為源賴朝的鐮倉幕府時期;1336年-1573年,為足利尊氏開始的室町幕府統(tǒng)治時代;1603年-1868年,為德川家康開始的江戶幕府時代。
幕府(ばくふ)該詞始自于古代漢語,"幕"意指軍隊的帳幕,帳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財寶和文件的地方,本指將領的軍帳,后演變成一種特有國情的政治體制,其用法始于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③特點:
a.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中央政府稱號b.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
c.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④影響:積極:幕府統(tǒng)治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日本封建等級秩序的穩(wěn)定,有利于社會安定,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消極:但是后期面對西方殖民者侵略擴張,采取鎖國政策,阻礙了對外交流與商品經濟發(fā)展,造成日本在近代的落后,為19世紀中期的內外危機留下了隱患。(三)朝鮮1、興起與發(fā)展7世紀末新羅10世紀初高麗14世紀末朝鮮16世紀末共抗侵略4世紀政權并立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政權并立新羅統(tǒng)一朝鮮半島,效仿中國制度;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朝鮮日本豐臣秀吉派軍侵略朝鮮,朝鮮請求中國支援,歷經7年中朝軍民取得勝利李成桂與景福宮方面表現(xiàn)政治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將地方劃分為十道選官引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經濟推行土地國有文化傳播中國的儒家經典和辭章之學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古代朝鮮文化科技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xiàn)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天文7世紀,朝鮮半島的居民修建了觀測天象的瞻星臺。史學12世紀完成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xiàn)存最早的史書,15世紀中期模仿中國史書的體例編纂《高麗史》。藝術朝鮮的音樂、舞蹈源遠流長,特色鮮明。文字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文字“諺文”。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中國對朝鮮的影響:①佛教、道教、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②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風俗習慣等受中國影響(中央集權;三省六部、地方十道;土地國有;科舉選官;建立學校教育制度,傳播儒家文化和漢文學,中國儒家經典和辭章之學廣為傳播)③學習中國漢字,創(chuàng)造本民族文字(諺文)④仿照中國的史書體例編寫歷史,如《高麗史》(2)朝鮮對中國的影響:朝鮮半島的樂舞傳入中國。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時大興科舉,在國子院設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學上,連陳朝的君主也是漢文文學的忠實粉絲,開始過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
越南古稱交阯或交趾,秦漢到唐末千余年間,越南北部一直處于中國中央政權管轄之下。唐朝末年,該地陷入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968年建立了第一個越南人的國家。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國號為大越,并模仿中國制度設置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越南一度滅亡。1428年,越南再度獨立,不斷向南擴張,到18世紀后半期大體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圖。四、東南亞:越南(歷史縱橫)選必三·第2單元·第5課儒家文化圈:中國制度和文化對古代周邊國家的影響(1)政治:日本、朝鮮模仿中國制度,建立中央集權國家。(2)文化:日本、朝鮮、越南分別以漢字為基礎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文字。(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和個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為正統(tǒng)思想,貫徹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導,建立孔廟,按時祭祀孔子。(4)宗教:中國佛教、道教等傳入深刻影響了當?shù)匚幕陌l(fā)展。
西亞:伊斯蘭教文明南亞:多教并存文明東亞:儒家文化文明特點東西方文明的使者多宗教并存融匯中華千年文化因子政治政教合一的專制統(tǒng)治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權體制,但由于宗教沖突仍處于分裂割據(jù)的狀態(tài)君主中央集權體制經濟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繁榮,對外貿易發(fā)達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繁榮,對外貿易發(fā)達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展較快,對外貿易興盛文化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多種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鑒中發(fā)展以中國儒學文化為中心,相互影響、相互借鑒本課小結歸納綜合:
中古時期的亞洲類別西亞:政教合一南亞:多種宗教東亞:中央集權治政教合一,專制統(tǒng)治政教合一,君主集權體制宗教沖突、分裂割據(jù)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經濟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繁榮,對外貿易發(fā)達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繁榮,對外貿易發(fā)達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展較快,對外貿易興盛文化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多種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鑒中發(fā)展以中國儒學文化為中心,相互影響、相互借鑒。時空定位及主要線索:
5—14世紀一般被稱為“中古時期”。西歐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世界文明遍布,呈現(xiàn)多元面貌。1.政治上:歐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人合作經營企業(yè)合同協(xié)議書2025
- 上海房屋租賃合同范本使用權轉讓協(xié)議
- 專業(yè)合作社經營權轉讓合同
- 二級建造師崗位合同范本
- 中藥材種苗合同培育技術探討
- 個人結算賬戶權益與義務合同2025
- 個人股權購買合同書
- 產品分銷代理合同
- 個人貸款合同范本工商銀行
- 親子監(jiān)護合同范本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區(qū)中考英語一模試卷
- 潤滑油、潤滑脂培訓課件
- 2025年中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華中師大一附中2024-2025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ADA糖尿病醫(yī)學診療標準指南修訂要點解讀(2025)課件
- 健康管理-理論知識復習測試卷含答案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 高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 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2020-202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