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Z/TXXXXX—XXXX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描述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描述的術語和定義、基本信息描述和特征信息描述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保存機構的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描述工作,保存機構之外的組織和個人可參照執(zhí)行。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代碼GB/T7714信息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蕨類植物化石fernfossil指以孢子形式繁殖的維管植物在地史時期經過石化作用保留的實體或印痕化石。3.2化石標本資源fossilspecimensresource指為研究地史時期地球生物和環(huán)境系統(tǒng)演化、地層劃分,或供教學、科普、展示等人類活動需要,而采集、整理、研究、收藏的化石樣本實物和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集合。4描述內容4.1基本信息描述內容應描述化石標本資源的基本信息,包括中文名稱、拉丁文名稱、分類歸屬、產地、層位、形成時代、材料、模式類型、主要用途、提供者、提供時間、圖件、采集號、入庫編號、保存單位、庫存位置號、保存類型、保存數(shù)量、保存狀態(tài)、共享方式、獲取途徑、聯(lián)系方式?;拘畔⒚枋鰬凑崭戒汚表A.1填寫。4.2特征信息描述內容應根據(jù)化石標本資源的研究程度,盡可能詳細描述化石標本資源各部位形貌、結構等鑒定特征,以及研究數(shù)據(jù)的整理收集。特征信息描述應按照附錄A表A.2填寫。5基本信息描述要求5.1中文學名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中文名稱,應遵守《國際藻類、菌類和植物命名法規(guī)》最新版的規(guī)定。2DZ/TXXXXX—XXXX5.2拉丁文學名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拉丁文學名,應遵守《國際藻類、菌類和植物命名法規(guī)》(深圳法規(guī))最新版本的規(guī)定。物種全稱按“雙名命名法”書寫,包括屬名、種名、命名人、命名時間等信息,在標準的實際運用中,應根據(jù)標本所能鑒定到的最小分類單元來描述標準的名稱。5.3分類歸屬應描述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分類名稱,包括:原蕨植物門、石松植物門、有節(jié)植物門、真蕨植物門和分類位置不明。5.4產地5.4.1地理位置依次列出蕨類植物化石產出的國家、?。ㄗ灾螀^(qū)、直轄市)、市、縣、鄉(xiāng)(村應遵守GB/T2260的規(guī)定。5.4.2地理坐標記錄蕨類植物化石標本采集地的經度、緯度及海拔。經緯度應以度(°)、分(?)和秒(?)表示,經度格式為(E/W)DDD°FF′MM″,緯度格式為(N/S)DD°FF′MM″,其中E代表東經,W代表西經,N代表北緯,S代表南緯。海拔單位為米(m)。5.5層位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產出的層位,應按照宇、界、系、統(tǒng)、階的順序描述,格式為地層名稱(代號)。地層單位名稱及代號應遵守國際地層委員會(The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Stratigraphy)最新發(fā)布的國際年代地層表的規(guī)定。5.6形成時代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產出的地質年代,應按照宙、代、紀、世、期的順序描述,格式為地質年代名稱(代號)。地質年代名稱及代號應遵守國際地層委員會(The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Stratigraphy)最新發(fā)布的國際年代地層表的規(guī)定。5.7材料應描述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保存部位(器官)和數(shù)量。5.8模式類型保存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模式類型分為正模、副模、其他,應選填一項。5.9主要用途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主要用途分為科學研究、教學、公眾展示、其它,應至少選填一項。5.10提供者蕨類植物化石標本提供者的姓名或機構全稱,如有原始采集者宜標注。5.11提供時間3DZ/TXXXXX—XXXX5.12圖件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圖件信息可為化石標本完整照片,以及其他可用于輔助展示標本特征細節(jié)的圖件,宜附帶比例尺。圖件格式可為JPG、PNG、TIF等,圖像分辨率應大于300ppi。5.13采集號蕨類植物化石標本在野外采集時賦予的編號。5.14入庫編號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館藏編號或在室內研究編號,宜用機構代碼加入庫年份(4位)加順序號(順序號4位從“0001”到“9999”)表示。5.15保存單位蕨類植物化石標本保存機構的全稱。5.16庫存位置號蕨類植物化石標本在庫館中長期保存的位置號,宜表示為:機構代碼-庫房號-柜號-箱(屜、隔)5.17保存類型蕨類植物化石的保存類型分為標本、薄片、光片、其他,應至少選填一項5.18保存數(shù)量蕨類植物化石標本保存的實物件數(shù)。5.19保存狀態(tài)蕨類植物化石標本保存時的完好程度分為完整、不完整,應選填一項。5.20共享方式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共享方式分為完全開放共享、協(xié)議共享、暫不共享,應選填一項。共享指出于國家安全、稀有標本資源保護及保密等原因,暫不對外共享或需要經過主管部門5.21獲取途徑獲取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途徑分為現(xiàn)場實物借閱、實物郵寄、線上獲取數(shù)據(jù),應至少選填一項。5.22聯(lián)系方式獲取蕨類植物化石標本的聯(lián)系方式,應包括聯(lián)系人姓名、保存機構全稱、地址、郵編、電話、E-mail。6特征信息描述要求6.1原蕨類植物(萊尼蕨植物、工蕨植物和三枝蕨植物)原蕨類植物的描述要素可包括:4DZ/TXXXXX—XXXX1)莖的分枝方式:等二歧式分枝、不等二歧式分枝、假單軸分枝、三叉分枝;2)中柱類型:原生中柱;3)原生木質部發(fā)育方式:內始式、外始式;4)管胞類型:S型、P型、G型;b)孢子1)孢子囊聚合方式:成穗、成束、不聚合;2)孢子囊著生方式:對生、單生、頂生;3)孢子囊形狀:圓形、橢圓形、腎形、管狀;4)開裂方向:橫向、縱向、切向;6.2石松植物石松植物的描述要素可包括:a)莖(包括根座)1)莖的分枝方式:等二歧式分枝、工字形分枝、不等二歧式分枝;2)莖的形式:匍匐莖、樹狀莖;3)皮層數(shù)量;4)中柱類型:原生中柱、具髓中柱、管狀中柱、星狀中柱、編織中柱;5)髓:有,無;6)原生木質部發(fā)育方式:內始式、中始式、外始式;b)營養(yǎng)葉1)葉座:有、無;2)葉座形狀:菱形、六邊形、紡錘形;3)葉座排列方式:螺旋、假輪狀、縱列;4)葉舌:有、無;5)葉形:線形、鱗片形;c)繁殖器官1)孢子囊:聚合成穗、不具合成穗;2)孢子囊穗性質:單性、雙性;3)孢子葉與營養(yǎng)葉:同形、不同形;4)孢子類型:同型或異型;5)大孢子數(shù)量;6.3有節(jié)植物有節(jié)植物的描述要素可包括:1)莖的分枝方式:單軸、等二歧、合軸;2)縱肋節(jié)上形態(tài):相通、交錯;3)節(jié)下痕:存在、不存在;4)中柱類型:原生中柱、星狀中柱、真中柱;5)原生木質部發(fā)育的方式:內始式、中始式、外始式;6)分枝方式:不分枝、間歇性分枝、每節(jié)分枝;7)節(jié)間長寬比:長大于寬,長不超過寬。b)營養(yǎng)葉1)營養(yǎng)葉的類型:小型葉、大型葉;2)葉排列方式:螺旋、假輪狀、輪狀;3)異形葉:存在、不存在;4)營養(yǎng)葉的形狀:線形、披針形、扇形;5)營養(yǎng)葉的對稱方式:兩側對稱、輻射對稱;6)葉脈類型:單脈、扇狀脈;7)輪生葉片數(shù)量。c)繁殖器官DZ/TXXXXX—XXXX1)孢子葉排布:疊覆、不疊覆;2)孢子葉頂端:盾狀、狹長;3)孢子葉輪生數(shù)量;4)孢子囊柄著生位置:軸上、腋間;5)苞片內孢子囊數(shù)量);6)孢子囊形狀:圓形、橢圓形、卵形;7)孢子囊大小;8)孢子類型:同型、異型;9)孢子射線:單縫、三縫。6.4真蕨植物真蕨植物的描述要素可包括:1)莖的分枝方式:單軸式、二歧式分枝、叉軸式、合軸式分枝;2)莖的形式;匍匐莖、短直莖、樹狀莖;3)皮層分層數(shù)量;4)中柱類型:原生中柱、管狀中柱、網狀中柱;5)原生木質部發(fā)育方式內始式、中始式、外始式。1)蕨葉類型:單葉、復葉;2)蕨葉形態(tài):線形、披針形、扇形、楔形等等;3)蕨葉分裂次數(shù);4)葉柄:單軸、二歧、合軸;5)蕨葉脈絡見附錄B3.76)小羽片形態(tài)見附錄B3.37)營養(yǎng)羽片與生殖羽片:同形、不同形。c)繁殖器官1)孢子囊:散生、囊群、聚合囊;2)囊群內孢子囊排列方式:立體、平面(輻射、兩側);3)囊群蓋:有、無;4)孢子囊壁:單層、多層;5)環(huán)帶特征:無、不發(fā)達、發(fā)達(頂生、橫生、斜行)等;6)孢子類型:同型、異型;7)孢子射線:單縫、三縫。6.5化石度量小型結構宜用毫米,并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大型結構宜用厘米,并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顯微結構宜用微米。6.6化石測量蕨類植物化石標本測量要素可包括:a)真蕨葉/小羽片:長、寬;b)石松葉座:長、寬;c)有節(jié)類:節(jié)長、節(jié)寬。6.7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蕨類植物化石的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可作為附件提供,包括:a)化學成分分析:質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等。6DZ/TXXXXX—XXXXb)顯微形貌及結構分析: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顯微CT掃描、同步輻射斷層掃描、中子掃描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等。c)光譜分析:高光譜、拉曼光譜分析測試數(shù)據(jù)等。6.8文獻資料與本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相關的專著、報告、論文等,應遵守GB/T7714的規(guī)定,引用格式:a)專著和報告的引用格式:作者.文獻名或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b)論文的引用格式:作者.文獻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DZ/TXXXXX—XXXX附錄A(資料性)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信息描述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描述信息見表A.1和表A.2。表A.1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基本信息描述市縣注:帶“*”號的選項為必選項。8DZ/TXXXXX—XXXX表A.2蕨類植物化石標本資源特征信息描述9成等二歧式分枝(見圖B.la);若不等,則形成不等二歧式分枝(見圖B.1b);a)原生中柱(單中柱):中央由圓柱狀木質部組成,無髓,外側為圓筒狀韌皮部(見圖B.2a);蕨植物(見圖B.2g)。abCdea)小型葉:葉片具單一不分枝的葉脈,單葉跡自中柱邊緣分出,而在中柱上并不形成葉隙,也c)營養(yǎng)葉(營養(yǎng)羽片):又稱不育葉、裸羽片,進行光合作用的葉;d)孢子葉(生殖羽片):又稱能育葉、實羽片,主要作用是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d)羽狀復葉:復葉的小葉排列在軸的兩側,形如羽片。蕨類植物大多如此。按照羽片的發(fā)生次序,有一次羽片、二次羽片、三次羽片等。在化石材料不全的情況下從末端開始計數(shù),分別為末次羽片、末二次羽片、末三次羽片等(見圖B.3-1);B.3.3葉(或小羽片)的形態(tài)a)鱗片形:葉較小呈鱗片狀(見圖B.3-2a);b)錐形:葉片上部尖銳,下部寬粗(見圖B.3-2b)c)線形:葉片狹長,兩側平行(見圖B.3-2c);d)披針形:葉片近基部較寬,長度超過寬度3-4倍,頂端尖銳(見圖B.3-2d);e)卵形:葉片呈橢圓形,長度為寬度的1.5-2倍,最寬處在下部(見圖B.3-2e);f)橢圓形:葉片兩端鈍圓,中部最寬(見圖B.3-2g);g)腎形:葉片寬大于長,外形似腎(見圖B.3-2h);h)匙形:葉片較長,頂端鈍圓,基部漸窄如湯匙(見圖B.3-2i);i)楔形:葉片作倒長三角形(見圖B.3-2j);j)鐮刀形:葉形如鐮刀(見圖B.3-2k);k)扇形:葉呈折扇形(見圖B.3-21);1)舌形:葉片較長,頂端鈍圓,兩側平行或近平行如舌(見圖B.3-2m)。bfbfe卵形a線形線形hh匙形扇形匙形扇形gm蕨類植物葉邊緣形(見圖B.3-3)。蕨類植物葉尖形(見圖B.3-4)包括:a)急尖:頂端急收縮后延伸成尖頭(見圖B.3-4a);b)漸尖:頂端逐漸延伸成尖頭(見圖B.3-4b);c)鈍圓:頂端成凸弧形(見圖B.3-4c);d)凹缺:頂端的中央部位微向下陷(見圖B.3-4d);e)短尖:頂端鈍圓,中脈突出如刺(見圖B.3-4e);f)截形:頂端平截(見圖B.3-4f)。dCedCe圖B.3-4蕨類植物葉尖形示意圖a)楔形:向上變寬,向下漸窄而尖(見圖B.3-5a);b)心形:基部內凹(見圖B.3-5b);c)偏斜:基部兩側不對稱(見圖B.3-5c);d)截形:基部寬闊平截(見圖B.3-5d);e)下延:基部沿莖(或羽軸)延伸(見圖B.3-5e);f)圓形:基部圓形(見圖B.3-5f)。bdabdaeffa)單脈:只有一條自基部直達頂端的葉脈(見圖B.3-6a);b)扇狀脈:葉脈均勻地多次二歧式分叉,成扇狀展布于葉片(見圖B.3-6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4《背影》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
- 上海國內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貨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務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場推廣合同范本
- 第21課 活動課 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設計-課堂使用)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2024)
- 企業(yè)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縣縣直事業(yè)單位引進專業(yè)人才考試真題
-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同步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勞動合同范本 宿舍
- 三好學生競選12
- 2024年河南鄭州二七區(qū)侯寨中心衛(wèi)生院招聘筆試真題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解讀
- 崗位職責心得體會(2篇)
- 2025年上海寶冶集團限公司招聘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機械設計基礎 課件 01機械設計概論
- GB/T 6822-2024船體防污防銹漆體系
- 全國第三屆職業(yè)技能大賽(智能網聯(lián)汽車裝調運維)選拔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特征、治理困境及對策建議
- 救護車掛靠私立醫(yī)院協(xié)議書(2篇)
- 《血透患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