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考點解讀與專題訓(xùn)練(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8/07/wKhkGWXdhAaAXspTAAFvwpCMgoc495.jpg)
![1.4 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考點解讀與專題訓(xùn)練(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8/07/wKhkGWXdhAaAXspTAAFvwpCMgoc4952.jpg)
![1.4 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考點解讀與專題訓(xùn)練(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8/07/wKhkGWXdhAaAXspTAAFvwpCMgoc4953.jpg)
![1.4 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考點解讀與專題訓(xùn)練(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8/07/wKhkGWXdhAaAXspTAAFvwpCMgoc4954.jpg)
![1.4 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考點解讀與專題訓(xùn)練(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8/07/wKhkGWXdhAaAXspTAAFvwpCMgoc49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o"10.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1.4\o"1.4測量平均速度"測量平均速度(考點解讀)(解析版)1、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1)速度的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2)應(yīng)用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s單位是米(m),t單位是秒(s),速度v的單位是米/秒(m/s);
(3)公式的三個物理量必須對應(yīng)于同一物體。
(4)應(yīng)用:①火車過橋(隧道)問題:
a:火車完全在橋上所走路程=橋長-車長;b:火車過橋經(jīng)過的路程=橋長+車長。
②出租車問題:
a.出租車的速度表示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行進速度,指針指示的數(shù)值就是該時刻的速度值,采用的單位為km/h;
b.里程示數(shù)窗表示該車行駛的總路程,某段時間的路程就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兩個示數(shù)的差;
c.出租車票據(jù)上給出的上車、下車時間間隔為車行駛時間,里程就是這段時間內(nèi)出租車通過的路程.利用這些信息,可以解決與出租車有關(guān)的多種問題。2、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1)變速運動的快慢就是速度變化的快慢(速度不斷變化的運動,包括大小和方向),速度的變化用加速度來描述!勻變速運動呢就是速度在單位時間的增加(減少)是固定的!加速度有正負,正代表速度是增加的,負代表速度是降低的!非勻變速運動呢就是速度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變化不固定!
(2)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用v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時間,則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3、\o"1.4測量平均速度"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1)實驗器材:小車、斜坡(長木板)、小木塊、金屬片擋板、刻度尺、停表(秒表);(2)實驗原理:;(3)實驗步驟:步驟①選材,將所需要器材準備好,置于水平桌面;步驟②記錄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步驟③組裝斜面(將小木板墊于長木板一頭,使長木板形成斜面);步驟④小車試滑(調(diào)整斜面傾斜度,使小車下滑速度不能過快,便于測量時間);步驟⑤實驗開始,使小車多次在斜面上段滑到下端,記錄時間,時間的平均值為小車運動的時間t。步驟⑥利用公式求出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步驟⑦整理器材。【考點1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典例1-1】(2022秋?西安期末)為了踐行“綠色環(huán)保”理念,甲、乙、丙三人從同一地點A沿同一道路同時同向出發(fā),最終都到達地點B。甲騎自行車以30km/h的速度勻速前進,乙以5m/s的速度跑步勻速前進,丙以每分鐘通過0.6km的速度駕駛電瓶車勻速前進,則()A.甲先到達B地 B.乙先到達B地 C.丙先到達B地 D.三人同時到達B地【答案】C【分析】求出每個人的速度,然后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比較運動時間長短?!窘獯稹拷猓河深}意知,v甲=30km/h,v乙=5m/s=18km/h,v丙=0.6km/min=36km/h,由速度公式v=可知,時間:t=,由于他們的路程s相同而丙的速度最大,則丙的運動時間最短,丙最先到達B地,故C正確;故選:C?!镜淅?-2】(2023春?霍邱縣期中)一列長為200m的火車,以20m/s的速度通過600m長的大橋。火車要全部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t1=40s;火車司機通過大橋所需的時間t2=30s。【答案】40;30?!痉治觥浚?)火車通過大橋的路程等于橋長加上火車長,然后根據(jù)速度的變形公式求出火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2)火車司機通過大橋運行的路程等于橋長,然后根據(jù)速度的變形公式求出司機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窘獯稹拷猓海?)火車要全部通過大橋需要的路程s1=s橋+s車=600m+200m=800m,由v=可知,火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t1===40s;(2)火車司機通過大橋運行的路程s2=s橋=600m,由v=可知,火車司機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t2===30s。故答案為:40;30?!镜淅?-3】(2022秋?祁陽縣期末)一列火車以50m/s的速度勻速前進,某一時刻路過如圖所示的路標(biāo)。求:(1)火車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永州?(2)若火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它完全通過一條長3000m的隧道用時160s,求火車的長度?!敬鸢浮浚?)火車還需要10min才能到達永州;(2)火車的長度是200m?!痉治觥浚?)由標(biāo)志牌求出火車所在位置到永州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火車的運行時間;(2)已知火車速度及運動時間,由s=vt可求出火車的路程,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的長度與火車長度之和,據(jù)此求出火車的長度?!窘獯稹拷猓海?)由標(biāo)志牌知,標(biāo)志牌處到永州的路程s=30km,火車到永州的時間:t===600s=10min;(2)由v=可得,火車160s的路程:s=vt=20m/s×160s=3200m,火車的長度:L=s﹣L隧道=3200m﹣3000m=200m。答:(1)火車還需要10min才能到達永州;(2)火車的長度是200m。【變式1-1】(2022秋?寶山區(qū)期末)一輛長30米的大型平板車,勻速通過長為70米的大橋,用時為10秒。它以同樣速度通過另一座橋時,用時為20秒,則另一座橋的長度為()A.60米 B.140米 C.170米 D.200米【答案】C【分析】已知車長和橋長,還有時間可求速度,還知通過另一橋時間,可求經(jīng)過的路程,總路程減去車長就是這座橋長?!窘獯稹拷猓捍笮推桨遘囘^橋通過的距離為車長和橋長之和,車過橋的速度:v車==10m/s;以同樣的速度過另一座橋,則另一座橋的長度:s2=v車t2﹣s車=10m/s×20s﹣30m=170m,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咀兪?-2】出租車司機在機場高速公路的入口處,看到如圖所示的標(biāo)志牌。其中100表示的意義是限速為100km/h。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該司機從入口處出發(fā),到達機場至少還需要18min。【答案】限速為100km/h;18。【分析】(1)如圖所示的標(biāo)志牌表示:左牌為限速標(biāo)志,表示汽車在此路段行駛速度v≤100km/h(按最大100km/h);右牌表示汽車距離機場的路程s=30km;(2)根據(jù)公v=可求行駛時間?!窘獯稹拷猓?00表示限速為100km/h,30km表示標(biāo)志牌到機場路程為30km;由v=可得,至少需要時間:t===0.3h=18min。故答案為:限速為100km/h;18?!咀兪?-3】(2022秋?姜堰區(qū)期末)如圖,一列長360m的火車以100km/h的速度勻速駛過隧道,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72s,求:(1)隧道的長度?(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動的時間?(3)司機通過隧道的時間?【答案】(1)隧道的長度為1640m;(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動的時間為46.08s;(3)司機通過隧道的時間為59.04s?!痉治觥浚?)知道車速,利用s=vt求火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而火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等于隧道長加上火車長,據(jù)此求隧道長;(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長減去火車長,又知速度,應(yīng)用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火車全部在隧道運行的時間。(3)司機通過隧道的路程為隧道的長度,利用速度計算公式求得時間?!窘獯稹拷猓海?)火車的速度v=100km/h=100×m/s=m/s;由v=可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行駛的路程:s1=vt1=m/s×72s=2000m;隧道的長度:L隧道=s1﹣L車=2000m﹣360m=1640m;(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s2=L隧道﹣L車=1640m﹣360m=1280m,由v=可得,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t2===46.08s;(3)司機通過隧道的路程為隧道的長度L隧道=1640m,則=59.04s。答:(1)隧道的長度為1640m;(2)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動的時間為46.08s;(3)司機通過隧道的時間為59.04s?!究键c2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典例2-1】(2023?宜興市模擬)如圖是高鐵站列車出發(fā)的情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列車出站時相對于站臺上等候的乘客是運動的 B.某一列車在同一天內(nèi)同樣的軌道上往返某兩個城市,用時少的那次平均速度一定大C.列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并不都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D.當(dāng)列車勻速直線運動時,他們彼此相對靜止【答案】D【分析】(1)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自定義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2)物體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越短,平均速度越大;(3)列車在剛出站時,做加速運動,進站時要做減速運動;(4)當(dāng)兩個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都相同時,這兩個物體保持相對靜止。【解答】解:A、列車出站時相對于站臺上等候的乘客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列車是運動的,故A正確;B、某一列車在同一天內(nèi)同樣的軌道上往返某兩個城市,運動的路程相等,根據(jù)v=可知,用時少的那次平均速度一定大,故B正確;C、列車在剛出站時,做加速運動,進站時要做減速運動,所以列車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并不都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D、不同的列車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運動速度并不一定相同,所以他們彼此之間并不是都保持相對靜止,故D錯誤。故選:D?!镜淅?-2】(2023?澄海區(qū)模擬)一輛小汽車于10:45駛?cè)胍桓咚俟纺硡^(qū)間測速路段的起點,當(dāng)日11:09駛出終點,測速路段全程36km,則該汽車在該路段的行駛時間0.4h,平均速度為90km/h。司機看到路邊的樹木不斷往后退,司機是以自己乘坐的小汽車為參照物?!敬鸢浮?.4;90;自己乘坐的小汽車。【分析】駛出終點的時間和駛?cè)霑r間的差,即為該汽車在該路段的行駛時間;根據(jù)v=計算平均速度;路邊的樹木相對于司機乘坐的小汽車是運動的?!窘獯稹拷猓涸撈囋谠撀范蔚男旭倳r間t=11:09﹣10:45=24min=0.4h;平均速度v===90km/h;司機看到路邊的樹木不斷往后退,是以自己乘坐的小汽車為參照物的。故答案為:0.4;90;自己乘坐的小汽車?!咀兪?-1】(2023?山亭區(qū)一模)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東行駛,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所示.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A.甲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車中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行駛 C.乙車中的乘客看到甲車一直向后退 D.甲、乙兩車在20﹣30s內(nèi)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分析】(1)物體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路程相等,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物體在相等時間內(nèi)路程不相等,物體做變速運動,速度不斷變化,分析圖示情景甲、乙的運動狀態(tài);(2)根據(jù)甲、乙兩車同時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東行駛結(jié)合甲、乙兩車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進行判斷;(3)比較甲、乙兩車在20﹣30s內(nèi)通過的路程,判斷兩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窘獯稹拷猓篈.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且沿直線運動,由圖示可知,甲車在每1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但不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CD.由圖示可知,在0~20s內(nèi),乙車的路程小于甲車的路程,由v=可知,乙車的平均速度比甲車的小,在20?30s的時間內(nèi),甲車和乙車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由v=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D正確;在30~40s內(nèi),甲車的路程小于乙車的路程,由v=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比乙車的?。婚_始一段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小于甲車的速度,后來乙車的速度大于甲車的速度,所以,甲車中的乘客看到乙車先向西行駛后向東行駛,乙車中的乘客看到甲車先前進后向后退,故BC錯誤。故選:D。【變式2-2】(2023?巧家縣二模)麗江開往香格里拉的大巴車行駛路程為184km,行駛時間為4h,則該大巴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46km/h。行駛過程中,坐在大巴車的乘客看到道路兩旁的樹木向身后飛奔而去,選擇的參照物是大巴車?!敬鸢浮?6;大巴車。【分析】(1)已知路程和時間,利用v=計算平均速度;(2)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的變化,該物體就是運動的,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變化,該物體就是靜止的?!窘獯稹拷猓海?)大巴車行駛的平均速度:v===46km/h;(2)道路兩旁的樹木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變,相對于向前行駛的大巴車的位置發(fā)生變化,說明參照物是大巴車。故答案為:46;大巴車?!究键c3測量“小車平均速度”實驗】【典例3-1】(2023?青羊區(qū)模擬)小明和同學(xué)們用機械停表和刻度尺測量籃球下落的速度,他們先測出三樓到地面的距離,然后用機械停表測出籃球從三樓靜止釋放豎直落地的時間。下列對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應(yīng)使用量程為5m的卷尺測出三樓的樓面到地面的距離 B.應(yīng)使用量程為10m的卷尺測出三樓天花板到地面的距離 C.為了減小誤差,籃球下落的高度和時間均應(yīng)該多次測量 D.本實驗最終計算出的是籃球下落到地面前一瞬間的速度【答案】C【分析】用機械停表和刻度尺測量籃球下落的平均速度,由于樓層較高,操作要注意安全,選用恰當(dāng)?shù)臏y量工具,最終測量的為平均速度?!窘獯稹拷猓篈、三樓放下球,高度大約7m,可以選擇量程為10m的卷尺測量籃球下落的高度,故A錯誤;B、三樓天花板到地面的距離約為10米,選擇量程為10m的卷尺測量,故B錯誤;C、為了減小誤差,籃球下落的高度和時間均應(yīng)該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故C正確;D、本實驗測出的是籃球下落到地面前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镜淅?-2】(2023?佳木斯一模)小左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在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情形(數(shù)字分別表示“時:分:秒”),則:(1)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40.0cm,vAC=0.30m/s。(2)通過實驗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時通過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通過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3,則三者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是v2>v3>v1。【答案】(1)40.0;0.30;(2)v2>v3>v1?!痉治觥浚?)根據(jù)圖中信息可得出AB段的路程、AC段的路程和時間,再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2)根據(jù)小車下滑過程中運動速度的變化判斷平均速度的大小關(guān)系?!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sAB=100.0cm﹣60.0cm=40.0cm;AC段的路程為sAC=100.0cm﹣10.0cm=90.0cm=0.90m,AC段的時間為tAC=15:35:23﹣15:35:20=3s,則AC段的平均速度為:vAC===0.30m/s;(2)小車通過AB的路程為:s1=0.40m,通過AB的時間為:t1=2s,所以小車在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1===0.20m/s,小車通過BC的路程為:s2=60.0cm﹣10.0cm=50.0cm=0.50m,通過BC的時間為:t2=1s,所以小車在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2===0.50m/s,已知v3=0.30m/s,所以v2>v3>v1。故答案為:(1)40.0;0.30;(2)v2>v3>v1。【變式3-1】(2023?根河市校級開學(xué))如圖為測平均速度的實驗,斜面應(yīng)保持較?。ㄝ^大或較小)坡度,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實驗中便于測量時間。【答案】較?。粫r間。【分析】斜面坡度越小,小車速度變化越慢,小車運動時間越長,越方便時間的測量?!窘獯稹拷猓簩嶒炛行泵鎽?yīng)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是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故答案為:較??;時間。【變式3-2】(2023?潛江模擬)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平均速度時,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個位置時電子表的顯示時間(圓圈里面的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進行測量的;(2)通過分析圖中所給信息可以判斷: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不是(選填“是”或“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3)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4.00dm;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B=0.2m/s;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0.5m/s;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0.3m/s;(4)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到達C點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使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大?!敬鸢浮浚?)(2)不是;(3)4.00;0.2;0.5;0.3;(4)大。【分析】(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速度公式。(2)計算出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和小車在AB段運動的時間tAB,再利用公式v=計算出小車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B;計算出小車在BC段運動的路程sBC和小車在BC段運動的時間tBC,再利用公式v=計算出小車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比較vAB和vBC,可知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的運動情況。(3)由(2)小題運算結(jié)果可知,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B;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計算出小車在AC段運動的路程sAC和小車在AC段運動的時間tAC,再利用公式v=計算出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4)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到達C點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導(dǎo)致停止計時偏晚,使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大?!窘獯稹拷猓海?)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進行測量的。(2)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是:sAB=10.00dm﹣6.00dm=4.00dm;小車在AB段運動的時間tAB是:tAB=15:35:22﹣15:35:20=2s;小車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B是:vAB===2dm/s=0.2m/s;小車在BC段運動的路程sBC是:sBC=6.00dm﹣1.00dm=5.00dm;小車在BC段運動的時間tBC是:tBC=15:35:23﹣15:35:22=1s;小車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是:vBC===5dm/s=0.5m/s;因為vAB<vBC,所以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3)由(2)小題運算結(jié)果可知,小車在AB段運動的路程sAB是4.00dm;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B是0.2m/s;在B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BC是0.5m/s;小車在AC段運動的路程sAC是:sAC=10.00dm﹣1.00dm=9.00dm;小車在AC段運動的時間tAC是:tAC=15:35:23﹣15:35:20=3s;小車在AC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AC是:vAC===3dm/s=0.3m/s。(4)在實驗前必須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小車到達C點還沒有停止計時,則會導(dǎo)致停止計時偏晚,使所測量的運動時間偏大。故答案為:(1)(2)不是;(3)4.00;0.2;0.5;0.3;(4)大?!咀兪?-3】(2023?青島一模)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質(zhì)量為200g的小車從粗糙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是v=。(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便于測量時間,應(yīng)減?。ㄟx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tAB=3s;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80.0cm;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0.16m/s。(4)小車所受重力在BC段所做的功與在AB段所做的功的比值是1:1。【答案】(1)v=;(2)減??;(3)3;80.0;0.16;(4)1:1。【分析】(1)實驗原理是v=;(2)坡度較大,小車下滑速度較快,所用時間較短,不容易準確測量時間;(3)根據(jù)AC段的路程和時間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4)分別表示出小車重力在BC段所做的功和在AB段所做的功,解答即可?!窘獯稹拷猓海?)實驗原理是v=;(2)為了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一些,便于準確的測量時間,應(yīng)使小車緩慢運動,因此應(yīng)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由圖可知,小車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時間tAB=09:25:18﹣09:25:15=3s;小車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80.0cm,所用的時間tAC=09:25:20﹣09:25:15=5s,因此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16.00cm/s=0.16m/s;(4)小車重力不變,斜面的傾角相同,斜邊長度相同,故下降的高度不變,結(jié)合W=Gh可知,小車重力在BC段所做的功與在AB段所做的功相等,為1:1。故答案為:(1)v=;(2)減小;(3)3;80.0;0.16;(4)1:1。一、選擇題。1.(2022秋?陵城區(qū)期末)小明和小芳在美麗的鬲津湖畔騎自行車,如圖所示是他們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A.0~10s兩人所通過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總是運動的 C.第10s末,兩人的路程相等 D.小芳一直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答案】B【分析】(1)在v﹣t圖像中,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等于物體通過的路程;(2)在v﹣t圖像中,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物體的速度不變,即做勻速運動;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的變化,該物體是運動的,若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變化,該物體是靜止的;(3)在v﹣t圖像中兩直線相交的點表示兩物體的速度相等?!窘獯稹拷猓篈C、物體的v﹣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就是物體通過的路程,由圖可知,0~10s兩人的v﹣t圖像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不等,因此所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故AC錯誤;BD、由圖可知小芳的v﹣t圖像是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小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芳相對于湖畔的垂柳始終有位置的變化,因此以湖畔的垂柳為參照物,小芳總是運動的,故B正確、D錯誤。故選:B。2.(2023?利川市模擬)中國“和諧號”CRH380BL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運行試驗中,曾顯示車速487.3km/h,成功創(chuàng)造了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該速度是動車的()A.瞬時速度 B.平均速度 C.地心速度 D.以上都對【答案】A【分析】平均速度是指物體在某一時間內(nèi)或某一路程內(nèi)運動的速度;瞬時速度是指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窘獯稹拷猓骸昂椭C號”CRH380BL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運行試驗中,曾顯示車速487.3km/h,這個速度是動車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所以是指瞬時速度,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2023春?齊河縣月考)甲、乙兩輛汽車在某段公路上行駛,它們的路程s、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10min,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車平均速度等于乙車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車平均速度小于乙車平均速度 D.0~30min,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答案】C【分析】ACD、比較時間相同時,汽車通過的路程的大小,根據(jù)速度公式分析平均速度的大??;B、10~20min,乙車的路程沒有變化,所以乙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窘獯稹拷猓篈、由圖可知,0~10min,甲車行駛的路程小于乙車行駛的路程,所以甲車平均速度小于乙車平均速度,故A錯誤;B、10~20min,乙車的路程沒有變化,所以乙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而甲車的路程有變化,所以甲車平均速度大于乙車平均速度,故B錯誤;C、20~30min,甲車行駛的路程小于乙車行駛的路程,所以甲車平均速度小于乙車平均速度,故C正確;D、0~30min,甲、乙兩車行駛的路程相等,所以甲車平均速度等于乙車平均速度,故D錯誤。故選:C。4.(2023?成都模擬)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的數(shù)據(jù)處理正確的是()A.圖中AB段的路程sAB=45.0cm 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測量小車到達B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 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答案】B【分析】(1)根據(jù)圖象讀出AB段的距離;(2)從圖上讀出AC間距離,根據(jù)v=計算AC段的平均速度;(3)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平均速度會偏??;(4)根據(jù)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篈、由圖知,圖中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故A錯誤;B、已知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由圖可知sAC=80.0cm,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故B正確;C、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v=知,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故C錯誤;D、如果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則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故D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5.(2023?迎澤區(qū)校級二模)據(jù)報載:意大利一火車司機在駕駛過程中發(fā)病突然暈倒,旅客列車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以90km/h的速度運行1.6h,行程144km,萬幸沒有發(fā)生事故。【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分析】已知速度與運行時間,由速度公式的變形公式可以求出路程?!窘獯稹拷猓骸遶=,∴路程s=vt=90km/h×1.6h=144km;故答案為:144。6.小明乘坐一輛出租車出行,以這輛出租車為參照物,在車上安靜坐著的小明是靜止的(“運動”或“靜止”),如圖所示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fā)票部分截圖,則這輛出租車在小明乘車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72km/h。若此出租車上的速度表如圖,則當(dāng)它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勻速行駛時,從此標(biāo)志牌處到重慶需要4800秒。【答案】靜止;72;4800?!痉治觥浚?)以這輛出租車為參照物,在車上安靜坐著的小明相對于出租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據(jù)此分析;(2)從車費發(fā)票截圖得出這輛出租車在小明乘車這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得出這輛出租車在小明乘車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3)從速度表得出此出租車上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從標(biāo)志牌上得出此標(biāo)志牌處到重慶的路程,利用t=得出從此標(biāo)志牌處到重慶需要的時間?!窘獯稹拷猓海?)以這輛出租車為參照物,在車上安靜坐著的小明相對于出租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故小明是靜止的;(2)這輛出租車在小明乘車這段時間內(nèi)的路程s=6km,時間t=10:05﹣10:00=5min=h,這輛出租車在小明乘車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v===72km/h;(3)此出租車上速度表的指示速度為v′=90km/h,從此標(biāo)志牌處到重慶的路程s′=120km,從此標(biāo)志牌處到重慶需要的時間t′===h=4800s。故答案為:靜止;72;4800。7.(2022秋?永新縣期末)下列儀器你會使用嗎?(1)如圖1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讀數(shù)方法正確的是b(選填“a”或“b”);測量的結(jié)果應(yīng)為5.50cm。(2)小明同學(xué)從校門口走路走到校門旁邊不遠的教室門口過程中,小華用華為手機上的秒表記錄了小明走路的整個過程用的時間,如圖2所示(該秒表的計時單位為“秒”),小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t=25s;(3)如圖3所示,圖中標(biāo)注了一些名稱,但有一個只打了個“?”,這個部件的名字是分度盤。(4)“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實驗的原理是v=。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保持較?。ㄟx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以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答案】(1)b;5.50cm;(2)25;(3)分度盤;(4)v=;較?。粫r間?!痉治觥浚?)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是否損壞;②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③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記:記錄測量結(jié)果時要記上數(shù)值和單位;(2)根據(jù)表盤上指針位置讀數(shù);(3)根據(jù)天平的結(jié)構(gòu)名稱回答;(4)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原理即為速度公式v=;為了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斜面的傾斜程度應(yīng)該設(shè)置的小一些?!窘獯稹拷猓海?)由圖知:(1)刻度尺在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故選:b;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cè)與“0”刻度線對齊,讀作0.00cm,右側(cè)與5.5cm對齊,讀作5.50c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5.50cm﹣0.00cm=5.50cm;(2)由圖可知,秒表指針從0刻度線開始轉(zhuǎn)動,指針對應(yīng)的時間是25s;(3)由圖可知,打了個“?”的位置是天平的分度盤;(4)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及對應(yīng)的時間,該實驗的原理是v=;為了便于測量時間并減小測量時間造成的誤差,實驗時應(yīng)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較長,測出的時間誤差較小;故答案為:(1)b;5.50cm;(2)25;(3)分度盤;(4)v=;較??;時間。8.(2023?惠山區(qū)校級一模)如圖所示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運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從某一位置開始用秒表計時,每隔2s在玻璃管上記錄小氣泡的位置。通過圖像分析可知小氣泡2.3s至8.9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33cm;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yīng)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慢(選填“快”或“慢”)一些?!敬鸢浮窟\動;33;慢。【分析】(1)利用塞子與氣泡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是否變化,結(jié)合機械運動中有關(guān)于運動和靜止的定義,即可確定答案;(2)氣泡在前6s通過的路程為30cm,根據(jù)v=求速度大小,根據(jù)氣泡做勻速直線運動,用公式計算出小氣泡2.3s至8.9s內(nèi)通過的路程;(3)結(jié)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即可知道哪種情況更便于測量氣泡的運動時間和距離?!窘獯稹拷猓海?)塞子相對于氣泡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所以塞子是運動的;(2)氣泡在前6s通過的路程為30cm,速度是v===5cm/s;小氣泡2.3s至8.9s內(nèi)通過的路程:s′=vt′=5cm/s×(8.9s﹣2.3s)=33cm;(3)要測量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和對應(yīng)的時間,由于物體是動態(tài)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可知,物體運動的越慢,越易于測量,故應(yīng)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慢。故答案為:運動;33;慢。三、實驗探究題。9.(2023春?潯陽區(qū)校級期中)小明去水上游樂場游玩,從滑道上沖下來的感覺太刺激了,他想知道物體從斜面上下滑時的速度怎樣變化,于是利用帶有刻度的斜面、停表以及小車完成“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1)該實驗的原理是v=;(2)該實驗用到金屬擋板,則下列不屬于金屬擋板的作用是A;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B.讓小車在一定的位置停下來C.與小車相碰發(fā)出聲音,便于測出小車行駛相同路程的時間(3)實驗時為了使運動時間延長便于測量時間,斜面坡度應(yīng)較小(選填“大”或“小”);(4)圖中上半段距離s2=40.0cm;測得時間t2=2s,則上半段平均速度v2=0.2m/s;(5)實驗中,對于如何獲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是C;A.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B到C所用的時間t3與路程s3,計算得到v3B.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jīng)過B點開始計時,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t3,再測量路程s3,計算得到v3C.不測量。利用全程和上半程的路程s1、s2,時間t1、t2求得t3=t1﹣t2,s3=s1﹣s2,再計算得到v3(6)圖2中可準確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D。【答案】(1)v=;(2)A;(3)小;(4)40.0;0.2;(5)C;(6)D?!痉治觥浚?)測平均速度的實驗理是平均速度公式;(2)實驗中使用金屬擋板是為了能夠阻擋小車,但并沒有影響到斜面角度;(3)若要計時方便,應(yīng)使所用的時間長些;(4)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據(jù)此求出上半段距離,根據(jù)公式v=求出上半段平均速度;(5)計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要用下半程的路程除以下半程所用的時間;(6)小車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據(jù)此可以找出符合題意的圖像?!窘獯稹拷猓海?)“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2)在斜面的同一位置放置金屬片,小車可以在該位置停下來,且與金屬片相碰發(fā)出聲音便于測量時間,所以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不是金屬擋板的作用,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選:A;(3)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yīng)較??;(4)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上半段距離為:s2=80.0cm﹣40.0cm=40.0cm;上半段平均速度為:v2===20cm/s=0.2m/s;(5)A、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到達B點的速度并不為零,所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時間,計算得到v3結(jié)果不準確,故A錯誤;B、可以在B點開始計時,但在運動中開始計時,計時誤差比較大,計算結(jié)果不準確,故B錯誤;C、不測量,利用已有數(shù)據(jù)求得t3=t1﹣t2,s3=s1﹣s2,再計算得到v3結(jié)果比較準確,故C正確;故選:C;(6)小車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由A、B兩圖可知,都是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不符合題意;由圖C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逐漸減小,說明物體做減速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由圖D可知,在v?t圖象上,隨著時間的增大,物體的速度增大,做的是加速運動,故D符合題意;故選:D。故答案為:(1)v=;(2)A;(3)?。唬?)40.0;0.2;(5)C;(6)D。10.(2023?臨江市一模)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B點為AC的中點。(1)實驗前根據(jù)自由下落的物體速度變化規(guī)律等實際生活經(jīng)驗進行合理猜想:小車在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填字母)。(2)某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圖,則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3m/s。(3)將小車換成木塊再次實驗,在木塊下滑的過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將不變?!敬鸢浮浚?)BC;(2)0.3;(3)不變?!痉治觥浚?)小車運動得越來越快;(2)根據(jù)圖示確定小車經(jīng)過BC段的路程和時間,利用v=可求BC段的平均速度;(3)木塊下滑的過程中,木塊對斜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摩擦力大小不變?!窘獯稹拷猓海?)自由下落的物體速度運動得越來越快,則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最大;(2)由圖可知,B是AC的中點,則sBC=60cm=0.6m,tBC=10:35:05﹣10:35:03=2s,則vBC==0.3m/s;(3)將小車換成木塊,木塊在斜面上下滑的過程中,木塊對斜面的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木塊和斜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答案為:(1)BC;(2)0.3;(3)不變。四、解答題。11.(2022秋?盱眙縣校級期末)一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到了如圖所示的標(biāo)識牌。(1)你能從圖中得到哪兩個重要的信息?(2)如果這輛轎車以100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則從標(biāo)志牌處開到廈門需多少時間?【答案】(1)從圖中得到的兩個重要的信息:此處距廈門的距離是54km,此路段限速120km/h;(2)這輛轎車從標(biāo)志牌處開到廈門需要的時間為0.54h?!痉治觥浚?)根據(jù)對常見交通標(biāo)志牌含義的了解答題;(2)速度知道,由交通標(biāo)志牌得此處距廈門的距離,由速度的變形公式t=可以求出汽車從標(biāo)志牌處開到廈門需行駛的時間。【解答】解:(1)由交通標(biāo)志牌知兩個重要的信息:此處距廈門的距離是54km,此路段限速120km/h;(2)這輛轎車從標(biāo)志牌處開到廈門需要的時間為:t===0.54h。答:(1)從圖中得到的兩個重要的信息:此處距廈門的距離是54km,此處限速120km/h;(2)這輛轎車從標(biāo)志牌處開到廈門需要的時間為0.54h。12.(2022秋?承德期末)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yīng)急反應(yīng)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yīng)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度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yīng)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求:(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yīng)距離是多少?(2)請你為駕駛?cè)藛T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敬鸢浮浚?)這輛汽車的反應(yīng)距離是18m;(2)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合理即可)?!痉治觥浚?)已知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和汽車行駛的速度,根據(jù)公式s=vt可求汽車的反應(yīng)距離;(2)嚴謹酒后駕車,遵守交通規(guī)則?!窘獯稹拷猓海?)因為司機的反應(yīng)時間是1.2s,且這段時間內(nèi)保持15m/s的原速前進;由v=可得,這輛汽車的反應(yīng)距離是,s車=v車t反=15m/s×1.2s=18m;(2)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行人過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莊租地或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傳媒工作室合伙合同范本
- 光伏安裝居間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中國鹽酸卡比佐卡因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企業(yè)工裝裝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水電安裝工程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合同范本
- 包運租船租賃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幕墻工程玻璃幕墻玻璃制品采購合同范本
- 企業(yè)白領(lǐng)轉(zhuǎn)餐飲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國情侶裝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新員工入職通識考試(中軟國際)
- 四星級酒店工程樣板房裝修施工匯報
- 圓翳內(nèi)障病(老年性白內(nèi)障)中醫(yī)診療方案
- 中考物理復(fù)習(xí)備考策略
- 博士后進站申請書博士后進站申請書八篇
- 小報:人工智能科技科學(xué)小報手抄報電子小報word小報
- GB/T 41509-2022綠色制造干式切削工藝性能評價規(guī)范
- 公安系防暴安全03安檢
- 孫權(quán)勸學(xué)教案全國一等獎教學(xué)設(shè)計
- 企業(yè)生產(chǎn)現(xiàn)場6S管理知識培訓(xùn)課件
-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課件 第10課時 練習(xí)課 蘇教版(共11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