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573-2016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4/13/wKhkGWXV9nuAdjBlAABx7sCHOFg330.jpg)
![DB13-T573-2016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4/13/wKhkGWXV9nuAdjBlAABx7sCHOFg3302.jpg)
![DB13-T573-2016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4/13/wKhkGWXV9nuAdjBlAABx7sCHOFg3303.jpg)
![DB13-T573-2016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4/13/wKhkGWXV9nuAdjBlAABx7sCHOFg3304.jpg)
![DB13-T573-2016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34/13/wKhkGWXV9nuAdjBlAABx7sCHOFg33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標準
DB13/T573—2016
代替DB13/T573-2004
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
DB13/T573—2016
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無公害草菇的產地環(huán)境、栽培基質(即培養(yǎng)料)和生產技術管理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無公害草菇的生產。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3599草菇菌種
NY5010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huán)境條件
NY5099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
DB13/T2277食用菌栽培原料質量要求
3產地環(huán)境
無公害草菇生產的產地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NY5010的規(guī)定。
4栽培基質
應符合NY5099、DB/T2277的規(guī)定。
4.1主料
草菇栽培主料:稻草、麥秸、玉米芯、棉籽皮、菌糠、廢棉及其它農作物秸稈。具體選用主料時應
選擇無公害農作物秸稈,并考慮道路兩側尾氣排放或污水灌溉造成土壤重金屬超標影響,避免或減少使
用道路兩側或污水污染的秸稈、玉米芯等。
4.2輔料
草菇栽培輔料:麩皮、玉米面、尿素、有機肥、禽畜糞肥等。具體選用時應考慮牛糞和雞糞等糞肥
重金屬是否超標,禁止使用重金屬、獸藥含量超標的禽畜糞肥。
4.3水和覆土
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其質量應符合NY5099、DB/T2277的規(guī)定。
5栽培技術管理
5.1栽培季節(jié)
1
DB13/T573—2016
草菇屬于高溫草腐型食用菌,適合生長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菌絲生長溫度為20℃~40℃,最適溫度
30℃~35℃,子實體生長溫度為24℃~38℃,最適溫度28℃~30℃。氣溫穩(wěn)定在25℃以上,晝夜溫差變
化較小時進行栽培,有些低溫品種,可在23℃以上時栽培。我省大部分地區(qū)適宜栽培時間為6~8月,各
地可根據(jù)當?shù)貧鉁貤l件安排生產。
5.2栽培設施
主要有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及陽畦等。
5.3菌種
5.3.1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栽培品種:大粒種適合于干制、鮮食及鹽漬加工;中粒和小粒種適合于鹽漬加工和鮮食。
5.3.2菌種質量
應符合GB/T23599的規(guī)定。
5.3.3菌種保存
母種、原種應在10℃~12℃溫度范圍內保存,每2~3個月提純復壯一次;栽培種適宜菌齡7d~18d,
超過20d產量明顯下降。
5.4栽培工藝流程
培養(yǎng)料配制→培養(yǎng)料處理→接種→發(fā)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清棚及菌糠處理
5.5培養(yǎng)料配制
根據(jù)主、輔料情況,培養(yǎng)料配制可選擇以下配方:
a)配方一:玉米芯67%(需石灰水預處理)、干雞糞30%、棉餅2%、磷酸二銨1%,料水比為1:1.3~
1.4;
b)配方二:稻草69%、干牛糞15%、麩皮10%,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氫鉀0.3~0.5%,
料水比為1:1.3~1.4;
c)配方三:棉籽皮81%、干牛糞10%、麩皮3%,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氫鉀0.3~
0.5%,料水比為1:1.3~1.4;
d)配方四:麥秸20%、廢棉69%、麩皮5%,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氫鉀0.3~0.5%,
料水比為1:1.3~1.4;
e)配方五:麥秸20%、平菇菌糠66%、麩皮8%,另加石灰3%~5%、石膏1%、磷酸二氫鉀0.3~0.5%,
料水比為1:1.3~1.4。
5.6培養(yǎng)料處理
主料使用前曝曬1d~2d。用玉米芯做主料的,玉米芯不粉碎,石灰水處理后拌料接種。其他原料做
主料的,秸稈要切成10cm左右的段并碾壓。秸稈棉籽殼做主料的需要培養(yǎng)料發(fā)酵→入棚→巴氏消毒。
5.6.1玉米芯做主料的播前處理
5.6.1.1玉米芯浸泡
2
DB13/T573—2016
選用整個玉米芯,不粉碎,用30%的石灰水浸透7d~10d(白玉米芯7d,紅玉米芯10d左右),結束
后直接進棚。
5.6.1.2雞糞高溫滅菌
干雞糞預濕后裝入編織袋,采用常壓滅菌保持100℃5h~6h。
5.6.1.3原料入棚
滅菌后的雞糞撒于地面,翻入土中,耕翻深度5cm~8cm,噴灑殺蟲劑(種類按NY5099中相應部分
執(zhí)行)澆大水一次。棚內地面不粘腳時,將浸泡后的玉米芯入棚鋪料厚度20cm~25cm。鋪料結束后,將
所需磷酸二銨溶于水中均勻噴灑于料面。
5.6.2其他原料為主料的播前處理
5.6.2.1主料處理
棉籽殼、廢棉、菌糠等使用石灰水浸泡4h~6h,麥秸等吸水性較差的原料浸泡8h~10h。
5.6.2.2發(fā)酵
按照配方拌料,堆積發(fā)酵,堆高1m,寬1.4m,長度不限,加遮蓋物。當料中心溫度在60℃以上時,
保持24h后,進行第一次翻堆;待料溫上升到60℃時再保持24h,發(fā)酵結束。
5.6.2.3入棚
培養(yǎng)料入棚時檢查料的pH值和含水量,用5%的石灰水進行調整,pH值為9~10,含水量65%左右。
5.6.2.4巴氏消毒
料進棚后,將栽培場地封閉,利用蒸汽或明火爐加熱將料內溫度提高到60℃~62℃,并保持10h~
12h后,停止加熱,待溫度降到42℃時,打開通風口,排除廢氣。
5.7播種
5.7.1草菇一般采用撒播或撒播與穴播相結合的播種方式。播種量為料干重的10%~15%。采用撒播方
式的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料的表面;采用撒播與穴播相結合的方式,應先穴播后撒播,即:每間隔12cm~
15cm打一洞,洞深為料厚的2/3,放入菌種,穴播用種量為總菌種量的2/3,余下1/3撒播。播種前將
手、容器和工具及菌種外面用0.1%高錳酸鉀或75%的酒精擦拭消毒。
5.7.2播種完畢后,用木板輕輕壓實,使菌種與料面緊密結合。采用發(fā)酵料栽培的,覆上1cm~2cm
腐質土后蓋上地膜;采用玉米芯料的,播種后立即覆蓋地膜,菌種萌發(fā)后覆棚內摻有雞糞的肥土1cm~
2cm,第二天短時揭膜放風。
5.8菌絲體生長管理
5.8.1播種后1d~2d,發(fā)現(xiàn)有污染的,要及時處理。沒有萌發(fā)的及時補種。
5.8.2溫度
控制發(fā)菌溫度在33℃左右,一般不低于15℃或高于42℃。
5.8.3濕度
3
DB13/T573—2016
草菇在菌絲體生長階段,控制菇棚空氣相對濕度在70%左右。
5.8.4通風
根據(jù)菌絲生長速度確定通風次數(shù)和時間,保持菇棚空氣新鮮。
5.8.5光線
保持菇棚黑暗或弱光狀態(tài),避免陽光直射料面。
5.9子實體生長管理
在適宜的條件下,一般經過7d~8d的菌絲體生長階段,進入出菇期。
5.9.1催菇
播種后6d~7d,菌絲爬出料面后,可在料面上覆土3cm~5cm,覆土含水量在65%~70%。視培養(yǎng)料含
水情況,噴一次pH8~9的石灰水,噴水量以栽培料面無積水為宜。同時,提高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5%~
95%,加強通風換氣,并通過料面扎孔的方式(掌握每平方米均勻打孔6~7個,打孔直徑2cm~3cm)促
進料面下菌絲的正常生長。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經過2d~3d,即可出現(xiàn)菇蕾。
5.9.2溫度
棚溫控制在30℃~35℃;料溫不低于24℃,不高于40℃,最適溫度為28℃~30℃。
5.9.3濕度
保持菇棚內空氣相對濕度在85%~95%,培養(yǎng)料的濕度保持在70%左右,補充水分時,應噴澆30℃~
35℃的水,噴水時避開菇體。采一潮菇后,補噴pH8~9的石灰水。
5.9.4通風
根據(jù)溫度及濕度控制通風次數(shù)及時間,可采取多次短時間通風的方式。
5.9.5光線
出菇期需一定的散射光。
5.9.6蟲害防治
日光溫室或大棚可采取“兩網(wǎng)一燈一板一緩沖”防控技術模式,即在棚內設置防蟲網(wǎng)、遮陽網(wǎng)、滅
蠅燈、粘蟲板和緩沖間防治蟲害。菇棚通風口及入口加40目以上的防蟲網(wǎng)。菇棚內懸掛粘蟲板、懸掛滅
蠅燈,以誘殺菇棚內菇蠅、菇蚊等害蟲成蟲。
5.10采收
5.10.1采收標準
草菇外菌被尚未破裂,觸摸子實體中間沒有空腔,菇體飽滿時采收。
5.10.2采收方法
采收時,一手按住菇體周圍的培養(yǎng)料,另一手握住菇體左右旋轉,輕輕采下,不要用力猛拔。用不
銹鋼刀削去基部的草屑和泥土。
4
DB13/T573—2016
6清棚及菌糠處理
出菇結束后,及時清除菌糠,晾曬菇棚。廢菌糠可直接做有機肥還田,也可處理后做蔬菜育苗或栽
培基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3/T573—2016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DB13/T573-2004《無公害草菇生產技術規(guī)程》。
本標準與DB13/T573-2004的主要差異是:
——增加了栽培基質涵蓋內容,在原標準基礎上,增加了4.3水和覆土也是栽培的基本原料;
——菌種質量標準由感官描述修改為“應符合GB/T23599的規(guī)定”;
——明確了菌種保存溫度及栽培種適宜菌齡;
——補充了目前生產中常用玉米芯做主料的配方;
——增加了以玉米芯做主料的培養(yǎng)料處理;
——增加了草菇蟲害防治措施;
——增加了清棚及菌糠處理。
本標準由河北省農業(yè)廳提出。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站。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通占元、郝素芳、李冬梅、高云鳳、楊碩、陳學湛、朱哲江、楊艷華、許偉。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DB13/T573-2004。
I
DB13/T783—2018
GG
附錄G
(資料性附錄)
水產養(yǎng)殖動植物疾病測報員備案表
出生
姓名性別
年月
文化
所學專業(yè)
程度
工作單位參加工作時間
職稱/職務聯(lián)系電話
是()取得資格時間:
鄉(xiāng)村獸醫(yī)
否()
執(zhí)業(yè)獸醫(yī)是()取得資格時間:
師資格否()
執(zhí)業(yè)助理獸是()取得資格時間:
醫(yī)師資格否()
所在單位
及意見
單位負責人: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DB13/T498—2019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雞艾美耳球蟲種的鑒定
雞艾美耳球蟲種的鑒定按表A.1進行。
表A.1雞艾美耳球蟲種的鑒定
蟲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幕墻的防火性能設計與施工考核試卷
- 書報刊印刷市場分析考核試卷
- 云母基高性能絕緣涂料的研發(fā)考核試卷
- 暖氣片銷售合同
- 歷史民間故事與傳統(tǒng)文化考核試卷
- 網(wǎng)絡技術外包及服務水平保證合同
- 人工智能機器人研發(fā)及生產合同
- 黃金回收協(xié)議合同
- 食用菌深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
- 氣動隔膜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書
- 15J403-1-樓梯欄桿欄板(一)
- 2024年發(fā)電廠交接班管理制度(二篇)
- 《數(shù)學課程標準》義務教育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各種標本采集的技術-痰標本的采集(護理技術)
- 2024年湖南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答案解析(精校打?。?/a>
- 實驗室的設計規(guī)劃
- 2024-2030年中國假睫毛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2附解析
- HG+20231-2014化學工業(yè)建設項目試車規(guī)范
- 第3篇 助跑 項目六 異形芯片分揀與安裝講解
- 傳統(tǒng)戲劇藝術與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新傳播渠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