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22023學年山西省九師聯盟高三1月聯考(一)語文試題(原卷+解析)山西省九師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三1月聯考(一)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畫家對詩的理解,以及畫家的想象力,對繪畫作品的高下來說至關重要。鄧椿《畫繼》所載北宋徽宗朝畫院測試的情況,曾有關于詩意畫的一段趣聞:
復立博士,考其藝能……所試之題,如“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側,或拳鷺于舷間,或棲鴉于篷背。獨魁則不然,畫一舟人臥于舟尾,橫一孤笛,其意以為非無舟人,止無行人耳,且以見舟子之甚閑也。又如“亂山藏古寺”,魁則畫荒山滿幅,上出幡竿,以見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鴟吻,往往有見殿堂者,則無復藏意矣。
同樣一句詩,各人所畫不同,可見詩句能夠提供給畫家的想象空間是相當大的,畫家的想象落實到畫上,主要是對細節(jié)的描繪。至于其高下則取決于對詩和畫這兩種文藝形式特點的把握,以及相互轉換的技巧。詩借助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來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敘事議論,以喚起受者的共鳴,是將物象提煉為意象,以形成意境,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物象—意象—意境。而這一切都是訴諸想象的,但受者的想象跟的想象未必相同,同一首詩在不同受者的心中喚起的想象也有差異。這就是說,詩的想象是游移的,詩歌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至于受者如何想象,則因人而異。實際上,受者在接受的過程中也參與了創(chuàng)作,可謂是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詩里的“孤舟”這個意象,在受者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究竟是什么模樣,是舴艋舟呢,還是烏篷船呢,只能憑受者的生活經驗加以具體化。詩中的“古寺”,究竟是類似靈隱寺呢,還是類似岳麓寺呢,也只能憑受者自己想象了。繪畫則直接訴諸受者的視覺,它必須將詩中的意象固定為可以看到的一種具體事物,而排斥其他的想象空間。從詩到畫的轉換,本有多種選擇,畫家可以馳騁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畫作一旦完成后,就只有一種形象呈現在觀者面前了。也就是將想象的多種可能固化在一種實實在在的畫面上,從詩到畫的過程可以表示為:意境—意象—物象。
再回過頭來討論那段趣事?!耙八疅o人渡,孤舟盡日橫”出自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原是出自韋應物《滁州西澗》的一句“野渡無人舟自橫”。關于寇準這兩句詩,宋王十朋《梅溪后集》記載:“蓋公雅存濟世之心,與舟橫野渡之意合?!珵槭且貢r,年方逾冠,有愛在民,世呼為寇巴東。其后致身宰相,踐其所言。然性素剛直,不與物浮沉,晚節(jié)為奸邪所擠,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币庵^“舟橫野渡”流露出寇準弱冠未遇時之心態(tài),并預示了日后之拜相與功業(yè)。濟河與濟世,其間有一點微妙的聯想。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本有我行我素、不隨波逐流之意??軠驶眠@兩句詩,同樣也流露出自己性情之剛直,所以日后受諂罷相,流落南荒而死。這些言外的隱藏的含義,也許連本人也未曾明確地意識到,我們通過細讀才能體會,奪魁的畫士恐未必知曉,即使知曉也畫不出來,而這正是詩意畫的限度。
詩歌作品為詩意畫開啟了靈感之門,也筑起了限制想象的圍墻。畫家既要跨入詩人開啟的門,進入詩意的境界,又不能為詩的內容所囿,更不能甘心于圖解,圖解很難成為高超的藝術。
繪畫欲表現詩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其實是很難的。畫景物比較容易,要畫詩人內心的波瀾就很難,尤其是那些言外之意就更難表現了。畫家只好摘句為畫,抓住有直觀性的一句或幾句來畫。在詩的各種體裁中,絕句是比較容易畫的。長篇歌行,只能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現。在詩的各種題材中,山水詩是比較容易畫的,而那些帶有說理性的詩就很難畫了。似乎可以說詩意畫乃是詩的簡化,可以產生定格聚焦的趣味,而難以給人讀詩時所產生的回腸蕩氣的感動、回味無窮的美感、豐富的聯想和人生的啟發(fā)。
(摘編自袁行霈《詩意畫的空間及其限度》)
材料二:
在中國古代很多士大夫的眼中,詩與畫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但都是表現情感的藝術。優(yōu)秀的詩歌通過對文字符號的加工,表現內心深處的旨趣;同樣,畫紙上描繪的山川景色人物,也能傳達出無可言表的弦外之音。因此詩與畫相互交融,互相汲取營養(yǎng),使詩境愈來愈像畫境,畫意亦愈來愈具詩意。宋人“詩畫同一律”的概念,深受王維以來南宗畫風的影響,而這一學說的流行,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化土壤息息相關的,古典詩歌注重抒情的傳統(tǒng),抒情詩中對韻味的追求,文人和畫家身份的重合(如王維、蘇軾),都極大地推動了它的演進。
不過,詩與畫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德國萊辛在《拉奧孔》中就反對“詩畫同律”的說法,在他看來,詩與畫各有所長:詩歌中的語言文字以能描述出事物的時間性為長,而繪畫的顏色線條則更能捕捉景象的空間性。在中國,“詩畫一律說”也并非一統(tǒng)天下;片面追求詩畫一律,也造成了不小的弊端。后來的文人畫片面追求神似反對形似,影響了中國畫的總體風貌:文人畫家造型和模寫物象的能力都受到限制,寫實作品偏少;題材上也限于慣例的“詩意”趣味,缺乏廣闊的視野。
錢鍾書先生認為詩較畫更勝一籌:“文字藝術不但能制造顏色的假矛盾,還能調和黑暗和光明的真矛盾,創(chuàng)辟新奇的景象”“詩歌里渲染的顏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畫家感到彩色的破產,詩歌里勾勒的輪廓、刻畫的形狀可能使造型藝術家感到鑿刀和畫筆力竭技窮”“寫一個顏色而虛實交映,有時還進一步制造兩個顏色矛盾錯綜的幻象,這似乎是文字藝術的獨家本領,造型藝術辦不到”。
(摘編自趙靜文《詩與畫的相互滲透》)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詩句為畫家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一句詩時,不同的人會繪出不同的畫。
B.讀者要借助想象來理解詩句,讀者的想象與的想象存在偏差,讀者對詩的理解是對詩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
C.“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出自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表述了他受諂罷相、流落南荒的苦悶之情。
D.錢鍾書認為詩較畫更勝一籌,因為文字藝術憑借想象創(chuàng)造豐富的形象,而造型藝術家用鑿刀和畫筆難以做到。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繪畫以視覺呈現形式將意象固定為物象,限制了受者的想象空間,在藝術水平上,繪畫不及詩歌。
B.古人作詩會化用前人詩句,來表現自己的志趣,如寇準《春日登樓懷歸》就化用了韋應物《滁州西澗》。
C.詩轉換成畫是畫家利用自己想象將其形象固定化的過程,畫作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詩作的體裁和題材。
D.“詩畫同一律”的觀念與古代文人和畫家身份重合的現象密切相關,這一觀念成為了中國畫的金科玉律。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符合“詩畫一律”論的一項是()
A.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B.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
C.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
D.圖畫用存于空間的形色,詩用存于時間的聲音。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北宋邵雍說:“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丹青入巧思,萬物無遁形。詩筆善狀物,長于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1.C2.B3.A
4.首先引用北宋徽宗時畫院測試的一段趣聞,說明畫家對詩的理解、畫家的想象力對所畫詩意畫至關重要;然后分析詩歌創(chuàng)作和從詩到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的不同,并論述詩意畫的限度;最后總結詩意畫難以表現詩所包含的豐富內容,也難以給人讀詩時所產生的感動、美感、聯想和人生啟發(fā)。
5.①邵雍的觀點屬于詩畫異質論,詩歌和繪畫兩種藝術形式通過不同的表現方法來表現不同的對象;②繪畫直接訴諸視覺,利用丹青等創(chuàng)作手段,將意象固定為具體事物,表現萬物之形;③詩歌善于運用想象,而詩的想象是游移的,詩歌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能夠表現出幽微之情。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表述了他受諂罷相、流落南荒的苦悶之情”錯誤,“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寫于寇準拜相之前,“流露出寇準弱冠未遇時之心態(tài),并預示了日后之拜相與功業(yè)”。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在藝術水平上,繪畫不及詩歌”于文無據,原文是說“繪畫與詩歌是不同的藝術形式,各有所長”。
C.“畫作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詩作的體裁和題材”錯,根據材料一“其高下則取決于對詩和畫這兩種文藝形式特點的把握,以及相互轉換的技巧”。
D.“這一觀念成為了中國畫的金科玉律”錯,材料二是說“‘詩畫一律說’也并非一統(tǒng)天下”。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詩畫一律”論指的是“詩與畫相互交融,互相汲取營養(yǎng),使詩境愈來愈像畫境,畫意亦愈來愈具詩意”。
BCD都屬于詩畫異質論。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開篇總結“畫家對詩的理解,以及畫家的想象力,對繪畫作品的高下來說至關重要”,然后在第二段列舉北宋徽宗時畫院測試的一段趣聞來證明這一觀點。首先引用北宋徽宗時畫院測試的一段趣聞,說明畫家對詩的理解、畫家的想象力對所畫詩意畫至關重要。
第三四段分別寫“同樣一句詩,各人所畫不同,可見詩句能夠提供給畫家的想象空間是相當大的,畫家的想象落實到畫上,主要是對細節(jié)的描繪。至于其高下則取決于對詩和畫這兩種文藝形式特點的把握,以及相互轉換的技巧……從詩到畫的過程可以表示為:意境—意象—物象”“再回過頭來討論那段趣事?!@正是詩意畫的限度”,通過分析詩歌創(chuàng)作和從詩到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的不同,并結合趣聞論述詩意畫的限度。
最后兩段寫“詩歌作品為詩意畫開啟了靈感之門,也筑起了限制想象的圍墻”“繪畫欲表現詩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其實是很難的。畫景物比較容易,要畫詩人內心的波瀾就很難,尤其是那些言外之意就更難表現了?!K坪蹩梢哉f詩意畫乃是詩的簡化,可以產生定格聚焦的趣味,而難以給人讀詩時所產生的回腸蕩氣的感動、回味無窮的美感、豐富的聯想和人生的啟發(fā)”,總結了詩意畫難以表現詩所包含的豐富內容,也難以給人讀詩時所產生的回腸蕩氣的感動、回味無窮的美感、豐富的聯想和人生的啟發(fā)。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結合北宋邵雍所說“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詩筆善狀物,長于運丹誠”和材料二“詩與畫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媒介”“詩與畫各有所長”可知,邵雍的觀點屬于詩畫異質論。
結合材料二“詩與畫各有所長:詩歌中的語言文字以能描述出事物的時間性為長,而繪畫的顏色線條則更能捕捉景象的空間性”可知,“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丹青入巧思,萬物無遁形”中,“狀物”是說繪畫直接訴諸視覺,“長于運丹青”是說利用丹青等創(chuàng)作手段,“丹青入巧思”是說將意象固定為具體事物,“萬物無遁形”是說表現萬物之形;
“詩筆善狀物,長于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中,“狀物,長于運丹誠”是說詩歌善于運用想象,而詩的想象是游移的,“萬物無遁情”是說詩歌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能夠表現出幽微之情。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暖暖的麥香
李忠元
太陽像個大火球,低低地掛在頭頂,烤得人汗流浹背。周月獨自站在地頭,手搭涼棚,不停地向遠處張望。
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麥子金黃金黃的,風兒起處,金波涌浪,飄來陣陣麥香,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從頭頂盤旋而過,更讓周月心生無限焦慮。
此時正逢酷夏,正是麥收的黃金時節(jié),如果再不收麥子,就讓這些家雀給敗壞光了??裳巯拢壹叶荚诿χ整?,周月卻在這個關鍵的節(jié)骨眼上崴了腳。
即便身體無恙,她一個留守鄉(xiāng)村的婦女又能奈何?丈夫進城打工這幾年,還不是人家村里的王二幫襯。
可今年又和往年不同,今年自己傷病在身,走路都有些費勁呢,更別說干活了。那個王二呢?也跟著村里的男人們出去打工了,如今這個村子里就只有幾個年邁的長者和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了。
周月抬起頭,遠處那幾個嚇唬家雀的人偶一時忘了自己承擔的重任,只是耷拉著手臂,呆呆地立在麥田里,任憑那些嘰嘰喳喳的家雀為非作歹。
怎么辦?眼下正是麥子掉腦袋的時候,再耽擱兩三天,烈日持續(xù)曬下去,這金黃的麥子恐怕就只能任它落在地上,喂家雀了。
周月站在麥地頭,一時急得汗如雨下。
正在這時,天空里猛然掠過幾絲云朵,在金黃的麥田里投下一些斑駁的暗影。周月立時感到心里一陣舒爽,如果這些云朵能遮住烈日,麥子還可能再晚收幾日。這樣一想,她像得到了寬慰,心里舒坦了不少。
周月正在地里愣神,村子里的廣播喇叭突然響了起來,村干部李鳳的聲音由遠及近,雖然離得有些遠,聲音有些小,她卻聽得一清二楚:廣大村民注意了,據氣象部門最新發(fā)布的消息,明天午后到夜間,陰、大風,有暴雨,望各家各戶抓緊搶收,確保麥子顆粒歸倉,全面做好迎接暴雨的準備……
?。≈茉聞倓傔€覺舒爽的內心頃刻土崩瓦解,遠天里的一絲陰云頓時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了心頭,她頹廢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徹底傻眼了。
這可怎么辦?。空媸俏萋┢膺B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周月抬頭望著金黃的麥田,一時急得眼淚都下來了。
此刻,周月真想丈夫能回來解燃眉之急,可那是多么遙不可及的事啊。丈夫自從外出打工之后,基本沒回來過幾趟,一般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回到家團聚。
想到這,周月左手猛地觸地,踩到彈簧一樣躥了起來。大雨在即,容不得自己遲疑。她三步并作兩步,急急地往村里趕,她要找村里的姐妹幫忙,將自家的麥子搶收回來,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半晌地的麥子就這么泡湯了。
村子里并不平靜,大家聽了李鳳的喊話,都在火急火燎地忙碌著。
場院里,彌漫著暖暖的麥香。收回麥子的,都在忙著翻曬,地上滿是金黃的麥粒,被蹚成一壟一壟的,活像如詩如畫的梯田;涼好了的,在忙著灌袋,等待適時歸倉。雖然一個個白色的塑料袋裝得都不太滿,但東倒西歪地擺放著,倒凸顯了收獲的欣喜。
周月來不及欣賞這些生產生活的美好圖景,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的麥子,是啊,要是不能趕在下雨之前收回麥子,那這一年的功夫就都白搭了。
跑了東家跑西家,周月見家家都在忙碌,也不好意思開口。等她來到李鳳家時,已是下午??僧斔磸颓昧藥状伍T,接連喊了好幾嗓子,竟然始終沒人應聲。到最后,驚動了西院的陳嫂,陳嫂說:“李鳳家的麥子也沒收呢,這不聽說要下暴雨,大中午就跑出去,到別的村找收割機回來搶收。”
周月一時傻眼了,連村子里最樂于助人的李鳳都指望不上,那別人就更不用提了,看來自己這半坰地麥子鐵定泡湯了。
求助無望,周月一時心灰意冷。
周月垂頭喪氣地趕回家,徑直來到場院里,一頭躺在了打麥場上,回想起丈夫在家務農的那些日子,思潮翻滾,不禁淚流滿面。
周月躺在地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她夢見自己的丈夫回來了,一回到家就去地里收麥,把家里的活都扛起來,一件也不讓她沾手,她每日清閑自在,悠哉游哉。
睡著,睡著,周月猛然被一陣“突突”的馬達聲驚醒,她坐起來,使勁揉了揉眼睛,睜眼一看,發(fā)現一輛“小四輪”拉了車麥子,已經駛進她家場院。
周月不明就里,站起身用探尋的目光向來人張望。只見“小四輪”上下來個女人,正是自己沒敢去找的王嫂。
上幾天,周月剛剛因為王嫂家小雞偷吃麥子而攆雞,和王嫂鬧了大紅臉,所以,周月去搬救兵,走到最后一戶王嫂家院門口卻退縮了。
還沒等周月和王嫂搭話,另一輛“小四輪”也風馳電掣到了,跳下車的正是李鳳。她爽朗地笑著說:“你家的麥子都收回來了,請查收吧!”
周月望著李鳳,又望了望王嫂,一時瞠目結舌。
李鳳見周月望著王嫂發(fā)愣,接著說:“雖然大雨將至,大家都在忙,但每年你都幫著大家收麥,今年你又攆雞崴了腳,王嫂就找到我,發(fā)動大家?guī)湍銚屖整溩印?/p>
聽了李鳳的話,周月頓時淚如雨下。
(選自《內蒙古日報》2021年7月15日)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酷夏時節(jié),麥子金黃,豐收在望,但是周月卻很焦慮,因為收麥子缺乏人手,而且田地里麻雀不停地吃著麥子。
B.聽到即將下大暴雨的廣播,周月趕緊去找村里的婦女幫忙收麥子,但是沒找到,她因而得過且過,倒頭便睡。
C.周月的丈夫長年在外打工,經常幫助她的王二今年也外出務工,小說深刻地表現出留守婦女的窘境。
D.小說結尾處周月在王嫂和李鳳的幫助下收回麥子的情節(jié),表現出留守鄉(xiāng)村的婦女們不計前嫌、熱情互助的高貴品質。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月夢見丈夫收了麥子,自己每日清閑自在,而現實中周月為收麥子忙得焦頭爛額,虛實相生,產生強烈的藝術張力。
B.“周月左手猛地觸地,踩到彈簧一樣躥了起來”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周月敏捷的身手和做事果斷的性格。
C.周月找李鳳幫忙,陳嫂告訴她陳鳳去找收割機,這為后文寫李鳳開“小四輪”給周月收回麥子的情節(jié)作鋪墊。
D.小說有多處環(huán)境描寫,描繪了夏天農村麥熟時的景色,襯托出人物不同的心情,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
8.小說中周月的心情起起伏伏,請就此作簡要梳理。
9.小說采用了伏筆的手法,請找出來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6.B7.B
8.因麥子成熟,無人幫忙收割,周月感到焦慮;看到天空掠過幾絲云朵,略感寬慰;聽到將有大風暴的廣播后,內心頃刻土崩瓦解;找人幫忙沒找到后,感到心灰意冷;看到王嫂、李鳳幫忙收麥子,感到欣喜、感動以及慚愧。
9.小說開頭描述周月崴腳的情節(jié)采用了伏筆的手法。小說結尾部分通過李風之口,交代了周月崴腳的原因是攆王嫂家的雞。文中的伏筆使小說情節(jié)前后呼應,結構更加嚴密,更能凸顯鄉(xiāng)村婦女的優(yōu)秀品質。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
B.“她因而得過且過,倒頭便睡”錯誤,由“求助無望,周月一時心灰意冷。周月垂頭喪氣地趕回家,徑直來到場院里,一頭躺在了打麥場上”可知,是周月沒找到人,感覺無助和無奈,才倒在打麥場睡著。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
B.“突出了周月敏捷的身手和做事果斷的性格”錯誤,由“此刻,周月真想丈夫能回來解燃眉之急,可那是多么遙不可及的事啊”“想到這,周月左手猛地觸地”可知,這句話主要表現周月焦急的心情。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梳理文本情節(jié)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由“眼下正是麥子掉腦袋的時候,再耽擱兩三天,烈日持續(xù)曬下去,這金黃的麥子恐怕就只能任它落在地上,喂家雀了”“周月站在麥地頭,一時急得汗如雨下”等可知,最初,周月因為自己崴了腳,丈夫不在家,經常幫忙的王二也進城打工了,成熟了麥子沒有人幫忙收割,因此內心焦急。
由“正在這時,天空里猛然掠過幾絲云朵,……如果這些云朵能遮住烈日,麥子還可能再晚收幾日。這樣一想,她像得到了寬慰,心里舒坦了不少”可知,周月看到天空掠過云朵,想到如果天氣能夠陰幾天,麥子就能晚幾天收割,內心感到寬慰。
由“據氣象部門最新發(fā)布的消息,明天午后到夜間,陰、大風,有暴雨,望各家各戶抓緊搶收”“周月剛剛還覺舒爽的內心頃刻土崩瓦解,遠天里的一絲陰云頓時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了心頭,她頹廢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徹底傻眼了”可知,周月聽到近兩天有大風、暴雨,再不收割麥子就泡湯了,因此內心頃刻土崩瓦解。
由“周月一時傻眼了,連村子里最樂于助人的李鳳都指望不上,那別人就更不用提了,看來自己這半坰地麥子鐵定泡湯了”“求助無望,周月一時心灰意冷”等可知,周月去找姐妹幫忙,結果看到鄰居們一個比一個忙,求助無望,心灰意冷。
由“她坐起來,使勁揉了揉眼睛,睜眼一看,發(fā)現一輛‘小四輪’拉了車麥子,已經駛進她家場院”“周月望著李鳳,又望了望王嫂,一時瞠目結舌”“聽了李鳳的話,周月頓時淚如雨下”可知,周月聽到馬達聲醒來,看到鬧過矛盾的王嫂,村支書李鳳意境幫自己收完了麥子,并且拉到了家里,內心無比欣喜、感動,又為自己和王嫂鬧矛盾而感到慚愧。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分析小說手法的能力。
題干已經指明找出來伏筆并簡要分析其作用,學生可以結合前后文倒,找到前文與后文照應的情節(jié),并分析其在結構、人物、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前文說“可眼下,家家都在忙著收麥,周月卻在這個關鍵的節(jié)骨眼上崴了腳”,小說結尾“雖然大雨將至,大家都在忙,但每年你都幫著大家收麥,今年你又攆雞崴了腳,王嫂就找到我,發(fā)動大家?guī)湍銚屖整溩印苯淮酸四_的原因,與小說開頭首尾呼應,增強了小說結構的完整性。
作用:由“周月剛剛因為王嫂家小雞偷吃麥子而攆雞,和王嫂鬧了大紅臉,所以,周月去搬救兵,走到最后一戶王嫂家院門口卻退縮了”“只見‘小四輪’上下來個女人,正是自己沒敢去找的王嫂”“雖然大雨將至,大家都在忙,但每年你都幫著大家收麥,今年你又攆雞崴了腳,王嫂就找到我,發(fā)動大家?guī)湍銚屖整溩印笨芍?,周月平時經常幫助村民,王嫂不因為周月的行為記仇,村干部李鳳面對風暴及時解決問題,幫助村民收割麥子,因此小說的伏筆體現了人物性格,凸顯了鄉(xiāng)村婦女的優(yōu)秀品質。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三月,劉??贡矸ツ涎郲注],朝議皆以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車騎司馬謝裕、參軍臧熹以為必克,勸裕行。裕以昶監(jiān)中軍留府事。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劉裕過大峴,燕兵不出,裕舉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曰:“公未見敵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余糧棲畝,人無匱乏之憂。虜已入吾掌中矣?!绷录核龋V翓|莞。(慕容)超先遣公孫五樓、賀賴盧及左將軍段暉等將步騎五萬屯臨朐,聞晉兵入峴,自將步騎四萬往就之,使五樓帥騎進據巨蔑水。前鋒孟龍符與戰(zhàn),破之,五樓退走。裕以車四千乘為左右翼,方軌徐進。與燕兵戰(zhàn)于臨朐南,日向靈,勝負猶未決。參軍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戰(zhàn),臨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從間道取其城,此韓信所以破趙也?!痹G卜敖ㄍ④姾觾认驈洕搸煶鲅啾?,聲言輕兵自海道至矣,向彌擢甲先登,遂克之。超大驚,單騎就段暉于城南。裕因縱兵奮擊,燕眾大敗,超遁還廣固,獲其玉璽、輦及豹尾。裕乘勝逐北至廣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眾入保小城。裕筑長圍守之。撫納降附,采拔賢俊,華夷大悅。于是因齊地糧儲,悉停江、淮漕運。二月,南燕賀賴盧、公孫五樓為地道出擊晉兵,不能卻。丁亥,劉裕悉眾攻城,或曰:“今日往亡日也,不利行師?!痹T唬骸拔彝送?,何為不利!”四面急攻之。悅壽開門納晉師,超與左右數十騎逾城突圍出走,追獲之。裕數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無所言。裕忿廣固久不下,欲盡坑之。韓范諫曰:“彼皆衣冠舊族,先帝遣民;今王師吊民伐罪而盡坑之,使安所歸乎?”裕改容謝之,送超詣建康,斬之。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劉裕滅南燕》)
[注]南燕(398-410年),晉時十六國之一,由慕容德所建,其侄子慕容超嗣位后,為東晉權臣劉裕所滅。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B.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C.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D.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軍臧熹以為必克”與“能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兩句中的“克”字含義不同。
B.“自將步騎四萬往就之”與“就有道而正焉”(《論語》)兩句中的“就”字含義相同。
C.“裕數以不降之罪”與“范增數目項王”(《鴻門宴》)兩句中的“數”字含義相同。
D.“今王師吊民伐罪而盡坑之”與“及見賈生吊之”(《屈原列傳》)兩句中的“吊”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裕上奏請求討伐南燕,遭到多數朝臣的反對,只有孟昶、謝裕、臧熹三人贊成劉裕,一個月后,劉裕率領軍隊進發(fā)。
B.慕容超先派人屯駐臨朐,后來聽聞東晉軍隊已過大峴山,于是親率大軍前往,并派人進據巨蔑水,南燕軍前鋒在與東晉軍隊交戰(zhàn)中獲勝。
C.在臨朐之戰(zhàn)中,兩軍一時難分勝負,東晉參軍胡藩推測留守臨朐城的南燕軍隊一定很少,建議從小路偷襲臨朐,劉裕采納了他的建議。
D.劉裕軍隊追擊南燕軍隊至廣固,攻下大城,將慕容超的軍隊逼入小城。南燕軍隊試圖挖地道出去攻擊晉軍,但是失敗了,最終廣固被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余糧棲畝,人無匱乏之憂。
(2)悅壽開門納晉師,超與左右數十騎逾城突圍出走,追獲之。
14.攻克廣固后,劉裕為什么想坑殺廣固軍民?后來為什么改變了主意?請簡要說明。
10.A11.C12.B
13.(1)軍隊已經通過險關,士兵們懷有必死的決心;余糧保存在田地里,我們沒有缺乏軍糧的后顧之憂。
(2)悅壽打開城門放進東晉軍隊,慕容超與左右侍從幾十個人翻過城墻突圍逃走,東晉軍追擊捕獲了他們。
14.第一問:因為劉裕攻打廣固,耗費很多時日,才徹底攻克,心懷憤怒,所以他想要坑殺廣固軍民。
第二問:韓范勸諫劉裕,廣固百姓原是晉朝衣冠舊族,劉裕以吊民伐罪的名義北伐南燕,現在卻要坑殺他們,這違背了北伐的初衷。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
句意:夏季四月已巳日,劉裕從建康出發(fā),率領船隊從淮河進入泗水。五月,到達下邳,把船只、軍用物資留下,步行前進到瑯邪郡,所經過的地方修筑城池,留下士兵防守。
“發(fā)建康”是“發(fā)于建康”的省略,“建康”是后置狀語,應在其后斷開,排除BD。
“船艦輜重”指船只、軍用物資,共同作“留”的賓語,不能斷開,排除BC。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能力。
A.克,攻克,勝利。句意:參軍臧熹認為一定勝利。
克,能,能夠。句意:而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
B.就,前往,到句意:慕容超親自率領步兵、騎兵四萬人前往。
就,前往,到。句意: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C.“含義相同”錯誤。數,責備,列舉過錯或罪狀。句意:劉裕列數慕容超不投降的罪行。
數,屢次,頻頻。句意: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
D.吊,安慰。句意:現在王師(本來)是來討伐有罪的統(tǒng)治者,安慰受苦的百姓的,但現在又想將他們全部活埋。
吊,憑吊。句意:等到看到賈誼憑吊他。
故選C。
本題考查敘述概括文本內容的能力。
B.“南燕軍前鋒在與東晉軍隊交戰(zhàn)中獲勝”錯誤,由“聞晉兵入峴,自將步騎四萬往就之,使五樓帥騎進據巨蔑水。前鋒孟龍符與戰(zhàn),破之”可知,前鋒是東晉的前鋒。因此是東晉的前鋒在與南燕軍隊交戰(zhàn)中獲勝。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翻譯句子的能力。
(1)“險”,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關;“棲”,這里指保存;“匱乏”,缺乏。
(2)“納”,使……進入,放進來;“逾”,翻越;“出走”,逃走,逃跑。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首先根據題干的關鍵詞“坑殺”找到答題區(qū)間,然后再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概括。
由“裕忿廣固久不下,欲盡坑之”可知,劉裕之所以想要坑殺廣固的軍民,是因為憤怒于廣固城久攻不下。
由“韓范諫曰:‘彼皆衣冠舊族,先帝遣民;今王師吊民伐罪而盡坑之,使安所歸乎?’裕改容謝之”可知,后來改變主意,是因為聽從了韓范的進諫。廣固百姓原是晉朝的衣冠舊族,劉裕以吊民伐罪的名義北伐南燕,現在卻要坑殺他們,這違背了北伐的初衷。
參考譯文:
三月,劉裕上奏章請求討伐南燕,朝廷商議都認為不可行,只有左仆射孟昶、車騎司馬謝裕、參軍臧熹認為一定勝利,勸導劉裕出征。劉裕讓孟昶擔任監(jiān)中軍留府事。夏季四月已巳日,劉裕從建康出發(fā),率領船隊從淮河進入泗水。五月,到達下邳,把船只、軍用物資留下,步行前進到瑯邪郡,所經過的地方修筑城池,留下士兵防守。劉裕順利通過了大峴山,沒有見到南燕兵出現,劉裕舉手指著天空,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左右的侍從問道:“您沒有見到敵軍先高興起來,這是為什么呢?”劉裕說:“軍隊已經通過險關,士兵們懷有必死的決心;余糧保存在田地里,我們沒有缺乏軍糧的后顧之憂。敵人已經掌握在我手中了。”六月己巳日,劉裕到達東莞。慕容超先派公孫五樓、賀賴盧及左將軍段暉等人率領步兵、騎兵五萬人屯駐臨朐。聽到東晉軍隊已經通過了大峴山,慕容超親自率領步兵、騎兵四萬人前往,同時派公孫五樓率領騎兵進據巨蔑水。東晉前鋒孟龍符與公孫五樓大戰(zhàn).,大破公孫五樓,公孫五樓兵敗逃走。劉裕以四千乘戰(zhàn)車為左右翼,排陣并行,緩慢前進。與南燕兵大戰(zhàn)于臨朐之南,太陽偏西時分,還沒有分出勝負。參軍胡藩對劉裕說:“燕軍全部出動,防守臨朐城的士兵一定不多。我請求帶領一支軍隊,出敵不意,從小路奪取臨朐城。這是當年韓信打敗趙國的策略?!眲⒃E汕埠约敖ㄍ④姾觾热讼驈浢孛艹霰嘬姾蟛浚M攻臨朐,對外宣稱是從海道前來增援的輕裝部隊到達了。向彌穿著盔甲首先登城,于是攻破臨朐城。慕容超大驚失色,單槍匹馬逃跑到城南段暉軍中。于是,劉裕揮軍發(fā)起進攻。南燕軍大敗,慕容超逃回廣固,東晉繳獲了南燕國的玉璽、皇輦以及豹尾。劉裕乘勝追擊燕軍到達廣固,丙子日,攻克了廣固外城。慕容超聚集殘軍退守內城。劉裕修筑了長長的圍墻防守。同時招撫投降和歸附者,提拔和任用賢才俊杰,華夷百姓都非常高興。劉裕憑借著齊地糧食保證了軍糧的充足,于是把長江、淮河的漕運全部停止。二月,南燕大臣賀賴盧、公孫五樓挖通地道,從地道中出去攻擊東晉軍,但是沒有打退。二月丁亥日,劉裕率領全軍攻城。有人說:“今天是往亡日。不利于出兵打仗?!眲⒃Uf:“我們前往,他們滅亡,怎么不利?”于是,東晉軍繞城四面進攻。悅壽打開城門放進東晉軍隊,慕容超與左右侍從幾十個人翻過城墻突圍逃走,東晉軍追擊捕獲了他們。劉裕列數慕容超不投降的罪行,慕容超神情自若,十分鎮(zhèn)靜,一句話也沒有說。劉裕憤恨廣固城久攻不下,準備把全城的軍民活埋。韓范勸諫說:“他們都是高門士族,是先帝留下來的后代,現在王師(本來)是來討伐有罪的統(tǒng)治者,安慰受苦的百姓的,但現在又想將他們全部活埋,你將讓百姓回到哪里去呢?”劉裕聽后改變神色并道歉。(僅)把慕容超送到東晉都城建康處死。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城”句描繪春日美景,讓人想到春風吹拂,細柔的柳枝隨風飄舞,姿態(tài)萬千。
B.“橋”“水”等意象點出了楊柳生長地點,表明當年曾有人在這里為詞人“系歸舟”。
C.詞人感慨韶華易逝,青春難留,自己少年時曾不珍惜時光,如今唯有無限的悵恨。
D.本詞用語精美而平易,典雅工致而清新自然,達到了言盡而情不盡的藝術效果。
16.本詞是如何表述情感的?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
15.C16.①借景抒情,詞人描繪春日楊柳、落花等景象,以抒發(fā)詞人傷別之情;
②直抒胸臆,“動離憂”“恨悠悠”“許多愁”等詞句直接抒發(fā)了詞人內心的悲傷;
③虛實結合,詞人描繪了回憶的場景與現實的場景,表述了物是人非的感傷和離別的憂愁;
④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法,“便做春江都是淚”將“春江”比作“淚”,即使如此,也流不盡詞人心中的愁緒。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
C.“自己少年時曾不珍惜時光”錯,文中沒有提到,“韶華不為少年留”指美好的青春不為少年時停留。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情感表述手法能力。
借景抒情,“西城楊柳弄春柔”“飛絮落花時候”中楊柳代指初春季節(jié),暗指男女離別;飛絮落花,代指暮春季節(jié),暗指青春流逝,詩人借景抒情,抒發(fā)了傷春、傷別之愁。
直抒胸臆,“動離憂。淚難收”想起離別時的憂傷,眼淚止不住的流;“恨悠悠”離別的苦恨,“許多愁”很多的愁苦在心頭,這些詞句直接抒發(fā)了詞人內心的悲傷,抒發(fā)了傷春、傷別之愁,久別懷人之情。
虛實結合,“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還記得當年你為我拴著歸來的小舟。綠色的原野,紅色的小橋,是我們當時離別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獨自流淌。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詞人描繪了回憶的場景與現實的場景,表述了物是人非的感傷和離別的憂愁。
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法,“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縱使淚水都化作滿江的春水,也流不盡,依然有愁苦在心頭。將“春江”比作“淚”,即使如此,也流不盡詞人心中的愁緒,這一巧妙的比喻,它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寫君子需要通過廣泛學習和反省自我來提升自己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寫自己被貶后,無論春天江花盛開還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獨自一人喝酒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述了詞人對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現實的悵恨和嘆惋。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③.春江花朝秋月夜④.往往取酒還獨傾⑤.雕欄玉砌應猶在⑥.只是朱顏改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有:“省”“知”“還”“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為了擺脫新冠肺炎疫情下農產品線下銷售受阻的困境,各地利用網絡直播創(chuàng)新銷售農產品模式,“直播帶貨”①?!爸辈ж洝弊屴r產品搭上互聯網平臺,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使農產品賣得更遠,更好。同時,“直播帶貨”倒逼農民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有助于加速傳統(tǒng)農業(yè)轉型升級。
“直播帶貨”實時畫面感強。消費者能直觀地看到農產品原產地的種植狀況,與主播實現互動對話,體驗性更強,信任度更高?!爸辈ж洝备咝Э旖?。視頻直播在展示產品的同時,附帶購物鏈接,消費者只需動動手,就可以②地下單購物?!爸辈ж洝毙麄髋c投放廣告相比成本較低。曾經,許多特色農產品因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往往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互聯網信息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銷售理念已是③?!爸辈ж洝辈皇軙r間、場地空間限制,已逐漸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手段。
當然,農產品“直播帶貨”也有生產標準化程度不高、倉儲物流設施不全、直播行業(yè)監(jiān)管不夠、農村電商人才不足等短板,還需統(tǒng)籌謀劃,多點發(fā)力,才能使“直播帶貨”真正變成農民致富的新“農具”。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引用詩句“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但改變了原句的意思。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請仿照此處引用詩句的方式,寫一句話。
18.①風生水起②輕而易舉③明日黃花
19.在舜陵、舜源峰公園、紫霞巖等處,每天可以看到不少擺攤的村民。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既增加了收入,又開拓了眼界。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處,由“‘直播帶貨’讓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平臺,拉近了農民與市場的距離,使農產品賣得更遠,更好”可知,語境意在強調“直播帶貨”目前發(fā)展勢頭很好,蓬勃興旺,填寫“風生水起”。風生水起:風從水面吹過,水面掀起波瀾。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氣,蓬勃興旺。
第二處,由“消費者只需動動手”“下單購物”可知,語境意在強調“直播帶貨”購買東西非常省時省力,很容易,填寫“輕而易舉”。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省事。
第三處,語境強調互聯網信息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銷售理念已經成為過時的事物,因此填寫“明日黃花”。明日黃花: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
本題考查學生仿寫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題干的仿寫要求,“引用詩句‘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但改變了原句的意思”,也就是說,既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引用合適的詩句等,還要使用該詩句的語境義,而不是本義。
比如“近水樓臺先得月”本義是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后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搶先得到某種利益或便利。而“舜陵、舜源峰公園、紫霞巖”周圍的居民,因為占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因此可以先得到擺攤獲利的“月”。當然也可以用“向陽花木早逢春”“病樹前頭萬木春”之類的詩句。一定主意引用的詩句要符合語境的意思。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吃素”的人越來越多。素食除了糧食之外,更多是蔬菜與水果。有人問,①?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要搞清楚二者的差異。一般地說,大多數蔬菜所含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都要高于水果,但水果中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以及芳香物質、香豆素等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比蔬菜更加豐富,再加上大多數水果可以生食,營養(yǎng)成分不會因高溫烹調而流失,從這一角度看,②。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水果與蔬菜中的營養(yǎng)各有側重,各司其職。所以,③,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
既然蔬菜與水果舉足輕重,所以干脆只吃蔬菜與水果,不吃糧食算了。其實,這更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不管吃下了多少水果菜肴,主食永遠都是人類餐桌上的主角。人類離不開主食,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離開了主食,人類生命不可能維持長久。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1.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述效果。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20.①蔬菜與水果哪一種營養(yǎng)更高呢②水果的營養(yǎng)更加豐富一些③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21.①把“人類離不開主食”比喻成“魚兒離不開水”,突出了主食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②化抽象為具象,使抽象的道理表現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22.既然蔬菜與水果這么重要,那么,干脆只吃蔬菜與水果,不吃糧食算了。
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處,由“一般地說,大多數蔬菜所含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都要高于水……果”等可知,后文分析了蔬菜和水果誰的營養(yǎng)高,再結合第一處是問句可以推斷出,應填寫“蔬菜與水果哪一種營養(yǎng)更高呢”一類的句子。
第二處,由“但水果中的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以及芳香物質、香豆素等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比蔬菜更加豐富,再加上大多數水果可以生食,營養(yǎng)成分不會因高溫烹調而流失,從這一角度看”可知,雖然蔬菜和水果各有優(yōu)勢,但是水果中“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比蔬菜更加豐富”“營養(yǎng)成分不會因高溫烹調而流失”,因此,應該填寫“水果的營養(yǎng)更加豐富一些”一類的句子。
第三處,“所以”說明該句是在強調結果,而前文說“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用水果代替蔬菜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再結合“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可知,前文是說“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2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述效果的能力。
“人類離不開主食,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運用比喻修辭,將“人類離不開主食”比喻成“魚兒離不開水”,魚兒離開水會死亡,人類離開糧食也會如此。
重要的程度有多大是抽象的,而“魚兒離不開水”是具體的,這里化抽象為具象,使抽象的道理表現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更能引起讀者的重視。因此這一比喻句將抽象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比喻句來進行闡釋,突出了主食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本題考查學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語?。?/p>
第一處,用詞不當,舉足輕重:原義是一抬起腳就可以改變兩邊的重量,使之失去平衡與均勢。形容身份或地位特殊,一舉一動足以影響全局。而水果和蔬菜顯然沒有如此重要,句子大詞小用,應改為“這么重要”一類的詞;
第二處,搭配不當,“既然”“所以”關聯詞搭配不當,應將“所以”改為“那么”。
故原句改為:既然蔬菜與水果這么重要,那么,干脆只吃蔬菜與水果,不吃糧食算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論語·子路》中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說君子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系,但是對待事情都有獨立的思考,不人云亦云;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
北宋的王安石和蘇軾就有這樣的君子風度。王安石主張變法,蘇軾則反對變法,兩人針鋒相對,毫不退讓。但兩人常常詩文唱和,王安石對蘇軾評價極高,稱“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還曾邀請?zhí)K軾到金陵買田卜鄰。在王安石死后,蘇軾贊王安石“名高一時,學貫千載”。
你班將舉行“《論語》讀書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自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略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
材料分兩段。第一段引《論語·子路》中的君子小人之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與“小人”分指兩類人,不同在于:
人際關系方面,君子與人和諧,小人則不能;
思考能力方面,君子對事有獨立見解,小人則無;
意見主張方面,君子不從眾,小人則茍合。
因此,“和”強調人際和諧,“同”強調意見一致,尚“和”不尚“同”。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主張以和為貴,體現儒家中庸特點,有利于構建和諧凝聚的社會。但尚“和”不等于失去自我人格,君子擁有并堅持獨立見解,故不會隨意附和他人,不當“烏合之眾”。相反,小人恰恰因為缺乏獨立思考,沒有合理見解,才總是與他人保持一致以求自安,即使卷入錯誤輿論的漩渦,失去底線原則也滿不在乎,虛浮表面的“同”之下包藏著為自己謀利益的私心,不僅無益社會和諧,反而造成危害。
做人應提倡君子風度。聯系《論語》其他地方對“君子”“小人”的論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薄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薄熬討训拢∪藨淹?;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薄熬犹故幨?,小人長戚戚。”“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薄熬庸谈F,小人窮斯濫矣?!薄允琼灀P君子,批評小人。一為褒,一為貶,正邪立判。
第二段舉古人王安石和蘇軾的交往事跡,佐證君子風度。一、君子不同,不同在政見。王安石主張變法,蘇軾則反對變法,兩人針鋒相對,毫不退讓。二、君子相和,和在詩文唱和,互相贊許。王安石評蘇軾“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說這話時,王安石已變法失敗,兩遭罷相,蘇軾也遠謫黃州,詩文藝術彌合了兩人政治上的宿怨。而當王安石病逝,蘇軾起草制書,贊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可見歷史名家如何襟懷磊落,真可謂君子之交!
導語要求寫一篇“《論語》讀書會”上的發(fā)言稿,文體為議論文,注意演講稿格式。先明確態(tài)度,贊揚君子,貶抑小人,提倡君子之風;再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不同,理解“和而不同”與“同而不和”的內涵之別;王、蘇交往事跡及其他同類例子正面佐證君子風度,可使用對比論證,舉小人交往趨炎附勢的反例進行對照;結合當下,思考現代社會中如何踐行君子人格,可拓展談《論語》這類經典古籍的思想文化價值。
立意: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為人君子,和而不同。
3.爭當君子不為小人,與人和諧但不茍同。
4.君子之“和”長流后世,小人之“同”轉瞬離析。山西省九師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三1月聯考(一)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畫家對詩的理解,以及畫家的想象力,對繪畫作品的高下來說至關重要。鄧椿《畫繼》所載北宋徽宗朝畫院測試的情況,曾有關于詩意畫的一段趣聞:
復立博士,考其藝能……所試之題,如“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側,或拳鷺于舷間,或棲鴉于篷背。獨魁則不然,畫一舟人臥于舟尾,橫一孤笛,其意以為非無舟人,止無行人耳,且以見舟子之甚閑也。又如“亂山藏古寺”,魁則畫荒山滿幅,上出幡竿,以見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鴟吻,往往有見殿堂者,則無復藏意矣。
同樣一句詩,各人所畫不同,可見詩句能夠提供給畫家的想象空間是相當大的,畫家的想象落實到畫上,主要是對細節(jié)的描繪。至于其高下則取決于對詩和畫這兩種文藝形式特點的把握,以及相互轉換的技巧。詩借助富有節(jié)奏感的語言來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敘事議論,以喚起受者的共鳴,是將物象提煉為意象,以形成意境,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物象—意象—意境。而這一切都是訴諸想象的,但受者的想象跟的想象未必相同,同一首詩在不同受者的心中喚起的想象也有差異。這就是說,詩的想象是游移的,詩歌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至于受者如何想象,則因人而異。實際上,受者在接受的過程中也參與了創(chuàng)作,可謂是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詩里的“孤舟”這個意象,在受者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究竟是什么模樣,是舴艋舟呢,還是烏篷船呢,只能憑受者的生活經驗加以具體化。詩中的“古寺”,究竟是類似靈隱寺呢,還是類似岳麓寺呢,也只能憑受者自己想象了。繪畫則直接訴諸受者的視覺,它必須將詩中的意象固定為可以看到的一種具體事物,而排斥其他的想象空間。從詩到畫的轉換,本有多種選擇,畫家可以馳騁想象,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畫作一旦完成后,就只有一種形象呈現在觀者面前了。也就是將想象的多種可能固化在一種實實在在的畫面上,從詩到畫的過程可以表示為:意境—意象—物象。
再回過頭來討論那段趣事。“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出自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原是出自韋應物《滁州西澗》的一句“野渡無人舟自橫”。關于寇準這兩句詩,宋王十朋《梅溪后集》記載:“蓋公雅存濟世之心,與舟橫野渡之意合?!珵槭且貢r,年方逾冠,有愛在民,世呼為寇巴東。其后致身宰相,踐其所言。然性素剛直,不與物浮沉,晚節(jié)為奸邪所擠,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币庵^“舟橫野渡”流露出寇準弱冠未遇時之心態(tài),并預示了日后之拜相與功業(yè)。濟河與濟世,其間有一點微妙的聯想。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本有我行我素、不隨波逐流之意。寇準化用這兩句詩,同樣也流露出自己性情之剛直,所以日后受諂罷相,流落南荒而死。這些言外的隱藏的含義,也許連本人也未曾明確地意識到,我們通過細讀才能體會,奪魁的畫士恐未必知曉,即使知曉也畫不出來,而這正是詩意畫的限度。
詩歌作品為詩意畫開啟了靈感之門,也筑起了限制想象的圍墻。畫家既要跨入詩人開啟的門,進入詩意的境界,又不能為詩的內容所囿,更不能甘心于圖解,圖解很難成為高超的藝術。
繪畫欲表現詩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其實是很難的。畫景物比較容易,要畫詩人內心的波瀾就很難,尤其是那些言外之意就更難表現了。畫家只好摘句為畫,抓住有直觀性的一句或幾句來畫。在詩的各種體裁中,絕句是比較容易畫的。長篇歌行,只能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表現。在詩的各種題材中,山水詩是比較容易畫的,而那些帶有說理性的詩就很難畫了。似乎可以說詩意畫乃是詩的簡化,可以產生定格聚焦的趣味,而難以給人讀詩時所產生的回腸蕩氣的感動、回味無窮的美感、豐富的聯想和人生的啟發(fā)。
(摘編自袁行霈《詩意畫的空間及其限度》)
材料二:
在中國古代很多士大夫的眼中,詩與畫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但都是表現情感的藝術。優(yōu)秀的詩歌通過對文字符號的加工,表現內心深處的旨趣;同樣,畫紙上描繪的山川景色人物,也能傳達出無可言表的弦外之音。因此詩與畫相互交融,互相汲取營養(yǎng),使詩境愈來愈像畫境,畫意亦愈來愈具詩意。宋人“詩畫同一律”的概念,深受王維以來南宗畫風的影響,而這一學說的流行,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化土壤息息相關的,古典詩歌注重抒情的傳統(tǒng),抒情詩中對韻味的追求,文人和畫家身份的重合(如王維、蘇軾),都極大地推動了它的演進。
不過,詩與畫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德國萊辛在《拉奧孔》中就反對“詩畫同律”的說法,在他看來,詩與畫各有所長:詩歌中的語言文字以能描述出事物的時間性為長,而繪畫的顏色線條則更能捕捉景象的空間性。在中國,“詩畫一律說”也并非一統(tǒng)天下;片面追求詩畫一律,也造成了不小的弊端。后來的文人畫片面追求神似反對形似,影響了中國畫的總體風貌:文人畫家造型和模寫物象的能力都受到限制,寫實作品偏少;題材上也限于慣例的“詩意”趣味,缺乏廣闊的視野。
錢鍾書先生認為詩較畫更勝一籌:“文字藝術不但能制造顏色的假矛盾,還能調和黑暗和光明的真矛盾,創(chuàng)辟新奇的景象”“詩歌里渲染的顏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畫家感到彩色的破產,詩歌里勾勒的輪廓、刻畫的形狀可能使造型藝術家感到鑿刀和畫筆力竭技窮”“寫一個顏色而虛實交映,有時還進一步制造兩個顏色矛盾錯綜的幻象,這似乎是文字藝術的獨家本領,造型藝術辦不到”。
(摘編自趙靜文《詩與畫的相互滲透》)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詩句為畫家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一句詩時,不同的人會繪出不同的畫。
B.讀者要借助想象來理解詩句,讀者的想象與的想象存在偏差,讀者對詩的理解是對詩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
C.“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出自寇準的《春日登樓懷歸》,表述了他受諂罷相、流落南荒的苦悶之情。
D.錢鍾書認為詩較畫更勝一籌,因為文字藝術憑借想象創(chuàng)造豐富的形象,而造型藝術家用鑿刀和畫筆難以做到。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繪畫以視覺呈現形式將意象固定為物象,限制了受者的想象空間,在藝術水平上,繪畫不及詩歌。
B.古人作詩會化用前人詩句,來表現自己的志趣,如寇準《春日登樓懷歸》就化用了韋應物《滁州西澗》。
C.詩轉換成畫是畫家利用自己想象將其形象固定化的過程,畫作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詩作的體裁和題材。
D.“詩畫同一律”的觀念與古代文人和畫家身份重合的現象密切相關,這一觀念成為了中國畫的金科玉律。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符合“詩畫一律”論的一項是()
A.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B.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
C.記傳所以敘其事,不能載其容,賦頌有以詠其美,不能備其象;圖畫之制,所以兼之也。
D.圖畫用存于空間的形色,詩用存于時間的聲音。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5.北宋邵雍說:“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丹青入巧思,萬物無遁形。詩筆善狀物,長于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闭埥Y合材料,談談你對此理解。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暖暖的麥香
李忠元
太陽像個大火球,低低地掛在頭頂,烤得人汗流浹背。周月獨自站在地頭,手搭涼棚,不停地向遠處張望。
眼前,是一望無際的麥田,麥子金黃金黃的,風兒起處,金波涌浪,飄來陣陣麥香,一群嘰嘰喳喳的麻雀從頭頂盤旋而過,更讓周月心生無限焦慮。
此時正逢酷夏,正是麥收的黃金時節(jié),如果再不收麥子,就讓這些家雀給敗壞光了??裳巯?,家家都在忙著收麥,周月卻在這個關鍵的節(jié)骨眼上崴了腳。
即便身體無恙,她一個留守鄉(xiāng)村的婦女又能奈何?丈夫進城打工這幾年,還不是人家村里的王二幫襯。
可今年又和往年不同,今年自己傷病在身,走路都有些費勁呢,更別說干活了。那個王二呢?也跟著村里的男人們出去打工了,如今這個村子里就只有幾個年邁的長者和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了。
周月抬起頭,遠處那幾個嚇唬家雀的人偶一時忘了自己承擔的重任,只是耷拉著手臂,呆呆地立在麥田里,任憑那些嘰嘰喳喳的家雀為非作歹。
怎么辦?眼下正是麥子掉腦袋的時候,再耽擱兩三天,烈日持續(xù)曬下去,這金黃的麥子恐怕就只能任它落在地上,喂家雀了。
周月站在麥地頭,一時急得汗如雨下。
正在這時,天空里猛然掠過幾絲云朵,在金黃的麥田里投下一些斑駁的暗影。周月立時感到心里一陣舒爽,如果這些云朵能遮住烈日,麥子還可能再晚收幾日。這樣一想,她像得到了寬慰,心里舒坦了不少。
周月正在地里愣神,村子里的廣播喇叭突然響了起來,村干部李鳳的聲音由遠及近,雖然離得有些遠,聲音有些小,她卻聽得一清二楚:廣大村民注意了,據氣象部門最新發(fā)布的消息,明天午后到夜間,陰、大風,有暴雨,望各家各戶抓緊搶收,確保麥子顆粒歸倉,全面做好迎接暴雨的準備……
??!周月剛剛還覺舒爽的內心頃刻土崩瓦解,遠天里的一絲陰云頓時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了心頭,她頹廢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徹底傻眼了。
這可怎么辦?。空媸俏萋┢膺B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周月抬頭望著金黃的麥田,一時急得眼淚都下來了。
此刻,周月真想丈夫能回來解燃眉之急,可那是多么遙不可及的事啊。丈夫自從外出打工之后,基本沒回來過幾趟,一般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回到家團聚。
想到這,周月左手猛地觸地,踩到彈簧一樣躥了起來。大雨在即,容不得自己遲疑。她三步并作兩步,急急地往村里趕,她要找村里的姐妹幫忙,將自家的麥子搶收回來,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半晌地的麥子就這么泡湯了。
村子里并不平靜,大家聽了李鳳的喊話,都在火急火燎地忙碌著。
場院里,彌漫著暖暖的麥香。收回麥子的,都在忙著翻曬,地上滿是金黃的麥粒,被蹚成一壟一壟的,活像如詩如畫的梯田;涼好了的,在忙著灌袋,等待適時歸倉。雖然一個個白色的塑料袋裝得都不太滿,但東倒西歪地擺放著,倒凸顯了收獲的欣喜。
周月來不及欣賞這些生產生活的美好圖景,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的麥子,是啊,要是不能趕在下雨之前收回麥子,那這一年的功夫就都白搭了。
跑了東家跑西家,周月見家家都在忙碌,也不好意思開口。等她來到李鳳家時,已是下午??僧斔磸颓昧藥状伍T,接連喊了好幾嗓子,竟然始終沒人應聲。到最后,驚動了西院的陳嫂,陳嫂說:“李鳳家的麥子也沒收呢,這不聽說要下暴雨,大中午就跑出去,到別的村找收割機回來搶收?!?/p>
周月一時傻眼了,連村子里最樂于助人的李鳳都指望不上,那別人就更不用提了,看來自己這半坰地麥子鐵定泡湯了。
求助無望,周月一時心灰意冷。
周月垂頭喪氣地趕回家,徑直來到場院里,一頭躺在了打麥場上,回想起丈夫在家務農的那些日子,思潮翻滾,不禁淚流滿面。
周月躺在地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她夢見自己的丈夫回來了,一回到家就去地里收麥,把家里的活都扛起來,一件也不讓她沾手,她每日清閑自在,悠哉游哉。
睡著,睡著,周月猛然被一陣“突突”的馬達聲驚醒,她坐起來,使勁揉了揉眼睛,睜眼一看,發(fā)現一輛“小四輪”拉了車麥子,已經駛進她家場院。
周月不明就里,站起身用探尋的目光向來人張望。只見“小四輪”上下來個女人,正是自己沒敢去找的王嫂。
上幾天,周月剛剛因為王嫂家小雞偷吃麥子而攆雞,和王嫂鬧了大紅臉,所以,周月去搬救兵,走到最后一戶王嫂家院門口卻退縮了。
還沒等周月和王嫂搭話,另一輛“小四輪”也風馳電掣到了,跳下車的正是李鳳。她爽朗地笑著說:“你家的麥子都收回來了,請查收吧!”
周月望著李鳳,又望了望王嫂,一時瞠目結舌。
李鳳見周月望著王嫂發(fā)愣,接著說:“雖然大雨將至,大家都在忙,但每年你都幫著大家收麥,今年你又攆雞崴了腳,王嫂就找到我,發(fā)動大家?guī)湍銚屖整溩印?/p>
聽了李鳳的話,周月頓時淚如雨下。
(選自《內蒙古日報》2021年7月15日)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酷夏時節(jié),麥子金黃,豐收在望,但是周月卻很焦慮,因為收麥子缺乏人手,而且田地里麻雀不停地吃著麥子。
B.聽到即將下大暴雨的廣播,周月趕緊去找村里的婦女幫忙收麥子,但是沒找到,她因而得過且過,倒頭便睡。
C.周月的丈夫長年在外打工,經常幫助她的王二今年也外出務工,小說深刻地表現出留守婦女的窘境。
D.小說結尾處周月在王嫂和李鳳的幫助下收回麥子的情節(jié),表現出留守鄉(xiāng)村的婦女們不計前嫌、熱情互助的高貴品質。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月夢見丈夫收了麥子,自己每日清閑自在,而現實中周月為收麥子忙得焦頭爛額,虛實相生,產生強烈的藝術張力。
B.“周月左手猛地觸地,踩到彈簧一樣躥了起來”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周月敏捷的身手和做事果斷的性格。
C.周月找李鳳幫忙,陳嫂告訴她陳鳳去找收割機,這為后文寫李鳳開“小四輪”給周月收回麥子的情節(jié)作鋪墊。
D.小說有多處環(huán)境描寫,描繪了夏天農村麥熟時的景色,襯托出人物不同的心情,推動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
8.小說中周月的心情起起伏伏,請就此作簡要梳理。
9.小說采用了伏筆的手法,請找出來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三月,劉裕抗表伐南燕[注],朝議皆以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車騎司馬謝裕、參軍臧熹以為必克,勸裕行。裕以昶監(jiān)中軍留府事。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劉裕過大峴,燕兵不出,裕舉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曰:“公未見敵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余糧棲畝,人無匱乏之憂。虜已入吾掌中矣。”六月己巳,裕至東莞。(慕容)超先遣公孫五樓、賀賴盧及左將軍段暉等將步騎五萬屯臨朐,聞晉兵入峴,自將步騎四萬往就之,使五樓帥騎進據巨蔑水。前鋒孟龍符與戰(zhàn),破之,五樓退走。裕以車四千乘為左右翼,方軌徐進。與燕兵戰(zhàn)于臨朐南,日向靈,勝負猶未決。參軍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戰(zhàn),臨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從間道取其城,此韓信所以破趙也?!痹G卜敖ㄍ④姾觾认驈洕搸煶鲅啾螅曆暂p兵自海道至矣,向彌擢甲先登,遂克之。超大驚,單騎就段暉于城南。裕因縱兵奮擊,燕眾大敗,超遁還廣固,獲其玉璽、輦及豹尾。裕乘勝逐北至廣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眾入保小城。裕筑長圍守之。撫納降附,采拔賢俊,華夷大悅。于是因齊地糧儲,悉停江、淮漕運。二月,南燕賀賴盧、公孫五樓為地道出擊晉兵,不能卻。丁亥,劉裕悉眾攻城,或曰:“今日往亡日也,不利行師?!痹T唬骸拔彝送觯螢椴焕?!”四面急攻之。悅壽開門納晉師,超與左右數十騎逾城突圍出走,追獲之。裕數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無所言。裕忿廣固久不下,欲盡坑之。韓范諫曰:“彼皆衣冠舊族,先帝遣民;今王師吊民伐罪而盡坑之,使安所歸乎?”裕改容謝之,送超詣建康,斬之。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劉裕滅南燕》)
[注]南燕(398-410年),晉時十六國之一,由慕容德所建,其侄子慕容超嗣位后,為東晉權臣劉裕所滅。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B.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C.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D.夏四月己巳/劉裕發(fā)/建康帥舟師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進至瑯邪/所過皆筑城/留兵守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軍臧熹以為必克”與“能克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鋪租賃(出租)意向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高端摩托車租賃及保養(yǎng)服務合同2篇
- 2025版?zhèn)€人入股合作協(xié)議書:互聯網公司股權分配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消費分期付款合同標準7篇
- 2025-2030全球石墨氮化碳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封離型CO2激光器冷水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鼻炎光療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常壓等離子體裝置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度國際貨運代理及物流服務合同
- 商家聯盟協(xié)議書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寒假課內預習重點知識默寫練習
- 2024年食品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全屋整裝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壁壘加筑未來可期:2024年短保面包行業(yè)白皮書
- 高中生物學科學推理能力測試
- GB/T 44423-2024近紅外腦功能康復評估設備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國減肥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運動技能學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