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_第1頁
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_第2頁
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_第3頁
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_第4頁
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捐贈古董文物扣抵所得稅問題之研究

古董、文物最主要特性係無法再生,且古董文物是全民文化遺產,保存、維護古董文物,是每個家庭、個人及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需求可以創(chuàng)造供給,供給則能刺激需求,臺灣目前計有400餘座博物館,館藏品(需求面)主要來自熱心人士之捐贈(供給面),惟需求要如何創(chuàng)造供給?

依我們國家政策,於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二十八條明訂,民眾以具有文化資產價值之文物、古蹟捐贈政府者,得依所得稅法第十七條第一項第二款第二目及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列舉扣除或列為當年度之費用,不受金額之限制。

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給予獎勵或補助:

一、捐獻私有古蹟、遺址或其所定著之土地或自然地景予政府。

二、捐獻私有國寶、重要古物予政府。

三、發(fā)見第二十九條之建造物、第五十條之疑似遺址、第七十四條之具古物價值之無主物或第八十六條第一項之具自然地景價值之區(qū)域或紀念物,並即通報主管機關處理。

四、維護文化資產具有績效。

五、對闡揚文化資產保存有顯著貢獻。

六、主動將私有古物申請登錄,並經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審查指定為國寶、重要古物者。

由此可知,利用租稅減免措施藉以激勵民眾捐贈古董文物係政府的重要政策,但古董字畫或藝術文物其真?zhèn)位蚱鋬r值較難認定,財政部與文建會於94年12月研議後作成函示,要求受贈單位之文化主管機關負責鑑價。例如,受贈單位是臺中市政府,則市文化局就有責任對捐贈標的物辦理鑑定、訪價,然後出示證明交由稽徵機關認列抵稅。

惟筆者函詢中央及地方政府文化單位,迄無成立鑑價或鑑定古董文物之機構或部門,部分政府單位出具之證明文件,僅註記受贈××古物,但不註記其價值若干,顯見政策與實務脫節(jié)。

文物之維護及發(fā)展與社會經濟之成長息息相關,經濟強國必然具有實力購置古董文物,因此會促使國家文物回流,近二十年來臺灣經濟發(fā)展雖號稱亞洲四小龍,但對文物保存及文化發(fā)展之努力並未相對提昇,誠然鑑定古董文物,是一門比收藏更深奧之學問,開立鑑定年代之證明書,所牽涉之法律問題又非常複雜,惟政府應體認國家行政部門猶如火車頭,因此必須培養(yǎng)優(yōu)秀之文物鑑識人才,儘早成立鑑定鑑價單位,才能提昇國家文化水準同時促進民間文物之交易或交流。專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呂旭明會計師

/李子茜、王曉湘

租稅規(guī)劃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呂旭明會計師表示通常稅負最重的人不是最富有的或最會賺錢的人,反而是無知的人通常因為道聽途說掉入「租稅陷阱」成為名符其實的稅奴。也常聽說運用不當的租稅規(guī)劃方式,不但被追繳稅款還要受到處罰實在得不償失,例如:捐贈公設地、購買靈骨塔位、購買鉅額保險、利用人頭分散股利收入、購買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單(NCD)贈與子女等等,都屬於不當的規(guī)劃手法。

十四種國稅局必查條件

通?;鐧C關在選案比例最高的情況至少有十四種,重點如下:

1.全年財富增減達10%以上,而且與年度申報所得明顯不相當者。

2.房屋或土地移轉屬於25歲以下的子女或二等親內的財產移轉買賣。

3.同一筆土地一年以內兩次移轉,第二次移轉之買受人與前次出售人姓氏、住址雷同,移轉之限款在300萬以上者。(即所謂的三角移轉)4.主管機關蒐集房屋貸款資料,瞭解借款資金之用途及流向,通常此部份須具贈與稅起徵的金額才列入。

5.因繼承或受贈農地連續(xù)五年未從事農業(yè)耕作五年以上。

6.收取大額的土地徵收補償金追查資金流向。

7.當年度薪資所得成長幅度不高,但財產較以往急遽增加。

8.無薪資所得但擁有數十萬元以上利息所得者。

9.無固定收入但擁有三棟以上房屋者。

10.未滿25歲但在金融機構存款超過500萬元,25歲以上到30歲之間存款金額超過千萬者。

11.特定人士或知名的演藝人員。

12.假交易真贈與之情況,如贈予公設地予子女再用現金買回等。

13.個人帳戶短期內以連續(xù)用現金方式提領或存款。

14.購買外幣轉匯到其子女在國外的銀行帳戶。

呂旭明會計師認為,任何的規(guī)劃都需要有時間性才合理合法,一般的投資風險都比較高,反而保險是風險較低的方式。保險是人身保障的最基礎要求,至於牽涉到投資的部份就必須考量自己能力所及之處。

自然人財產極小化法人財產極大化

呂旭明誠懇的建議:「把個人名下財產降越低越好,儘量不要用自然人及個人的名義擁有太多財產,自然人較易發(fā)生不可預測事件,所以儘量不要用自然人的名義赤裸裸的去持有財產?!顾步ㄗh用投資公司、控股公司或境外公司等法人名義來控管比較適宜,因為法人的生命是無窮盡且具有延續(xù)性的,除非被刻意清算或結束它的生命。

所以在個人作規(guī)劃的角度來衡量,我們建議把自然人的財產降得越低越好,改由法人持有,這樣可以避免一些無謂的風險,例如稅務的風險以及財產的糾紛或繼承的風險。舉例來說,一塊地由20人共同持有,每人得到1/20,而其中1/20再經由3人繼承於是一個繼承人僅得1/60的地實在無法發(fā)揮功能,若將這整塊地交給法人持有,只要將1/20的5%股份處理掉,不僅可以與其他人合建、共同使用發(fā)揮更大的效益。

但是不見得財產放在投資公司就沒有稅務的問題,有些人會以為財產放到法人的名下就不用課稅的錯誤觀念,呂旭明強調即使財產是登記法人持有,自然人還是持有股份,正也符合課稅的標的!而持有綠卡公民或雙重國籍身份等,要再加上信託程序,透過境外的信託去持有控股公司,再由控股公司控制財產,所以如何從個人財產轉到信託向下的控股公司的財產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了。

哪些是簡單保險的規(guī)劃方法?

1.分散贈與:利用每年贈與一些金額予子女。

2.投資不動產:例如小孩結婚時用小孩的名字購買房子,依據不動產的公告現值可視同贈與課贈與稅;或是找個價格合理投資報酬率又比銀行利率優(yōu)惠(3.5%~4%)的好店面來投資。

3.保險:規(guī)避掉以下三個要素外,保險兼具省稅的優(yōu)點。

◎不要在生前太短的時間購買,例如確定三年內即將過世?!虿灰獛Р⊥侗?,一般保單型態(tài)希望被保險人有健康的身體;或是在不可預見死亡的情況下,為了分散風險而購買保單,若死亡的時間點或風險,已經是在確定的前提所購買的保險,很明顯是在不法的規(guī)避遺產稅。◎投保的動機這是最主要的關鍵,但也是最難透過他人判定的。例如投保的動機就是為了要避稅,但是保險的主要精神不是節(jié)稅,節(jié)稅只是一個附帶的優(yōu)點,而不是最主要的目的。4.夫妻間財產的調整:過去財產集中在一方的情況下不勝枚舉,建議可以視健康情況平均分配在夫妻雙方,也可以達到省稅的效果。

5.採取信託規(guī)劃不論在國內或國外視需求方便而定,年紀輕的可以自設公司,並擔任管理人一職。年紀較長的則建議委託銀行來專業(yè)處理。

6.目前也有許多人購買古董、珠寶名畫等作節(jié)稅的規(guī)劃,但是投資人必須要具有獨到的眼光,看準可增值的收藏品,才不會造成投資損失大於節(jié)稅的金額。

天時地利也要人和

所有的準備都是讓資產發(fā)揮最大的功效,所以規(guī)劃要從小做起、從少開始,千萬不要急就章或走旁門走道,畢竟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作稅務規(guī)劃,呂旭明建議務必要合法合理且觀念正確,千萬別為了省稅觸法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公司購買藝術品或古董應否提列折舊?!所得稅法第54條及第59條規(guī)定,折舊性固定資產及遞耗資產應逐年提列折舊或計算各項耗竭及攤提,但藝術品及古董沒有耐用年限的問題,而且其價值可能隨著持有時間久而價值增長,因此藝術品及古董之性質,非屬折舊性固定資產,亦非屬遞耗資產,故不得列報折舊費用或各項耗竭及攤提。遺贈百科:省遺產稅!八種技巧遺產稅的課稅對象是指凡是中華民國國民,且經常居住在中華民國境內者,應就其在境內、境外的全部遺產課徵遺產稅。於繼承發(fā)生後六個月之內申報。遺產稅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修正條文,稅率調整為10%計稅。節(jié)省遺產稅八種技巧。(一).用繼承方式移轉房地產依遺產及贈與稅法之規(guī)定,遺產稅之免稅額(一千二百萬元)及扣除額(配偶的扣除額四百萬元、每位繼承人有四十萬元的扣除額)皆較贈與稅為高,且土地以遺產方式取得無須再繳增值稅。因此,若被繼承人沒有很多遺產時,以繼承方式過戶予子女可省較多的稅。(二).用隔代繼承來節(jié)稅稅法規(guī)定,具有繼承順位的未成年人,按年齡距屆滿成年(二十歲)的年數,每年可以加扣四十萬元;所以若被繼承人的成年子女比孫子女少,則可讓子女全部拋棄繼承,而由未成年孫子女繼承,就可增加扣除額,降低遺產稅。此外,隔代繼承還可免掉一次贈與稅。(三).運用債務來的節(jié)稅被繼承人死亡前未清償的債務,包括房地產銀行抵押貸款、私人借貸及尚未繳納的綜合所得稅、地價稅、房屋稅等等,均可自遺產中扣除,所以遺產稅也可以降低。故當被繼承人名下有很多房地產時,為避免子孫繼承房地產時,無力繳太多遺產稅,可先行辦理銀行抵押貸款,並在生前將現金逐年贈與子女,使子女於被繼承人死亡後有財力繳清貸款及遺產稅,同時還省些遺產稅。(四).用遺產分割協議代替拋棄繼承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規(guī)定,於申報遺產稅時配偶有扣除額四百萬元,每一繼承人有四十萬元的扣除額,如繼承人拋棄繼承者,將無法享受其扣除額。又因繼承人間不論如何分割遺產,繼承多寡,都不發(fā)生繼承人間相互為贈與的問題,所以繼承人應以遺產分割協議代替拋棄繼承。(五).被繼承人僑居國外或變更國籍被繼承人如果為經常居住在中華民國境外者,如華僑或外國人,只須就其在中華民國境內的財產課徵遺產稅,而不及於國外部分的財產。所以,被繼承人可以採取歸化並變更為其他國家國籍或僑居國外,如此即可節(jié)省遺產稅的負擔。(六).用收集藝術品節(jié)稅遺產與贈與稅法規(guī)定遺產中有關文化、歷史、美術的圖書物品,只要繼承人向稽徵機關聲明登記,就可以不計入遺產總額,直到繼承人將此項圖書、物品轉讓時,才須自動申報補稅,所以多買些有增值的古董、美術品,既可以保值,以後留給後代又可節(jié)省遺產稅的負擔。(七).善用保險來節(jié)稅一般而言,保險除了給予個人或家庭的生活保障外,在稅法上也有一些優(yōu)惠喔。例如每年支付的保險費,每人每年可以在綜合所得稅申報中列舉扣除最高二萬四千元外,而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及軍公教保險的保險金給付,都不需要繳稅。另外,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公教人員或勞工的保險金額,可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所以,被繼承人若能善用保險,不僅生前可節(jié)省綜合所得稅,死後仍能節(jié)省繼承人遺產稅的負擔。(八.)扣抵稅額及利息被繼承人死亡前三年所贈與的財產,依規(guī)定併入遺產課徵遺產稅,已繳的贈與稅,可連同當地銀行業(yè)通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從應納遺產稅額內扣抵。富人四招把稅變不見第一招:成立「理財型公司」,「所得」變「營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許祺昌指出,企業(yè)不論大小,每年分配盈餘時,大股東的股利所得,最高要納四○%的綜合所得稅。第一招:成立「理財型公司」,「所得」變「營收」

企業(yè)不論大小,每年分配盈餘時,大股東的股利所得,最高要納四○%的綜合所得稅。

但「變臉」一下,改透過投資公司持有,個人分配到的股利,馬上變成投資公司的營收,最高只需納營所稅一七%的稅率。比四○%的綜合所得稅最高級距,低了許多。

這些多半為紙上公司的投資公司,更可將家用的開支,用發(fā)票開統編,報「公帳」。當投資公司的營運成本,盈虧互抵後,才是真正要納稅的部份。

「今天的發(fā)票要開哪一位的統編?」臺北市信義區(qū),松仁路上的一家高級餐廳,領班熟練地拿著帳單,詢問剛舉辦完品酒餐會的興櫃公司董事總經理許先生和友人。

許總拿出皮夾裡的信用卡,同時翻找了一下,拿出印著私人投資公司,而非他所任職的興櫃公司名片?!高@個月『公司』沒什麼『開銷』,讓我來,」他笑著結帳。

企業(yè)大股東設立個人的投資公司,用來持有企業(yè)股份。再透過報銷各項開支,變成個人投資公司的「成本」,降低企業(yè)股利所得稅,這樣的例子,在臺灣屢見不鮮。

第二招:錢進低稅天堂,「境內所得」變「境外所得」

利用「理財型」投資公司報帳避稅,如今更已發(fā)展出「進階版」:大股東將投資公司設在海外低稅天堂,每年分配多少「盈餘」回臺灣,完全由自己決定。

這樣的做法,比起在臺灣設立投資公司更「劃算」。因為公司在海外,連臺灣的營所稅都不必繳。

「臺商九○年代後,紛紛赴大陸投資,這種節(jié)稅模式已漸成為主流,」前財政部長林全觀察,過去,臺商在第三地設立境外控股公司,投資大陸設廠,主要為了規(guī)避國內的投資限制。但如今,更多是著眼於將企業(yè)和個人所得移轉至海外,讓稅務資料「兩岸政府都看不完全」。

也因此,如今有愈來愈多中小企業(yè)臺商,將過去的控股公司由香港,轉移到財務資料、企業(yè)營收,甚至股東姓名完全無需對外公開的海外低稅天堂。

如今,當英、美、中等國都透過國際影響力,積極追查藏在海外低稅天堂的隱形財富時,「臺灣應該改革相關法規(guī),至少做到如同香港,雖允許註冊在低稅天堂的公司上市,但必須完整、清楚揭露最終自然人大股東的姓名和持股,作為課徵所得稅的依據,才能上市集資?!?/p>

第三招:變身「假外資」,大戶「無感」證所稅雖然證所稅還沒上路,就已被立法院修成「放大也放小」,實質上已失去任何意義,但有些大戶更是早一步變成「假外資」逃避稅。

單日進出臺股破億元的股市大戶「小戴」,前年底起,將自己在四家本土券商,共十七個人頭帳戶結清,並將資金分批匯到香港,再於香港註冊兩檔「避險基金」。透過外資券商操作臺股,「臺資個人」馬上變「港(外)資法人」。

像小戴這樣的假外資大戶,近一年來快速增加。一位駐臺超過十年的外資券商主管私下透露,去年新增的「外國」委託客戶中,將近七成都來自臺灣本地。

第四招:「資產」變「房產」,遺贈稅再打四折臺灣落後的土地、房地產相關稅制,使得房地產交易賺到的錢,實質稅率甚至比綜合所得稅的最低級距稅率五%還低(詳見《天下雜誌》五○六期)。使房地產成為富人傳承財富時,規(guī)避遺贈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的最佳手段。

「送小孩現金、股票,不如送一棟『起家厝』,這是臺灣富人普遍的想法,」會計師許祺昌說,稅務考量,當然是主要原因。

根據業(yè)界估算,以父母贈與子女市值一億元的豪宅為例,所需負擔的贈與稅,是按該房產的土地持分公告現值計算,大約僅要三、四百萬元,遠低於直接贈與現金一億元所需負擔的一千萬元,即一○%的贈與稅。

根據內政部統計,近三年來房屋、土地贈與件數不斷創(chuàng)新高,從二○一○年的三.五萬件,到去年破四.七萬件,成長超過三四%。顯見愈來愈多富人,用買房贈子女,規(guī)避遺贈稅。

「豪宅被當作富人的避稅工具,不斷墊高的房價,卻使受薪階級在都會區(qū)一房難求,」

除了上述四大手法外,富人常見的避稅、節(jié)稅手法,還有透過基金會、醫(yī)院等公益法人控制企業(yè)股權,以降低移轉財產給後代的租稅負擔。或透過實際價值不易衡量的藝術品、古董捐贈,降低所得稅負擔等。

如此琳瑯滿目的避稅手法,讓沒有能力成立境外投資公司、基金,無法購買多棟房產的受薪階級,望而興嘆。

臺灣的富人避稅現象,背後是法規(guī)傾斜下,「賺愈多、繳(稅)愈少」的現實寫照。更是如今加深貧富不均,造成國家財政見底、社會不公義的元兇之一。稅制的全盤檢討、改革,不能再等。節(jié)稅妙方投資藝術品早在民國八十一年間,蘇富比來臺舉辦拍賣,稅捐單位就針對相關課稅問題有過解釋令,後來隨著各文化機構收藏的風氣日盛,相關課稅規(guī)定也跟著更為明確。

舉例來說,個人或是公司行號向原創(chuàng)作者買一幅油畫,買畫的個人不用開立扣繳憑單,但是公司行號要先就買價的百分之十先預扣稅款,並開扣繳憑單給原創(chuàng)者,而畫家要申報執(zhí)行業(yè)務所得,如果提不出成本費用憑證,可以比照古董字畫等同業(yè)淨利率標準,也就是買賣價的百分之十五申報所得。

如果是收藏者將自己多年收藏的畫作,無論是透過藝術經紀、拍賣會、同好,出售畫作,這時該申報的是財產交易所得,同樣的是,如果真的拿不出當初收藏的成本、平日維護的費用等相關憑證,也同樣可以按前述同業(yè)淨利率百分之十五標準來申報財產交易所得。

其實,有錢人做事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