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9 氣候條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_第1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9 氣候條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_第2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9 氣候條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_第3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9 氣候條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_第4頁
(新課標)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課時作業(yè)9 氣候條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九)(2019·石家莊模擬)埃及全國整體氣候偏熱,尤其到了夏季。炎熱難耐,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崾蠲媲?,一些埃及人選擇到亞歷山大或馬特魯避暑。下圖示意埃及位置。據此完成1、2題。1.埃及夏季炎熱難耐是由于埃及()①西南季風影響弱 ②熱帶沙漠氣候為主③河流湖泊稀少 ④沙漠面積廣闊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亞歷山大和馬特魯成為埃及避暑目的地的主要原因是兩地()①緯度位置相對較高 ②海洋影響顯著③陰雨天氣頻繁 ④地勢相對較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1.D2.A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埃及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地區(qū),為熱帶沙漠氣候區(qū),沙漠面積廣闊,地面輻射強,夏季炎熱難耐,D項正確。第2題,讀圖可知,亞歷山大和馬特魯緯度相對較高,且靠近地中海受海洋影響較大,所以溫度相對較低,A項正確。(2019·唐山模擬)在周圍山坡環(huán)繞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圍山坡上的冷空氣向谷底注瀉,并在谷底沉積繼續(xù)輻射冷卻,形成所謂“冷湖”。而在坡地上,氣溫相對較高,形成所謂“暖帶”。下圖是我國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極端最低氣溫和平均最低氣溫隨高度變化示意圖(圖中Ⅰ、Ⅱ分別為極端和平均最低氣溫)。讀圖,回答3~5題。3.該山可能是()A.長白山 B.太行山C.賀蘭山 D.武夷山4.屬于該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氣溫的曲線是()A.① B.②C.③ D.④5.關于該山地“冷湖”和“暖帶”敘述正確的是()A.該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區(qū)全年會出現“冷湖”現象B.該山地在“冷湖”現象出現地區(qū)向上氣溫是遞增的C.該山地“暖帶”中農作物生長周期變長,霜害較輕D.該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海拔300m附近出現“暖帶”答案3.D4.C5.D解析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山地山麓地帶1月份平均氣溫在0℃以上,因此該山應位于亞熱帶,結合四個選項,只有武夷山位于亞熱帶,所以D項正確。第4題,圖中Ⅱ表示平均最低氣溫,結合上題,該山為武夷山,1月份山區(qū)西北坡屬于陰坡,接受太陽輻射少,且受冷空氣影響強烈,氣溫較低,圖中的③符合要求,所以C項正確。第5題,此圖是1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現冷湖現象,該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海拔300m附近出現“暖帶”,“冷湖”現象出現地區(qū)向上氣溫是先增后減的,“暖帶”中氣溫升高,農作物的生長變快,生長周期變短。(2019·汕頭模擬)我國毛烏素沙漠東南緣的薩拉烏蘇河流域,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過渡帶,蘊藏著豐富的晚第四紀氣候環(huán)境演變的地質信息。圖為距今2.3~1萬年期間薩拉烏蘇河流域米浪溝灣地層剖面示意圖,其中黑壚土是發(fā)育于黃土母質上的一種土壤。讀圖完成6~8題。6.根據材料推測距今1.9萬年時期薩拉烏蘇河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可能是()A.氣候濕熱,出現雨林B.氣候干熱,沙漠擴張C.氣候暖濕,濕地增加D.氣候干冷,出現針葉林7.沉積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的沉積物厚度。根據材料分析,薩拉烏蘇河流域米浪溝灣平均沉積速率最大的時期為()A.距今2.34~1.93萬年 B.距今1.93~1.9萬年C.距今1.9~1.45萬年 D.距今1.45~1.0萬年8.地層剖面示意圖中甲時期的大氣環(huán)流特點是()A.受西北季風影響增強 B.受東南季風影響增強C.受東南信風影響增強 D.受河陸風影響增強答案6.C7.B8.B解析第6題,讀圖可知,距今1.9萬年時期薩拉烏蘇河流域的地層為湖沼相,因此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可能是氣候暖濕,濕地增加。該地緯度較高,不會出現雨林,C項正確。第7題,根據四個選項給出的時間段,結合圖中剖面深度、地質年齡等數據,觀察比較分析可知,薩拉烏蘇河流域米浪溝灣平均沉積速率最大的時期為距今1.93~1.9萬年,B項正確。第8題,讀圖可知,甲地層為河流相,說明該流域在甲時期河流發(fā)育相對較好。可推測,影響我國的東南季風在甲時期比較強盛,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河流相明顯,B項正確。一般情況下,對流層氣溫與海拔呈負相關。當地面氣溫上升至0℃以上時,在高空中的一定高度則會出現0℃層,即氣象學上說的0℃層高度。下圖為我國某地某季節(jié)0℃層高度與河流年徑流量組合圖。據此完成9~11題。9.下列關于圖示季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巴黎盆地的主體樹種樹葉陸續(xù)泛黃B.澳大利亞大陸等溫線向北凸C.墨累—達令盆地農民忙于種植小麥D.北印度洋大洋環(huán)流呈逆時針10.據圖推測,該地最可能位于()A.黃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東北平原 D.云貴高原11.圖中1990年后0℃層高度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氣候變暖B.植被覆蓋率提高C.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的發(fā)展D.大力開發(fā)利用新能源答案9.B10.B11.C解析第9題,從圖中看該季節(jié)0℃層海拔4100~4400米,根據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可推出近地面氣溫24.6℃~26.4℃,為夏季。巴黎盆地的主體樹種樹葉陸續(xù)泛黃為秋季;澳大利亞大陸等溫線向北凸,B項正確;墨累—達令盆地農民忙于種植小麥為秋季;北印度洋大洋環(huán)流呈逆時針為冬季。第10題,從圖中看該地區(qū)河流年徑流量較小,且徑流量年際變化小,最可能位于我國塔里木盆地,B項正確。第11題,從圖中看1990年后0℃層高度升高,原因是近地面氣溫升高,最可能是城市化與工業(yè)化的發(fā)展,破壞植被,植被覆蓋率下降,調節(jié)氣候功能減弱,C項正確。12.(2019·汕頭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狹長分布,寬度只有幾十千米。被分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脈三大地形區(qū),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馬沙漠氣候極端干旱,多數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稱為世界干極。沙漠中廣泛分布著干鹽湖和鹽殼,而風成沙丘極少。阿塔卡馬沙漠作為地球上與火星環(huán)境最相似的地區(qū)之一,對其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研究有助于為人類探測火星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下圖為阿塔卡馬沙漠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1)運用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說明阿塔卡馬沙漠的環(huán)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大氣運動角度,簡析阿塔卡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測中央山谷邊緣及內部都沒有成片大面積風成沙丘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阿塔卡馬沙漠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氣候極端干旱;干旱氣候導致該地河湖稀少且多為咸水湖;干旱的氣候導致植物難以生長,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導致土壤貧瘠、富含鹽類物質。(2)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緯20°~30°之間,大部分地區(qū)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東南信風來自內地,且處于山地背風坡,空氣中水汽含量極少;副熱帶高壓和背風坡的東南信風,均以下沉氣流為主,水汽難以冷卻凝結成雨;西部沿岸地區(qū)受寒流影響,空氣下冷上暖,(造成逆溫層)抑制了空氣對流,不利于成雨。(3)谷地內部氣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質沉積物,沙質物質來源少;地表被鹽殼覆蓋,減輕了風力的侵蝕作用,進一步減少沙質物質來源;邊緣為山地向谷地過渡帶,坡度大,多礫石沉積;受副熱帶高氣壓和地形影響風力較弱。解析(1)根據圖文材料判斷,阿塔卡馬沙漠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氣候極端干旱;該地的氣候特征導致該地河湖稀少且多為咸水湖;干旱的氣候特征導致植物難以生長,植被稀少,以至于該地多沙漠景觀;沙漠地區(qū)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導致土壤貧瘠、富含鹽類物質。(2)讀圖可知,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緯20°~30°之間,大部分地區(qū)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東南信風從南美洲內陸吹來,水汽含量少,且該地位于山地背風坡,空氣更為干燥,以下沉氣流為主,難以形成降水;同時西部沿岸地區(qū)受秘魯寒流影響,空氣下冷上暖,形成逆溫層,空氣對流弱,亦難以形成降水。(3)根據以上兩小題分析,谷地內部氣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質物質少;根據材料分析谷地地表多被鹽殼覆蓋,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風力的侵蝕作用,進一步減少沙質物質的產生;讀地形剖面圖可知,邊緣為山地向谷地過渡帶,坡度大,多礫石沉積;綜上分析,谷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和地形影響風力較弱。13.(2019·濰坊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都流經西藏昌都地區(qū),并形成深切峽谷。在峽谷底部出現狹長的干熱區(qū)域,是焚風效應和局地熱力環(huán)流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區(qū)域難見森林,多山石裸露,僅分布著仙人掌和一些低矮的灌叢等植物。圖1示意西藏昌都地區(qū)水系和主要峽谷分布,圖2示意怒江峽谷景觀。(1)從山谷風角度解釋昌都地區(qū)深切峽谷底部氣候干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說明昌都地區(qū)峽谷底部難見森林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建議在昌都地區(qū)河谷底部建立高品質、無公害水果蔬菜生產基地。你是否同意,從自然角度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