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中考物理總復習《內能》專題提升訓練-附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共28小題)1.如圖為撐竿跳高運動員躍過橫桿前的一個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對竿的力改變了竿的運動狀態(tài) B.此時竿具有彈性勢能 C.竿對人的力是人發(fā)生了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 D.人在上升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第1題圖第3題圖第5題圖第6題圖2.在同一高度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向地面投下救災物資,則飛機的()A.動能、重力勢能都不變 B.動能、重力勢能都變小 C.重力勢能不變,動能變大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大3.如圖所示,籃球被運動員從a位置投出,經(jīng)過b位置運動到c位置。在這個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能忽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從a位置到b位置的過程中,籃球的勢能轉化為動能 B.籃球在最高點b位置時動能為零 C.從b位置到c位置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D.籃球在a位置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其在c位置時的機械能4.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16時29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太空之吻”再現(xiàn)蒼穹,如圖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組合體,繞地球近似圓形軌道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船加速升空時,飛船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B.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后,飛船相對空間站是運動的C.對接成功后,空間站沿圓形軌道運行時,機械能守恒 D.火箭升空時,它所受的推力等于重力5.如圖為高速攝影機記錄的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金牌得主蘇翊鳴在比賽中,從跳臺起跳到落地過程的情景。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關于這一過程說法錯誤的是()A.他從離開地面到達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他起跳后到達最高點時,機械能為C.他從空中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越來越快 D.他從恰好離開地面到即將落地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6.如圖所示是某糧庫運送糧食的傳送帶,當谷粒與傳送帶相對靜止且一起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谷粒均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 B.谷粒均受到沿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 C.谷粒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 D.谷粒的機械能守恒第6題圖第8題圖第9題圖7.如圖所示是我國運動員在冬奧會上參加不同比賽項目時頑強拼搏的英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水平冰道滑行,她所受重力沒有做功 B.乙圖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在空中加速下落過程中,他的重力勢能不變 C.丙圖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繼續(xù)向前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丁圖中:花樣滑冰運動員在冰面上沿曲線勻速滑行,她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8.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接觸彈簧并將彈簧壓縮至最低點(形變在彈性限度內),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復……不計空氣阻力。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可測出該過程中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A.此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B.t1~t2這段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在逐漸減小 C.t2~t3這段時間內,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逐漸增大 D.在t2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9.如圖,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小球就在AB間做往復運動(已知AO=OB)。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的動能不斷增加 C.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與在O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B.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減少 D.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10.如圖所示,一個放在粗糙水平木板上,木板固定不動,彈簧與水平木板不接觸,彈簧的一端與小球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彈簧保持自然長度時小球剛好在A點,現(xiàn)把小球向左拉至C點后釋放,小球就由C運動到A,再由A運動到B,由B到A,A到D,D到……,不計空氣阻力,在此過程中()A.從B到D,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先減小后增大 B.小球最后一定會停在A處 C.彈簧的彈性勢能最終轉化為小球的動能 D.從C到A的運動過程中,小球一直做加速運動11.某運動員做蹦極運動,如圖甲所示,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A點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運動員所受彈力恰好等于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運動員在B點的動能大于在C點動能 B.從B點到C點繩的彈性勢能增大 C.運動員重力大小大于F0 D.t0時刻運動員動能為0第11題圖第12題圖12.小明復習“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兩個實驗時總結了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兩個實驗的研究對象都是木塊 B.兩個實驗都需要改變水平面粗糙程度 C.兩個實驗都用到了砝碼,目的不同 D.前者需要改變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而后者需要控制每次木塊速度相等13.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A.使用甲、丙兩圖,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B.通過乙、丙兩圖,可以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C.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 D.如圖丁,若將質量不同的小球壓縮同一彈簧相同程度后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也可探究小球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第13題圖第14題圖第15題圖14.如圖所示,木塊放在由同種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勻的水平桌面上,當托盤中放入重為3N物體甲時,木塊恰好能從A點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木塊運動到B點時,托盤和物體甲觸地后,木塊繼續(xù)向右運動了一段距離,最后在C點停下來;將物體甲換成物體乙,當只給木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左6N的拉力時,物體乙恰能做豎直向上勻速運動。托盤重1N,不計繩的重力及輪與軸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木塊向右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拉力大于摩擦力B.木塊在BC段繼續(xù)向右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等于3NC.物體乙的重力為1N D.物體乙豎直向上勻速運動過程中,物體乙的機械能保持不變15.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OB與足夠長粗糙斜面BC交于B點,輕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現(xiàn)將質量為m1的滑塊壓縮彈簧至D點然后由靜止釋放,滑塊脫離彈簧后經(jīng)B點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靜止在斜面上。不計滑塊在B點的機械能損失;換用相同材料質量為m2的滑塊(m2>m1)壓縮彈簧至同一點D后,重復上述過程,(整個過程中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滑塊到達B點的速度相同 B.兩滑塊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兩滑塊上升到最高點過程機械能損失不相同 D.兩滑塊上升到最高點過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16.關于內能,有以下四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①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小,0℃的物體沒有內能②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質上只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③兩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小的物體④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而不一定具有機械能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④17.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熱時,溫度一定升高 C.兩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小的物體 B.0℃的冰塊沒有內能 D.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質上只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18.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 C.物體溫度升高,所含有的熱量可能增多 D.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19.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小 C.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 D.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20.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綜合性著作,如圖所示是書中關于利用銅鑄幣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爐火加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金屬銅內能增大的 B.金屬銅熔化過程中溫度升高 C.熔化成液態(tài)的金屬銅倒入錢幣模子,凝固過程中內能不變D.熔化成液態(tài)的金屬銅與固態(tài)的金屬銅密度不相同21.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t2時刻兩物體溫度相同。則()A.t1時刻,飲料內能一定比冰塊大 B.t2時刻前,飲料內能增加 C.t2時刻前,冰塊放熱 D.t2~t3過程中,冰塊內能不變第20題圖第21題圖第24題圖22.夏天,將飲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飲料溫度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飲料將溫度傳遞給冰箱中的空氣 B.飲料放出熱量后自身所含熱量減少 C.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 D.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的內能比冰箱中空氣的內能多23.下列關于熱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B.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只能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體C.一杯開水慢慢變涼,其內能減小 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也能發(fā)生熱傳遞24.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天吃湯圓,則寓意著新的一年闔家歡樂,團團圓圓、幸福美好,平安健康,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望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關于湯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煮湯圓時,水沸騰后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B.煮湯圓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了湯圓的內能 C.湯圓最初沉在水底,加熱后膨脹,體積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 D.煮湯圓時,熱氣騰騰,看到的白氣是空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25.我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人民生命的重視。疫苗需要冷鏈運輸,冷藏車制冷裝置通過液態(tài)制冷劑汽化將車內的“熱”搬運到外面,實現(xiàn)制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廂體應選用導熱好的材料做成 B.車廂體內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C.制冷劑搬運的“熱”實質是溫度 D.液態(tài)制冷劑在車廂內汽化吸熱26.下列事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古人鉆木取火 B.冬天雙手摩擦取暖 C.一杯熱水慢慢變涼 D.人從滑梯滑下臀部發(fā)熱27.“民以食為天。”在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的今天,吃得健康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廚房是制作美食的舞臺,在制作美食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打開鍋蓋時,如果不小心被沖出來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A.水蒸氣在遇到皮膚時,要發(fā)生液化放出更多的熱量B.開水的比熱容和水的比熱容不同,所以造成的傷害也不同 C.水蒸氣和開水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人受傷的 D.開水的溫度低,水蒸氣的溫度高28.周末小偉在媽媽的指導下,做了一道全家人都愛吃的辣椒炒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沒有下鍋的菜不具有內能 B.炒菜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鍋鏟的翻炒來改變菜的內能 C.炒菜過程中,客廳的妹妹聞到了辣椒味,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D.裝在碟子中的辣椒炒肉上空騰起了“白氣”,“白氣”是水蒸氣二.填空題(共6小題)2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水面上方同時進行著兩種相反的過程:一方面,水分子從液面飛出來;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蓋擰緊,隨著水的不斷蒸發(fā),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數(shù)目不斷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漸增多,最后,當氣態(tài)水分子的數(sh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相同時間內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數(shù)等于從水面飛出的水分子數(shù),這時,水蒸氣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氣產(chǎn)生的壓強就不變,水也不再減少,水與水蒸氣達到平衡狀態(tài),蒸發(fā)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水蒸氣叫做水的飽和汽,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這個壓強叫做水的飽和汽壓P0,P0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運動加劇,單位時間內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shù)增多,原來的平衡被破壞,液體繼續(xù)蒸發(fā),水蒸氣的壓強繼續(xù)增大,直至達到新的平衡。影響蒸發(fā)快慢以及人們對于干爽與潮濕感受的因素,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與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p0的比值()。因此,人們用(Rk=)來描述空氣的潮濕程度,Rk越小,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快,感覺干爽;Rk越大,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慢,人就感覺潮濕。(1)水蒸發(fā)時,(有/沒有)水分子從空氣進入水中。(2)文中半瓶礦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飽和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形成了水的飽和汽后,沒有水分子回到水中B.從水中飛出的分子數(shù)小于回到水中的分子數(shù)C.水蒸氣的密度減小,水蒸氣的壓強增大D.水蒸氣的密度不變,水蒸氣的壓強不變(3)當溫度降低時,密封水瓶內液面上方的飽和氣壓p0將(增大/減小/不變)。(4)2020年4月16日下午2時,我縣的氣溫為15℃,Rk=0.46,下午6時氣溫下降為12℃,經(jīng)測量當天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保持不變,則下午6時的Rk0.46(大于/小于/等于)。(5)下列圖象中能解釋在潮濕天氣里衣服不易晾干原因的是。30.我們知道,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做功和熱傳遞是等效的。請你設計實驗檢驗這一結論的正確性:。31.如圖所示,是某研究小組進行“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屬球、木塊、刻度尺等。(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比較金屬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要研究物體的動能跟質量的關系,就要改變物體的質量,同時控制速度不變。具體辦法是:換用,并讓它們從沿斜面靜止滑下。(2)某同學利用上述實驗裝置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將不同質量的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自由滑下,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鋼球的質量m/g0.10.150.200.250.300.350.40木塊滑行距離s/m0.120.100.120.120.110.130.12根據(jù)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該同學得出“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無關”,你認為實驗結論與物理事實是否相符?(選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認為出現(xiàn)此實驗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3)質量和速度誰對動能的影響較大呢?某物理興趣小組借助速度傳感器和其他儀器進一步得出了兩組數(shù)據(jù)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鋼球撞擊時的速度v=8cm/s)表二(鋼球質量為m=100g)序號鋼球質量m/g木塊滑行距離s/cm序號鋼球撞擊速度v/cm/s木塊滑行距離s/cm11001018102200202164033003032490分析這兩組數(shù)據(jù)可以得對物體的動能影響較大,依據(jù)是。第31題圖第32題圖32.小鷺想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她利用一段彈簧、光滑軌道、物塊A和B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用物塊將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釋放,物塊沿軌道向左滑行,最高可沖到光滑斜面虛框處。(1)實驗時可通過觀察同一滑塊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大小。(2)比較如圖(a)、(b)兩個實驗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彈簧發(fā)生的,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3)若物塊沖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彈性形變的大小la<lb=lc,則物塊達到最高處所具有的重力勢能Ea、Eb、Ec的大小關系是。33.在生活、生產(chǎn)中我們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時夯錘被高高拋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樁機打樁時重錘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樁面上…(1)請你再舉一個類的事例:。(2)小軍看到打樁機,思考“重錘對地面打擊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問題,并提出猜想一:打擊力的大小與重錘的質量有關。請你另提出一個猜想二:打擊力的大小與有關。(3)小軍想利用排球、白紙、臺秤、復寫紙來模擬“打樁”來驗證。設計實驗方案如下: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張白紙,在白紙上疊放一張復寫紙。將排球從紙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靜止下落,排球打在復寫紙上,在白紙上留下打擊的復寫印跡。如何利用臺秤較準確地測出排球的打擊力F的大?。啃≤娪悬c為難,請你幫他設計完成測出F的方案:。34.實驗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學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實和已有知識為依據(jù),通過推理而提出來的。(1)物理學把“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請你根據(jù)這個意思,結合所學知識,就“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給出推理性結論、說明推理依據(jù)。猜想:物體內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有關。推理性結論;推理依據(jù)。(2)由于推理性結論具有一定的事實和理論依據(jù),所以在科學研究中,有時就運用它來初步解釋相關問題,同學們也來嘗試一下:在圖中,(a)杯中水量較少,(b)杯、(c)杯、(d)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據(jù)問題(1)中所得的推理性結論,比較各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①杯中水的內能最大,因為;②兩杯中水的內能不好比較,因為。三.作圖題(共2小題)35.如圖,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實驗中,銅球的質量大于鋼球的質量。請你用表示下面圖中木塊停止的大致位置。第35題圖第36題圖36.如圖為某城市輕軌車,請從節(jié)能角度為其設計一個??寇囌緝溶壍朗疽鈭D,在虛線框內畫出。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37.小明通過下面的實驗,研究“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的問題。質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是的(選填“相同”或“不同”)。實驗1將小球從斜面頂端自由滾下(圖甲),觀察到木塊被撞出了一段距離。實驗2將小球從斜面中間自由滾下(圖乙),觀察到木塊被撞出的距離比實驗1的距離(選填“短”、“長”或“相等”)。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同一物體,,動能越大。實驗3將小球從一光滑斜槽軌道(OAB)O點自由滾下(圖丙),依次經(jīng)過A、B兩點到達C點(忽略空氣阻力),設A、B兩點的機械能分別為EA和EB,則EAEB(選填“>”、“=”或“<”)。當小球從B點做斜拋運動到達最高點C時,假設小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將。A.沿a軌跡運動B.沿b軌跡運動C.沿c軌跡運動D.保持靜止38.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甲、乙兩實驗可以通過比較來比較碰撞前小車動能的大小。(2)甲圖中,讓同一輛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木塊,發(fā)現(xiàn)第一次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更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3)乙圖中,讓不同質量的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木塊,來探究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該方案是否合理,原因是:。(4)在探究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時,為了控制物體的速度,小明又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方案:利用不同質量的小球將彈簧壓縮相同程度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方案是否可行?答:。若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40.小明將裝有熱奶的奶瓶放入室溫的水中,容器中的水的初溫約為20℃,熱奶的溫度約為90℃,同時,他還利用溫度計和秒表測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作出了水和熱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其中曲線是表示熱奶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大約經(jīng)過min時間熱奶和水溫剛好達到一致。從圖象分析可以看出:熱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特點是:思考:(1)參考這位同學實驗的圖象,你認為沸水放在房間里,溫度自然降低的規(guī)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勻降低(2)參考這位同學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兩種方式供你選擇:①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冷卻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杯中,然后冷卻5min.你認為方式的冷卻效果較好。第40題圖第41題圖41.為比較水、空氣對牛奶的冷卻效果,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一盒牛奶分別裝入兩個瓶中,一個放在水中,一個放在空氣中,其它條件均相同,如圖所示。實驗時他們每隔一定時間記錄一次甲、乙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下表所示:時間/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66158555250484746(1)甲、乙兩瓶中的牛奶質量應該(填“相等”或“不相等”)。(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已將乙瓶中牛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畫在坐標系中,請將甲瓶中牛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畫在同一個坐標系中。(3)本次實驗中,小明發(fā)現(xiàn)的冷卻效果更好。(4)通過分析,小明又發(fā)現(xiàn),甲瓶中牛奶冷卻快慢前后不一致,特點是。(先慢后快/先快后慢/一直下降/一直升高)五.綜合能力題(共2小題)42.小紅早晨起床后,媽媽給她準備了熱熱的牛奶做早餐(1)媽媽在爐灶上加熱牛奶的過程中。A.煤氣燃燒過程內能轉化為化學能B.牛奶加熱到沸騰會將鍋蓋頂起,是內能轉化成機械能C.這是做功方法增加牛奶的內能D.煤氣燃燒越充分,熱值越大(2)小紅覺得牛奶太熱了,就將熱奶裝入玻璃瓶,將此玻璃瓶放入室溫的水中,如圖容器中的水溫約為20℃,熱奶約為90℃,經(jīng)過約10min時間,在測量一下容器中的水的溫度和奶瓶中熱奶的溫度約為40℃,媽媽選擇水來冷卻牛奶是由于水的。試在如圖坐標系中分別畫出15分鐘內容器中水的溫度和奶瓶中熱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象。(3)小紅想嘗試研究這一方法冷卻奶的效果是否比放入冰箱冷藏室更好,她取了同樣質量的90℃的牛奶也放入相同的玻璃瓶,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接下來應如何操作和判斷。第42題圖第43題圖43.蹦床是一項好看又驚險的運動,如圖a所示為運動員在蹦床運動中完成某個動作的示意圖,圖中虛線PQ是彈性蹦床的原始位置,A為運動員下落的位置,B為運動員剛抵達蹦床時的位置,C為運動員抵達的最低點。不考慮空氣阻力和運動員與蹦床作用時的機械能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從A運動到C,機械能一定不減小B.運動員從B運動到C,動能不斷減小C.運動員從A運動到B,重力做功變快D.運動員在C點受力平衡請在圖b中畫出人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運動員動能Ek隨運動距離S變化的大致關系圖象。六.科普閱讀題(共2小題)4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水膜的奧秘2021年12月9日,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里把一個金屬圈插入飲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屬圈,形成了一個水膜。接著,她往水膜表面貼上一片和女兒一起完成的花朵折紙。在水膜試驗中,如圖甲,這朵花在太空中“綻放”。液體跟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面層(如圖乙),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表面層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xiàn)為引力。就像你要把彈簧拉開些,彈簧反而表現(xiàn)具有收縮的趨勢。由于分子間作用,液體會產(chǎn)生使表面盡可能縮小的力,這個力稱為“表面張力”,水膜形成的本質原因是液體的表面張力。液體與固體接觸處,也有奇妙的現(xiàn)象。先后向一塊潔凈的璃板上和一塊涂了石蠟的玻璃上滴一滴水,晃動玻璃板,潔凈的玻璃板上這滴水散開,石蠟上的則是滾來滾去(如圖丙)。像這種液體會潤濕某種固體并附著在固體的表面上的現(xiàn)象叫作浸潤;如果液體不會潤濕某種固體,也就不會附著在這種固體的表面,這種現(xiàn)象叫作不浸潤。所以水能浸潤玻璃,但水不能浸潤石蠟。當液體和與之接觸的固體的相互作用比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時,液體能夠浸潤固體。反之,液體則不浸潤固體。(1)液體表面比內部的分子距離(大/小)。(2)水滴在石蠟表面時,水和石蠟的相互作用(大于/小于/等于)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3)如圖所示,金屬框上陰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線分割成a、b兩部分。若將肥皂膜的a部分用熱針刺破,棉線的形狀是下列選項中的。(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自由來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體的表面張力作用B.清晨的露珠看起來近似球狀主要是因為液體內部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C.回形針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結果D.小木塊能夠浮于水面上是液體表面張力與其重力平衡的結果(5)如圖丁是醬油滴在A、B兩種材料表面的油滴形狀。小明發(fā)現(xiàn)倒醬油的時候總會有一些醬油沿著瓶口流到瓶子外面,他認為選用材料B做醬油瓶的瓶口就能保持瓶子清潔。他選擇的理由是。45.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走在街上,感覺冷暖剛好適宜,這時突然起了一陣大風,頓時感覺周身寒冷,這就是風寒效應。風寒效應會影響我們對冷的感覺,導致人體感覺的溫度與溫度計所測環(huán)境溫度有明顯的差別。原來,人體的主要散熱部位是皮膚,通過皮膚紅外輻射、接觸傳導熱量、冷熱空氣對流和汗液蒸發(fā)等方式散熱。當無風時,在人體皮膚和周圍空氣之間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空氣層,由于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以起到保溫作用;當刮風時,穩(wěn)定的空氣保溫層不斷被新來的冷空氣所代替,并把熱量帶走。風速越大,人體散失的熱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覺越寒冷??茖W家提出用風寒溫度描述刮風時人體皮膚感覺的溫度,并通過大量實驗找出了風寒溫度和風速的關系,下表是在氣溫為6℃時,風寒溫度和風速的關系。風速/(km?h﹣1)010203040風寒溫度/℃6420﹣2(1)風會使人感覺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強了下列哪種散熱方式。A.輻射B.傳導C.汗液蒸發(fā)D.對流(2)當氣溫為6℃,風速為40km/h時,地面的水(選填“會”或“不會”)結冰,理由是。(3)利用表格給出的數(shù)據(jù)在如圖中作出氣溫為6℃時,風寒溫度與風速的關系圖象。
九年級物理提優(yōu)專題(內能)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8小題)1.如圖為撐竿跳高運動員躍過橫桿前的一個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對竿的力改變了竿的運動狀態(tài) B.此時竿具有彈性勢能 C.竿對人的力是人發(fā)生了彈性形變產(chǎn)生的 D.人在上升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B2.在同一高度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向地面投下救災物資,則飛機的()A.動能、重力勢能都不變 B.動能、重力勢能都變小 C.重力勢能不變,動能變大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變大【答案】B3.如圖所示,籃球被運動員從a位置投出,經(jīng)過b位置運動到c位置。在這個過程中,空氣阻力不能忽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從a位置到b位置的過程中,籃球的勢能轉化為動能 B.籃球在最高點b位置時動能為零 C.從b位置到c位置的過程中,籃球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D.籃球在a位置時的機械能一定大于其在c位置時的機械能【答案】D4.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16時29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太空之吻”再現(xiàn)蒼穹,如圖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組合體,繞地球近似圓形軌道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船加速升空時,飛船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B.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后,飛船相對空間站是運動的C.對接成功后,空間站沿圓形軌道運行時,機械能守恒 D.火箭升空時,它所受的推力等于重力【答案】C5.如圖為高速攝影機記錄的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金牌得主蘇翊鳴在比賽中,從跳臺起跳到落地過程的情景。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關于這一過程說法錯誤的是()A.他從離開地面到達到最高點的過程中,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B.他起跳后到達最高點時,機械能為零 C.他從空中下落過程中,重力做功越來越快 D.他從恰好離開地面到即將落地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答案】B6.如圖所示是某糧庫運送糧食的傳送帶,當谷粒與傳送帶相對靜止且一起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谷粒均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 B.谷粒均受到沿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 C.谷粒的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大 D.谷粒的機械能守恒【答案】C7.如圖所示是我國運動員在冬奧會上參加不同比賽項目時頑強拼搏的英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水平冰道滑行,她所受重力沒有做功 B.乙圖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在空中加速下落過程中,他的重力勢能不變 C.丙圖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后,冰壺繼續(xù)向前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丁圖中:花樣滑冰運動員在冰面上沿曲線勻速滑行,她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答案】A8.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時刻,將一金屬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小球接觸彈簧并將彈簧壓縮至最低點(形變在彈性限度內),然后又被彈起離開彈簧。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復……不計空氣阻力。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可測出該過程中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則()A.此運動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B.t1~t2這段時間內,小球的動能在逐漸減小 C.t2~t3這段時間內,小球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逐漸增大D.在t2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答案】C9.如圖,在光滑的水平臺面上,一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連接一金屬小球,O點是彈簧保持原長時小球的位置。壓縮彈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釋放小球,小球就在AB間做往復運動(已知AO=OB)。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的動能不斷增加 B.彈簧的彈性勢能不斷減少 C.小球運動到O點時的動能與在O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相等 D.在任一位置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小球的動能之和保持不變【答案】D10.如圖所示,一個放在粗糙水平木板上,木板固定不動,彈簧與水平木板不接觸,彈簧的一端與小球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彈簧保持自然長度時小球剛好在A點,現(xiàn)把小球向左拉至C點后釋放,小球就由C運動到A,再由A運動到B,由B到A,A到D,D到……,不計空氣阻力,在此過程中()A.從B到D,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是先減小后增大 B.小球最后一定會停在A處 C.彈簧的彈性勢能最終轉化為小球的動能 D.從C到A的運動過程中,小球一直做加速運動【答案】A11.某運動員做蹦極運動,如圖甲所示,從高處O點開始下落,A點是彈性繩的自由長度,在B點運動員所受彈力恰好等于重力,C點是第一次下落到達的最低點。運動員所受彈性繩彈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蹦極過程視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運動員在B點的動能大于在C點動能 B.從B點到C點繩的彈性勢能增大 C.運動員重力大小大于F0 D.t0時刻運動員動能為0【答案】C12.小明復習“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和“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兩個實驗時總結了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A.兩個實驗的研究對象都是木塊 B.兩個實驗都需要改變水平面粗糙程度 C.兩個實驗都用到了砝碼,目的不同 D.前者需要改變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而后者需要控制每次木塊速度相等【答案】C13.如圖是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A.使用甲、丙兩圖,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B.通過乙、丙兩圖,可以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 C.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的 D.如圖丁,若將質量不同的小球壓縮同一彈簧相同程度后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也可探究小球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答案】C14.如圖所示,木塊放在由同種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勻的水平桌面上,當托盤中放入重為3N物體甲時,木塊恰好能從A點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木塊運動到B點時,托盤和物體甲觸地后,木塊繼續(xù)向右運動了一段距離,最后在C點停下來;將物體甲換成物體乙,當只給木塊施加一個水平向左6N的拉力時,物體乙恰能做豎直向上勻速運動。托盤重1N,不計繩的重力及輪與軸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木塊向右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拉力大于摩擦力B.木塊在BC段繼續(xù)向右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等于3NC.物體乙的重力為1N D.物體乙豎直向上勻速運動過程中,物體乙的機械能保持不變【答案】C15.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OB與足夠長粗糙斜面BC交于B點,輕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現(xiàn)將質量為m1的滑塊壓縮彈簧至D點然后由靜止釋放,滑塊脫離彈簧后經(jīng)B點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靜止在斜面上。不計滑塊在B點的機械能損失;換用相同材料質量為m2的滑塊(m2>m1)壓縮彈簧至同一點D后,重復上述過程,(整個過程中滑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滑塊到達B點的速度相同 B.兩滑塊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兩滑塊上升到最高點過程機械能損失不相同 D.兩滑塊上升到最高點過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答案】D16.關于內能,有以下四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①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小,0℃的物體沒有內能②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質上只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③兩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小的物體④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而不一定具有機械能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④【答案】D17.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熱時,溫度一定升高 B.0℃的冰塊沒有內能 C.兩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轉移到內能小的物體 D.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質上只有做功和熱傳遞兩種方式【答案】D18.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一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 C.物體溫度升高,所含有的熱量可能增多 D.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答案】D19.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小 C.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由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 D.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從外界吸收了熱量【答案】C20.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綜合性著作,如圖所示是書中關于利用銅鑄幣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爐火加熱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金屬銅內能增大的 B.金屬銅熔化過程中溫度升高 C.熔化成液態(tài)的金屬銅倒入錢幣模子,凝固過程中內能不變 D.熔化成液態(tài)的金屬銅與固態(tài)的金屬銅密度不相同【答案】D21.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t2時刻兩物體溫度相同。則()A.t1時刻,飲料內能一定比冰塊大 B.t2時刻前,飲料內能增加 C.t2時刻前,冰塊放熱 D.t2~t3過程中,冰塊內能不變【答案】D22.夏天,將飲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飲料溫度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飲料將溫度傳遞給冰箱中的空氣 B.飲料放出熱量后自身所含熱量減少 C.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 D.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的內能比冰箱中空氣的內能多【答案】C23.下列關于熱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 B.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只能從內能大的物體傳給內能小的物C.一杯開水慢慢變涼,其內能減小 D.溫度相同的兩物體間也能發(fā)生熱傳遞【答案】C24.在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這天吃湯圓,則寓意著新的一年闔家歡樂,團團圓圓、幸福美好,平安健康,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愿望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關于湯圓,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煮湯圓時,水沸騰后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B.煮湯圓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了湯圓的內能 C.湯圓最初沉在水底,加熱后膨脹,體積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 D.煮湯圓時,熱氣騰騰,看到的白氣是空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答案】D25.我國實行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人民生命的重視。疫苗需要冷鏈運輸,冷藏車制冷裝置通過液態(tài)制冷劑汽化將車內的“熱”搬運到外面,實現(xiàn)制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車廂體應選用導熱好的材料做成 B.車廂體內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C.制冷劑搬運的“熱”實質是溫度 D.液態(tài)制冷劑在車廂內汽化吸熱【答案】D26.下列事例中,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古人鉆木取火 B.冬天雙手摩擦取暖 C.一杯熱水慢慢變涼 D.人從滑梯滑下臀部發(fā)熱【答案】C27.“民以食為天?!痹谠絹碓阶⒅仞B(yǎng)生的今天,吃得健康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廚房是制作美食的舞臺,在制作美食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打開鍋蓋時,如果不小心被沖出來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A.水蒸氣在遇到皮膚時,要發(fā)生液化放出更多的熱量 B.開水的比熱容和水的比熱容不同,所以造成的傷害也不同 C.水蒸氣和開水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人受傷的 D.開水的溫度低,水蒸氣的溫度高【答案】A28.周末小偉在媽媽的指導下,做了一道全家人都愛吃的辣椒炒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沒有下鍋的菜不具有內能 B.炒菜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鍋鏟的翻炒來改變菜的內能 C.炒菜過程中,客廳的妹妹聞到了辣椒味,說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 D.裝在碟子中的辣椒炒肉上空騰起了“白氣”,“白氣”是水蒸氣【答案】C二.填空題(共6小題)2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水面上方同時進行著兩種相反的過程:一方面,水分子從液面飛出來;另一方面,有的水分子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后,把瓶蓋擰緊,隨著水的不斷蒸發(fā),水面上方的水分子數(shù)目不斷增多,回到水中的水分子也逐漸增多,最后,當氣態(tài)水分子的數(sh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相同時間內回到水中的水分子數(shù)等于從水面飛出的水分子數(shù),這時,水蒸氣的密度不再增大,水蒸氣產(chǎn)生的壓強就不變,水也不再減少,水與水蒸氣達到平衡狀態(tài),蒸發(fā)停止。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水蒸氣叫做水的飽和汽,在一定溫度下,水的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這個壓強叫做水的飽和汽壓P0,P0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升高時,液體分子運動加劇,單位時間內從液面飛出的分子數(shù)增多,原來的平衡被破壞,液體繼續(xù)蒸發(fā),水蒸氣的壓強繼續(xù)增大,直至達到新的平衡。影響蒸發(fā)快慢以及人們對于干爽與潮濕感受的因素,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與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汽壓p0的比值()。因此,人們用(Rk=)來描述空氣的潮濕程度,Rk越小,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快,感覺干爽;Rk越大,人體表面的水分蒸發(fā)得越慢,人就感覺潮濕。(1)水蒸發(fā)時,有(有/沒有)水分子從空氣進入水中。(2)文中半瓶礦泉水上方形成了水的飽和汽,下列描述正確的是D。A.形成了水的飽和汽后,沒有水分子回到水中B.從水中飛出的分子數(shù)小于回到水中的分子數(shù)C.水蒸氣的密度減小,水蒸氣的壓強增大D.水蒸氣的密度不變,水蒸氣的壓強不變(3)當溫度降低時,密封水瓶內液面上方的飽和氣壓p0將減?。ㄔ龃?減小/不變)。(4)2020年4月16日下午2時,我縣的氣溫為15℃,Rk=0.46,下午6時氣溫下降為12℃,經(jīng)測量當天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p1保持不變,則下午6時的Rk大于0.46(大于/小于/等于)。(5)下列圖象中能解釋在潮濕天氣里衣服不易晾干原因的是A。【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30.我們知道,對于改變物體的內能,做功和熱傳遞是等效的。請你設計實驗檢驗這一結論的正確性:一個鋼鋸條在酒精燈上加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一個鋼鋸條鋸木頭時,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熱傳遞和做功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方法不同,效果相同?!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1.如圖所示,是某研究小組進行“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屬球、木塊、刻度尺等。(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滑行距離的長短,比較金屬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鋼球動能的大??;要研究物體的動能跟質量的關系,就要改變物體的質量,同時控制速度不變。具體辦法是:換用不同質量的金屬球,并讓它們從斜面同一高度沿斜面靜止滑下。(2)某同學利用上述實驗裝置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將不同質量的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自由滑下,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鋼球的質量m/g0.10.150.200.250.300.350.40木塊滑行距離s/m0.120.100.120.120.110.130.12根據(jù)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該同學得出“物體的動能大小與質量無關”,你認為實驗結論與物理事實是否相符?不相符(選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認為出現(xiàn)此實驗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質量的球沒有從斜面上同一高度釋放,未控制球的速度相同。(3)質量和速度誰對動能的影響較大呢?某物理興趣小組借助速度傳感器和其他儀器進一步得出了兩組數(shù)據(jù)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鋼球撞擊時的速度v=8cm/s)表二(鋼球質量為m=100g)序號鋼球質量m/g木塊滑行距離s/cm序號鋼球撞擊速度v/cm/s木塊滑行距離s/cm11001018102200202164033003032490分析這兩組數(shù)據(jù)可以得速度對物體的動能影響較大,依據(jù)是質量增加到原來的2倍,動能增加為原來的2倍,速度增加到原來的2倍,動能增加為原來的4倍?!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2.小鷺想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她利用一段彈簧、光滑軌道、物塊A和B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用物塊將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釋放,物塊沿軌道向左滑行,最高可沖到光滑斜面虛框處。(1)實驗時可通過觀察同一滑塊滑行上斜面的高度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大小。(2)比較如圖(a)、(b)兩個實驗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彈簧發(fā)生的彈性形變量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3)若物塊沖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彈性形變的大小la<lb=lc,則物塊達到最高處所具有的重力勢能Ea、Eb、Ec的大小關系是Ea<Eb=Ec?!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3.在生活、生產(chǎn)中我們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時夯錘被高高拋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樁機打樁時重錘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樁面上…(1)請你再舉一個類的事例:鐵匠用鐵錘打鐵或者舉起石頭砸地面或用攔河大壩抬高水位,再讓水流下沖擊水輪機。(2)小軍看到打樁機,思考“重錘對地面打擊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問題,并提出猜想一:打擊力的大小與重錘的質量有關。請你另提出一個猜想二:打擊力的大小與下落高度有關。(3)小軍想利用排球、白紙、臺秤、復寫紙來模擬“打樁”來驗證。設計實驗方案如下: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張白紙,在白紙上疊放一張復寫紙。將排球從紙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靜止下落,排球打在復寫紙上,在白紙上留下打擊的復寫印跡。如何利用臺秤較準確地測出排球的打擊力F的大???小軍有點為難,請你幫他設計完成測出F的方案:把“印跡”放在臺秤上,再將排球放在“印跡”上,用力向下壓排球,使排球的形變與印跡重合,讀出此時臺秤的示數(shù),即為打擊力F?!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4.實驗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學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實和已有知識為依據(jù),通過推理而提出來的。(1)物理學把“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請你根據(jù)這個意思,結合所學知識,就“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給出推理性結論、說明推理依據(jù)。猜想:物體內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推理性結論溫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內能越大;推理依據(jù)質量大的物體內分子數(shù)量多。(2)由于推理性結論具有一定的事實和理論依據(jù),所以在科學研究中,有時就運用它來初步解釋相關問題,同學們也來嘗試一下:在圖中,(a)杯中水量較少,(b)杯、(c)杯、(d)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據(jù)問題(1)中所得的推理性結論,比較各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孩賒杯中水的內能最大,因為d的質量最大,溫度最高;②ab兩杯中水的內能不好比較,因為a的質量小,溫度高。b的質量大,溫度低。【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三.作圖題(共2小題)35.如圖,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實驗中,銅球的質量大于鋼球的質量。請你用表示下面圖中木塊停止的大致位置?!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6.如圖為某城市輕軌車,請從節(jié)能角度為其設計一個??寇囌緝溶壍朗疽鈭D,在虛線框內畫出?!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37.小明通過下面的實驗,研究“動能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的問題。質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是不同的(選填“相同”或“不同”)。實驗1將小球從斜面頂端自由滾下(圖甲),觀察到木塊被撞出了一段距離。實驗2將小球從斜面中間自由滾下(圖乙),觀察到木塊被撞出的距離比實驗1的距離短(選填“短”、“長”或“相等”)。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同一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實驗3將小球從一光滑斜槽軌道(OAB)O點自由滾下(圖丙),依次經(jīng)過A、B兩點到達C點(忽略空氣阻力),設A、B兩點的機械能分別為EA和EB,則EA=EB(選填“>”、“=”或“<”)。當小球從B點做斜拋運動到達最高點C時,假設小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將A。A.沿a軌跡運動B.沿b軌跡運動C.沿c軌跡運動D.保持靜止【答案】不同;短;速度越大;=;A。38.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甲、乙兩實驗可以通過比較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碰撞前小車動能的大小。(2)甲圖中,讓同一輛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木塊,發(fā)現(xiàn)第一次撞擊后木塊移動的距離更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當質量一定時,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乙圖中,讓不同質量的小車分別從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木塊,來探究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該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原因是:沒有控制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4)在探究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時,為了控制物體的速度,小明又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方案:利用不同質量的小球將彈簧壓縮相同程度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方案是否可行?答:不可行。若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木塊移動的距離相同?!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容39.實驗探究和推理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學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實和已有知識為依據(jù),通過推理而提出來的。(1)物理學把“物體內所有的分子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請你根據(jù)這個定義,結合所學知識,就“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給出推理性結論、說明推理依據(jù)(參照示例)。示例猜想一:物體內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推理性結論:一個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推理依據(jù):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分子動能越大。猜想二:物體內能的大小還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推理性結論:溫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內能越大。推理依據(jù):質量影響分子的個數(shù),相同條件下,質量大,分子個數(shù)多,內能大。(2)由于推理性結論具有一定的事實和理論依據(jù),所以在科學研究中,有時就運用它來初步解釋相關問題。同學們也來嘗試一下:在圖中,甲燒杯中水的質量較少,乙、丙、丁燒杯中水的質量相同。根據(jù)問題(1)中所得的推理性結論,比較各燒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①d燒杯中水的內能最大,因為d的質量最大,溫度最高。②a、b兩燒杯中水的內能不好比較,因為a的質量小,溫度高,b的質量大,溫度低。【答案】(1)質量;溫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內能越大;質量大的物體內分子數(shù)量多;(2)①d;d的質量最大,溫度最高。②a、b;a的質量小,溫度高,b的質量大,溫度低。40.小明將裝有熱奶的奶瓶放入室溫的水中,容器中的水的初溫約為20℃,熱奶的溫度約為90℃,同時,他還利用溫度計和秒表測出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并作出了水和熱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其中②曲線是表示熱奶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大約經(jīng)過14min時間熱奶和水溫剛好達到一致。從圖象分析可以看出:熱奶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特點是:隨時間的變化熱奶溫度是先快后慢的降低思考:(1)參考這位同學實驗的圖象,你認為沸水放在房間里,溫度自然降低的規(guī)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勻降低(2)參考這位同學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兩種方式供你選擇:①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冷卻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杯中,然后冷卻5min.你認為方式①的冷卻效果較好。【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41.為比較水、空氣對牛奶的冷卻效果,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一盒牛奶分別裝入兩個瓶中,一個放在水中,一個放在空氣中,其它條件均相同,如圖所示。實驗時他們每隔一定時間記錄一次甲、乙兩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下表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歌廳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
- 商務演出服務合同協(xié)議
- 正規(guī)租用合同協(xié)議模板
- 模板租賃銷售合同協(xié)議
- 員工社保補償合同協(xié)議
- 2025注冊會計師聘用合同范本
- 2025規(guī)范版本的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合同
- 模具承攬合同協(xié)議格式
- 正規(guī)底商出租合同協(xié)議
- 商業(yè)用地分租合同協(xié)議
- 區(qū)塊鏈與電子商務安全的保障
- 2024-2026年版中國運動康復產(chǎn)業(yè)白皮書
- 不銹鋼營銷計劃書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群文閱讀 試卷附答案
- 區(qū)塊鏈與電子商務培訓
- DB21-T 2850-2017旅游景區(qū)安全管理規(guī)范
- AIB(2022版)統(tǒng)一檢查標準-前提方案與食品安全程序
- 《風險管理理論》課件
- 防汛行政首長培訓課件
- 光電子學 (第三章1)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