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學習整百數、幾百幾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這些內
容在乘法知識體系中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是整百數乘一位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表內
乘法是學習本內容的直接認知基礎,它是對口算乘法學習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又是估算和筆
算的重要基礎。二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以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基礎,同時也
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估算方法的遷移和發(fā)展。三是口算和估算又是學習筆算的重要基礎,在筆
算時,既要借助口算的方法來推動筆算的學習,又可以通過估算來大致把握筆算結果是否正
確。因此,教科書在編寫時,注意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切實讓他們
掌握整百數、幾百幾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
例1教學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它以整百數乘一位數、表內乘法為基礎。換句話說,
學生在口算整百數乘整十數時,往往用到整百數乘一位數、表內乘法等知識。教科書用文字
和圖片相結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呈現數學信息,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現實生活中的應
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圖文結合,可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利
于讓學生將生活經驗與數學問題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教科書在通過情境引出
算式后,用學生對話的形式呈現口算方法,體現了讓學生自主探索。教科書呈現的兩種口算
方法,是學生在計算時容易想到的口算方法,它與前面學習的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表內
乘法有密切的聯系,體現了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自主建構的教學理念。當然,針對不同
的學生,也可能還有其他一些口算方法,這都是可以的。
例2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例題選用了單元主題圖中的題材,體現了對課程資源
的充分利用。對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以整百數或幾百幾十的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兩
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為基礎,通過本內容的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發(fā)展
學生的數感。例題在通過圖文結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出算式198X91后,通過兩個學生的對話
呈現估算方法,體現了讓學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編寫意圖。例題中選用的數據198與91具有
特別的代表性,對于91,自然應看成90去估算,但對于198,既可以看成200進行估算。
因此,本題的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有利于學生根據實際數據的特點和自己的認知水
平靈活選用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例3、例4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它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為基礎,兩位數乘
兩位數筆算的算理和算法都將直接遷移到三位數乘兩位數中來。本節(jié)教科書與三年級下期的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并無本質上的不同,只是第一個因數由兩位數變成三位數。所以,學
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時,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不會感到困難。全節(jié)教科書按三位數乘兩
位數積是四位數(不進位),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五位數(連續(xù)進位)、兩個因數末尾有0及一
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這樣的思路進行編排,每一內容都通過情境圖與文字結合呈現條件和
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法則)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完全相同,所以
教科書沒有單獨出現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只是通過讓學生自主總結其計算方法,并
發(fā)現它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相同處,來溝通他們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三位數
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5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的簡便計算方法。這樣的問題在兩位數
乘兩位數的練習中遇到過,但主要是用口算的方法來解決。這里安排例題進行學習討論,有
利于學生在原有認知基礎上,提高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掌握水平。本例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
生感受到第二種算法的簡便,從而掌握簡便的算法。列出算式120X30后,教科書引出兩種
不同的算法,并用對比編排的方式呈現。
學生通過對兩個豎式的對比觀察,感受到第2種算法比第一種常規(guī)計算方法更簡便,
從而引導學生掌握第2種算法。
例5教學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例題將該知識與行程問題結合
在一起,不但有利于學生感受多位數乘法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問題的理
解。
問題解決培養(yǎng)學生能初步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
能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是《標準》提出的重要目
標,因此,教科書在編寫時,注重為這一目標的達成提供題材。本單元教科書除了在乘法計
算時注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題材外,還在這里單獨安排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綜合運
用整數乘除法及加減法的有關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從中體驗到數學的
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2要用到時間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知識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思
想性。題目用表格和文字結合呈現信息,符合該題的特點。從表格中,能清楚地發(fā)現列車的
發(fā)車時間、到達時間及運行速度,為學生準確理解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幫助。該
題目的問題是計算某市至北京的鐵路線長大約多少千米,涉及速度、時間與路程等數量關系,
表格中呈現了列車運行的速度,但時間卻是間接告訴的,需要用24時計時法的有關知識計
算出列車運行的時間。解決該問題,還要用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知識,所以,本問題
有一定的綜合性。通過解決本問題,不但可以讓學生綜合應用有關知識解決問題,加深對知
識的理解和鞏固,也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會口算整百及幾百幾十的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2.掌握積的變化規(guī)律。
3.會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
4.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學習
能力。
5.能運用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
6.感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價值,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7.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
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滲透類比的數學思想、模型思想,發(fā)展應用意識。
8.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樹立學
習數學的自信心。
重點:筆算的方法(尤其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情況),路程問題的解決方法。
難點:積的變化規(guī)律,解決路程問題,估算。
■重點、難點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積的變化規(guī)律。
2.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重
3.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點
4.路程問題的解決方法。
5.效率問題的解決方法。
難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點2.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1.注意讓學生自主掌握乘法運算的基本方法。
本單元學習的乘法運算,不論是口算還是筆算,基本算理和運算方法學生是不陌
生的。因為在第一學段,在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后,學生已掌握了乘法運算的基本技能。
從這個角度上說,本單元所學知識,屬于舊知。所不同的,僅僅是運算數據由萬以內擴
充到了億以內。根據學生已有的這個知識基礎,在教學時,可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
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自行總結出口算、筆算、估算的一般方法。都應讓學生在
獨立思考、自主運算的基礎上,概括出一般性的通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起引導作
用,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點,盡可能選擇多種算法中較優(yōu)化的一種,采用
合理、簡潔、靈活的方法進行計算。
2.重視引導學生探索運算中的數量關系,初步學習模型化的數學方法。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技能,還應當讓學生掌
握簡單的具有實際背景的常見數量關系,并且能夠用關系式或數學符號去表達它們。本
單元學習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一種,刻
畫這三者關系的數學模型“速度X時間=路程”將三者簡明邏輯地聯成一體。教學時,
應注重讓全體學生通過解決例3中的具體問題,感悟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
經歷將運動中的具體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速度X時間=路程”的全過程,經歷將抽象
的數學模型用于解決具體問題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
——解釋并說明模型——再用模型解決問題”這樣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建立初步的模
型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3.以探索運算中數值規(guī)律的練習為載體,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運算,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特別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單元教學的重要
任務。教學中,應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到探尋運算中數值規(guī)律的活動中去,通過觀察數
據特點,嘗試用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解釋計算的合理性等有序活動,不但可使學生形
成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推理能力。
課時安排
本單元用6課時完成教學,其中機動1課時。
課題課時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1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1
末尾或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1
筆算
歸總問題1
路程問題1
整理和復習1
總計6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
■教學內容
教科書51頁相關的課堂活動及練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
■教學提示
本節(jié)內容學習整百數、幾百幾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這
些內容在乘法知識體系中具有內在的聯系,一是整百數乘一位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表內乘法是學習本內容的直接認知基礎,它是對口算乘法學習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又是估算
和筆算的重要基礎。二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以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基礎,同
時也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估算方法的遷移和發(fā)展。三是口算和估算又是學習筆算的重要基礎,
在筆算時,既要借助口算的方法來推動筆算的學習,又可以通過估算來大致把握筆算結果是
否正確。因此,教科書在編寫時,注意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推動新知識的學習,切實讓
他們掌握整百數、幾百兒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發(fā)現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基本方法的全
過程,體驗其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2、探索積的變化規(guī)律,促進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估算。讓
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
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
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難點:探索積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題卡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由單元主題圖引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50頁的單元主題圖,
師:同學們,喜歡秋天嗎?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走近美麗的大自
然,走進美麗的豐收果園。(多媒體出示單元主題圖)從這些圖中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1: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蘋果樹?
預設2:有桃樹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
預設3:收了231噸臍橙,每噸大約要32個筐裝,一共要多少個筐?
預設4:有500棵梨樹,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今天我們先來探究第1個問題,研究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板書課題: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解決為什么要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教學中緊密聯系生
活情景,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為學習新知奠定心
理基礎。使學生體驗數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和生活經驗”發(fā)現
生活中的數字,同時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探究新知
1、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教學例1)
出示例1
(1)列式
師讓學生說出例1的己知條件和問題。
預設:已知條件:蘋果園里一共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問題是:果園里一共有
蘋果樹多少棵?
師和學生交流:一共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就是求30個400是多少。
師讓學生試著說出數量關系式。
預設:數量關系式:蘋果樹行樹X每行的棵樹=蘋果樹棵樹。
師:根據乘法的意義,用30乘400。列式:400X30
(2)探究400X30的計算方法
師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400X30的計算方法。
預設1:把。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填上幾個0。
因為4X3=12,所以400X30=12000。
板書:
400|x30=120[00;
'I_____I
4X3=12
預設2:把30寫成3X10,先計算3X400=1200,再算1200X10=12000。
板書:400X30=3X400X10=12000
預設3:把400寫成4X100,先計算4X30=120,再算120X100=12000。
板書:400X30=30X4X100=12000
師和學生交流,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板書:
400X30=12000(棵)
答: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12000棵。
師小結: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后看因數的末尾一共
有多少個0,就在乘得數的末尾添加幾個0。
設計意圖:教學中主要利用學生原有的口算基礎來探討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由于整
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與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是相通的,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借
鑒前面的口算方法來思考,在鼓勵學生的多種想法的基礎上歸納出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
法。
(3)探究積的變化規(guī)律
師出示:4X3=1240X3=120400X3=12004000X3=12000
師和學生交流:從這組題目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小組之內交流一下。
預設1:我們發(fā)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幾倍。
預設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原來的幾倍。
師小結: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幾倍。一個
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原來的幾倍。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學生熟練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一組題的
口算,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
2、乘法估算(例2)
出示例2
師讓學生說出例2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預設:已知條件:果園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賣198元。問題:求這些桃大約能賣多
少元?
師和學生交流:因為“求這些桃大約能賣多少元?”,所以這道題要估算。
師讓學生試著說出數量關系式。
預設:根據關系式:總價=單價X數量。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用乘法計算。
師:根據乘法的意義,用198乘91。列式:198X91
(2)探究198X91的計算方法
師讓學生在小組之內交流198X91的估算方法
預設:因為198接近200,所以把198估成200;91接近90,所以把91估成90。
把198估成200,把91估成90。
198-2009C90
估算的式子為:200X90
師板書:198*20091比90
200X90=18000(元)答:這些桃大約能賣18000元。
師:這道題就變成了一道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題目。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
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填上幾個0。估算時,因數接近多少就把這個數估成多少,
然后再計算。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片斷用教師不需要準確的總價的方式,突出估算在生活中的意義;
在估算方法的探討中,盡可能地突出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與前面學習的估算相同的地方,這樣
把新知識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估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從更深的層
次來討論估算的問題,這的討論能加深學生對估算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選擇
適當的估算方法.從中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鞏固新知
課本第51頁第1、2、3題
第3題培養(yǎng)學生利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的估算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中所學的口算和估算進行鞏固。
(四)達標反饋
1、口算
300X50=100X40=200X60=800X30=700X70=
400X60=600X80=800X90=500X80=900X50=
400X90=500X40=600X30=800X30=500X60=
2、口算,再說一說是怎么算的。
240X2030X320260X20420X40
3、估算下面各題
381X51421X57342X89371X32
4、解決問題
(1)蘋果園里有40行蘋果樹,每行35棵,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多少棵?
(2)有一塊玉米試驗田,一共有90行,每行450棵,試驗田里一共有多少棵玉米?
(3)李叔叔今天收了98箱子桃子,每箱桃子賣210元,這些桃子大約能賣多少元?
(4)一篇稿件有3000個字,播音員的速度每分鐘大約210個字,10分鐘能播完嗎?
答案:1、15000400012000240004900024000480007200040000450003600020000
180002400030000
2、48009600520016800
3、20000240002700012000
4、(1)35X40=1400(棵)答: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1400棵。
(2)450X90=40500(棵)答:果園里一共有玉米40500棵。
(3)210X98200X100=20000(元)答:這些桃子大約能賣20000元。
(4)210X10=2100(個)2100<3000,答:10分鐘能播完。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我們一起說一下吧!
預設1:我們知道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預設2:我們知道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預設3:我們探究了積的變化規(guī)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
深化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
(六)布置作業(yè)(以小卡片的形式呈現)
1、口算
25X50=400X15=320X50二40X600=120X20=
150X60=170X30=420X90=640X70=240X60二
2、估算
91X302仁147X51和208X61"219X47-
89X472P221X72^501X61^289X547
3、根據240X15=3600,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得數。
2400X15=24X15=24X150=240X150=
4、解決實際問題。
(1)學校組織一場大型體操比賽,每行70人,一共12行,這次參加體操比賽的有多少人?
(2)明德小學有410人,每人制作一套校服需要89元,全校制作校服大約需要多少元?
(3)義務植樹隊每天植樹320棵,25天植樹多少棵?
(4)四年級同學拾白色垃圾,一周大約拾280個塑料瓶,一學期按21周計算,大約能拾多
少個塑料瓶?
答案:
1、1250600016000240002400900051003780014400
2、270007500120001000045000140003000015000
3、36000360360036000
4、(1)70X12=840(人)答:這次參加體操比賽的有840人。
(2)410X89^36000(元)答:全校制作校服大約需要36000元。
(3)320X25=3840(棵)答:25天植樹3840棵。
(4)21^20
280X20=5600(個)答:大約能拾5600個塑料瓶。
■板書設計
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例1:
方法一:
4;00!X30=120,001
'II
4X3=12
方法二:400X30=3X400X10=12000
方法三:400X30=30X4X100=12000
400X30=12000(棵)
答: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12000棵。
例2:
198^=20091七90
200X90=18000(元)答:這些桃大約能賣18000元。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并不難,都是在以前學的乘法的基礎上再學習的,所以我始
終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
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很高,參與面較廣。教學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
學生根據畫面內容提出數學問題。這樣很快喚起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快
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為能主動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礎。當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了算式
后,我又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與歸納。通過學生的自由探索,
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了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不但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的理念,而且開拓
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將學生置于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能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資料包
教學精彩片段
2、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教學例1)
出示例1
(1)列式
師:同學們說出例1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已知條件:蘋果園里一共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問題是:果園里一共有蘋
果樹多少棵?
師:一共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就是求30個400是多少。
師:同學們試著說出數量關系式。
生:數量關系式:蘋果樹行樹X每行的棵樹=蘋果樹棵樹。
師:根據乘法的意義,用30乘400。列式:400X30
(2)探究400X30的計算方法
師:在小組內交流400X30的計算方法。
生1: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填上幾個0。
因為4X3=12,所以400X30=12000。
板書:方法一:
400]x30=120iOO;
'1__1
4X3=12
生2:把30寫成3X10,先計算3X400=1200,再算1200X10=12000。
板書:方法二:400X30=3X400X10=12000
生3:把400寫成4X100,先計算4X30=120,再算120X100=12000。
板書:方法三:400X30=30X4X100=12000
師:在計算的過程中,同學們根據題的特點,或者自己的計算習慣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
板書:
400X30=12000(棵)
答: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12000棵。
師小結: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后看因數的末尾一共
有多少個0,就在乘得數的末尾添加幾個0。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利用學生原有的口算基礎來探討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引導
學生借鑒前面的口算方法來思考,在鼓勵學生多種想法的基礎上歸納出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
算方法。
教學資源
(三)說課設計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關于整數乘法運算的學習,本學期己進入了尾聲。即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義務教育階
段整數乘法的最后一個知識塊。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
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與估算乘法、筆算乘法、解決問題。
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
法積累經驗。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
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小學生的推理和遷移能力不夠豐富,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
口算乘法的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
調動他們全面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發(fā)現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基本方法的全過
程,體驗其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2、探索積的變化規(guī)律,促進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理解。
3、能夠根據實際進行估算。
過程與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估算。讓
每一個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
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
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4)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難點:探索積的變化規(guī)律。
(5)教法、學法
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單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訓練,學生深感計算枯
燥,《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本課創(chuàng)設了計算“豐收的果
園”的現實情境,使學生感悟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教法:堅持“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并在時間和空間諸方面為學生提供發(fā)
展的充分條件,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標。本課教學將采用多種
教學方法,運用練習法復習舊知和鞏固新學內容、用講解法來引導學生觀察積的變化規(guī)律、
用演示法清晰的展示因數擴大和積擴大的關系、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更生動,培養(yǎng)
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悟,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新。
說學法:新課程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探索過程,指出“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
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
以小組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學習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和探索積的變化規(guī)律,體現學
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
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對本課的教學我
設計了以下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境
這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的情景,由單元主題圖引入新課。好奇心是創(chuàng)新的營養(yǎng),學生有了好奇心,
就會增強學習興趣,教科書中的單元主題圖設計了秋天收獲的季節(jié),帶領學生走進美麗的大
自然,從圖中發(fā)現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預設1:有30行蘋果樹,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蘋果樹?
預設2:有桃樹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
預設3:收了231噸臍橙,每噸大約要32個筐裝,一共要多少個筐?
預設4:有500棵梨樹,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使學生體驗數和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支持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和生活經驗”發(fā)現生
活中的數字,同時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探究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分為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探究積的變化規(guī)律
、乘法估算三個環(huán)節(jié)
1、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我利用例1展開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列出
算式。在列算式的過程中重點讓學生理解題意,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算式。
這到題的重點是探究400X30的計算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應該
怎樣去做,而是讓學生在小組之內交流計算方法。學生有可能出現多種計算方法。
預設1:把。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填上幾個0。
因為4X3=12,所以400X30=12000。
板書:
4OO|X30=120國
'L_____1
4X3=12
預設2:把30寫成3X10,先計算3X400=1200,再算1200X10=12000。
板書:400X30=3X400X10=12000
預設3:把400寫成4X100,先計算4X30=120,再算120X100=12000。
板書:400X30=30X4X100=12000
在計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優(yōu)化,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我認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最突出的亮
點是: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進行優(yōu)化。而不是強加給學生,達到我想
學的目的。
2、探究積的變化規(guī)律
這個內容出現在練習里面,在例題中并沒有出現,因此我選擇了一組算式讓學生在小
組之內找規(guī)律。當學生有所發(fā)現后,我給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將實際和理論聯系在一起。
3、乘法估算
學生對估算并不陌生,因此這個內容放手給學生效果會好一些。
我讓學生在小組之內交流198X91的估算方法
預設:因為198接近200,所以把198估成200;91接近90,所以把91估成90。
把198估成200,把91估成90。
198—20091P90
估算的式子為:200X90
這道題就變成了一道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題目。把。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
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填上幾個0。估算時,因數接近多少就把這個數估成多少,然后
再計算。這個教學片斷用教師不需要準確的總價的方式,突出估算在生活中的意義;在估算
方法的探討中,盡可能地突出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與前面學習的估算相同的地方,這樣把新知
識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估算方法的掌握水平。從更深的層次來討
論估算的問題,這的討論能加深學生對估算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選擇適當的
估算方法.從中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三)鞏固應用
利用課本第51頁1、2、3題進行鞏固,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
的理解,從而可以很好地消化本節(jié)課。
(四)課堂小結
由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既可以說一說知識上的收獲,也可以談一談情感
上的收獲。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提高語言概括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例1:
方法一:
4[oojx30=120[po|
I___1
4X3=12
方法二:400X30=3X400X10=12000
方法三:400X30=30X4X100=12000
400X30=12000(棵)
答:果園里一共有蘋果樹12000棵。
例2:
198^20091^90
200X90=18000(元)答:這些桃大約能賣18000元。
板書再現學生的思維過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并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本節(jié)課的教
學內容。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掌握知識
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在設計板書時遵循了簡潔、實用的原則。
資料鏈接
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即利用教具作為感官傳遞物,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學生展示,達到提高學
習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它通過運用直觀教具(真實事物標本、模型、圖片等)為
載體傳遞教學信息,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強調教室要布滿圖畫,書本要配有插圖。直觀教
具的呈現要放在學生面前合理的距離內,讓學生先看到整體,然后再分辨各個部分,并且要
設法引起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直觀教學的實質是一種傳授觀察經驗的直觀技術,重視視覺
教具和教材的選擇應用,但很少重視教材的設計、開發(fā)、制作、評價和管理。
發(fā)展歷史
這種教學法是由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JohannAmosComenius(夸美紐斯)把“直觀
性”作為一項教學原則正式提出后,并沒有在當時的實踐中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他按照直觀
教學原則編寫的一本帶有150幅插圖的教科書《世界圖解》被認為是教育技術發(fā)展史上最重
要的成就之一。直到19世紀初期,直觀教學才開始在歐洲流行,并迅速傳到美洲大陸,使
得直觀教學成為教育者的有意識的教育行為。
教學類型
直觀教學的類型包括: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
實物直觀
觀即通過直接感知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例如,觀察各種實物標本、演示各
種實驗、到工廠或農村進行實地參觀訪問等都屬于實物直觀。實物直觀的優(yōu)點是給人以真實
感、親切感,所得到的感性知識與實際事物間的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
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生活中能很快地發(fā)揮作用。其缺點是由于實物直觀的本質
屬性與非本質屬性聯系在一切,并且由于受時空與感官特性的限制,許多事物的特征與聯系
難以在實物直觀中直接被覺察。因此它不是唯一的直觀方式,還必須有其他種類的直觀。
模象直觀
模象即事物的模擬性形象。所謂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擬性形象直接感知而進行的
一種直觀方式。例如,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電視等的觀察和演示等。
其優(yōu)點是可以人為地排除一些無關因素,突出本質要素;并且可以根據觀察需要,通過大小
變化、動靜結合、虛實互換、色彩對比等方式擴大直觀范圍,不受實物直觀的局限,提高直
觀效果,擴大直觀范圍。因此它已成為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是現代教育技術學研究的重
要內容。但是,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擬形象,與實際事物之間有一定距離,因此要使通過
模象直觀獲得的知識能在學生的生活實踐中發(fā)揮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應注意將模象與學
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較,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使模:象直觀與實物直觀結合進行.
言語直觀
言語直觀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形式(語音、字形)的感知及
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言語直觀的優(yōu)點是不受時間、地點和設備條件的限制,
可以廣泛使用;同時也能運用語調和生動形象的事例去激發(fā)學生的感情,喚起學生的想像。
但是,言語直觀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鮮明、完整、穩(wěn)定。因此,在
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配合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52頁例2、例3相關的課堂活動及練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提示
學生在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學習中,具有一定的經驗和認識。而前面
學生又已經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學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利于
完善學生對乘法筆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筆算乘法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
數的筆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
內在聯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
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fā)
展應用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題卡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52頁的例30
師:同學們,今年王叔叔家的蘋果園也喜獲豐收。這節(jié)課我們就和王叔叔騎摩托車一起
走進他的蘋果園好嗎?
設計意圖:以孩子們喜歡的蘋果園為線索,展開新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
興趣。
(-)探究新知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進位)(教學例3)
出示例3
(1)列式
師讓學生說出例3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預設:已知條件:每分鐘行223米,12分鐘到達。問題:王叔叔家距果園多少米?
師和學生交流:每分鐘行223米,12分鐘到達。求王叔叔家距果園多少米?已知速度
和時間求路程。
師讓學生試著說出數量關系式。
預設:數量關系式:速度X時間=路程。
師:根據乘法的意義,用223乘12。列式:223X12
(2)探究223X12的計算方法
師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223X12的計算方法,師提示:先觀察這道算式和上節(jié)課的算式
有什么不同之處,是否能用口算的方法解決。學生活動后匯報.
預設:這道題不能很快的口算出來,用筆算即快又準確。
師和學生交流,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式子用豎式計算比較簡便。今天我們就學習三位數乘兩位
數的筆算。
師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師提示學生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嘗試著解決這道題目。
學生活動。
預設1: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23,得數是223個十,也就是2230。
預設2:...
師展示學生的解答方法,選擇正確的板演。
師:用豎式計算,先用12個位上的2去乘223,得數的末位和12的個位對齊,然后用12
十位上的1去乘223,得數的末位和12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師補充學生的板書
223
X12
446.......223X2的積
223.......223X10的積
2676
重點強調:446是223乘個位上2的積,223是223乘十位上1的積,實際上是223乘
10的積。
板書:
223X12=2676(米)
答:王叔叔家距果園2676米。
師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
數的末位和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對齊。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
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2、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連續(xù)進位)(教學例4)
師:王叔叔家的水果要運到廣州銷售,同時王叔叔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道題目。
出示例3
(1)列式
師讓學生說出例4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預設:已知條件:平均每時行128千米,需28時到達。問題:水果基地至廣州的鐵路長
多少千米?
師和學生交流:平均每時行128千米,需28時到達。求水果基地至廣州的鐵路長多少
千米?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
師讓學生試著說出數量關系式。
預設:數量關系式:速度X時間=路程。
師:根據乘法的意義,用128乘28。列式:128X28
(2)探究128X28的計算方法
師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128X28的計算方法,學生活動后匯報。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
豎式計算方法,嘗試著解決這道題目o
學生活動。
師展示學生的解答方法,選擇正確的板演。
生試著說出計算方法:
(1)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
(2)用第二個因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師:用豎式計算,先用28個位上的8去乘128,得數的末位和28的個位對齊,然后
用18十位上的1去乘128,得數的末位和28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師補充學生的板書
128
X28
1024.......128X8的積
256.......129X20的積
3584
重點強調:在計算這道題,要注意128X8時,要連續(xù)進位。列豎式時要數位對齊,計
算過程中也要注意數位對齊;注意進位問題。
板書:數位對齊注意進位
128X28=3584(千米)
答:水果基地至廣州的鐵路長3584千米。
師和學生講解例3中每分行223米和例4中每時行128千米都指的是速度,每分行223
米寫作223米/分,讀作:223米每分。每時行128千米寫作128千米/時,讀作:128千米
每時。
師總結: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
數的末位和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對齊。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
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設計意圖:這個教學片斷從“做”入手,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問題,完
整地呈現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片斷中的連續(xù)進位是計算中的一個難點。用
乘法交換律來計算128X28是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具體體現,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可以提高
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鞏固新知
課本第54頁第1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中所學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行鞏固。
(四)達標反饋
1、填一填
(1)90千米/小時表示:()。
(2)120米/秒表示:()。
(3)135米/分()。
(4)老虎奔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65千米,可寫作()。
(5)雨燕飛行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70千米,可寫作()。
(6)計算245X35的過程中,先用35()位上的數字()和245相乘,積和35
的()位對齊。再用35()位上的數字()和245相乘,積和35的()
位對齊。
2、列豎式計算
145X12=135X24=176X46=234X23=
325X26=237X83=322X35=452X38=
3、解決實際問題
(1)一列火車以每小時155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乙地,經過12小時到達。甲乙兩地相
距多少千米?
(2)一艘輪船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千米,從甲地出發(fā)經過24小時到達乙地,甲乙兩地相
距多少千米?
(3)一輛摩托車平均每分鐘行駛456米,從物流中心到車站走了24分鐘,物流中心到車
站有多少米?
答案:1、(1)每小時行90千米(2)每秒走120米(3)每分走125米(4)65千米/時(5)
170千米/時(6)個5個十3十
2、
145135176234
>X
X12(24X46_2_3
2905401056702
145270704468
80965382
17403240
325237322452
X26X83X35x38
195071116103616
65018969661356
8450196711127017176
3、(1)155X12=1860(千米)答:甲乙兩地相距1860千米。
(2)120X24=2880(千米)答:甲乙兩地相距2880千米。
(3)456X24=10944(米)答:流中心到車站有10944米。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我們一起說一下吧!
預設1:我們知道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預設2:我們知道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
預設3:我們知道了速度X時間=路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體現了一種“反思”思想,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
深化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
(六)布置作業(yè)
1.填一填
(1)一架飛機的速度可達每小時900千米,可以寫作()。
(2)
145
X12
............先算()與()的乘積
再算()與()的乘積
最后算()與()的和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是:相同數位(),先用兩位數()位上
的數去乘三位數,再用兩位數()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
()。
(3)根據自己的理解填空。
①一輛汽車的速度是70千米/時,4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汽車行駛的速度是(),行駛的時間是(),所行駛的路程是
()。
算式是:()0()=()(千米)
②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鐘可行多少米?
李老師騎自行車的速度是(),行駛的時間是(),所行駛的路
程是()。
算式是:()0()=()(米)
從上面的兩個算式可以得出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這樣的關系。
()O()=()
2、說出下面計算中的錯誤,并把它在右面改正過來。
134152246
x16x23x34
804156964
134104638
938119673,:4
3、列豎式計算
12X124=215X85=153X28=350X38=
85X142=134X16=246X34=675X24=
4、解決實際問題
(1)小東從家走到學校要20分鐘,他步行的速度大約是55米/分,小東家離學校大約有
多少米?
(2)小華跑步的速度是15米/秒,他2分鐘能跑多少米?
(3)根據“速度X時間=路程”從廣州火車站開往各個城市的列車行程表。請把下表填寫完
整。
到達地點韶關濟南南京桂林
速度(千米/時)12010090
時間(時)32213
路程(千米)2402500
答案:1、(1)900千米/時(2)290145145214510109442901450
對齊個十加起來
(3)①70千米/時4小時280千米70X4280
②225米/分10分鐘2250米225X102250速度時間路程
134152246
X16x23X34
804456984
13%------304738
214434968364
3、
124215153350
X12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業(yè)主與物業(yè)簽訂的物業(yè)服務合同范例
- 空調設備采購與銷售合同協議
- 投資合作框架合同
- 商業(yè)空間裝修工程合同樣本
- 商業(yè)地產買賣居間合同書
- 原材料采購合同達成共識
- 知識改變命運
- 自建房設計與施工總承包合同
- 植物習題庫+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師勞動合同范本
- 《園林植物病蟲害》課件
- 空調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技術方案)
- 醫(yī)用氣體安裝工程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
- 西方文論概覽(第二版)-第一章-課件
- T-CSPSTC 55-2020 隧道襯砌質量無損檢測技術規(guī)程
- 遼寧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
- DL∕T 748.2-2016 火力發(fā)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2部分:鍋爐本體檢修
-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 數學試題
- 高中數學必修二(人教A版2019)課后習題答案解析
- 2024屆高考化學精英模擬卷 【山東版】含答案
- 14J936變形縫建筑構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