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_第3頁
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_第4頁
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開放大學《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復習指導第一章《詩》《騷》傳統(tǒng)風、雅、頌的含義:(1)風是各邦國音樂,共十五國風;(2)雅是朝廷正樂,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和《小雅》七十四篇;(3)頌是宗廟祭歌,《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風詩的內(nèi)容:風詩主要抒發(fā)個體的情感,表現(xiàn)他們真實的“私人”生活和心愿,以婚戀詩和怨刺詩為主。1、婚戀詩。(1)自由開放的愛情,如《周南·關雎》《鄭風·野有蔓草》等;(2)有樂有悲的婚后生活,如《鄭風·女曰雞鳴》《衛(wèi)風·氓》等。2、怨刺詩。(1)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行,如《邶風·新臺》《陳風·株林》等;(2)表現(xiàn)下層民眾的悲苦,《邶風·北門》《擊鼓》等。雅詩的內(nèi)容:(1)周民族的史詩,如《生民》《公劉》等。(2)反映周代貴族生活的宴飲詩、田獵詩、祭祀詩等,如《小雅·鹿鳴》《等;(3)描寫政治衰敗、社會動蕩的喪亂詩,如《十月之交》《瞻卬》等。賦、比、興的含義:1、賦是鋪陳敘事,如《七月》便是運用賦的手法,交代了一年四季農(nóng)夫的生活。2、比是打比方,如《衛(wèi)風·碩人》用比喻來描繪碩人的容貌。3、興則是以物發(fā)端,借他物引起所詠之詞。起興的情況比較復雜,可分為以下幾類:(1)純粹作為發(fā)端之詞,起興之句與所要詠寫的內(nèi)容之間并沒有多大的關聯(lián),如《小雅·鴛鴦》和《小雅·白華》。(2)起興之句與上下文之間有非常微妙的關聯(lián)。一類起興之物與所詠之詞在情感或物形外貌之間有密切的關聯(lián),用來烘托氣氛,如《周南·桃夭》。一類起興之物是原始崇拜物,借以表達某種原始宗教生活或文化禮俗,如《周南·關雎》?!对娊?jīng)》確立的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1)《詩經(jīng)》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抒情傳統(tǒng)。(2)《詩經(jīng)》奠定了以“風雅”精神為最高追求的詩學旨趣?!帮L雅”既指溫柔敦厚的詩風,也指反映現(xiàn)實、干預時政的政治情懷。(3)《詩經(jīng)》確立了中國文學重視“比興”的創(chuàng)作原則。所謂的“比興”就是說文學作品的形象必須要有寄托,要諷喻政治,批判現(xiàn)實,而不是空虛無所指。《離騷》的內(nèi)容:(1)表現(xiàn)詩人奮發(fā)自勵、獨立不遷的高尚人格和拯救國運的美政理想;(2)表現(xiàn)詩人執(zhí)著理想、九死不悔的斗爭精神;(3)抒發(fā)詩人深厚的愛國之情?!峨x騷》的比興與象征:《離騷》中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主要有兩類:草木和女人。1、草木是借以比喻高貴品格的意象系統(tǒng)。(1)以香草作為主人公的配飾,象征主人公高潔的品質(zhì)。(2)以香草象征古代三后身邊的君子。(3)以培植的香草象征培養(yǎng)的人才。2、美人。屈原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典文學甚至中國古代文化以“男女之情”隱喻“君臣之義”的傳統(tǒng)。(1)以美人自擬,以美人和眾女、美人和靈修的關系比喻現(xiàn)實中詩人與黨人的關系、詩人與楚王的君臣關系。(2)以求宓妃、有娀氏之佚女、有虞氏之二姚這三次“求女”的描寫來象征求君或者求通君側?!毒鸥琛罚?內(nèi)容。根據(jù)民間的祭神樂歌改寫而成的,多描寫神鬼的戀情。2、藝術特色。(1)善于寫男女感情,借助自然景物烘托人物的心境,以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2)語言則洗練優(yōu)美,情韻悠長。楚辭的體制特征:(1)句式和規(guī)模接近于散文;(2)大量使用“兮”字,且常用在句子中間,增加了句子的長度,和容量;(3)句句用韻,以增強節(jié)奏感;(4)大量運用三字節(jié)奏,對五七言詩的發(fā)展有導夫先路的貢獻。屈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屈原及其作品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學的浪漫傳統(tǒng):(1)精神方面,這種浪漫傳統(tǒng)表現(xiàn)為不屈服于黑暗勢力的斗爭精神,以及主動擔當、直面悲劇的勇氣。(2)藝術方面,這種浪漫傳統(tǒng)表現(xiàn)為神話和宗教因素的大量運用以及香草美人的比興象征手法。第二章從漢樂府到唐代的新樂府樂府的含義:樂府的含義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延展,我們今天看到的樂府概念共包含五層含義:(1)主管音樂的官府;(2)樂府機構保存和表演的配合音樂演唱的詩歌;(3)魏晉南北朝時文人用樂府舊題創(chuàng)作的詩歌;(4)唐代不用樂府舊題而只是仿照樂府詩的某種特點寫作的詩。(5)宋元以后,樂府還用作詞、曲的別稱。漢樂府的內(nèi)容:“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下層民眾的生活及其生命體驗,尤其注重反映他們的艱辛與痛苦。1、揭示社會矛盾,尤其是社會不公,如《婦病行》寫下層百姓的悲苦,《相逢行》寫上層社會的奢靡。2、描寫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如《十五從軍征》寫老兵的家破人亡,《戰(zhàn)城南》寫戰(zhàn)爭的慘烈。3、展示個人情感世界,如《上邪》寫至死不渝的愛情,《蒿里》寫死亡的悲哀。漢代樂府詩的藝術特色:1、敘事手法的嫻熟巧妙。(1)善于選取生活中富有詩意的片段,通過壓縮敘事空間,把矛盾集中在一個焦點上。(2)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善于運用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藝術手法,如細節(jié)描寫、傳神的對話、層層烘托等,刻畫人物突出人物性格。2、感情抒發(fā)的質(zhì)樸純摯。感情的抒發(fā)往往不事雕琢,平實流暢,自然道來,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3、語言“質(zhì)而不俚,淺而能深,近而能遠”?!犊兹笘|南飛》的藝術成就:1、卓越的敘事技巧:(1)兩條線索交錯進行,一條線索是劉蘭芝與婆母、兄長的矛盾沖突,另一條線索是劉蘭芝、焦仲卿之間的愛情。(2)精心選擇了幾個具有表現(xiàn)力的敘事單元,在敘述主要情節(jié)單元時顯得從容有致。2、鮮明的人物形象:(1)把人物置身于矛盾的漩渦中,運用鋪敘的手法,逐步展開,使人物性格特征鮮明突出。(2)運用個性化的對話和行動、以及環(huán)境景物襯托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人物性格。(3)兩條敘事線索都是圍繞劉蘭芝展開的,這也使她處于矛盾的中心,用她與眾多人物的對比突顯人物性格。3、明顯的民間文學特征,富有浪漫色彩,如劉蘭芝的人物形象、詩歌語言以及結局安排等。漢樂府的影響:1、漢代樂府詩紹繼《風》、《雅》,直面現(xiàn)實,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樂府傳統(tǒng)。2、漢樂府詩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形式,即雜言體和五言詩。3、漢樂府詩的藝術手法,特別是漢樂府民歌敘事詩的寫作技巧,如白描手法、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對話獨白等,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影響也非常大。唐代新樂府的概念:(1)廣義的新樂府是指唐代產(chǎn)生的新題樂府;(2)狹義的新樂府指新題樂府中符合“興諭規(guī)刺”內(nèi)容標準的詩。杜甫新題樂府的內(nèi)容:1、揭露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這類作品以《兵車行》為代表。2、揭露了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對百姓的欺壓,這類作品以《麗人行》為代表。3、揭露安史之亂對百姓的傷害,這類作品以“三吏”、“三別”為代表。杜甫新題樂府詩的藝術特點:1、善于綜合運用漢魏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傳統(tǒng)手法,通過高度概括的場面描寫,以史詩般的大手筆展現(xiàn)出廣闊的社會背景。2、善于利用歌行的賦化和容量大的長處,以及富有跳躍性和抒情性的特點,豐富了敘事手段,增加了敘事的多面性。3、取法漢樂府卻不重形似,而是化用漢樂府的神理,極大地創(chuàng)新了樂府詩的表現(xiàn)手法。元白新樂府的特點:(1)內(nèi)容上,側重揭露社會問題,針砭時弊。(2)藝術表現(xiàn)上,大多以平易淺切的語言、自然流暢的意脈來增加詩歌的可讀性,表現(xiàn)出重寫實、尚通俗的審美旨趣。白居易的新樂府:1、白居易的詩歌理論:“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2、白居易政治諷喻詩的內(nèi)容:(1)記錄社會的貧富分化;(2)反映對百姓的掠奪;(3)揭露戰(zhàn)爭罪惡;(4)諷刺社會惡俗。第三章古詩《古詩十九首》的內(nèi)容:(1)游子之悲,包括功業(yè)未成的感憤、懷鄉(xiāng)思人的惆悵等,如《今日良宴會》《明月何皎皎》。(2)怨婦之思,主要是對遠游之人的思念等待,如《青青河畔草》《行行重行行》等。曹植的五言詩:(1)風格上:前期豪邁奔放、慷慨激昂,如以游俠為題材的《白馬篇》;后期哀婉深沉,悲憤苦悶,如《贈白馬王彪》《七哀》等。(2)藝術上有明顯的文人化傾向,注重文辭的雕琢。“建安風骨”和“正始之音”:(1)建安風骨。建安風骨是對漢末建安時期詩歌特點的概括,具體表現(xiàn)為內(nèi)容上多反映社會動蕩民生疾苦、表現(xiàn)人生苦短的悲哀和建功立業(yè)的信念;風格上慷慨悲壯,梗概多氣。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2)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對西晉正始年間詩歌特點的概括,具體表現(xiàn)為內(nèi)容上以抒發(fā)個人憂憤為主;藝術上詞旨淵永、寄意遙深,慷慨之氣漸少,感嗟之詞日多。代表作家詩阮籍和嵇康。陶淵明田園詩的三重內(nèi)容:(1)第一重內(nèi)容是田園村居生活的描繪,包括田間勞作的辛苦、鄉(xiāng)村田園的景色、隱逸生活的閑逸、鄰里交往的愜意等。(2)第二重內(nèi)容是對為官生活的厭惡。(3)第三重內(nèi)容是在田園生活、自然風光之中發(fā)現(xiàn)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王維的五古:(1)內(nèi)容廣泛,其中描寫山水田園的五古成就最高,如《渭川田家》等。(2)藝術上表現(xiàn)為“詩中有畫”,多運用繪畫的技法來寫詩,詩情畫意互相滲透。杜甫的五古:(1)內(nèi)容上多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反映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2)風格上都體現(xiàn)出“沉郁頓挫”的特色?!俺劣簟敝饕父星榈纳畛帘瘔?,“頓挫”主要指敘事的低徊曲折。李白的七古:(1)多用樂府古題抒寫個人的情懷,繼承并發(fā)揚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傳統(tǒng),發(fā)掘古題中所沒有的意味,如《行路難》《將進酒》《梁甫吟》等。(2)藝術上,多運用神話、想象、聯(lián)想、夸張等表現(xiàn)手法,情感奔放,格調(diào)壯闊,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杜甫七古的特點:(1)內(nèi)容上,常從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個人遭遇出發(fā)敘寫時代現(xiàn)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不用樂府古題而“即事名篇”,富有濃郁的現(xiàn)實氣息,如《兵車行》《麗人行》等;(3)藝術上著意煉句,有散文化傾向,被認為是宋詩議論化、以文為詩的源頭。李賀七古的特點:(1)講究遣詞鍛句,造語新穎奇特,如用“芙蓉泣露香蘭笑”形容箜篌之聲。(2)擅寫神鬼題材,組成一系列寒峭、幽凄、詭譎、怪誕的意象,如青貍、鬼火、老鸮等。第四章近體詩五律的體制特點:(1)每首八句四十字,每兩句為一聯(lián),分別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每聯(lián)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2)每首詩在平仄上有固定格式,主要有四種基本句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3)講究“黏”、“對”。即上聯(lián)的對句與下聯(lián)的出句平仄必須是同一類句式;每聯(lián)出句與對句必須是相對的句式。(4)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調(diào),講究拗救。所謂“犯孤平”是除去韻腳外全詩只有一個平聲字,而“三平調(diào)”則是句尾連用三個平聲字。所謂拗救是指一句詩在平聲字的位置用了仄聲字,則需在本句或?qū)涞倪m當?shù)呢坡曌治恢脫Q用平聲字進行補救。(5)偶數(shù)句須押韻,一般只押平聲韻,一韻到底。(6)頷聯(lián)、頸聯(lián)須講究對仗,對仗也有一定的講究。王維的五律:(1)內(nèi)容上以寫山水田園詩見長,也有以邊塞為題材的作品。(2)藝術上深得中國畫的境界,善于營造畫意。(3)風格上,山水田園五律興象玲瓏,意境優(yōu)美;邊塞五律氣象闊大,格調(diào)雄渾。杜甫的五律:(1)內(nèi)容上以愛國憂民為重要主題,如《春望》《月夜》等。(2)格律謹嚴。(3)風格多樣,既有含蓄蘊藉、沉郁而兼清遠的一類,也有輕松明快、意境蕭散自然的一類。杜甫七律:1、大規(guī)模地擴充了七律的表現(xiàn)內(nèi)容,以之寫應酬、詠懷、羈旅、登臨、詠史、時事等不同的題材。2、以組詩的形式,拓寬了七律的表現(xiàn)力和思想藝術內(nèi)涵。他的七律組詩有《詠懷古跡五首》《諸將五首》《秋興八首》等。3、藝術技巧上,對七言律詩的聲律、格調(diào)、意境等所做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1)大量創(chuàng)作拗體詩,如《詠懷古跡五首》每首都有拗救。(2)注意煉字煉句、講究對偶,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等。(3)改變了此前七律的平板句法,創(chuàng)造出婉轉抒情的新境界,實現(xiàn)抒情與意境的完美結合,如《登高》。4、風格多樣,有沉郁頓挫的一面,如《秋興八首》,也有清新暢快的一面,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李商隱七律:(1)題材廣泛,有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如《隋宮》《馬嵬》等,也有個人情感的抒發(fā),如《錦瑟》等。(2)情感表現(xiàn)得十分婉曲、細膩,其《無題》詩情感大多難以確指,有一種迷離幽遠之美。蘇軾的七律:(1)往往以理妙意新見長,善于揭示平常事物背后蘊藏的人生哲理,如《和子由澠池懷舊》。(2)才情過人,往往能寫出精辟的警句,如“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3)有說理化、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如“也知不作堅牢玉,無奈能開頃刻花”等。王維的絕句:(1)風格多樣。七言絕句多雄渾壯闊、超逸豪邁,如《少年行四首》《送元二使安西》等。五言絕句多詩境清幽秀美,如《輞川集二十首》等。(2)常以組詩的形式豐富其表達的內(nèi)容,如《輞川集二十首》、《云溪雜題五首》。(3)往往隨興而詠,語雖平淡,卻耐人尋繹,如《相思》《雜詩》其二等。王昌齡的七絕:(1)早年以表現(xiàn)女性命運的宮詞和描寫從軍生活的邊塞詩見長。宮詞深怨哀婉,如《長信秋詞》;邊塞詩豪爽俊逸,如《從軍行七首》和《出塞二首》。(2)后期題材上有所變化,風格也由豪爽轉為清麗,如《芙蓉樓送辛漸》。李白的七絕:(1)五絕七絕兼有,七絕成就尤其高。(2)風神飄逸,一氣貫穿,有歌行之風。(3)辭氣清新自然,絕無雕飾之感。劉禹錫的七絕:(1)以聯(lián)章形式寫成的懷古詩《金陵五題》,風格雄渾沉著。(2)部分有民歌情調(diào),如《踏歌詞》、《楊柳枝詞》等題均源于民間,且采用了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王安石的“王荊公體”絕句:(1)內(nèi)容上以寫景抒情為主。(2)雅麗絕俗,渾然天成,向唐詩回歸。蘇軾絕句:(1)好發(fā)議論、善寫思理,部分作品有議論化、說理化的傾向,如《題西林壁》。(2)風格多樣,除議論說理之作外,也有神韻天成,類似唐詩之作,如《惠崇春江晚景》。第五章詞的起源與體制詞的體制特征:1、詞調(diào)。詞調(diào)指詞的腔調(diào)。詞人創(chuàng)作一首詞必須首先創(chuàng)制或選用一個詞調(diào),然后按照它對字句聲韻的要求填以詞句。詞調(diào)最初創(chuàng)制的時候與詞的內(nèi)容有密切的關系。詞調(diào)有比較明顯的情感傾向,如如《六州歌頭》、《滿江紅》、《念奴嬌》、《賀新郎》、等調(diào)適宜于抒寫豪放悲壯的感情,而《浣溪沙》、《訴衷情》、《點絳唇》等則適合表達婉約纏綿的感情。2、詞體的類別:(1)令,又稱小令。令詞一般調(diào)短字少。(2)引,唐宋時則指長于令曲而短于慢曲的詞調(diào)。(3)近,又稱近拍,指節(jié)奏腔調(diào)相近,后演變?yōu)榕浜稀敖摹鼻顚懙?、在篇幅上一般都長于小令而短于慢詞的一種詞體。(4)慢。是慢曲子的簡稱,又稱慢曲、慢調(diào)、慢詞,是相對急曲子而言的,意謂曲調(diào)的聲調(diào)延長,節(jié)奏變得緩慢,詞的篇幅也因此而較長。3、詞的篇章結構。(1)詞調(diào)或詞牌。(2)詞題,后來演變?yōu)樵~序,用以說明創(chuàng)作的緣起和旨意。(3)分片?!捌奔础氨椤保瑯非锌梢詴簳r休止的段落叫“片”,詞的分片也就是分段的意思。根據(jù)段落多少可分為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和疊韻五種。4、詞的句式。以長短句為主,字數(shù)不固定。但“字有定數(shù)”,即每一句詞有幾個字是固定的;5、詞的聲韻。用韻靈活自由,押平聲韻、仄聲韻皆可,還可平仄互押;可以句句押韻,也可以隔一句或幾句押韻;可以換韻。但“韻有定聲”,每首詞的韻部是固定的,每個字的平仄甚至四聲都是固定的。第六章唐宋小令花間詞和南唐詞的差別:(1)作者。南唐詞人都是帝王宰相,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都很高?;ㄩg詞人多為宮廷豪門的清客,文化修養(yǎng)較差。(2)來源?;ㄩg詞多從民間來,范圍限于風月脂粉,作用限于飲宴助興,不脫“伶工之詞”的身份。南唐詞多從唐代抒情七絕來,多少表現(xiàn)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成為士大夫詞的先驅(qū)。(3)南唐詞人全力作詞,在詞的專門化方面前進了一步,不像溫、韋是“余事作詞人”。溫庭筠詞:(1)完成了詞體的定型。其詞調(diào)有定句,字有定數(shù),韻有定聲,從而在藝術形式上為詞體確立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2)建立了花間范式,成為后世詞人效法的典范。這一范式的特點是以女性情感為題材,以柔情感傷為基調(diào),以語言的香艷綺麗和意境的精致小巧為審美追求,如《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李煜詞:(1)前期詞多寫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體現(xiàn)出風流蘊藉、堂皇富艷的特點,如《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2)后期詞多抒寫亡國的深悲巨痛,以個人的不幸寫出了人類普遍的悲苦,,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3)整體風格以自然真率見長,善用清麗的語言、白描的手法、高度的概括表達情感。晏殊詞:(1)善于用敏銳善感的心靈,體會人類共有的無常的悲哀。(2)風格上委婉含蓄、凝重平穩(wěn)而又雍容華貴。歐陽修詞:(1)內(nèi)容主要是寫相思戀情、離愁別恨,情感深刻真摯。(2)風格多種多樣,有繼承南唐詞風情感深刻真摯的戀情詞,如《踏莎行》(候館梅殘);也有與五代華麗詞風迥異的疏朗明快之作,如《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等。晏幾道詞:(1)作品多抒寫戀情,主要內(nèi)容是追憶往日戀情、感傷聚散離合,如《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等。(2)將牢騷不平之氣溶解在悲歡離合的題材中,具有濃重的感傷情調(diào),如《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3)繼承令詞傳統(tǒng)的表達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詞的精神氣度,用做詩的方法來填詞,從而形成清新豪壯、頓挫跌宕的獨特美感。蘇軾小令:蘇軾開拓了令詞的題材內(nèi)容,使詞從“小道末技”上升為一種與詩等量齊觀的抒情文體。(1)用小令抒寫豪情壯志,如《江城子·密州出獵》。(2)用小令描寫山水風光和田園生活,如《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3)用小令訴說親情友情,如悼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送別的《南鄉(xiāng)子》(回首亂山橫)等。辛棄疾小令:(1)描寫個人遭際的令詞,在表現(xiàn)手法上繼承了比興寄托傳統(tǒng),委婉曲折表達自己的身世之感,如《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2)描寫農(nóng)村景物風情的令詞,多用白描的手法,風格清新疏朗,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第七章唐宋慢詞柳永慢詞的貢獻:1、大量創(chuàng)新詞調(diào)。2、極大地拓展了詞的表現(xiàn)領域。(1)描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習尚,如《望海潮》(東南形勝)。(2)表現(xiàn)男女愛情和相思離別,如《雨霖鈴》(寒蟬凄切)。(3)抒寫羈旅行役、秋士易感之情,如《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3、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1)長于鋪敘,講究章法結構,并且首先在慢詞里大量使用領字。(2)音律諧婉,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通俗易懂。周邦彥慢詞的藝術成就:(1)善于化用典故和融化前人詩句,形成典雅的語言風格。(2)完善了慢詞長調(diào)的章法結構。打亂時空順序,時間上順敘、倒敘、插敘交相使用,空間上回環(huán)往復,將開合變化、離合順逆等筆法引入長調(diào)創(chuàng)作中,使其章法結構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和提高。(3)善于用比興寄托的手法間接抒發(fā)身世之感和興亡之嘆,為南宋詞詠物重寄托開無數(shù)法門。(4)注重詞調(diào)的聲情與宮調(diào)的音色協(xié)調(diào)一致。嚴格平、上、去、入四聲的用法,并且更多變化,使語言字音的高低與曲調(diào)旋律的變化密切配合。蘇軾慢詞的貢獻:(1)把變革與刷新詞調(diào)作為轉變詞風的一個重要方面。用調(diào)多是音韻洪暢、氣度豪邁的,推廣了很多詞調(diào)。(2)提升了詞的品格。用詞表現(xiàn)自我的人格與性情抱負,強調(diào)人品與詞品相一致。蘇詞多高格響調(diào)而無浮靡氣息,描寫女性的詞滌盡俗艷之風,哲理詞將詞提升到形而上的哲理詩的境界。(3)開創(chuàng)了新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風,改變了唐宋詞偏于陰柔之美的單一格局。辛棄疾慢詞:(1)在詞的內(nèi)容題材上有極大的開拓,英雄情懷和堅定的愛國主義思想貫穿他一生的作品。(2)往往選擇闊大的場面、雄偉的景物進行描寫,確立了詞的豪放風格,創(chuàng)造了雄奇闊大的意境。(3)繼承了《詩經(jīng)》和屈原《離騷》“香草美人”的比興寄托傳統(tǒng),并將其與婉約詞委婉曲折的特點結合起來。(4)打破了詞與他類文體的界限,熔經(jīng)鑄史,驅(qū)遣詩文入詞。蘇、辛異同:(1)詞風同中有異,蘇詞偏于放,辛詞偏于豪。(2)詞中情感內(nèi)涵不同。蘇軾多出世之思,表現(xiàn)為空靈超曠;辛棄疾多入世之情,表現(xiàn)為悲壯慷慨。(3)表現(xiàn)手段不同。蘇軾以詩為詞,辛棄疾以文為詞;蘇軾運哲思入詞,辛棄疾則善用比興。姜夔詞:(1)內(nèi)容上多感慨時事、抒寫身世之感、戀情和詠物等傳統(tǒng)題材。(2)藝術上,繼承了《詩經(jīng)》和《楚辭》的比興寄托傳統(tǒng),能于詞中寓意見志;以江西詩派清勁瘦硬的健筆改造詞,并學習辛棄疾詞風,開創(chuàng)出一種高遠峭拔的全新境界。第九章先秦兩漢的諸子與歷史散文《孟子》的藝術特點:1、善于辯論。(1)善于設置語言陷阱,即所謂請君入甕之法,如《滕文公上》批評農(nóng)家即用這種方法。(2)善用排比、反問、比喻、寓言等語言修辭來幫助自己說理。2、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肚f子》的藝術特點:(1)用詩性語言,即“卮言”、“重言”、“寓言”,來表達哲學思想。(2)運用了大量寓言或者歷史故事,敘事情節(jié)曲折,而且能把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豐滿生動,如《盜跖》在敘述與寫人上幾乎可以當做小說看。(3)文章結構有“斷續(xù)”之妙。很多文章是由寓言連綴而成的,彼此之間看似不相關,實則由哲理思想一脈貫穿。(4)語言自由靈活,文風汪洋辟闔?!盾髯印返乃囆g特點:(1)多長篇大論,且能圍繞一個論題展開周密詳備的論述,析理精微又邏輯謹嚴,是非常成熟的論說散文。(2)具理性思辨力量,以證代議,寓議于證,用大量確鑿無疑的可靠事實,來論證玄奧的哲理。(3)文采斐然,長于比喻,且造語精練?!俄n非子》的藝術特點:(1)舉例切近現(xiàn)實,分析一針見血,行文邏輯嚴密,語言冷峻峭拔。(2)善于運用寓言。且多以較為平實可靠的歷史事跡或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實而不玄?!蹲髠鳌窋⑹挛膶W的成就:1、敘事之工。(1)敘事具有明確的構思意識,一般首尾完整,結構嚴謹,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有條不紊。(2)得當?shù)靥幚砹耸录脑斅暂p重,主題意識明確。(3)敘事者具有全知全能的視角,并主宰敘事。2、行人辭令之美。常稱引《詩》、《書》等先王典籍,和順以言其志,委婉以道其情。3、人物性格之鮮明。善于運用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形象變得鮮活而豐滿。4、語言淺近明快,詞約義豐?!稇?zhàn)國策》的特點:1、思想內(nèi)容。集中體現(xiàn)了縱橫家的思想和人生觀,大量描寫策士們奔走于諸侯之間,縱橫捭闔的歷史事實,反映了戰(zhàn)國時代“士”階層的崛起和士人精神的張揚。2、藝術風格上介于子、史之間。(1)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描寫了一系列“士”的形象,開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之先河。(2)多記策士之語,即縱橫家游說之辭,彰顯出辯麗橫肆、鋪張揚厲、氣勢縱橫的風格特點。(3)好用譬詞,尤其善于引用生動的寓言故事,有效地起到了說理的作用?!妒酚洝返奈膶W成就:1、開創(chuàng)了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史例,這種體例也成為中國正史的標準體例。2、刻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1)在人物選擇上偏好那些“倜儻非常之人”、“奇人”。(2)不僅表現(xiàn)人物的外部特征,也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擅長通過人的行事來展示人的內(nèi)心,尤其是富有意味的細節(jié)描寫。3、敘事藝術高超。(1)有“事核”的特點,也就是敘事有堅實的依據(jù)。(2)精心剪裁,其敘事縝密清晰,井然有序。(3)運用“互見法”,將一個人的事跡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傳為主;或?qū)⑼患路稚⒃诙嗵?,而以一處的敘述為主?、語言具有潔、峻、樸的特點。(1)所謂“潔”,是指語言精練明潔,生動傳神。(2)所謂“峻”,是指語言高峻脫俗。(3)所謂“樸”便是平淡、樸質(zhì)。《漢書》的特點:平實、謹嚴、整齊。(1)平實是指它思想正統(tǒng),不作險怪驚奇之論,敘事說理不離中正之道。(2)謹嚴是指《漢書》體例一定,謀篇布局嚴密有法,記事詳備而刪減精當,尚剪裁而詞少蕪蔓。(3)整齊是指語言上張弛有度,謹嚴重法,具有駢化的傾向。第十一章唐宋八大家與唐宋古文古文的概念:是韓愈等人針對駢文提出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種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文章體類。因為其流行主要是在“今文”即駢體文形成以前的秦漢時期,故而被稱為古文。韓柳古文運動的宗旨:(1)從內(nèi)容上來說,即排斥佛老,推尊儒學,主張文道合一,強調(diào)作文應當以明道載道為根本目的。(2)從形式上來說,反對駢儷文風,提倡學習先秦兩漢時期的散體文,主張“詞必己出”。韓愈的論說文:(1)內(nèi)容來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宣導儒家思想、旨在恢復道統(tǒng)的作品,另一類主要是針對社會現(xiàn)實作“不平則鳴”。(2)藝術上不拘一格,除了正面辯說之外,還善于借助比喻來闡說事理。柳宗元的論說文:(1)以政治、歷史事件或人物為題材的文章,風格氣勢磅礴,文筆犀利,長于辯駁,立論不俗。(2)帶有雜文、寓言性質(zhì)的論說文,這類文章相對來說更具故事性。韓愈的碑志、傳記:(1)碑志寫法上不拘一格,善于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